CN220769958U - 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9958U
CN220769958U CN202322650847.1U CN202322650847U CN220769958U CN 220769958 U CN220769958 U CN 220769958U CN 202322650847 U CN202322650847 U CN 202322650847U CN 220769958 U CN220769958 U CN 220769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body
locking
lock
lock r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508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正文
曹晓辉
李玉泉
宋庆涛
段明
刘琼
刘学
常伟
张放
吴欢
高秀娥
闫蕊
王洪林
王有强
张昭
宋恭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fangdian Bearing Group National Bear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fangdian Bearing Group National Bear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fangdian Bearing Group National Bear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fangdian Bearing Group National Bear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508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9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9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9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包括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两端的外沿圆周面开设有若干T型开口,环形本体在T型开口两侧形成锁紧两轴承内圈的锁块,所述锁块沿环形本体径向向外侧翘曲,环形本体两侧翘曲的锁块装配至轴承内圈的锁圈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的锁圈结构改变了锁圈与轴承内圈接触处的受力方向,避免了锁块在轴承运转中变形,有效保证了锁圈装配的稳定性,避免锁圈掉落;同时,由于用于锁紧的锁块由预先切割的T型开口形成,所以在锁圈材质上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使用更厚的板带和更硬的材料,能够有效保证锁紧力。

Description

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工程机械的减速箱及起重运输机械行业变速箱中使用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要求轴承具有高承载、轴向定位功能及良好密封性能,所以轴承采用满装设计、且内外圈都需要有挡边,为了安装两列滚子轴承内圈设计为双内圈。因此,为了防止轴承散套,两内圈之间的需要设有连接用锁圈。
目前此类轴承内圈锁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板带冲压成截面凵型且开口的圆环,安装时聚拢伸入轴承内径表面,在安装槽处撑开装入安装槽。这种形式的锁圈整体性差有掉落风险。第二种是将板带焊接成圆环,置入两内圈之间,然后滚压圆环两边进入安装槽。这种形式锁圈为了易于滚压采用较软材料,锁紧力因此有限。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及其加工装配方法,有效保证锁圈的锁紧力及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包括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两端的外沿圆周面开设有若干T型开口,环形本体在T型开口两侧形成锁紧两轴承内圈的锁块,所述锁块沿环形本体径向向外侧翘曲,环形本体两侧翘曲的锁块装配至轴承内圈的锁圈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T型开口包括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所述第一切口由环形本体端面沿轴向朝环形本体中心延伸,第二切口沿第一切口端部向两侧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口的长度与锁圈安装槽的宽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切口所形成的锁块表面与锁圈安装槽的内侧挡边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本体由板带焊接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T型开口由激光切割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本体两侧翘曲的锁块由环形本体在装配后外力顶出形成。
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包括外圈和两个内圈,两列滚子满装装配在外圈和两个内圈之间,所述内圈两端设有限制滚子轴向移动的挡边,内圈外侧挡边上设有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密封圈的密封唇口与外圈内表面过盈配合,两个内圈相互靠近一侧的内表面设置有锁圈安装槽,锁圈两侧的锁块装配在锁圈安装槽内;所述外圈外径表面的两侧设置有弹簧圈。
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的加工装配方法,将切割有T型开口的锁圈环形本体装配至轴承内圈的内表面,顶出环形本体的T型开口处,使T型开口两侧形成的锁块沿径向向外侧翘曲并装配至轴承内圈的锁圈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将两列轴承内圈和两列滚子分别装配形成两组内组件,将一侧内组件和外圈安装好后放入锁圈,然后放入另一侧内组件,最后依次顶入锁圈T型开口处形成的锁块。
进一步地,将板带焊接成锁圈的环形本体,释放应力后进行激光切割,形成T型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圈结构改变了锁圈与轴承内圈接触处的受力方向,避免了锁块在轴承运转中变形,有效保证了锁圈装配的稳定性,避免锁圈掉落;同时,由于用于锁紧的锁块由预先切割的T型开口形成,所以在锁圈材质上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使用更厚的板带和更硬的材料,能够有效保证锁紧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锁圈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锁圈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锁圈装配在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上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锁圈结构剖视图;
图5为锁圈激光切割示意图;
图中:1、环形本体, 2、锁块, 3、第一切口, 4、第二切口, 5、外圈, 6、内圈, 7、滚子, 8、密封圈,9、弹簧圈, 10、锁圈安装槽, 11、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功能更加清晰,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附图1-5,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包括环形本体1,所述环形本体1两端的外沿圆周面开设有若干T型开口,环形本体在T型开口两侧形成锁紧两轴承内圈的锁块2,所述锁块沿环形本体径向向外侧翘曲,环形本体两侧翘曲的锁块装配至轴承内圈的锁圈安装槽内。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T型开口的存在,使T型开口处的锁块相对于环形本体具有了一定自由度,形成了仅有一面与环形本体向连接的自由端。锁圈装配后,通过外力作用,使锁块向外侧翘曲,翘曲部分的两侧表面分别与锁圈安装槽的两侧挡边配合限位,再此安装状态下,轴承运转过程中,锁圈与轴承内圈之间的作用力为轴向力,而锁圈脱落需要径向力使锁块恢复原状,由于二者受力方向不同,保证锁圈的锁紧力不会随轴承运转而减小,能够避免锁圈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T型开口包括第一切口3和第二切口4,所述第一切口3由环形本体端面沿轴向朝环形本体中心延伸,第二切口4沿第一切口端部向两侧延伸。所述第一切口3的长度与锁圈安装槽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第二切口4所形成的锁块2表面与锁圈安装槽的内侧挡边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本体由板带焊接形成。所述T型开口由激光切割形成。
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包括外圈5和两个内圈6,两列滚子7满装装配在外圈和两个内圈6之间,所述内圈6两端设有限制滚子轴向移动的挡边,内圈外侧挡边上设有安装密封圈8的密封槽,密封圈8的密封唇口与外圈5内表面过盈配合,两个内圈6相互靠近一侧的内表面设置有锁圈安装槽10,锁圈两侧的锁块装配在锁圈安装槽10内;所述外圈5外径表面的两侧设置有弹簧圈9。
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的加工装配方法,将切割有T型开口的锁圈环形本体装配至轴承内圈6的内表面,顶出环形本体的T型开口处,使T型开口两侧形成的锁块2沿径向向外侧翘曲并装配至轴承内圈的锁圈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将两列轴承内圈和两列滚子分别装配形成两组内组件,将一侧内组件和外圈安装好后放入锁圈,然后放入另一侧内组件,最后依次顶入锁圈T型开口处形成的锁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锁圈在正环形的状态下装配至轴承内圈上,安装过程简单方便,锁圈装配后,再将锁块2顶起装配至锁圈安装槽10内,能够有效防止锁圈脱落,由于锁圈预先加工有T型开口,顶出过程需要施加的外力较小,便于操作的同时避免了对锁圈材质厚度的限制。
进一步地,将板带焊接成锁圈的环形本体,释放应力后进行激光切割,形成T型开口。
本实用新型将板带焊接成圆环,释放应力后如图激光切割,将一侧内组件和外圈安装好后放入锁圈,然后放入另一侧内组件,最后依次顶入锁圈切割后形成的锁块自由端。
本结构锁圈由于锁块自由端更容易压入锁圈安装槽,可以使用更厚的板带和更硬的材料,且激光切割精度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本体,所述环形本体两端的外沿圆周面开设有若干T型开口,环形本体在T型开口两侧形成锁紧两轴承内圈的锁块,所述锁块沿环形本体径向向外侧翘曲,环形本体两侧翘曲的锁块装配至轴承内圈的锁圈安装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开口包括第一切口和第二切口,所述第一切口由环形本体端面沿轴向朝环形本体中心延伸,第二切口沿第一切口端部向两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口的长度与锁圈安装槽的宽度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口所形成的锁块表面与锁圈安装槽的内侧挡边限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开口由激光切割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本体两侧翘曲的锁块由环形本体在装配后外力顶出形成。
CN202322650847.1U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 Active CN220769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0847.1U CN220769958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50847.1U CN220769958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9958U true CN220769958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00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50847.1U Active CN220769958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9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99574B1 (en)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and sealing structure therefor
EP2685118B1 (en) Wheel hub rolling bearing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with a sealing device
EP0304160B1 (en) Seal assembly
US4399998A (en) Self-venting seal lip
US2834616A (en) Shaft seals
US7832815B2 (en) Track roller assembly and machine using same
US4997294A (en) Rolling bearing
US4073540A (en) Sealed hub cap and method
US5051006A (en) Roller bearing cage
CN103597258B (zh) 制造滚柱轴承密封件的方法
RU2473828C1 (ru) Поддерживающий ролик
CN220769958U (zh) 一种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
US2915345A (en) Fluid seal
EP0225975B1 (en) Roller bearing cage
JP2011226576A (ja) 密封シール付き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
US5076408A (en) One-way clutch having improved annular retainer plates
CN117167405A (zh) 双列满装密封圆柱滚子轴承用锁圈及其加工装配方法
CN219221045U (zh) 向心滚针保持架组件
CN111043160A (zh) 一种外球面轴承润滑防尘结构及方法
CN213776067U (zh) 圆柱单向轴承
CN207583844U (zh) 一种具有托盘的重载车辆双列轴承
CN214404373U (zh) 一种异形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
CN219605852U (zh) 一种润滑性良好的圆柱滚子轴承
CN215171592U (zh) 一种工作辊用轴承冲压保持架结构
JP4952284B2 (ja) 軸受用密封装置及び軸受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