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9181U - 铰链及冷柜 - Google Patents
铰链及冷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769181U CN220769181U CN202322249284.5U CN202322249284U CN220769181U CN 220769181 U CN220769181 U CN 220769181U CN 202322249284 U CN202322249284 U CN 202322249284U CN 220769181 U CN220769181 U CN 2207691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inge
- shaft
- connecting seat
- side wall
- doo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975 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62 carbon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铰链及冷柜,铰链包括限位轴、支撑件、弹性组件、传动件、摆动轴和连接件,限位轴穿过滑槽,滑槽限制限位轴的运动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支撑件连接于箱体连接座,支撑件设置于限位轴的上方;传动件连接限位轴,传动件的运动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摆动轴连接于门体连接座;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摆动轴,另一端转动连接传动件。该铰链先经历支撑件的限制,约束了传动件不能在竖直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运动,再将竖直方向的力传递到限位轴,滑槽可以几乎不受到竖直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的力,对材料强度提高的要求相对较少,有利于铰链的做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冷柜。
背景技术
目前冷柜的铰链一般凸出在冷柜的后方,使得冷柜整体的前后尺寸增大,导致冷柜的装箱量受到影响。为此,需要将铰链做薄,以减少铰链占用的后方的空间。
在将铰链做薄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还发现铰链的结构强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硬力集中的位置,或者力的方向发生突变的位置,因此需要将现有铰链的材料进行升级替换,例如将普通的碳钢材料替换为40cr钢,但若铰链供应商为节省成本仍使用通的碳钢材料将导致安全问题,若使用更高规格的刚将增加冷柜成本,这些问题都制约了铰链的做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强度原因制约铰链做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铰链做薄的同时,对材料强度提高的要求相对较少的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冷柜。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铰链,包括门体连接座和箱体连接座,所述门体连接座和箱体连接座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连接座,所述箱体连接座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箱体侧壁,所述箱体连接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侧壁的滑槽,所述铰链包括初始状态和打开状态,所述铰链还包括:
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穿过所述滑槽,所述滑槽限制所述限位轴的运动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
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箱体连接座,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限位轴的上方;
弹性组件,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限位轴和所述支撑件之间,所述弹性组件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轴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用于施加驱动所述铰链由所述初始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的力;
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限位轴,所述传动件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摆动轴,连接于所述门体连接座;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轴,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链还包括滑动轴,所述滑动轴连接于所述传动件和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传动件和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滑动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件和所述连接件通过铆接件铆接,所述传动件和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铆接件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拉簧,所述拉簧一端连接所述支撑件,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压簧,所述压簧套接于所述传动件,所述压簧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相抵,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件相抵,所述传动件穿过所述支撑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连接座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门体侧壁,所述铰链包括铰接部,所述铰接部包括左铰接部和右铰接部,左侧的所述门体侧壁和所述箱体侧壁通过所述左铰接部铰接连接,右侧的所述门体侧壁和所述箱体侧壁通过所述右铰接部铰接连接,于所述初始状态,所述摆动轴位于所述铰接部上方,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铰接部下方,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穿过所述左铰接部和所述右铰接部之间的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部设置所述门体连接座和/或所述箱体连接座上的铆接部,左侧的所述门体侧壁和所述箱体侧壁铆接连接,右侧的所述门体侧壁和所述箱体侧壁铆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部设置为转轴,所述左铰接部设置为左转轴,所述右铰接部设置为右转轴,左侧的所述门体侧壁和所述箱体侧壁通过所述左转轴铰接连接,右侧的所述门体侧壁和所述箱体侧壁通过所述右转轴铰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轴沿第一方向滑动,于初始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的过程中,存在一位置使所述摆动轴和所述限位轴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柜,所述冷柜包括门体和箱体,包括上述的铰链,所述门体连接座连接于所述门体,所述箱体连接座连接于所述箱体。
与常用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该铰链的冷柜,一方面可以维持做薄铰链带来的后方空间占用减少的效果,另一方面将限位轴和滑槽的配合设置在支撑件的下方,这样摆动轴和连接件的转动运动,切换到传动件上的直线运动时,先经历支撑件的限制,约束了传动件不能在竖直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运动,再将竖直方向的力传递到限位轴,限位轴可以仅受到竖直方向的力,即滑槽可以几乎不受到竖直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的力,而非现有技术需要在滑槽内的滑动的轴同时承担力的方向的突变,所以对滑槽的强度要求更高,另外由于这样设置滑槽可以设置在箱体侧壁的最下端,这样受力结构好,相对于现有的设置在中间的结构,不容易崩坏,所以该铰链在做薄的同时,对材料强度提高的要求相对较少,有利于铰链的做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冷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铰链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铰链的主视图(移除后盖);
图5是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铰链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铰链的主视图(移除后盖);
图9是图8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000、冷柜;100、铰链;10、箱体连接座;11、箱体侧壁;12、滑槽;13、支撑件;131、穿孔;132、连接孔;20、门体连接座;21、门体侧壁;30、铰接部;31、右铰接部;32、左铰接部;40、摆动轴;50、连接件;60、滑动轴;70、传动件;71、通孔;72、支撑槽;80、限位轴;90、弹性组件;91、拉簧;92、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应该理解,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在铰链做薄的同时,对材料强度提高的要求相对较少的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冷柜。
冷柜1000如图1所示,铰链100的第一种实施例如图2~5所示,铰链100的第一种实施例如图6~9所示,通过将铰链100的结构重新设计使其在维持铰链100做薄的基础上,对材料的强度没有过高要求,结构合理,使铰链100易于生产和加工,使冷柜1000的装箱量增大。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冷柜1000,如图1所示,包括门体和箱体,箱体内部围出制冷空间,门体封闭制冷空间,门体与箱体之间通过铰链100连接,铰链100支撑门体的打开和关闭。
本实施例的铰链100,如图2~9所示,包括箱体连接座10和门体连接座20,箱体连接座10包括箱体连接板和转轴,门体连接座20转动连接于铰接部30,门体连接座20与门体固定连接,箱体连接座10与箱体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门体从箱体的侧面翻开,对应的,铰链100设置在箱体和门体的侧面。为清楚地说明连接位置关系,本实施例中,以铰链100朝向箱体的方向定义为前,反方向定义为后,也就是从常规冷柜1000的后方定义为本实施例的前方,门体相对于箱体的方向定义为上,反方向定义为下,从前方正对铰链100的两侧分别定义为左和右。所以,在门体关闭时,箱体连接座10位于门体连接座20的正下方。
本实施例的所述箱体连接座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侧壁11的滑槽12,所述铰链100包括初始状态和打开状态,所述铰链100还包括:限位轴80、支撑件13、弹性组件90、传动件70、摆动轴40和连接件50,限位轴80穿过所述滑槽12,所述滑槽12限制所述限位轴80的运动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支撑件13连接于所述箱体连接座10,所述支撑件13设置于所述限位轴80的上方。弹性组件90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限位轴80和所述支撑件13之间,所述弹性组件90一端与所述支撑件1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轴80连接,所述弹性组件90用于施加驱动所述铰链100由所述初始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的力;传动件70连接所述限位轴80,所述传动件70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摆动轴40连接于所述门体连接座20;所述连接件50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轴40,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件70。
通过设置滑槽12限制滑动轴60的运动轨迹,滑槽12的延伸方向可平行于上下方向,限制滑动轴60在上下方向往复运动。
将限位轴80和滑槽12的配合设置在支撑件13的下方,这样摆动轴40和连接件50的转动运动,切换到传动件70上的直线运动时,先经历支撑件13的限制,约束了传动件70不能在竖直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运动,再将竖直方向的力传递到限位轴80,限位轴80可以仅受到竖直方向的力,即滑槽12可以几乎不受到竖直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的力,而非现有技术需要在滑槽12内的滑动的轴同时承担力的方向的突变,所以对滑槽12的强度要求更高,另外由于这样设置滑槽12可以设置在箱体侧壁11的最下端,这样受力结构好。
这里包括两种实施方式,在其一实施方式中:
所述铰链100还包括滑动轴60,所述滑动轴60连接于所述传动件70和所述连接件50之间,所述传动件70和所述连接件50通过所述滑动轴60转动连接。滑动轴60的连接方式如图2~9所示,在滑动轴60处发生了连接件50的转动到传动件70的竖直运动的切换。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
所述传动件70和所述连接件50通过铆接件铆接,所述传动件70和所述连接件50通过所述铆接件转动连接。
传动件70和所述连接件50可以通过铆钉连接,该铆钉只是限制传动件70和所述连接件50在左右方向的移动,并不限制两者的相对转动,另外也可以传动件70或连接件50之一集成铆钉,直接与另一结构连接。
另外,本实施例的铰链100还包括铰接部30,如图2或6所示,铰接部30包括左铰接部32和右铰接部31,左侧的门体侧壁21和箱体侧壁11通过左铰接部32铰接连接,右侧的门体侧壁21和箱体侧壁11通过右铰接部31铰接连接,铰链100还包括摆动轴40、滑动轴60和连接件50,其中,摆动轴40连接于门体连接座20,滑动轴60滑动设置于箱体连接座10,连接件50一端连接摆动轴40,另一端连接滑动轴60。
在摆动轴40随门体连接座20一同绕着铰接部30的连接位置做转动运动时,通过连接件50带动滑动轴60做直线运动。
铰链100包括初始状态和打开状态,于初始状态,摆动轴40位于铰接部30上方,滑动轴60位于铰接部30下方,连接件50至少部分穿过左铰接部32和右铰接部31之间的空间。初始状态对应门体关闭时的状态,打开状态对应门体完全打开到最大角度的状态。
这里,相对于传统的摆动轴位于铰接部所在位置(也就是门体连接座与箱体连接座连接的位置)的下方,且铰接部所在位置与滑动轴之间的位置空间有限,本实施例通过将摆动轴40位于铰接部30上方,滑动轴60位于铰接部30下方,同时连接滑动轴60和摆动轴40的连接件50可以做得更长,铰接部30和摆动轴40所在位置需要设置开孔,这样这两个开孔的距离可以相对于现有技术做得更远。
以及,相对于摆动轴位于铰接部位置和滑动轴位置的中间,本实施例的摆动轴40位于铰接部30上方,滑动轴60位于铰接部30下方的设置可以使连接件50设置得更长,从而相同力矩下,更长的力臂使得需要的力相对更小。另外,当长多设置得更长时,对应的转动角度可以更小,否则要在较小空间内完成大尺度的动作,对应的转动角度范围将很大,继而可以以较小的运动幅度的变化完成从初始状态到打开状态的切换,减小了从初始状态到打开状态内部结构变化带来的空间要求。
以及,通过设置左铰接部32和右铰接部31分别铰接,而不是一根轴同时连接两侧的门体侧壁21和箱体侧壁11,可以空出左铰接部32和右铰接部31之间的空间,继而可以供连接件50穿过这部分空间,铰链100可以设置的更薄。
铰接部30包括两种实施方式,在其一实施方式中:
铰接部30设置门体连接座20和/或箱体连接座10上的铆接部,左侧的门体侧壁21和箱体侧壁11铆接连接,右侧的门体侧壁21和箱体侧壁11铆接连接。
门体连接座20和箱体连接座10可以通过铆钉连接,该铆钉只是限制门体连接座20和箱体连接座10在左右方向的移动,并不限制两者的相对转动,另外也可以门体连接座20或箱体连接座10之一集成铆钉,直接与另一结构连接。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
铰接部30设置为转轴,如图2~9所示,左铰接部32设置为左转轴,右铰接部31设置为右转轴,左侧的门体侧壁21和箱体侧壁11通过左转轴铰接连接,右侧的门体侧壁21和箱体侧壁11通过右转轴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限位轴80沿第一方向滑动,于初始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的过程中,存在一位置使摆动轴40和限位轴80之间的连线平行于第一方向。
这个过程中,可以是仅在初始状态时,摆动轴40和限位轴80之间的连线平行于第一方向,也可以是在运动过程中达到该平行状态,由于存在该平行状态,铰链100可以在该时刻达到最薄的状态,也就是说,铰链100的运动过程,包括了铰链100可以做得最薄的状态,即铰链100运动范围的最小值可以做得最小,从而使整个铰链100的厚度可以做得更薄。另外优选地,于初始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的过程中,存在一位置使摆动轴40的轴线、限位轴80的轴线、左铰接部32和右铰接部31的。
另外,弹性组件90一端与箱体连接座10相对固定,另一端用于施加驱动铰链100由初始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的力,滑槽12设置于支撑件13的下方,弹性组件90至少部分设置于滑槽12和支撑件13之间。
弹性组件90包括两种实施例,第一种实施例1如图2~5所示,弹性组件90包括拉簧91,第二种实施例2如图6~9所示,弹性组件90包括压簧92。
实施例1
弹性组件90包括拉簧91,拉簧91一端连接支撑件13,另一端连接限位轴80。
拉簧91的两端为勾状,一端勾住支撑件13,一端勾住限位轴80,拉簧91连接支撑件13的一端与支撑件13相对固定,拉簧91连接限位轴80的一端,随限位轴80一起上下直线运动,于初始状态下,拉簧91处于拉伸状态,当铰链100从初始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拉簧91被进一步地拉伸。
支撑件13包括穿孔131和连接孔132,如图2所示,拉簧91勾在连接孔132内,传动件70在穿孔131内上下运动。穿孔131形状与支撑杆横截面吻合的孔,穿孔131在滑动轴60的下方限制传动件70在前后左右方向的运动,使其只能沿上下方向运动,支撑杆在穿孔131内只能沿上下方向运动,起到约束运动方向的作用。
实施例1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1的拉簧91内可以不用设置用于支撑的结构,实施例2需要在压簧92内设置支撑结构,增加了组装难度。
实施例2
弹性组件90包括压簧92,压簧92套接于所述传动件70,所述压簧92一端与所述支撑件13相抵,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件70相抵,所述传动件70穿过所述支撑件13。
压簧92的两端可以设置套筒,即并非压簧92直接与支撑件13或传动件70相抵,而是抵住套筒,再由套筒与支撑件13或传动件70相抵,支撑杆上可以设置支撑槽72和通孔71,支撑槽72的形状与限位轴80的形状相吻合,压簧92连接支撑件13的一端与支撑件13相对固定,压簧92与支撑杆相抵的一端,通孔71铰接连接滑动轴60,压簧92随传动件70一起上下直线运动,于初始状态下,压簧92处于压缩状态,限位轴80位于滑槽12的最上端,当铰链100从初始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的过程中,压簧92的压缩弹力被释放,直到限位轴80运动到最下方时,压簧92仍处于压缩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具有该铰链100的冷柜1000,一方面可以维持做薄铰链100带来的后方空间占用减少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相对于传统铰链100,将限位轴80和滑槽12的配合设置在支撑件13的下方,这样摆动轴40和连接件50的转动运动,切换到传动件70上的直线运动时,先经历支撑件13的限制,约束了传动件70不能在竖直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运动,再将竖直方向的力传递到限位轴80,这样限位轴80可以仅受到竖直方向的力,即滑槽12可以几乎不受到竖直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的力,而非现有技术需要在滑槽12内的滑动的轴同时承担力的方向的突变,所以对滑槽12的强度要求更高,另外由于这样设置滑槽12可以设置在箱体侧壁11的最下端,这样受力结构好,相对于现有的设置在中间的结构,不容易崩坏,所以该铰链100在做薄的同时,对材料强度提高的要求相对较少,有利于铰链100的做薄。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铰链,包括门体连接座和箱体连接座,所述门体连接座和箱体连接座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连接座,所述箱体连接座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箱体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连接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侧壁的滑槽,所述铰链包括初始状态和打开状态,所述铰链还包括:
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穿过所述滑槽,所述滑槽限制所述限位轴的运动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
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箱体连接座,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限位轴的上方;
弹性组件,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限位轴和所述支撑件之间,所述弹性组件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轴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用于施加驱动所述铰链由所述初始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的力;
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限位轴,所述传动件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摆动轴,连接于所述门体连接座;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轴,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包括滑动轴,所述滑动轴连接于所述传动件和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传动件和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滑动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和所述连接件通过铆接件铆接,所述传动件和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铆接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拉簧,所述拉簧一端连接所述支撑件,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压簧,所述压簧套接于所述传动件,所述压簧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相抵,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件相抵,所述传动件穿过所述支撑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连接座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门体侧壁,所述铰链包括铰接部,所述铰接部包括左铰接部和右铰接部,左侧的所述门体侧壁和所述箱体侧壁通过所述左铰接部铰接连接,右侧的所述门体侧壁和所述箱体侧壁通过所述右铰接部铰接连接,于所述初始状态,所述摆动轴位于所述铰接部上方,所述限位轴位于所述铰接部下方,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穿过所述左铰接部和所述右铰接部之间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设置所述门体连接座和/或所述箱体连接座上的铆接部,左侧的所述门体侧壁和所述箱体侧壁铆接连接,右侧的所述门体侧壁和所述箱体侧壁铆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设置为转轴,所述左铰接部设置为左转轴,所述右铰接部设置为右转轴,左侧的所述门体侧壁和所述箱体侧壁通过所述左转轴铰接连接,右侧的所述门体侧壁和所述箱体侧壁通过所述右转轴铰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沿第一方向滑动,于初始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的过程中,存在一位置使所述摆动轴和所述限位轴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10.一种冷柜,包括门体和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柜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铰链,所述门体连接座连接于所述门体,所述箱体连接座连接于所述箱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49284.5U CN220769181U (zh) | 2023-08-21 | 2023-08-21 | 铰链及冷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49284.5U CN220769181U (zh) | 2023-08-21 | 2023-08-21 | 铰链及冷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769181U true CN220769181U (zh) | 2024-04-12 |
Family
ID=90603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49284.5U Active CN220769181U (zh) | 2023-08-21 | 2023-08-21 | 铰链及冷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769181U (zh) |
-
2023
- 2023-08-21 CN CN202322249284.5U patent/CN22076918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142743B1 (ko) | 댐핑을 구비한 멀티-링크 힌지 | |
US11319740B2 (en) | Multi-link hinge device | |
WO2011079481A1 (zh) | 一种家具用阻尼铰链 | |
EP1764557B1 (en) | Compact hinge device for a door | |
WO2018103246A1 (zh) | 铰链机构和家具 | |
CN107989503B (zh) | 一种缓冲铰链 | |
CN102168511A (zh) | 一种家具铰链 | |
CN108798328B (zh) | 一种埋入式铰链结构 | |
CN107550052B (zh) | 一种带减力功能的家具用按压反弹开闭机构 | |
CN220769181U (zh) | 铰链及冷柜 | |
CN113124592A (zh) | 铰链及冷柜 | |
CN220769180U (zh) | 铰链及冷柜 | |
CN102747914A (zh) | 家具铰链 | |
CN103134164A (zh) | 空调器及其导风板运动支撑机构 | |
CN117145330A (zh) | 铰链及冷柜 | |
CN106761110B (zh) | 一种铰链的阻尼器开闭角度变化机构 | |
CN210178158U (zh) | 一种上翻门铰链用的缓冲装置 | |
CN207526292U (zh) | 行李箱盖的铰链扭杆总成及包括其的汽车 | |
CN211493863U (zh) | 一种可折叠为桌子的汽车手套箱 | |
CN113356706B (zh) | 铰链及制冷设备 | |
CN201944995U (zh) | 一种空调风门摇臂与模式转盘的传动结构 | |
CN109838165B (zh) | 一种上翻门铰链用的缓冲装置 | |
CN203361821U (zh) | 可调式阻尼铰链 | |
CN201991357U (zh) | 一种家具铰链 | |
CN219220105U (zh) | 铰链及冷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