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8526U - 一种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及拉索挂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及拉索挂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8526U
CN220768526U CN202321383103.1U CN202321383103U CN220768526U CN 220768526 U CN220768526 U CN 220768526U CN 202321383103 U CN202321383103 U CN 202321383103U CN 220768526 U CN220768526 U CN 220768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hanging
suspension
detachably connected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831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文娟
顾晓丹
吴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Vanke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Vanke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Vanke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Vanke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831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8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8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8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及拉索挂瓦系统,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悬挂单元、第二悬挂单元、若干第一锁紧单元;第一悬挂单元竖直设置;第二悬挂单元与第一悬挂单元相贴设置,并与第一悬挂单元呈Z形设置;若干第一锁紧单元分别与第一悬挂单元、第二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其优点在于,通过在连接结构的两侧设置可拆卸地第一悬挂单元、第二悬挂单元,并将第一装饰单元、第二装饰单元分别固定于第一悬挂单元、第二悬挂单元的外侧,隐藏了安装结构的同时,使装饰结构和安装结构更为稳固地进行连接,解决了现有拉索夹持件不能很好的固定异形饰面导致安装不稳固增加后期维修成本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及拉索挂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及拉索挂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幕墙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形式的装饰幕墙被运用到建筑立面设计中。挂瓦幕墙作为其中一种幕墙形式,被广泛的使用在博物馆等公共建筑的立面设计中。
挂瓦幕墙通常使用拉索进行安装,但现有的幕墙拉索安装装置多为夹持件,而瓦片多为曲面形状,使用夹持件对瓦片进行固定安装,不仅夹持件外露影响美观,同时由于瓦片为曲面与夹持件贴合不紧密导致安装不稳固,有脱落的风险,增加了后期的维修成本。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拉索夹持件不能很好的固定异形饰面导致安装不稳固增加后期维修成本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及拉索挂瓦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拉索夹持件不能很好的固定异形饰面导致安装不稳固增加后期维修成本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包括:
第一悬挂单元,所述第一悬挂单元呈L形,所述第一悬挂单元竖直设置;
第二悬挂单元,所述第二悬挂单元呈L形,所述第二悬挂单元与所述第一悬挂单元相贴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悬挂单元呈Z形设置;
第一锁紧单元,所述第一锁紧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悬挂单元、所述第二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悬挂单元包括:
第一悬挂元件,所述第一悬挂元件呈L形,所述第一悬挂元件竖直设置;
第一连接元件,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贯穿所述第一悬挂元件的上端面、下端面、内端面设置;
第一限位元件,所述第一限位元件贯穿所述第一悬挂元件的外端面、内端面设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锁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二限位元件,所述第二限位元件贯穿所述第一悬挂元件的内端面、外端面设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第一锁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悬挂单元还包括:
第三限位元件,所述第三限位元件贯穿所述第一悬挂元件的上端面、下端面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一侧。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悬挂单元包括:
第二悬挂元件,所述第二悬挂元件呈L形,所述第二悬挂元件与所述第一悬挂单元相贴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悬挂单元呈Z形设置;
第二连接元件,所述第二连接元件贯穿所述第二悬挂元件的上端面、下端面、内端面设置;
第四限位元件,所述第四限位元件贯穿所述第二悬挂元件的外端面、内端面设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锁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五限位元件,所述第五限位元件贯穿所述第二悬挂元件的外端面、内端面设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第一锁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悬挂单元还包括:
第六限位元件,所述第六限位元件贯穿所述第二悬挂元件的上端面、下端面设置,并位于所述第四限位元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的一侧。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单元包括:
第一锁紧元件,所述第一锁紧元件依次与所述第一悬挂单元、所述第二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二锁紧元件,所述第二锁紧元件依次与所述第二悬挂单元、所述第一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拉索挂瓦系统,包括:
若干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安装结构;
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设置于水平面;
若干连接结构,若干所述连接结构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内部,并分别与若干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第一悬挂单元、所述第二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装饰结构,所述装饰结构设置于若干所述安装结构的内侧和外侧,并与若干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第一悬挂单元、所述第二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饰结构包括:
若干第一装饰单元,若干所述第一装饰单元设置于若干所述安装结构的内侧,并与对应的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第一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若干第二装饰单元,若干所述第二装饰单元设置于对应的相邻两所述第一装饰单元之间,并位于若干所述安装结构的外侧,若干第二装饰单元与对应的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第二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二锁紧单元,所述第二锁紧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装饰单元、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第一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以及,所述第二锁紧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装饰单元、所述安装结构的第二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饰单元包括:
第一装饰元件,所述第一装饰元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结构的内侧;
第三连接元件,所述第三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饰元件的边缘;
第七限位元件,所述第七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元件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二锁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饰单元包括:
第二装饰元件,所述第二装饰元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结构的外侧;
第四连接元件,所述第四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饰元件的边缘;
第八限位元件,所述第八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第四连接元件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二锁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紧单元包括:
第三锁紧元件,所述第三锁紧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装饰单元、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第一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四锁紧元件,所述第四锁紧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装饰单元、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第二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及拉索挂瓦系统,通过在连接单元的两侧设置可拆卸地第一悬挂单元、第二悬挂单元,并将第一装饰单元、第二装饰单元分别固定于第一悬挂单元、第二悬挂单元的外侧,隐藏了安装结构的同时,使装饰结构和安装结构更为稳固地进行连接,解决了现有拉索夹持件不能很好的固定异形饰面导致安装不稳固增加后期维修成本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悬挂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悬挂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锁定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索挂瓦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饰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装饰单元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装饰单元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锁定单元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0、安装结构;
110、第一悬挂单元;111、第一悬挂元件;112、第一连接元件;113、第一限位元件;114、第二限位元件;115、第三限位元件;
120、第二悬挂单元;121、第二悬挂元件;122、第二连接元件;123、第四限位元件;124、第五限位元件;125、第六限位元件;
130、第一锁紧单元;131、第一锁紧元件;132、第二锁紧元件;
200、框架结构;
300、连接结构;
400、装饰结构;
410、第一装饰单元;411、第一装饰元件;412、第三连接元件;413、第七限位元件;
420、第二装饰单元;421、第二装饰元件;422、第四连接元件;423、第八限位元件;
430、第二锁紧单元;431、第三锁紧元件;432、第四锁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100,包括第一悬挂单元110、第二悬挂单元120和第一锁紧单元130。其中,第一悬挂单元110呈L形,第一悬挂单元110竖直设置;第二悬挂单元120呈L形,第二悬挂单元120与第一悬挂单元110相贴设置,并与第一悬挂单元110呈Z形设置;第一锁紧单元130分别与第一悬挂单元110、第二悬挂单元120进行可拆卸连接。
如图2所示,第一悬挂单元110包括第一悬挂元件111、第一连接元件112、第一限位元件113和第二限位元件114。其中,第一悬挂元件111呈L形,第一悬挂元件111竖直设置;第一连接元件112贯穿第一悬挂元件111的上端面、下端面、内端面设置;第一限位元件113贯穿第一悬挂元件111的外端面、内端面设置,位于第一连接元件112的第一侧,并与第一锁紧单元130进行可拆卸连接;第二限位元件114贯穿第一悬挂元件111的内端面、外端面设置,位于第一连接元件112的第二侧,并与第一锁紧单元130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一悬挂元件111的截面呈L形。具体地,第一悬挂元件111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其中,第一连接元件112贯穿第一卡块的上端面、下端面、内端面设置,第一限位元件113贯穿第一卡块的外端面、内端面设置,第二限位元件114贯穿第一卡块的内端面、外端面设置;第二卡块与第一卡块一体成型,第二卡块的一侧边与第一卡块的一侧边齐平设置,第二限位元件114贯穿第二卡块的内端面、外端面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块的截面呈矩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块的截面呈矩形。
第二卡块的尺寸与第一卡块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卡块的高度等于第一卡块的高度,第二卡块的长度小于第一卡块的长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块的截面的长度小于1/2的第一卡块的截面的长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块的宽度不大于第一卡块的宽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悬挂元件11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等。
第一连接元件112贯穿第一卡块远离第二卡块的一侧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元件112为凹槽。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元件112的截面呈圆弧形。
第一连接元件112的圆心位于第一卡块的外侧。
第一连接元件112的尺寸与第一卡块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一连接元件112的高度等于第一卡块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元件112的半径小于第一卡块的宽度。
第一限位元件113贯穿第一卡块远离第二卡块的一侧设置。
第一限位元件113的数量为若干个。具体地,若干个第一限位元件113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卡块远离第二卡块的一侧。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元件113的数量为2个。具体地,2个第一限位元件113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卡块远离第二卡块的一侧。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元件113的截面为圆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元件113为第一通孔。
第二限位元件114位于第一连接元件112远离第一限位元件113的一侧。
第二限位元件114的数量为若干个。具体地,若干第二限位元件114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重合的一侧。
一般地,第二限位元件114的数量等于第一限位元件113的数量,且第二限位元件114与对应的第一限位元件113位于同一水平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元件114的数量为2个。具体地,2个第二限位元件114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重合的一侧。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元件114仅贯穿第一卡块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元件114贯穿第一卡块、第二卡块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元件114的截面为圆形。
第二限位元件114的尺寸与第一限位元件113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限位元件114的直径不大于第一限位元件113的直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元件114为第一安装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元件114包括但不限于螺纹孔。
进一步地,第一悬挂单元110还包括第三限位元件115。其中,第三限位元件115贯穿第一悬挂元件111的上端面、下端面设置,并位于第二限位元件114远离第一连接元件112的一侧。
具体地,第三限位元件115贯穿第二卡块的上端面、下端面设置。
第三限位元件115的尺寸与第二卡块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三限位元件115的高度等于第二卡块的高度,第三限位元件115的直径小于第二卡块的厚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限位元件115的截面呈圆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限位元件115为第二安装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限位元件115包括但不限于螺纹孔。
如图3所示,第二悬挂单元120包括第二悬挂元件121、第二连接元件122、第四限位元件123和第五限位元件124。其中,第二悬挂元件121呈L形,第二悬挂元件121与第一悬挂单元110相贴设置,并与第一悬挂单元110呈Z形设置;第二连接元件122贯穿第二悬挂元件121的上端面、下端面、内端面设置;第四限位元件123贯穿第二悬挂元件121的外端面、内端面设置,位于第二连接元件122的第一侧,并与第一锁紧单元130进行可拆卸连接;第五限位元件124贯穿第二悬挂元件121的外端面、内端面设置,位于第二连接元件122的第二侧,并与第一锁紧单元130进行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第二悬挂元件121与第一悬挂元件111相贴设置,并与第一悬挂元件111呈Z形设置。
第二悬挂元件121的截面呈L形。具体地,第二悬挂元件121包括第三卡块和第四卡块。其中,第二连接元件122贯穿第三卡块的上端面、下端面、内端面设置,第四限位元件123贯穿第一卡块的外端面、内端面设置,第五限位元件124贯穿第三卡块的内端面、外端面设置;第四卡块与第三卡块一体成型,第四卡块的一侧边与第三卡块的一侧边齐平设置,第五限位元件124贯穿第四卡块的内端面、外端面设置。
第三卡块的尺寸与第一卡块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三卡块的截面形状、尺寸与第一卡块的截面形状、尺寸一致,第三卡块的高度等于第一卡块的高度。
第四卡块的尺寸与第二卡块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四卡块的截面形状、尺寸与第二卡块的截面形状、尺寸一致,第四卡块的高度等于第二卡块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卡块的截面的长度小于1/2的第三卡块的截面的长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卡块的宽度不大于第三卡块的宽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悬挂元件12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等。
第二连接元件122贯穿第三卡块远离第四卡块的一侧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元件122为凹槽。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元件122的截面呈圆弧形。
第二连接元件122的圆心位于第三卡块的外侧。
第二连接元件122的尺寸与第三卡块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连接元件122的高度等于第三卡块的高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元件122的半径等于第一连接元件112的半径,且小于第三卡块的宽度。
第四限位元件123贯穿第三卡块远离第四卡块的一侧设置。
第四限位元件123的数量与第二限位元件114的数量相匹配。一般地,第四限位元件123的数量等于第二限位元件114的数量,即第四限位元件123与第二限位元件114一一对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限位元件123的数量为2个。具体地,2个第四限位元件123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三卡块远离第四卡块的一侧。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限位元件123的截面为圆形。
第四限位元件123的直径与第一限位元件113的直径相匹配。一般地,第四限位元件123的直径等于第一限位元件113的直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限位元件123为第二通孔。
第五限位元件124位于第二连接元件122远离第四限位元件123的一侧。
第五限位元件124的数量与第一限位元件113的数量相匹配。一般地,第五限位元件124的数量等于第一限位元件113的数量,即第五限位元件124与第一限位元件113一一对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限位元件124的数量为2个。具体地,2个第五限位元件124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三卡块与第四卡块重合的一侧。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限位元件124仅贯穿第三卡块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限位元件124贯穿第三卡块、第四卡块设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限位元件124的截面为圆形。
第五限位元件124的尺寸与第二限位元件114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五限位元件124的直径等于第二限位元件114的直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限位元件124为第三安装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限位元件124包括但不限于螺纹孔。
进一步地,第二悬挂单元120还包括第六限位元件125。其中,第六限位元件125贯穿第二悬挂元件121的上端面、下端面设置,并位于第四限位元件123远离第二连接元件122的一侧。
具体地,第六限位元件125贯穿第四卡块的上端面、下端面设置。
第六限位元件125的尺寸与第四卡块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六限位元件125的高度等于第四卡块的高度,第六限位元件125的直径小于第四卡块的厚度。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限位元件125的截面呈圆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限位元件125的直径等于第三限位元件115的直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限位元件125为第四安装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六限位元件125包括但不限于螺纹孔。
如图4所示,第一锁紧单元130包括第一锁紧元件131和第二锁紧元件132。其中,第一锁紧元件131依次与第一悬挂单元110、第二悬挂单元120进行可拆卸连接;第二锁紧元件132依次与第二悬挂单元120、第一悬挂单元110进行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第一锁紧元件131依次与第一限位元件113、第五限位元件124进行可拆卸连接;第二锁紧元件132依次与第四限位元件123、第二限位元件114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一锁紧元件131的数量与第一限位元件113的数量相匹配。一般地,第一锁紧元件131的数量等于第一限位元件113的数量,即第一锁紧元件131与第一限位元件113一一对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紧元件131的截面呈T形。具体地,第一锁紧元件131包括第一横向锁紧件和第一纵向锁紧件。第一纵向锁紧件垂直于横向锁紧件设置,并分别与第一限位元件113、第五限位元件124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横向锁紧件的截面呈圆形。
第一横向锁紧件的直径大于第一限位元件113的直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纵向锁紧件的截面呈圆形。
第一纵向锁紧件的尺寸与第一限位元件113、第五限位元件124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一纵向锁紧件的直径等于第五限位元件124的直径,第一纵向锁紧件的长度不小于第一限位元件113的长度与第五限位元件124的长度之和。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紧元件131包括但不限于螺钉。
第二锁紧元件132的数量与第四限位元件123的数量相匹配。一般地,第二锁紧元件132的数量等于第四限位元件123的数量,即第二锁紧元件132与第四限位元件123一一对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紧元件132的截面呈T形。具体地,第二锁紧元件132包括第二横向锁紧件和第二纵向锁紧件。第二纵向锁紧件垂直于横向锁紧件设置,并分别与第四限位元件123、第二限位元件114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横向锁紧件的截面呈圆形。
第二横向锁紧件的截面直径大于第四限位元件123的截面直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纵向锁紧件的截面呈圆形。
第二纵向锁紧件的尺寸与第二限位元件114的尺寸相匹配。一般地,第二纵向锁紧件的直径等于第二限位元件114的直径,第二纵向锁紧件的长度不小于第二限位元件114的长度与第四限位元件123的长度之和。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紧元件132包括但不限于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如下:
(一)组装
将第一悬挂元件111与第二悬挂元件121相贴设置,即第一卡块的内端面与第三卡块的内端面相贴设置,第二卡块和第四卡块分别位于两侧;
第一连接元件112和第二连接元件122形成圆形;
将第一锁紧元件131依次穿过第一限位元件113、第五限位元件124,并与第五限位元件124进行螺纹连接;
将第二锁紧元件132依次穿过第四限位元件123、第二限位元件114,并与第二限位元件114进行螺纹连接;
(二)安装
a)将装饰结构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悬挂元件111的外侧或第二悬挂元件121的外侧;或者
b)将装饰结构与第三限位元件115连接以固定于第一悬挂元件111的外侧,或者与第六限位元件125连接以固定于第二悬挂元件121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第一悬挂单元与第二悬挂单元相对设置为Z形,使安装结构可进行可拆卸安装,方便后期维修及更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本实用新型的拉索挂瓦系统。
如图5所示,一种拉索挂瓦系统,包括若干如实施例1所述的安装结构100、框架结构200、若干连接结构300和装饰结构400。其中,框架结构200设置于水平面;若干连接结构300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于框架结构200的内部,并分别与若干安装结构100地第一悬挂单元110、第二悬挂单元120进行可拆卸连接;装饰结构400设置于若干安装结构100的内侧和外侧,并与若干安装结构100的第一悬挂单元110、第二悬挂单元120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结构200的平面形状呈矩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结构200包括但不限于钢龙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00与框架结构20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等。
连接结构300的数量为奇数个。
连接结构300的数量与安装结构100的数量相对应。一般地,安装结构100的数量为连接结构300的数量的整数倍,即一连接结构300对应若干个安装结构100。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00的截面呈圆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00的截面直径大于等于第一连接元件112的截面的直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00包括但不限于钢拉索等。
如图6所示,装饰结构400包括若干第一装饰单元410、若干第二装饰单元420和第二锁紧单元430。其中,若干第一装饰单元410设置于若干安装结构100的内侧,并与对应的安装结构100的第一悬挂单元110进行可拆卸连接;若干第二装饰单元420设置于对应的相邻两第一装饰单元410之间,并位于若干安装结构100的外侧,若干第二装饰单元420与对应的安装结构100的第二悬挂单元120进行可拆卸连接;第二锁紧单元430分别与第一装饰单元410、安装结构100的第一悬挂单元110进行可拆卸连接,以及,第二锁紧单元430分别与第二装饰单元420、安装结构100的第二悬挂单元120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一装饰单元410的数量与安装结构100的数量相匹配。一般地,每4个相邻成阵列的安装结构100对应1个第一装饰单元410。
第二装饰单元420的数量与安装结构100的数量相匹配。一般地,每4个相邻成阵列的安装结构100对应1个第二装饰单元420。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装饰单元420的数量等于第一装饰单元410的数量。
如图7所示,第一装饰单元410包括第一装饰元件411、第三连接元件412和第七限位元件413。其中,第一装饰元件411设置于安装结构100的内侧;第三连接元件412设置于第一装饰元件411的边缘;第七限位元件413设置于第三连接元件412的端部,并与第二锁紧单元430进行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第一装饰元件411设置于第一悬挂单元110远离第二悬挂单元120的一侧;
更具体地,第一装饰设置于第一悬挂元件111远离第二悬挂元件121的一侧。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装饰元件411的横截面呈弧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装饰元件411包括但不限于瓦片等异形装饰构件。
第三连接元件412的数量为n个(n为偶数且≥2)。具体地,第一装饰元件411的左右边缘各设置至少1个第三连接元件412。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元件412的数量为4个。具体地,第一装饰元件411的左右边缘各设置2个第三连接元件412。
第七限位元件413的数量与第三连接元件412的数量相匹配。一般地,第七限位元件413的数量等于第三连接元件412的数量,即第七限位元件413与第三连接元件412一一对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七限位元件413的截面呈圆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七限位元件413的直径等于第三限位元件115的直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七限位元件413为第三通孔。
如图8所示,第二装饰单元420包括第二装饰元件421、第四连接元件422和第八限位元件423。其中,第二装饰元件421设置于安装结构100的外侧;第四连接元件422设置于第二装饰元件421的边缘;第八限位元件423设置于第四连接元件422的端部,并与第二锁紧单元430进行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第二装饰元件421设置于第二悬挂单元120远离第一悬挂单元110的一侧。
更具体地,第二装饰元件421设置于第二悬挂元件121远离第一悬挂元件111的一侧。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装饰元件421的横截面呈弧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装饰元件421包括但不限于瓦片等异形装饰构件。
第四连接元件422的数量为m个(m为偶数且≥2)。具体地,第二装饰元件421的左右边缘各设置至少1个第四连接元件422。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连接元件422的数量为4个。具体地,第二装饰元件421的左右边缘各设置2个第四连接元件422。
第八限位元件423的数量与第四连接元件422的数量相匹配。一般地,第八限位元件423的数量等于第四连接元件422的数量,即第八限位元件423与第四连接元件422一一对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八限位元件423的截面呈圆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八限位元件423的直径等于第六限位元件125的直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八限位元件423为第四通孔。
如图9所示,第二锁紧单元430包括第三锁紧元件431和第四锁紧元件432。其中,第三锁紧元件431分别与第一装饰单元410、安装结构100的第一悬挂单元110进行可拆卸连接;第四锁紧元件432分别与第二装饰单元420、安装结构100的第二悬挂单元120进行可拆卸连接。
更具体地,第三锁紧元件431分别与第七限位元件413、第三限位元件115进行可拆卸连接;第四锁紧元件432分别与第八限位元件423、第六限位元件125进行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锁紧元件431与第三限位元件115进行螺纹连接。
第三锁紧元件431的数量与第七限位元件413的数量相匹配。一般地,第三锁紧元件431的数量等于第七限位元件413的数量,即第三锁紧元件431与第七限位元件413一一对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锁紧元件431的截面为圆形。
第三锁紧元件431的截面直径等于第三限位元件115的直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锁紧元件431包括但不限于螺钉。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锁紧元件432与第六限位元件125进行螺纹连接。
第四锁紧元件432的数量与第八限位元件423的数量相匹配。一般地,第四锁紧元件432的数量等于第八限位元件423的数量,即第四锁紧元件432与第八限位元件423一一对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锁紧元件432的截面为圆形。
第四锁紧元件432的截面直径等于第六限位元件125的截面直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锁紧元件432包括但不限于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第一连接元件112与第二连接元件122卡入对应的连接结构300,然后将若干第一锁紧元件131分别锁紧对应的第一限位元件113和第五限位元件124,若干第二锁紧元件132分别锁紧对应的第二限位元件114和第四限位元件123,使安装结构100固定在对应的连接结构300上;
通过第三锁紧元件431将对应的第七限位元件413和第三限位元件115锁紧,完成第一装饰元件411的安装;
通过第四锁紧元件432将对应的第八限位元件423和第六限位元件125锁紧,完成第二装饰元件421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连接结构的两侧设置可拆卸地第一悬挂单元、第二悬挂单元,并将第一装饰单元、第二装饰单元分别固定于第一悬挂单元、第二悬挂单元的外侧,隐藏了安装结构的同时,使装饰结构和安装结构更为稳固地进行连接,解决了现有拉索夹持件不能很好的固定异形饰面导致安装不稳固增加后期维修成本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悬挂单元,所述第一悬挂单元呈L形,所述第一悬挂单元竖直设置;
第二悬挂单元,所述第二悬挂单元呈L形,所述第二悬挂单元与所述第一悬挂单元相贴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悬挂单元呈Z形设置;
第一锁紧单元,所述第一锁紧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悬挂单元、所述第二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挂单元包括:
第一悬挂元件,所述第一悬挂元件呈L形,所述第一悬挂元件竖直设置;
第一连接元件,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贯穿所述第一悬挂元件的上端面、下端面、内端面设置;
第一限位元件,所述第一限位元件贯穿所述第一悬挂元件的外端面、内端面设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锁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二限位元件,所述第二限位元件贯穿所述第一悬挂元件的内端面、外端面设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第一锁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挂单元还包括:
第三限位元件,所述第三限位元件贯穿所述第一悬挂元件的上端面、下端面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元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悬挂单元包括:
第二悬挂元件,所述第二悬挂元件呈L形,所述第二悬挂元件与所述第一悬挂单元相贴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悬挂单元呈Z形设置;
第二连接元件,所述第二连接元件贯穿所述第二悬挂元件的上端面、下端面、内端面设置;
第四限位元件,所述第四限位元件贯穿所述第二悬挂元件的外端面、内端面设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锁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五限位元件,所述第五限位元件贯穿所述第二悬挂元件的外端面、内端面设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第一锁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悬挂单元还包括:
第六限位元件,所述第六限位元件贯穿所述第二悬挂元件的上端面、下端面设置,并位于所述第四限位元件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单元包括:
第一锁紧元件,所述第一锁紧元件依次与所述第一悬挂单元、所述第二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二锁紧元件,所述第二锁紧元件依次与所述第二悬挂单元、所述第一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7.一种拉索挂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安装结构;
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设置于水平面;
若干连接结构,若干所述连接结构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的内部,并分别与若干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第一悬挂单元、所述第二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装饰结构,所述装饰结构设置于若干所述安装结构的内侧和外侧,并与若干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第一悬挂单元、所述第二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索挂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结构包括:
若干第一装饰单元,若干所述第一装饰单元设置于若干所述安装结构的内侧,并与对应的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第一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若干第二装饰单元,若干所述第二装饰单元设置于对应的相邻两所述第一装饰单元之间,并位于若干所述安装结构的外侧,若干第二装饰单元与对应的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第二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二锁紧单元,所述第二锁紧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装饰单元、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第一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以及,所述第二锁紧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装饰单元、所述安装结构的第二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索挂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单元包括:
第一装饰元件,所述第一装饰元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结构的内侧;
第三连接元件,所述第三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饰元件的边缘;
第七限位元件,所述第七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元件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二锁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索挂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饰单元包括:
第二装饰元件,所述第二装饰元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结构的外侧;
第四连接元件,所述第四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饰元件的边缘;
第八限位元件,所述第八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第四连接元件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二锁紧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索挂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单元包括:
第三锁紧元件,所述第三锁紧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装饰单元、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第一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第四锁紧元件,所述第四锁紧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二装饰单元、所述安装结构的所述第二悬挂单元进行可拆卸连接。
CN202321383103.1U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及拉索挂瓦系统 Active CN220768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3103.1U CN220768526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及拉索挂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3103.1U CN220768526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及拉索挂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8526U true CN220768526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00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83103.1U Active CN220768526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及拉索挂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8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8931B2 (en) Curtain wall external support system
US5014488A (en)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of building tiles without adhesive materials and standardized tiles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US20090056255A1 (en) Rigid wall panel system
US20080073036A1 (en) Sunshades and methods of installing sunshades
CN102268916A (zh) 用于固定板构件的栓扣组件
WO2015113935A1 (en) A suspended ceiling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mounting a suspended ceiling
CN220768526U (zh) 一种拉索挂瓦的安装结构及拉索挂瓦系统
CN215889127U (zh) 一种调平组件
US11773588B2 (en) Toggle insert for receiving a toggle assembly in a steel curtain wall structure
EP2246495A1 (en) Partitioning system
GB2482902A (en) A Curtain Wall System For Attaching A Variety Of Panels
CN115977279A (zh) 一种隔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RU113286U1 (ru) Облицовочная панель, установочный элемент для облицовочной панели и система облицовки стен
RU6713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фасадных плит
CN2258205Y (zh) 一种房屋内组合式隔断的内骨架
CN215759985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龙骨结构
CN216475865U (zh) 一种顶部龙骨连接件
CN112095855A (zh) 一种装配式装饰一体化隔墙集成装置
JP5303722B2 (ja) 天井パネル固定装置
KR20100104011A (ko) 홈 프레임 유닛 외장패널 및 이의 고정 시스템
CN213682951U (zh) 一种新型防火建筑板
CN217325840U (zh) 一种底部连接调高基座结构
CN220620822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墙板的阳角挂装结构
CN220588049U (zh) 一种轻钢龙骨窗帘盒
CN218911878U (zh) 一种隔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