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7992U - 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7992U
CN220767992U CN202322471108.6U CN202322471108U CN220767992U CN 220767992 U CN220767992 U CN 220767992U CN 202322471108 U CN202322471108 U CN 202322471108U CN 220767992 U CN220767992 U CN 220767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gae
water
water separation
water tank
su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711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嘉海
陈承
高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ENGTOU RAW W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ENGTOU RAW W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ENGTOU RAW W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ENGTOU RAW W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711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7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7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79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所述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包括:吸藻结构,利用水压收集藻水;藻水分离收集结构,与所述吸藻结构连通,对所述吸藻结构收集的藻水进行分离和收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水力扰动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能够浮于水体表层抽吸边滩、浅水区域的藻类;平稳性好,能够平稳的漂浮于水面防止吸入空气,提高藻类收集效率,并且可以将收集到的含藻水体进行分离和有效的二次资源化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水库容易受到上游来水的水质及库区风向和流态的影响,导致水库中藻类聚集;特别是在夏季,水库内的边滩处容易聚积藻类,更严重的有产生水华隐患。
目前传统的藻类收集吸头主要适用于水库中央,不能有效收集水库边滩浅水区域聚积的藻类,且所吸附的藻类水体无法进一步处理,加大了水库日常运行管理的难度,对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传统的藻类吸头在收集边滩藻类的过程中,存在难以达到边滩位置,沉入水面深度过深,平稳性差,容易吸入空气等问题,藻类收集效率较低,并且无法将收集的藻类进行藻水分离和有效的二次资源化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用于解决如何收集浅水区域的藻类以及将收集到的含藻水体进行分离和利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所述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包括:吸藻结构,利用水压收集藻水;藻水分离收集结构,与所述吸藻结构连通,对所述吸藻结构收集的藻水进行分离和收集。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吸藻结构能够快速有效收集水面上漂浮的藻类,并通过藻水分离收集结构进行藻水分离收集,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水体藻类污染,还可将收集的藻类再利用,节约了资源。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通过吸藻结构进行有效的水力扰动,从而抑制水中藻类的生长,进而降低水体藻类污染。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吸藻结构包括吸藻头和潜水泵;所述吸藻头通过连通管与所述潜水泵相连;所述潜水泵通过软管与所述藻水分离收集结构相连。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吸藻头的进水孔隙为环形等间距开口;所述开口呈斜角。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吸藻头底部连接有浮块;所述浮块设置于所述吸藻头周围;所述浮块内部设有填充物。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吸藻头和所述潜水泵之间设有阀门;所述阀门通过所述连通管分别与所述吸藻头和所述潜水泵连接;所述阀门为手动阀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藻水分离收集结构包括水箱和过滤件;所述水箱与所述吸藻结构连通;所述过滤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水箱上端设有进水口,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软管与所述潜水泵相连。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增高架;所述增高架表面为网片结构;所述增高架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过滤件铺设于所述增高架上。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固定件,位于所述进水口下侧;所述固定件将固定网片固定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下侧。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吸藻结构能够快速有效收集水面上漂浮的藻类,并通过藻水分离收集结构进行藻水分离收集,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水体藻类污染,还可将收集的藻类再利用,节约了资源。
2、本实用新型中的吸藻结构和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可以分开使用,能够通过吸藻结构进行有效的水力扰动,从而抑制水中藻类的生长,进而降低水体藻类污染。
3、本实用新型通过吸藻结构中的浮块和潜水泵,使得吸藻结构能够浮于水体表层抽吸边滩、浅水区域的藻类,平稳性好,能够使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平稳漂浮于水面防止吸入空气,提高藻类收集效率,并且可以将收集到的含藻水体进行分离和有效的二次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吸藻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吸藻头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设备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藻水分离收集装置
10 吸藻结构
11 吸藻头
111 浮块
12 潜水泵
13 连通管
14 软管
15 阀门
20 藻水分离收集结构
21 水箱
211 进水口
212 出水口
213 增高架
214 固定件
2141 固定网片
22 过滤件
5 藻水分离收集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实用新型以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解决了如何收集大中型船舶无法到达的边滩、浅水区域的藻类以及将收集到的含藻水体进行分离和利用的问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实施例的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的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实施例的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藻水分离收集装置1包括吸藻结构10和藻水分离收集结构20:吸藻结构10通过利用水压收集藻水;藻水分离收集结构20与所述吸藻结构10连通,对所述吸藻结构10收集的藻水进行分离和收集。
本实用新型通过吸藻结构能够快速有效收集水面上漂浮的藻类,并通过藻水分离收集结构进行藻水分离收集,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水体藻类污染,还可将收集的藻类再利用,节约了资源。
本实用新型中的吸藻结构和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可以分开使用,能够通过吸藻结构进行有效的水力扰动,从而抑制水中藻类的生长,进而降低水体藻类污染。
参阅图2所示,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吸藻结构10包括吸藻头11和潜水泵12;所述吸藻头11通过连通管13与所述潜水泵12相连;所述潜水泵12通过软管14与所述藻水分离收集结构20相连。
具体的,所述吸藻头为不锈钢材质,进水孔隙为环形等间距开口;请参阅图3所示,于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吸藻头为斜开口60度等距2cm的进水孔隙。
需要说明的是,于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潜水泵为小型潜水泵,其额定扬程不小于12米,额定流量不小于10m3/h,额定功率不小于550w。
潜水泵是由潜水电动机与水泵组合而成的一种提水机具,机电一体,潜入水中运行。其特点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排灌、环境保护、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城市和工矿企业给水排水、工业热电站输送循环水、船坞升降水位、引水工程、抗旱排涝等。
潜水泵的工作原理为:潜水泵开泵前,吸入管和泵内一定充满液体。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潜水泵中的液体跟着叶片一同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渐渐变慢,压力渐渐增添,而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此时,在叶片中心处因为液体被甩向四周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液体的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池面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入管流入潜水泵内,液体就是这样连续不停地从液池中被抽吸上来又连续不停地从排出管流出。潜水泵的基本参数包括流量、扬程、配套功率等等。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潜水泵吸口改造为适配DN50规格连通管尺寸的全封闭吸口,方便拆卸,由于水库水体有机物含量相对较高,长期至于水体内使用容易在吸口表面增长贝壳类生物,影响使用寿命,而改造后的全封闭吸口可有效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吸藻结构和藻水分离收集结构还能够分开使用,若无需对含藻水体进行藻水分离,可将潜水泵出口软管直接投掷于水体底层,进行有效的水力扰动,抑制藻类生长,通过吸藻结构进行有效的水力扰动,从而抑制水中藻类的生长,进而降低水体藻类污染。
具体的,于一实现方式中,所述连通管为PVC硬管,规格DN50。
具体的,PVC硬管(PVC-U管)为硬聚氯乙烯管,是由聚氯乙烯树脂与稳定剂、润滑剂等配合后用热压法挤压成型,是最早得到开发应用的塑料管材。PVC硬管不含柔软剂,因此柔韧性好,易成型,不易脆,无毒无污染,保存时间长,因此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软PVC一般用于地板、天花板以及皮革的表层;硬聚氯乙烯主要应用于硬质PVC管材和管件,型材。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吸藻头11的进水孔隙为环形等间距开口;所述开口呈斜角。
具体的,于一实现方式中,所述吸藻头的进水孔隙为环形等间距开口,开口呈60度斜角;当水体进入吸藻头内部后,斜开口可使水流自动形成旋涡流向,能够更容易将表面藻类带入吸藻头内部,提高了吸藻的效率;于其它实现方式中,所述吸藻头上的开口倾斜度可为其它角度。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吸藻头,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选取不同倾斜度开口的吸藻头,这个不做具体限制。
参阅图3所示,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吸藻头11底部连接有浮块111;所述浮块111设置于所述吸藻头11周围;所述浮块内部设有填充物。
具体的,浮块内部填充高密度泡沫板,浮块外壳为不锈钢材质。浮块是为增加吸藻头稳定性而设计的,能使吸藻头在一定风浪下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同时浮块高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调整,避免吸藻头因风浪无序摆动导致吸入空气。于一实现方式中,所述浮块设置为四个,均匀的位于所述吸藻头周围(即360度等距设置于吸藻头周围),其中,浮块与吸藻头之间用不锈钢钢片连接。对于浮块的个数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参阅图2所示,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吸藻头11和所述潜水泵12之间设有阀门15;所述阀门15通过所述连通管13分别与所述吸藻头11和所述潜水泵12连接;所述阀门15为手动阀门。
具体的,所述手动阀门为止水阀门,规格DN50,通过调节阀门大小控制潜水泵的吸水流量,可确保吸藻头整体稳定漂浮在水面上,同时阀门自带止水功能,防止潜水泵关闭时水流倒灌。
本实用新型通过吸藻结构中的浮块和潜水泵,使得吸藻结构能够浮于水体表层抽吸边滩、浅水区域的藻类,平稳性好,能够使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平稳漂浮于水面防止吸入空气,提高藻类收集效率,并且可以将收集到的含藻水体进行分离和有效的二次资源化利用。
参阅图4所示,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藻水分离收集结构20包括水箱21和过滤件22;所述水箱21与所述吸藻结构10连通;所述过滤件22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水箱21内部。
具体的,所述水箱为不锈钢开口水箱。
于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水箱为长70cm*宽70cm*高90cm的不锈钢开口水箱。对于所述水箱的大小,不限制为长70cm*宽70cm*高90cm,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水箱。
参阅图4所示,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水箱21上端设有进水口211,下端设有出水口212;所述进水口211通过所述软管14与所述潜水泵12相连。
具体的,于一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件为卡扣,与所述过滤件匹配固定连接。卡扣个数设置为4组,分别位于水箱的四个侧壁上。当利用滤网作为过滤材质时,将滤网(可为钢丝网片)通过卡扣固定于水箱内部;当利用植物秸秆作为滤材时,可将滤网(可为钢丝网片)固定于卡扣下,防止由于水体浮力造成植物秸秆漂浮于水箱内。
需要说明的是,水箱的出水口配置有配套的堵头,在需要排水时,将堵头拔下来,水可从水箱排出。于另一实现方式中,在出水口也可设置一阀门,可为手动阀门,在需要排水时,将阀门打开,水可从水箱排出。
参阅图4所示,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水箱21底部设置有增高架213;所述增高架表面为网片结构;所述增高架213位于所述进水口211和所述出水口212之间;所述过滤件22铺设于所述增高架213上。
具体的,增高架的设置应高于出水口的高度,如此更有利于过滤水体依靠自重排出水箱。于一实现方式中,增高架高度为20cm,出水口应低于20cm且接近于水箱底部。
具体的,于一实现方式中,增高架材料为不锈钢钢管。
所述增高架表面为钢丝网片,增高架的支架部分由不锈钢钢管制成。其中,增高架的表面面积略小于水箱内表面面积,以便于增高架刚好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且固定后增高架与水箱之间的缝隙不至于过大,避免藻类从增高架与水箱之间的缝隙流入水箱底部,有效的提高藻类的收集效率。
具体的,所述过滤件为滤网,可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合适孔径的滤网,将滤网铺设于所述增高架表面。其中,滤网的表面积应大于增高装置的表面积,如此可将滤网覆盖增高架的表面,在通过滤网分离藻水时,避免藻类泄漏到水箱底部,有效的提高藻类的收集效率。
在使用滤网过滤时,先选择孔径适合的滤网,将滤网铺设于增高架表面,待含藻水体经软管进入不锈钢水箱后,打开水箱出水口处的出水阀,待含藻水体完全流出后,将滤网上的藻颗粒进行收集。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固定件214,位于所述进水口下侧;固定网片2141通过所述固定件214固定于所述水箱21的进水口211下侧。
具体的,所述固定网片为钢丝网片,可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合适孔径的固定网片,将固定网片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水箱内部进水口的下侧。其中,固定网片的面积应略小于水箱内部的表面积,如此可便于将固定网片固定于水箱内部且固定后滤网和水箱之间没有多余的缝隙,防止藻类泄漏到水箱底部,有效的提高藻类的收集效率。
在使用植物秸秆过滤时,先将植物秸秆铺放至增高架表面铺设的滤网上面,堆放至卡扣高度,再用固定网片(可为钢丝网片)进行压实固定,并通过水箱内的固定件(可为卡扣)固定所述固定网片,保证植物秸秆不易漂浮于水箱内,待含藻水体进入不锈钢水箱后,打开水箱出水口处的出水阀,待含藻水体完全流出后,将滤网上的藻颗粒进行收集。
于一种实现方式中,所选取的水箱的大小为长70cm*宽70cm*高90cm,滤网的大小为长68cm*宽68cm,水箱内部的底部设有20cm高的增高架,水箱的出水口低于20cm。对于水箱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对于所选取的滤网,孔径合适,大小略小于水箱内部表面积的大小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吸藻头、浮块、管道及潜水泵放置水体中;开启潜水泵,调节手动阀门,调整吸水流量,确保吸藻结构整体稳定浮在水面上。组装好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参阅图5所示,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吸藻结构和藻水分离收集结构可分开使用也可共同使用,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有两种使用场景,如下:
参阅图2所示,当不需要对藻类进行藻水分离时,可将潜水泵出口软管直接投掷于水体底层,利用潜水泵对水体进行有效的水力扰动,从而抑制藻类生长。
参阅图5所示,当需要对藻类进行藻水分离时,在确保吸藻结构整体稳定浮在水面上后,在不锈钢开口水箱内铺设相应的过滤材质,对于过滤材质可选取滤网或者是植物秸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两种过滤材质,也可选取其它过滤材质。以下以滤网和植物秸秆为例进行说明藻水分离收集原理:
当使用滤网过滤时,先选择孔径适合的滤网,将滤网铺设于增高架表面,待含藻水体经软管进入不锈钢水箱后,打开水箱出水口处的出水阀,待含藻水体完全流出后,将滤网上的藻颗粒进行收集。
当使用植物秸秆过滤时,先将植物秸秆铺放至增高架表面铺设的滤网上面,堆放至卡扣高度,再用固定网片(可为钢丝网片)进行压实固定,并通过水箱内的固定件(可为卡扣)固定所述固定网片,保证植物秸秆不易漂浮于水箱内,待含藻水体进入不锈钢水箱后,打开水箱出水口处的出水阀,待含藻水体完全流出后,将滤网上的藻颗粒进行收集。
最后将收集的藻类进行堆肥或发酵等用于二次回收。
需要说明的是,于另一实现方式中,水箱内部设置一定高度的增高架,增高架的高度不高于水箱内固定件的高度,水箱出水口设置于水箱底部或者水箱一侧的最下面,当使用滤网过滤时,先选择孔径适合的滤网,将滤网通过水箱内的固定件(可为卡扣)固定至水箱内,滤网底部直接放置于增高架的钢丝网片上,待含藻水体经软管进入不锈钢水箱后,打开水箱出水口处的出水阀,待含藻水体完全流出后,将滤网上的藻颗粒进行收集。当使用植物秸秆过滤时,将植物秸秆铺放至增高架表面的钢丝网片上,再堆放至卡扣高度,再用固定网片(可为钢丝网片)进行压实固定,保证植物秸秆不易漂浮于水箱内,待含藻水体进入不锈钢水箱后,打开水箱出水阀,待含藻水体完全流出后,将滤网上的藻颗粒进行收集。最后将收集的藻类进行堆肥或发酵等用于二次回收。
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设备,所述藻水分离收集设备2包括上述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水力扰动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能够浮于水体表层抽吸边滩、浅水区域的藻类;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的平稳性好,能够使其平稳漂浮于水面防止吸入空气,提高藻类收集效率,并且可以将收集到的含藻水体进行分离和有效的二次资源化利用。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各个附图对应的流程或结构的描述各有侧重,某个流程或结构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流程或结构的相关描述。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包括:
吸藻结构,利用水压收集藻水;
藻水分离收集结构,与所述吸藻结构连通,对所述吸藻结构收集的藻水进行分离和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藻结构包括吸藻头和潜水泵;所述吸藻头通过连通管与所述潜水泵相连;所述潜水泵通过软管与所述藻水分离收集结构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藻头的进水孔隙为环形等间距开口;所述开口呈斜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藻头底部连接有浮块;
所述浮块设置于所述吸藻头周围;所述浮块内部设有填充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藻头和所述潜水泵之间设有阀门;所述阀门通过所述连通管分别与所述吸藻头和所述潜水泵连接;所述阀门为手动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水分离收集结构包括水箱和过滤件;所述水箱与所述吸藻结构连通;所述过滤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端设有进水口,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软管与所述潜水泵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增高架;所述增高架表面为网片结构;所述增高架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过滤件铺设于所述增高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固定件,位于所述进水口下侧;所述固定件将固定网片固定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下侧。
10.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藻水分离收集装置。
CN202322471108.6U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220767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1108.6U CN220767992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71108.6U CN220767992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7992U true CN220767992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11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71108.6U Active CN220767992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79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59957Y (zh) 水面清洁设备
CN209732082U (zh) 一种便于排水的城市道路绿化带
CN105089034B (zh) 水面蓝藻、油污和固体垃圾的清理收集装置
CN207109774U (zh) 一种移动式水面漂浮物收集分离器
CN200987322Y (zh) 工厂化养鱼池排污系统装置
CN206494734U (zh) 一种气能推水旋流集污装置
CN110292021B (zh) 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
CN205495083U (zh) 一种海水垃圾快速收集装置
CN220767992U (zh) 一种藻水分离收集装置及设备
CN107010733A (zh) 一种用于修复城市水体污染的生态浮岛装置及应用方法
CN207582224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蓄水装置
CN206165357U (zh) 绿地灌溉系统
CN211322369U (zh) 一种防泥沙堵塞式农用滴灌塑料管
CN101886380A (zh) 蓝藻及水上漂浮物打捞机
CN112777659B (zh) 河道水体小型滤藻装置
CN206256508U (zh) 一种综合雨水收集装置
CN206542794U (zh) 具有分离式清粪排污结构的猪舍
CN115385519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627274B (zh)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10247822U (zh) 一种绿地灌溉或道路绿地灌溉系统
CN208309546U (zh) 一种新型曝气清洁船
CN209677037U (zh) 鱼菜共生家庭装可移动小型系统
CN106497759A (zh) 一种厌氧罐浮渣循环装置
CN206570057U (zh) 一种市政用水面浮油泡沫清除机
CN206915806U (zh) 一种水体净化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