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2021B - 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2021B
CN110292021B CN201910714112.6A CN201910714112A CN110292021B CN 110292021 B CN110292021 B CN 110292021B CN 201910714112 A CN201910714112 A CN 201910714112A CN 110292021 B CN110292021 B CN 1102920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pressure pipe
water pressur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41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2021A (zh
Inventor
唐伯平
姜森颢
张代臻
张华彬
杨瑞平
宣富君
汪正飞
葛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7141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920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92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20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20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20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2Introducing gases into the water, e.g. aerators, air pump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浮筒、弧形叶片、托轮、十字芯套筒、十字转轴和气压泵构成空气压缩机构,第一水压管、第二水压管、磁性套筒、磁性活塞和橡胶塞构成海水压缩机构,分气网和搅拌叶构成水气混合机构,第一水压管底端、第一回水管底端、第二水压管底端和第二回水管底端分别通过单向门与聚水管连通,水压管外设有磁性套筒,水压管内设有磁性活塞,十字芯套筒内穿有一根垂直的十字转轴,十字转轴底部设有涡扇,本装置无需电能供给,绿色环保,节约能源,利用海浪的能量直接进行空气压缩和海水压缩,适用于海水水产品的养殖池养殖,本装置无需人工干预,增氧深度较深,增氧面积较广,增氧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池的换水与增氧机,尤其涉及海水水产品养殖池的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水产养殖的必备装置,现有的增氧机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浮在水面上向四周喷水的半潜式增氧机,用于野外大面积养殖池的增氧,另一种是将皮管的一端插入水下,皮管的另一端接增氧泵的增氧装置,用于室内小面积鱼缸的增氧,近年来也有一些利用太阳能作能源或风力发电的增氧机并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控制,但由于野外养殖池特别是滩涂水产养殖池,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池水在水温、盐度、酸碱度和含氧量都不尽相同,养殖池中的含氧量会随着养殖时间、养殖密度、养殖方法和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养殖池中的含氧量变动直接关系到水产养殖的效果,以前都是凭借养殖经验和人工控制增氧机的开启来对池水增氧,对于滩涂偏僻区域,离市区距离较远,采用人工控制增氧机的方法并不方便,不够及时,也不精确,特别是我国海岸线绵长,滩涂面积辽阔,许多新开发的滩涂养殖池周边并没有电力供应,这种情况下,上述需要电能供给的增氧机无法实现增氧功能,虽然可通过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来解决电能供给问题,但额外投资成本较高,系统结构复杂,对于远离城镇且没有电源供给的偏僻滩涂,实现无人值守且无需电能供给的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目前尚无较好案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电能供给,利用海浪的能量直接进行空气压缩和海水压缩的适用于海水水产品养殖池养殖的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装置包括底脚1、套管2、第一单向门3、第二单向门4、垂直进气管5、底部轴承6、十字转轴7、第一进水口8、磁性活塞9、磁性套筒10、第一水压管11、第一回水管12、空气滤网13、第一水平支架14、弧形叶片15、轴承座16、顶部轴承17、十字芯套筒18、浮筒19、二通20、第二水压管21、托轮22、第二水平支架23、第二回水管24、第二进水口25、腰部轴承26、第三水平支架27、第四单向门28、入水口29、顶盖轴承30、水气输送管31、搅拌叶32、分气网33、水气混合泵34、第五单向门35、第三单向门36、高压管37、聚水管38、涡扇39、底端轴承40、气压泵41、低压管42、叉形支架43、凸肋44、橡胶塞45、底座46、撑管47、旋转壶48、接管49、旋转臂50、喷孔51和溢水口52。
浮筒19、弧形叶片15、托轮22、十字芯套筒18、十字转轴7和气压泵41构成空气压缩机构,第一水压管11、第二水压管21、磁性套筒10、磁性活塞9和橡胶塞45构成海水压缩机构,分气网33和搅拌叶32构成水气混合机构。
聚水管38上方设有第一单向门3、第二单向门4、第三单向门36、第四单向门28、第一水压管11、第一回水管12、第二水压管21和第二回水管24,第一水压管11底端通过第一单向门3与聚水管38连通,第一回水管12底端通过第二单向门4与聚水管38连通,第二水压管21底端通过第三单向门36与聚水管38连通,第二回水管24底端通过第四单向门28与聚水管38连通,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顶端均设有二通20,第一水压管11顶端通过二通20与第一回水管12顶端连通,第二水压管21顶端通过二通20与第二回水管24顶端连通,第一水压管11顶部和第二水压管21顶部之间设有固定不动的第一水平支架14,第一水平支架14中心设有轴承座16,轴承座16内嵌有顶部轴承17。
第一水压管11腰部管外和第二水压管21腰部管外均设有可上下活动的磁性套筒10,第一水压管11腰部管内和第二水压管21腰部管内均设有可上下活动的磁性活塞9,磁性套筒10内侧和磁性活塞9外侧均设有三个用于减小磁性套筒10和磁性活塞9与水压管之间摩擦力的凸肋44,磁性活塞9顶端和磁性活塞9底端均设有橡胶塞45,第一水压管11管外的磁性套筒10与第二水压管21管外的磁性套筒10之间设有可上下活动的第二水平支架23,第一水压管11腰部设有第一进水口8,第二水压管21腰部设有第二进水口25,第二水平支架23中心设有托轮22,托轮22底部设有腰部轴承26,托轮22上方且在第一水平支架14与第二水平支架23之间设有浮筒19,浮筒19外侧设有六片弧形叶片15,托轮22顶面与浮筒19底面连接,浮筒19、托轮22和腰部轴承26中心穿有一根垂直的十字芯套筒18,十字芯套筒18外侧分别与浮筒19、托轮22和腰部轴承26的内圈连接,腰部轴承26的外圈与第二水平支架23的中心连接。
第一水压管11底部和第二水压管21底部之间设有固定不动的第三水平支架27和用于稳定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的叉形支架43,第三水平支架27下方且在叉形支架43中心设有气压泵41,气压泵41一侧设有低压管42、垂直进气管5和空气滤网13,气压泵41的输入口通过低压管42、垂直进气管5与空气滤网13连接,气压泵41另一侧设有高压管37、第五单向门35和水气混合泵34,气压泵41的输出口通过高压管37和第五单向门35与水气混合泵34的入气口连接,聚水管38一端与水气混合泵34的入水口29连接。
十字芯套筒18内穿有一根垂直的横截面为十字形的十字转轴7,十字转轴7顶部设置为圆柱体且嵌入顶部轴承17中,十字转轴7底部设置为圆柱体且先后嵌入底部轴承6和底端轴承40中,十字转轴7底部且在气压泵41内设有涡扇39。
有海浪时,海浪的垂直运动部分能量推动浮筒19上下颠簸,浮筒19通过托轮22、腰部轴承26和第二水平支架23带动磁性套筒10上下运动,磁性套筒10通过其磁性吸引力带动磁性活塞9及其橡胶塞45上下运动,浮筒19、磁性套筒10、磁性活塞9或橡胶塞45向上运动时,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上半部的水流垂直向上运动,第一单向门3和第三单向门36关闭,第二单向门4和第四单向门28开启,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中的水流分别通过第一回水管12和第二回水管24压入聚水管38中,浮筒19、磁性套筒10、磁性活塞9或橡胶塞45向下运动时,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下半部的水流垂直向下运动,第一单向门3和第三单向门36开启,第二单向门4和第四单向门28关闭,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中的水流压入聚水管38中,从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或从第一回水管12和第二回水管24压入聚水管38的水流通过入水口29进入水气混合泵34腰部。
与浮筒19上下颠簸的同时,海浪的水平运动部分能量通过弧形叶片15推动浮筒19旋转,浮筒19通过十字芯套筒18和十字转轴7带动涡扇39旋转,海面上的空气在涡扇39旋转的动力下依次通过空气滤网13、垂直进气管5和低压管42进入气压泵41中且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通过高压管37和第五单向门35进入水气混合泵34底部,水气混合泵34中的分气网33将压缩后的空气分成若干支流且向上运动,与从水气混合泵34腰部进入的水流进行混合,在搅拌叶32的搅拌下,水与气得到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水气依次通过水气输送管31、撑管47、旋转壶48、接管49和旋转臂50后,由喷孔51从养殖池54底部喷出,旋转臂50和旋转壶48在喷孔51喷出的水气反作用力下围绕撑管47旋转,使喷孔51喷出的水气较为均匀地分洒在养殖池54底部,养殖池中的含氧量得到增加,海水得到部分更换,养殖池中的部分老旧海水由溢水口52逸出,通过另置的管道或沟渠排入大海中,如此循环往复,养殖池中的海水得到换水及增氧。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装置无需电能供给,绿色环保,节约能源,利用海浪的能量直接进行空气压缩和海水压缩,适用于海水水产品的养殖池养殖,本装置无需人工干预,增氧深度较深,增氧面积较广,增氧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有如下6幅附图:
图1是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装置压缩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装置压缩机构向上压缩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4是本装置压缩机构向下压缩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5是水压管、磁性套筒、磁性活塞、弧形叶片和浮筒部分的仰视图,
图6是水压管、磁性套筒、磁性活塞、凸肋和橡胶塞的局部放大图。
在附图中所标各数字分别表示如下:
1.底脚,2.套管,3.第一单向门,4.第二单向门,5.垂直进气管,6.底部轴承,7.十字转轴,8.第一进水口,9.磁性活塞,10.磁性套筒,11.第一水压管,12.第一回水管,13.空气滤网,14.第一水平支架,15.弧形叶片,16.轴承座,17.顶部轴承,18.十字芯套筒,19.浮筒,20.二通,21.第二水压管,22.托轮,23.第二水平支架,24.第二回水管,25.第二进水口,26.腰部轴承,27.第三水平支架,28.第四单向门,29.入水口,30.顶盖轴承,31.水气输送管,32.搅拌叶,33.分气网,34.水气混合泵,35.第五单向门,36.第三单向门,37.高压管,38.聚水管,39.涡扇,40.底端轴承,41.气压泵,42.低压管,43.叉形支架,44.凸肋,45.橡胶塞,46.底座,47.撑管,48.旋转壶,49.接管,50.旋转臂,51.喷孔,52.溢水口,53.养殖池,54.池体水面,55.大陆架,56.海浪。
具体实施方式
1.根据图1至图6,所述装置包括底脚1、套管2、第一单向门3、第二单向门4、垂直进气管5、底部轴承6、十字转轴7、第一进水口8、磁性活塞9、磁性套筒10、第一水压管11、第一回水管12、空气滤网13、第一水平支架14、弧形叶片15、轴承座16、顶部轴承17、十字芯套筒18、浮筒19、二通20、第二水压管21、托轮22、第二水平支架23、第二回水管24、第二进水口25、腰部轴承26、第三水平支架27、第四单向门28、入水口29、顶盖轴承30、水气输送管31、搅拌叶32、分气网33、水气混合泵34、第五单向门35、第三单向门36、高压管37、聚水管38、涡扇39、底端轴承40、气压泵41、低压管42、叉形支架43、凸肋44、橡胶塞45、底座46、撑管47、旋转壶48、接管49、旋转臂50、喷孔51和溢水口52。
2.本装置的压缩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构和海水压缩机构,浮筒19、弧形叶片15、托轮22、十字芯套筒18、十字转轴7和气压泵41构成空气压缩机构,第一水压管11、第二水压管21、磁性套筒10、磁性活塞9和橡胶塞45构成海水压缩机构,分气网33和搅拌叶32构成水气混合机构。
3.在近海岸线大陆架55上设有两个底脚1,底脚1上半部设为套管2,套管2内穿入聚水管38,聚水管38上方设有第一单向门3、第二单向门4、第三单向门36、第四单向门28、第一水压管11、第一回水管12、第二水压管21和第二回水管24,第一水压管11底端通过第一单向门3与聚水管38连通,第一回水管12底端通过第二单向门4与聚水管38连通,第二水压管21底端通过第三单向门36与聚水管38连通,第二回水管24底端通过第四单向门28与聚水管38连通,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顶端均设有二通20,第一水压管11顶端通过二通20与第一回水管12顶端连通,第二水压管21顶端通过二通20与第二回水管24顶端连通,第一水压管11顶部和第二水压管21顶部之间设有固定不动的第一水平支架14,第一水平支架14一端与第一水压管11顶部连接,第一水平支架14另一端与第二水压管21顶部连接,第一水平支架14中心设有轴承座16,轴承座16内嵌有顶部轴承17。
4.第一水压管11腰部管外和第二水压管21腰部管外均设有可上下活动的磁性套筒10,第一水压管11腰部管内和第二水压管21腰部管内均设有可上下活动的磁性活塞9,磁性套筒10内侧和磁性活塞9外侧均设有三个用于减小磁性套筒10和磁性活塞9与水压管之间摩擦力的凸肋44,磁性活塞9顶端和磁性活塞9底端均设有橡胶塞45,第一水压管11管外的磁性套筒10与第二水压管21管外的磁性套筒10之间设有可上下活动的第二水平支架23,第二水平支架23一端与第一水压管11管外的磁性套筒10连接,第二水平支架23另一端与第二水压管21管外的磁性套筒10连接,第一水压管11腰部设有第一进水口8,第二水压管21腰部设有第二进水口25,第二水平支架23中心设有托轮22,托轮22底部设有腰部轴承26,托轮22上方且在第一水平支架14与第二水平支架23之间设有浮筒19,浮筒19外侧设有六片弧形叶片15,托轮22顶面与浮筒19底面连接,浮筒19、托轮22和腰部轴承26中心穿有一根垂直的十字芯套筒18,十字芯套筒18外侧分别与浮筒19、托轮22和腰部轴承26的内圈连接,腰部轴承26的外圈与第二水平支架23的中心连接。
5.第一水压管11底部和第二水压管21底部之间设有固定不动的第三水平支架27和用于稳定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的叉形支架43,第三水平支架27下方且在叉形支架43中心设有气压泵41,气压泵41顶部与第三水平支架27底侧连接,气压泵41顶部且在第三水平支架27中心设有底部轴承6,气压泵41底部设有底端轴承40,气压泵41一侧设有低压管42、垂直进气管5和空气滤网13,气压泵41的输入口通过低压管42、垂直进气管5与空气滤网13连接,气压泵41另一侧设有高压管37、第五单向门35和水气混合泵34,气压泵41的输出口通过高压管37和第五单向门35与水气混合泵34的入气口连接,聚水管38一端与水气混合泵34的入水口29连接。
6.十字芯套筒18内穿有一根垂直的横截面为十字形的十字转轴7,十字转轴7顶部设置为圆柱体且嵌入顶部轴承17中,十字转轴7底部设置为圆柱体且先后嵌入底部轴承6和底端轴承40中,十字转轴7底部且在气压泵41内设有涡扇39。
7.养殖池53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底座46,底座46上设有空芯的撑管47,撑管47顶部设有空芯的旋转壶48,旋转壶48两侧均设有接管49和旋转臂50,旋转臂50上设有若干喷孔51,旋转臂50通过接管49与旋转壶48连接,旋转壶48两侧的旋转臂50上的喷孔51朝向相反,旋转壶48通过撑管47腰部与水气输送管31连通。
8.有海浪时,海浪56的垂直运动部分能量推动浮筒19上下颠簸,浮筒19通过托轮22、腰部轴承26和第二水平支架23带动磁性套筒10上下运动,磁性套筒10通过其磁性吸引力带动磁性活塞9及其橡胶塞45上下运动,浮筒19、磁性套筒10、磁性活塞9或橡胶塞45向上运动时,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上半部的水流垂直向上运动,第一单向门3和第三单向门36关闭,第二单向门4和第四单向门28开启,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中的水流分别通过第一回水管12和第二回水管24压入聚水管38中,浮筒19、磁性套筒10、磁性活塞9或橡胶塞45向下运动时,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下半部的水流垂直向下运动,第一单向门3和第三单向门36开启,第二单向门4和第四单向门28关闭,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中的水流压入聚水管38中,从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或从第一回水管12和第二回水管24压入聚水管38的水流通过入水口29进入水气混合泵34腰部。
9.与浮筒19上下颠簸的同时,海浪56的水平运动部分能量通过弧形叶片15推动浮筒19旋转,浮筒19通过十字芯套筒18和十字转轴7带动涡扇39旋转,海面上的空气在涡扇39旋转的动力下依次通过空气滤网13、垂直进气管5和低压管42进入气压泵41中且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通过高压管37和第五单向门35进入水气混合泵34底部,水气混合泵34中的分气网33将压缩后的空气分成若干支流且向上运动,与从水气混合泵34腰部进入的水流进行混合,在搅拌叶32的搅拌下,水与气得到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水气依次通过水气输送管31、撑管47、旋转壶48、接管49和旋转臂50后,由喷孔51从养殖池54底部喷出,旋转臂50和旋转壶48在喷孔51喷出的水气反作用力下围绕撑管47旋转,使喷孔51喷出的水气较为均匀地且面积较广地分洒在养殖池54底部,水气中的气体部分较轻,向上运动,养殖池中的含氧量得到增加,海水得到部分更换,养殖池中的部分老旧海水由溢水口52逸出,通过另置的管道或沟渠排入大海中,如此循环往复,养殖池中的海水得到换水及增氧,保持海水新鲜,所以,本装置的增氧深度较深,增氧面积较广,增氧效果较好。
10.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的材质为玻璃,第一回水管12、第二回水管24、聚水管38、高压管37、低压管42、垂直进气管5和二通20的材质为PVC,弧形叶片15、浮筒19、托轮22、十字芯套筒18、十字转轴7、叉形支架43和所有轴承的材质为不锈钢。
11.接管49对旋转臂50起到加强作用,第一进水口8和第二进水口25处可设置海水滤网,凸肋44可减小磁性套筒10和磁性活塞9与水压管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其摩擦力,以保证磁性活塞9能够跟随磁性套筒10一起运动,橡胶塞45的厚度为5毫米,其直径比第一水压管11或第二水压管21的内径小0.3-0.4毫米,确保橡胶塞45不会卡在第一水压管11或第二水压管21中。

Claims (3)

1.一种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包括底脚(1)、套管(2)、第一单向门(3)、第二单向门(4)、垂直进气管(5)、底部轴承(6)、十字转轴(7)、第一进水口(8)、磁性活塞(9)、磁性套筒(10)、第一水压管(11)、第一回水管(12)、空气滤网(13)、第一水平支架(14)、弧形叶片(15)、轴承座(16)、顶部轴承(17)、十字芯套筒(18)、浮筒(19)、二通(20)、第二水压管(21)、托轮(22)、第二水平支架(23)、第二回水管(24)、第二进水口(25)、腰部轴承(26)、第三水平支架(27)、第四单向门(28)、入水口(29)、顶盖轴承(30)、水气输送管(31)、搅拌叶(32)、分气网(33)、水气混合泵(34)、第五单向门(35)、第三单向门(36)、高压管(37)、聚水管(38)、涡扇(39)、底端轴承(40)、气压泵(41)、低压管(42)、叉形支架(43)、凸肋(44)、橡胶塞(45)、底座(46)、撑管(47)、旋转壶(48)、接管(49)、旋转臂(50)、喷孔(51)和溢水口(52);
浮筒(19)、弧形叶片(15)、托轮(22)、十字芯套筒(18)、十字转轴(7)和气压泵(41)构成空气压缩机构,第一水压管(11)、第二水压管(21)、磁性套筒(10)、磁性活塞(9)和橡胶塞(45)构成海水压缩机构,分气网(33)和搅拌叶(32)构成水气混合机构;
其特征在于:聚水管(38)上方设有第一单向门(3)、第二单向门(4)、第三单向门(36)、第四单向门(28)、第一水压管(11)、第一回水管(12)、第二水压管(21)和第二回水管(24),第一水压管(11)底端通过第一单向门(3)与聚水管(38)连通,第一回水管(12)底端通过第二单向门(4)与聚水管(38)连通,第二水压管(21)底端通过第三单向门(36)与聚水管(38)连通,第二回水管(24)底端通过第四单向门(28)与聚水管(38)连通,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顶端均设有二通(20),第一水压管(11)顶端通过二通(20)与第一回水管(12)顶端连通,第二水压管(21)顶端通过二通(20)与第二回水管(24)顶端连通,第一水压管(11)顶部和第二水压管(21)顶部之间设有固定不动的第一水平支架(14),第一水平支架(14)中心设有轴承座(16),轴承座(16)内嵌有顶部轴承(17);
第一水压管(11)腰部管外和第二水压管(21)腰部管外均设有可上下活动的磁性套筒(10),第一水压管(11)腰部管内和第二水压管(21)腰部管内均设有可上下活动的磁性活塞(9),磁性套筒(10)内侧和磁性活塞(9)外侧均设有三个用于减小磁性套筒(10)和磁性活塞(9)与水压管之间摩擦力的凸肋(44),磁性活塞(9)顶端和磁性活塞(9)底端均设有橡胶塞(45),第一水压管(11)管外的磁性套筒(10)与第二水压管(21)管外的磁性套筒(10)之间设有可上下活动的第二水平支架(23),第一水压管(11)腰部设有第一进水口(8),第二水压管(21)腰部设有第二进水口(25),第二水平支架(23)中心设有托轮(22),托轮(22)底部设有腰部轴承(26),托轮(22)上方且在第一水平支架(14)与第二水平支架(23)之间设有浮筒(19),浮筒(19)外侧设有六片弧形叶片(15),托轮(22)顶面与浮筒(19)底面连接,浮筒(19)、托轮(22)和腰部轴承(26)中心穿有一根垂直的十字芯套筒(18),十字芯套筒(18)外侧分别与浮筒(19)、托轮(22)和腰部轴承(26)的内圈连接,腰部轴承(26)的外圈与第二水平支架(23)的中心连接;
第一水压管(11)底部和第二水压管(21)底部之间设有固定不动的第三水平支架(27)和用于稳定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的叉形支架(43),第三水平支架(27)下方且在叉形支架(43)中心设有气压泵(41),气压泵(41)一侧设有低压管(42)、垂直进气管(5)和空气滤网(13),气压泵(41)的输入口通过低压管(42)、垂直进气管(5)与空气滤网(13)连接,气压泵(41)另一侧设有高压管(37)、第五单向门(35)和水气混合泵(34),气压泵(41)的输出口通过高压管(37)和第五单向门(35)与水气混合泵(34)的入气口连接,聚水管(38)一端与水气混合泵(34)的入水口(29)连接;
十字芯套筒(18)内穿有一根垂直的横截面为十字形的十字转轴(7),十字转轴(7)顶部设置为圆柱体且嵌入顶部轴承(17)中,十字转轴(7)底部设置为圆柱体且先后嵌入底部轴承(6)和底端轴承(40)中,十字转轴(7)底部且在气压泵(41)内设有涡扇(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有海浪时,海浪(56)的垂直运动部分能量推动浮筒(19)上下颠簸,浮筒(19)通过托轮(22)、腰部轴承(26)和第二水平支架(23)带动磁性套筒(10)上下运动,磁性套筒(10)通过其磁性吸引力带动磁性活塞(9)及其橡胶塞(45)上下运动,浮筒(19)、磁性套筒(10)、磁性活塞(9)或橡胶塞(45)向上运动时,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上半部的水流垂直向上运动,第一单向门(3)和第三单向门(36)关闭,第二单向门(4)和第四单向门(28)开启,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中的水流分别通过第一回水管(12)和第二回水管(24)压入聚水管(38)中,浮筒(19)、磁性套筒(10)、磁性活塞(9)或橡胶塞(45)向下运动时,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下半部的水流垂直向下运动,第一单向门(3)和第三单向门(36)开启,第二单向门(4)和第四单向门(28)关闭,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中的水流压入聚水管(38)中,从第一水压管(11)和第二水压管(21)或从第一回水管(12)和第二回水管(24)压入聚水管(38)的水流通过入水口(29)进入水气混合泵(34)腰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浮筒(19)上下颠簸的同时,海浪(56)的水平运动部分能量通过弧形叶片(15)推动浮筒(19)旋转,浮筒(19)通过十字芯套筒(18)和十字转轴(7)带动涡扇(39)旋转,海面上的空气在涡扇(39)旋转的动力下依次通过空气滤网(13)、垂直进气管(5)和低压管(42)进入气压泵(41)中且被压缩,压缩后的空气通过高压管(37)和第五单向门(35)进入水气混合泵(34)底部,水气混合泵(34)中的分气网(33)将压缩后的空气分成若干支流且向上运动,与从水气混合泵(34)腰部进入的水流进行混合,在搅拌叶(32)的搅拌下,水与气得到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水气依次通过水气输送管(31)、撑管(47)、旋转壶(48)、接管(49)和旋转臂(50)后,由喷孔(51)从养殖池(54)底部喷出,旋转臂(50)和旋转壶(48)在喷孔(51)喷出的水气反作用力下围绕撑管(47)旋转,使喷孔(51)喷出的水气较为均匀地分洒在养殖池(54)底部,养殖池中的含氧量得到增加,海水得到部分更换,养殖池中的部分老旧海水由溢水口(52)逸出,通过另置的管道或沟渠排入大海中,如此循环往复,养殖池中的海水得到换水及增氧。
CN201910714112.6A 2019-08-03 2019-08-03 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 Active CN1102920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4112.6A CN110292021B (zh) 2019-08-03 2019-08-03 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4112.6A CN110292021B (zh) 2019-08-03 2019-08-03 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2021A CN110292021A (zh) 2019-10-01
CN110292021B true CN110292021B (zh) 2024-03-26

Family

ID=68032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4112.6A Active CN110292021B (zh) 2019-08-03 2019-08-03 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920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9588B (zh) * 2019-12-20 2024-04-09 盐城师范学院 滩涂养鱼池增氧机
CN112392645A (zh) * 2020-11-25 2021-02-23 盐城师范学院 沿海滩涂大气环境监测系统
CN114223610B (zh) * 2021-12-24 2023-01-06 盐城师范学院 滩涂盐碱水池塘鱼类养殖废弃物自动收集仪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0455Y (zh) * 1996-05-06 1997-08-27 金龙德 高氧水泵
JP2008178801A (ja) * 2007-01-24 2008-08-07 Mikio Ichiyama ネオジム磁石積層治具及び誘磁ヨーク組付治具並びに空気活性化装置
JP2012176335A (ja) * 2011-02-25 2012-09-13 Seiwa Kogyo Kk マイクロバブル発生器
TW201412241A (zh) * 2012-09-19 2014-04-01 Jue-Guang Lai 養殖池表底層循環擾流之波浪式增氧裝置
CN204377716U (zh) * 2014-12-30 2015-06-10 青岛七好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菱鲆工厂化养殖装置
CN205045899U (zh) * 2015-09-30 2016-02-24 深圳市泓亚水族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微泡式除氮增氧机
TW201641811A (zh) * 2015-05-20 2016-12-01 Chao-Fu Shu 一種海浪能的自動抽水法
CN106305585A (zh) * 2016-10-21 2017-01-11 陈添智 一种养殖池底部循环增氧机
CN108077160A (zh) * 2018-02-12 2018-05-29 方宣崇 一种水产养殖用养殖池增氧设备
CN108935286A (zh) * 2018-09-12 2018-12-07 铜陵向日葵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转式富氧设备及其鱼苗养殖池
CN210382301U (zh) * 2019-08-03 2020-04-24 盐城师范学院 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0455Y (zh) * 1996-05-06 1997-08-27 金龙德 高氧水泵
JP2008178801A (ja) * 2007-01-24 2008-08-07 Mikio Ichiyama ネオジム磁石積層治具及び誘磁ヨーク組付治具並びに空気活性化装置
JP2012176335A (ja) * 2011-02-25 2012-09-13 Seiwa Kogyo Kk マイクロバブル発生器
TW201412241A (zh) * 2012-09-19 2014-04-01 Jue-Guang Lai 養殖池表底層循環擾流之波浪式增氧裝置
CN204377716U (zh) * 2014-12-30 2015-06-10 青岛七好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菱鲆工厂化养殖装置
TW201641811A (zh) * 2015-05-20 2016-12-01 Chao-Fu Shu 一種海浪能的自動抽水法
CN205045899U (zh) * 2015-09-30 2016-02-24 深圳市泓亚水族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微泡式除氮增氧机
CN106305585A (zh) * 2016-10-21 2017-01-11 陈添智 一种养殖池底部循环增氧机
CN108077160A (zh) * 2018-02-12 2018-05-29 方宣崇 一种水产养殖用养殖池增氧设备
CN108935286A (zh) * 2018-09-12 2018-12-07 铜陵向日葵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自转式富氧设备及其鱼苗养殖池
CN210382301U (zh) * 2019-08-03 2020-04-24 盐城师范学院 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2021A (zh) 201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2021B (zh) 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
CN210124224U (zh) 一种养殖海产品用浮岛
CN206294742U (zh) 一种波浪式增氧装置
CN208446373U (zh) 一种深远海自升式网箱系统
CN210382301U (zh) 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
CN102138541A (zh) 一种浅海管道式海底营养盐注气提升装置
CN204616785U (zh) 拨水增氧机
CN103588309A (zh) 一种养殖池塘底层水体移动式增氧装置
CN102524124A (zh) 浅海海底营养盐注气提升装置及方法
CN109329150A (zh) 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
CN104234923A (zh) 一种利用多浮子的波浪能供氧装置
CN203095653U (zh) 一种浮动式三维取水装置
CN207566944U (zh) 一种适用于南海的兼具养殖和海水淡化功能的装置
CN204746721U (zh) 一种用于水生态修复的推流富氧式景观喷泉系统
CN201194506Y (zh) 一种自动换水同时发电的海水养殖池
CN111186915A (zh) 一种河道治理的生态浮板
CN206553275U (zh) 一种黑臭水体的一体化治理装置
CN207875962U (zh) 浅水域用自走式净水船
CN202504043U (zh) 一种潜水式水池增氧机
CN201671138U (zh) 漂浮式取水装置
CN202941289U (zh) 一种水体增氧改良倍增器
CN208668519U (zh) 一种浮箱分层取水泵站
CN105918230A (zh) 潮流泵式人工下降流装置
CN207505752U (zh) 浮船式风力增氧机
CN217204404U (zh) 尾浮式生态给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