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9150A - 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29150A CN109329150A CN201811166078.5A CN201811166078A CN109329150A CN 109329150 A CN109329150 A CN 109329150A CN 201811166078 A CN201811166078 A CN 201811166078A CN 109329150 A CN109329150 A CN 1093291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ge
- sinker
- storage bin
- net cage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60—Floating cultivation devices, e.g. rafts or floating fish-far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60—Floating cultivation devices, e.g. rafts or floating fish-farms
- A01K61/65—Connecting or mooring devices theref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包括网箱,网箱顶部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中间安装有喂料装置,喂料装置包括浮台,浮台中间安装有储料仓,储料仓的底部设有送料系统,送料系统包括送料筒以及设于送料筒内的螺旋送料器,送料筒一端设于储料仓底部,另一端连接带有止回阀的出料管,送料筒远离储料仓底部的一端设有电机,储料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储料仓的外壳上安装有控制出料时间以及调节出料速度的控制装置,支撑架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安装有沉子升降机构,沉子升降机构通过缆绳将沉子悬挂于网箱正下方,网箱两侧分别设置有浮子,浮子通过充气管道与沉子连接。该装置具有较强的抗风浪性能,受风浪影响较小,保证养殖水产品安全的同时可提高养殖产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
背景技术
海水网箱养殖渔业的迅速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国渔业经济的发展,但长期网箱在浅水海域和内湾进行高密度养殖已经引起水质恶化、环境污染、鱼类品质下网箱降、病害增多等多方面问题,浅水网箱养殖很难持续发展。从而,在开放式的网箱深水海域进行深水网箱养殖的必要性日益突出。
在深水海域,风浪一般较大,尤其是我国东海和南海处于台风多发区域,网箱风浪对深水网箱养殖的影响尤其明显。为保证养殖鱼群的安全,深水网箱必须网箱具有可靠的抗风浪性能。目前,深水网箱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方式来抵抗风浪:网箱一种是深水网箱利用自身框架的结构强度和锚系结构抵抗风浪;另一种是在遇网箱到大风浪时,深水网箱下潜到水下一定深度躲避风浪,减小风浪对网箱的影响,保证网箱的安全。
深水网箱若利用自身框架的结构强度和锚系结构来抵抗风浪,则对深水网箱网箱自身结构的强度要求较高。如果深水网箱遭遇的风浪等级超过其抗风浪等网箱级,深水网箱被损坏的风险极大。
深水网箱若采用下潜至水下一定深度的方式来抵抗风浪,则对深水网箱网箱自身结构的强度要求较低,同时可以抵抗较高等级的风浪。现有的深水网箱在网箱海水中升降是通过向深水网箱的浮管中注水、排水实现的。深水网箱下潜时,网箱向位于深水网箱框架顶部的浮管中注水,向各段浮管注水是由多套阀路控制网箱的。在注水过程中,容易发生各段浮管注水不均衡的问题,使得深水网箱重心网箱偏移,容易发生侧翻,难以保证深水网箱平稳下潜。此外,浮管中注水后,深网箱水网箱重心上移,更容易造成网箱侧翻,且使深水网箱在下潜过程中有效容积网箱大为降低,极易造成养殖鱼类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该装置具有较强的抗风浪性能,受风浪影响较小,保证养殖水产品安全的同时可提高养殖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包括网箱,网箱顶部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中间安装有喂料装置,喂料装置包括浮台,浮台中间安装有储料仓,储料仓的底部设有送料系统,送料系统包括送料筒以及设于送料筒内的螺旋送料器,送料筒一端设于储料仓底部,另一端连接带有止回阀的出料管,送料筒远离储料仓底部的一端设有电机,储料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储料仓的外壳上安装有控制出料时间以及调节出料速度的控制装置,支撑架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安装有沉子升降机构,沉子升降机构通过缆绳将沉子悬挂于网箱正下方,网箱两侧分别设置有浮子,浮子通过充气管道与沉子连接。网箱顶部安装的支撑架加强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支撑架上方安装的喂料装置可实现定时定量投料、均匀精准的投料,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养殖的危险系数,同时减少了饵料的浪费,有益于养殖环境的维护和养殖产量的提高,喂料装置工作过程中,饵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储料仓,储料仓容积较大,可存储较多量饵料,避免了人工不断投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储料仓外壳上安装的控制装置可实现远程控制出料时间以及调节出料速度,操作简单快捷,储料仓外形为不倒翁结构设计,加强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和存储量,储料仓内的饵料通过由电机驱动的螺旋送料器进入出料管,输送过程中,螺旋送料器可对饵料进行搅拌和适度粉碎,避免了饵料堵塞出料管,同时可减小饵料的粒度,有益于充分发挥饵料中营养物质的作用,促进养殖海产品的生长,出料管内设置的止回阀可防止水汽进入储料仓,浮子、沉子及沉子升降机构的配合设置实现了网箱上下的自由移动,操作简单,避免了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可根据天气和风浪灵活调节装置位置,减小了外界环境的影响,降低了养殖的危险系数,有益于提高养殖效率和养殖产量。
优选的,控制装置通过连接杆与储料仓外壳连接,控制装置内依次安装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控制装置顶部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为整个喂料装置提供电力,与控制器及电机采用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蓄电池供电,合理有效的利用了自然资源,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同时太阳能电池板可防止控制装置被太阳照射和雨水淋湿,有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浮子包括壳体和气体发生装置,壳体顶部中间设置有无线电收发装置,壳体顶部两侧安装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壳体支撑柱下端连接有海流能发电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包括气囊,气囊内设有加热器,气囊的内表面与浮子的壳体之间构成一气体发生室,气体发生室中设有可以发生固体-气体转换反应的化学物质,气囊的外表面与浮子的壳体所包围的密闭空间形成充气室,充气室通过进气阀与外部空气环境相连通,充气室内设有控制系统和换向阀,换向阀分别与充气管道、充气室、外部环境相连通。浮子配合沉子可快速有效的调节网箱的位置,太阳能发电装置、海流能发电装置均与控制系统进行电气连接。控制系统通过无线电收发装置与远程用户终端进行数据及命令传输,远程用户终端可以远距离控制主控制器完成网箱的下潜或上浮动作,也可远距离查询深水网箱升降系统的工作情况信息,根据上浮或下潜合理调节气体发生室中的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实现气囊的膨胀或收缩,进而完成网箱的上浮或下潜,加热器可加速化学反应,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换向阀为三位三通换向阀,该三位三通换向阀包括A口、B口和C口,其工作状态位置包括N位、中位和S位,A口与充气管道相连通,B口与充气室相连通,C口与外部环境相连通。若换向阀工作在N位,A口和B口之间导通,使得沉子的注水室与浮子的充气室相连通;若换向阀工作在S位,A口和C口之间导通,使得沉子的注水室与海面外部环境相连通;若换向阀工作在中位,A口、B口和C均不导通。
优选的,沉子升降机构至少为个,沉子升降装置包括蜗轮蜗杆传动副、套筒、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安装于网箱顶部,第二滑轮安装于网箱底部,蜗轮蜗杆传动副包括蜗轮和蜗杆,套筒和蜗轮为一体式结构,套筒通过缆绳与沉子相连接。通过转动套筒上的手柄,可以调节缆绳在套筒的缠绕长度,从而调节了沉子与网箱底部之间的距离,当网箱下潜后,网箱的下潜深度等于海底深度减去网箱底部与沉子之间的距离,故调节沉子与网箱底部之间的距离就可以间接调节网箱的下潜深度,采用蜗轮蜗杆传动副的目的是:蜗轮蜗杆传动副具有自锁功能,在调整好沉子与网箱底部之间的距离后,蜗轮蜗杆传动副自锁,将沉子相对网箱的位置固定住,此外,均匀地调节每套沉子升降机构,使得沉子位于网箱的正下方,使网箱的重心线与沉子的重心线相重合,可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减少风浪对的影响。
优选的,沉子内部设有注水室,沉子的壳体上设有注水孔,注水孔靠近注水室的底部,注水室通过注水孔与外部环境相连通;沉子设有注气孔,注气孔靠近注水室的顶部,注水室经注气孔通过充气管道与换向阀相连通,沉子内设有配重块。浮子配合沉子可快速有效的调节网箱的位置,其中,沉子位于网箱的正下方,沉子在自身重力以及防倾浮子的浮力作用下,使得网箱无论在下潜还是上浮的过程中,重心始终不会偏移,及不会产生倾覆或侧翻现象,同时,沉子的自身重力也可以保证网箱不变形,其中注水孔和注气孔位置设计实现了向注水室中注入海水时,海水从注水室底部注入,气体从注水室顶部流出;向注水室中注入气体时,气体从注水室顶部底部注入,海水从注水室底部流出,配重块加重了沉子的重力,且配重块可自由更换,以调节沉子的重力,保证装置稳定性。
优选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还包括辅助浮子和若干个防倾浮子,充气管道悬挂在辅助浮子上,防倾浮子排布在网箱顶部,且防倾浮子之间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凹形空隙。防倾浮子两两之间形成凹形空隙或称之为人形空隙当网箱有倾覆倾向时,即将离开水面的凹形空隙由于抽真空作用而会产生吸力,使网箱倾覆受到阻碍,从而防止网箱进一步倾覆,提高了网箱的稳定性,加强了装置的抗风浪性能,辅助浮子上悬挂有充气管道,可确保充气管道的位置,避免装置工作过程充气管道受外力影响而发生移动,降低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充气管道被损坏的风险,且充气管道需具有足够的长度,使得在网箱下潜时浮子始终漂浮在水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深水网箱升降系统,控制网箱下潜时,通过控制换向阀使气体管道一端与外部空气环境相连通;由于气体管道另一端与外部深水环境相连通,则在气体管道的两端形成压差,在深水水压作用下自动向沉子中注入海水,依靠海水自重就可以完成网箱的下潜,操作简单,节约能源;2)本发明的深水网箱升降系统,控制网箱上浮时,通过化学物质的固体-气体转换反应产生压力将气体注入沉子中,依靠自身浮力完成网箱的上浮。该固体-气体转换反应的化学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不需要使用传统的产气和排气设备;3)本发明的深水网箱升降系统,使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和海流能发电装置为用电设备提供电能,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解决了海上供电问题。另外,还使用无线电收发装置,可以远程控制网箱的下潜或上浮;4)防倾浮子的设计加强了网箱的稳定性,当网箱有倾覆倾向时,即将离开水面的凹形空隙由于抽真空作用而会产生吸力,使网箱倾覆受到阻碍,从而防止网箱进一步倾覆;5)喂料装置可实现定时定量、精准均匀的投料,减少了饵料的浪费,避免了人工操作,有益于提高水产养殖产量。
附图说明
图1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浮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换向阀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沉子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喂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浮子;101-无线电收发装置;102-太阳能发电装置;103加热器;104-进气阀;105-换向阀;106-海流能发电装置;107-控制系统;108-气囊;109-气体发生室;110-充气室;2-辅助浮子;3-沉子升降机构;301-蜗轮;302-蜗杆;303-套筒;304-第一滑轮;305-第二滑轮;4-喂料装置;401-出料管;402-螺旋送料器;403-止回阀;404-电机;405-送料筒;406-储料仓;407-浮台;408-蓄电池;409-控制器;410-太阳能电池板;5-支撑架;6-缆绳;7-注水室;8-防倾浮子;9-网箱;10-充气管道;11-注水孔;12-沉子;13-配重块;14-注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包括网箱9,网箱9顶部连接有支撑架5,支撑架5顶部中间安装有喂料装置4,喂料装置4包括浮台407,浮台407中间安装有储料仓406,储料仓406的底部设有送料系统,送料系统包括送料筒405以及设于送料筒405内的螺旋送料器402,送料筒405一端设于储料仓406底部,另一端连接带有止回阀403的出料管401,送料筒405远离储料仓406底部的一端设有电机404,储料仓406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储料仓406的外壳上安装有控制出料时间以及调节出料速度的控制装置,支撑架5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安装有沉子升降机构3,沉子升降机构3通过缆绳6将沉子12悬挂于网箱9正下方,网箱9两侧分别设置有浮子1,浮子1通过充气管道10与沉子12连接。网箱9顶部安装的支撑架5加强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支撑架5上方安装的喂料装置可实现定时定量投料、均匀精准的投料,减少了人工操作,降低了养殖的危险系数,同时减少了饵料的浪费,有益于养殖环境的维护和养殖产量的提高,喂料装置工作过程中,饵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储料仓106,储料仓106容积较大,可存储较多量饵料,避免了人工不断投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储料仓16外壳上安装的控制装置可实现远程控制出料时间以及调节出料速度,操作简单快捷,储料仓106外形为不倒翁结构设计,加强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和存储量,储料仓106内的饵料通过由电机404驱动的螺旋送料器402进入出料管401,输送过程中,螺旋送料器402可对饵料进行搅拌和适度粉碎,避免了饵料堵塞出料管401,同时可减小饵料的粒度,有益于充分发挥饵料中营养物质的作用,促进养殖海产品的生长,出料管401内设置的止回阀403可防止水汽进入储料仓106,浮子1、沉子12及沉子升降机构3的配合设置实现了网箱上下的自由移动,操作简单,避免了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可根据天气和风浪灵活调节装置位置,减小了外界环境的影响,降低了养殖的危险系数,有益于提高养殖效率和养殖产量。
控制装置通过连接杆与储料仓406外壳连接,控制装置内依次安装有蓄电池408和控制器409,控制装置顶部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410。蓄电池408为整个喂料装置提供电力,与控制器409及电机404采用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板406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蓄电池408供电,合理有效的利用了自然资源,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同时太阳能电池板410可防止控制装置被太阳照射和雨水淋湿,有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浮子1包括壳体和气体发生装置,壳体顶部中间设置有无线电收发装置101,壳体顶部两侧安装有太阳能发电装置102,壳体支撑柱下端连接有海流能发电装置106,气体发生装置包括气囊108,气囊108内设有加热器103,气囊108的内表面与浮子1的壳体之间构成一气体发生室109,气体发生室109中设有可以发生固体-气体转换反应的化学物质,气囊108的外表面与浮子1的壳体所包围的密闭空间形成充气室110,充气室110通过进气阀104与外部空气环境相连通,充气室110内设有控制系统107和换向阀105,换向阀105分别与充气管道10、充气室110、外部环境相连通。浮子1配合沉子12可快速有效的调节网箱9的位置,太阳能发电装置102、海流能发电装置106均与控制系统107进行电气连接。控制系统107通过无线电收发装置101与远程用户终端进行数据及命令传输,远程用户终端可以远距离控制主控制器完成网箱的下潜或上浮动作,也可远距离查询深水网箱9升降系统的工作情况信息,根据上浮或下潜合理调节气体发生室109中的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实现气囊108的膨胀或收缩,进而完成网箱9的上浮或下潜,加热器可加速化学反应,提高工作效率。
换向阀105为三位三通换向阀,该三位三通换向阀包括A口、B口和C口,其工作状态位置包括N位、中位和S位,A口与充气管道10相连通,B口与充气室110相连通,C口与外部环境相连通。若换向阀105工作在N位,A口和B口之间导通,使得沉子12的注水室7与浮子1的充气室110相连通;若换向阀105工作在S位,A口和C口之间导通,使得沉子12的注水室7与海面外部环境相连通;若换向阀105工作在中位,A口、B口和C均不导通。
沉子升降机构3至少为2个,沉子升降装置3包括蜗轮蜗杆传动副、套筒303、第一滑轮304和第二滑轮305,第一滑轮304安装于网箱9顶部,第二滑轮305安装于网箱9底部,蜗轮蜗杆传动副包括蜗轮301和蜗杆302,套筒303和蜗轮301为一体式结构,套筒303通过缆绳6与沉子12相连接。通过转动套筒303上的手柄,可以调节缆绳6在套筒303的缠绕长度,从而调节了沉子12与网箱9底部之间的距离,当网箱9下潜后,网箱9的下潜深度等于海底深度减去网箱9底部与沉子12之间的距离,故调节沉子12与网箱9底部之间的距离就可以间接调节网箱9的下潜深度,采用蜗轮蜗杆传动副的目的是:蜗轮蜗杆传动副具有自锁功能,在调整好沉子12与网箱9底部之间的距离后,蜗轮蜗杆传动副自锁,将沉子12相对网箱9的位置固定住,此外,均匀地调节每套沉子升降机构3,使得沉子12位于网箱9的正下方,使网箱9的重心线与沉子12的重心线相重合,可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减少风浪对的影响。
沉子12内部设有注水室7,沉子12的壳体上设有注水孔11,注水孔11靠近注水室7的底部,注水室7通过注水孔11与外部环境相连通;沉子12设有注气孔14,注气孔14靠近注水室7的顶部,注水室7经注气孔14通过充气管道60与换向阀105相连通,沉子12内设有配重块13。浮子1配合沉子12可快速有效的调节网箱9的位置,其中,沉子12位于网箱9的正下方,沉子12在自身重力以及防倾浮子8的浮力作用下,使得网箱9无论在下潜还是上浮的过程中,重心始终不会偏移,及不会产生倾覆或侧翻现象,同时,沉子12的自身重力也可以保证网箱9不变形,其中注水孔11和注气孔14位置设计实现了向注水室7中注入海水时,海水从注水室7底部注入,气体从注水室7顶部流出;向注水室7中注入气体时,气体从注水室7顶部底部注入,海水从注水室7底部流出,配重块13加重了沉子12的重力,且配重块13可自由更换,以调节沉子12的重力,保证装置稳定性。
深水网箱承托装置还包括辅助浮子2和若干个防倾浮子8,充气管道10悬挂在辅助浮子2上,防倾浮子8排布在网箱9顶部,且防倾浮子8之间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凹形空隙。防倾浮子8两两之间形成凹形空隙或称之为人形空隙当网箱9有倾覆倾向时,即将离开水面的凹形空隙由于抽真空作用而会产生吸力,使网箱9倾覆受到阻碍,从而防止网箱9进一步倾覆,提高了网箱9的稳定性,加强了装置的抗风浪性能,辅助浮子2上悬挂有充气管道10,可确保充气管道10的位置,避免装置工作过程充气管道10受外力影响而发生移动,降低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充气管道10被损坏的风险,且充气管道10需具有足够的长度,使得在网箱9下潜时浮子1始终漂浮在水面上。
网箱9表面涂覆有耐腐蚀复合层,该耐腐蚀复合层由以下成分组成:联苯型聚醚砜树脂45-55份、聚四氟乙烯树脂20-26份、聚醚醚酮3-10份、甲苯7-12份、丁酮5-8份、N-甲基吡咯烷酮0.7-3份、N,N-二甲基乙酰氨1-2份、三氯卡班0.8-1.5份、二羟基氨基乙酸铝0.3-0.6份、硫酸0.4-0.5份、氢氧化钠3-5份、盐酸0.6-1份、氯化钠2-4份,其制备工艺如下:使用高速搅拌机齿形转头,转速为八百至一千转每分,将上述原料(除联苯型聚醚砜树脂)按重量份加入容器内进行搅拌,搅拌10-14分钟后,缓慢将可溶性联苯型聚醚砜树脂倒入上述混合液中,转速提升至一千二百转至一千三百五十转每分,搅拌15分钟,然后将齿形转头更换成聚四氟乙烯砂磨分散盘,加入400g的研磨锆珠,将转速提升至四千转至五千六百转每分,研磨7至8小时,将所得涂料过二百目滤网,滤除锆珠和大颗粒杂质,得耐腐蚀涂料,对箱体9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再采用空气喷涂法在箱体9表面进行喷涂,喷涂过程中避免出现流挂现象。联苯型聚醚砜树脂在高速搅拌及锆珠的打磨情况下表面形成坑洼二羟基氨基乙酸铝对其形成的坑洼进行填充形成硬相颗粒状态,而聚四氟乙烯树脂受硫酸、甲苯、三氯卡班等混合作用形成软相颗粒,通过搅拌使软相与硬相颗粒分布均匀且结合紧密使涂料获得较高的疏水性效果,同时能较好的杜绝酸碱或大气透过软相和硬相颗粒结合层作用于基材表面,而且当涂料在基材表面固化后硬相颗粒主要承受压力,软相颗粒其支撑作用,硬相颗粒可相对于软相颗粒一定收缩有效,大大降低各颗粒之间的手里载荷,起到有效的降磨损效果。
实施例2:本发明的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在实际使用时:装置工作时可分为网箱9下潜、网箱9上浮和网箱9再次下潜准备工作三阶段;
网箱9下潜:远程用户终端发送下潜指令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控制换向阀105工作于S位,此时,换向阀105的A口和C口之间导通,使得沉子12的注水室7与海面外部环境相连通。同时,注水室7也与深水外部环境相连通,故在外部海水压力的作用下,海水通过注水孔11注入注水室7,海水挤压注水室7中的气体,使注水室7中原有的气体从注气孔14通过充气管道10流出至海面外部环境。最后,注水室7中注满海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子12带动网箱9下潜;
网箱9上浮:远程用户终端发送上浮指令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控制加热器103加热,使气体发生室109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范围内,在该温度范围内,气体发生室09中的化学物质可以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使得气囊108膨胀;另外,主控制器控制换向阀105工作于N位,此时,换向阀105的A口和B口之间导通,使得沉子12的注水室7与浮子1的充气室110相连通。由于气囊108膨胀挤压充气室110,使得充气室110中的气体压力增大,进而,高压气体从充气管道10中挤压海水并进入注水室7,注水室7中的海水被气体从注水孔11挤出至外部环境。最终,注水室7中充满气体,网箱9和沉子12等的总体浮力大于自身重力,网箱9上浮;
网箱9再次下潜准备工作:网箱9上浮之后,主控制器控制换向阀105工作于中位,维持注水室7中气体不外泄。之后,主控制器打开进气阀104,并控制加热器,103使气体发生室109的温度调节至可以发生消耗气体的化学反应的温度范围。此时,气囊108收缩,外部环境的气体从进气阀104进入充气室110。待充气室110恢复至原始状态,主控制器关闭进气阀104,等待再次下潜控制指令;整个装置上浮下潜的过程中,喂料装置4均可正常工作,减少了人工操作和饵料的浪费,有利于提高养殖产量。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7)
1.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包括网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箱(9)顶部连接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顶部中间安装有喂料装置(4),所述喂料装置(4)包括浮台(407),所述浮台(407)中间安装有储料仓(406),所述储料仓(406)的底部设有送料系统,所述送料系统包括送料筒(405)以及设于送料筒(405)内的螺旋送料器(402),所述送料筒(405)一端设于储料仓(406)底部,另一端连接带有止回阀(403)的出料管(401),所述送料筒(405)远离储料仓(406)底部的一端设有电机(404),所述储料仓(406)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储料仓(406)的外壳上安装有控制出料时间以及调节出料速度的控制装置,所述支撑架(5)顶部靠近中间位置安装有沉子升降机构(3),所述沉子升降机构(3)通过缆绳(6)将沉子(12)悬挂于网箱(9)正下方,所述网箱(9)两侧分别设置有浮子(1),所述浮子(1)通过充气管道(10)与沉子(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连接杆与储料仓(406)外壳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内依次安装有蓄电池(408)和控制器(409),所述控制装置顶部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4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1)包括壳体和气体发生装置,所述壳体顶部中间设置有无线电收发装置(101),所述壳体顶部两侧安装有太阳能发电装置(102),所述壳体支撑柱下端连接有海流能发电装置(106),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气囊(108),所述气囊(108)内设有加热器(103),所述气囊(108)的内表面与所述浮子(1)的壳体之间构成一气体发生室(109),所述气体发生室(109)中设有可以发生固体-气体转换反应的化学物质,所述气囊(108)的外表面与浮子(1)的壳体所包围的密闭空间形成充气室(110),所述充气室(110)通过进气阀(104)与外部空气环境相连通,所述充气室(110)内设有控制系统(107)和换向阀(105),所述换向阀(105)分别与充气管道(10)、充气室(110)、外部环境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105)为三位三通换向阀,该三位三通换向阀包括A口、B口和C口,其工作状态位置包括N位、中位和S位,所述A口与充气管道(10)相连通,所述B口与所述充气室(110)相连通,所述C口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子升降机构(3)至少为2个,所述沉子升降装置(3)包括蜗轮蜗杆传动副、套筒(31)、第一滑轮(304)和第二滑轮(305),所述第一滑轮(304)安装于网箱(9)顶部,第二滑轮(305)安装于网箱(9)底部;所述蜗轮蜗杆传动副包括蜗轮(301)和蜗杆(302),所述套筒(303)和蜗轮(301)为一体式结构,且套筒(303)通过缆绳(6)与沉子(1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子(12)内部设有注水室(7),所述沉子(12)的壳体上设有注水孔(11),所述注水孔(11)靠近注水室(7)的底部,所述注水室(7)通过注水孔(11)与外部环境相连通,所述沉子(12)设有注气孔(14),所述注气孔(14)靠近注水室(7)的顶部,所述注水室(7)经注气孔(14)通过充气管道(60)与所述换向阀(105)相连通,所述沉子(12)内设有配重块(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水网箱承托装置还包括辅助浮子(2)和若干个防倾浮子(8),所述充气管道(10)悬挂在所述辅助浮子(2)上,所述防倾浮子(8)排布在网箱(9)顶部,且防倾浮子(8)之间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凹形空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66078.5A CN109329150A (zh) | 2018-10-08 | 2018-10-08 | 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66078.5A CN109329150A (zh) | 2018-10-08 | 2018-10-08 | 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29150A true CN109329150A (zh) | 2019-02-15 |
Family
ID=65308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66078.5A Withdrawn CN109329150A (zh) | 2018-10-08 | 2018-10-08 | 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29150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57198A (zh) * | 2020-06-15 | 2020-09-15 | 黄芳 | 养殖设备 |
CN112219768A (zh) * | 2020-10-15 | 2021-01-15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养殖网箱自主潜降系统 |
CN114467820A (zh) * | 2022-04-01 | 2022-05-13 | 青岛浩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微生物试验用悬浮式网箱装置 |
CN114467819A (zh) * | 2022-02-11 | 2022-05-13 | 烟台职业学院 | 一种全潜式深水可控升降式海洋网箱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4557303A (zh) * | 2022-03-09 | 2022-05-31 | 山东创乾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水下抗风式网箱 |
-
2018
- 2018-10-08 CN CN201811166078.5A patent/CN109329150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57198A (zh) * | 2020-06-15 | 2020-09-15 | 黄芳 | 养殖设备 |
CN112219768A (zh) * | 2020-10-15 | 2021-01-15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养殖网箱自主潜降系统 |
CN114467819A (zh) * | 2022-02-11 | 2022-05-13 | 烟台职业学院 | 一种全潜式深水可控升降式海洋网箱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4467819B (zh) * | 2022-02-11 | 2022-12-30 | 烟台职业学院 | 一种全潜式深水可控升降式海洋网箱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4557303A (zh) * | 2022-03-09 | 2022-05-31 | 山东创乾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水下抗风式网箱 |
CN114467820A (zh) * | 2022-04-01 | 2022-05-13 | 青岛浩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微生物试验用悬浮式网箱装置 |
CN114467820B (zh) * | 2022-04-01 | 2022-07-29 | 青岛浩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微生物试验用悬浮式网箱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29150A (zh) | 可移动的深水网箱承托装置 | |
CN104960636B (zh) | 一种能集聚的多功能组合式海洋发电平台及集聚群 | |
CN103782937B (zh) | 一种深水网箱升降系统 | |
CN103734062B (zh) | 一种深水网箱升降装置 | |
CN204802038U (zh) | 一种能集聚的多功能组合式海洋发电平台及集聚群 | |
CN106359198B (zh) | 一种船载养殖舱 | |
CN201146748Y (zh) | 一种可控水层筏式养殖系统 | |
CN206448257U (zh) | 一种园林池塘清理装置 | |
CN208624391U (zh) | 一种基于新型投料系统的鱼塘 | |
CN2395542Y (zh) | 深海养殖网箱 | |
CN110292021B (zh) | 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 | |
CN101375675B (zh) | 圆环形框架式潮浪水下自动清洗网箱的装置 | |
CN104478094A (zh) | 潜流推进器水体循环改善及净化装置及方法 | |
CN207444026U (zh) | 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装置 | |
CN208175773U (zh) | 一种适用于底层水体养殖的坐底网箱 | |
CN208739904U (zh) | 一种水产养殖用多功能网箱 | |
CN210382301U (zh) | 滩涂水产养殖池自动换水及增氧装置 | |
CN210945021U (zh) | 一种fbr生物浮床 | |
CN112690239B (zh) | 一种基于潮汐变化自动喂鱼网箱 | |
CN201343454Y (zh) | 利用太阳能进行水体修复的装置 | |
CN208490622U (zh) | 一种多用途高效增氧机 | |
CN211532392U (zh) | 一种增氧设备安装移动架 | |
CN209481307U (zh) | 一种改善水体循环状况的装置 | |
CN115217709A (zh) | 海洋波浪能蓄水养殖及多种形式发电耦合体的海上牧场 | |
CN209931230U (zh) | 一种可潜水、漂浮及航行的生态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5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