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67819U - 交通锥收放装置和交通锥工程车 - Google Patents

交通锥收放装置和交通锥工程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7819U
CN220767819U CN202322480438.1U CN202322480438U CN220767819U CN 220767819 U CN220767819 U CN 220767819U CN 202322480438 U CN202322480438 U CN 202322480438U CN 220767819 U CN220767819 U CN 220767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ffic cone
bracket
connecting rod
retraction device
traf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804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湛良传
龙亮
罗文刚
吴景军
禹碧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804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7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7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7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和包括该交通锥收放装置的交通锥工程车,所述交通锥收放装置包括箱体、支架和驱动组件,所述箱体具有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配置为容置交通锥,所述支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收纳空间,并配置为承托并驱动交通锥,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箱体和所述支架相连,并配置为驱动所述支架移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交通锥收放装置,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支架,使得交通锥可在箱体内移动,以提高交通锥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提高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交通锥收放装置和交通锥工程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和交通锥工程车。
背景技术
交通锥工程车是一种辅助工程车辆,用于将交通锥等交通安全设备放置到指定位置,以满足道路施工的交通安全等需求。
在相关技术中,主要通过作业人员将车上的交通锥放置到收放装置上,并通过收放装置实现交通锥的收放,其自动化程度较低,交通锥收放作业的效率也较低,同时还是作业人员面临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可实现交通锥的自动推送,提高交通锥收放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提高作业效率,同时还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交通锥工程车,所述交通锥工程车包括前述的交通锥收放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交通锥收放装置,所述交通锥收放装置包括箱体、支架和驱动组件,所述箱体具有收纳空间,所述收纳空间配置为容置交通锥,所述支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收纳空间,并配置为承托并驱动交通锥,所述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箱体和所述支架相连,并配置为驱动所述支架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交通锥收放装置,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支架,使得交通锥可在箱体内移动,以提高交通锥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提高作业效率,同时还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交通锥工程车,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剪叉式伸缩机构和驱动件,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架和所述箱体,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折叠和展开的状态之间可切换,以驱动所述支架移动,所述驱动件与剪叉式伸缩机构相连,以驱动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
可选地,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接的多个杆组,所述多个杆组设于所述箱体和所述支架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箱体和所述支架传动连接,且相邻杆组之间形成四边形连杆机构。
可选地,所述剪叉式机构还包括第一固定座,所述多个杆组包括第一杆组,所述第一杆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与所述第一固定座铰接且铰接轴重合,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箱体相连;
或,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座,所述多个杆组包括第二杆组,所述第二杆组包括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所述第五连杆和所述第六连杆均与所述第二固定座铰接且铰接轴重合,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支架相连。
可选地,所述多个杆组中的相邻杆组之间形成菱形四边形。
可选地,所述支架上连接有引导轮,所述引导轮配置为支撑所述支架,所述箱体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所述引导轮适于伸入所述第一导向槽内,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滚动。
可选地,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所述容置槽,多个所述容置槽并排设置。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或液压缸。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连接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配置为支撑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箱体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槽,所述支撑轮适于伸入所述第二导向槽内,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滚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交通锥工程车,所述交通锥工程车包括车体和上述中的交通锥收放装置,所述交通锥收放装置设于所述车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交通锥工程车,通过应用前述的交通锥收放装置,可提高交通锥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提高作业效率,同时还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交通锥收放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交通锥收放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3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与支架的示意图(第一视角)。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与支架的示意图(第二视角)。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与支架的主视图。
图8是图7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交通锥工程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交通锥工程车1000,交通锥收放装置100,箱体10,收纳空间11,第一导向槽12,第二导向槽13,支架20,引导轮21,容置槽22,驱动组件30,剪叉式伸缩机构31,第一固定座311,第一连杆312,第二连杆313,第三连杆314,第四连杆315,第五连杆316,第六连杆317,第二固定座318,驱动件32,支撑轮33,车体200,第一方向A-A。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100和包括该交通锥收放装置100的交通锥工程车1000,可实现交通锥的自动推送,提高交通锥收放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提高作业效率,同时还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交通锥收放装置100,交通锥收放装置100可包括箱体10、支架20和驱动组件30,箱体10可具有收纳空间11,收纳空间11可配置为容置交通锥,支架20可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收纳空间11,并配置为承托并驱动交通锥,驱动组件30分别与箱体10和支架20相连,并配置为驱动支架20移动,这样设置,可通过驱动组件30驱动交通锥,以提高交通锥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具体而言,交通锥可放置收纳空间11中,同时交通锥可支撑在支架20上,通过支架20可使交通锥整齐的摆放在收纳空间11内,例如,多个交通锥可通过套接的方式堆叠,并躺置在收纳空间11中,此时支架20可支撑多个交通锥中的第一个,以使多个交通锥有序地叠放整齐,以利于交通锥收放作业;在交通锥收放作业时,驱动组件30可驱动支架20在收纳空间11中,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可驱动交通锥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可将交通锥移出或移进收纳空间11内,便于后续对交通锥的取放,且减少了作业人员的作业流程,可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交通锥收放装置100,通过驱动组件30驱动支架20,使得交通锥可在箱体10内移动,以提高交通锥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提高作业效率,同时还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0可包括剪叉式伸缩机构31和驱动件32。
其中,剪叉式伸缩机构31的两端可分别连接支架20和箱体10,剪叉式伸缩机构31沿第一方向在折叠和展开的状态之间可切换,以驱动支架20移动,驱动件32与剪叉式伸缩机构31相连,以驱动剪叉式伸缩机构31,以此可通过驱动组件30,提高交通锥收放作业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交通锥放置在收纳空间11中,在驱动件32的驱动作用下,剪叉式伸缩机构31可沿第一方向折叠和展开,以驱动支架20移动,从而可间接地驱动支架20上的交通支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便于交通锥的取放,实现交通锥收放作业。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箱体10具有沿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可用于交通锥的取放,剪叉式伸缩机构31可设置在第二端;在驱动件32的驱动作用下,剪叉式伸缩机构31可切换至展开状态,以使支架20可沿第一方向朝第一端移动,从而可驱动交通锥朝第一端移动,便于多个叠放的交通锥从第一端取出;或者,在驱动件32的驱动作用下,剪叉式伸缩机构31可切换至折叠状态,以使支架20可沿第一方向朝第二端移动,从而可驱动交通锥朝第二端移动,便于从多个交通锥从第一端收回。
参照图3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剪叉式伸缩机构31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相接的多个杆组,多个杆组设于箱体10和支架20之间,并分别与箱体10和支架20传动连接,且相邻杆组之间形成四边形连杆机构,这样设置,通过四边形连杆机构的传动,可实现驱动组件30对交通锥的驱动。
详细地,驱动件32可驱动多个杆组形成的四边形连杆机构,以使四边形连杆机构在展开和折叠之间切换,以驱动支架20沿第一方向在收纳空间11内移动,从而驱动交通锥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交通锥的自动推送。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剪叉式伸缩机构31还可包括第一固定座311,多个杆组可包括第一杆组,第一杆组可包括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
其中,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均与第一固定座311铰接且铰接轴重合,第一固定座311可与箱体10相连;具体而言,第一连杆312的一端可与第一固定座311铰接,第二连杆313的一端可分别与第一连杆312的一端和第一固定座311铰接;另外,多个杆组还可包括交叉杆组,交叉杆组可包括相互交叉并铰接的第三连杆314和第四连杆315,多个交叉杆组可沿第一方向依次相接,相邻两个交叉杆组的第三连杆314端部铰接,且第四连杆315端部铰接,其中,多个交叉杆组中的第一个交叉杆组的第三连杆314与第一连杆312的另一端铰接、第四连杆315与第二连杆313的另一端铰接,多个交叉杆组中最后一个交叉杆组的第三连杆314和第四连杆315与支架20传动连接,以此可实现驱动组件30对交通锥的驱动,提高交通锥收放作业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作业效率。
在交通锥收放作业的过程中,驱动件32可驱动第一连杆312和/或第二连杆313,以使第一连杆312、第二连杆313可分别相对于第一固定座311转动,从而可使第三连杆314和第四连杆315分别绕交叉铰接点转动,使得剪叉式伸缩机构31可沿第一方向在折叠和展开的状态之间切换;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连杆312、第二连杆313、第三连杆314和第四连杆315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使驱动件32通过剪叉式伸缩机构31与支架20传动,以使驱动支架20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交通锥在收纳空间11内的推送。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剪叉式伸缩机构31还可包括第二固定座318,多个杆组可包括第二杆组,第二杆组可包括第五连杆316、第六连杆317。
其中,第五连杆316和第六连杆317均与第二固定座318铰接且铰接轴重合,第二固定座318可与支架20相连;具体而言,结合前述实施例,第五连杆316的一端可与多个交叉杆组中最后一个交叉杆组的第三连杆314的端部铰接,第六连杆317的一端可与多个交叉杆组中最后一个交叉杆组的第四连杆315的端部铰接,第二固定座318可分别与第五连杆316的另一端和第六连杆317的另一端铰接,且第五连杆316的另一端和第六连杆317的另一端铰接,以此可使剪叉式伸缩机构31与支架20传动连接,以驱动支架20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交通锥的自动推送。
具体地,在交通锥收放作业时,驱动件32可分别与第一连杆312和第一固定座311铰接,并在驱动件32的驱动作用下,第一连杆312可相对于第一固定座311转动,以使沿第一方向相接的多个交叉杆组可在折叠或展开之间切换,同时在交叉杆组的传递作用下,驱动件32可驱动第五连杆316和第六连杆317相对于第二固定座318转动,以使第二固定座318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使支架20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交通锥沿第一方向的自动推送。
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多个交叉杆组的最后一个交叉杆组的第三连杆314和第四连杆315与支架20的传动连接方式有多种;举例而言,在最后一个交叉杆组中,第三连杆314的端部和第四连杆315的端部可铰接有滑块,在支架20上可设有导向槽,滑块可滑动地嵌设在导向槽内,在驱动件32驱动时,可使多个交叉杆组沿第一方向折叠或展开,以使滑块可在滑动,同时可驱动支架20沿第一方向移动;但这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12的一端和第二连杆313的一端可均与第一固定座311铰接且铰接轴重合,第一连杆312的另一端可与第五连杆316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313的另一端可与第六连杆317的一端铰接,第五连杆316的另一端和第六连杆317的另一端可均与第二固定座311铰接且铰接轴重合;因此,第一连杆312、第二连杆313、第五连杆316和第六连杆317可形成四边形连杆机构,且驱动件32可与四边形连杆机构传动连接,通过四边形连杆机构可实现驱动组件30的驱动作用下,且四边形连杆机构在结构上可具有行程放大效果,以提高驱动组件30的驱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杆组中的相邻杆组之间可形成菱形四边形连杆机构,可以理解的是,在驱动件32驱动菱形四边形连杆机构在沿第一方向折叠和展开时,由于菱形四边形是中心对称结构,因此,在折叠时,相邻的杆组可紧密地贴靠在一起,换言之,相比于不规则的四边形连杆机构,菱形四边形连杆机构可完全折叠,以增大驱动组件的驱动行程,可推送更多的交通锥,提高交通锥收放装置100的工作量。
参照图3,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一连杆312、第二连杆313、第五连杆316和第六连杆317中任一个两端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可为L1,第三连杆314和第四连杆315中任一个两端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可为L2,其中,L1/L2=1/2,这样设置,可增大驱动件32的行程,以提高交通锥的推送效果。
详细地,为了交通锥的推送效果,可使L2为L1的两倍;在交通锥收放作业时,驱动件32可移动预定行程,以驱动第一连杆312相对于第一固定座311转动,以使多个交叉杆组在展开和折叠之间切换,此时由于L2为L1的两倍,通过多个交叉杆组可将驱动件32的行程放大,以提高交通锥的推送效率;可以理解的是,驱动件32移动短距离形成,剪叉式伸缩机构31可将驱动件32的形成放大,以提高支架20对交通锥的推送效率。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三连杆314可具有位于两端铰接点连线中点的中心铰接点,第四连杆315可具有位于两端铰接点连线中点的中心铰接点,第三连杆314的中心铰接点和第四连杆315的中心铰接点铰接;这样设置,可使多个交叉杆组的受力稳定。
详细来讲,在剪叉式伸缩机构31中,第三连杆314可通过两端的铰接点进行连接,第四连杆315可通过两端的铰接点进行连接,且第三连杆314与第四连杆315交叉交接;在驱动件32驱动时,第三连杆314和第四连杆315通过两端铰接点进行传动,为了提高剪叉式伸缩机构31的结构稳定,可使第三连杆314的中心铰接点与第四连杆315的中心铰接点铰接,使得第三连杆314和第四连杆315的受力均匀,从而使剪叉式伸缩机构31的结构稳定,保证交通锥的正常收放作业。
结合前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三连杆314的中心铰接点与第四连杆315的中心铰接点铰接,且L1/L2=1/2,以使多个交叉杆组在第一方向上对称设置,从而使多个交叉杆组受力稳定,且通过多个交叉杆组的折叠和展开,可使驱动件32的行程放大,以提高交通锥的推送效果。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32可与第一连杆312相连,以驱动第一连杆312转动,从而可实现剪叉式伸缩机构31的行程放大,以提高交通锥的推送效率。
详细地,驱动件32可分别与箱体10与第一连杆312铰接,并可通过驱动第一连杆312相对于第一固定座311转动,以使多个交叉杆组可沿第一方向在折叠和展开的状态之间切换,以驱动支架20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交通锥可沿第一方向在收纳空间11内移动,便于交通锥作业时交通锥的取放。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驱动件32可分别与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铰接,并可通过驱动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相对于第一固定座311转动,以使多个交叉杆组可沿第一方向折叠和展开的状态之间切换,以驱动支架20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交通锥可沿第一方向在收纳空间11内移动,便于交通锥作业时交通锥的取放。
当然,根据实际情况,驱动架也可连接在第一固定座311与第一连杆312之间;或者,驱动件32可连接在第一固定座311与第二连杆313之间;又或,驱动件32可连接在箱体10与多个交叉杆组中的一个之间,以驱动多个交叉杆组在折叠和展开的状态之间切换;但这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照图5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20上可连接有引导轮21,引导轮21可配置为支撑支架20,箱体10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12,引导轮21适于伸入第一导向槽12内,并沿第一方向可滚动,这样设置,可为支架20的移动提供导向,从而可提高交通锥推送的稳定性。
具体地,通过在支架20上连接有引导轮21,通过引导轮21在箱体10内的滚动,便于支架20在箱体10内移动;进一步的,在箱体10内可第一导向槽12,第一导向槽12沿第一方向延伸,引导轮21可伸入第一导向槽12内,并在第一导向槽12内滚动,通过第一导向槽12与引导轮21的配合,可使支架20沿第一方向移动,以提高交通锥推送的稳定性。
参照图5至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架20的顶部设有容置槽22,容置槽22沿第一方向延伸,这样设置,可提高支架20对交通锥的支撑稳定性,以使交通锥可在收纳空间11内有序放置。
详细来讲,一般的交通锥可通过锥体和底座组成,多个交通锥可通过套接的方式叠放成一排,并躺置在收纳空间11内,此时支架20上的容置槽22可与交通锥的锥体适配,通过容置槽22容置一排交通锥中的第一个交通锥,以使多个交通锥可有序的躺置在收纳空间11内,避免交通锥摆放混乱,影响交通锥的收放作业。
进一步的,支架20上可设有多个容置槽22,多个容置槽22并排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支架20上的多个容置槽22,可同时支撑多排交通锥,并通过驱动件32可驱动多排交通锥在收纳空间11内移动,以便于交通锥收放作业,因此,可极大地增加交通锥的数量,从而可提高交通锥收放作业的效率。
参照图3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0可包括气缸或液压缸,换言之,可通过气缸或液压缸来对剪叉式伸缩机构31进行驱动,实现交通锥的推送;其中,气缸或液压缸在驱动时产生的摩擦磨损较少,可靠性高,且气缸或液压缸的运动平稳,可提高交通锥移动的稳定性。
参照图4、图5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0还可连接支撑轮33,支撑轮33可配置为支撑驱动组件30,箱体10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槽13,支撑轮33可适于伸入第二导向槽13内,并沿第一方向可滚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支撑轮33与第二导向槽13的配合,可为驱动组件30提供导向,以使驱动组件30的驱动力可沿第一方向施加在支架20上,从而可驱动支架20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交通锥的推送。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在第三连杆314和/或第四连杆315的中心铰接点上可连接有支撑轮33,且L1/L2=1/2;在驱动件32驱动时,支撑轮33可伸入第二导向槽13内,以引导剪叉式伸缩机构31沿第一方向在折叠和展开的状态之间切换,实现交通锥的推送。
参照图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交通锥工程车1000,交通锥工程车1000可包括车体200和上述实施例中的交通锥收放装置100,交通锥收放装置100可设于车体200上,通过应用前述的交通锥收放装置100,可提高交通锥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可提高作业效率。
在交通锥工程车1000进行交通锥收放作业的过程中,驱动件32可分别与第一固定座311和第一连杆312铰接,并驱动第一连杆312相对于第一固定座311转动,以使第二连杆313可相对于第一固定座311、多个交叉杆组交叉转动、第五连杆316和第六连杆317可分别相对于第二固定座318转动,使得剪叉式伸缩机构31可在折叠和展开的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可驱动支架20上的交通锥移动。
进一步的,在第三连杆314和/或第四连杆315的中心铰接点上可设有支撑轮33,箱体10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槽13,支撑轮33可伸入第二导向槽13内,通过支撑轮33与第二导向槽13的配合,可使剪叉式伸缩机构31可沿第一方向折叠和展开。
更进一步的,支架20上可设有容置槽22,容置槽22可容置交通锥,通过容置槽22可使一排交通锥有序的放置在收纳空间11中;且容置槽22可包括多个,多个容置槽22可分别容置多个交通锥,以使多排交通锥可有序的放置在收纳空间11内。另外,支架20可连接有引导轮21,箱体10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12,引导轮21可伸入第一导向槽12内,通过引导轮21与第一导向槽12的配合,可使支架20沿第一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交通锥收放装置100可包括如下结构:
箱体10:由不同规格型号的矩形管搭建焊接而成,对交通锥的自动收放主要有支撑、限位、导向、收纳等功能;其中,箱体10可包括多个底板,底板可焊接于箱体10顶层,多个底板前端对齐,后端呈阶梯状,便于交通锥的取放;多个底部可设有导向槽,引导轮21子在导向槽内滚动移位,为剪叉式整体推送机构减少阻力,同时可起到导向、限位、防抖保护等功能,以避免交通锥滑移;当驱动件32(即驱动件32)伸出时,连杆放大机构运动,实现交通锥工程车1000剪叉式整体推出功能;
交通锥:交通锥规格型号根据不同用途场景满足国标制作要求,两交通锥重叠有便于分离的防卡筒设计,交通锥成列分层倒置在箱体10,交通锥顶端朝箱体10前端,底座朝箱体10后端;
剪叉式整体推送机构(即驱动组件30):由油缸、支座、长、短连杆、支架20等组成,驱动组件30的支架20底部四角安装引导轮21,引导轮21在底板第一导向槽12内滚动,使支架20底部与底板上表面分离,以免产生钢板之间的干摩擦;在驱动件32和连杆放大机构(即剪叉式伸缩机构31)的复合作用下,推动支架20和整层交通锥向箱体10后端做整体剪叉式推出运动;
驱动件32:驱动件32可为油缸,油缸的缸体端与第一固定座311相连,驱动件32的杆体端与第一连杆312相连,在驱动件32的伸缩运动下,带动第三连杆314、第四连杆315、第五连杆316和第六连杆317连杆及支架20做朝箱体10后端的直线运动,支架20推动整层交通锥向箱体10后端到指定位置;
第一固定座311:第一固定座311焊接在底板上,上端与驱动件32用销轴相连,后端与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用销轴相连,在驱动件32的伸缩运动下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围绕与第一固定座311的销轴转动,从而带动交叉杆组的角度变化,实现将支架20推动整层交通锥向箱体10后端到指定位置的功能;
短连杆:短连杆一共有四根,包括第一连杆312、第二连杆313、第五连杆316和第六连杆317,其中,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的一端用销轴与第一固定座311连接,另外一端可与长连杆连接;第五连杆316和第六连杆317的一端用销轴与第二固定座318连接,另外一端与长连杆连接,其中一根短连杆与驱动件32的杆连接,与长连杆一起组成连杆放大装置,可以将油缸的行程和速度成倍放大;
长连杆:长连杆一共有两根,包括第三连杆314和第四连杆315,其中,第三连杆314和第四连杆315可分别用销轴与两端的短连杆连接,长连杆交叉处用销轴连接,在其交叉点底部连接支撑轮33,支撑轮33支撑剪叉式伸缩机构31在底板第一导向槽12内做直线滚动,以免剪叉式伸缩机构31在重力场下发生变形;
第二固定座318:第二固定座318焊接于支架20前端,用销轴与两根短连杆相连,用于固定和传递剪叉式伸缩机构31的力和位移;
支架20:支架20由钣金件拼焊而成呈箱子结构,支架20上端有一排半锥形孔与交通锥锥筒底部外表面向匹配,支架20底部四角有引导轮21,引导轮21在底板第一导向槽12内滚动,使支架20底部与底板上表面分离,以免产生钢板之间的干摩擦,在垂直气缸和水平气缸的复合作用下,推动支架20和整层交通锥向箱体10后端座整体剪叉式推出运动;
引导轮21:引导轮21安装于支架20四角底部,引导轮21在底板第一导向槽12内滚动,使支架20底部与底板上表面分离,以免产生钢板之间的干摩擦,同时引导轮21陷入底板的深度大于交通锥顶部与上层底板的高度,以实现防抖功能,即在运输和作业的过程中,遇到路面不平引起的箱体10抖动,箱体10内部的支架20推出机构引导轮21不至于跳槽,交通锥摆放不至于零乱;
支撑轮33:支撑轮33安装于两长连杆交叉点中心,支撑轮33支撑剪叉式伸缩机构31在底板的第一导向槽12内做直线滚动,以免剪叉式伸缩机构31在重力场下发生变形,同时支撑轮33陷入底板的深度大于交通锥顶部与上层底板的高度,以实现防抖功能,即在运输和作业的过程中,遇到路面不平引起的箱体10抖动,箱体10内部的支架20推出机构引导轮21及与支架20相连的剪叉式整体推送机构的支撑轮33不至于跳槽,交通锥摆放不至于零乱。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所述箱体(10)具有收纳空间(11),所述收纳空间(11)配置为容置交通锥;
支架(20),所述支架(20)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收纳空间(11),并配置为承托并驱动交通锥;
驱动组件(30),所述驱动组件(30)分别与所述箱体(10)和所述支架(20)相连,并配置为驱动所述支架(20)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包括:
剪叉式伸缩机构(31),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3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架(20)和所述箱体(10),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31)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折叠和展开的状态之间可切换,以驱动所述支架(20)移动;
驱动件(32),所述驱动件(32)与剪叉式伸缩机构(31)相连,以驱动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31)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相接的多个杆组,所述多个杆组设于所述箱体和所述支架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箱体和所述支架传动连接,且相邻杆组之间形成四边形连杆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31)还包括第一固定座(311),所述多个杆组包括第一杆组,所述第一杆组包括第一连杆(312)和第二连杆(313),所述第一连杆(312)和所述第二连杆(313)均与所述第一固定座(311)铰接且铰接轴重合,所述第一固定座(311)与所述箱体(10)相连;
或,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31)还包括第二固定座(318),所述多个杆组包括第二杆组,所述第二杆组包括第五连杆(316)和第六连杆(317),所述第五连杆(316)和所述第六连杆(317)均与所述第二固定座(318)铰接且铰接轴重合,所述第二固定座(318)与所述支架(20)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杆组中的相邻杆组之间形成菱形四边形连杆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上连接有引导轮(21),所述引导轮(21)配置为支撑所述支架(20),所述箱体(10)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12),所述引导轮(21)适于伸入所述第一导向槽(12)内,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滚动。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的顶部设有容置槽(22),所述容置槽(22)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上设有多个所述容置槽(22),多个所述容置槽(22)并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包括气缸或液压缸。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连接有支撑轮(33),所述支撑轮(33)配置为支撑所述驱动组件(30),所述箱体(10)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槽(13),所述支撑轮(33)适于伸入所述第二导向槽(13)内,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滚动。
11.一种交通锥工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200);
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锥收放装置,所述交通锥收放装置设于所述车体(200)上。
CN202322480438.1U 2023-09-12 2023-09-12 交通锥收放装置和交通锥工程车 Active CN220767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80438.1U CN220767819U (zh) 2023-09-12 2023-09-12 交通锥收放装置和交通锥工程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80438.1U CN220767819U (zh) 2023-09-12 2023-09-12 交通锥收放装置和交通锥工程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7819U true CN220767819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19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80438.1U Active CN220767819U (zh) 2023-09-12 2023-09-12 交通锥收放装置和交通锥工程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7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204071B2 (en) An equipment with side-shifter
EP3048067B1 (en) Rack for freight
US9132871B2 (en) Low profile walk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9840852B2 (en) Mobile suppor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10436387B (zh) 用于在车辆上使用的伸缩组件
US4467893A (en) Folding fork lift with a multiple telescoping top lift attachment
CN220767819U (zh) 交通锥收放装置和交通锥工程车
KR102252875B1 (ko) 화물 분리가 용이한 농업용 지게차
EP0367356B1 (en) Forklift with reach mechanism
EP0499251B1 (de) Lagenkommissionierstapler mit zwei separat steuerbaren, höhenbeweglichen Lastträgern
CN214535484U (zh) 一种可移动的三脚架平台
US3977550A (en) Side handling attachment
EP2518005B1 (de) Flurförderzeug
CN220319995U (zh) 高空作业车用液压油缸
CN112682076A (zh) 一种隧道拱架施工作业车
WO2001019563A1 (en) Heat exchanger bundle extractor
CN211946158U (zh) 用于固定桩的移桩机
CN213502023U (zh) 一种新型清障车
CN210204106U (zh) 一种折叠床
CN220746664U (zh) 推送组件和交通锥收放装置
CN218436752U (zh) 一种用于路锥的快速收集装置
CN216197922U (zh) 一种新型快移式拖车动力猫道
CN214366118U (zh) 一种隧道拱架施工作业车
CN117536152A (zh) 交通锥传送机构和交通锥工程车
US3403801A (en) Universal lift tru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