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4707U - 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4707U
CN220754707U CN202322196522.0U CN202322196522U CN220754707U CN 220754707 U CN220754707 U CN 220754707U CN 202322196522 U CN202322196522 U CN 202322196522U CN 220754707 U CN220754707 U CN 2207547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film
fixed
optical film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965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石冰
周莞卿
李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tai Anneng Digital Ener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tai Anneng Digital Ener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tai Anneng Digital Energy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tai Anneng Digital Ener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965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47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47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47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双面光伏组件安装于光伏支架,在双面光伏组件下方设有增光膜,所述增光膜固定结构包括增光膜固定支架和增光膜紧固件,所述增光膜固定支架安装于光伏支架,所述增光膜由增光膜紧固件固定于增光膜固定支架且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倾角。由于增光膜安装带有第一倾角,呈现北高南低的形式,在雨水或者光伏清洗用水水流的冲刷下,灰尘会从增光膜上掉落,不会积攒在增光膜上,从而保持增光膜的长期增光效应。由于增光膜固定支架安装于光伏支架,无需在地面或者屋面另外设置支架基础,所以节约成本且方便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双面组件应用越来越广泛,双面组件不仅正面能发电,背面也能发电。提升背面发电量的方式包括在光伏系统上部接入引光镜,在光伏系统下方地面设置增光膜等形式。在光伏系统上部接入引光镜的形式引入的光线比较集中,部分位置光线过强会造成热斑效应,导致组件损坏。在光伏系统下方地面设置增光膜的形式由于地面是平的,且存在坑洼,容易在增光膜上积灰,导致反光效果下降,发电量提升有限。
参考申请公布号为CN11624111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反光膜型最佳倾角双面发电光伏停车棚,包括两个支撑控制部,两个所述支撑控制部之间连接设有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远离地面的一端表面张贴有反光材料,所述遮挡组件远离地面的一端滑动设有光伏组件,两个所述支撑控制部的中间位置连接设有支撑柱,其中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遮挡组件连接,所述遮挡组件远离地面的一端固定设有若干清理组件;通过设置弯曲带以及柔性的遮挡板,实现根据不同的光照强度对遮挡板的角度以及弧面进行调整。
但通过设置弯曲带以及柔性的遮挡板的方式,虽然根据不同的光照强度对遮挡板的角度以及弧面进行调整,但是容易在增光膜上积灰且不容易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解决在增光膜上积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双面光伏组件安装于光伏支架,在双面光伏组件下方设有增光膜,所述增光膜固定结构包括增光膜固定支架和增光膜紧固件,所述增光膜固定支架安装于光伏支架,所述增光膜由增光膜紧固件固定于增光膜固定支架且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倾角,以使水流沿增光膜倾斜方向冲洗增光膜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增光膜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包括平行设置的北固定梁和南固定梁,且北固定梁高于南固定梁,增光膜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于北固定梁和南固定梁。
作为优选,所述增光膜紧固件包括压合于增光膜表面的压膜板和将压膜板、增光膜与固定梁固定在一起的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增光膜与压膜板和/或固定梁之间设有胶垫。
作为优选,若干压膜板沿固定梁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和/或,所述光伏支架具有立柱,所述固定梁安装于立柱上。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梁为L型结构,具有竖向固定边和水平固定边,竖向固定边固定于立柱侧面,水平固定边用于固定增光膜;和/或,所述固定梁采用螺栓固定于立柱上。
作为优选,沿固定梁延伸方向,若干固定梁拼接为一个整体,且对应在拼接位置设有将相邻两固定梁连接的固定梁连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梁连接件为L型结构,具有竖向连接边和水平连接边,竖向连接边与竖向固定边固定,水平连接边设于增光膜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竖向连接边和竖向固定边采用螺栓固定,所述水平连接边和水平固定边采用螺栓固定;和/或,对应固定梁连接件位置,在相邻两个压膜板之间设置间隔空间,并由水平连接边压合固定增光膜。
作为优选,所述双面光伏组件与水平面具有第二倾角,且第二倾角大于第一倾角。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增光膜安装带有第一倾角,呈现北高南低的形式,在雨水或者光伏清洗用水水流的冲刷下,灰尘会从增光膜上掉落,不会积攒在增光膜上,从而保持增光膜的长期增光效应。方便将增光膜表面积灰清理干净,解决增光膜上积灰问题。
由于增光膜固定支架安装于光伏支架,无需在地面或者屋面另外设置支架基础,所以节约成本且方便安装。
2、增光膜固定支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北固定梁和南固定梁,且北固定梁高于南固定梁,增光膜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于北固定梁和南固定梁,从而使增光膜呈现北高南低的形式,方便水流沿增光膜倾斜方向冲洗增光膜表面。
另外,北固定梁和南固定梁只对应对增光膜的相对两侧进行固定,因此增光膜固定支架的结构简单,部件少,成本较低。
3、增光膜紧固件包括压合于增光膜表面的压膜板和将压膜板、增光膜与固定梁固定在一起的螺栓,压膜板和固定梁夹持增光膜边缘,然后螺栓拧紧后,将增光膜可靠固定。
松开螺栓,取下压膜板后,可以更换增光膜,方便了增光膜的安装和更换。
4、增光膜粘接在胶垫上,形成第一道固定,此外胶垫为柔性材料,可以防止增光膜与固定件之间的硬性接触,在风的作用下,防止增光膜被撕裂。
5、若干压膜板沿固定梁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由于压膜板为非通长设置,而采用100mm左右的短钢板,能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6、固定梁为L型结构,具有竖向固定边和水平固定边,其中竖向固定边固定于立柱侧面,水平固定边用于固定增光膜,因此一方面方便与立柱连接,另一方面也方便固定增光膜。
固定梁采用螺栓固定于立柱上,方便拆装,并且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固定梁与立柱之间设置高度调节结构,调节固定梁的高度。
7、若干固定梁拼接为一个整体,且对应在拼接位置设有将相邻两固定梁连接的固定梁连接件,使两根固定梁形成可靠的整体。
8、固定梁连接件为L型结构,具有竖向连接边和水平连接边,对应与固定梁的有竖向固定边和水平固定边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给固定梁的竖向固定边和水平固定边都提供强度,保证固定梁固定可靠。
9、对应固定梁连接件位置,在相邻两个压膜板之间设置间隔空间,并由水平连接边压合固定增光膜,固定梁连接件还兼具压膜钢板的作用,给增光膜提供固定力,可以减少压膜板使用。
10、双面光伏组件与水平面具有第二倾角,且第二倾角大于第一倾角,可以使较多光线照射到增光膜,并保证增光膜对双面光伏组件背面良好的反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增光膜固定结构应用在光伏系统中的示意图;
图2为增光膜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为增光膜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两固定梁对接位置处增光膜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两固定梁对接位置处增光膜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双面光伏组件100,光伏支架1,立柱11,增光膜200,增光膜固定结构2,固定梁21,竖向固定边211,水平固定边212,压膜板22,胶垫23,螺栓24,固定梁连接件25,竖向连接边251,水平连接边252,安装面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下述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对于采用双面光伏组件100的光伏系统,通常若干双面光伏组件100呈矩阵排布,双面光伏组件安装于光伏支架1,光伏支架1安装于安装面3,例如地面或者屋面等,在双面光伏组件100下方设有增光膜200。其中增光膜固定结构2包括增光膜固定支架和增光膜紧固件,所述增光膜固定支架安装于光伏支架1,所述增光膜200由增光膜紧固件固定于增光膜固定支架且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倾角,以使水流沿增光膜倾斜方向冲洗增光膜表面。
增光膜的作用在于将周边环境散射光反射给双面组件的背面,增加双面组件背面发电量。由于增光膜安装带有第一倾角,呈现北高南低的形式,在雨水或者光伏清洗用水水流的冲刷下,灰尘会从增光膜上掉落,不会积攒在增光膜上,从而保持增光膜的长期增光效应。方便将增光膜表面积灰清理干净,解决增光膜上积灰问题。
由于增光膜固定支架安装于光伏支架,无需在地面或者屋面另外设置支架基础,所以节约成本且方便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增光膜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梁21,所述固定梁21包括平行设置的北固定梁和南固定梁,北固定梁和南固定梁对应固定于光伏支架,且北固定梁高于南固定梁,增光膜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于北固定梁和南固定梁。通常北侧安装位置比南侧安装位置高300mm,从而使增光膜呈现北高南低的形式,方便水流沿增光膜倾斜方向冲洗增光膜表面。另外,北固定梁和南固定梁只对应对增光膜的相对两侧进行固定,因此增光膜固定支架的结构简单,部件少,成本较低。
可以理解的是,增光膜固定支架也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的框架结构进行替换。
进一步的,所述增光膜紧固件包括压合于增光膜表面的压膜板22和将压膜板22、增光膜200与固定梁21固定在一起的螺栓24。压膜板和固定梁夹持住增光膜边缘,然后用螺栓拧紧后,将增光膜可靠固定。松开螺栓,取下压膜板后,可以更换增光膜,方便了增光膜的安装和更换。
另外,还可以在增光膜200与压膜板22和固定梁21之间设有胶垫23。可以采用普通胶垫,优选带胶的3M胶垫,3M胶垫为柔性材质,可以防止增光膜与固定件之间的硬性接触,在风的作用下,防止增光膜被撕裂。其次,3M胶垫也给增光膜与固定件之间提供粘接力,起到固定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大面积光伏系统,若干压膜板22在固定梁21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压膜板22采用钢板,压膜板为非通长设置,而采用100mm左右的短钢板,能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作为常规结构,所述光伏支架1具有立柱11,所述固定梁21安装于立柱11上。具体可以采用螺栓固定于立柱上。不仅方便拆装,并且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固定梁与立柱之间设置高度调节结构。例如立柱上设置T形槽或者腰形槽与螺栓连接,螺栓放松时可以调节固定梁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梁21为L型结构,具有竖向固定边211和水平固定边212,竖向固定边211与固定梁侧面贴合,水平固定边212用于固定增光膜。因此一方面方便与立柱连接,另一方面也方便固定增光膜。
上述的增光膜固定结构安装过程为:将胶垫23粘接在固定梁21上,并且增光膜200粘接在胶垫上,形成第一道固定;然后在上方用压膜板22将增光膜200压紧,并用螺栓24紧固,从而将增光膜安装固定。
通常双面光伏组件与水平面具有第二倾角,可以设定第二倾角大于第一倾角。可以使较多光线照射到增光膜,并保证增光膜对双面光伏组件背面良好的反光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光伏系统通常具有较大面积,因此增光膜的面积也较大。现有技术中固定梁也是分段组合而成,即沿固定梁延伸方向,若干固定梁拼接为一个整体。为了使若干固定梁拼接为一个整体,如图4和图5所示,对应在拼接位置设有将相邻两固定梁21连接的固定梁连接件25,使两根固定梁形成可靠的整体。
具体的,所述固定梁连接件25为L型结构,具有竖向连接边251和水平连接边252,竖向连接边251与竖向固定边211固定,水平连接边252设于增光膜200上方。并且,所述竖向连接边251与竖向固定边211采用螺栓固定,所述水平连接边252和水平固定边212采用螺栓固定。这样可以给固定梁的竖向固定边和水平固定边都提供强度,保证固定梁固定可靠。
另外,还可以对应固定梁连接件25位置,在相邻两个压膜板22之间设置间隔空间,并由水平连接边252压合固定增光膜200。这样,固定梁连接件还兼具压膜板的作用,给增光膜提供固定力,可以减少压膜板使用,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双面光伏组件安装于光伏支架,在双面光伏组件下方设有增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膜固定结构包括增光膜固定支架和增光膜紧固件,所述增光膜固定支架安装于光伏支架,所述增光膜由增光膜紧固件固定于增光膜固定支架且与水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倾角,以使水流沿增光膜倾斜方向冲洗增光膜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膜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包括平行设置的北固定梁和南固定梁,且北固定梁高于南固定梁,增光膜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于北固定梁和南固定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膜紧固件包括压合于增光膜表面的压膜板和将压膜板、增光膜与固定梁固定在一起的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膜与压膜板和/或固定梁之间设有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压膜板沿固定梁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和/或,所述光伏支架具有立柱,所述固定梁安装于立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为L型结构,具有竖向固定边和水平固定边,竖向固定边固定于立柱侧面,水平固定边用于固定增光膜;和/或,所述固定梁采用螺栓固定于立柱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固定梁延伸方向,若干固定梁拼接为一个整体,且对应在拼接位置设有将相邻两固定梁连接的固定梁连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连接件为L型结构,具有竖向连接边和水平连接边,竖向连接边与竖向固定边固定,水平连接边设于增光膜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边和竖向固定边采用螺栓固定,所述水平连接边和水平固定边采用螺栓固定;和/或,对应固定梁连接件位置,在相邻两个压膜板之间设置间隔空间,并由水平连接边压合固定增光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光伏组件与水平面具有第二倾角,且第二倾角大于第一倾角。
CN202322196522.0U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 Active CN2207547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6522.0U CN220754707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6522.0U CN220754707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4707U true CN220754707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9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96522.0U Active CN220754707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47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7363A (zh) 太阳电池组件边框、太阳电池组件及其安装系统
WO2013125105A1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KR20190000874U (ko) 박막 태양광 모듈의 후면 장착식 조립체
CN220754707U (zh) 一种双面光伏组件用增光膜固定结构
KR100967380B1 (ko) 태양광 집광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
CA3131762A1 (en) Solar panel assembly and solar power system including same
CN109921726A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CN216390902U (zh) 适于双面组件的光伏支架
KR20230095207A (ko) 양면모듈용 반사체 일체형 태양광패널 구조체
CN209709991U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
CN108532739A (zh) 一种新型光伏建筑
CN218850720U (zh) 一种用于双面光伏发电系统的反光装置
CN215956331U (zh) 一种bipv和bapv用的光伏组件用排水除尘装置安装结构
CN208353262U (zh) 太阳能电池板组件
KR102548302B1 (ko) 태양광 패널 설치 장치
CN220964744U (zh) 一种背光面均匀分布的光伏简易化组装套件
CN212992281U (zh) 具有反光板的双面光伏组件系统
CN212248893U (zh) 一种新型檩条及光伏追踪系统
CN220359065U (zh) 用于承载双面光伏板的支撑结构
CN213207619U (zh) Led光伏构件
CN215378823U (zh) 一种光伏组件与檩条的调节结构
CN220291917U (zh) 一种光伏支架及光伏系统
CN220291905U (zh) 钢索式反光安装结构及光伏组件
CN217000544U (zh) 一种彩钢瓦屋顶用光伏支架
CN217282862U (zh) 高发电量固定式光伏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