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2484U - 棒灯组 - Google Patents
棒灯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752484U CN220752484U CN202321006413.1U CN202321006413U CN220752484U CN 220752484 U CN220752484 U CN 220752484U CN 202321006413 U CN202321006413 U CN 202321006413U CN 220752484 U CN220752484 U CN 2207524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clamping
- rod body
- groove
- light 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棒灯组,棒灯组包括第一棒体和第二棒体,第一棒体具有第一灯源;第二棒体的端部与第一棒体的端部可拆卸连接,且第二棒体具有第一电源和第二灯源;在第二棒体与第一棒体连接时,第一电源能够给第一灯源供电,以使第一灯源能够产生光线,第一棒体能够依靠第一灯源作为棒灯使用;在第二棒体脱离于第一棒体时,第一电源还能够给第二灯源供电,以使第二灯源产生光线,第二棒体能够依靠第二灯源作为手电筒使用;由于第一棒体能够第一灯源作为棒灯来使用,同时第二棒体还能够依靠第二灯源作为手电筒使用,增加了棒灯组的使用模式,从而解决了在传统的棒灯中,由于棒灯的功能单一,造成棒灯的使用模式受到限制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棒灯组。
背景技术
棒灯作为一种补光设备,具体地,在进行拍摄活动时,棒灯能够给摄影设备进行补光,从而方便用户完成拍摄活动。然而在传统的棒灯中,由于棒灯的功能单一,造成棒灯的使用环境受到限制,比如棒灯不具备日常照明设备的照明模式,限制了棒灯作为日常照明设备的使用,使得棒灯的使用环境受到限制。
例如CN204829312U公开了一种复合功能灯,复合功能灯可以作为补光设备进行使用,方便摄影拍摄。但复合功能灯不具备日常照明设备的照明模式,限制了棒灯作为日常照明设备的使用,使得棒灯的使用模式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棒灯组,以解决由于棒灯的功能单一,造成棒灯的使用模式受到限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棒灯组,包括:
第一棒体,具有第一灯源;
第二棒体,所述第二棒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棒体的端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棒体具有第一电源和第二灯源;
在所述第二棒体与所述第一棒体连接时,所述第一电源能够给所述第一灯源供电,以使所述第一灯源能够产生光线,所述第一棒体能够依靠所述第一灯源作为棒灯使用;在所述第二棒体脱离于所述第一棒体时,所述第一电源还能够给所述第二灯源供电,以使所述第二灯源产生光线,所述第二棒体能够依靠所述第二灯源作为手电筒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棒体和所述第二棒体中的一者设置有内凹的卡槽,另一者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槽,使得所述第一棒体卡接于所述第二棒体;所述挂钩还能够脱离于所述卡槽,使得所述第一棒体能够脱离于所述第二棒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钩包括钩体和凸块,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钩体,所述凸块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棒体的端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斜面移动,使得所述凸块收容于所述卡槽,且在所述凸块被收容时,所述卡槽的槽壁抵持于所述凸块靠近所述第二斜面的侧面,以此来限制所述钩体带动所述凸块脱离于所述卡槽;所述第一棒体的端部还能够沿所述第二斜面移动,使得所述钩体能够带动所述凸块脱离于所述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棒灯组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棒体和所述第二棒体中的一者,且所述锁紧件设置有避让槽;在所述挂钩卡接于所述卡槽时,所述锁紧件包覆所述第二棒体的端部且将所述挂钩限制在所述锁紧件和所述第一棒体之间;所述锁紧件还能够绕所述第二棒体转动,使得所述挂钩与所述避让槽对位,且在对位之后,所述避让槽提供挂钩的端部向所述锁紧件所在一侧移动的空间,使得所述挂钩能够脱离于所述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棒体和所述第二棒体中的一者设置有收纳槽,另一者设置有卡体;所述卡体能够收容于所述收纳槽内,且所述卡体还能够脱离于所述收纳槽;
其中,所述第一棒体和所述第二棒体中的一者设置有凹槽,另一者有卡块,且所述卡块活动连接于所述卡体;在所述卡体收容于所述收纳槽时,所述卡块能够外露于所述卡体的外围且收容于所述凹槽,以限制所述卡体脱离于所述收纳槽;所述卡块能够相对所述卡体移动以收容于所述卡体内,使得所述卡体能够脱离于所述收纳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棒体和所述第二棒体中的一者设置有锁紧按钮,所述锁紧按钮能够带动所述卡块伸出和收纳于所述卡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棒体和所述第二棒体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一磁体,另一者设置有第二磁体;在所述卡体收容于所述收纳槽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能相互磁吸,以限制所述卡体脱离于所述收纳槽;在所述卡块收容于所述卡体内时,所述卡体能够克服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磁性力以脱离于所述收纳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棒体和所述第二棒体中的一者设置有插电孔,另一者设置有导电头;在所述第一棒体与所述第二棒体连接时,所述导电头插接于所述插电孔,使得所述第一电源能够给第一灯源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棒灯组还包括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一棒体且与所述第一灯源电性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源能够给所述第一灯源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棒体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棒体的端部能够彼此可拆卸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棒灯组,由于棒灯组包括第一棒体和第二棒体,第二棒体连接于第一棒体时,第一棒体依靠第一灯源作为棒灯来使用,同时在第二棒体脱离第一棒体时,第二棒体还能够依靠第二灯源作为手电筒使用,增加了棒灯组的使用模式,从而解决了在传统的棒灯中,由于棒灯的功能单一,造成棒灯的使用模式受到限制的问题,例如棒灯不具备日常照明设备的照明模式,限制了棒灯作为日常照明设备的使用,使得棒灯的使用模式受到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棒灯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棒灯组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棒灯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第一壳体和第二电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第二棒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棒灯组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第一棒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第二棒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锁紧按钮、卡块和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所示棒灯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棒灯组;
10-第一棒体;20-第二棒体;30-锁紧件;
101-第一灯源;102-第一壳体;103-第二壳体;104-卡槽;105-插电孔;106-第二电源;107-收纳槽;108-凹槽;109-第一磁体;110-第一按钮;201-第一电源;202-第二灯源;203-外壳;204-盖板;205-锥形腔;206-挂钩;207-钩体;208-凸块;209-第一斜面;210-第二斜面;211-导电头;212-卡体;213-卡块;214-锁紧按钮;215-锁柱;216-锁体;217-容纳腔;218-弹簧;219-第三斜面;220-第四斜面;221-第五斜面;222-第二磁体;223-第二按钮;301-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棒灯组1,棒灯组1作为一种补光设备,具体地,在进行拍摄活动时,棒灯组1能够给摄影设备进行补光,以此来方便用户完成拍摄活动,此时棒灯组1作为棒灯使用。同时棒灯组1还可以作为一种日常照明设备来使用,例如棒灯组1具有手电筒的照明模式以作为手电筒来使用,增加了棒灯组1的使用功能,同时也拓展了棒灯组1的使用模式。摄影设备可以但不限定于摄影机、相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参考图2,棒灯组1包括第一棒体10和第二棒体20,第一棒体10的端部可拆卸连接于第二棒体20的端部,当第一棒体10的端部连接于第二棒体20时,第一棒体10具有棒灯的照明模式,第二棒体20可以作为手柄以供用户的手部握持,此时用户的手部握持于第二棒体20来带动第一棒体10给摄影设备进行补光。当第二棒体20脱离于第一棒体10时,第二棒体20具有手电筒的照明模式以作为手电筒来使用。
其中,图2示意了第一棒体10和第二棒体20的外形结构呈圆柱状,同时第一棒体10和第二棒体20的外形结构还可以为正方体、长方体等,故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第一棒体10和第二棒体20的外形结构不作任何限定。
参考图3,第一棒体10具有第一灯源101,第一灯源101设置于第一棒体10内,当第一棒体10的端部连接于第二棒体20时,第二棒体20能够给第一灯源101供电,使得第一灯源101能够产生光线以对摄影设备进行补光,同时第一棒体10能够依靠第一灯源101来作为棒灯使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灯源101包括多个LED灯,多个LED灯有规律的排布于第一棒体10的内部。
第一棒体10包括第一壳体102和第二壳体103,第一壳体102可拆卸连接于第二棒体20,第一壳体102设置有平面以供多个LED灯设置,第二壳体103与第一壳体102可拆卸连接,且第一壳体102与第二壳体103之间围合形成一个腔室,且同时第二壳体103为透光壳体,以此来供第一灯源101产生的光线能够通过第二壳体103照射到外界。
第二棒体20具有第一电源201和第二灯源202,第一电源201和第二灯源202皆设置于第二棒体20内且相互电性连接。当第一棒体10连接第二棒体20时,第一电源201能够给第一灯源101供电,使得第一灯源101能够产生光线。同时当第二棒体20脱离于第一棒体10时,第一电源201能够给第二灯源202供电,使得第二灯源202能够产生光线,此时第二棒体20依靠第二灯源202作为手电筒使用。其中,第二灯源202的类型为LED灯,同时第二灯源202的类型还可以为白炽灯,故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第二灯源202的类型不作任何限定。
第二棒体20包括外壳203和盖板204,外壳203的端部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壳体102的端部,外壳203用于放置第一电源201,且外壳203远离第一壳体102的端部设置有锥形腔205以用于放置第二灯源202,盖板204盖设于外壳203的端部以封堵锥形腔205,且外壳203为透光壳体。当外壳203连接于第一壳体102时,外壳203可以作为手柄使用,以此来供用户握持。当外壳203脱离于第一壳体102时,第二灯源202产生的光线透过盖板204照射到外界,同时由于锥形腔205的内壁为斜面,第二灯源202发出的四面散射光线经斜面反射再次聚集在一起,使得第二灯源202产生的光线照明亮度更好。同时在其它实施例中,锥形腔205也可以为圆形腔体,故此本实用新型对于锥形腔205的具体形状不做任何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棒灯组1,由于棒灯组1包括第一棒体10和第二棒体20,第二棒体20连接于第一棒体10时,第一棒体10依靠第一灯源101作为棒灯来使用,同时在第二棒体20脱离于第一棒体10时,第二棒体20还能够依靠第二灯源202作为手电筒使用,增加了棒灯组1的使用模式,从而解决了在传统的棒灯中,由于棒灯的功能单一,造成棒灯的使用模式受到限制的问题,例如棒灯不具备日常照明设备的照明模式,限制了棒灯作为日常照明设备的使用,使得棒灯的使用模式受到限制。
参考图4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棒体10的端部和第二棒体20的端部中的一者设置有内凹的卡槽104,另一者设置有挂钩206。其中,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卡槽104设置于第一壳体102的端部,挂钩206设置于外壳203远离锥形腔205的端部,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卡槽104可以设置于外壳203远离锥形腔205的端部,挂钩206设置有第一壳体102的端部,故此本实用新型对于卡槽104和挂钩206的具体设置位置不作任何限定。当第一壳体102连接于外壳203时,挂钩206能够卡接于卡槽104内,使得第一壳体102卡接于外壳203。同时还可以施加外力于外壳203,挂钩206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第一壳体102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移动以脱离于卡槽104,使得第一壳体102能够脱离于外壳203。
需要说明,卡槽104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第一壳体102的端部周向间隔设置,挂钩206的数量也为多个且沿外壳203的端部周向间隔设置,卡槽104的数量与挂钩206的数量一一对应。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卡槽104的数量可以为单个,挂钩206的数量也为单个,故此本实用新型对于卡槽104和挂钩206的数量不作任何限定。
继续参考图5,在一实施例中,挂钩206包括钩体207和凸块208,钩体207的端部与外壳203的端部连接,且钩体207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外壳203的长度延伸方向平行,凸块208设置于钩体207靠近外壳203的内侧,且凸块208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209和第二斜面210。第一壳体102的端部能够沿第一斜面209移动,使得凸块208收容于卡槽104内,且在凸块208被收容时,卡槽104的槽壁抵持于凸块208靠近第二斜面210的侧面,以此来限制钩体207带动凸块208沿第一壳体102的长度延伸方向上脱离于卡槽104。同时在挂钩206受到外力时,第一壳体102的端部能够沿第二斜面210移动,使得钩体207能够带动凸块208脱离于卡槽104,从而实现外壳203脱离于第一壳体102。
继续参考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棒灯组1还包括锁紧件30,锁紧件30活动连接于外壳203和第一壳体102中的一者,且锁紧件30设置有避让槽30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30活动连接于外壳203,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锁紧件30活动连接于第一壳体102,故此本实用新型对于锁紧件30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任何限定。当凸块208卡接于卡槽104时,锁紧件30包覆外壳203的端部且将钩体207限制于锁紧件30和第一壳体102之间,以限制钩体207带动凸块208沿第一壳体102的外侧移动,以此来限制钩体207在第一壳体102长度延伸方向上的移动。同时锁合件30还能够绕外壳203转动,使得钩体207与避让槽301对位,且在对位之后,避让槽301提供钩体207带动凸块208朝锁紧件30所在一侧移动的空间,使得钩体207能够带动凸块208脱离于卡槽104。
需要说明,锁紧件30的外形结构呈圆柱状以包覆外壳203的端部,同时锁紧件30的外形结构还可以为长方体、正方体等,故此本实用新型对于锁紧件30的外形结构不作任何限定。同时避让槽301的数量为多个且沿锁紧件30的周向间隔排布于锁紧件30的内壁,且避让槽301的数量与挂钩206的数量一一对应。可以理解,在挂钩206的数量为单个时,避让槽301的数量也为单个,故此本实用新型对于避让槽301的数量不作任何限定。
继续参考图4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棒体10和第二棒体20中一者设置有插电孔105,另一者设置有导电头211。其中,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插电孔105设置于第一壳体102的端部且与第一灯源101电性连接,导电头211设置于外壳203的端部且与第一电源201电性连接。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插电孔105设置于外壳203的端部,导电头211设置于第一壳体102的端部,故此本实用新型对于插电孔105和导电头211的设置方式不作任何限定。
当第一壳体102连接于外壳203时,导电头211插接于插电孔105,使得第一电源201能够给第一灯源101进行供电,在电力作用下第一灯源101产生光线以作为棒灯使用。当第一壳体102脱离于外壳203时,导电头105也脱离于插电孔105,第一灯源101与电源断开。需要说明的是,插电孔105和导电头211的数量皆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插电孔105和导电头211的数量皆为单个,故此本实用新型对应插电孔105和导电头211的数量不作任何限制。
继续参考图4,在一实施例中,棒灯组1还包括第二电源106,第二电源106设置于第一壳体102且与第一灯源101电性连接。当第一壳体102脱离于外壳203时,第二电源106给第一灯源101供电,在电力驱动下第一灯源101产生光线以作为棒灯使用,增加了第一棒体10的使用功能。
继续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棒体10数量为多个,每个第一棒体10的端部能够彼此可拆卸连接,且每个第一棒体10彼此可拆卸连接方式与前文所述第一棒体10和第二棒体20之间可拆卸连接方式一致。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棒体10之间可拆卸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其它形式,故此本实用新型对于多个第一棒体10之间的可拆连接不作任何限定。同时在第一棒体10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一棒体10能够产生更多的光线来给摄影设备进行补光,使得摄影设备拍摄出更好的摄影作品。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棒灯组1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棒灯组1结构基本相对,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棒体10和第二棒体20之间具体的可拆卸结构不同,即在本实施例中,卡槽104、挂钩206、锁紧件30和盖板204省略。同时在第一壳体102与第二壳体103连接时,第一壳体102和第二壳体103之间不存在空腔。
参考图6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棒体10和第二棒体20中的一者设置有收纳槽107,另一者设置有卡体212。其中,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收纳槽107设置于第一棒体10的端部,卡体212设置于第二棒体20的端部。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收纳槽107设置于第二棒体20的端部,卡体212设置于第一棒体10的端部,故此本实用新型对于收纳槽107和卡体212的设置方式不作任何限定。卡体212可以收容于收纳槽107内,同时卡体212还可以脱离于收纳槽107,以此来实现第一棒体10和第二棒体20的可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棒体10和第二棒体20中的一者设置有凹槽108,另一者设置有卡块213,且卡块213活动连接于卡体21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卡体212设置于第二棒体20的端部,所以卡块213设置于第二棒体20,且同时凹槽108设置于第一棒体10的端部且与收纳槽107连通。当卡体212收容于收纳槽107时,卡块213能够外露于卡体212以收容于凹槽108,卡块213抵持于凹槽108的槽壁,以限制卡体212脱离收纳槽107,使得第一棒体10与第二棒体20连接固定。同时卡块213还能够相对于卡体212移动以收容于卡体212内,使得卡块213脱离于凹槽108,此时第二棒体20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卡体212脱离于收纳槽107,以实现第一棒体10脱离于第二棒体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卡块213数量为两个个且相对设置于卡体212的相对两侧,两个卡块213能够承受更大的外力,以此来限制在第二棒体20受到更大的外力时,第二棒体20强行破坏卡块213与凹槽108之间的限制以带动卡体212脱离于收纳槽107。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卡体213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故此本实用新型对于卡块213的数量不作任何限制。
继续参考图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棒体10和第二棒体20中的一者设置有锁紧按钮214。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锁紧按钮214设置于第二棒体20且位于第二棒体20的外表面。可以理解,在卡体212和卡块213皆设置于第一棒体10时,锁紧按钮214也设置于第一棒体10,故此本实用新型对于锁紧按钮214的设置位置不做任何限定。用户可以按压于锁紧按钮214,以此来带动卡块213伸出卡体212外表面以收容于凹槽107,以限制卡体212脱离于收纳槽107。同时用户还可以再次按压锁紧按钮214,以此来带动卡块213收纳于卡体212内,使得卡体212脱离于收纳槽107。
参考图8和图9,在一实施例中,锁紧按钮214包括锁柱215和锁体216,锁柱215的一端连接于锁体216,锁柱215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棒体20以外露于第二棒体20,锁体216设置有容纳腔217,两个卡块213的端部皆收容于容纳腔217内,且第二棒体20还包括弹簧218,弹簧218设置于两个卡块213之间且释放弹性力,使得两个卡块213的端部分别抵持于容纳腔217两侧的内壁。用户可以按压锁柱215,在外力作用下锁柱215朝第二棒体20的内侧移动,锁柱215的移动又带动锁体216相对于两个卡块213移动,此时锁体216带动两个卡块213克服弹簧218的弹性力以朝第二棒体20的内侧移动,使得两个卡块213收容于卡体212内。同时在锁柱216失去外力时,弹簧218释放弹性力,以带动两个卡块213朝卡体212的外侧移动,使得两个卡块213外露于卡体212,且同时两个卡块213的移动又带动锁体216相对于卡块213移动,使得锁体216带动锁柱215朝第二棒体20外侧移动以外露于第二棒体20。
继续参考图9,在一实施例中,锁体216靠近容纳腔217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斜面219和第四斜面220,两个卡块213皆设置有第五斜面221。第三斜面219和第四斜面220分别与两个卡块213的第五斜面221接触。当锁柱215受到外力时,第三斜面219和第四斜面220分别沿第五斜面221移动,使得锁体216带动两个卡块213克服弹簧218的弹性力朝卡体212的内侧移动以收容于卡体212内。同时在锁柱215失去外力时,弹簧218释放弹性力,以带动第三斜面219和第四斜面220分别沿两个卡块213的第五斜面221移动,使得两个卡块213分别朝卡体212的外侧移动以外露于卡体212,且同时也带动锁体216相对于两个卡块213移动,使得锁体216带动锁柱215外露于第二棒体20。
参考图1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棒体10和第二棒体20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一磁体109,另一者设置有第二磁体222第二磁体22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体109设置于第一棒体10的端部,第二磁体222设置于第二棒体20的端部且位于卡体212,同时第一磁体109也可以设置于卡体212,第二磁体212也可以设置于第一棒体20的端部,故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第一磁体109和第二磁体222的设置位置不做任何限定。同时在卡体212为可磁吸金属时,第二磁体222可以省略,此时第一磁体109能够与卡体212磁吸固定,同理第一磁体109也可以省略,故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第一磁体109和第二磁体222的设置方式不作任何限定。
当卡体212收容于收纳槽107时,第一磁体109和第二磁体222相互磁吸吸引,此时在第一磁体109和第二磁体222的磁吸力以及卡块213和凹槽108槽壁的抵持力下,卡体212难以脱离于收纳槽107,使得第一棒体10和第二棒体20连接更加牢固。同时在卡块213收容于卡体212内时,卡体212能够克服第一磁体109和第二磁体222之间的磁吸力以脱离于收纳槽107,使得第一棒体10脱离于第二棒体2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棒体10设置有第一按钮110,当第一棒体10与第二棒体20连接时,按动第一按钮110能够使得第一电源201与第一灯源101连接或断开,以此来实现第一灯源101的开启和关闭。同时在第一棒体10脱离于第二棒体20时,按动第二按钮223能够实现第一灯源101与第二电源106连接或断开,以此来实现第一灯源101的开启和关闭。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棒体20设置有第二按钮223第二按钮223,当第一棒体10脱离于第二棒体20时,按动第二按钮223就能够实现第一电源201和第二灯源202连接或断开,以此来实现第二灯源202的开启和关闭。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棒灯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棒体,具有第一灯源;
第二棒体,所述第二棒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棒体的端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棒体具有第一电源和第二灯源;
在所述第二棒体与所述第一棒体连接时,所述第一电源能够给所述第一灯源供电,以使所述第一灯源能够产生光线,所述第一棒体能够依靠所述第一灯源作为棒灯使用;在所述第二棒体脱离于所述第一棒体时,所述第一电源还能够给所述第二灯源供电,以使所述第二灯源产生光线,所述第二棒体能够依靠所述第二灯源作为手电筒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棒体和所述第二棒体中的一者设置有内凹的卡槽,另一者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槽,使得所述第一棒体卡接于所述第二棒体;所述挂钩还能够脱离于所述卡槽,使得所述第一棒体能够脱离于所述第二棒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包括钩体和凸块,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钩体,所述凸块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棒体的端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斜面移动,使得所述凸块收容于所述卡槽,且在所述凸块被收容时,所述卡槽的槽壁抵持于所述凸块靠近所述第二斜面的侧面,以此来限制所述钩体带动所述凸块脱离于所述卡槽;所述第一棒体的端部还能够沿所述第二斜面移动,使得所述钩体能够带动所述凸块脱离于所述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灯组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棒体和所述第二棒体中的一者,且所述锁紧件设置有避让槽;在所述挂钩卡接于所述卡槽时,所述锁紧件包覆所述第二棒体的端部且将所述挂钩限制在所述锁紧件和所述第一棒体之间;所述锁紧件还能够绕所述第二棒体转动,使得所述挂钩与所述避让槽对位,且在对位之后,所述避让槽提供挂钩的端部向所述锁紧件所在一侧移动的空间,使得所述挂钩能够脱离于所述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棒体和所述第二棒体中的一者设置有收纳槽,另一者设置有卡体;所述卡体能够收容于所述收纳槽内,且所述卡体还能够脱离于所述收纳槽;
其中,所述第一棒体和所述第二棒体中的一者设置有凹槽,另一者有卡块,且所述卡块活动连接于所述卡体;在所述卡体收容于所述收纳槽时,所述卡块能够外露于所述卡体的外围且收容于所述凹槽,以限制所述卡体脱离于所述收纳槽;所述卡块能够相对所述卡体移动以收容于所述卡体内,使得所述卡体能够脱离于所述收纳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棒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棒体和所述第二棒体中的一者设置有锁紧按钮,所述锁紧按钮能够带动所述卡块伸出和收纳于所述卡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棒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棒体和所述第二棒体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一磁体,另一者设置有第二磁体;在所述卡体收容于所述收纳槽时,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能相互磁吸,以限制所述卡体脱离于所述收纳槽;在所述卡块收容于所述卡体内时,所述卡体能够克服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磁性力以脱离于所述收纳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棒体和所述第二棒体中的一者设置有插电孔,另一者设置有导电头;在所述第一棒体与所述第二棒体连接时,所述导电头插接于所述插电孔,使得所述第一电源能够给第一灯源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灯组还包括第二电源,所述第二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一棒体且与所述第一灯源电性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源能够给所述第一灯源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棒体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棒体的端部能够彼此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06413.1U CN220752484U (zh) | 2023-04-24 | 2023-04-24 | 棒灯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06413.1U CN220752484U (zh) | 2023-04-24 | 2023-04-24 | 棒灯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752484U true CN220752484U (zh) | 2024-04-09 |
Family
ID=90564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006413.1U Active CN220752484U (zh) | 2023-04-24 | 2023-04-24 | 棒灯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752484U (zh) |
-
2023
- 2023-04-24 CN CN202321006413.1U patent/CN2207524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806681B1 (en) | Battery holder | |
US6289179B1 (en) | Power supplying device for flashes | |
CN220752484U (zh) | 棒灯组 | |
JP7201274B2 (ja) | 収納ケース、雲台アセンブリ、及び雲台収納ケース | |
CN205261267U (zh) | 符合iec62776标准防触电t8灯管堵头及日光灯 | |
KR20160001560U (ko) | 마그네트가 내장된 이동식 저장 장치 | |
JP2010033846A (ja) | 照明装置 | |
WO2022011945A1 (zh) | 手持云台相机的收纳组件和设备组件 | |
CN220753641U (zh) | 照明灯及其可拆卸电池包 | |
CN220254584U (zh) | 一种便携式锤状全景摄像设备 | |
JPS591317Y2 (ja) | 電池収納装置 | |
CN220710797U (zh) | 一种插座及其配合使用的插电装置 | |
KR200472966Y1 (ko) | 배터리 탈착형 스트로보 | |
JP3077962U (ja) | 電池パックの取り付け構造 | |
CN210865618U (zh) | 移动硬盘 | |
JP4037163B2 (ja) | 携帯内視鏡の光源装置 | |
CN220421050U (zh) | 排插 | |
CN114006444B (zh) | 一种充电连接装置 | |
CN218565315U (zh) | 照明装置 | |
CN217903574U (zh) | 移动电源 | |
CN221429360U (zh) | 一种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固定存储装置的固定机构 | |
CN221825194U (zh) | 一种固定机构及照明装置 | |
JP2007123143A (ja) | 表示用照明器具 | |
CN222192415U (zh) | 手机助拍及充电二合一装置 | |
EP1724856A2 (en) | Batter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