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2443U -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2443U
CN220752443U CN202322411657.4U CN202322411657U CN220752443U CN 220752443 U CN220752443 U CN 220752443U CN 202322411657 U CN202322411657 U CN 202322411657U CN 220752443 U CN220752443 U CN 2207524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lenses
optical center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16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庆新
任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unfeng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unfeng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unfeng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unfeng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116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24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24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24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眼镜片及眼镜,包括镜片本体,镜片本体具有第一光学中心;至少一组环带,环带位于镜片本体上并围绕第一光学中心设置;环带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一透镜和被第一透镜间隔的多个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具有第二光学中心,第二透镜具有第三光学中心,满足:R2≠R1。当满足以上的关系时,实现了在同心环带中引入差异化的非同心结构设计,使得通过部分第二透镜的光线在视网膜上产生强度不同或光学性能不同的刺激信号,从而在人眼瞳孔扫视范围内,引入更多的黄斑中心与视网膜周边刺激信号竞争机制,并通过各刺激信号的相互竞争以达到进一步干预近视或远视进展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眼视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背景技术
在镜片表面上设置同心圆形环带微结构可以用于干预近视或远视进展,这是因为在瞳孔扫视区域内同心圆形环带微结构能够形成连续的非清晰信号刺激,从而可以与通过镜片的清晰视力信号形成竞争。但由于同心圆形环带微结构具有对称性,导致单个瞳孔内微结构的布局较少且用于刺激的信号种类单一,使得镜片在长期使用后干预功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眼镜片及眼镜,旨在提供一种能在瞳孔扫视范围引入更多信号竞争的青少年近视或远视进展干预镜片。
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眼镜片,包括:
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具有第一光学中心;
至少一组环带,所述环带位于所述镜片本体上并围绕所述第一光学中心设置;所述环带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一透镜和被所述第一透镜间隔的多个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透镜连接并围合成所述环带;所述第一透镜具有第二光学中心,所述第二透镜具有第三光学中心;
其中,所述第一光学中心与所述第二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为R1 mm,所述第一光学中心与所述第三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为R2 mm;在一组环带中,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满足:R2≠R1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组环带中,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进一步满足:R2>R1,且0.1mm≤R2-R1≤2mm;或者
R1>R2,且0.1mm≤R1-R2≤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环带中等间隔设置;或者
在一组环带中,相邻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距离相等;或者
在一组环带中,所述第二透镜眼所述第一光学中心呈旋转对称分布;或者
在一组环带中,所述第一光学中心与所述第二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所述第一光学中心与所述第三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组环带中,所述第一透镜的个数与所述第二透镜的个数比为(6~9):(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片本体包括靠近眼侧的第一光学表面和与所述第一光学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光学表面;所述环带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表面上,和/或,所述环带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表面上;
其中,沿所述第一光学中心向所述镜片本体边缘延伸的方向,至少一组所述环带在所述第一光学表面或所述第二光学表面上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表面和/或第二光学表面的面型选自球面、非球面、自由曲面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光学表面和/或第二光学表面连接,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光学表面和/或第二光学表面连接,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用于与所述镜片本体配合以形成非清晰矫正刺激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和/或所述第二透镜的直径为0.8~3.0mm;和/或
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直径不相等;和/或
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以边缘相切或相干涉的形式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的面型选自球面、非球面、柱面、圆锥面、自由曲面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透镜的面型选自球面、非球面、柱面、圆锥面、自由曲面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为凸透镜或凹透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带为圆形、多边形、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环带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一光学中心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包括所述的眼镜片。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眼镜片设置有连续环带微结构,与镜片本体的清晰视力矫正功能对应,使得闭合环带中所有的微透镜均具有不将物像投影于视网膜上的功能。其中,第一透镜具有第二光学中心,第二透镜具有第三光学中心,第一光学中心与第二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为R1 mm,第一光学中心与第三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为R2 mm,在一组环带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满足:R2≠R1。当满足以上的关系时,实现了在同心环带中引入差异化的非同心结构设计,使得通过部分第二透镜的光线在视网膜上产生强度不同或光学性能不同的刺激信号,从而在人眼瞳孔扫视范围内,引入更多的黄斑中心与视网膜周边刺激信号竞争机制,并通过各刺激信号的相互竞争以达到进一步干预近视或远视进展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眼镜片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眼镜片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眼镜片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眼镜片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10-镜片本体,101-第一光学中心,102-第一光学表面,103-第二光学表面,20-环带,201-第一透镜,202-第二透镜,2011-第二光学中心,2021-第三光学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指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眼镜片,包括:镜片本体10和至少一组环带20,镜片本体10具有第一光学中心101;环带20位于镜片本体10上并围绕第一光学中心101设置;环带20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一透镜201和被第一透镜201间隔的多个第二透镜202,第二透镜202与第一透镜201连接并围合成环带20;第一透镜201具有第二光学中心2011,第二透镜202具有第三光学中心2021;其中,第一光学中心101与第二光学中心2011之间的距离为R1mm,第一光学中心101与第三光学中心2021之间的距离为R2 mm;在一组环带20中,第一透镜201和第二透镜202满足:R2≠R1
需要说明的是,环带20是在镜片本体10表面设置的连续微结构,环带20为闭合环带,在每个闭合环带中包括了多个第一透镜201和第多个二透镜202,当满足R2≠R1的条件时,实现了各第一透镜201光学中心与镜片本体10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与各第二透镜202光学中心与镜片本体10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不等。由于闭合环带中所有的微透镜均具有不将物像投影于视网膜上的功能,且第一透镜201与第二透镜202的位置不同,使得环带20中包含了非同心的结构设计,导致通过部分第二透镜202的光线在视网膜上产生强度不同或光学性能不同的刺激信号,从而在人眼瞳孔扫视范围内,引入更多的黄斑中心与视网膜周边刺激信号竞争机制,并通过各刺激信号的相互竞争以达到进一步干预近视或远视进展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的第一光学中心101、第二光学中心2011或第三光学中心2021均是指光线在经过透镜或镜片本体时不发生偏折的点,也是透镜或镜片本体的对称中心,在大多数情况下,光学中心和几何中心是重合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参见图1,在一组环带20中,第一透镜201和第二透镜202进一步满足:R2>R1,且0.1mm≤R2-R1≤2mm。例如,R2-R1的值可以是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中的任意一值或任意两值之间的范围。当满足以上的范围时,由于第一透镜201和第二透镜202的位置不同,可以使得同一环带20中始终含有不同的刺激信号,从而使得瞳孔扫视环带20所在的区域时可以引入更多信号来互相竞争,以实现近视或远视进展的干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参见图4和图5,在一组环带20中,第一透镜201和第二透镜202进一步满足:R2<R1,且0.1mm≤R1-R2≤2mm。例如,R2-R1值可以是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中的任意一值或任意两值之间的范围。当满足以上的范围时,由于第一透镜201和第二透镜202的位置不同,可以使得同一环带20中始终含有不同的刺激信号,从而使得瞳孔扫视环带20所在的区域时可以引入更多信号来互相竞争,以实现近视或远视进展的干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参见图1,第二透镜202在环带20中等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组环带20中,相邻第二透镜202之间的距离相等;可以使得第二透镜202在环带20中分布均匀,在瞳孔扫视的区域内可以保证同时包含了第一透镜201和第二透镜202,以使更多种类的刺激信号对人眼进行调控,提高干预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图1为例,在一组环带20中,第二透镜202沿第一光学中心101呈旋转对称分布;通过旋转对称分布的方式,使得第二透镜202在环带20中分布的更加均匀,在瞳孔扫视的区域内不仅可以保证同时包含了第一透镜201和第二透镜202,还可以控制不同种类的刺激信号均匀的作用在人眼上,以提高戴镜者的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组环带20中,第一光学中心101与第二光学中心2011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第一光学中心101与第三光学中心2021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可以理解的是,进一步参见图1,在一组环带20中,所有的第一透镜201光学中心与镜片本体10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所有的第二透镜202光学中心与镜片本体10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因此在一组环带20中,第一透镜201彼此之间或第二透镜202彼此之间是同心设置的,但第一透镜201与第二透镜202之间始终是不同心设置的,图1所示的眼镜片,通过同心透镜的基础上在闭合环带上同时配置能够调制出光学信号功能或强度差异化的非同心透镜,在原有稳定性竞争信号的基础上,使得黄斑中心和视网膜周边形成种类更多、强度更高的竞争性信号并存和选择的机制,从而获得更优的近视或远视干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组环带20中,第一透镜201的个数与第二透镜202的个数比为(6~9):(1~4)。例如,第一透镜201的个数与第二透镜202的个数比可以为6:4、7:3、8:2、9:1中的任意一者。通过不同个数的设置,可以保证每一组环带中至少含有50%以上个数的第一透镜201,以产生连续的离焦信号,而剩余的第二透镜202可以使瞳孔扫视范围内的接收到的微结构信号产生微波动,这种微波动打破了以往的稳定信号刺激,降低了长期配戴后可能出现的干预功能下降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镜片本体10包括靠近眼侧的第一光学表面102和与第一光学表面102相对设置的第二光学表面103;环带20设于第一光学表面102上,和/或,环带20设于第二光学表面103上;其中,沿第一光学中心101向镜片本体10边缘延伸的方向,至少一组环带20在第一光学表面102或第二光学表面103上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多组环带20之间间隔设置,保留了同心圆形环带微结构镜片易于采用批量库存制造的优点,且信号产生相对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表面102的面型选自球面、非球面、自由曲面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光学表面103的面型选自球面、非球面、自由曲面中的至少一种;第一透镜201与第一光学表面102或者第二光学表面103连接,第二透镜202与第一光学表面102或者第二光学表面103连接,第一透镜201和第二透镜202用于与镜片本体10配合以形成非清晰矫正刺激信号。可以理解的是,非清晰矫正刺激信号可以包括光线发生会聚后使视网膜周边的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或后方形成的离焦信号,或者包括使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化的光斑而形成的高阶像差调节信号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镜片结构可以使第一透镜201和第二透镜202有更多的面型或形状选择,例如,第一透镜201的面型选自球面、非球面、柱面、圆锥面、自由曲面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透镜202的面型选自球面、非球面、柱面、圆锥面、自由曲面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201和第二透镜202可以为凸透镜或凹透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201和第二透镜202的直径为0.8~3.0mm;例如,可以是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2.1mm、2.2mm、2.3mm、2.4mm、2.5mm、2.6mm、2.7mm、2.8mm、2.9mm、3.0mm中的任意一值或任意两值之间的范围。通过以上的直径范围,有利于第一透镜201或第二透镜202的加工,还可以保证人眼平视或扫视时,视网膜周边视场能够同时覆盖住第一透镜201和第二透镜202,这样就保证视网膜周边每个视场下,人眼都可以得到非清晰矫正信号的刺激以抑制眼轴增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201与第二透镜202的直径不相等。由于直径不相等,可以保证在一个环带20中产生了不同种类的刺激信号,使瞳孔扫视范围内接收到的信号增多,且多样的信号刺激可以延长眼镜片的干预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201与第二透镜202之间以边缘相切或相干涉的形式连接。以上的连接方式可以保证第一透镜201与第二透镜202之间的相交边界更加平滑,更有利于环带20的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带20为圆形、多边形、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参见图6,环带为正八边形的形状。环带20的几何中心与第一光学中心101重合,这里的几何中心是指环带20的对称中心点,位于环带20的中心位置。通过以上的设置,可以保证环带20的均匀分布,且相邻的环带20之间的距离一般要小于瞳孔直径,这样在视网膜周边每个视场下,人眼既有较多的清晰矫正信号刺激,也有非清晰矫正信号的辅助刺激以抑制眼轴增长,使佩戴者更容易适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眼镜,眼镜包括两组上述的眼镜片,眼镜片可以由金属模具注塑成型或由玻璃模具浇筑成型成所需的处方光度或半成品,后经车房加工半成品内表面得到所需的处方光焦度。眼镜片还可以通过金属和玻璃模具利用UV光固化工艺制成眼镜片毛坯,后经车房加工毛坯表面制成的佩戴者所需的眼镜镜片或通过贴合工艺制成的眼镜片或眼镜片毛坯。
在一些实施例中,镜片本体10的材质包括高分子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中,高分子材料包括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玻璃等。热塑性树脂包括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固性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环硫树脂、硫代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烯丙基树脂以及聚氨基甲酸酯中的任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镜片本体10的至少一侧的表面形成有包覆膜,包覆膜包括增加镜片透光度的透明涂膜,包括增加镜片耐久度的硬质涂膜、包括阻挡有害光线的反射膜、包括实现成像可视性的减反射增透膜、包括具有变色功能的偏光膜或者包括掺杂对紫外线敏感材料的其它变色膜等。包覆膜本身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在反光情况下目视的颜色可以是绿色、蓝色、黄色、紫色等,也可以是其他颜色。
参见图1-3的眼镜片,包括镜片本体10和环带20,由第一光学中心101至镜片本体10的边缘共设置七组环带,每一组环带中设置第一透镜201和第二透镜202,第一透镜201的直径为1mm,第二透镜202的直径为2mm;同时满足:R2>R1且R2-R1为0.5mm。镜片本体10的第一光学表面102和第二光学表面103均为球面设计面型,环带20设置在第二光学表面103上。其中,第一透镜201的离焦量设计为+4D,第二透镜202的离焦量设计为+5D,当入射光线穿过环带时,能够在视网膜前方或后方聚焦,从而产生多种离焦刺激信号,在原有稳定性竞争信号的基础上,使得黄斑中心和视网膜周边形成种类更多、强度更高的竞争性信号并存和选择的机制,从而获得更优的干预效果;同时第二透镜202的设置也可以使瞳孔扫视范围内的接收到的微结构信号产生微波动,这种微波动打破了以往的稳定信号刺激,降低了传统同心圆结构的镜片在长期配戴后可能出现的干预功能下降的风险。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眼镜片及眼镜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眼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片本体(10),所述镜片本体(10)具有第一光学中心(101);
至少一组环带(20),所述环带(20)位于所述镜片本体(10)上并围绕所述第一光学中心(101)设置;所述环带(20)包括多个彼此连接的第一透镜(201)和被所述第一透镜(201)间隔的多个第二透镜(202),所述第二透镜(202)与所述第一透镜(201)连接并围合成所述环带(20);所述第一透镜(201)具有第二光学中心(2011),所述第二透镜(202)具有第三光学中心(2021);
其中,所述第一光学中心(101)与所述第二光学中心(2011)之间的距离为R1 mm,所述第一光学中心(101)与所述第三光学中心(2021)之间的距离为R2 mm;在一组环带(20)中,所述第一透镜(201)和所述第二透镜(202)满足:R2≠R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在一组环带(20)中,所述第一透镜(201)和所述第二透镜(202)进一步满足:
R2>R1,且0.1mm≤R2-R1≤2mm;或者
R1>R2,且0.1mm≤R1-R2≤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在一组环带(20)中,相邻所述第二透镜(202)之间的距离相等;或者
在一组环带(20)中,所述第二透镜(202)沿所述第一光学中心(101)呈旋转对称分布;或者
在一组环带(20)中,所述第一光学中心(101)与所述第二光学中心(2011)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所述第一光学中心(101)与所述第三光学中心(2021)之间的距离始终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在一组环带(20)中,所述第一透镜(201)的个数与所述第二透镜(202)的个数比为(6~9):(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本体(10)包括靠近眼侧的第一光学表面(102)和与所述第一光学表面(102)相对设置的第二光学表面(103);所述环带(20)设于所述第一光学表面(102)上,和/或,所述环带(20)设于所述第二光学表面(103)上;
其中,沿所述第一光学中心(101)向所述镜片本体(10)边缘延伸的方向,至少一组所述环带(20)在所述第一光学表面(102)或所述第二光学表面(103)上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表面(102)和/或第二光学表面(103)的面型选自球面、非球面、自由曲面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透镜(201)与所述第一光学表面(102)和/或第二光学表面(103)连接,所述第二透镜(202)与所述第一光学表面(102)和/或第二光学表面(103)连接,所述第一透镜(201)和所述第二透镜(202)用于与所述镜片本体(10)配合以形成非清晰矫正刺激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201)和/或所述第二透镜(202)的直径为0.8~3.0mm;和/或
所述第一透镜(201)与所述第二透镜(202)的直径不相等;和/或
所述第一透镜(201)与所述第二透镜(202)之间以边缘相切或相干涉的形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201)的面型选自球面、非球面、柱面、圆锥面、自由曲面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透镜(202)的面型选自球面、非球面、柱面、圆锥面、自由曲面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透镜(201)和所述第二透镜(202)为凸透镜或凹透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带(20)为圆形、多边形、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环带(20)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一光学中心(101)重合。
10.一种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镜片。
CN202322411657.4U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Active CN2207524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1657.4U CN220752443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1657.4U CN220752443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2443U true CN220752443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50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11657.4U Active CN220752443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24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53115B2 (ja) 近視の進行を予防及び/又は鈍化するための、非共軸小型レンズを具備する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JP4183772B2 (ja) 多焦点同心状円環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設計方法
US20230314840A1 (en) Anti-myopia-progression spectacl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13075800A (zh) 光学镜片
NZ205166A (en) Soft multifocal contact lens:upper periphery defined by truncated semi-circle
CN114815309B (zh)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模具
CN216434562U (zh) 眼镜片及光学眼镜
CN217386033U (zh) 一种眼镜片及模具
CN114994946A (zh) 一种具有环带分布微环曲面透镜阵列眼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CN116974094B (zh) 一种微结构眼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CN217718323U (zh)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CN218956952U (zh) 一种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CN112649971A (zh) 衍射坡环型周边离焦眼镜片
CN217902191U (zh) 一种复合离焦眼镜片
CN115793282B (zh) 一种高阶像差与近视离焦并存的眼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CN111880323A (zh) 一种防控进展性近视远近两用多点离焦棱透组合镜片
CN220752443U (zh)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CN113341593B (zh) 具有离焦功能的眼镜片
CN115185105A (zh) 一种近视防控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220171349U (zh) 一种眼镜片及眼镜
TW202136865A (zh) 眼鏡鏡片
CN218068482U (zh) 一种散光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CN218728420U (zh) 一种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CN218240583U (zh) 一种复合环带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CN113391464A (zh) 一种离焦型眼镜镜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