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2409U - 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52409U
CN220752409U CN202322370019.2U CN202322370019U CN220752409U CN 220752409 U CN220752409 U CN 220752409U CN 202322370019 U CN202322370019 U CN 202322370019U CN 220752409 U CN220752409 U CN 220752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display devic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700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俊峰
吴慧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tur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tur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tur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tur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700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52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52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52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该抬头显示装置包括像源和反射成像部,所述像源用于出射图像光线,所述反射成像部用于将所述图像光线反射到所述抬头显示装置对应的眼盒区域内,所述像源包括液晶显示屏和多个背光灯,多个背光灯安装于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背侧,用于为所述液晶显示屏提供背光,以使所述液晶显示屏出射所述图像光线,多个所述背光灯中至少一个所述背光灯的亮度可独立调节,以降低所述液晶显示屏接收的来自所述背光灯的热量。

Description

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抬头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HUD(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器)也称为平视显示器,通过将HUD的像源发出的光线投射到成像窗(如后装的成像板或者车辆的挡风窗等)上,用户无需低头就可以直接看到画面,避免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低头看仪表盘所导致的分心,从而提高驾驶安全系数,同时也能提高用户驾驶体验。
HUD依据像源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液晶显示器型的HUD、投影仪型的HUD以及其他类型的HUD。其中,液晶显示器型的HUD采用液晶显示器作为形成图像光线的主体,投影仪型的HUD以投影仪(如DLP投影仪或者LCOS投影仪)作为形成图像光线的主体。
投影仪型的HUD受限于投影仪的结构存在体积大、成本高、可靠性差的问题,且因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需要一个幕布来成像,也即投影仪出射的光线照射到幕布上形成的图像作为源图像。由于需要幕布成像,这就使得所成的图像的细腻程度受限于幕布的精细程度,相较于液晶显示器型HUD,投影仪型HUD的虚像的清晰度、对比度、成本和体积都存在劣势。而液晶显示器型的HUD在虚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和亮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优势,但是,其面临烧屏问题,如当阳光倒灌到HUD内并照射到液晶显示屏上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使液晶显示屏损坏,或者降低液晶显示屏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抬头显示器的像源容易因阳光照射而存烧屏风险,且功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包括像源和反射成像部,所述像源用于出射图像光线,所述反射成像部用于将所述图像光线反射到所述抬头显示装置对应的眼盒区域内,所述像源包括:
液晶显示屏;
多个背光灯,安装于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背侧,用于为所述液晶显示屏提供背光,以使所述液晶显示屏出射所述图像光线,多个所述背光灯中至少一个所述背光灯的亮度可独立调节,以降低所述液晶显示屏接收的来自所述背光灯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背光灯在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背侧分区设置,每个分区区域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背光灯,每个所述背光灯与所述液晶显示屏的一个或多个像素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源还包括背光电路板,多个所述背光灯安装于所述背光电路板,所述背光电路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的热阻小于所述背光电路板的热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抬头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像源连接,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所述抬头显示装置所成的虚像对应的环境空间的环境视觉亮度,对所述背光灯的亮度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根据所述环境视觉亮度确定所述虚像中虚像内容对应的所述背光灯的理论亮度,判断所述背光灯的理论亮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当前状态下的最大亮度,若是,将所述背光灯的亮度调节至所述理论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根据所述液晶显示屏允许的最大热量负载、以及所述液晶显示屏当前接收的阳光热量负载确定所述液晶显示屏当前状态下的最大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根据所述眼盒区域感知的环境光的第一环境光亮度和车辆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光亮度确定所述环境视觉亮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抬头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通过将安装在液晶显示屏的背侧的多个背光灯中的至少一个背光灯设置为亮度可独立调节的结构,以降低液晶显示屏接收的来自所述背光灯的热量,可以对液晶显示屏进行防护,有效避免液晶显示屏由于阳光倒灌等出现烧屏现象,提高液晶显示屏的使用寿命,并降低抬头显示器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抬头显示装置的像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抬头显示装置的成像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抬头显示装置的另一成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实用新型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抬头显示装置的像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抬头显示装置的成像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抬头显示装置100,包括像源10和反射成像部,像源10用于出射图像光线,反射成像部例如为挡风窗200,用于将图像光线反射到抬头显示装置100对应的眼盒区域300内,像源10包括液晶显示屏1和多个背光灯2,多个背光灯2安装于液晶显示屏1的背侧,用于为液晶显示屏1提供背光,以使液晶显示屏1出射图像光线,多个背光灯2中至少一个背光灯2的亮度可独立调节,以降低液晶显示屏1接收的来自背光灯2的热量。
如图2所示,抬头显示装置100的像源10发出的图像光线经反射成像部反射到眼盒区域300,使用户的眼睛在眼盒区域300内时可以看到虚像40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用户能够看到较大的虚像400,在像源10和反射成像部之间设置有放大组件20,用于将像源10输出的图像放大。
在一些示例中,放大组件20可以包括平面反射镜201和曲面镜202。在另一些示例中,放大组件20可以包括设置在反射成像部上的HOE放大元件,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眼盒区域300是指观察者(例如驾驶员、乘客和/或其它用户)眼睛所在的、可以观察到抬头显示装置100所成图像的区域,观察者眼睛处于在眼盒区域300内的不同位置处都可以看到所成的图像。
经过实用新型人研究抬头显示装置(HUD,head-up display)的工作过程发现:液晶显示屏1上的热量来源主要为三个部分,其一是环境中传递到液晶显示屏1的热量(根据环境如车内座舱的温度确定),其二是背光灯2开启时产生并传递到液晶显示屏1的热量,其三是当出现阳光倒灌时,阳光照射到液晶显示屏1的热量。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背光灯2中的至少一个背光灯2设置为亮度可独立调节的结构(背光灯2局部控制),可以对多个背光灯2中的至少部分背光灯2的亮度进行独立地调节和控制,例如降低虚像400中没有虚像内容的部分对应的背光灯2的亮度或关闭虚像400中没有虚像内容的部分对应的背光灯2,如此,在保证虚像内容以原有亮度显示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背光灯2的整体功耗,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抬头显示装置中各背光灯2不独立控制,工作时需要同时点亮的情况,可以降低背光灯2产生的热量,从而减少背光灯2传递至液晶显示屏1的热量,在液晶显示屏1能承受的最大热量有限的情况下,为阳光倒灌留出更大的热量余量,降低液晶显示屏1由于阳光倒灌导致损坏的风险,有效避免液晶显示屏1出现烧屏现象,提高液晶显示屏1的使用寿命;同时,无需将全部的背光灯2点亮或者无需将全部的背光灯2调节至同一亮度,可以降低抬头显示装置100的功耗,实现节能效果,并提高抬头显示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多个背光灯2中至少一个背光灯2的亮度可独立调节包括至少一个背光灯2可独立开启或关闭(关闭时亮度为0),和/或开启的背光灯2的亮度值可以任意调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抬头显示装置通过将安装在液晶显示屏1的背侧的多个背光灯2中的至少一个背光灯2设置为亮度可独立调节的结构,即抬头显示装置为带有背光灯2可局部控制的装置,以降低液晶显示屏1接收的来自背光灯2的热量,可以对液晶显示屏1进行防护,有效避免液晶显示屏1由于阳光倒灌等出现烧屏现象,提高液晶显示屏1的使用寿命,并降低抬头显示装置100的功耗。
另外,由于液晶显示屏1能够承受的热量有上限,因而现有的抬头显示装置100的最大亮度受限于液晶显示屏1能够承受的热量,这就导致在一些环境亮度较高的场景中,抬头显示装置100的虚像内容可能存在看不清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抬头显示装置100的至少一个背光灯2的亮度可以独立调节(抬头显示装置100的背光灯2可局部控制),且因为在抬头显示装置100领域中虚像的整个画幅通常不会被虚像内容填满,也就是说,在显示虚像内容时,液晶显示屏1上存在不需要显示内容的空白区域(这一点与普通显示器的液晶屏不同)而这些空白区域对应的背光灯2可以将亮度降到极低,甚至于关闭,这使得工作过程中相较于所有灯常亮的抬头显示装置100,本实施例的抬头显示装置100点亮的背光灯2数量减少,进而使得液晶显示屏1在同等功耗或同等外界温度的情况下,可以支持被开启(点亮)的背光灯2达到更高的亮度,可以提升打开状态的背光灯2的最大亮度,进而可以提升抬头显示装置100的适配性和使用效果,使得抬头显示装置100可以适应更宽的环境亮度,确保在环境亮度较高的场景中虚像内容也清晰可见,解决现有技术中抬头显示装置100在阳光比较强烈或者反光比较强烈时虚像400的亮度不足,可能无法看清虚像内容的问题;或者,在夜晚时,可以将虚像内容部分对应的背光灯2的亮度尽可能降到最低,无虚像内容部分对应的背光灯2可以直接关闭,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抬头显示装置100在夜晚观察时,容易看到灰框(虚像的亮度相对外部环境的亮度过大)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直接根据车辆所处驾驶环境中的环境亮度来对背光灯2的亮度进行调节,以保证用户能够看清虚像内容或者避免看到无关内容。
此外,现有的液晶显示器型HUD中的液晶显示屏1主要是通过控制液晶旋转的角度等来控制画面不同位置显示不同的颜色,在液晶显示器工作过程中背光始终处于打开状态。具体到抬头显示装置100中,为了不影响用户观察环境和路况,虽然抬头显示装置100的虚像400可以覆盖较大的空间,但是虚像400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不显示虚像内容(也可以称为UI)的,对于用户而言,不显示虚像内容的部分是透明的,也即这部分最好不要有来自抬头显示装置100的图像光线入射到用户的眼睛,但是现有的液晶显示屏1难以做到将这部分对应的背光完全过滤掉,这就导致始终会有一部分漏光到达用户的眼盒区域300,这种情况下,在夜晚等环境亮度较低的场景中,这部分漏光也会比较显眼,干扰用户观察环境和路况。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背光灯进行分区控制,对于没有虚像内容的部分对应的背光灯2,可以直接将其关闭,如此从根本上解决了漏光的问题,使得在夜晚的情况下,用户不会看到不需要的漏光,提高用户视觉体验。
每个背光灯2与液晶显示屏1的一个或多个像素对应,以为单个或多个像素提供背光,满足液晶显示屏1的不同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背光灯2在液晶显示屏1的背侧分区设置,每个分区区域内包括至少一个背光灯2,每个背光灯2与液晶显示屏1的一个或多个像素对应。
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分区的显示细腻度、亮度均匀性和对比度的需求。分区区域内的背光灯2可以一起控制亮度,也可以独立控制,对此不做限制。
当一个分区区域内有且仅有一个背光灯2时,可以实现单个背光灯的控制;当一个分区区域内包含多个背光灯2时,可以实现多个背光灯的联动控制或者独立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像源10还包括背光电路板3,多个背光灯2安装于背光电路板3,背光电路板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
将背光灯2固定安装在背光电路板3上,然后将背光电路板3安装在液晶显示屏1的背侧,方便背光灯2的安装,且可以利用背光电路板3上不同的导电触点实现至少一个背光灯2的独立控制;部分背光灯2损坏时,将背光电路板3拆卸,更换所需的背光灯即可,拆装、维修方便。
可选的,多个背光灯2在背光电路板3上呈阵列分布(例如为9×16的矩形阵列)。
为了提升虚像400中虚像内容部分(虚像画面中有虚像内容的部分)和无虚像内容部分(虚像画面中没有虚像内容的部分)的对比度,以及虚像内容的细腻程度,抬头显示装置中背光灯2的密度较高,例如,本实施例中,在4.1英寸的屏幕上布置9×16的背光灯阵列,这样使得背光灯2提供的背光的光斑覆盖的面积与虚像内容(也可以称为UI)部分的大小相适应,避免虚像内容部分的边缘存在浪费的光而使上述显示的对比度降低。但是,这种背光灯阵列由于背光灯的密度较高导致背光灯的散热较为困难,如果散热效果不好,会导致抬头显示装置的内部积热,影响液晶显示屏1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实施例中,在背光电路板3上开设至少一个散热孔,使得被点亮工作的背光灯2能够及时散热。在一优选方式中,至少一个散热孔位于背光灯2的下方,以保证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导热介质的热阻小于背光电路板3的热阻,以利用散热孔内的导热介质及时散热,且减少热量在背光电路板3上的传递,提高散热效果。该导热介质例如为空气或者导热非金属材料或者导热金属材料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像源10还包括准直结构4,准直结构4设置在液晶显示屏1和背光灯2之间,用于将背光灯2出射的背光光线进行准直,以避免或者减少某一或某些背光灯2出射的光线扩散到其他背光灯2对应的区域内,一方面可以减少光的浪费,从而在确保背光灯2亮度的情况下降低功耗,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虚像内容的对比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抬头显示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像源10连接,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抬头显示装置100所成的虚像400对应的环境空间的环境视觉亮度,对背光灯2的亮度进行调节。
如图3所示,AR-HUD(增强显示抬头显示装置)中,反射成像部将不同像源(第一像源101和第二像源102)出射的图像光线反射到眼盒区域300内。一些情况中,反射成像部为了保证不同像源对应的虚像在眼盒区域的高度方向上有一定的重合,在抬头显示装置的光路中增加了半透半反结构(例如平面反射镜201为半透半反镜),这样第一像源101出射的图像光线一部分被半透半反结构反射,继而形成第一虚像401,另一部分被半透半反结构透射(本实施例的半透半反结构并非限定透射率为50%,根据结构、材质等的不同,半透半反结构的透射率和反射率可以适当调整),第二像源102出射的图像光线一部分被半透半反结构透射,继而形成第二虚像402,另一部分被反射。
这一工作过程中不难看出,像源出射的图像光线的能量中至少有一部分被浪费,即相较于图2所示的抬头显示装置,同等情况下AR-HUD的亮度相对图2所示的HUD的亮度会下降,若要保证相同的虚像亮度,就需要背光提供更高的亮度,也即液晶显示屏1接收到热量更高。但是,由于液晶显示屏1能够承受的热量固定,导致AR-HUD的亮度不能适应较高的环境亮度,存在亮度不足的问题。类似地,裸眼3D的HUD也存在相似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通过传感器检测虚像内容的显示位置对应的环境空间的环境视觉亮度,然后根据该环境视觉亮度,确定虚像内容对应的背光灯2的理论亮度,然后将该理论亮度与液晶显示屏1在当前状态下允许的背光灯2的最大亮度进行比较,若理论亮度小于或等于背光灯2所允许的最大亮度,将背光灯2的亮度调整至该理论亮度,若理论亮度大于背光灯2所允许的最大亮度,可以在[0,最大亮度]的范围内根据虚像内容所在环境空间的显示位置处的环境亮度对背光灯2的亮度进行调节,例如将背光灯2的亮度调节为该最大亮度,如此,既可以保护液晶显示屏1,又可以提升背光灯2能够达到的上限亮度,从而解决液晶显示屏1的亮度不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抬头显示装置100所成的虚像400对应的环境空间的环境视觉亮度是指用户的眼睛在观察虚像内容时所感知的环境空间的亮度。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无虚像内容部分的背光灯2直接关闭,因此,上述抬头显示装置100所成的虚像400对应的环境空间的环境视觉亮度主要是指虚像内容的显示位置对应的环境空间的环境视觉亮度,以提高虚像内容部分和无虚像内容部分的显示对比度,保证虚像内容的清晰显示。
可选的,虚像内容的显示位置对应的环境空间的环境视觉亮度可以包含虚像内容的显示位置附近的位置处的环境视觉亮度。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摄像头采集车辆前方的环境图像,然后对环境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等同于用户的眼盒区域300感知的环境光的第一环境光亮度;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传感器采集车辆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光亮度,然后根据第一环境光度和第二环境光亮度确定虚像内容对应的环境空间的环境视觉亮度,以提高环境视觉亮度确定的准确性。本实施例中,在确定环境视觉亮度时不仅依据了传感器检测的第二环境光亮度,而且考虑了道路上车辆、障碍物、行人、建筑物、树木等其他环境物体的颜色导致的视觉亮度变化和不同材质的物体反光能力不同等因素导致的视觉亮度不同的问题。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确定环境视觉亮度时,根据采集的环境图像对图像中的目标对象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可以判断用户的视线方向上是否存在强烈的反光(外界环境反射到眼盒区域300的光),对于存在反光的情况,确定的环境视觉亮度会较亮,如此可以提高环境视觉亮度确定的准确性。
可选的,控制器还配置为根据液晶显示屏1允许的最大热量负载、以及液晶显示屏1当前接收的阳光热量负载确定液晶显示屏1当前状态下允许的背光灯2的最大亮度。
其中,液晶显示屏1允许的最大热量负载可以根据液晶显示屏1的结构、材料的材质等确定,液晶显示屏1当前接收的阳光热量负载可以根据车辆位置、车头朝向、太阳相对地球的位置关系、抬头显示装置100的开口位置等确定出倒灌入HUD的液晶显示屏1内的阳光热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适当的方式确定液晶显示屏1当前接收的热量负载,如通过传感器检测液晶显示屏1的温度,对此不做限制。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液晶显示屏1当前接收的阳光热量负载可以包括阳光倒灌之外的、传递到液晶显示屏1上的热量。
确定出液晶显示屏1允许的最大热量负载、以及液晶显示屏1当前接收的阳光热量负载后,可以确定液晶显示屏1还能够承受的剩余热量(也可以理解为液晶显示屏1剩余的温升余量),根据当前需要点亮的背光灯2的数量和剩余热量,确定点亮的每一背光灯2的最大亮度,也即得到液晶显示屏1当前状态下允许的背光灯2的最大亮度。这是因为背光灯2的亮度和其照射液晶显示屏1使其温度上升之间存在关系。
因为前面已经确定了环境视觉亮度,而为了使用户观看虚像内容比较舒服,不会出现虚像内容过暗或者刺眼的问题,基于环境视觉亮度可以确定一个与之匹配的虚像内容的亮度,而基于匹配的虚像内容的亮度可以确定相应的背光灯2的理论亮度。该背光灯2的理论亮度可以使该背光灯2对应的虚像内容的亮度与环境视觉亮度匹配。
基于确定的理论亮度以及确定点亮的背光灯2的最大亮度,可以确定背光灯2的亮度,以此保证在不会损坏液晶显示屏1的情况下,使背光灯2的最终的亮度和理论亮度更加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背光灯2的最大亮度的确定,综合了液晶显示屏1当前的热量负载情况、以及实时的背光灯2的点亮数量情况,因而相较于普通的所有背光灯2常亮的抬头显示装置100,本实施例的抬头显示装置100的背光灯2的最大亮度可以更高,换而言之,本实施例的HUD可以实现更高的虚像内容的亮度上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抬头显示装置100。车辆可以为汽车、货车、皮卡、火车等中的任意一种。
车辆对应于上述实施例的抬头显示装置,抬头显示装置实施例中的任何可选项也适用于车辆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像源和反射成像部,所述像源用于出射图像光线,所述反射成像部用于将所述图像光线反射到所述抬头显示装置对应的眼盒区域内,所述像源包括:
液晶显示屏;
多个背光灯,安装于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背侧,用于为所述液晶显示屏提供背光,以使所述液晶显示屏出射所述图像光线,多个所述背光灯中至少一个所述背光灯的亮度可独立调节,以降低所述液晶显示屏接收的来自所述背光灯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背光灯在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背侧分区设置,每个分区区域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背光灯,每个所述背光灯与所述液晶显示屏的一个或多个像素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源还包括背光电路板,多个所述背光灯安装于所述背光电路板,所述背光电路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的热阻小于所述背光电路板的热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源还包括准直结构,所述准直结构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屏和所述背光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像源连接,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所述抬头显示装置所成的虚像对应的环境空间的环境视觉亮度,对所述背光灯的亮度进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根据所述环境视觉亮度确定所述虚像中虚像内容对应的所述背光灯的理论亮度,判断所述背光灯的理论亮度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当前状态下的最大亮度,若是,将所述背光灯的亮度调节至所述理论亮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根据所述液晶显示屏允许的最大热量负载、以及所述液晶显示屏当前接收的阳光热量负载确定所述液晶显示屏当前状态下的最大亮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根据所述眼盒区域感知的环境光的第一环境光亮度和车辆所处环境的第二环境光亮度确定所述环境视觉亮度。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抬头显示装置。
CN202322370019.2U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20752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0019.2U CN220752409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0019.2U CN220752409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52409U true CN220752409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70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70019.2U Active CN220752409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52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17449B2 (en) Head-up display system
US20110193872A1 (en) Control system for hybrid daylight-coupled backlights for sunlight viewable displays
JP3717943B2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を内蔵する照明器組立体
CN109416431A (zh) 广角成像定向背光源
US20030043470A1 (en) Display backlighting apparatus
WO2018171211A1 (zh) 车载系统和交通工具
JP2009529452A (ja) 高輝度ディスプレイを含む車両リアビューアセンブリ
US20220219538A1 (en)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and vehicle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6886971B2 (en) Headup display
US11131884B2 (en) Display system
KR20110092348A (ko) 태양광 가시성 디스플레이를 위한 수동형 및 하이브리드형 주광-결합 백라이트
CN105644443A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后视系统及汽车
CN110967875A (zh) 车载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20752409U (zh) 一种抬头显示装置及车辆
CN105353511A (zh) 一种透光可调的反射屏、控制装置及应用其的显示系统
US6213627B1 (en) Illuminating system
CN109997072A (zh) 用于平视显示器的图像生成装置和用于控制该装置的方法
US20230041447A1 (en) Head Up Display Apparatus With a Bright Energy Efficient Backlight for a Vehicle
CN108152960B (zh) 车载平视显示方法及系统
US10453426B2 (en) Vehicular head-up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luminance areas
US20230130255A1 (en) Artificial fireplace for displaying an artificial fire pattern
JP3273931B2 (ja) 屋外用情報表示装置
CN209471301U (zh) 车辆用平视显示器装置
KR101125175B1 (ko) 차량용 허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JP2021076652A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