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9768U - 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 - Google Patents

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9768U
CN220749768U CN202321298258.5U CN202321298258U CN220749768U CN 220749768 U CN220749768 U CN 220749768U CN 202321298258 U CN202321298258 U CN 202321298258U CN 220749768 U CN220749768 U CN 220749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main body
side handle
handheld
rot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82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青青
肖尤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lanz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lanz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lanz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lanz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82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9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9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9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侧手柄包括连接组件和手持组件,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拍摄设备,手持组件位于连接组件的侧方,手持组件包括手持主体和转动件,转动件设置于手持主体内,转动件与连接组件连接,转动件与手持主体转动连接,以使连接组件能够绕手持主体转动。由于连接组件能够绕着手持主体转动,连接组件连接的拍摄设备能够自由设置于侧手柄的左侧或右侧,用户可根据使用状态调整拍摄设备的位置,使用省力;同时转动件设置在手持主体内部,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

Description

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
背景技术
传统的侧手柄一般设置有手持组件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与手持组件连接,连接组件设置在手持组件的左侧或右侧,无法根据使用状态调整拍摄设备与侧手柄连接的左右位置,在不同的使用场合用户需要以不自然的姿态变换不同的握持手势以改变拍摄设备的拍摄角度,使用费力,体验感差。
例如CN215862794U公开了一种可收纳侧手柄,其包括手柄体和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展开后位于手柄体的左侧,无法根据使用状态调整拍摄设备与侧手柄连接的左右位置,当切换至其他使用场合时,用户需要用不自然的姿态变换不同的握持手势,以改变拍摄设备的拍摄角度,使用费力,体验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以解决在不同的使用场合用户需要用不自然的姿态变换不同的握持手势,以改变拍摄设备的拍摄角度,使用费力,体验感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包括:
手持组件,位于所述连接组件的侧方,所述手持组件包括手持主体和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置于所述手持主体内,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手持主体转动连接,以使所述连接组件能够绕所述手持主体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能够带动所述连接组件绕所述手持主体顺时针转动90度,以使所述侧手柄从第一握持姿态切换至第二握持姿态;所述转动件的侧面设置有与手指配合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转动件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握持时放置手指;当所述侧手柄呈所述第一握持姿态时,所述第一凹槽外露于所述手持主体并与所述手持主体相对,所述第二凹槽隐藏于所述手持主体与所述转动件之间;当所述侧手柄切换至第二握持姿态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手持主体位于所述转动件的相对两侧并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皆外露于所述手持主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还能够带动所述连接组件绕所述手持主体继续顺时针转动90度,以使所述侧手柄从第二握持姿态切换至第三握持姿态;当所述侧手柄呈所述第三握持姿态时,所述第一凹槽隐藏于所述手持主体与所述转动件之间,所述第二凹槽外露于所述手持主体;其中,处于第一握持姿态的所述连接组件与处于所述处于第三握持姿态的所述连接组件关于所述手持主体呈镜像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至少四个,至少四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转动件的轴向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对应且排布方式相互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持主体背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与拇指配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用于握持时放置拇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手柄还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手持主体和所述转动件,以使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手持主体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持主体内部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轴向平行于所述转动件的轴向,所述避让槽与所述转动件的转动相适应,以使所述转动件转动时不会与手持主体产生干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和安装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转动件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滑槽且所述连接杆能够沿着所述滑槽轴向移动,所述连接头不凸出设置于所述转动件的侧面,以使所述转动件转动时所述连接头不会与所述手持主体产生干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设置有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收纳槽用于收纳所述连接头,所述连接杆相对所述连接头另一侧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收纳槽底部,所述第二收纳槽用于收纳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收纳槽抵接的部分杆体,同时限制所述连接头沿着所述连接杆轴向的移动,所述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共同作用以使所述连接头不凸出设置于所述转动件的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旋钮和安装轴,所述安装旋钮设置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件一端的杆体内部,所述安装轴设置于所述安装旋钮远离所述转动件的一端,所述安装轴贯穿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件的一端并延伸至外侧,所述安装轴用于安装拍摄设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侧手柄包括连接组件和手持组件,手持组件包括手持主体和转动件,由于连接组件能够绕着手持主体转动,以使连接组件连接的拍摄设备可自由设置于侧手柄的左侧或右侧,用户可根据使用状态调整拍摄设备的位置,使用省力;同时转动件设置在手持主体内部,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侧手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侧手柄另一个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侧手柄的不同握持姿态图;
图5为图1所示侧手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侧手柄;
10、手持组件;30、连接组件;
100、手持主体;110、第一安装孔;120、避让槽;130、第三凹槽;150、转动轴;200、转动件;210、第一凹槽;220、第二凹槽;230、第二安装孔;240、滑槽;241、第一收纳槽;242、第二收纳槽;310、连接杆;315、连接头;320、安装件;321、安装旋钮;322、安装轴。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1,侧手柄1作为一种摄影配件,用户可以通过侧手柄1来固定拍摄设备且能够根据不同使用场合切换不同的握持方位,以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具体地,用户可以使用侧手柄1完成婚礼跟拍,需要理解的是,拍摄设备可以是相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摄像机等。
侧手柄1包括手持组件10和连接组件30,手持组件10用于供人手握持,连接组件30安装于手持组件10的侧方,且连接组件30用于安装拍摄设备,从而安装到连接组件30的拍摄设备能够位于手持组件10的侧方。使用时,用户可以握持手持组件10来利用连接组件30安装的拍摄设备完成拍摄和摄影。
手持组件10包括手持主体100和转动件200,转动件200与手持主体100并排设置,转动件200的侧方安装有前文的连接组件30,转动件200与手持主体100转动连接,从而当转动件200相对手持主体100沿周向转动时,转动件200上安装的连接组件30能够随转动件200同步转动,进而实现对拍摄设备的拍摄角度的调节。在一实施例中,手持主体100与转动件200之间设置有转动轴150,转动轴150穿设于手持主体100和转动件200,以实现转动件200围绕转动轴150的转动。图2示意了手持主体100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0,第一安装孔110贯穿于手持主体100的端面,转动件200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30,第二安装孔230设置于转动件200的端面,转动轴150与第一安装孔110和第二安装孔230配合安装,以实现转动轴150穿设于手持主体100和转动件200。需要理解的是,第一安装孔110和第二安装孔230的数量与转动轴150的数量适应,例如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150的数量是两个,则第一安装孔110和第二安装孔230的数量皆是两个。
需要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侧手柄1可以不设置转动轴150,转动件200与手持主体10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球头连接、套管连接等,或者转动件200的环形凸起嵌入到手持主体100的环形槽内,只要能够实现转动件200与手持主体100转动连接的连接方式,皆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手持主体100的内部设置有避让槽120,避让槽120的轴向延伸方向平行于转动件200的轴向延伸方向,避让槽120与转动件200的转动相适应,以使转动件200旋转至任意角度时转动件200的外表面与避让槽120之间存在间隙,避免转动件200转动时与手持主体100产生干涉。在一实施例中,避让槽120是弧形槽,需要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不考虑美观和方便加工时,避让槽120的外形结构可以是矩形槽、三角形槽等,本实用新型对避让槽120的外形结构不作任何限定。
结合参考图2和图3,转动件200设置有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设置于转动件200相对的两侧,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皆是与手指配合的弧形槽,手持主体100背向转动件200的一侧边缘设置有第三凹槽130,第三凹槽130外形结构与拇指相匹配,用户握持侧手柄1时可以将拇指放置在第三凹槽130内,将剩余手指放置在第一凹槽210或第二凹槽220内,第一凹槽210、第二凹槽220和第三凹槽130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用户握持时更稳固、舒服。需要理解的是,用户在握持侧手柄1,通常将拇指放置在侧手柄1外表面的一侧,将剩余手指放置在侧手柄1外表面与拇指相对的另一侧,故用户在外表面一侧放置的手指为一个或四个,为适配用户手指数量,第一凹槽210的数量设置为至少四个,四个第一凹槽210沿着转动件200的轴向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0的数量还可以是五个、六个、七个等,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凹槽210的具体数量不作任何限定。第二凹槽220的数量与第一凹槽210的数量对应,例如当第一凹槽210的数量为四个时,第二凹槽220的数量也是四个。第二凹槽220的排列方式与第一凹槽210的排列方式相互对应,当第一凹槽210沿着转动件200的轴向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凹槽220也是沿着转动件200的轴向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需要理解的是,在不考虑握持手感时,第一凹槽210的排列方式可以是与转动件200轴向延伸方向呈夹角的斜向排列等,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的具体排列方式不作任何限定。
图4(a)示意了侧手柄1的第一握持姿态,当侧手柄1处于第一握持姿态时,第一凹槽210外露于手持主体100并与手持主体100相对,第二凹槽220隐藏于转动件200与手持主体100之间,此时侧手柄1作为右手柄使用,用户握持侧手柄1时能够将拇指放置在手持主体100侧面的第三凹槽130内,将剩余手指放置于第一凹槽210内。当转动件200带动连接组件30绕着手持主体100顺时针转动90度,手柄1从图4(a)示意的第一握持姿态切换至图4(b)示意的第二握持姿态,当侧手柄1处于第二握持姿态时,连接组件30与手持主体100位于转动件200的相对两侧并且呈相对设置,第一凹槽210和第二凹槽220皆外露于手持主体100,需要理解的是,图4(c)是侧手柄1的第二握持姿态的另一应用方式,此时侧手柄1作为上提手使用,用户握持侧手柄1时手持组件10的轴向延伸方向与人体站立方向垂直。当转动件200带动连接组件30绕着手持组件10继续顺时针旋转90度,侧手柄1由图4(b)示意的第二握持状态切换至图4(d)示意的第三握持姿态,当侧手柄1处于第三握持姿态时,第一凹槽210隐藏于转动件200和手持主体100之间,第二凹槽220外露于手持主体100,处于第三握持姿态的连接组件30与处于第一握持姿态的连接组件30关于手持主体100呈镜像对称设置,此时侧手柄1作为左手柄使用,用户使用侧手柄1时将拇指放置在手持主体100侧面的第三凹槽130内,将剩余手指放置在第二凹槽220内。
参考图4(b),转动件200内部设置有滑槽240,滑槽240的轴向延伸方向与转动件200的轴向延伸方向平行,连接组件30一端的杆体穿设于滑槽240内以使连接组件30能够沿着滑槽240轴向延伸方向移动,方便用户在使用侧手柄1连接的拍摄设备时,能够根据需求调整拍摄设备与手持组件10连接的位置,同时连接组件30穿设于滑槽240的杆体不凸出设置于转动件200的侧面,避免转动件200转动时连接组件30与手持主体100产生干涉。滑槽240的外形结构与安装组件30穿设于滑槽240一端的杆体的外形结构互相适应,例如滑槽240是矩形槽,连接组件30穿设于滑槽240一端的杆体的外形结构则是对应的矩形杆,需要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滑槽240的外形结构可以是圆形槽等,本实用新型对滑槽240和连接组件30穿设于滑槽240一端的杆体的外形结构不作任何限定。
结合参考图4(b)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转动件200设置有第一收纳槽241和第二收纳槽242,第一收纳槽241和第二收纳槽242分别设置于滑槽240相对的两侧,第一收纳槽241用于收纳连接组件30穿设于滑槽240时凸出于滑槽240的部分结构,同时第一收纳槽241限制了连接组件30沿杆体轴向延伸方向远离转动件200的移动;第二收纳槽242用于收纳连接组件30与第二收纳槽242底部抵接的部分杆体,同时第二收纳槽242限制了连接组件30沿杆体轴向延伸方向靠近转动件200的移动,第一收纳槽241和第二收纳槽242共同作用以使连接组件30穿设于滑槽240时杆体不会凸出设置于转动件200的侧面,以使转动件200转动时连接组件30的凸出滑槽240的部分结构不会与手持主体100产生干涉。
结合参考图3和图5,连接组件30包括连接杆310和安装件320,连接杆310与转动件200连接,连接杆310远离转动件200的另一端与安装件320连接,安装件320用于连接拍摄设备。连接杆310与转动件20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315,当连接杆310穿设于滑槽240时,连接头315抵接于第一收纳槽241的底部,连接杆310沿轴向延伸方向远离转动件200的移动被连接头315限制,此时连接头315被第一收纳槽241收纳,同时连接杆310远离连接头315的另一个端面抵接于第二收纳槽242,此时连接杆30沿轴向延伸方向靠近转动件200的移动被第二收纳槽242限制,第一收纳槽241和第二收纳槽242共同作用以使连接头315不会凸出设置于转动件200的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件320包括安装旋钮321和安装轴322,安装旋钮321设置于连接杆310远离转动件200一端的杆体内部,安装轴322与安装旋钮321远离转动件200的一端连接,安装轴322贯穿于连接杆310远离转动件200的一端并延伸至外侧,安装轴322用于连接拍摄设备,安装轴322设置有螺纹,以使安装件320能够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拍摄设备,当安装旋钮321拧紧时,安装轴322通过螺纹配合固定拍摄设备;当安装旋钮321拧松时,安装轴322与拍摄设备的螺纹连接被取消,拍摄设备能够拆离于侧手柄1。需要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件320与拍摄设备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魔术贴连接、管夹连接、卡合连接等,本实用新型对安装件320与拍摄设备的连接方式不作任何限定。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拍摄设备;
手持组件,位于所述连接组件的侧方,所述手持组件包括手持主体和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置于所述手持主体内,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手持主体转动连接,以使所述连接组件能够绕所述手持主体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能够带动所述连接组件绕所述手持主体顺时针转动90度,以使所述侧手柄从第一握持姿态切换至第二握持姿态;所述转动件的侧面设置有与手指配合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转动件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握持时放置手指;当所述侧手柄呈所述第一握持姿态时,所述第一凹槽外露于所述手持主体并与所述手持主体相对,所述第二凹槽隐藏于所述手持主体与所述转动件之间;当所述侧手柄切换至第二握持姿态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手持主体位于所述转动件的相对两侧并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皆外露于所述手持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还能够带动所述连接组件绕所述手持主体继续顺时针转动90度,以使所述侧手柄从第二握持姿态切换至第三握持姿态;当所述侧手柄呈所述第三握持姿态时,所述第一凹槽隐藏于所述手持主体与所述转动件之间,所述第二凹槽外露于所述手持主体;其中,处于第一握持姿态的所述连接组件与处于所述处于第三握持姿态的所述连接组件关于所述手持主体呈镜像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至少四个,至少四个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转动件的轴向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对应且排布方式相互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主体背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边缘设置有与拇指配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用于握持时放置拇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手柄还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手持主体和所述转动件,以使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手持主体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主体内部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轴向平行于所述转动件的轴向,所述避让槽与所述转动件的转动相适应,以使所述转动件转动时不会与手持主体产生干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和安装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转动件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滑槽且所述连接杆能够沿着所述滑槽轴向移动,所述连接头不凸出设置于所述转动件的侧面,以使所述转动件转动时所述连接头不会与所述手持主体产生干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设置有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分别设置于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收纳槽用于收纳所述连接头,所述连接杆相对所述连接头另一侧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收纳槽底部,所述第二收纳槽用于收纳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收纳槽抵接的部分杆体,同时限制所述连接头沿着所述连接杆轴向的移动,所述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共同作用以使所述连接头不凸出设置于所述转动件的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旋钮和安装轴,所述安装旋钮设置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件一端的杆体内部,所述安装轴设置于所述安装旋钮远离所述转动件的一端,所述安装轴贯穿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转动件的一端并延伸至外侧,所述安装轴用于安装拍摄设备。
CN202321298258.5U 2023-05-25 2023-05-25 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 Active CN220749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8258.5U CN220749768U (zh) 2023-05-25 2023-05-25 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8258.5U CN220749768U (zh) 2023-05-25 2023-05-25 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9768U true CN220749768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70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8258.5U Active CN220749768U (zh) 2023-05-25 2023-05-25 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9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5255B2 (en) Holding mechanism for stabilizer and handheld stabilizer
US780064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an image-capturing device
US20210131609A1 (en) Handheld gimbal
CN108591791B (zh) 稳定器用机架组件及稳定器
US10365543B2 (en) Holder for mobile devices
JP2002281142A (ja) カメラ機能付き携帯端末装置
KR101680103B1 (ko) 카메라 짐벌
US10185348B2 (en) Joystick structure and remote controller
EP1615096A1 (en) Computer input device
WO2016138720A1 (zh) 一种多功能支架组件及显示设备套件
US20220357640A1 (en) Photographing device support having auxiliary handle
US20190235356A1 (en) Device for operating a touchscreen and taking self-portraits
CN220749768U (zh) 可切换握持方位的侧手柄
CN212719111U (zh) 云台及拍摄装置
TWM483149U (zh) 可單手操作及切換方向之棘輪扳手
US20180364549A1 (en) Camera accessory and imaging unit
WO2023005623A1 (zh) 增强现实装置及智能眼镜
CN205142323U (zh) 单手持稳定器
WO2020258144A1 (zh) 手持云台
CN219775422U (zh) 相机支架的辅助手柄以及相机支撑装置
CN220325655U (zh) 一种指环支架
CN115016597B (zh) 一种手写笔以及电子设备
CN109154414B (zh) 云台手持杆组件及装设有该云台手持杆组件的云台
JP2002300069A (ja) 無線通信カード用収納ケース
CN220307243U (zh) 手机夹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