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9307U - 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9307U
CN220749307U CN202322662117.3U CN202322662117U CN220749307U CN 220749307 U CN220749307 U CN 220749307U CN 202322662117 U CN202322662117 U CN 202322662117U CN 220749307 U CN220749307 U CN 220749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ear
fire hose
strength
fib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621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中武
涂宏博
周琦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Chenxi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Chenx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Chenxi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Chenx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621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9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9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9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包括聚氨酯基底层,聚氨酯基底层的内腔设置有高强度保护层,且高强度保护层包括金属丝和金属环,所述聚氨酯基底层的外侧设置有耐磨保护层,且耐磨保护层包括聚酰胺纤维层和富强纤维层,所述带体的内侧设置有内保护层,且内保护层包括二氧化硅涂层和二氧化铪涂层。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高强度保护层,其包括的金属环可提高本消防水带整体的抗压性,金属丝可提高本消防水带整体的抗拉性,设置了耐磨保护层,其包括的富强纤维层可对带体外侧起到第一层耐磨保护处理,聚酰胺纤维层在富强纤维层损坏后可对带体外侧起到第二层耐磨保护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水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
背景技术
消防水带是用来运送高压水或泡沫等阻燃液体的软管,传统的消防水带以橡胶为内衬,外表面包裹着亚麻编织物,先进的消防水带则用聚氨酯等聚合材料制成,消防水带的两头都有金属接头,可以接上另一根水带以延长距离或是接上喷嘴以增大液体喷射压力,但现有的消防水带缺乏耐磨保护机构,从而导致其容易受到磨损而损坏,且整体的抗拉性和抗压性较差,从而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包括聚氨酯基底层,聚氨酯基底层的内腔设置有高强度保护层,且高强度保护层包括金属丝和金属环,所述聚氨酯基底层的外侧设置有耐磨保护层,且耐磨保护层包括聚酰胺纤维层和富强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带体的内侧设置有内保护层,且内保护层包括二氧化硅涂层和二氧化铪涂层。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铪涂层涂设于带体的内侧,且二氧化硅涂层涂设于二氧化铪涂层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聚酰胺纤维层位于聚氨酯基底层的外侧,且富强纤维层位于聚酰胺纤维层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金属环位于金属丝的外侧,且金属丝和金属环的数量均为多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高强度保护层,其包括的金属环可提高本消防水带整体的抗压性,金属丝可提高本消防水带整体的抗拉性,设置了耐磨保护层,其包括的富强纤维层可对带体外侧起到第一层耐磨保护处理,聚酰胺纤维层在富强纤维层损坏后可对带体外侧起到第二层耐磨保护处理。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内保护层,其包括的二氧化硅涂层可提高本消防水带内侧的光滑性,二氧化铪涂层在二氧化硅涂层损坏后可提高本消防水带内侧的耐高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保护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带体1、聚氨酯基底层11、高强度保护层12、金属丝121、金属环122、耐磨保护层13、聚酰胺纤维层131、富强纤维层132、内保护层2、二氧化硅涂层21、二氧化铪涂层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带体1、聚氨酯基底层11、高强度保护层12、金属丝121、金属环122、耐磨保护层13、聚酰胺纤维层131、富强纤维层132、内保护层2、二氧化硅涂层21和二氧化铪涂层2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图3,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包括带体1,带体1包括聚氨酯基底层11,聚氨酯基底层11的内腔设置有高强度保护层12,且高强度保护层12包括金属丝121和金属环122,金属环122可提高本消防水带整体的抗压性,金属丝121可提高本消防水带整体的抗拉性,聚氨酯基底层11的外侧设置有耐磨保护层13,且耐磨保护层13包括聚酰胺纤维层131和富强纤维层132,富强纤维层132可对带体1外侧起到第一层耐磨保护处理,聚酰胺纤维层131在富强纤维层132损坏后可对带体1外侧起到第二层耐磨保护处理。
带体1的内侧设置有内保护层2,且内保护层2包括二氧化硅涂层21和二氧化铪涂层22,二氧化硅涂层21可提高本消防水带内侧的光滑性,二氧化铪涂层22在二氧化硅涂层21损坏后可提高本消防水带内侧的耐高温性,二氧化铪涂层22涂设于带体1的内侧,且二氧化硅涂层21涂设于二氧化铪涂层22的内侧,聚酰胺纤维层131位于聚氨酯基底层11的外侧,且富强纤维层132位于聚酰胺纤维层131的外侧,金属环122位于金属丝121的外侧,且金属丝121和金属环122的数量均为多个。
使用时,设置了高强度保护层12,其包括的金属环122可提高本消防水带整体的抗压性,金属丝121可提高本消防水带整体的抗拉性,设置了耐磨保护层13,其包括的富强纤维层132可对带体1外侧起到第一层耐磨保护处理,聚酰胺纤维层131在富强纤维层132损坏后可对带体1外侧起到第二层耐磨保护处理,设置了内保护层2,其包括的二氧化硅涂层21可提高本消防水带内侧的光滑性,二氧化铪涂层22在二氧化硅涂层21损坏后可提高本消防水带内侧的耐高温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包括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包括聚氨酯基底层(11),聚氨酯基底层(11)的内腔设置有高强度保护层(12),且高强度保护层(12)包括金属丝(121)和金属环(122),所述聚氨酯基底层(11)的外侧设置有耐磨保护层(13),且耐磨保护层(13)包括聚酰胺纤维层(131)和富强纤维层(1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的内侧设置有内保护层(2),且内保护层(2)包括二氧化硅涂层(21)和二氧化铪涂层(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铪涂层(22)涂设于带体(1)的内侧,且二氧化硅涂层(21)涂设于二氧化铪涂层(2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纤维层(131)位于聚氨酯基底层(11)的外侧,且富强纤维层(132)位于聚酰胺纤维层(13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环(122)位于金属丝(121)的外侧,且金属丝(121)和金属环(122)的数量均为多个。
CN202322662117.3U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 Active CN220749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62117.3U CN220749307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62117.3U CN220749307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9307U true CN220749307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49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62117.3U Active CN220749307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9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749307U (zh) 一种高强度耐磨消防水带
CN203604827U (zh) 一种液压油管
JP201816201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3531225A (zh) 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拉挤成型防腐管及其制作工艺
CN105090647B (zh) 一种应用于海洋钻井平台耐负压的输送跨接和抽吸磨蚀粉料软管总成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7456A (zh) 一种新型涂层水带的生产工艺
CN207161914U (zh) 一种便于拖行的消防水带
CN206339701U (zh) 一种高强度复合光纤保护套
CN202612899U (zh) 一种消防用水带
CN205591034U (zh) 一种聚氨酯复合耐磨涂层缆绳
CN211420706U (zh) 一种机电类特种设备用钢丝绳
CN205875781U (zh) 一种冷却塔内壁混凝土表面裂纹修补结构
CN205037005U (zh) 一种应用于海洋钻井平台耐负压的输送跨接和抽吸磨蚀粉料软管总成
CN220846844U (zh) 一种高强防滑麻绳
CN219775168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高强度水带接扣
WO2020082919A1 (zh) 线缆微束管及微束管线缆
CN220910838U (zh) 一种抗压高强度的消防水带
CN111473170A (zh) 一种海洋油汽输送软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20379102U (zh) 一种耐磨耐用消防水带
CN214305673U (zh) 一种耐磨强度高的消防水带
CN220168795U (zh) 一种抗压型消防水带
CN105040590A (zh) 2000MPa耐久型公铁两用斜拉桥平行钢丝斜拉索
CN209340667U (zh) 一种高压耐磨轻便消防水带
CN210372385U (zh) 一种高强度消防水带
CN212643798U (zh) 一种高压耐磨轻便型消防水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