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3993U - 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743993U CN220743993U CN202322232031.7U CN202322232031U CN220743993U CN 220743993 U CN220743993 U CN 220743993U CN 202322232031 U CN202322232031 U CN 202322232031U CN 220743993 U CN220743993 U CN 2207439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mbedded groove
- corner protector
- protection piece
- wrap angle
- linkage fa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包括呈空心结构的包角护件,所述包角护件的一侧端面成型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嵌装槽;所述包角护件在与嵌装槽相重叠区域内成型有至少一条朝底端方向竖直延伸的支撑条,其中,任一所述支撑条的底端在竖向高度方向上相对位于嵌装槽底边的上方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包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窗扇体中,主要由框架型材及玻璃拼装而成,其中,框架型材一般为铝制材料,其质地偏软,因此在运输过程中,框架型材易发生碰撞、跌落等异常情况而导致边角位置受外力冲击发生变形,最终出现框架型材报废、返工等问题,因此,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通过木架包装、护角包装等措施对框架型材进行防护处理。
其次,目前市面上的多扇同步联动的联动门窗产品,在现有框架型材基础上,在顶面和/底面还增设有用于安装联动机构、连接端子及导轮等部件的安装梁,可参见现有专利“CN214365687U 、一种联动门安装结构”、“CN217176309U、联动滑动门”等,各个厂家所设计的联动机构存在略微差异,一般情况下:联动机构包含至少两个枢接于安装梁上且供齿条带循环绕设的同步轮,连接端子固定在齿条带上,导轮通过压簧连接于安装梁上,从而导致安装梁需要设置槽位用于容置同步轮、齿条带、导轮及压簧,并且导轮会突出外露于安装梁的顶面,连接端子会突出外露于安装梁的侧面。
如附图1所示的安装梁的剖面图,其两个外侧边为片状结构(此处的片状结构较为薄弱,往往外力冲击力是直接作用于此处的片状结构),其中部由两个内侧边构成,且相邻的外侧边与内侧边之间通过支撑桥连接(此处的支撑桥起到支撑外侧边及内侧边的作用以增强安装梁的整体强度,其厚度及刚性强度相对更大)。
基于此,采用传统的护角包装件无法适配联动扇,无法有效地包裹及保护到安装梁、联动机构、连接端子及导轮,从业人员急需设计一款既能对联动扇的边角位置进行防护、又能够保护安装至安装梁上各个部件的新式护角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具有缓冲、防撞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包括呈空心结构的包角护件,所述包角护件的一侧端面成型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嵌装槽;所述包角护件在与嵌装槽相重叠区域内成型有至少一条朝底端方向竖直延伸的支撑条,其中,任一所述支撑条的底端在竖向高度方向上相对位于嵌装槽底边的上方位置。
进一步,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条的外侧面与嵌装槽的其中一个内侧面之间形成限位间隙,并且所述支撑条的外侧面和/或嵌装槽的内侧面兼作为限位顶撑面。
进一步,所述包角护件成型有两条横向间隔布置于嵌装槽内且均朝底端方向竖直延伸的支撑条,其中,两所述支撑条分别与嵌装槽的两内侧面之间形成限位间隙。
进一步,至少一条所述支撑条凸起成型于包角护件另一侧端面的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包角护件另一侧端面的内壁凸起成型有至少一个呈竖直延伸的抵撑部。
进一步,所述包角护件另一侧端面及顶端面均成型有至少一条呈凸起状的缓冲凸起部。
进一步,所述包角护件的内腔分隔形成至少一个与嵌装槽相通的容置腔。
进一步,所述包角护件的顶端面与嵌装槽顶边之间预留有一段高度间距,其中,该高度间距作为竖向方向上的限位缓冲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支撑条的底端对应与安装梁的支撑桥相抵触,从而将包角护件受到由其顶端朝底端方向的外部冲击力经支撑条传导至安装梁的支撑桥上,利用支撑桥强度高的特点来承受外部冲击;2)通过抵撑部对应与安装梁的端面相抵触,从而将包角护件受到左端朝右端方向的外部冲击力经抵撑部传导至安装梁的端面,利用安装梁在长度方向上刚性高的特点来承受外部冲击;3)通过包角护件起到对安装梁及其配套的零部件进行全方位的防撞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安装梁的示意图。
图2为包角护件装配至安装梁的使用示意图。
图3-4为包角护件及安装梁的示意图。
图5-6为包角护件的示意图。
图7为包角护件及安装梁的情况一示意图。
图8为包角护件及安装梁的情况二示意图。
图9为包角护件及安装梁的情况三示意图。
其中,10-包角护件,101-左侧端面,102-右侧端面,103-顶端面,104-前端面,105-后端面,20-打包带,11-嵌装槽,12-支撑条,121-限位间隙,13-抵撑部,14-缓冲凸起部,15-容置腔,30-安装梁,31-外侧边,32-内侧边,33-支撑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参见附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防撞缓冲护角结构,包括呈空心结构的包角护件10,其中,包括护件的底部为与内腔相通的敞口式结构(更便于包角护件10装配至联动扇上),具体地,为了便于解释说明,定义的包角护件10包括一体成型的顶端面103、位于左右方向上的左侧端面101和右侧端面102、以及位于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面104和后端面105,此处的方位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应性的调整,其不作为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包角护件10的一侧端面(右侧端面102)成型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嵌装槽11,其中,嵌装槽11用于供联动扇的安装梁30嵌装配合,使得包角护件10与安装梁30的端部之间相互嵌装配合,令安装梁30的端部穿过嵌装槽11置于包角护件10的内腔中,最终达到包角护件10包裹住安装梁30端部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包角护件10在与嵌装槽11相重叠区域内成型有至少一条朝底端方向竖直延伸的支撑条12,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包角护件10成型四条支撑条12,其中两条支撑条12位于嵌装槽11所在的包角护件10的一侧端面(右侧端面102)上,并且此处的两条支撑条12横向间隔布置于嵌装槽11内且均朝底端方向竖直延伸。另外两条支撑条12位于包角护件10的另一侧端面(左侧端面101)上,并且此处的两条支撑条12呈横向间隔布置于左侧端面101的内壁。
进一步,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右侧端面102上的支撑条12与位于左端面上的支撑条12之间相互对齐且底端相齐平。
在本实施例中,任一支撑条12的底端在竖向高度方向上相对位于嵌装槽11底边的上方位置,从而令支撑条12的底端至嵌装槽11底面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以便在安装梁30端部置于嵌装槽11内时,各个支撑条12相对伸入安装梁30的外侧边31与内侧边32之间的间隙中,并且各个支撑条12的底端对应与安装梁30的支撑桥33相抵触,因此,包角护件10受到由其顶端朝底端方向的外部冲击力时,外部冲击力可经各个支撑条12传导至安装梁30的支撑桥33上,利用支撑桥33强度高的特点来承受外部冲击,避免外部冲击力作用于安装梁30的外侧边31与内侧边32上。其次,利用支撑条12的底端与安装梁30的支撑桥33相抵触配合,还起到对安装梁30在嵌装槽11内的高度方向上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通过设置多个支撑条12可将外部冲击力进行分散传导至支撑桥33的多个位置,避免对支撑桥33造成单点的局部冲击,达到均匀分散外部冲击力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条12的外侧面与嵌装槽11的其中一个内侧面之间形成限位间隙121,并且所述支撑条12的外侧面和/或嵌装槽11的内侧面兼作为限位顶撑面,具体地,位于包角护件10的一侧端面(右侧端面102)上的两条支撑条12分别与嵌装槽11的两内侧面之间形成一个限位间隙121,限位间隙121用于容置安装梁30的外侧边31。因此,利用一个或两个限位间隙121对嵌装于嵌装槽11内的安装梁30进行前后方向上的限位,从而防止安装梁30发生前后方向上的横向移位。
具体地,根据实际安装梁30的规格情况,使安装梁30的外侧边31对应与限位顶撑面(支撑条12的外侧面和/或嵌装槽11的内侧面)相抵触配合,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具体规格情况作出解释说明。
情况一:安装梁30的规格为横向宽度40mm,安装梁30的两个外侧边31分别置于两个限位间隙121中,并且安装梁30的两外侧边31分别与两支撑条12的外侧面相贴合接触,由此,此时的两支撑条12的外侧面兼作为限位顶撑面,实现对安装梁30在前后方向上的限位作用。
情况二:安装梁30的规格为横向宽度45mm,安装梁30的两个外侧边31分别置于两个限位间隙121中,并且安装梁30的两外侧边31分别与嵌装槽11的两个内侧面相贴合接触,由此,此时的嵌装槽11的两个内侧面兼作为限位顶撑面,实现对安装梁30在前后方向上的限位作用。
情况三:安装梁30的外侧边31厚度等于或略小于限位间隙121的宽度,安装梁30的两个外侧边31分别置于两个限位间隙121中,并且安装梁30的每个外侧边31同时与支撑条12的外侧面和嵌装槽11的内侧面相贴合接触,由此,支撑条12的外侧面和嵌装槽11的内侧面同时兼作为限位顶撑面,实现对安装梁30在前后方向上的限位作用。
基于以上的情况一至三可知,本实施例的包角护件10可适配多种规格尺寸的安装梁30,通用性更好。另外,每个限位间隙121的内顶面与安装梁30的外侧边31顶部之间可预留有约0.3mm的间隙,从而避免限位间隙121的内顶面与安装梁30的外侧边31相接触,进而避免外部冲击力经限位间隙121的内顶面传导至安装梁30的外侧边31。
在本实施例中,包角护件10另一侧端面(左侧端面101)的内壁凸起成型有至少一个呈竖直延伸的抵撑部13,此时的抵撑部13与嵌装于嵌装槽11内的安装梁30端面相抵触配合,因此,包角护件10受到由其左端朝右端方向的外部冲击力时,外部冲击力可经抵撑部13传导至安装梁30端面,此时的外部冲击力与安装梁30的长度延伸方向同向,且由于安装梁30是以依靠挤压拉伸铝制材料得到的,在其长度方向的承受能力非常强,因此,此时的左端朝右端方向的外部冲击力无法安装梁30端部的变形。其次,抵撑部13对应与支撑桥33的端面及安装梁30非侧边的端面区域相抵触,可避免外部冲击力作用在外侧边31或内侧边32的端面,进一步提升承压能力。
进一步,包角护件10的左侧端面101上设置有两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抵撑部13,从而将外部冲击力经两个抵撑部13分散传导至安装梁30端面的不同位置,避免对安装梁30端面造成单点的局部冲击,达到均匀分散外部冲击力的效果。
为了便于包角护件10的成型加工,本实施例的抵撑部13与位于包角护件10的左侧端面101上的两支撑条12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即,此处的每个支撑条12的底端局部成型有沿竖向延伸的一个抵撑部1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加工情况及成本,可选用一体成型或分体独立成型的方式,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包角护件10另一侧端面(左侧端面101)及顶端面103均成型有至少一条呈凸起状的缓冲凸起部14,缓冲凸起部14与左侧端面101及顶端面103之间形成一定落差,外部冲击力率先与缓冲凸起部14相接触,使得缓冲凸起部14吸能形变压缩,起到对外部冲击力的吸能缓冲作用,从而减弱外部冲击力作用在支撑条12及抵撑部13上的作用力。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包角护件10左侧端面101及顶端面103均成型有三条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缓冲凸起部14,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缓冲凸起部14之间所形成的凹槽位置可供打包带20相穿过捆绑,由此,安装于同一联动扇上的任意相邻的两个包角护件10之间可通过打包带20进行捆绑束缚,利用缓冲凸起部14起到对打包带20的限位,避免打包带20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包角护件10的内腔分隔形成至少一个与嵌装槽11相通的容置腔15,其中,容置腔15用于容置预设的连接端子(图中未示),容置腔15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选用的连接端子规格作出适应性调整,保证容置腔15完全包裹及容置连接端子便可。其次,为了提升包角护件10的通用性,本实施例的包角护件10的内腔形成有两个分别置于嵌装槽11两侧的容置腔15,以便于适应不同方位的连接端子。
在本实施例中,包角护件10的顶端面103与嵌装槽11顶边之间预留有一段高度间距,其中,该高度间距作为竖向方向上的限位缓冲区,即,限位缓冲区高于导轮(图中未示)突出外露于安装梁30顶面的距离,由此,在受到由其包角护件10顶端朝底端方向的外部冲击力时,外部冲击力会作用于包角护件10的顶端面103及成型与顶端面103的缓冲凸起部14上,而不会作用于导轮上,起到对导轮的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做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包括呈空心结构的包角护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角护件(10)的一侧端面成型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嵌装槽(11);所述包角护件(10)在与嵌装槽(11)相重叠区域内成型有至少一条朝底端方向竖直延伸的支撑条(12),其中,任一所述支撑条(12)的底端在竖向高度方向上相对位于嵌装槽(11)底边的上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条(12)的外侧面与嵌装槽(11)的其中一个内侧面之间形成限位间隙(121),并且所述支撑条(12)的外侧面和/或嵌装槽(11)的内侧面兼作为限位顶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角护件(10)成型有两条横向间隔布置于嵌装槽(11)内且均朝底端方向竖直延伸的支撑条(12),其中,两所述支撑条(12)分别与嵌装槽(11)的两内侧面之间形成限位间隙(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所述支撑条(12)凸起成型于包角护件(10)另一侧端面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角护件(10)另一侧端面的内壁凸起成型有至少一个呈竖直延伸的抵撑部(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角护件(10)另一侧端面及顶端面(103)均成型有至少一条呈凸起状的缓冲凸起部(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角护件(10)的内腔分隔形成至少一个与嵌装槽(11)相通的容置腔(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角护件(10)的顶端面(103)与嵌装槽(11)顶边之间预留有一段高度间距,其中,该高度间距作为竖向方向上的限位缓冲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32031.7U CN220743993U (zh) | 2023-08-18 | 2023-08-18 | 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32031.7U CN220743993U (zh) | 2023-08-18 | 2023-08-18 | 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743993U true CN220743993U (zh) | 2024-04-09 |
Family
ID=90565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32031.7U Active CN220743993U (zh) | 2023-08-18 | 2023-08-18 | 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743993U (zh) |
-
2023
- 2023-08-18 CN CN202322232031.7U patent/CN22074399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08115B2 (en) | Chassis platform module for electric vehicle | |
CN220743993U (zh) | 一种适用于联动扇的防撞护角结构 | |
CN217754520U (zh) |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瓦楞纸箱 | |
EP4243170A1 (en) | Battery case | |
CN214566788U (zh) | 球形产品缓冲包装箱 | |
KR200480567Y1 (ko) | 운반차용 안전가드의 원터치 체결부 | |
CN220324586U (zh) | 一种边框结构、电池包箱体及动力电池 | |
CN216994461U (zh) | 一种前挡结构、前挡组合件及手推车 | |
CN220866103U (zh) | 一种钢化玻璃板 | |
CN216055031U (zh) | 动力电池的托盘、箱体、动力电池包及车辆 | |
CN215708023U (zh) | 一种防冲击的瓦楞纸箱 | |
CN221757656U (zh) | 一种电池安装结构及电动车 | |
CN217508687U (zh) | 一种封装边框及其光伏组件 | |
CN217731351U (zh) | 一种可调式护角 | |
CN212922725U (zh) | 一种集装箱 | |
CN220519457U (zh) | 一种用于叠片锂电池x射线检测的托盘夹爪机构 | |
CN213292006U (zh) | 防护装置、汽车电池包及汽车 | |
CN112239012A (zh) | 一种物流防磕碰防护架 | |
CN215479501U (zh) | 一种叉车的脚部防撞装置 | |
CN214987500U (zh) | 一种易碎物品缓冲防护运输包装箱 | |
CN220753620U (zh) | 电池包及电池储能装置 | |
CN212638316U (zh) | 一种带有边角加强缓冲机构的纸盒 | |
CN214690726U (zh) | 一种包装结构及包装装置 | |
CN213678066U (zh) | 一种新型空调包装结构组件 | |
CN220181588U (zh) | 一种风管机的包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