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0409U - 一种刀具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刀具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0409U
CN220740409U CN202322465184.6U CN202322465184U CN220740409U CN 220740409 U CN220740409 U CN 220740409U CN 202322465184 U CN202322465184 U CN 202322465184U CN 220740409 U CN220740409 U CN 220740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detection
piston rod
detecto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651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翔玮
周建伟
倪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hua Opt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hua Opt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hua Opt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hua Opt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651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0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0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0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Sensing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刀具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刀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加工刀具端部的磨损,包括:安装板,加工刀具活动设置在安装板中心位置的上方;分别位于安装板两端部且对立设置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内均设有检测器与活塞杆,活塞杆位于检测器靠近安装板中心位置的一侧,活塞杆内沿水平方向上设置有通孔,活塞杆可在检测组件的检测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可在检测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活塞杆,在保证检测刀具磨损过程中稳定性的同时,也保证了该检测装置在未对加工刀具进行磨损检测时检测器处于密封的状态,避免加工刀具加工过程中铁屑以及冷却液飞溅到检测组件内而影响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刀具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刀具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刀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的快速发展,产品逐渐开始多样化,因此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加工精度要求。
在频繁的加工过程中加工刀具往往会出现磨损,而一般工人只是依靠肉眼去判断刀具的磨损,这也导致加工后的产品质量浮动较大,现有的刀具检测装置由于设置在机床上,使得加工刀具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将铁屑或者冷却水飞溅到检测装置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检测装置的检测功能收到铁屑或冷却水的影响,进而导致检测装置对加工刀具的检测精度有所降低,降低产品的加工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报废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整体结构简单,通过检测器以及可在检测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活塞杆保证了该检测装置对加工刀具检测时的稳定性,确保产品加工质量不受影响的刀具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刀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加工刀具端部的磨损,包括:安装板,所述加工刀具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中心位置的上方;
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两端部且对立设置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内均设有检测器与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检测器靠近所述安装板中心位置的一侧,所述活塞杆内沿水平方向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塞杆可在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当所述活塞杆处于所述检测位置时,所述检测器发出的检测光源可因所述通孔与其共处同一水平高度照射至所述检测组件外,而允许所述检测光源对所述加工刀具端部的磨损进行检测;并在所述活塞杆处于所述封闭位置时,所述检测器发出的检测光源可因所述通孔与其存在高度差而阻挡在所述检测组件内。
在上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至少两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每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所述检测器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活塞杆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
电路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并处于所述检测器的下方,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检测器电连接,用以控制所述检测器的开启和关闭。
在上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更换孔,所述更换孔内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用以将所述活塞杆密封在所述第二壳体内。
在上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与所述第二透光孔同轴设置,且当所述检测器处于所述检测位置时,所述第一透光孔、第二透光孔以及所述通孔处于同一轴心线上。
在上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呈环形分布有锁止块,所述锁止块内连接有滤芯,所述滤芯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孔与所述第二透光孔之间,用以防止杂质进入所述第一壳体内。
在上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二壳体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顶壁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活塞杆活动设置在所述限位孔内,且所述活塞杆的顶部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用以防止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时两者之间出现缝隙。
在上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气孔与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朝向所述活塞杆的底部,所述第一出气孔内的气体用以驱动所述活塞杆沿限位孔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出气孔靠近所述第二透光孔并用以将气体通过所述滤芯输送至所述第二透光孔内。
在上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中,所述刀具检测装置还包括:
气泵,其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
均连接所述气泵上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二气管远离所述气泵的一端均固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且所述第一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出气孔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出气孔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中,所述安装板的中心位置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三出气孔,所述气泵上设有第三气管,所述第三气管远离所述气泵的端部固设在所述固定块上,且所第三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三出气孔联通,用以去除所述加工刀具上的铁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刀具检测装置通过在安装板的两端部对立设置检测组件,在活塞杆处于检测位置时,活塞杆上的通孔与检测器发出的检测光源共处同一水平高度,进而在检测光源穿过通孔照射至安装板上方的加工刀具上,对加工刀具的磨损情况完成检测,避免磨损后的加工刀具对产品加工的质量造成影响,且在活塞杆处于封闭位置时,由于通孔与检测器发出的检测光源存在高度差,因此活塞杆可将检测光源阻挡在检测组件内,确保了该检测装置在未对加工刀具进行磨损检测时检测器处于密封的状态,避免了加工刀具加工过程中铁屑以及冷却液飞溅到检测组件内而影响检测器的检测精度,延长该检测器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使得检测后的加工刀具所加工后的产品质量得到保障。
(2)第二壳体侧壁上呈环形分布的锁止块可将滤芯进行卡接,并将滤芯固定于第一透光孔与第二透光孔之间,这样在加工刀具进行磨损检测时,利用滤芯有效的起到防尘和防水的效果,确保第一壳体内的检测器不受外界杂质的影响,确保检测器对加工刀具检测时的稳定性,也有利于延长检测器的使用寿命。
(3)第二出气孔靠近第二透光孔,这样气泵内的气体从第二出气孔的输出端通过滤芯向第二透光孔流出,即利用第二出气孔内的气体使得检测器在对加工刀具检测过程中外界的灰尘、水气不易进入至第一壳体内,极大程度的保护了检测组件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刀具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内检测器与活塞杆的安装结构视图;
图3是滤芯在第二壳体内的安装结构视图;
图4是第二出气孔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结构视图。
图中,1、安装板;2、检测组件;3、检测器;4、活塞杆;5、通孔;6、第一壳体;7、第二壳体;8、电路板;9、更换孔;10、密封塞;11、第一透光孔;12、第二透光孔;13、锁止块;14、滤芯;15、限位槽;16、密封条;17、第一出气孔;18、第二出气孔;19、限位孔;20、弹性件;21、气泵;22、第一气管;23、第二气管;24、固定块;25、第三出气孔;26、第三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刀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加工刀具端部的磨损,包括:安装板1,加工刀具活动设置在安装板1中心位置的上方;分别位于安装板1两端部且对立设置的检测组件2,检测组件2内均设有检测器3与活塞杆4,活塞杆4位于检测器3靠近安装板1中心位置的一侧,活塞杆4内沿水平方向上设置有通孔5,活塞杆4可在检测组件2的检测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当活塞杆4处于检测位置时,检测器3发出的检测光源可因通孔5与其共处同一水平高度照射至检测组件2外,而允许检测光源对加工刀具端部的磨损进行检测;并在活塞杆4处于封闭位置时,检测器3发出的检测光源可因通孔5与其存在高度差而阻挡在检测组件2内。
本方案主要解决加工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将铁屑与冷却液飞溅到检测器3上而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具体的,在安装板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检测组件2,当加工刀具移动至安装板1中心位置的上方,且处在两个检测组件2之间时,此时检测组件2即可将活塞杆4从封闭位置移动至图2所示的检测位置,即此时活塞杆4上的通孔5与检测组件2内的检测器3发出的检测光源共处同一水平高度上,这样检测器3发出的检测光源即可穿过通孔5并对检测组件2之间的加工刀具进行磨损检测,待检测完成后,检测组件2再次将活塞杆4切换至封闭位置,即活塞杆4上的通孔5不再与检测器3发出的检测光源共处同一水平高度上,这也使得检测光源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的高度差而无法穿过通孔5照射到加工刀具上,实现了对检测器3的密封,该刀具检测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在需要检测时检测器3的检测光源可穿过活塞杆4上的通孔5对加工刀具进行磨损检测,又能够在刀具加工过程中通过活塞杆4实现检测器3的密封,避免了加工过程中铁屑或冷却液飞溅至检测器3上,确保检测器3始终能够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对于加工刀具检测时的检测精度也有所保障,进而有效的防止了产品因加工刀具的磨损而导致加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检测组件2包括:至少两组第一壳体6与第二壳体7,每组第一壳体6与第二壳体7分别设置在安装板1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检测器3沿水平方向设置在第一壳体6内,活塞杆4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第二壳体7内;电路板8,其设置在第一壳体6内并处于检测器3的下方,电路板8与检测器3电连接,用以控制检测器3的开启和关闭。
如图1至图2所示,安装板1两端部均设有一组第一壳体6与第二壳体7,其中第二壳体7位于第一壳体6靠近安装板1中心位置的一侧,在对加工刀具的磨损情况检测过程中,电路板8即可控制检测器3的开启与关闭,其中检测器3沿水平方向设置,因此在检测器3沿水平方向发出检测光源时,只有活塞杆4内水平方向上的通孔5与检测光源共处同一水平高度时,检测光源才可照射到加工刀具上完成对刀具磨损的检测,避免磨损后的加工刀具加工时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优选地,本方案中的检测器3可以采用激光传感器实现对加工刀具磨损的检测。
第二壳体7内的底部设置有更换孔9,更换孔9内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塞10,密封塞10用以将活塞杆4密封在第二壳体7内。
进一步,由于活塞杆4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第二壳体7内,在第二壳体7的底部设有更换孔9,更换孔9内的密封塞10可将活塞杆4密封在第二壳体7内,避免外界的灰尘杂质进入第二壳体7的腔体内而影响活塞杆4的正常工作,同时在活塞杆4发生损坏时,工人可通过拆下密封塞10而实现对活塞杆4的快速更换,提升便捷性的同时,也保证了该刀具检测装置整体工作时的稳定性。
第一壳体6上设有第一透光孔11,第二壳体7上设有第二透光孔12,第一透光孔11与第二透光孔12同轴设置,且当检测器3处于检测位置时,第一透光孔11、第二透光孔12以及通孔5处于同一轴心线上。
如图2所示的活塞杆4处于检测位置,即此时活塞杆4上的通孔5与第一透光孔11以及第二透光孔12的轴心线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样位于第一透光孔11内左侧检测器3发出检测光源时,检测光源即可快速穿过第一壳体6与第二壳体7,最终照射到加工刀具上进行磨损检测,由于第一透光孔11与第二透光孔12都是固定设置的,所以在活塞杆4沿竖直方向移动使得通孔5与第一透光孔11以及第二透光孔12错位时,活塞杆4即可对第一壳体6内的检测器3起到密封作用,避免铁屑或冷却液飞溅至检测器3上而影响其对加工刀具磨损检测时的检测精度。
第二壳体7的侧壁上呈环形分布有锁止块13,锁止块13内连接有滤芯14,滤芯14位于第一透光孔11与第二透光孔12之间,用以防止杂质进入第一壳体6内。
进一步,如图2至图3所示,呈环形分布的锁止块13内连接有滤芯14,在第二壳体7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壳体6上时,滤芯14则刚好处于第一透光孔11与第二透光孔12之间,在活塞杆4处于图2所示的检测位置时,由于第一透光孔11、第二透光孔12以及通孔5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滤芯14的设计有效地防止加工刀具在磨损检测过程中外界的灰尘、水气进入至检测器3内而影响其正常进行工作,起到阻水与阻尘的效果,同时也提升了检测器3对刀具磨损检测时的稳定性。
第二壳体7靠近第一壳体6的侧壁上形成有限位槽15,限位槽15内设有密封条16,密封条16用以防止第一壳体6与第二壳体7连接时两者之间出现缝隙。
同理,在第二壳体7与第一壳体6进行安装连接过程中,两者之间势必会出现安装间隙,因此本方案在第二壳体7靠近第一壳体6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15,如图3所示,密封条16位于限位槽15内且表面与第二壳体7的侧壁平齐,这样有利于第二壳体7紧密贴合在第一壳体6上,同时又能够利用密封条16实现对滤芯14、第一透光孔11以及第二透光孔12之间的密封,避免杂质随着第一壳体6与第二壳体7之间产生的间隙流入至检测组件2内。
第一壳体6靠近第二壳体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气孔17与第二出气孔18,第一出气孔17朝向活塞杆4的底部,第一出气孔17内的气体用以驱动活塞杆4沿限位孔19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二出气孔18靠近第二透光孔12并用以将气体通过滤芯14输送至第二透光孔12内。
如图2与图4所示,第一出气孔17靠近活塞杆4的底部,在第一出气孔17内的气体沿第二壳体7内流动时,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活塞杆4可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至图2所示的检测位置,进而通过检测器3完成后续的检测任务,而靠近第二透光孔12的第二出气孔18可将气体沿图4向上穿过滤芯14并经第二透光孔12的轴线方向流出,这样在活塞杆4处于图2所示的检测位置时,滤芯14、第二透光孔12以及同轴心的通孔5内均有向加工刀具方向流动的气体,防止检测器3检测过程中水气或者杂质趁机进入到第二壳体7内,确保了检测器3不受外部物质的影响,有利于延长检测器3的使用寿命。
第二壳体7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限位孔19,限位孔19的顶壁连接有弹性件20,活塞杆4活动设置在限位孔19内,且活塞杆4的顶部与弹性件20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限位孔19限制了活塞杆4能够移动的方向,即活塞杆4始终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限位孔19的轴线方向移动,确保活塞杆4处于图2所示位置时检测器3对加工刀具起到检测的功能,而驱动活塞杆4沿图2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的力则为第一出气孔17内的气体,由于活塞杆4的顶部与限位孔19的顶壁之间连接有弹性件20,因此在第一出气孔17内停止气体释放时,活塞杆4则失去处于图2所示检测位置的动力,依靠弹性件20的弹性变形,即可使得活塞杆4沿图2竖直向下运动,进而将活塞杆4上的通孔5与第一透光孔11进行错位(即活塞杆4处于封闭位置,图中未示出),避免该刀具检测装置在未工作时外界的灰尘杂质进入而缩短检测器3的使用寿命。
刀具检测装置还包括:气泵21,其位于安装板1的一侧;均连接气泵21上的第一气管22和第二气管23,第一气管22与第二气管23远离气泵21的一端均固设在第一壳体6上,且第一气管22的出气端与第一出气孔17连接,第二气管23的出气端与第二出气孔18连接。
进一步,本方案中采用的气泵21作为驱动源,如图1所示,气泵21上的第一气管22与第一出气孔17进行连接,第二气管23与第二出气孔18进行连接,在气泵21工作时,气体即可通过第一出气孔17完成对活塞杆4的推动,并通过第二出气孔18在滤芯14、第二透光孔12以及通孔5内实现气体向第二壳体7外流动,防止检测器3在检测过程中杂质进入而影响其对加工刀具磨损的检测精度。
安装板1的中心位置设有固定块24,固定块24上设有第三出气孔25,气泵21上设有第三气管26,第三气管26远离气泵21的端部固设在固定块24上,且所第三气管26的出气端与第三出气孔25联通,用以去除加工刀具上的铁屑。
在检测器3对加工刀具进行检测之前,气泵21可通过第三气管26流动至固定块24的第三出气孔25内,如图1所示,第三出气孔25的开口朝向安装板1中心位置的上方,因此在加工刀具处于安装板1的上方时,第三出气孔25内的气体可预先将加工刀具上残留的铁屑杂质进行清除,进而保证检测器3对加工刀具检测时的精度不受影响,进一步提升了检测后的加工刀具对产品加工质量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述的弹性件20可以为复位弹簧、压缩弹簧等其它弹性件20均可。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刀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加工刀具端部的磨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所述加工刀具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中心位置的上方;
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两端部且对立设置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内均设有检测器与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检测器靠近所述安装板中心位置的一侧,所述活塞杆内沿水平方向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塞杆可在所述检测组件的检测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当所述活塞杆处于所述检测位置时,所述检测器发出的检测光源可因所述通孔与其共处同一水平高度照射至所述检测组件外,而允许所述检测光源对所述加工刀具端部的磨损进行检测;并在所述活塞杆处于所述封闭位置时,所述检测器发出的检测光源可因所述通孔与其存在高度差而阻挡在所述检测组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至少两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每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所述检测器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活塞杆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
电路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并处于所述检测器的下方,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检测器电连接,用以控制所述检测器的开启和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更换孔,所述更换孔内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用以将所述活塞杆密封在所述第二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与所述第二透光孔同轴设置,且当所述检测器处于所述检测位置时,所述第一透光孔、第二透光孔以及所述通孔处于同一轴心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呈环形分布有锁止块,所述锁止块内连接有滤芯,所述滤芯位于所述第一透光孔与所述第二透光孔之间,用以防止杂质进入所述第一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顶壁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活塞杆活动设置在所述限位孔内,且所述活塞杆的顶部与所述弹性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用以防止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时两者之间出现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气孔与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朝向所述活塞杆的底部,所述第一出气孔内的气体用以驱动所述活塞杆沿限位孔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出气孔靠近所述第二透光孔并用以将气体通过所述滤芯输送至所述第二透光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检测装置还包括:
气泵,其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
均连接所述气泵上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二气管远离所述气泵的一端均固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且所述第一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出气孔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出气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刀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中心位置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三出气孔,所述气泵上设有第三气管,所述第三气管远离所述气泵的端部固设在所述固定块上,且所第三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三出气孔联通,用以去除所述加工刀具上的铁屑。
CN202322465184.6U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刀具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740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5184.6U CN220740409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刀具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5184.6U CN220740409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刀具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0409U true CN220740409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5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65184.6U Active CN220740409U (zh) 2023-09-12 2023-09-12 一种刀具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04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2775B (zh) 一种焊接机械手电极头自动补偿系统
CN107030352B (zh) 基于激光结构光的焊缝跟踪视觉传感器
CN107838440B (zh) 一种具有中心出水推杆换刀装置的电主轴
CN112264836A (zh) 一种cnc刀具智能对刀监控系统
CN220740409U (zh) 一种刀具检测装置
CN110394546A (zh) 一种具有实时监控检测各组镜片温度的激光切割头
US6184487B1 (en) Electrode inspection system
CN110421254A (zh) 一种用于激光焊接时的氮气保护及除尘装置
CN215880367U (zh) 一种激光切割喷头
CN110802289A (zh) 一种数控电解加工极间最小间隙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5717873A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工件测量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9175637A (zh) 一种等离子切割机行走导轨的防护装置
CN210703017U (zh) 一种用于数控切割机的割嘴校正装置
CN210486837U (zh) 一种用于主轴的自主拆装式膨胀检测机构
CN208945732U (zh) 一种切割机用吸烟除尘装置
CN210525103U (zh) 具有碰撞报警功能的位置传感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机械臂
CN217252362U (zh) 一种冲压车床用具有安全光幕的安全防护组件
CN213560387U (zh) 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用防护罩
CN216608253U (zh) 一种刀具破损检测装置
CN218947110U (zh) 精雕机对刀仪防碰撞罩壳
CN204195033U (zh) 一种带有报警装置的气保焊机
CN219062122U (zh) 一种六辊轧机用外置传感器式横移油缸
CN205799098U (zh) 组合式对刀仪
CN219986452U (zh) 一种线切割设备
CN114012508B (zh) 一种角度头断刀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