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31910U - 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 - Google Patents

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31910U
CN220731910U CN202320958848.XU CN202320958848U CN220731910U CN 220731910 U CN220731910 U CN 220731910U CN 202320958848 U CN202320958848 U CN 202320958848U CN 220731910 U CN220731910 U CN 220731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lose
gateway
arm
based embe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588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翔
王朝波
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Leadi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Leadi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Leadi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Leadi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588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31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31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31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包括网关本体,所述网关本体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U形框,通过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网关本体接口进行防护,避免了接口内进入灰尘,易使接口内部的元件损坏,从而影响使用的问题,并可便于对网线进行夹持固定,且由于缓冲垫的设置,可在夹持时对网线进行缓冲保护,并增加了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与网线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夹持的稳固性,从而避免了因为外力拉扯等原因,造成网线接头与接口脱落,导致网络中断,影响网络安全的问题,同时使得该装置可在不使用时,将矩形框收入矩形槽内,减小该装置的占用空间,便于存放。

Description

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
背景技术
网关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是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使用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
现有的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使用时,在其后侧插接的多根网线,容易因为外力拉扯等原因,造成网线接头与网关后侧的接口脱落,从而导致网络中断,使正在工作的服务器突然停止工作,影响网络安全,且现有的网关接口位置未设置防护机构,易使接口内进入灰尘,易使接口内部的元件损坏,从而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包括网关本体,所述网关本体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U形框,若干个所述U形框从前至后依次呈线性排列,若干个所述U形框内腔顶部靠近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动弹簧,相邻的所述连动弹簧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左侧与网关本体右侧为相互贴合设置,所述网关本体右侧靠近顶部处安装设有若干个接口,若干个所述接口均位于相邻的防护板左侧,若干个所述防护板右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若干个所述防护板前后两侧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若干个所述U形框内腔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若干个所述活动块均与相邻的滑槽内腔,若干个所述活动块上均开设有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内腔均贯穿设有导向杆,若干个所述导向杆顶端和底端均与相邻的滑槽内腔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关本体右侧靠近底部处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腔左侧靠近底部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矩形槽内腔共同贯穿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第一盲孔,所述活动板底部靠近右侧处开设有第二盲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关本体底部靠近右侧处插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腔贯穿设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顶端插接在第一盲孔内腔,所述插接杆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插接杆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底部与固定管内腔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套设在插接杆外侧边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轴承,若干个所述轴承内腔均贯穿设有螺纹杆,若干个所述螺纹杆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若干个所述螺纹杆外侧边缘靠近底端处均啮合设有螺纹管,若干个所述螺纹管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框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夹持板,若干个所述第二夹持板与相邻的第一夹持板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弧形槽,若干个所述弧形槽内腔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螺纹管前后两侧靠近顶端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若干个所述固定块上靠近中心处均开设有限位孔,若干个所述限位孔内腔均贯穿设有限位杆,若干个所述限位杆顶端均与矩形框内腔顶部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限位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关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座,若干个所述支撑座以网关本体底部中心为中心轴呈矩形阵列状排列。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对网关本体接口进行防护,避免了接口内进入灰尘,易使接口内部的元件损坏,从而影响使用的问题,并可便于对网线进行夹持固定,且由于缓冲垫的设置,可在夹持时对网线进行缓冲保护,并增加了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与网线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夹持的稳固性,从而避免了因为外力拉扯等原因,造成网线接头与接口脱落,导致网络中断,影响网络安全的问题,同时使得该装置可在不使用时,将矩形框收入矩形槽内,减小该装置的占用空间,便于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矩形框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U形框右视图;
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放大图。
附图中,1、网关本体;2、支撑座;3、U形框;4、活动板;5、矩形框;6、螺纹杆;7、转板;8、螺纹管;9、第一夹持板;10、缓冲垫;11、第二夹持板;12、固定块;13、限位杆;14、限位块;15、连动弹簧;16、防护板;17、导向杆;18、连接板;19、固定管;20、插接杆;21、固定环;22、连接弹簧;23、连接块;24、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包括网关本体1,网关本体1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U形框3,若干个U形框3从前至后依次呈线性排列,若干个U形框3内腔顶部靠近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动弹簧15,相邻的连动弹簧15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板16,防护板16左侧与网关本体1右侧为相互贴合设置,网关本体1右侧靠近顶部处安装设有若干个接口,若干个接口均位于相邻的防护板16左侧,若干个防护板16右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8,若干个防护板16前后两侧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24,若干个U形框3内腔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若干个活动块24均与相邻的滑槽内腔,若干个活动块24上均开设有通孔,若干个通孔内腔均贯穿设有导向杆17,若干个导向杆17顶端和底端均与相邻的滑槽内腔固定连接。
便于对矩形框5进行收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网关本体1右侧靠近底部处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腔左侧靠近底部处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矩形槽内腔共同贯穿设有活动板4,活动板4底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第一盲孔,活动板4底部靠近右侧处开设有第二盲孔,网关本体1底部靠近右侧处插接有固定管19,固定管19内腔贯穿设有插接杆20,插接杆20顶端插接在第一盲孔内腔,插接杆20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3,插接杆20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固定套设有固定环21,固定环21底部与固定管19内腔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22,连接弹簧22套设在插接杆20外侧边缘。
便于对网线夹持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活动板4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矩形框5,矩形框5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轴承,若干个轴承内腔均贯穿设有螺纹杆6,若干个螺纹杆6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7,若干个螺纹杆6外侧边缘靠近底端处均啮合设有螺纹管8,若干个螺纹管8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9,矩形框5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夹持板11,若干个第二夹持板11与相邻的第一夹持板9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弧形槽,若干个弧形槽内腔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0。
便于对螺纹管8进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若干个螺纹管8前后两侧靠近顶端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若干个固定块12上靠近中心处均开设有限位孔,若干个限位孔内腔均贯穿设有限位杆13,若干个限位杆13顶端均与矩形框5内腔顶部固定连接,若干个限位杆13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
对网关本体1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网关本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座2,若干个支撑座2以网关本体1底部中心为中心轴呈矩形阵列状排列。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防护板16的设置,可对相邻的接口进行密封,从而可对网关本体1接口进行防护,避免了接口内进入灰尘,易使接口内部的元件损坏,从而影响使用的问题,需要插入网线时,通过向上拉动连接板18,通过连接板18带动防护板16向上移动,使得防护板16对接口不具有密封作用,并带动两个连动弹簧15压缩,此时通过将网线的接头贯穿相邻的第一夹持板9与第二夹持板11之间,并插接在接口中,此时通过转动转板7,通过转板7带动螺纹杆6转动,通过螺纹杆6带动螺纹管8向下移动,通过螺纹管8带动第一夹持板9向下移动,通过第一夹持板9与相邻的第二夹持板11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便于对网线进行夹持固定,通过缓冲垫10的设置,可在夹持时对网线进行缓冲保护,并增加了第一夹持板9和第二夹持板11与网线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夹持的稳固性,从而避免了因为外力拉扯等原因,造成网线接头与网关本体1后侧的接口脱落,从而导致网络中断,使正在工作的服务器突然停止工作,影响网络安全的问题,使用完成后,通过向下拉动连接块23,通过连接块23带动插接杆20向下移动,使得插接杆20顶端与第一盲孔内腔分离,并带动连接弹簧22压缩,此时可将矩形框5向左侧移动,并收纳至矩形槽内腔,当第二盲孔与插接杆20对齐时,通过松开连接块23,通过连接弹簧22的弹力作用,可带动插接杆20向上插接在第二盲孔内腔,从而可将活动板4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该装置可在不使用时,将矩形框5收入矩形槽内,减小该装置的占用空间,便于存放。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关本体,所述网关本体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U形框,若干个所述U形框从前至后依次呈线性排列,若干个所述U形框内腔顶部靠近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动弹簧,相邻的所述连动弹簧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左侧与网关本体右侧为相互贴合设置,所述网关本体右侧靠近顶部处安装设有若干个接口,若干个所述接口均位于相邻的防护板左侧,若干个所述防护板右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若干个所述防护板前后两侧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若干个所述U形框内腔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若干个所述活动块均与相邻的滑槽内腔,若干个所述活动块上均开设有通孔,若干个所述通孔内腔均贯穿设有导向杆,若干个所述导向杆顶端和底端均与相邻的滑槽内腔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本体右侧靠近底部处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腔左侧靠近底部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矩形槽内腔共同贯穿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第一盲孔,所述活动板底部靠近右侧处开设有第二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本体底部靠近右侧处插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腔贯穿设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顶端插接在第一盲孔内腔,所述插接杆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插接杆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底部与固定管内腔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套设在插接杆外侧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顶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轴承,若干个所述轴承内腔均贯穿设有螺纹杆,若干个所述螺纹杆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板,若干个所述螺纹杆外侧边缘靠近底端处均啮合设有螺纹管,若干个所述螺纹管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夹持板,若干个所述第二夹持板与相邻的第一夹持板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弧形槽,若干个所述弧形槽内腔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螺纹管前后两侧靠近顶端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若干个所述固定块上靠近中心处均开设有限位孔,若干个所述限位孔内腔均贯穿设有限位杆,若干个所述限位杆顶端均与矩形框内腔顶部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限位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座,若干个所述支撑座以网关本体底部中心为中心轴呈矩形阵列状排列。
CN202320958848.XU 2023-04-25 2023-04-25 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 Active CN220731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8848.XU CN220731910U (zh) 2023-04-25 2023-04-25 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8848.XU CN220731910U (zh) 2023-04-25 2023-04-25 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31910U true CN220731910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01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58848.XU Active CN220731910U (zh) 2023-04-25 2023-04-25 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31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89558A (en) Switching assembly for glass fiber cables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and data technology
CA2604718C (en) Folding hinge
US20150263462A1 (en) High Density Telecommunications Patching System and Cassettes
CN220731910U (zh) 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
CN211063227U (zh) 一种通讯管理机的理线加固机构
CN219203670U (zh) 一种水晶头防松脱结构
CN214225499U (zh) 一种极性翻转的高密度易插拔lc连接器
CN213734809U (zh) 一种基于车载5g信号处理设备
CN209676683U (zh) 一种信息工程用电子通信装置
CN211047122U (zh) 一种大型交换机的排线装置
CN112422164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力中继器
CN216903298U (zh) 一种网络安全路由设备
CN213745486U (zh) 一种安装稳固的抗震支架
CN220711028U (zh) 一种通信施工架设辅助固定装置
CN216412144U (zh) 一种大数据设备录入辅助结构
CN214477933U (zh) 一种测试用带电状态下端子排接头
CN219456597U (zh) 一种光纤固定装置
KR100760715B1 (ko) 지하용 광중간절체장치의 내부모듈
CN218242438U (zh) 一种便于连接线缆的拼接处理器
CN207965219U (zh) Sc型光缆线双向连接组件
CN211148996U (zh) 一种方便接线的光纤接续盒
CN217036160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电缆连接器
CN220895960U (zh) 一种网关接头连接线防脱装置
CN220234851U (zh) 一种数据交换网闸
CN216529672U (zh) 一种可正反插接的数据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