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8539U - 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及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及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8539U
CN220728539U CN202322016898.9U CN202322016898U CN220728539U CN 220728539 U CN220728539 U CN 220728539U CN 202322016898 U CN202322016898 U CN 202322016898U CN 220728539 U CN220728539 U CN 220728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ntainer
fan
air
air duct
magnetic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68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业生
蔡晓龙
王洪艳
林芝泛
崔璨
花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220168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8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8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8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包括内胆壳体、高温加热灯管组件、风机、风道分流板、风道出风口及隔板组件,高温加热灯管组件内置于内胆内,向内胆内部供热;风机设置于内胆壳体后侧面,并且风机与内胆壳体连通;风道分流板设置于内胆壳体的顶面,并且风道分流板的一端与风机连通,另一端与风道出风口连通;风道出风口设置于内胆壳体的顶部,并位于风道分流板的下方,与内胆壳体连通;隔板组件内置于内胆内,将内胆的内部分割成两个子内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胆中设置风机、风道分流板及风道出风口,使得内胆中的热空气不断重复循环,使内胆的温度均匀。并通过设计非接触式变速传动风机,使得风机传动平稳,无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及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还涉及风机,属于内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专利(CN201320210018.5)公开了一种设置空气循环机构的消毒柜,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外壳包括顶板、底板、侧板和后背板,所述内胆的顶板、后背板或侧板上有排气口和吸气口;还包括一风罩、叶轮和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风罩上,叶轮设置在风罩内并与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风罩覆盖排气口和吸气口,叶轮与吸气口相对;风罩设置外壳的顶板与内胆的顶板之间的空间内、风罩设置外壳的后背板与内胆的后背板之间的空间内或风罩设置外壳的侧板与内胆的侧板之间的空间内;风罩与内胆的顶板、后背板或侧板固定连接。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内胆内的空气充分循环,从而使内胆内的温度均匀;臭氧分布均匀,从而提高消毒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解决了内胆中产生的热空气向外流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包括内胆壳体、高温加热灯管组件、风机、风道分流板、风道出风口及隔板组件,
高温加热灯管组件内置于内胆内,向内胆内部供热;
风机设置于内胆壳体后侧面,并且风机与内胆壳体连通;
风道分流板设置于内胆壳体的顶面,并且风道分流板的一端与风机连通,另一端与风道出风口连通;
风道出风口设置于内胆壳体的顶部,并且位于风道分流板的下方,与内胆壳体连通;
隔板组件内置于内胆内,将内胆的内部分割成两个子内胆。
其中较优地,内胆壳体为具有一面开口的立方体,包括顶面、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及后侧面,
在顶面的靠近开口的边缘处,设置有开孔,开孔与风道出风口的开孔位置对应;
在后侧面上设置有风机固定孔,用于设置风机
其中较优地,风机设置于内胆的后侧面的风机固定孔上,风机的内部形成有风道,并且风道与风道分流板连通。
其中较优地,风道分流板为内部中空的板状结构,包括本体、进风口及出风口,
进风口位于本体的一端,出风口位于本体的另一端;
本体设置于内胆的顶面上,其设置有进风口的一端朝向内胆的后侧面,设置有出风口的一端朝向内胆的开口处;
本体的设置有进风口一端为一个进风口,设置有出风口的的一端为2个出风口。
一种风机,用于上述的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包括主动磁块盘组件、被动磁块盘组件及双向非接触转换器,
主动磁块盘组件和被动磁块盘组件分别设置于双向非接触转换器的两侧;
主动磁块盘组件通过非接触方式带动被动磁块盘组件旋转。
其中较优地,主动磁块盘组件包括主支架、主动磁块盘及电机,
主动磁块盘和电机分别固定于主支架的两侧;
电机向主动磁块盘提供动力,使主动磁块盘旋转。
其中较优地,主动磁块盘包括主动圆盘和多对第一磁块,
多对第一磁块安装于主动圆盘的正面和背面上;
一对第一磁块包括一个第一S极磁体和一个第一N极磁体组成,
一个第一S极磁体设置于主动圆盘的正面上,一个第一N极磁体设置于主动圆盘的背面上,并且,一对第一磁块组中的一个第一S极磁体和一个第一N极磁体,位置对应;
其中较优地,相互交替设置第一S极磁体和第一N极磁体,形成圆形阵列排布;
在主动圆盘的背面上,相互交替设置第一S极磁体和第一N极磁体,形成圆形阵列排布。
其中较优地,被动磁块盘组件包括风叶轮、多对第二磁块及轴承,
风叶轮设置于轴承上,通过旋转对内胆内部进行抽风;
多对第二磁块安装于轴承的正面和背面上;
一对第二磁块包括一个第二S极磁体和一个第二N极磁体组成,
一个第二S极磁体设置于轴承的正面上,一个第二N极磁体设置于轴承的背面上,并且,一对第二磁块中的一个第二S极磁体和一个第二N极磁体,位置对应。
其中较优地,在轴承的正面上,相互交替设置第二S极磁体和第二N极磁体,形成圆形阵列排布;
在轴承的背面上,相互交替设置第二S极磁体和第二N极磁体,形成圆形阵列排布。
其中较优地,双向非接触转换器包括支架、多对螺钉螺母及风叶轮固定销,
支架内部形成一个风道;
多对螺钉螺母和风叶轮固定销设置于支架上;
风叶轮固定销用于固定风叶轮;
一对螺钉螺母括一个螺钉和一个螺母,一个螺母套设在一个螺钉之上;
在支架上,多对螺钉螺母形成圆形阵列排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胆中设置风机、风道分流板及风道出风口,使得内胆中的热空气不断重复循环,使内胆的温度均匀。并且,通过设计非接触式变速传动风机,使得风机传动平稳,无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的另一个方向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内胆的从侧面展示的热空气内循环路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内胆的从后侧面展示的热空气内循环路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内胆的从顶面展示的热空气内循环路径图;
图8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机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机的主动磁块盘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多对第一磁块安装于主动圆盘的正面和背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多对第一磁块安装于主动圆盘的正面和背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机的被动磁块盘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多对第二磁块安装于被动圆盘的正面和背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机的双向非接触转换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多对螺钉螺母安装于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中多对螺钉螺母和风叶轮固定销安装于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风机的主动磁块盘组件、被动磁块盘组件及双向非接触转换器(去掉支架)的结合图。
其中:
10、内胆;101、子内胆;1、内胆壳体;11、顶面;12、底面;13、左侧面;14、右侧面;15、后侧面;151、风机固定孔;152、限温器;153、感温包;2、加热灯管组件;3、风机;301、风道;31、风道;311、主支架;312、主动磁块盘;3121、主动圆盘;3122、第一磁块;313、电机;32、被动磁块盘组件;321、风叶轮;322、第二磁块;323、轴承;33、双向非接触转换器;331、支架;332、螺钉螺母;333、风叶轮固定销;4、风道分流板;41、本体;42、进风口;43、出风口;5、风道出风口;6、隔板组件;7、置物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具体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10,设置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实现了内胆10有效使用部分内部热空气从顶部到底部的大范围循环,确保内胆10有效使用部分内部热空气,保持温度均匀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胆10,可以是消毒柜、恒温箱、干燥箱或烘箱等家电类箱体中的内胆。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的爆炸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的另一个方向的爆炸图。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10,包括内胆壳体1、高温加热灯管组件2、风机3、风道分流板4、风道出风口5及隔板组件6。其中,高温加热灯管组件2内置于内胆10内,向内胆内部供热。风机3设置于内胆壳体1后侧面,并且风机3与内胆壳体1连通。风道分流板4设置于内胆壳体1的顶面,并且风道分流板4的一端与风机3连通,另一端与风道出风口5连通。风道出风口5设置于内胆壳体1的顶部,并且位于风道分流板4的下方,与内胆壳体1连通。隔板组件6内置于内胆10内,将内胆10的内部分割成两个子内胆101。
具体地,内胆壳体1为具有一面开口的立方体,包括顶面11、底面12、左侧面13、右侧面14及后侧面15。在顶面11的靠近开口的边缘处,设置有开孔(未图示),该开孔与风道出风口5的开孔位置对应。在后侧面15上设置有风机固定孔151,用于设置风机3。在内胆10实际工作时,内装有内胆10的加热装置的门会关闭,使得内胆10在实际工作中处于封闭状态。
高温加热灯管组件2设置于内胆10内,并且靠近的后侧面15设置,用于发热向内胆提供热量。
风机3设置于内胆10的后侧面15的风机固定孔151上,风机3的内部形成有风道31。并且该风道31与风道分流板4连通。也就是说,风机3既与内胆10内部连通,也与风道分流板4也连通,作为热空气内循环的风道的一部分。
风道分流板4为内部中空的板状结构,包括本体41、进风口42及出风口43。进风口42位于本体41的一端,出风口43位于本体41的另一端。本体41设置于内胆10的顶面11上,其设置有进风口42的一端朝向内胆10的后侧面15,设置有出风口43的一端朝向内胆10的开口处。本体41的设置有进风口15一端为一个进风口,设置有出风口的43的一端为2个出风口,即热空气从进风口15进入风道分流板4之后,最终分成2个不同的出风口43排出,分别进入内胆10的两个子内胆101中。由此可知,风道分流板4进风口42和风机3的风道连通,出风口43与内胆10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胆还包括置物架7,设置于内胆10内部。
还包括限温器152和感温包153,用于控制内胆10的内部温度。
还包括保温棉,设置于内胆10的外部,用于增加内胆保温效果。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空气内循环系统中,热空气循环的空间为内胆10的内部、风机3的风道301、风道分流板4及风道出风口5。内胆10的热空气就在该空间内持续循环,起到延长内胆10的保温时间的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胆的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
如图5-图7所示,接通内装有内胆10的加热装置的电源后,高温加热灯管组件2工作,开始向外散热,内胆的温度升温。然后开启风机3,风机3吸风形成负压,使内胆的热空气流向风机3的风道301,然后流向风道分流板4的进风口42。经过风道分流板4的本体1的分流,从两个出风口43排出,并通过风道出风口5,分别进入两个子内胆101中,完成一次热空气循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胆中,会重复上述的循环步骤,可以重复利用内胆内的热空气,提高内胆的保温效果。
(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机3为非接触式变速传动风机。具体地,如图8所示,风机3包括主动磁块盘组件31、被动磁块盘组件32及双向非接触转换器33。主动磁块盘组件31和被动磁块盘组件32分别设置于双向非接触转换器33的两侧,主动磁块盘组件31通过非接触方式带动被动磁块盘组件32旋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接触式变速传动风机3是利用磁力的吸力和斥力相互作用,实现非接触式运行,与现有风机相比无噪音、传动平稳。
如图9-图11所示,主动磁块盘组件31包括主支架311、主动磁块盘312及电机313。主动磁块盘312和电机313分别固定于主支架311的两侧,电机313向主动磁块盘312提供动力,使主动磁块盘312旋转。
主动磁块盘312包括主动圆盘3121和多对第一磁块3122。多对第一磁块3122安装于主动圆盘3121的正面和背面上。
一对第一磁块3122包括一个第一S极磁体和一个第一N极磁体组成。其中,一个第一S极磁体设置于主动圆盘3121的正面31a上,一个第一N极磁体设置于主动圆盘3121的背面31b上,并且,一对第一磁块组3122中的一个第一S极磁体和一个第一N极磁体,位置对应(参照图11),相互吸引,形成磁场。在主动圆盘3121的正面31a上,相互交替设置第一S极磁体和第一N极磁体,形成圆形阵列排布。在主动圆盘3121的背面31b上,相互交替设置第一S极磁体和第一N极磁体,形成圆形阵列排布。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磁块组3122设置有16对。
如图12-图13所示,被动磁块盘组件32包括风叶轮321、多对第二磁块322及轴承323。风叶轮321设置于轴承323上,通过旋转对内胆10内部进行抽风。多对第二磁块322安装于轴承323的正面和背面上。
一对第二磁块322包括一个第二S极磁体和一个第二N极磁体组成。其中,一个第二S极磁体设置于轴承323的正面32a上,一个第二N极磁体设置于轴承323的背面32b上,并且,一对第二磁块322中的一个第二S极磁体和一个第二N极磁体,位置对应(参照图13),相互吸引,形成磁场。在轴承323的正面32a上,相互交替设置第二S极磁体和第二N极磁体,形成圆形阵列排布。在轴承323的背面32b上,相互交替设置第二S极磁体和第二N极磁体,形成圆形阵列排布。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磁块322设置有4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磁块3122的磁体比第二磁块322磁体要小。
如图14-图16所示,双向非接触转换器33包括支架331、多对螺钉螺母332及风叶轮固定销333。支架331内部形成一个风道3311。多对螺钉螺母332和风叶轮固定销333设置于支架331上。风叶轮固定销333用于固定风叶轮321。
一对螺钉螺母332包括一个螺钉3321和一个螺母332,一个螺母332套设在一个螺钉3321之上。在支架331上,多对螺钉螺母332形成圆形阵列排布。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钉螺母332设置有12对。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风机3的风机3的主动磁块盘组件31、被动磁块盘组件32及双向非接触转换器33(去掉支架331)的结合图。如图17所示,主动磁块盘组件31的第一磁块组3122吸附双向非接触转换器33的多对螺钉螺母332,并且被动磁块盘组件32的第二磁块322的也吸附双向非接触转换器33的多对螺钉螺母332,使得主动磁块盘组件31、被动磁块盘组件32及双向非接触转换器33的力吸附得到平衡。
风机3工作时,主动磁块盘组件31的电机313驱动主动磁块盘312旋转,通过第一磁块组3122与多对螺钉螺母332之间的吸附力,以及第二磁块32与多对螺钉螺母332之间的吸附力,主动磁块盘312带动被动磁块盘组件32的风叶轮321旋转。主动磁块盘312的旋转方向和风叶轮321的旋转方向相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动磁块盘312旋转1圈,风叶轮321的向反方向旋转4圈。通过上述结构,风机3实现了非接触式加速,使得风机传动平稳,无噪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通过在内胆中设置风机、风道分流板及风道出风口,使得内胆中的热空气不断重复循环,使内胆的温度均匀。并且,通过设计非接触式变速传动风机,使得风机传动平稳,无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组合以形成新的实施例,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称“形成”是指可以用多种工艺中的一种来得到,并不限定于实施例中列举的工艺。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深度”、“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laims (11)

1.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壳体、高温加热灯管组件、风机、风道分流板、风道出风口及隔板组件,
所述高温加热灯管组件内置于所述内胆内,向内胆内部供热;
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内胆壳体后侧面,并且所述风机与所述内胆壳体连通;
所述风道分流板设置于所述内胆壳体的顶面,并且所述风道分流板的一端与所述风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风道出风口连通;
所述风道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内胆壳体的顶部,并且位于所述风道分流板的下方,与所述内胆壳体连通;
所述隔板组件内置于所述内胆内,将所述内胆的内部分割成两个子内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壳体为具有一面开口的立方体,包括顶面、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及后侧面,
在所述顶面的靠近开口的边缘处,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所述风道出风口的开孔位置对应;
在所述后侧面上设置有风机固定孔,用于设置所述风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后侧面的所述风机固定孔上,所述风机的内部形成有风道,并且所述风道与所述风道分流板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分流板为内部中空的板状结构,包括本体、进风口及出风口,
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本体的一端,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本体的另一端;
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内胆的顶面上,其设置有所述进风口的一端朝向所述内胆的后侧面,设置有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朝向所述内胆的开口处;
所述本体的设置有所述进风口一端为一个进风口,设置有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为2个出风口。
5.一种风机,用于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主动磁块盘组件、被动磁块盘组件及双向非接触转换器,
所述主动磁块盘组件和所述被动磁块盘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双向非接触转换器的两侧;
所述主动磁块盘组件通过非接触方式带动所述被动磁块盘组件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磁块盘组件包括主支架、主动磁块盘及电机,
所述主动磁块盘和所述电机分别固定于所述主支架的两侧;
所述电机向主动磁块盘提供动力,使所述主动磁块盘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磁块盘包括主动圆盘和多对第一磁块,
多对所述第一磁块安装于所述主动圆盘的正面和背面上;
一对所述第一磁块包括一个第一S极磁体和一个第一N极磁体组成,
所述一个第一S极磁体设置于所述主动圆盘的正面上,一个第一N极磁体设置于所述主动圆盘的背面上,并且,一对所述第一磁块组中的一个第一S极磁体和一个第一N极磁体,位置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动圆盘的正面上,相互交替设置所述第一S极磁体和第一N极磁体,形成圆形阵列排布;
在所述主动圆盘的背面上,相互交替设置第一S极磁体和第一N极磁体,形成圆形阵列排布。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磁块盘组件包括风叶轮、多对第二磁块及轴承,
所述风叶轮设置于所述轴承上,通过旋转对所述内胆内部进行抽风;
多对所述第二磁块安装于所述轴承的正面和背面上;
一对所述第二磁块包括一个第二S极磁体和一个第二N极磁体组成,
一个所述第二S极磁体设置于所述轴承的正面上,一个所述第二N极磁体设置于所述轴承的背面上,并且,一对所述第二磁块中的一个第二S极磁体和一个第二N极磁体,位置对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的正面上,相互交替设置所述第二S极磁体和所述第二N极磁体,形成圆形阵列排布;
在所述轴承的背面上,相互交替设置所述第二S极磁体和所述第二N极磁体,形成圆形阵列排布。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非接触转换器包括支架、多对螺钉螺母及风叶轮固定销,
所述支架内部形成一个风道;
多对所述螺钉螺母和所述风叶轮固定销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风叶轮固定销用于固定风叶轮;
一对所述螺钉螺母括一个螺钉和一个螺母,一个所述螺母套设在一个所述螺钉之上;
在所述支架上,多对所述螺钉螺母形成圆形阵列排布。
CN202322016898.9U 2023-07-30 2023-07-30 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及风机 Active CN220728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6898.9U CN220728539U (zh) 2023-07-30 2023-07-30 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及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6898.9U CN220728539U (zh) 2023-07-30 2023-07-30 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及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8539U true CN220728539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98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6898.9U Active CN220728539U (zh) 2023-07-30 2023-07-30 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及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85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73789A (en) Portable thermal container with reversible door
US11415357B2 (en) Branched air supply device and refrigerator
KR20170117093A (ko) 분류 송풍 장치 및 해당 분류 송풍 장치를 구비한 냉장고
CN108302876B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CN220728539U (zh) 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及风机
CN210399837U (zh) 一种自动工业烘干机
CN117128647A (zh) 一种具有热空气内循环系统的内胆及风机
CN108302872B (zh)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US3797473A (en) Forced convection oven
CN207678183U (zh)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电源机箱
CN211476510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中药灭菌柜
KR100423958B1 (ko) 냉장고의 냉기 순환장치
CN203383056U (zh) 干衣机
CN215504488U (zh) 一种消毒柜
CN219630238U (zh) 一种医疗器械消毒装置
CN213747685U (zh)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CN218764300U (zh) 一种防爆型烘箱
CN211629985U (zh) 一种小功率外输交流电机
KR20200082992A (ko) 공기 조화기
CN217402965U (zh) 一种辣椒加工用杀菌设备冷却装置
CN219318724U (zh) 卧式冷柜
CN219889880U (zh) 一种制冷设备
CN211782503U (zh) 一种中药饮片用干燥机
CN113187746B (zh) 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热风机及烹饪内胆结构和烤箱
CN213514853U (zh) 一种电热鼓风干燥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