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7232U - 调压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调压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7232U
CN220727232U CN202322343317.2U CN202322343317U CN220727232U CN 220727232 U CN220727232 U CN 220727232U CN 202322343317 U CN202322343317 U CN 202322343317U CN 220727232 U CN220727232 U CN 220727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pressur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433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迎春
肖巍
贺文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sher Regulator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sher Regulator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sher Regulator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sher Regulator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433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7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7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7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调压器和车辆。调压器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中的调压腔、设置在调压腔中的调压单元以及设置在阀体上并且能够与调压腔流体连通的进入口和流出口,其中,调压器还包括设置在进入口处的接头,接头包括:用于装配在进入口中的第一装配部、用于装配在外部管路中的第二装配部、设置在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中的流体通道、设置在第一装配部的进入口配合表面上的多个第一容纳槽和多个防外漏组件,第一容纳槽沿第一装配部的周向方向延伸,多个第一容纳槽沿第一装配部的轴向方向间隔开,多个防外漏组件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容纳槽中,防外漏组件包括在轴向方向上相邻布置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一挡件。本实用新型的调压器能够提高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调压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调节控制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压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了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调压器是一种直观简便的压力调节控制装置,其广泛应用于需要进行压力调节控制的各个领域中。例如,在因其节能、环保的优点而备受重视的氢能源车辆中,车载氢气调压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调压器通常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中的调压腔、设置在调压腔中的调压单元以及设置在阀体上并且能够与调压腔流体连通的进入口和流出口。流体介质从调压器的进入口进入调压腔,在调压腔中,通过在调压腔的阀口处的阀座与调压单元(例如活塞组件)配合来控制调压腔的阀口的打开与封闭,进而控制从调压器的流出口流出的流体介质的压力。
密封性是调压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调压器的密封性是指调压器的各个密封部位阻止流体介质泄漏的能力。调压器的流体介质泄漏包括内漏和外漏。内漏是指调压器的阀体内部的调压腔的阀座与活塞组件的接触处的泄漏,即关不严,其直接影响截断流体介质的能力,使得当调压腔的阀口处于封闭状态时,流体介质仍然能够由于内漏而流通,导致从调压器的流出口流出的流体介质压力出现不期望的升高。外漏是指流体介质泄漏至外部环境中,这通常出现在调压器的可能与外部连通的位置处,例如调压器的进入口处和密封件与阀体的配合面处。
当流入调压器的流体介质的压力较低时,已知的调压器可能能够满足部分流体介质的密封要求。但是,当流体介质为高压流体介质或者处于高低温极端环境等苛刻工况下时,调压器的密封性能将受到巨大考验。在这些情况下,已知的调压器难以满足流体介质的密封要求,容易出现流体介质泄漏的问题,特别是流体介质泄漏至外部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面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高压流体介质以及高低温环境等苛刻工况下的密封要求的调压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调压器,所述调压器包括阀体、设置在所述阀体中的调压腔、设置在所述调压腔中的调压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上并且能够与所述调压腔流体连通的进入口和流出口,其中,所述调压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入口处的接头,所述接头包括:第一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用于装配在所述进入口中并且具有用于与所述进入口配合的进入口配合表面;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二装配部用于装配在外部管路中;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部和所述第二装配部中;多个第一容纳槽,多个所述第一容纳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部的所述进入口配合表面上,所述第一容纳槽沿所述第一装配部的周向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容纳槽沿所述第一装配部的轴向方向间隔开;以及多个防外漏组件,多个所述防外漏组件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所述防外漏组件包括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相邻布置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一挡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压器在进入口处形成多级密封,相较于已知的调压器密封性能更好,当靠近调压器内部的第一容纳槽中的第一密封件密封效果不好时,可以由相邻的第一容纳槽中的第一密封件来加强密封,以适应更为苛刻的高压、高温、低温等工况下的密封要求,防止流体介质泄漏到外部环境中。而且,设置在同一个第一容纳槽中的第一挡件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密封件在轴向方向上发生偏移,提供承压能力,确保第一密封件的密封效果。
可选地,每一个所述第一容纳槽中,在所述第一装配部的所述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挡件的内侧。以此方式,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第一容纳槽中的第一密封件由于受到阀体内部的调压腔中的流体介质的冲击而失效,确保密封效果。
可选地,所述流体通道包括轴向导流部和与所述轴向导流部连接的径向导流部,所述径向导流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轴向导流部的径向尺寸,所述径向导流部位于所述第一装配部中。以此方式,当流体介质在接头的流体通道中流动时,流体介质从轴向导流部改变流动方向,以发散的方式流动到径向导流部中并从径向导流部中流出,有利于流体介质的扩散并且可以减小流体介质对下游的部件的冲击。
可选地,所述第一装配部的远离所述第二装配部的一端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进入口的径向尺寸,所述径向导流部的流出端口位于所述第一装配部的所述一端的侧壁上。以此方式,当流体介质在接头的流体通道中流动时,流体介质从轴向导流部改变流动方向,以发散的方式流动到径向导流部中,并且从径向导流部的位于第一装配部的侧壁中的流出端口流出,流体介质的发散程度最大化,更有利于流体介质的扩散并且可以使流体介质对下游的部件的冲击最小化。
可选地,所述轴向导流部为沿所述接头的轴向方向的中心孔,所述径向导流部为与所述轴向导流部正交且流体连通的径向孔。以此方式,便于在接头中加工出轴向导流部和径向导流部。
可选地,所述径向导流部为喇叭形形状的开口,所述径向导流部的流出端口位于所述第一装配部的远离所述第二装配部的端壁中。以此方式,当流体介质在接头的流体通道中流动时,流体介质从轴向导流部改变流动方向,以发散的方式流动到径向导流部中,有利于流体介质的扩散并且可以减小流体介质对下游的部件的冲击。
可选地,所述调压器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接头与所述调压腔之间,所述过滤器为杯状过滤器。杯状过滤器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承压能力,能够适用高压流体介质。
可选地,所述调压腔包括与所述进入口流体连通的一级调压腔,所述调压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一级调压腔中的一级调压单元;所述一级调压腔由所述阀体、第一阀座和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所述阀体的第一阀帽围成,所述第一阀座形成有所述一级调压腔的第一阀口;所述一级调压单元包括: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能够在封闭所述第一阀口的第一封闭位置和打开所述第一阀口的第一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活塞包括活塞头和与所述活塞头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活塞头与所述第一阀帽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经由所述第一阀口进入的流体介质的第一压力空间,所述第一压力空间中的所述流体介质能够对所述第一活塞施加使所述第一活塞朝向所述第一封闭位置移动的第一介质压力,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一密封部,当所述第一活塞处于所述第一封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部封闭所述第一阀口,当所述第一活塞处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部离开所述第一阀口;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活塞头,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阀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对所述第一活塞施加使所述第一活塞朝向所述第一打开位置移动的第一弹性力;其中,所述调压器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一级调压腔的一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以此方式,一级调压单元能够在一级调压腔中出现内漏时自动封闭第一阀口,达到自密封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活塞头具有与所述第一阀帽配合的阀帽配合表面,所述活塞杆具有与所述阀体配合的第一阀体配合表面,所述第一活塞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头和所述活塞杆中的活塞孔,所述活塞孔具有位于所述活塞杆中的孔口并且所述活塞孔与所述第一压力空间流体连通,所述一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包括: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活塞头的所述阀帽配合表面上,所述第二容纳槽沿所述活塞头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容纳槽中设置有在所述活塞头的轴向方向相邻布置的第二密封件和第二挡件;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三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活塞头的所述阀帽配合表面上,所述第三容纳槽沿所述活塞头的周向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二容纳槽沿所述活塞头的轴向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三容纳槽比所述第二容纳槽更靠近所述活塞杆,所述第三容纳槽中设置有第三密封件;以及第四容纳槽,所述第四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阀体配合表面上,所述第四容纳槽沿所述活塞杆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容纳槽中设置有双密封件;其中,所述活塞孔的所述孔口位于所述第四容纳槽与所述第一密封部之间。以此方式,能够确保一级调压腔中的流体介质不会泄漏至外部环境中。
可选地,所述调压腔包括与所述一级调压腔和所述流出口流体连通的二级调压腔,所述调压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二级调压腔中的二级调压单元;所述二级调压腔由所述阀体、第二阀座和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所述阀体的第二阀帽围成,所述第二阀座形成有所述二级调压腔的第二阀口,所述二级调压腔经由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一级调压腔流体连通;所述二级调压单元包括: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二级调压腔中;阀杆,所述阀杆连接至所述第二活塞,并且能够在封闭所述第二阀口的第二封闭位置和打开所述第二阀口的第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阀杆上设置有第二密封部,当所述阀杆位于所述第二封闭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部封闭所述第二阀口,当所述阀杆位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部离开所述第二阀口;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阀帽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活塞对所述阀杆施加使所述阀杆朝向所述第二打开位置移动的第二弹性力;其中,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阀口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经由所述第二阀口进入的流体介质的第二压力空间,所述第二压力空间中的所述流体介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活塞对所述阀杆施加使所述阀杆朝向所述第一封闭位置移动的第二介质压力;并且其中,所述调压器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二级调压腔的二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以此方式,二级调压单元能够在二级调压腔中出现内漏时自动封闭第二阀口,达到自密封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活塞包括与所述阀体配合的第二阀体配合表面;所述二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配合表面上的多个第五容纳槽,多个所述第五容纳槽沿所述第二活塞的轴向方向间隔开,每个所述第五容纳槽中容纳有第五密封件。以此方式,可以避免二级调压腔中的流体介质泄漏至外部环境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任何一种调压器。该车辆能够实现上文结合调压器描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前述及另外的特征和特点将变得更加清楚,这些附图仅作为示例并且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压器的截面示意图,其中调压腔的阀口处于打开状态,流体介质能够在调压腔中流通,箭头指示了流体介质在调压腔中的流动方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压器的截面示意图,其中调压腔的阀口处于封闭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压器的进入口处的接头的径向导流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压器的进入口处的接头的径向导流部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压器的进入口处的接头的径向导流部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调压器的截面示意图,其中调压腔的阀口处于封闭状态;以及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以下的描述在本质上只是示例性的而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途。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调压器,该调压器具有极高的密封性能,能够满足高压流体介质以及高低温环境等苛刻工况下的密封要求。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6中示出的两个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调压器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压器的截面示意图,其中调压腔的阀口处于打开状态,流体介质能够在调压腔中流通,箭头指示了流体介质在调压腔中的流动方向。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压器的截面示意图,其中调压腔的阀口处于封闭状态。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压器的进入口处的接头的径向导流部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压器的进入口处的接头的径向导流部的另一个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压器的进入口处的接头的径向导流部的又一个示意图。下面将首先结合图1至图5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压器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压器1包括阀体11。阀体11通常可以由刚性材料制成。阀体11中设置有调压腔。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调压腔包括彼此流体连通的两级调压腔,即一级调压腔12和二级调压腔13。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称的彼此“流体连通”的两个腔室或部件可以是仅两个腔室或部件的一部分彼此流体连通,即流体介质可以从一个腔室或一个部件的一部分进入另一个腔室或另一个部件的一部分。按照流体介质的流动方向,一级调压腔12位于二级调压腔13的上游。需要说明的是,调压腔不限于两级调压腔。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仅设一级调压腔。调压腔中设置有下文将要详细描述的调压单元。与调压腔对应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调压单元也包括两级调压单元,即设置在一级调压腔12中的一级调压单元和设置在二级调压腔13中的二级调压单元。可以理解,调压单元的数量不限于两个。根据实际需要,调压单元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
如图1和图2所示,阀体11上设置有进入口14和流出口15。进入口14和流出口15均可以为凹入口。流出口15可为任意通用管接头型式,比如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卡套连接、快接接头等。进入口14和流出口15能够与调压腔流体连通。来自外部管路(未示出)的流体介质从调压器1的进入口14进入阀体11中的调压腔中,在调压腔中通过调压单元的调节,从流出口15处以期望的压力流出。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进入口14位于阀体11的底部,进入口14与一级调压腔12流体连通;流出口15位于阀体11的侧部,流出口15与二级调压腔13流体连通。来自外部管路的流体介质从位于阀体11的底部处的进入口14进入阀体11中的一级调压腔12中,在一级调压腔12中通过一级调压单元的调节得到稳定的中间级压力,具有中间级压力的流体介质从一级调压腔12流入二级调压腔13的至少一部分,在二级调压腔13中通过二级调压单元的调节,流体介质达到期望的压力并且以该期望的压力从位于阀体11的侧部处的流出口15流出。流体介质可以是气体,诸如高压氢气。流体介质也可以为液体。
如图1和图2所示,调压器1还包括设置在进入口14处的接头18。接头18用于将调压器1的进入口14与外部管路连接,以使得外部管路中的流体介质能够通过接头18进入到调压器1的进入口14中,进而进入调压器1的调压腔的至少一部分中。接头18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装配到进入口14中,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更换合适的接头18。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接头18具有大体“十”字型截面并且通过对称设置的多个(例如6个)螺栓在调压器1的进入口14处对称施加扭矩而紧固至阀体11,以装配到进入口14中,确保接头18在使用中不会从进入口14处脱落。
如图1和图2所示,接头18包括第一装配部181、第二装配部182和设置在第一装配部181和第二装配部182中的流体通道183。第一装配部181用于装配在调压器1的进入口14中。第一装配部181的外径与调压器1的进入口14的内径相适配。第一装配部181具有用于与进入口14配合的进入口配合表面。可以理解,第一装配部181的进入口配合表面是指在进入口14处与阀体11的围成进入口14的壁配合的表面。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装配部181的轴向方向上,第一装配部181的进入口配合表面仅在第一装配部181的一部分上延伸。即第一装配部181并非在整个轴向方向上均与阀体11的围成进入口14的壁接触。接头18的第二装配部182用于装配在外部管路中。第二装配部182的外径与外部管路的内径相适配。类似地,第二装配部182具有用于与外部管路配合的外部管路配合表面。优选地,第一装配部181和第二装配部182为一体构件。流体通道183在第一装配部181和第二装配部182中延伸。流体通道183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第一装配部181和第二装配部182中。当第一装配部181和第二装配部182分别装配在进入口14和外部管路中时,外部管路中的流体能够从流体通道183的位于第二装配部182中的端部进入并且从流体通道183的位于第一装配部181中的端部流出,进而通过调压器1的进入口14流入调压腔的至少一部分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称的第一装配部181的“轴向方向”以及接头18的轴向方向是相对于接头18的第一装配部181装配在其中的进入口14的中心轴线而言的。即第一装配部181的“轴向方向”与接头18的第一装配部181装配在其中的进入口14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相同。相应地,下文将要提到的第一装配部181的“周向方向”是指围绕“轴向方向”的方向,也即围绕第一装配部181装配在其中的进入口14的中心轴线的方向。
如图1至图5所示,接头18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装配部181的进入口配合表面上的多个第一容纳槽184。优选地,第一容纳槽184为2个。第一容纳槽184沿第一装配部181的周向方向延伸。第一容纳槽184可以首尾相连、环绕第一装配部181一周。多个第一容纳槽184沿第一装配部181的轴向方向间隔开。在靠近进入口14方向上的最下端的第一容纳槽应不超出第一装配部181的进入口配合表面。当第一容纳槽184为3个或3个以上时,多个第一容纳槽184可以沿第一装配部181的轴向方向以相等的预定距离间隔开,也可以沿第一装配部181的轴向方向以不相等的距离间隔开。例如,由于越靠近调压器1的阀体11的内部,越靠近承压区,因此,相邻的第一容纳槽184之间的距离更大。
如图1和图2所示,接头18还包括多个防外漏组件185。防外漏组件185的数量与第一容纳槽184的数量对应。多个防外漏组件185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容纳槽184中。即每一个第一容纳槽184中均设置有防外漏组件185。当接头18的第一装配部181装配在进入口14中时,防外漏组件185能够在进入口14处与阀体11的壁配合,以实现调压器1的进入口14处的密封,防止流体介质泄漏到外部环境中。由于接头18包括多个设置在沿第一装配部181的轴向方向间隔开的第一容纳槽184中的防外漏组件185,相当于在进入口14处形成多级密封,相较于已知的调压器密封性能更好,当靠近调压器1内部的第一容纳槽184中的防外漏组件185密封效果不好时,可以由相邻的第一容纳槽184中的防外漏组件185来加强密封,以适应更为苛刻的高压、高温、低温等工况下的密封要求,防止流体介质泄漏到外部环境中。
如图1和图2所示,防外漏组件185包括在第一装配部181的轴向方向上相邻布置的第一密封件185A和第一挡件185B。即每一个第一容纳槽184中均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85A和第一挡件185B,且每一个第一容纳槽184中的第一密封件185A和第一挡件185B在第一装配部181的轴向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第一密封件185A可以由诸如橡胶的柔性材料制成。第一密封件185A通过在进入口14处接头18的第一装配部181与阀体11的壁之间的径向挤压变形来保持密封接触力。第一密封件185A可以是密封圈,诸如“O”型密封圈。密封圈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第一挡件185B可以由比第一密封件185A坚硬的材料制成。在调压器1的进入口14处,在接头18的第一装配部181与阀体11的壁的径向挤压的过程中,第一密封件185A由于受力(特别是在流体介质为高压流体介质时)有可能在轴向方向上发生偏移,甚至有可能部分地进入阀体11与第一装配部181之间的间隙。设置在同一个第一容纳槽184中的第一挡件185B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密封件185A在轴向方向上发生偏移,提供承压能力,确保第一密封件185A的密封效果。第一挡件185B可以为挡圈。与“O”型密封圈适配的挡圈形状有圈式、斜切口式。其中,圈式挡圈收缩性较好,斜切口式挡圈安装更为方便。
优选地,每一个第一容纳槽184中,在第一装配部181的轴向方向上,第一密封件185A位于第一挡件185B的内侧。即第一密封件185A比第一挡件185B更靠近阀体11的内部或者说在流体介质的流动方向上更靠近调压腔。也即第一密封件185A比第一挡件185B更靠近承压侧。在接头18的第一装配部181与阀体11的壁的径向挤压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阀体11内部的调压腔中的流体介质的冲击,第一密封件185A更有可能在轴向方向上朝向远离调压腔的方向发生偏移,而第一挡件185B设置在第一密封件185A的远离调压腔的一侧,因此,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第一密封件185A由于受到阀体11内部的调压腔中的流体介质的冲击而在轴向方向上发生偏移,从而能够确保密封效果。
接头18的流体通道183可以沿轴向方向贯穿整个第一装配部181和第二装配部182延伸。流体通道183在整个第一装配部181和第二装配部182中可以具有大致相同的径向尺寸。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5所示,流体通道183包括轴向导流部183A和与轴向导流部183A连接的径向导流部183B。径向导流部183B的径向尺寸大于轴向导流部183A的径向尺寸,以避免介质的流量因口径变小而受到限制。径向导流部183B位于第一装配部181中。也就是说,径向导流部183B位于流体通道183的靠近调压器1的调压腔的一端。当流体介质在接头18的流体通道183中流动时,流体介质从轴向导流部183A改变流动方向,以发散的方式流动到径向导流部183B中并从径向导流部183B中流出,有利于流体介质的扩散并且可以减小流体介质对下游的部件的冲击。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接头18的第一装配部181的远离第二装配部182的一端的径向尺寸小于调压器1的进入口14的径向尺寸。因此,当第一装配部181装配在调压器1的进入口14中时,第一装配部181的远离第二装配部182的一端由于径向尺寸较小,会与阀体11的壁间隔开。流体通道183的径向导流部183B的流出端口183C位于第一装配部181的径向尺寸较小的这一端的侧壁上。当流体介质在接头18的流体通道183中流动时,流体介质从轴向导流部183A改变流动方向,以发散的方式流动到径向导流部183B中,并且从径向导流部183B的位于第一装配部181的侧壁中的流出端口183C流出,流体介质可以尽可能地发散,更有利于流体介质的扩散并且可以尽可能地减小流体介质对下游的部件的冲击。
更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至图5所示,轴向导流部183A可以实现为沿接头18的轴向方向的中心孔,而径向导流部183B可以实现为与轴向导流部183A(即沿接头18的轴向方向的中心孔)正交且流体连通的径向孔,径向导流部183B的流出端口183C位于第一装配部181的径向尺寸较小的这一端的侧壁上。以此方式,便于在接头18中加工出轴向导流部183A和径向导流部183B。由于在径向导流部183B的流出端口183C处,第一装配部181的径向尺寸较小,因此,第一装配部181与阀体11的进入口14的内壁间隔开,径向导流部183B中的流体介质可以通过流出端口183C流出经由第一装配部181与阀体11的进入口14的内壁之间的间隔进入阀体11内部,如图1中的表示流体介质的流动方向的箭头所示。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装配部181的形成有径向导流部183B的端部还可以进一步形成台阶面186,一方面可以易于加工径向导流部183B,避免加工过程中金属毛刺的形成,减少对流体介质的污染,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减小径向尺寸,更有利于流体介质的扩散,以进一步减小流体介质对下游的部件的冲击。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接头18的用于与外部管路配合的第二装配部182也设置有容纳槽,该容纳槽中设置有诸如“O”型密封圈的密封件,以提供接头18与外部管路之间的密封,避免流体介质在接头18与外部管路之间发生泄漏。
如图1和图2所示,调压器1包括为过滤网形式的过滤器16。过滤器16设置在接头18与调压腔之间。即从接头18流出的流体介质先通过过滤器16进行过滤净化之后再进入调压腔或进入调压腔的一部分。过滤器16可以过滤流体介质中的污染物,因过滤器型号的选择不同,甚至可以过滤掉微米级以上的杂质,避免将流体介质中的污染物带入调压腔而影响调压器1的性能。
外部管道中的流体介质经过调压器1的进入口14处的接头18进入调压器1内部,经过可选的过滤器16的过滤之后进入一级调压腔12的至少一部分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级调压腔12是由阀体11、第一阀座121和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阀体11的第一阀帽122围成的腔体。其中,第一阀座121形成有一级调压腔12的第一阀口123。第一阀口123即流体介质流入一级调压腔12的入口。第一阀座121固定设置在阀体11内部。
如图1和图2所示,调压器1还包括用于支撑保持过滤器16的支撑件17和保持架19。支撑件17和保持架19在过滤器16的远离接头18的一侧,支撑件17用以支撑过滤器16,避免过滤器16由于受到来自接头18的高压流体介质的冲击而脱落。保持架19通过对其上的螺纹施加扭矩,以固定第一阀座121,维持第一阀口123的位置,从而使调压器1正常工作。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级调压腔12中的一级调压单元包括第一活塞124。第一活塞124能够在封闭第一阀口123的第一封闭位置(如图2所示)和打开第一阀口123的第一打开位置(如图1所示)之间移动。第一活塞124包括活塞头124A和与活塞头124A连接的活塞杆124B。活塞头124A和活塞杆124B为一体构件。活塞头124A的径向尺寸大于活塞杆124B的径向尺寸,以此增大承压面积。活塞杆124B上设置有第一密封部124D。第一密封部124D位于活塞杆124B的远离活塞头124A的端部。当第一活塞124处于如图2所示的第一封闭位置时,活塞杆124B的第一密封部124D压靠第一阀口123,以封闭第一阀口123,使得流体介质不能够流过第一阀口123。当第一活塞124处于如图1所示的第一打开位置时,活塞杆124B的第一密封部124D离开第一阀口123,从而打开第一阀口123,使得流体介质能够流过第一阀口123。优选地,活塞杆124B的第一密封部124D具有锥形形状,越靠近第一阀口123的一端径向尺寸越小。锥形形状的第一密封部124D可以提供更可靠的密封性能。
如图1和图2所示,活塞头124A与第一阀帽122之间形成第一压力空间125,该第一压力空间125能够容纳经由第一阀口123进入的调压后的流体介质。当流体介质流过第一阀口123之后,一部分流体介质能够流入活塞头124A与第一阀帽122之间的第一压力空间125中。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活塞124还包括设置在活塞头124A和活塞杆124B中的活塞孔124C。活塞孔124C与形成在活塞头124A与第一阀帽122之间的第一压力空间125流体连通。活塞孔124C具有位于活塞杆124B中的孔口124E(即流入端口)。活塞孔124C的孔口124E应当比活塞杆124B上的第一密封部124D更靠近活塞头124A。当第一阀口123打开时,从第一阀口123流过的流体介质的一部分可以经由活塞孔124C进入活塞头124A与第一阀帽122之间的第一压力空间125中。当第一阀口123封闭时,由于活塞孔124C的孔口124E比活塞杆124B上的第一密封部124D更靠近活塞头124A,因此,流体介质也不会经由活塞孔124C的孔口124E进入第一压力空间125中。当第一压力空间125中流入流体介质时,存在于该第一压力空间125中的流体介质能够对第一活塞124施加使第一活塞124朝向第一封闭位置(即靠近第一阀口123)移动的第一介质压力。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级调压单元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26。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126为套设在第一活塞124的活塞杆124B上的压缩弹簧。第一弹性件126的一端抵接活塞头124A,另一端抵接在阀体11的内部。第一弹性件126能够对第一活塞124施加使第一活塞124朝向第一打开位置(即远离第一阀口123)移动的第一弹性力。
如上所述地,第一弹性件126施加至第一活塞124的第一弹性力的方向与形成在活塞头124A与第一阀帽122之间的第一压力空间125中的流体介质施加至第一活塞124的第一介质压力方向相反,第一活塞124将在二者的合力的作用下移动。当第一压力空间125中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值小于第一弹性件126施加至第一活塞124的第一弹性力时,第一活塞124将在第一弹性力的驱动下朝向第一打开位置移动,从而打开一级调压腔12的第一阀口123,流体介质中的一部分经由第一阀口123进入第一压力空间125中。随着第一压力空间125中的流体介质的压力的增加,当第一压力空间125中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值增大到第一预设值时,施加在第一活塞124上的第一介质压力会大于第一弹性件126施加至第一活塞124的第一弹性力,此时,第一活塞124在流体介质的压力的驱动下朝向第一封闭位置移动,从而封闭一级调压腔12的第一阀口123。可以理解,该第一预设值与第一弹性件126施加至第一活塞124的第一弹性力有关。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通过改变第一弹性件126的设置(例如改变第一弹性件126的压缩量、弹性系数)来设定期望的第一预设值,也可以通过改变第一活塞头124A的直径大小,进而改变承压面积而改变第一预设值。
通过上述设计,一级调压腔12中的一级调压单元能够在第一压力空间125中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自动封闭第一阀口123。例如,当第一阀口123处产生内漏现象时,会导致第一压力空间125中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值出现不期望的升高而大于第一预设值,此时,一级调压单元能够自动封闭第一阀口123,达到自密封的效果。内漏越严重,第一压力空间125中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值升高越大,一级调压单元的第一活塞124受到的流体介质施加的使其朝向第一阀口123移动的力就越大,第一活塞124的活塞杆124B的第一密封部124D与第一阀口123之间的接触就越紧密,自密封的效果就越好。
如上所述地,一级调压腔12由阀体11、第一阀座121和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阀体11的第一阀帽122围成,因此,在第一阀帽122与阀体11之间也存在流体介质泄漏至外部环境的可能。为了避免一级调压腔12中的流体介质泄漏至外部环境中,调压器1还包括用于密封一级调压腔12的一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一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可以设置在第一阀帽122与阀体11之间。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设置在第一活塞124与第一阀帽122之间以及第一活塞124与阀体11之间。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活塞124的活塞头124A具有与第一阀帽122配合的阀帽配合表面。即活塞头124A的阀帽配合表面与第一阀帽122采用间隙配合并且活塞头124A能够沿着第一阀帽122移动。活塞杆124B具有与阀体11配合的第一阀体配合表面。即活塞杆124B的第一阀体配合表面与阀体11采用间隙配合并且活塞杆124B能够沿着阀体11移动。活塞头124A的阀帽配合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该第二容纳槽沿活塞头124A的周向方向延伸。第二容纳槽中设置有在活塞头124A的轴向方向上相邻布置的第二密封件127与第二挡件128。第二密封件127可以由诸如橡胶的柔性材料制成。第二密封件127通过活塞头124A与第一阀帽122之间的径向挤压变形来保持密封接触力。第二密封件127可以是密封圈,诸如“O”型密封圈。第二挡件128可以由比第二密封件127坚硬的材料制成。第二挡件128可以为挡圈,诸如与“O”型密封圈适配的挡圈,如圈式挡圈、斜切口式挡圈。活塞头124A的阀帽配合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三容纳槽,该第三容纳槽沿活塞头124A的周向方向延伸并且与第二容纳槽沿活塞头124A的轴向方向间隔开。第三容纳槽比第二容纳槽更靠近活塞杆124B。第三容纳槽中设置有第三密封件129。第三密封件129可以由诸如橡胶的柔性材料制成。第三密封件129通过活塞头124A与第一阀帽122之间的径向挤压变形来保持密封接触力。如此,在活塞头124A与第一阀帽122之间设置了间隔的双道密封件(例如“O”型密封圈)+单道挡件(例如与“O”型圈适配的斜切口式挡圈)。一方面,可以在活塞头124A与第一阀帽122之间形成多级密封,降低了活塞头124A与第一阀帽122之间形成的第一压力空间125中的流体介质泄漏至外部环境中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远离活塞杆124B的第二容纳槽由于更靠近活塞头124A与第一阀帽122之间形成的第一压力空间125,因此承受的流体介质的压力更大,在该第二容纳槽中除了第二密封件127之外还设置第二挡件128,提供了承压能力,确保了密封效果;再一方面,流体介质的压力经过一级调压腔12的调节之后压力远低于进入口14处的压力,因此,在更靠近活塞杆124B的第三容纳槽中仅设置第三密封件129而不再设置挡件,在满足密封性能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第一活塞124移动时的阻力。
如图1和图2所示,活塞杆124B的第一阀体配合表面上设置有第四容纳槽,该第四容纳槽沿活塞杆124B的周向方向延伸。第四容纳槽中设置有双密封件120,例如双“O”型密封圈。双密封件120可以由诸如橡胶的柔性材料制成。双密封件120通过活塞杆124B与阀体11之间的径向挤压变形来保持密封接触力。如此,在活塞杆124B与阀体11之间设置有同槽双密封件(例如双“O”型密封圈)结构,保证密封线程较短时的动密封性能。需要说明的是,活塞杆124B上的第四容纳槽需要设置在活塞孔124C的孔口124E的远离活塞杆124B的第一密封部124D的一侧。即活塞孔124C的孔口124E位于第四容纳槽与活塞杆124B的第一密封部124D之间。当活塞杆124B的第一密封部124D未密封一级调压腔12的阀口123时,流体介质能够经由活塞孔124C的孔口124E进入活塞孔124C中,进而进入活塞头124A与第一阀帽122之间的第一压力空间125,而不会受到第四容纳槽处的双密封件120的阻碍。当活塞杆124B的第一密封部124D密封一级调压腔12的第一阀口123时,流体介质不会经由活塞孔124C的孔口124E进入活塞头124A与第一阀帽122之间的第一压力空间125。
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容纳槽及设置在其中的第二密封件127和第二挡件128、第三容纳槽及设置在其中的第三密封件129以及第四容纳槽及设置在其中的双密封件120共同构成了一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确保一级调压腔12中的流体介质不会泄漏至外部环境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压器1中,可以无需再在第一阀帽122与阀体11之间设置密封件。此外,在位于活塞杆124B上的第四容纳槽与活塞头124A上的第三容纳槽之间的阀体11上设置有第一外漏检漏孔111,该第一外漏检漏孔111与大气相连。流体介质如果进入一级调压腔12中的位于第三容纳槽与第四容纳槽之间的空间,流体介质会直接通过该第一外漏检漏孔112以及阀体11与第一阀帽122之间的间隙流至外界环境中。
如图1和图2所示,二级调压腔13是由阀体11、第二阀座131和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阀体11的第二阀帽132围成的腔体。其中,第二阀座131形成有二级调压腔13的第二阀口133。第二阀口133即流体介质流入二级调压腔13的至少一部分的入口。二级调压腔13经由第二阀口133与一级调压腔12流体连通。第二阀座131固定设置在阀体11内部。
如图1和图2所示,二级调压腔13中的二级调压单元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二级调压腔13中的第二活塞134和阀杆137。第二活塞134包括与阀体11配合的第二阀体配合表面。即第二活塞134的阀体配合表面与阀体11采用间隙配合并且第二活塞134能够沿着阀体11移动。阀杆137连接至第二活塞134。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活塞134中设置有中心通孔,用于将阀杆137连接至第二活塞134的活塞插入件138穿过第二活塞134中的中心通孔并且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中心通孔中。活塞插入件138中设置有U形凹槽,阀杆137的一端嵌入活塞插入件138的U形凹槽中。阀杆137能够与第二活塞134一起移动。具体地,阀杆137能够在封闭第二阀口133的第二封闭位置(如图2所示)和打开第二阀口133的第二打开位置(如图1所示)之间移动。阀杆137上设置有第二密封部137A。当阀杆137位于第二封闭位置时,第二密封部137A压靠第二阀口133,以封闭第二阀口133,使得流体介质不能够经由第二阀口133进入二级调压腔13中。当阀杆137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阀杆137的第二密封部137A离开第二阀口133,从而打开第二阀口133,使得流体介质能够流过第二阀口133。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密封部137A形成穿过第二阀座131的阀杆137的、与第二阀口133互相配合的锥形部,越靠近第二阀口133的一端径向尺寸越小。锥形形状的第二密封部137A可以提供更可靠的密封性能。
第二活塞134与第二阀口133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经由第二阀口133进入的流体介质的第二压力空间193。第二压力空间193中的流体介质能够通过第二活塞134对与其相连接的阀杆137施加使阀杆137朝向第一封闭位置(即靠近第二阀口133)移动的第二介质压力。
如图1和图2所示,二级调压单元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39,该第二弹性件139设置在第二活塞134与第二阀帽132之间。第二弹性件139和第二压力空间193沿着第二活塞134的轴向方向分别位于第二活塞134的两侧。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件139为压缩弹簧。第二弹性件能够通过第二活塞134对与其相连接的阀杆137施加使阀杆137朝向第二打开位置移动的第二弹性力。
如上所述地,第二弹性件139施加至第二活塞134的第二弹性力的方向与形成在第二活塞134与第二阀口133之间的第二压力空间193中的流体介质施加至第二活塞134的第二介质压力方向相反,第二活塞134及与其相连接的阀杆137将在第二弹性力和第二介质压力两个力的合力的作用下移动。当第二压力空间193中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值小于第二弹性件139施加至第二活塞134的第二弹性力时,第二活塞134及与其相连接的阀杆137将在第二弹性力的驱动下朝向第二打开位置移动,从而打开二级调压腔13的第二阀口133,流体介质经由第二阀口133进入第二压力空间193中。随着第二压力空间193中的流体介质的压力的增加,当第二压力空间193中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值增大到第二预设值时,施加在第二活塞134上的第二介质压力会大于第二弹性件139施加至第二活塞134的第二弹性力,此时,第二活塞134及与其相连接的阀杆137在流体介质的压力的驱动下朝向第二封闭位置移动,从而封闭二级调压腔13的第二阀口133。
可以理解,该第二预设值与第二弹性件139施加至第二活塞134的第二弹性力有关,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通过改变第二弹性件134的设置(例如改变第二弹性件139的压缩量、弹性系数)来设定期望的第二预设值。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阀帽132上设置有调节件191,第二阀帽132与第二弹性件139之间设置有弹簧压板192,该调节件191穿过第二阀帽132,弹簧压板192的一侧抵接调节件191,弹簧压板192的另一侧抵接第二弹性件139。通过调节件191可以调节第二弹性件139的压缩量,以控制第二弹性件139对第二活塞134及与其相连接的阀杆137施加的第二弹性力的大小。
通过上述设计,二级调压腔13中的二级调压单元能够在第二压力空间193中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自动封闭第二阀口133。例如,当第二阀口133处产生内漏现象时,会导致第二压力空间139中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值出现不期望的升高而大于第二预设值,此时,二级调压单元能够自动封闭第二阀口133,达到自密封的效果。内漏越严重,第二压力空间193中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值升高越大,通过二级调压单元的第二活塞134带动活塞插入件138连接的阀杆137受到的流体介质施加的使其朝向第二阀口133移动的力就越大,与第二活塞134连接的阀杆137的第二密封部137A与第二阀口133之间的接触就越紧密,自密封的效果就越好。
如上所述地,二级调压腔13由阀体11、第二阀座131和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阀体11的第二阀帽132围成,因此,在第二阀帽132与阀体11之间也存在流体介质泄漏至外部环境的可能。为了避免二级调压腔13中的流体介质泄漏至外部环境中,调压器1还可以包括用于密封二级调压腔13的二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二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可以设置在第二阀帽132与阀体11之间。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二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设置在第二活塞134与阀体11之间。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活塞134的第二阀体配合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五容纳槽135,多个第五容纳槽135沿第二活塞134的轴向方向间隔开。每个第五容纳槽135中容纳有第五密封件136。第五密封件136可以由诸如橡胶的柔性材料制成。第五密封件136通过第二活塞134与阀体11之间的径向挤压变形来保持密封接触力。第五密封件136可以为密封圈,诸如“O”型密封圈。由于第二阀体配合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沿第二活塞134的轴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五容纳槽135,因此,在第二活塞134与阀体11之间也形成了多级密封,相较于已知的调压器密封性能更好,以适应更为苛刻的高压、高温、低温等工况下的密封要求,防止流体介质泄漏到外部环境中。此外,二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设置在第二活塞134与阀体11之间也可以防止第二压力空间193中的流体介质进入二级调压腔13中的第二弹性件139一侧。在位于该侧同样水平位置的阀体11设置有第二外漏检漏孔112,该第二外漏检漏孔112与大气相连。流体介质如果进入二级调压腔13中的第二弹性件139一侧,流体介质同样会直接通过该第二外漏检漏孔112、阀体与阀帽的连接螺纹孔、调节件191与阀体螺纹连接孔处流至外界环境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经过两级调压腔的调节,经过二级压力腔13调压后的流体介质压力远小于调压器1的进入口14处的流体介质的压力,因此,在第五容纳槽135可以仅设置密封件,而无需设置挡件,可以在满足密封性能的情况下减少第二活塞134移动的阻力。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调压器的截面示意图,其中调压腔的阀口处于封闭状态。下面将结合图6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调压器2。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调压器2与上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调压器1的结构基本相同。调压器2同样包括阀体21、设置在阀体21中的一级调压腔22和二级调压腔23、设置在一级调压腔22中的一级调压单元和设置在二级调压腔23中的二级调压单元、设置在阀体21上的进入口24和流出口25,进入口24能够与一级调压腔22流体连通,流出口25能够与二级调压腔23流体连通。调压器2同样包括设置在进入口24处的接头28。接头28包括用于装配在进入口24中的第一装配部281、用于装配在外部流体管道中的第二装配部282以及设置在第一装配部281和第二装配部282中的流体通道283。第一装配部281与进入口24之间设置有如上文参照图1至图5描述的多级密封,相较于已知的调压器密封性能更好,以适应更为苛刻的高压、高温、低温等工况下的密封要求,防止流体介质泄漏到外部环境中。而且设置在同一个第一容纳槽中的第一挡件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密封件在轴向方向上发生偏移,提供承压能力,确保第一密封件的密封效果。
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调压器2的进入口24位于阀体21的顶部,流出口25同样位于阀体21的侧部。以此设置,可以适用于流体介质需要从调压器2的上方进入阀体21的应用场合。可以理解,调压器的进入口和流出口的位置还可以根据应用场合的需要进行其他不同的设置。
与第一实施方式还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调压器2的接头28通过旋拧的方式装配在进入口24处。具体地,接头28的外周表面可以设置有外螺纹,调压器2的进入口24处可以设置有内螺纹,通过接头28的外螺纹与进入口24处的内螺纹的配合,接头28可以旋拧至进入口24中。以此方式,可以减少装配零件的使用以及简化装配过程。
与第一实施方式还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调压器2的接头28的径向导流部283B为喇叭形形状的开口,径向导流部283B的流出端口283C位于第一装配部281的远离第二装配部282的端壁中。具体地,如图6所示,调压器2的接头28中的流体通道283同样包括轴向导流部283A和与轴向导流部283A连接的并且位于第一装配部281中的径向导流部283B。径向导流部283B的径向尺寸大于轴向导流部283A的径向尺寸。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径向导流部283B的径向尺寸从其与轴向导流部283A的连接部开始逐渐变大,从而形成喇叭形发散开口。径向导流部283B的最大尺寸可以小于或刚好等于第一装配部181的外径。当流体介质在接头28的流体通道283中流动时,流体介质从轴向导流部283A改变流动方向,以发散的方式流动到径向导流部283B中,并且从径向导流部283B的位于第一装配部281的远离第二装配部282的端壁中的流出端口283C流出,有利于流体介质的扩散并且可以减小流体介质对下游的部件的冲击。
与第一实施方式还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调压器2的过滤器26为杯状过滤器。杯状过滤器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承压能力,能够适用高压流体介质。形式为支撑环的支撑件27在杯状过滤器的周围压紧过滤器26,此外,过滤器26的远离接头28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支撑保持过滤器的保持架29,保持架29在固定第一阀座221的同时还可避免过滤器26由于受到来自接头28的高压流体介质的冲击而脱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示意图。图7中示出的车辆3可以是货车。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还可以是巴士或者重卡、叉车吊车等工业建筑用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还可以是氢能源车辆。车辆3包括有上文结合图1至图5描述的调压器1和/或上文结合图6描述的调压器2,并且相应地能够实现上文结合图1至图5描述的调压器1和/或上文结合图6描述的调压器2的有益效果。这里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通过将不同的实施方式及各个技术特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或者对其进行改型,可以进一步设计得出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
上文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剥线工具。可以理解,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上述描述可以想到多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同样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调压器,所述调压器包括阀体、设置在所述阀体中的调压腔、设置在所述调压腔中的调压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阀体上并且能够与所述调压腔流体连通的进入口和流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器包括设置在所述进入口处的接头,所述接头包括:
第一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用于装配在所述进入口中并且具有用于与所述进入口配合的进入口配合表面;
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二装配部用于装配在外部管路中;
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部和所述第二装配部中;
多个第一容纳槽,多个所述第一容纳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部的所述进入口配合表面上,所述第一容纳槽沿所述第一装配部的周向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容纳槽沿所述第一装配部的轴向方向间隔开;以及
多个防外漏组件,多个所述防外漏组件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所述防外漏组件包括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相邻布置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一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一容纳槽中,在所述第一装配部的所述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挡件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包括轴向导流部和与所述轴向导流部连接的径向导流部,所述径向导流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轴向导流部的径向尺寸,所述径向导流部位于所述第一装配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部的远离所述第二装配部的一端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进入口的径向尺寸,所述径向导流部的流出端口位于所述第一装配部的所述一端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导流部为沿所述接头的轴向方向的中心孔,所述径向导流部为与所述轴向导流部正交且流体连通的径向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导流部为喇叭形形状的开口,所述径向导流部的流出端口位于所述第一装配部的远离所述第二装配部的端壁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器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接头与所述调压腔之间,所述过滤器为杯状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压腔包括与所述进入口流体连通的一级调压腔,所述调压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一级调压腔中的一级调压单元;
所述一级调压腔由所述阀体、第一阀座和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所述阀体的第一阀帽围成,所述第一阀座形成有所述一级调压腔的第一阀口;
所述一级调压单元包括:
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能够在封闭所述第一阀口的第一封闭位置和打开所述第一阀口的第一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活塞包括活塞头和与所述活塞头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活塞头与所述第一阀帽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经由所述第一阀口进入的流体介质的第一压力空间,所述第一压力空间中的所述流体介质能够对所述第一活塞施加使所述第一活塞朝向所述第一封闭位置移动的第一介质压力,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一密封部,当所述第一活塞处于所述第一封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部封闭所述第一阀口,当所述第一活塞处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部离开所述第一阀口;以及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活塞头,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阀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对所述第一活塞施加使所述第一活塞朝向所述第一打开位置移动的第一弹性力;
其中,所述调压器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一级调压腔的一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具有与所述第一阀帽配合的阀帽配合表面,所述活塞杆具有与所述阀体配合的第一阀体配合表面,所述第一活塞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头和所述活塞杆中的活塞孔,所述活塞孔具有位于所述活塞杆中的孔口并且所述活塞孔与所述第一压力空间流体连通,所述一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包括:
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活塞头的所述阀帽配合表面上,所述第二容纳槽沿所述活塞头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容纳槽中设置有在所述活塞头的轴向方向相邻布置的第二密封件和第二挡件;
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三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活塞头的所述阀帽配合表面上,所述第三容纳槽沿所述活塞头的周向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二容纳槽沿所述活塞头的轴向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三容纳槽比所述第二容纳槽更靠近所述活塞杆,所述第三容纳槽中设置有第三密封件;以及
第四容纳槽,所述第四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所述第一阀体配合表面上,所述第四容纳槽沿所述活塞杆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容纳槽中设置有双密封件;
其中,所述活塞孔的所述孔口位于所述第四容纳槽与所述第一密封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压腔包括与所述一级调压腔和所述流出口流体连通的二级调压腔,所述调压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二级调压腔中的二级调压单元;
所述二级调压腔由所述阀体、第二阀座和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所述阀体的第二阀帽围成,所述第二阀座形成有所述二级调压腔的第二阀口,所述二级调压腔经由所述第二阀口与所述一级调压腔流体连通;
所述二级调压单元包括:
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二级调压腔中;
阀杆,所述阀杆连接至所述第二活塞,并且能够在封闭所述第二阀口的第二封闭位置和打开所述第二阀口的第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阀杆上设置有第二密封部,当所述阀杆位于所述第二封闭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部封闭所述第二阀口,当所述阀杆位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二密封部离开所述第二阀口;以及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阀帽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活塞对所述阀杆施加使所述阀杆朝向所述第二打开位置移动的第二弹性力;
其中,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阀口之间形成能够容纳经由所述第二阀口进入的流体介质的第二压力空间,所述第二压力空间中的所述流体介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活塞对所述阀杆施加使所述阀杆朝向所述第一封闭位置移动的第二介质压力;并且
其中,所述调压器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二级调压腔的二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活塞包括与所述阀体配合的第二阀体配合表面;
所述二级调压腔外漏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配合表面上的多个第五容纳槽,多个所述第五容纳槽沿所述第二活塞的轴向方向间隔开,每个所述第五容纳槽中容纳有第五密封件。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压器。
CN202322343317.2U 2023-08-30 2023-08-30 调压器和车辆 Active CN220727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3317.2U CN220727232U (zh) 2023-08-30 2023-08-30 调压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3317.2U CN220727232U (zh) 2023-08-30 2023-08-30 调压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7232U true CN220727232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86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43317.2U Active CN220727232U (zh) 2023-08-30 2023-08-30 调压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7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7785B (zh) 用于流体阀的阀座装置
AU681308B2 (en) Excess flow valve
JP6490744B2 (ja) 圧力バランス式流体圧調節器
CA2705287C (en) Fluid flow control device having a seat ring retainer
US8038121B2 (en) Fluid control valve with sensing port
CA2763468C (en) Valve trim apparatus for use with valves
CN103016754B (zh) 一种气动高压调节阀
CN113906246A (zh) 止回阀
US4651768A (en) Servovalve for pipe flange connection
CN220727232U (zh) 调压器和车辆
US20060260690A1 (en) Pressure regulator with reduced outlet pressure loss
US11703145B1 (en) Fluid damped check valve,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3062823A (zh) 一种流量调节装置及共轨系统
CN213982168U (zh) 减压阀
CN109404571A (zh) 一种防泄漏的插装式单向阀
CN216643182U (zh) 一种吹除单向阀
WO2014095050A1 (de) Gashandhabungseinheit
CN214534577U (zh) 一种油压调节阀
CN221097569U (zh) 一种倒流防止器
CN220523361U (zh) 一种小型单向阀门装置
CN212536794U (zh) 一种空压机用最小压力阀
RU2089934C1 (ru) Регулятор расхода рабочего тела
CN116771491A (zh) 一种机油压力调节结构及增压器
CN112431949A (zh) 一种h型单向阀
CN117167530A (zh) 可更换的压力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