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6750U - 一种连接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6750U
CN220726750U CN202322364235.6U CN202322364235U CN220726750U CN 220726750 U CN220726750 U CN 220726750U CN 202322364235 U CN202322364235 U CN 202322364235U CN 220726750 U CN220726750 U CN 220726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expansion
buckle
sheet metal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42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克涵
梁金晶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642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6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6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6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组件及车辆,应用于车辆塑料件与钣金件的连接,所述塑料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钣金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膨胀卡扣和弹性垫圈;所述膨胀卡扣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弹性垫圈包括底部和侧围,所述底部中心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弹性垫圈套装在所述杆部上;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弹性垫圈的侧围与第一通孔的孔壁以及膨胀卡扣的头部抵紧,所述底部与所述钣金件抵紧;本申请利用弹性垫圈的弹性,使其在受到轴向挤压时发生轴向形变和径向形变,从而填充塑料件与膨胀卡扣之间的间隙,将膨胀卡扣、塑料件和钣金件抵紧,增大了膨胀卡扣的卡紧力,提高了紧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配件装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装配过程中,车辆的顶棚、护板、内饰板等塑料产品需要固定到车身钣金上,通常做法是在钣金件和塑料件上开孔,使用膨胀卡扣将塑料件固定到钣金件上。为保证装配时塑料件与钣金件的孔位不出现较大的偏离错位,需考虑公差,因此塑料件开孔的尺寸通常会比钣金件开孔更大。
由于塑料件孔的尺寸偏大,膨胀卡扣在固定时与塑料件孔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导致卡接不牢固,塑料件容易沿着膨胀卡扣的轴向或者径向发生晃动,影响装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车辆,旨在解决车辆塑料件与钣金件装配时膨胀卡扣固定不牢靠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应用于车辆塑料件与钣金件的连接,所述塑料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钣金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膨胀卡扣和弹性垫圈;
所述膨胀卡扣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所述弹性垫圈包括底部和侧围,所述底部中心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弹性垫圈套装在所述杆部上;所述杆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弹性垫圈位于所述头部与所述钣金件之间;
所述弹性垫圈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弹性垫圈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且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头部与所述塑料件抵紧,所述弹性垫圈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且所述侧围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抵紧,所述侧围的端面与所述头部抵紧,所述底部与所述钣金件抵紧。
可选地,所述底部从边缘到中心向内凹陷,所述底部与侧围之间通过弧形的过渡部连接。
可选地,沿所述第三通孔的径向从所述第三通孔的边缘处向四周开设有缺口,多个所述缺口环绕所述第三通孔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缺口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缺口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通孔的外周。
可选地,所述弹性垫圈的材料包括顺丁橡胶或TPE。
可选地,所述膨胀卡扣包括母扣和与所述母扣插接配合的子扣;
所述母扣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限位头、主体部和膨胀部,所述第一限位头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弹性垫圈套装在所述主体部上,所述母扣中开设有插接孔;
所述子扣包括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与所述插接孔插接配合,以使所述膨胀部沿所述插接孔的径向向外扩张。
可选地,所述膨胀部包括多个具有弹性的膨胀片,多个所述膨胀片围绕所述插接孔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子扣还包括第二限位头,所述第二限位头与所述插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头中开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二限位头的尺寸匹配。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组件。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应用于车辆塑料件与钣金件的连接,所述塑料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钣金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膨胀卡扣和弹性垫圈;所述膨胀卡扣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弹性垫圈包括底部和侧围,所述底部中心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弹性垫圈套装在所述杆部上;所述弹性垫圈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弹性垫圈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且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弹性垫圈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且所述侧围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抵紧,所述侧围的端面与所述头部抵紧,所述底部与所述钣金件抵紧。通过设置弹性垫圈,在使用膨胀卡扣固定塑料件与钣金件时,弹性垫圈受到轴向的挤压,发生轴向形变和径向形变,从而填充塑料件上的第一通孔与膨胀卡扣之间的间隙,将膨胀卡扣、塑料件和钣金件抵紧,增大膨胀卡扣的卡紧力,避免塑料件发生轴向或径向晃动,提高紧固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车辆与上述的连接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相同,在此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连接组件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连接组件中弹性垫圈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连接组件中弹性垫圈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连接组件中弹性垫圈的主视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连接组件中弹性垫圈的后视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连接组件中弹性垫圈的侧视图;
图8是本申请中图6的B-B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连接组件中膨胀卡扣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连接组件中膨胀卡扣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连接组件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连接组件中弹性垫圈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塑料件;
2、钣金件;
3、膨胀卡扣;
31、母扣;311、第一限位头;312、主体部;313、膨胀部;
32、子扣;321、第二限位头;322、插接杆;
4、弹性垫圈;
41、底部;42、侧围;43、第三通孔;44、过渡部;45、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车辆在装配时,车辆的顶棚、护板、内饰板等塑料产品需要固定到车身钣金上,通常做法是在钣金件和塑料件上开孔,使用膨胀卡扣将塑料件固定到钣金件上。为保证装配时塑料件与钣金件的孔位不出现较大的偏离错位,需考虑公差,因此塑料件开孔的尺寸通常会比钣金件开孔更大。
由于塑料件孔的尺寸偏大,膨胀卡扣在固定时与塑料件孔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导致卡接不牢固,塑料件容易沿着膨胀卡扣的轴向或者径向发生晃动,影响装配效果。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连接组件。
参见图1和图2,一种连接组件,应用于车辆塑料件1与钣金件2的连接,所述塑料件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钣金件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膨胀卡扣3和弹性垫圈4;
所述膨胀卡扣3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所述弹性垫圈4包括底部41和侧围42,所述底部41中心开设有第三通孔43,所述弹性垫圈4套装在所述杆部上;所述杆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弹性垫圈4位于所述头部与所述钣金件2之间;
所述弹性垫圈4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弹性垫圈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且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头部与所述塑料件1抵紧,所述弹性垫圈4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且所述侧围42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抵紧,所述侧围42的端面与所述头部抵紧,所述底部41与所述钣金件2抵紧。
参见图2,塑料件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钣金件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膨胀卡扣3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塑料件1和钣金件2连接固定,弹性垫圈4则设置在膨胀卡扣3、塑料件1和钣金件2之间,用于辅助膨胀卡扣3进行紧固。
具体的,膨胀卡扣3包括头部和与头部连接的杆部,杆部远离头部的一端为膨胀端,当杆部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后,膨胀端可以通过发生形变使得径向尺寸扩大,从而卡紧在第二通孔背侧形成限位,防止膨胀卡扣3从第二通孔内脱出。参见图3-图8,弹性垫圈4包括底部41和侧围42,底部41中心开设有可供膨胀卡扣3的杆部穿过的第三通孔43,第三通孔43的尺寸与杆部的尺寸适配。弹性垫圈4具备弹性,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在第一状态下,弹性垫圈4未发生形变,此时弹性垫圈4的外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直径,并且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当弹性垫圈4受到轴向的挤压时,弹性垫圈4会发生轴向变形和径向变形,弹性垫圈4的轴向尺寸缩小,径向尺寸扩张。
在使用时,将弹性垫圈4套装到膨胀卡扣3的杆部上,将膨胀卡扣3沿其轴向安装至塑料件1和钣金件2,使其杆部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弹性垫圈4在未受到轴向挤压时未发生形变,处于第一状态,此时弹性垫圈4位于膨胀卡扣3的头部与钣金件2之间;膨胀卡扣3继续沿轴向移动,弹性垫圈4受到轴向的挤压发生形变,随着膨胀卡扣3的头部逐渐向钣金件2靠近,弹性垫圈4的轴向尺寸不断缩小,径向尺寸不断扩张,直到膨胀卡扣3的头部与塑料件1抵接不能继续前进,同时膨胀卡扣3的膨胀端膨胀后卡紧在钣金件2的背侧限制膨胀卡扣3脱出,此时弹性垫圈4处于第二状态,弹性垫圈4位于第一通孔中,并且填充了塑料件1与膨胀卡扣3之间的间隙,其侧围42与第一通孔的孔壁抵紧,侧围42的端面与头部抵紧,底部41与钣金件2抵紧。
如图12所示,沿膨胀卡扣3的轴向方向,弹性垫圈4的侧围42端面与膨胀卡扣3的头部抵接,弹性垫圈4的底部41与钣金件2抵接,弹性垫圈4卡紧在膨胀卡扣3头部与钣金件2之间,进而沿轴向将弹力分别作用至膨胀卡扣3的头部和钣金件2,增大了膨胀卡扣3的轴向卡紧力;沿膨胀卡扣3的径向方向,弹性垫圈4的侧围42与第一通孔的孔壁抵接,弹性垫圈4卡紧在膨胀卡扣3的杆部与塑料件1的孔壁之间,从而沿径向将弹力分别作用至膨胀卡扣3的杆部与塑料件1,防止膨胀卡扣3发生径向的松动。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弹性垫圈4,在使用膨胀卡扣3固定塑料件1与钣金件2时,利用弹性垫圈4受到轴向挤压后发生轴向变形和径向变形的特点,使其填充塑料件1上的第一通孔与膨胀卡扣3之间的间隙,进而从轴向和径向增强了膨胀卡扣3的卡紧力,实现了塑料件1和钣金件2的牢固连接,装配稳定可靠,不易出现松动。
可选地,所述底部41从边缘到中心向内凹陷,所述底部41与侧围42之间通过弧形的过渡部44连接。
参见图8,底部41设置在侧围42的一端,底部41从边缘到中心处向靠近侧围42的方向凹陷,进而底部41与侧围42之间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该夹角的存在使得弹性垫圈4在第二状态时,其底部41的边缘与钣金件2抵接,方便弹性垫圈4受力发生形变,同时,在弹性垫圈4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侧围42会向远离弹性垫圈4轴心的方向延伸展开,该夹角的存在能够对侧围42的变形起到导向作用,方便侧围42向四周展开,从而与塑料件1上第一通孔的孔壁抵接。底部41与侧围42之间通过过渡部44连接,过渡部44的截面为弧形,实现了侧围42与底部41的平滑过渡,方便加工,另一方面,当塑料件1上第一通孔的尺寸较小时,弧形过渡部44的存在可以使多余的弹性垫圈4材料以弯曲的形态填充在第一通孔与膨胀卡扣3的间隙中,从而适应塑料件1开孔的大小。
可选地,沿所述第三通孔43的径向从所述第三通孔43的边缘处向四周开设有缺口45,多个所述缺口45环绕所述第三通孔43间隔分布。
具体的,参见图8,所述缺口45为U形,通过在第三通孔43的四周开设多个缺口45,一方面减小应力,另一方面,在弹性垫圈4受到挤压变形时,缺口45的存在可以避免出现材料堆叠、不平整的情况。缺口45的数量和尺寸可以根据弹性垫圈4的尺寸灵活设置,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45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缺口45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通孔43的外周,缺口45的深度可以延伸至侧围42部分,避免挤压变形过程中出现堆料。
可选地,所述弹性垫圈4的材料包括顺丁橡胶或TPE。
顺丁橡胶是由丁二烯聚合而成的结构规整的合成橡胶,其耐磨耗性优异、耐屈挠性好、回弹性高、滞后损失小、生热低、耐低温性能好,广泛应用于建筑、医疗、电子、汽车领域。
TPE,也称热塑性弹性体,是介于橡胶与树脂之间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既具备高弹性和优异的耐老化、耐油性,同时又具备普通塑料加工方便、加工方式广的特点,可采用注塑、挤出、吹塑等加工方式生产,加工过程简单,加工成本低廉,在汽车领域大量应用于汽车车身、内外饰、结构件和特种用途上。
通过选用顺丁橡胶或TPE材料来制作弹性垫圈4,使弹性垫圈4具备良好的弹性,同时加工方便,成本低廉。
可选地,所述膨胀卡扣3包括母扣31和与所述母扣31插接配合的子扣32;
所述母扣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限位头311、主体部312和膨胀部313,所述第一限位头3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弹性垫圈4套装在所述主体部312上,所述母扣31中开设有插接孔;
所述子扣32包括插接杆322,所述插接杆322与所述插接孔插接配合,以使所述膨胀部313沿所述插接孔的径向向外扩张。
具体的,参见图9-图11,母扣31的第一限位头311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用于限制膨胀卡扣3的卡接深度,母扣31的主体部312和膨胀部313可以穿过弹性垫圈4的第三通孔43,使得弹性垫圈4能够套装在主体部312上。子扣32的插接杆322与母扣31中的插接孔插接配合,在插接杆322未推入膨胀部313前,膨胀部313的径向尺寸不发生变化,此时主体部312和膨胀部313的径向尺寸均略小于钣金件2上第二通孔的尺寸,膨胀卡扣3可以穿入塑料件1和钣金件2;当插接杆322进入膨胀部313后,随着不断推进,插接杆322会从中间向外周挤压膨胀部313,使膨胀部313沿着插接孔的径向向外扩张,膨胀部313的径向尺寸扩大,从而在钣金件2的背侧形成限位,可以防止膨胀卡扣3从第二通孔内脱出。
可选地,所述膨胀部313包括多个具有弹性的膨胀片,多个所述膨胀片围绕所述插接孔间隔分布。
具体的,母扣31的膨胀部313可以采用多个间隔的膨胀片,围绕插接孔的周向分布。膨胀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力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当子扣32的插接杆322插入插接孔并且进入膨胀部313后,随着插接杆322沿轴向不断推进,插接杆322会从中间向外周挤压膨胀片,膨胀片受到挤压会沿着插接孔的径向向远离插接孔轴心的方向发生变形,使得膨胀部313的径向尺寸扩大,从而在钣金件2的背侧形成限位,防止膨胀卡扣3从第二通孔内脱出。
可选地,所述子扣32还包括第二限位头321,所述第二限位头321与所述插接杆3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头311中开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二限位头321的尺寸匹配。
具体的,当第二限位头321卡接到第一限位头311的沉头孔中时,插接杆322沿轴向推进的深度到达最大行程,此时膨胀部313的径向尺寸扩张到最大,大于钣金件2上第二通孔的尺寸,在钣金件2的背侧形成限位,防止膨胀卡扣3从第二通孔内脱出。通过设置沉头孔,可以避免第二限位头321突出第一限位头311的表面,保证了膨胀卡扣3表面的平整美观。
参见图11和图12,本申请实施例的装配过程如下:
将母扣31的主体部312和膨胀部313穿过弹性垫圈4的第三通孔43,使弹性垫圈4套装至母扣31的主体部312上,将母扣31沿其轴向安装至塑料件1和钣金件2,此时子扣32的插接杆322装入母扣31的插接孔中但是尚未进入膨胀部313,膨胀部313尚未发生膨胀,主体部312和膨胀部313可以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弹性垫圈4在未受到轴向挤压时未发生形变,处于第一状态,此时弹性垫圈4位于膨胀卡扣3的头部与钣金件2之间;母扣31继续沿轴向推进,随着第一限位头311逐渐向钣金件2靠近,弹性垫圈4受到轴向挤压发生形变,弹性垫圈4的轴向尺寸不断缩小,径向尺寸不断扩张,直到母扣31的第一限位头311与塑料件1抵接不能继续前进;这时沿轴向推动子扣32,使子扣32的插接杆322进入膨胀部313,随着插接杆322沿轴向不断推进,插接杆322从中间向外周挤压膨胀片,受到挤压的膨胀片沿着插接孔的径向向外扩张,使得膨胀部313的径向尺寸扩大;当第二限位头321卡接到第一限位头311的沉头孔中时,插接杆322沿轴向推进的深度到达最大行程,此时膨胀部313的径向尺寸扩张到最大,从而卡紧在钣金件2的背侧限制膨胀卡扣3脱出,此时弹性垫圈4处于第二状态,弹性垫圈4位于第一通孔中,并且填充了塑料件1与膨胀卡扣3之间的间隙,其侧围42与第一通孔的孔壁抵紧,侧围42的端面与头部抵紧,底部41与钣金件2抵紧。弹性垫圈4将弹力沿轴向分别作用于母扣31的第一限位头311和钣金件2,沿径向分别作用于母扣31的主体部312和塑料件1上第一通孔的孔壁,进而从轴向和径向增加了膨胀卡扣3的卡紧力,使得塑料件1和钣金件2连接牢固可靠,不易出现松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膨胀卡扣3结构也可以替换成市面上其他合适类型的膨胀卡扣;本申请中弹性垫圈4的尺寸应当与膨胀卡扣3以及车辆塑料件1、钣金件2上的开孔尺寸适配。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含如上所述的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应用于车辆塑料件1和钣金件2的连接,其中,塑料件1可以是车辆的顶棚、护板、A柱护板、内饰板等配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不同形式的改变之处,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连接组件,应用于车辆塑料件(1)与钣金件(2)的连接,所述塑料件(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钣金件(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膨胀卡扣(3)和弹性垫圈(4);
所述膨胀卡扣(3)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
所述弹性垫圈(4)包括底部(41)和侧围(42),所述底部(41)中心开设有第三通孔(43),所述弹性垫圈(4)套装在所述杆部上;所述杆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弹性垫圈(4)位于所述头部与所述钣金件(2)之间;
所述弹性垫圈(4)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弹性垫圈(4)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且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头部与所述塑料件(1)抵紧,所述弹性垫圈(4)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且所述侧围(42)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抵紧,所述侧围(42)的端面与所述头部抵紧,所述底部(41)与所述钣金件(2)抵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41)从边缘到中心向内凹陷,所述底部(41)与侧围(42)之间通过弧形的过渡部(4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通孔(43)的径向从所述第三通孔(43)的边缘处向四周开设有缺口(45),多个所述缺口(45)环绕所述第三通孔(43)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45)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缺口(45)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通孔(43)的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圈(4)的材料包括顺丁橡胶或TP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卡扣(3)包括母扣(31)和与所述母扣(31)插接配合的子扣(32);
所述母扣(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限位头(311)、主体部(312)和膨胀部(313),所述第一限位头(3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弹性垫圈(4)套装在所述主体部(312)上,所述母扣(31)中开设有插接孔;
所述子扣(32)包括插接杆(322),所述插接杆(322)与所述插接孔插接配合,以使所述膨胀部(313)沿所述插接孔的径向向外扩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313)包括多个具有弹性的膨胀片,多个所述膨胀片围绕所述插接孔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扣(32)还包括第二限位头(321),所述第二限位头(321)与所述插接杆(3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头(311)中开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二限位头(321)的尺寸匹配。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
CN202322364235.6U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连接组件及车辆 Active CN220726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4235.6U CN220726750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连接组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4235.6U CN220726750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连接组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6750U true CN220726750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85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4235.6U Active CN220726750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连接组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6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97011B2 (en) Vehicle having parts connected with a sealing spring fastener comprising a hermetically closed cavity
CN104100613B (zh) 用于可配合部件的弹性保持组件及组装方法
US20120272487A1 (en) Piercing rib clip
US6527471B2 (en) Sealing spring fastener with closed cavity
US6769849B2 (en) Two-piece clip
US5375954A (en) Clip fastener
US20120284975A1 (en) Panel connection snap assembly
US20140041185A1 (en) Elastic tube alignment and attach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cisely locating and attaching components
EP1403533A1 (en) Plastic clip for connecting a panel to a body
US20160138629A1 (en) Push-in fastener
US20150050068A1 (en) Elastically averaged align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US10746217B2 (en) Two-part plug-in coupling for connecting components
US11047416B2 (en) Fastening clip
CN106211789A (zh) 螺纹构件、紧固结构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用浮体的连接结构
JP2010179818A5 (zh)
CN205533647U (zh) 紧固件夹具系统和紧固件组件
CN102666071A (zh) 将附件固定到玻璃或异型带饰上的方法、用于该件的固定的固定装置以及通过该方法获得的玻璃
EP2607720B1 (en) Clip
CN220726750U (zh) 一种连接组件及车辆
US20140109358A1 (en) Clip and elastic body attachment component
WO2023165133A1 (zh) 一种用于固定零部件的紧固装置及紧固组件
US6379092B1 (en) High performance sealing fastener
CN106467050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双成型拉手隔离件
CN212162706U (zh) 一种防脱落漏缆卡具
US20140090509A1 (en) Mechanical assembly of the press-button type, and application to an electrical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