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6302U - 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6302U
CN220726302U CN202320086224.3U CN202320086224U CN220726302U CN 220726302 U CN220726302 U CN 220726302U CN 202320086224 U CN202320086224 U CN 202320086224U CN 220726302 U CN220726302 U CN 220726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arch
concrete arch
steel
sha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862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怀平生
王玮
吕锋
周志华
吕义辉
靳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00862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6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6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6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设置于岩体边坡之间,包括:钢筋混凝土拱,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拱顶部的水泥土,以及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拱底部的支撑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拱内设置有多个管棚管,多个所述管棚管沿钢筋混凝土拱的底部拱形轮廓均匀间隔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拱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多个微型桩,所述钢筋混凝土拱的顶部岩体内设置有多个锚固锚杆,所述微型桩的侧壁开设有注浆孔,微型桩的顶部焊接有钢板,所述钢板用于封闭微型桩的顶端,本实用新型加强了对岩体边坡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支撑,对围岩扰动小,安全性与可靠性更高,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中西部地区开发的深入及“一带一路”的展开,我国的施工队伍在国内外参与了众多的隧道项目建设,受限于自然地形与周边的公共设施,浅埋偏压洞口的施工也逐渐增多,传统的做法为边坡安装锚固锚杆后直接用爆破工法开挖洞身,普通结构下使用这种方法,爆破振动与爆生高压气体会扩张岩石裂隙,而锚杆的垂直支撑能力不足,容易造成岩石失稳垮塌,因此本实用新型诞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设置于岩体边坡之间,包括:钢筋混凝土拱,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拱顶部的水泥土,以及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拱底部的支撑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拱内设置有多个管棚管,多个所述管棚管沿钢筋混凝土拱的底部拱形轮廓均匀间隔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拱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多个微型桩,所述钢筋混凝土拱的顶部岩体内设置有多个锚固锚杆,所述微型桩的侧壁开设有注浆孔,微型桩的顶部焊接有钢板,所述钢板用于封闭微型桩的顶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型桩为直径φ100mm、壁厚10mm的钢管,所述钢板的尺寸为200*200mm、厚度为10mm,所述微型桩的顶部延伸至钢筋混凝土拱内,延伸长度为400mm。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泥土设置为多层,单层水泥土的厚度不大于1m,所述钢筋混凝土拱顶部的水泥土总厚度为1m,所述钢筋混凝土拱两端的水泥土总厚度为4.3m,所述水泥土用于增强钢筋混凝土拱顶部的抗冲击与抗侵蚀能力。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贴合于钢筋混凝土拱内顶面的钢拱架,设置于钢拱架内侧的混凝土二衬,所述钢拱架外表面设置有喷射混凝土,所述喷射混凝土用于将钢筋混凝土拱和钢拱架固定为整体。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棚管向钢筋混凝土拱内延伸,延伸的长度为400mm。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拱架为HEB180型钢,所述混凝土二衬的拱顶和边墙均为厚度400mm的C40钢筋混凝土。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岩体边坡的内表面喷射有混凝土,岩体边坡的外表面向上倾斜设置有多个支护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管棚管、微型桩和钢筋混凝土拱,加强了对边坡岩体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支撑,对围岩扰动小,安全性与可靠性更高,适用范围广,可方便的用于各种环境下的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本实用新型各结构均在现场安装及浇筑,可根据地形地质灵活变更尺寸、位置及其他参数,适用性强,推广使用能够产生较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筋混凝土拱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中,100、钢筋混凝土拱;110、管棚管;200、水泥土;300、支撑结构;310、钢拱架;320、混凝土二衬;400、微型桩;500、锚固锚杆;600、岩体边坡;610、支护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设置于岩体边坡600之间,包括:钢筋混凝土拱100,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拱100顶部的水泥土200,以及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拱100底部的支撑结构300;钢筋混凝土拱100内设置有多个管棚管110,多个管棚管110沿钢筋混凝土拱100的底部拱形轮廓均匀间隔设置,钢筋混凝土拱100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多个微型桩400,钢筋混凝土拱100的顶部岩体内设置有多个锚固锚杆500,微型桩400的侧壁开设有注浆孔,微型桩400的顶部焊接有钢板,钢板用于封闭微型桩400的顶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微型桩400为直径φ100mm、壁厚10mm的钢管,钢板的尺寸为200*200mm、厚度为10mm,微型桩400的顶部延伸至钢筋混凝土拱100内,延伸长度为400mm。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水泥土200设置为多层,单层水泥土200的厚度不大于1m,钢筋混凝土拱100顶部的水泥土200总厚度为1m,钢筋混凝土拱100两端的水泥土200总厚度为4.3m,水泥土200用于增强钢筋混凝土拱100顶部的抗冲击与抗侵蚀能力。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00包括贴合于钢筋混凝土拱100内顶面的钢拱架310,设置于钢拱架310内侧的混凝土二衬320,钢拱架310外表面设置有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用于将钢筋混凝土拱100和钢拱架310固定为整体。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管棚管110向钢筋混凝土拱100内延伸,延伸的长度为400mm。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钢拱架310为HEB180型钢,混凝土二衬320的拱顶和边墙均为厚度400mm的C40钢筋混凝土。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岩体边坡600的内表面喷射有混凝土,岩体边坡600的外表面向上倾斜设置有多个支护杆61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S1.根据施工图纸及设计要求对开挖边坡进行测量放样,得到锚固锚杆500和管棚管110的安装位置、隧道的中心线及开挖轮廓;
S2.在岩体边坡600上喷射混凝土初步稳定岩体,按设计位置钻孔完成锚固锚杆500的安装;
S3.按设计位置钻孔完成管棚管110的安装,管棚管110应露出岩体一部分,埋入钢筋混凝土拱100中;
S4.在隧道开挖轮廓两侧钻孔安装微型桩400;
S5.使用土石混合物回填隧道轮廓区域作为钢筋混凝土拱100底部的模板,并在回填区域埋设排水管,按设计绑扎铺设好钢筋骨架,钢筋骨架与微型桩400通过焊接连接成整体;
S6.拼接模板后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按设计养护达到强度后方可拆模;
S7.土石混合物移除,清理钢筋混凝土拱100的内表面;
S8.按设计安装钢拱架310,进一步对钢筋混凝土拱100进行支护;
S9.在清理钢筋混凝土拱100的内表面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的厚度需将钢拱架310完全遮盖住,使钢筋混凝土拱100与钢拱架310形成整体;
S10.使用液压锤机械开挖浅埋段洞身;
S11.使用水泥土200回填钢筋混凝土拱100上方区域,增强顶部的抗冲击能力;
S12.开挖完成后,按设计及时浇筑混凝土二衬320,形成完全的系统支护。
综上,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设置于岩体边坡之间,包括:钢筋混凝土拱,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拱顶部的水泥土,以及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拱底部的支撑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拱内设置有多个管棚管,多个所述管棚管沿钢筋混凝土拱的底部拱形轮廓均匀间隔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拱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多个微型桩,所述钢筋混凝土拱的顶部岩体内设置有多个锚固锚杆,所述微型桩的侧壁开设有注浆孔,微型桩的顶部焊接有钢板,所述钢板用于封闭微型桩的顶端,本实用新型加强了对岩体边坡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支撑,对围岩扰动小,安全性与可靠性更高,适用范围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包括:岩体边坡(600),钢筋混凝土拱(100),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拱(100)顶部的水泥土(200),以及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拱(100)底部的支撑结构(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拱(100)内设置有多个管棚管(110),多个所述管棚管(110)沿钢筋混凝土拱(100)的底部拱形轮廓均匀间隔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拱(100)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多个微型桩(400),所述钢筋混凝土拱(100)的顶部岩体内设置有多个锚固锚杆(500),所述微型桩(400)的侧壁开设有注浆孔,微型桩(400)的顶部焊接有钢板,所述钢板用于封闭微型桩(400)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桩(400)为直径φ100mm、壁厚10mm的钢管,所述钢板的尺寸为200*200mm、厚度为10mm,所述微型桩(400)的顶部延伸至钢筋混凝土拱(100)内,延伸长度为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土(200)设置为多层,单层水泥土(200)的厚度不大于1m,所述钢筋混凝土拱(100)顶部的水泥土(200)总厚度为1m,所述钢筋混凝土拱(100)两端的水泥土(200)总厚度为4.3m,所述水泥土(200)用于增强钢筋混凝土拱(100)顶部的抗冲击与抗侵蚀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300)包括贴合于钢筋混凝土拱(100)内顶面的钢拱架(310),设置于钢拱架(310)内侧的混凝土二衬(320),所述钢拱架(310)外表面设置有喷射混凝土,所述喷射混凝土用于将钢筋混凝土拱(100)和钢拱架(310)固定为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棚管(110)向钢筋混凝土拱(100)内延伸,延伸的长度为40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拱架(310)为HEB180型钢,所述混凝土二衬(320)的拱顶和边墙均为厚度400mm的C40钢筋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岩体边坡(600)的内表面喷射有混凝土,岩体边坡(600)的外表面向上倾斜设置有多个支护杆(610)。
CN202320086224.3U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 Active CN220726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6224.3U CN220726302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6224.3U CN220726302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6302U true CN220726302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94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86224.3U Active CN220726302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6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6064B (zh) 一种大跨度连拱隧道半明半暗的施工方法
CN102434717B (zh) 工字钢顶管工作坑的施工方法
CN107542108A (zh) 一种建筑物地下室结构的逆向施工方法
CN112127900A (zh) 穿堆积体浅埋偏压隧道明拱暗作半墙半拱防护构造的施工方法
CN106498950A (zh) 锚头置于桩身的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及其实施方法
CN108678751B (zh) 先顶进后开挖的盾构刀盘检修井装配式施工方法
CN109853399B (zh) 用于拱桥的大截面倾斜隧道式拱座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42368B (zh) 一种具有侧壁支护功能的深基坑施工方法
KR100656194B1 (ko) 터널공법을 적용한 개착식 공법
CN112031814B (zh) 一种穿越浅层大载荷公路的进洞施工方法
CN111560962A (zh) 一种回填区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4264683B (zh) 三面环绕文保建筑凹字形超深基坑分区支护方法
CN110159298A (zh) 一种地铁暗挖车站初支扣拱施工方法
CN110306989B (zh) 一种非明挖装配式管沟开挖支护加固方法
CN111236949B (zh) 一种小角度交叉隧道施工方法
JP2000352296A (ja) 地下構造物直下の通路の形成方法
CN111594218A (zh) 一种陡峻地形隧道斜交进洞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20726302U (zh) 一种浅埋偏压隧道进洞结构
CN110792085A (zh) 一种顶管工作坑支护方法
CN214460477U (zh) 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
CN111911183B (zh) 一种基于端墙式导向墙结构的隧道进洞工法
CN209687506U (zh) 穿河浅埋暗挖电力隧道施工结构
CN113279412A (zh) 基于地连墙严重质量缺陷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2323816A (zh) 卸荷式组合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023591U (zh) 一种钢板桩组合灌注桩的基坑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