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5140U - 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5140U
CN220725140U CN202322349779.5U CN202322349779U CN220725140U CN 220725140 U CN220725140 U CN 220725140U CN 202322349779 U CN202322349779 U CN 202322349779U CN 220725140 U CN220725140 U CN 220725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ing wall
layer
slope protection
ecological slope
op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497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立炜
陈铿
谢师力
隆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ning Taisheng Economic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ning Taisheng Economic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ning Taisheng Economic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ning Taisheng Economic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497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5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5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51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包括挡土墙,所述挡土墙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一端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挡土墙的内部底端开设有储存腔,所述凹槽通过通孔与储存腔相连通,所述凹槽的内部底端铺设有渗水层,所述土壤层的顶端铺设有绿植层,所述土壤层和绿植层均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储存腔的内部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挡土墙的一侧卡接有若干个导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槽,方便了对地表表面残留的水源进行回收,避免了因未能对水资源进行及时的回收而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了该生态护坡的环保性。

Description

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排土场又称废石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排弃物一般包括腐植表土、风化岩土、坚硬岩石以及混合岩土,有时也包括可能回收的表外矿、贫矿等,排土场是一种巨型人工松散堆垫体,因此需要设置生态护坡进行治理。
例如公告号为CN216405446U的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系统,包括植物护坡层,植物护坡层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乔灌修复区、藤蔓修复区和第二乔灌修复区,藤蔓修复区包括斜坡区、台阶区和挡土墙,挡土墙位于最底层的台阶区与第二乔灌修复区之间,台阶区内的种植土层上设置有种植槽,种植槽边设置有边坡护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的半干旱、干旱地区的露天矿排土场边坡防护成本较高且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由于矿区的地表蒸发量较大,残留的水资源会快速蒸发,若未能对水资源进行及时的回收,则会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进而增加维护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解决了由于矿区的地表蒸发量较大,残留的水资源会快速蒸发,若未能对水资源进行及时的回收,则会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进而增加维护的成本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包括挡土墙,所述挡土墙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一端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挡土墙的内部底端开设有储存腔,所述凹槽通过通孔与储存腔相连通,所述凹槽的内部底端铺设有渗水层,所述渗水层的顶端铺设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顶端铺设有绿植层,所述土壤层和绿植层均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储存腔的内部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槽,所述挡土墙的一侧卡接有若干个导管,若干个导管的顶端通过挡土墙与同一个储存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挡土墙的顶端开设有两个清淤口,两个清淤口与同一个储存腔相连通,清理储存腔内部。
优选的,所述挡土墙的顶端搭接有两个顶盖,所述顶盖的直径大于清淤口的直径,所述顶盖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固定环,对清淤口进行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绿植层的顶端搭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个安装板,所述挡土墙的一侧开设有六个安装槽,六个安装板分别卡接在六个安装槽内,对绿植层和土壤层进行防护。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安装板螺纹连接在安装槽的内部一侧,对防护网进行定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槽,雨水在通过绿植层和土壤层进行过滤后,将通过渗水层进入凹槽内部,并经过通孔流入储存腔内部,而部分水源到达用于支撑加固挡土墙的支撑板上方后,支撑板上方的导槽将对水源进行排放,而导管可对水源进行输送,方便了对地表表面残留的水源进行回收,避免了因未能对水资源进行及时的回收而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了该生态护坡的环保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淤口,可通过固定环将顶盖从清淤口上方打开,而清淤人员可通过清淤口进入储存腔内部,防护网覆盖在绿植层表面后,可在安装板与安装槽对接后,通过螺栓将安装板固定在安装槽内,方便了对储存腔内部积攒的淤泥进行清理,以防止储存的水源受到污染,同时,也方便了对绿植层和土壤层进行防护,进而避免了绿植层和土壤层脱离凹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的剖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挡土墙的剖视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挡土墙;2、凹槽;3、通孔;4、渗水层;5、土壤层;6、绿植层;7、支撑板;8、导槽;9、导管;10、清淤口;11、顶盖;12、防护网;13、安装槽;14、安装板;15、螺栓;16、储存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包括挡土墙1,挡土墙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内部一端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挡土墙1的内部底端开设有储存腔16,凹槽2通过通孔3与储存腔16相连通,凹槽2的内部底端铺设有渗水层4,渗水层4的顶端铺设有土壤层5,土壤层5的顶端铺设有绿植层6,土壤层5和绿植层6均设置在凹槽2内,储存腔16的内部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7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7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槽8,挡土墙1的一侧卡接有若干个导管9,若干个导管9的顶端通过挡土墙1与同一个储存腔16相连通。
雨水通过挡土墙1流向凹槽2内部时,绿植层6内部的绿植将对雨水进行吸收,随后雨水将进入土壤内部,而雨水在通过绿植层6和土壤层5进行过滤后,将通过渗水层4进入凹槽2内部,并经过通孔3流入储存腔16内部,而部分水源到达用于支撑加固挡土墙1的支撑板7上方后,支撑板7上方的导槽8将对水源进行排放,当需要运用储存箱内部的水源后,可通过导管9对水源进行输送。
为了对储存腔16进行清理,如图1-3所示,挡土墙1的顶端开设有两个清淤口10,两个清淤口10与同一个储存腔16相连通,挡土墙1的顶端搭接有两个顶盖11,顶盖11的直径大于清淤口10的直径,顶盖11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固定环,绿植层6的顶端搭接有防护网12,防护网1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个安装板14,挡土墙1的一侧开设有六个安装槽13,六个安装板14分别卡接在六个安装槽13内,安装板1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15,螺栓15穿过安装板14螺纹连接在安装槽13的内部一侧。
当需要对储存腔16内部的淤泥进行清理时,可通过固定环将顶盖11从清淤口10上方打开,而清淤人员可通过清淤口10进入储存腔16内部,在绿植层6种植完毕后,防护网12将覆盖在绿植层6表面,在防护网12两侧的安装板14与安装槽13对接后,可通过螺栓15将安装板14固定在安装槽13内。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包括挡土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一端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所述挡土墙(1)的内部底端开设有储存腔(16),所述凹槽(2)通过通孔(3)与储存腔(16)相连通,所述凹槽(2)的内部底端铺设有渗水层(4),所述渗水层(4)的顶端铺设有土壤层(5),所述土壤层(5)的顶端铺设有绿植层(6),所述土壤层(5)和绿植层(6)均设置在凹槽(2)内,所述储存腔(16)的内部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7)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板(7)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槽(8),所述挡土墙(1)的一侧卡接有若干个导管(9),若干个导管(9)的顶端通过挡土墙(1)与同一个储存腔(1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1)的顶端开设有两个清淤口(10),两个清淤口(10)与同一个储存腔(16)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1)的顶端搭接有两个顶盖(11),所述顶盖(11)的直径大于清淤口(10)的直径,所述顶盖(11)的顶端设置有两个固定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层(6)的顶端搭接有防护网(12),所述防护网(1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个安装板(14),所述挡土墙(1)的一侧开设有六个安装槽(13),六个安装板(14)分别卡接在六个安装槽(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15),所述螺栓(15)穿过安装板(14)螺纹连接在安装槽(13)的内部一侧。
CN202322349779.5U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 Active CN220725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9779.5U CN220725140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9779.5U CN220725140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5140U true CN220725140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88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49779.5U Active CN220725140U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5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2580B (zh) 一种矸石山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治理方法
CN113107061A (zh) 一种近城市废弃露天矿地层重构方法
CN110820679A (zh) 一种河道生态护岸及其施工方法
CN220725140U (zh) 一种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护坡
CN113026817A (zh) 一种露天矿基坑重构地下水库及其施工方法
CN210840602U (zh) 一种滨海区域重盐碱地改良系统
KR102055349B1 (ko) 침투도랑이 구비된 침투측구구조
CN210684945U (zh) 一种雨水收集池
CN111005435A (zh) 一种刚性填埋场
CN214882706U (zh) 一种地表浅层排水调蓄结构
CN113718711B (zh) 一种抗冲刷的水土保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122670U (zh) 一种高效利用降水的半干旱排土场边坡植被修复结构
CN210315599U (zh) 一种边坡绿化水土保护结构
KR20190103766A (ko) 폐갱수 차단 시공방법
CN109403356B (zh)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CN112868459A (zh) 高效利用降水的半干旱排土场边坡植被修复结构及方法
CN111827198A (zh) 一种潮汐湖水环境生态修复中控水换填的施工方法
CN210766626U (zh) 一种河堤生态护坡结构
CN212436738U (zh) 一种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
US11866898B2 (en) Coastal zone ecological protection wall and coastal zon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
CN217537013U (zh) 一种公园园林规划用排水地基
CN213061919U (zh) 可生态修复型生态水渠
CN113944223B (zh) 基于岩溶峰丛洼地群水流联合调控的旱涝灾害治理方法
CN213625484U (zh) 采用生态孔洞法增强土壤联系的间断式生态渠
CN213417499U (zh) 一种基于路面抬高复建的防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