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2771U - 一种茶叶烘炒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烘炒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2771U
CN220712771U CN202322441047.9U CN202322441047U CN220712771U CN 220712771 U CN220712771 U CN 220712771U CN 202322441047 U CN202322441047 U CN 202322441047U CN 220712771 U CN220712771 U CN 220712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wer device
stir
stirring
f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410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兵
李云桂
林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er Heli Te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er Heli Te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er Heli Te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er Heli Te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410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2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2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2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炒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茶叶烘炒设备,包括炒干箱,所述炒干箱的外壁设有出料口,所述炒干箱的外壁固定装配有支撑柱,所述炒干箱的外壁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炒干箱的侧面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外壁啮合有翻搅装置,所述炒干箱的两侧固定装配有防护壳,该茶叶烘炒设备,通过装置上的动力装置、翻搅装置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上的动力装置在输出旋转动力时,利用翻搅装置自身的自转圆周长度小于动力装置带动翻搅装置进行公转的圆周长度,从而使翻搅装置随着动力装置进行公转时,同时具有自转的能力,进而使搅动杆对堆积在炒干箱内腔的普洱茶鲜叶进行翻动作用,并配合着装置上的烘干风口进行自动化烘炒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烘炒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烘炒设备。
背景技术
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现有的茶叶烘炒设备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605905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茶叶烘炒加工设备,“包括烘炒箱,所述烘炒箱内部下方转动连接有转轴一,转轴一上方竖直方向位于烘炒箱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二,转轴一和转轴二一端均贯穿烘炒箱一侧,转轴一位于烘炒箱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一,转轴二位于齿轮一上方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二,齿轮一和齿轮二相啮合,转轴一和转轴二均安装有翻炒叶若干,烘炒箱下方滑动连接有抽屉,烘炒箱下表面安装有底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转轴一转动,转轴一一端的齿轮一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带动转轴二进行转动,实现转轴一和转轴二的反向转动,带动翻炒叶进行交错搅拌,使茶叶受热均匀。”。
但上述装置在使用时,现有的装置利用电机带动转轴一转动,转轴一一端的齿轮一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带动转轴二进行转动,实现转轴一和转轴二的反向转动,带动翻炒叶进行交错搅拌,使茶叶受热均匀,但现有的装置在相向翻炒作用下会对茶叶产生搅碎的可能,同时为了避免茶叶受热不均匀的问题进行设计,且在对茶叶进行烘炒工作时为了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需要装置具有高度的自动性,因此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茶叶烘炒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烘炒设备,具备实用性强、翻炒均匀、自动性等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烘炒设备,包括炒干箱,所述炒干箱的外壁设有出料口,所述炒干箱的外壁固定装配有支撑柱,所述炒干箱的外壁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炒干箱的侧面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外壁设有翻搅装置,所述炒干箱的两侧固定装配有防护壳,所述炒干箱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烘干风口,所述炒干箱的顶部放置有外盖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固定外框,所述固定外框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装配有公转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翻搅装置包括有自转轴,所述自转轴的外壁设有外齿,所述自转轴的外壁固定装配有限位圈,所述自转轴的外壁固定装配有搅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盖结构的包括有机盖,所述机盖的外壁固定装配有手握杆,所述机盖的外壁固定装配加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装置通过公转盘与外齿啮合,所述翻搅装置与活动槽的内壁滑动套接,且翻搅装置以旋转电机为中心轴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壳设置于炒干箱的外壁,且同时设置于翻搅装置和动力装置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茶叶烘炒设备,通过装置上的动力装置、翻搅装置的配合使用,使得装置上的动力装置在输出旋转动力时,利用动力装置带动翻搅装置沿着活动槽的内壁进行公转运动,从而在公转运动下对炒干箱内腔的茶叶进行搅动作用。
2、该茶叶烘炒设备,通过装置上的动力装置、翻搅装置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上的动力装置在输出旋转动力时,利用翻搅装置自身的自转圆周长度小于动力装置带动翻搅装置进行公转的圆周长度,从而使翻搅装置随着动力装置进行公转时,同时具有自转的能力,进而使搅动杆对堆积在炒干箱内腔的普洱茶鲜叶进行翻动作用,并配合着装置上的烘干风口进行自动化烘炒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炒干箱;2、出料口;3、支撑柱;4、活动槽;5、动力装置;501、支架;502、固定外框;503、旋转电机;504、公转盘;6、翻搅装置;601、自转轴;602、外齿;603、限位圈;604、搅动杆;7、防护壳;8、烘干风口;9、外盖结构;901、机盖;902、手握杆;903、加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茶叶烘炒设备,包括炒干箱1,炒干箱1的外壁设有出料口2,炒干箱1的外壁固定装配有支撑柱3,炒干箱1的外壁开设有活动槽4,炒干箱1的侧面设有动力装置5,动力装置5的外壁设有翻搅装置6,炒干箱1的两侧固定装配有防护壳7,炒干箱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烘干风口8,炒干箱1的顶部放置有外盖结构9,通过装置上的动力装置5、翻搅装置6的配合使用,使得装置上的动力装置5在输出旋转动力时,利用动力装置5带动翻搅装置6沿着活动槽4的内壁进行公转运动,从而在公转运动下对炒干箱1内腔的茶叶进行搅动作用,通过装置上的动力装置5、翻搅装置6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上的动力装置5在输出旋转动力时,利用翻搅装置6自身的自转圆周长度小于动力装置5带动翻搅装置6进行公转的圆周长度,从而使翻搅装置6随着动力装置5进行公转时,同时具有自转的能力,进而使搅动杆604对堆积在炒干箱1内腔的普洱茶鲜叶进行翻动作用,并配合着装置上的烘干风口8进行自动化烘炒作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动力装置5包括有支架501,支架501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固定外框502,固定外框502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503,旋转电机503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装配有公转盘504,通过装置上的支架501为固定外框502提供支撑作用,使得固定外框502内腔装载的旋转电机503能够稳定的输出动力,并在旋转电机503输出旋转动力时控制公转盘504进行转动,从而使装置上的动力装置5能够稳定的进行动力输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翻搅装置6包括有自转轴601,自转轴601的外壁设有外齿602,自转轴601的外壁固定装配有限位圈603,自转轴601的外壁固定装配有搅动杆604,通过装置上自转轴601外壁的外齿602与公转盘504进行啮合作用,使得装置上的自转轴601能够被动进行转动,并在限位圈603的限位作用下使得翻搅装置6不会脱离装置,且在自转轴601进入旋转状态时,从而使处于炒干箱1内腔的搅动杆604对普洱茶鲜叶进行翻搅作用,进而配合装置上的烘干风口8进行烘炒工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盖结构9的包括有机盖901,机盖901的外壁固定装配有手握杆902,机盖901的外壁固定装配加料口903,通过装置上的加料口903可以对炒干箱1的内腔进行加料作用同时具备排气效果,并在工作人员手控手握杆902时可以提起机盖901,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对装置内腔进行清理工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动力装置5通过公转盘504与外齿602啮合,翻搅装置6与活动槽4的内壁滑动套接,且翻搅装置6以旋转电机503为中心轴转动,装置上的动力装置5通过公转盘504与翻搅装置6的啮合关系带动翻搅装置6进行旋转,使得翻搅装置6在动力装置5的带动作用下,使翻搅装置6沿着活动槽4的内壁进行公转运动,从而在公转运动下对炒干箱1内腔的茶叶进行搅动作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防护壳7设置于炒干箱1的外壁,且同时设置于翻搅装置6和动力装置5的两侧,装置上的防护壳7设置于炒干箱1的外壁和翻搅装置6和动力装置5的两侧,使得装置上的动力装置5、翻搅装置6在对普洱茶鲜叶进行杀青作业时,利用防护壳7的套接在动力装置5、翻搅装置6的两侧,从而防止普洱茶鲜叶因为翻搅作用从装置两侧溢出。
工作原理,先通过装置上的动力装置5、翻搅装置6的配合使用,使得装置上的动力装置5在输出旋转动力时,利用动力装置5带动翻搅装置6沿着活动槽4的内壁进行公转运动,从而在公转运动下对炒干箱1内腔的茶叶进行搅动作用,再通过装置上的动力装置5、翻搅装置6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上的动力装置5在输出旋转动力时,利用翻搅装置6自身的自转圆周长度小于动力装置5带动翻搅装置6进行公转的圆周长度,从而使翻搅装置6随着动力装置5进行公转时,同时具有自转的能力,进而使搅动杆604对堆积在炒干箱1内腔的普洱茶鲜叶进行翻动作用,并配合着装置上的烘干风口8进行自动化烘炒作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茶叶烘炒设备,包括炒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干箱(1)的外壁设有出料口(2),所述炒干箱(1)的外壁固定装配有支撑柱(3),所述炒干箱(1)的外壁开设有活动槽(4),所述炒干箱(1)的侧面设有动力装置(5),所述动力装置(5)的外壁设有翻搅装置(6),所述炒干箱(1)的两侧固定装配有防护壳(7),所述炒干箱(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烘干风口(8),所述炒干箱(1)的顶部放置有外盖结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烘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5)包括有支架(501),所述支架(501)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固定外框(502),所述固定外框(502)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503),所述旋转电机(503)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装配有公转盘(5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烘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搅装置(6)包括有自转轴(601),所述自转轴(601)的外壁设有外齿(602),所述自转轴(601)的外壁固定装配有限位圈(603),所述自转轴(601)的外壁固定装配有搅动杆(6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烘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结构(9)的包括有机盖(901),所述机盖(901)的外壁固定装配有手握杆(902),所述机盖(901)的外壁固定装配加料口(90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烘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5)通过公转盘(504)与外齿(602)啮合,所述翻搅装置(6)与活动槽(4)的内壁滑动套接,且翻搅装置(6)以旋转电机(503)为中心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烘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7)设置于炒干箱(1)的外壁,且同时设置于翻搅装置(6)和动力装置(5)的两侧。
CN202322441047.9U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茶叶烘炒设备 Active CN220712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1047.9U CN220712771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茶叶烘炒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1047.9U CN220712771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茶叶烘炒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2771U true CN220712771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525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41047.9U Active CN220712771U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茶叶烘炒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2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35199A (zh) 一种羊肉串自动串串烘烤装置
CN2912472Y (zh) 烤肉机
CN220712771U (zh) 一种茶叶烘炒设备
CN202436015U (zh) 一种烧烤机
CN213873557U (zh) 一种连续式石墨粉烘干设备
CN211147184U (zh) 一种中药饮片烘干机
CN112075465B (zh) 一种用于制备山楂粉的真空低温焙烤设备
CN203290185U (zh) 一种可倾式蒸煮锅
CN202096066U (zh) 多功能转动式无烟烧烤机
CN204426481U (zh) 可转动式烧烤机
CN211379493U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翻炒杀青装置
CN204995243U (zh) 旋转式无烟全自动烧烤机
CN212035774U (zh) 一种制茶用高效炒茶机
CN107240462B (zh) 一种电力配电箱线缆标号套自动烘烤器
CN218034154U (zh) 一种非金属矿粉烘干设备
CN218501006U (zh) 一种炒药机炒筒结构
CN208287944U (zh) 一种用于饲料的混匀装置
CN215724884U (zh) 一种环境监测实验室用样品烘干装置
CN213099461U (zh) 一种中药饮片的蒸煮装置
CN217952963U (zh) 一种用于猕猴桃加工用烘干设备
CN220588117U (zh) 一种低温破壁技术的咖啡萃取装置
CN215063402U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筛选式烘干装置
CN215676257U (zh) 一种可对水分数据实时监控的生球干燥箱
CN218851810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茶灶
CN217900358U (zh)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卧式热风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