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1871U - 空调壳组及具有其的机柜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壳组及具有其的机柜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1871U
CN220711871U CN202321619976.8U CN202321619976U CN220711871U CN 220711871 U CN220711871 U CN 220711871U CN 202321619976 U CN202321619976 U CN 202321619976U CN 220711871 U CN220711871 U CN 220711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plate
limiting
piece
air conditioner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199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昊翔
陈浩然
李帅
陈阳
许红
吴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216199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1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1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1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壳组及具有其的机柜空调,空调壳组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包括进风面板,进风面板上设置有进风部,主壳体具有安装腔以及与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开口,安装开口位于进风面板的一侧,安装开口与冷凝器的形状相适配;防护板,防护板可活动地设置在主壳体上,防护板具有关闭位置以及打开位置;当防护板处于关闭位置时,防护板封堵在安装开口处;当防护板处于打开位置时,防护板避让安装开口设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机柜空调的内部结构进行维修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壳组及具有其的机柜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壳组及具有其的机柜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电流的作用,电气设备在工作时电气设备内部的温度会升高,而过高的温度会使电气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为了使电气设备稳定工作,通常会为电气设备配备机柜空调以降低电气设备内部的温度。
然而,安装机柜空调的电气设备通常都设置在户外环境中,而户外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很容易造成冷凝器等易损装置的损坏;并且由于机柜空调的面板通常是整体固定安装在机柜空调上的,这就会导致不便于对机柜空调内部的结构进行维修的问题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壳组及具有其的机柜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机柜空调的内部结构进行维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壳组,包括:
主壳体,主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进风面板,进风面板上设置有进风部,主壳体具有安装腔以及与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开口,安装开口位于进风面板的一侧,安装开口与冷凝器的形状相适配;
防护板,防护板可活动地设置在主壳体上,防护板具有关闭位置以及打开位置;当防护板处于关闭位置时,防护板封堵在安装开口处;当防护板处于打开位置时,防护板避让安装开口设置。
进一步地,防护板可转动地设置在主壳体上,以使防护板转动至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和/或,
防护板设置在进风面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空调壳组还包括:
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具有第一限位连接部和第二限位连接部,第一限位连接部与主壳体连接,第一限位连接部与防护板连接;
其中,限位结构具有初始状态和限位状态;当限位结构处于初始状态时,防护板处于关闭位置;当限位结构处于限位状态时,防护板处于打开位置,并使防护板限位在预设角度处。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
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的一端形成第一限位连接部;
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的一端形成第二限位连接部,第二限位件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件的另一端铰接;
其中,当限位结构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折叠;当限位结构处于限位状态时,第一限位件的一端、第一限位件的另一端和第二限位件的一端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防护板上设置有镂空部,冷凝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本体部,第一连接部位于本体部的一侧,本体部的至少部分与镂空部相对设置,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空调壳组还包括:
第一连接板,与主壳体连接,第一连接板设置在安装开口处,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板与镂空部间隔设置,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与第一限位孔相对设置;
第一固定件,穿设在第一连通孔和第一限位孔内。
进一步地,冷凝器还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设置在冷凝器的另一侧,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孔;防护板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当防护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二连通孔与第二限位孔相对设置;空调壳组还包括:
第二固定件,当防护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二限位件穿设在第二连通孔和第二限位孔内。
进一步地,防护板上设置有避让孔,避让孔与第一连通孔相对设置;当防护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一固定件位于避让孔内;和/或,
防护板具有连接端以及自由端,连接端与主壳体连接,防护板上设置有第三连通孔,第三连通孔位于防护板靠近自由端的一侧,主壳体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孔;当防护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三限位孔与第三连通孔相对设置;空调壳组还包括第三固定件,当防护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三固定件穿设在第三连通孔和第三限位孔内。
进一步地,空调壳组还包括:电磁吸附结构,设置在主壳体上;
其中,防护板上固定设置有磁性吸附件,电磁吸附结构的吸附部与磁性吸附件相对设置,以通过电磁吸附结构对磁性吸附件进行吸附或释放;
或者,防护板由磁性材料制成,电磁吸附结构的吸附部与防护板相对设置,以通过电磁吸附结构对防护板进行吸附或释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柜空调,包括:
上述提供的空调壳组;
冷凝器,冷凝器经过空调壳组的安装开口可拆卸地安装在空调壳组的安装腔内。
进一步地,空调壳组为上述提供的空调壳组,机柜空调还包括:
氟检测件和报警件,氟检测件与冷凝器连接,报警件与氟检测件连接;
其中,当氟检测件检测机柜空调的氟系统正常时,空调壳组的电磁吸附结构对空调壳组的磁性吸附件或防护板进行吸附;当检测件检测到机柜空调的氟系统异常时,报警件发出报警信号,空调壳组的电磁吸附结构对空调壳组的磁性吸附件或防护板进行释放。
进一步地,冷凝器包括换热管组、进口连接管和出口连接管,进口连接管的一端与换热管组的进口连通,出口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换热管组的出口连通;冷凝器还包括:
第一连接管段,与进口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管段与第一待连接段可拆卸地连接;和/或,
第二连接管段,与出口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管段可拆卸地与第二待连接段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机柜空调的主壳体上预留安装开口,将冷凝器可拆卸的通过安装开口安装在主壳体内,并在安装开口处设置具有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的防护板,能够在对冷凝器保护的同时便于防护板的开启与关闭,从而能够决现有技术中的不便于对机柜空调的内部结构进行维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空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空调的防护板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空调的安装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空调的安装腔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空调的防护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的主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机柜空调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主壳体;11、进风面板;12、安装腔;13、安装开口;14、第三限位孔;
20、冷凝器;21、第一连接部;211、第一限位孔;22、本体部;23、第二连接部;231、第二限位孔;24、换热管组;25、进口连接管;26、出口连接管;27、第一连接管段;28、第二连接管段;29、螺纹接头;
30、防护板;31、镂空部;32、第二连通孔;33、避让孔;34、第三连通孔;
40、限位结构;41、第一限位件;42、第二限位件;
50、第一连接板;51、第一连通孔;
61、第一固定件;62、第二固定件;63、第三固定件;
70、氟检测件;80、电磁吸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壳组,空调壳组包括:主壳体10和防护板30。主壳体10包括进风面板11,进风面板11上设置有进风部,主壳体10具有安装腔12以及与安装腔12连通的安装开口13,安装开口13位于进风面板11的一侧,安装开口13与冷凝器20的形状相适配。防护板30可活动地设置在主壳体10上,防护板30具有关闭位置以及打开位置;当防护板30处于关闭位置时,防护板30封堵在安装开口13处;当防护板30处于打开位置时,防护板30避让安装开口13设置。
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在主壳体10上设置安装开口13,将冷凝器20穿过安装开口13安装在安装腔12内,并在安装开口13处设置可关闭和打开的防护板30,能够在当冷凝器20出现故障时打开防护板30进行维修的方式代替将整个安装板拆卸的维修方式,能够为冷凝器20设置单独安装空间以及防护板30,能够使得对冷凝器20的维修变得更加便捷,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便于对机柜空调的内部结构进行维修的问题。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主壳体10还包括出风面板,出风面板与进风面板11相对设置,出风面板上设置有出风部。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板30可转动地设置在主壳体10上,以使防护板30转动至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防护板30的位置转变,并且也能够使防护板30的打开以及关闭操作更加便捷。
或者,防护板30可以设置在进风面板11的上方。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适合操作人员的身高,能够使操作人员更便捷的开启或关闭防护板30。
再或者,可以在防护板30可转动地设置在主壳体10上的同时,使防护板30设置在进风面板11的上方。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操作人员在打开或关闭防护板30时的便捷性,从而能够在冷凝器20出现故障时更加便于对冷凝器20进行维修。
具体地,空调壳组还包括限位结构40。限位结构40具有第一限位连接部和第二限位连接部,第一限位连接部与主壳体10连接,第一限位连接部与防护板30连接。其中,限位结构40具有初始状态和限位状态;当限位结构40处于初始状态时,防护板30处于关闭位置;当限位结构40处于限位状态时,防护板30处于打开位置,并使防护板30限位在预设角度处。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在当防护板30处于打开位置时,避免防护板30开启过大角度并砸向进风面板11的情况出现,能够避免防护板30被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40包括第一限位件41和第二限位件42。第一限位件41的一端形成第一限位连接部,第二限位件42的一端形成第二限位连接部,第二限位件42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件41的另一端铰接。其中,当限位结构40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限位件41和第二限位件42折叠;当限位结构40处于限位状态时,第一限位件41的一端、第一限位件41的另一端和第二限位件42的一端位于同一直线上。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在当限位结构40处于初始状态时对限位结构40更好的收纳,并且在限位结构40处于限位状态时,通过将各部分设置在同一直线的方式能够尽可能增大防护板30的开启角度,从而能够更加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维修。
具体地,防护板30上设置有镂空部31,冷凝器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和本体部22,第一连接部21位于本体部22的一侧,本体部22的至少部分与镂空部31相对设置,以便于进行散热。第一连接部2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211。空调壳组还包括第一连接板50和第一固定件61。第一连接板50与主壳体10连接,第一连接板50设置在安装开口13处,第一连接板50与第一连接部21相对设置,第一连接板50与镂空部31间隔设置,第一连接板50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51,第一连通孔51与第一限位孔211相对设置。第一固定件61穿设在第一连通孔51和第一限位孔211内。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在冷凝器20安装时,除了与管组的连接外,能够将冷凝器20固定安装在主壳体10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冷凝器20的安装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冷凝器2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23,第二连接部23设置在冷凝器20的另一侧,第二连接部23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孔231;防护板30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32;当防护板30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二连通孔32与第二限位孔231相对设置。空调壳组还包括第二固定件62,当防护板30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二限位件42穿设在第二连通孔32和第二限位孔231内。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在当安装完成并且防护板30关闭时,将冷凝器20和防护板30进行固定安装,并且由于第二连接部23和第一连接部21分别位于冷凝器20的两侧,这样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冷凝器20的安装稳定性。
具体地,防护板30上设置有避让孔33,避让孔33与第一连通孔51相对设置;当防护板30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一固定件61位于避让孔33内。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通过避让孔33对已经安装完毕的第一固定件61进行避让,能够在防护板30处于关闭位置时不对冷凝器20和主壳体10的连接造成影响。
或者,可以使防护板30具有连接端以及自由端,连接端与主壳体10连接,防护板30上设置有第三连通孔34,第三连通孔34位于防护板30靠近自由端的一侧,主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孔14;当防护板30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三限位孔14与第三连通孔34相对设置;空调壳组还包括第三固定件63,当防护板30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三固定件63穿设在第三连通孔34和第三限位孔14内。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在防护板30处于关闭位置时,将防护板30和主壳体10进行固定,从而能够避免空调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将防护板30颠落。
再或者,也可以在防护板30上设置有避让孔33的同时,使防护板30具有连接端以及自由端,并使第三固定件63穿设在靠近自由端一侧的第三连通孔34和主壳体10上的第三限位孔14内。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空调壳组各部分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壳组还包括电磁吸附结构80,电磁吸附结构80设置在主壳体10上。其中,防护板30上固定设置有磁性吸附件,电磁吸附结构80的吸附部与磁性吸附件相对设置,以通过电磁吸附结构80对磁性吸附件进行吸附或释放。或者,防护板30由磁性材料制成,电磁吸附结构80的吸附部与防护板30相对设置,以通过电磁吸附结构80对防护板30进行吸附或释放。采用这样的设置,当机柜空调通电工作时,电磁吸附结构80内部也得以通电,能够在机柜空调工作时通过电磁吸附结构80将主壳体10和防护板30更稳定地固定,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空调壳组的安装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提供了一种机柜空调,包括实施例一中的空调壳组以及冷凝器20。冷凝器20经过空调壳组的安装开口13可拆卸地安装在空调壳组的安装腔12内。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冷凝器20便于与空调壳组进行安装与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机柜空调还包括氟检测件70和报警件,氟检测件70与冷凝器20连接,报警件与氟检测件70连接。其中,当氟检测件70检测机柜空调的氟系统正常时,空调壳组的电磁吸附结构80对空调壳组的磁性吸附件或防护板30进行吸附;当检测件检测到机柜空调的氟系统异常时,报警件发出报警信号,空调壳组的电磁吸附结构80对空调壳组的磁性吸附件或防护板30进行释放。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通过氟检测件70对机柜空调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测,能够在当发现故障时及时通过报警件对工作人员发出提示,能够尽可能保证机柜空调的运行稳定性。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氟检测件70用于对管内的气流量进行检测,机柜空调在定频开机时单位时间内氟的流量是固定的,因此通过氟检测件70能够对氟的流量进行判断,从而便于对机柜空调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
具体地,冷凝器20包括换热管组24、进口连接管25和出口连接管26,进口连接管25的一端与换热管组24的进口连通,出口连接管26的另一端与换热管组24的出口连通。
其中,冷凝器20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管段27,第一连接管段27与进口连接管2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管段27与第一待连接段可拆卸地连接。或者,冷凝器20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接管段28,第二连接管段28与出口连接管26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管段28可拆卸地与第二待连接段连接。再或者,冷凝器20还可以同时包括第一连接管段27和第二连接管段28。采用这样的设置,能够便于冷凝器20与流进和流出的待连接管路进行连接,能够有效提升冷凝器20的安装与拆卸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独立出冷凝器20模块,对空调机组的易损件冷凝器20进行维修时可直接打开防护板30即可。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防护板30由4颗螺钉固定,螺钉拆开后防护板30后方还存在电磁吸附结构80,电磁吸附结构80是为了防盗及为保障机组的正常运行设置的(能够防止无故打开后面板对冷凝器进行操作造成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板30打开后由可旋转的旋钮固定防护板30的下方,上方由可折叠的支架(对应为限位结构40)进行运动固定,打开到一定的角度后,可折叠的支架打开至一条直线,即张开到最大限度,里面的冷凝器20由螺钉连接。
具体地,冷凝器20的进口连接管25和出口连接管26均存在螺纹接头29,螺纹接头29的作用为方便维修及安装。在维修及安装的过程中只需与机组已有的管路系统中的接头进行连接即可完成管路系统的对接,在机组已有的管路系统中还安装有注氟件及氟检测件70,在机组完成安装后只需打开防护板30即可完成注氟及更换冷媒对机组以及对冷凝器20进行维修等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柜机空调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机组开机;电磁吸附结构80启动;机组正常运行时,氟检测件70同时检测氟系统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问题;若检测到相关问题,立刻进行停机并发出警报,等待维修人员;待维修人员到场并发出维修指令后,电磁吸附结构80关闭,防护板30打开并进行维修。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主壳体10上设置安装开口13,在安装开口13处安装科开启与关闭的防护板30,并将冷凝器20穿过安装开口13安装在安装腔12内,能够便于冷凝器20的安装与拆卸,使售后能精准的对损坏部件进行维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便于对机柜空调的内部结构进行维修的问题。并且,由于采用进口连接管25、出口连接管26以及螺纹接头29,能够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代替传统拆卸时地烧焊操作,使售后维修时无需动火对管路焊接即可完成更换。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壳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10),所述主壳体(10)包括进风面板(11),所述进风面板(11)上设置有进风部,所述主壳体(10)具有安装腔(12)以及与所述安装腔(12)连通的安装开口(13),所述安装开口(13)位于所述进风面板(11)的一侧,所述安装开口(13)与冷凝器(20)的形状相适配;
防护板(30),所述防护板(3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主壳体(10)上,所述防护板(30)具有关闭位置以及打开位置;当所述防护板(3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防护板(30)封堵在所述安装开口(13)处;当所述防护板(30)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防护板(30)避让所述安装开口(13)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壳体(10)上,以使所述防护板(30)转动至所述关闭位置或所述打开位置;和/或,
所述防护板(30)设置在所述进风面板(1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壳组还包括:
限位结构(40),所述限位结构(40)具有第一限位连接部和第二限位连接部,所述第一限位连接部与所述主壳体(10)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连接部与所述防护板(30)连接;
其中,限位结构(40)具有初始状态和限位状态;当所述限位结构(40)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防护板(3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当所述限位结构(40)处于所述限位状态时,所述防护板(30)处于所述打开位置,并使所述防护板(30)限位在预设角度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40)包括:
第一限位件(41),所述第一限位件(41)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限位连接部;
第二限位件(42),所述第二限位件(42)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二限位连接部,所述第二限位件(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41)的另一端铰接;
其中,当所述限位结构(40)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件(41)和所述第二限位件(42)折叠;当所述限位结构(40)处于所述限位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件(41)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件(4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限位件(42)的一端位于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0)上设置有镂空部(31),所述冷凝器(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和本体部(22),所述第一连接部(21)位于所述本体部(22)的一侧,所述本体部(22)的至少部分与所述镂空部(3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211);所述空调壳组还包括:
第一连接板(50),与所述主壳体(1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0)设置在所述安装开口(13)处,所述第一连接板(5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50)与所述镂空部(31)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50)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51),所述第一连通孔(51)与所述第一限位孔(211)相对设置;
第一固定件(61),穿设在所述第一连通孔(51)和所述第一限位孔(2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二连接部(23)设置在所述冷凝器(20)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23)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孔(231);所述防护板(30)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32);当所述防护板(3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连通孔(32)与第二限位孔(231)相对设置;所述空调壳组还包括:
第二固定件(62),当所述防护板(3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件(42)穿设在所述第二连通孔(32)和所述第二限位孔(2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壳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板(30)上设置有避让孔(33),所述避让孔(33)与所述第一连通孔(51)相对设置;当所述防护板(3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固定件(61)位于所述避让孔(33)内;和/或,
所述防护板(30)具有连接端以及自由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主壳体(10)连接,所述防护板(30)上设置有第三连通孔(34),所述第三连通孔(34)位于所述防护板(30)靠近所述自由端的一侧,所述主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孔(14);当所述防护板(3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三限位孔(14)与所述第三连通孔(34)相对设置;所述空调壳组还包括第三固定件(63),当所述防护板(3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第三固定件(63)穿设在所述第三连通孔(34)和所述第三限位孔(14)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壳组还包括:
电磁吸附结构(80),设置在所述主壳体(10)上;
其中,所述防护板(30)上固定设置有磁性吸附件,所述电磁吸附结构(80)的吸附部与所述磁性吸附件相对设置,以通过所述电磁吸附结构(80)对所述磁性吸附件进行吸附或释放;
或者,所述防护板(30)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电磁吸附结构(80)的吸附部与所述防护板(30)相对设置,以通过所述电磁吸附结构(80)对所述防护板(30)进行吸附或释放。
9.一种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壳组;
冷凝器(20),所述冷凝器(20)经过所述空调壳组的安装开口(1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空调壳组的安装腔(1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空调还包括:
氟检测件(70)和报警件,所述氟检测件(70)与所述冷凝器(20)连接,所述报警件与所述氟检测件(70)连接;
其中,当所述氟检测件(70)检测所述机柜空调的氟系统正常时,所述空调壳组的电磁吸附结构(80)对所述空调壳组的磁性吸附件或所述防护板(30)进行吸附;当所述检测件检测到所述机柜空调的氟系统异常时,所述报警件发出报警信号,所述空调壳组的电磁吸附结构(80)对所述空调壳组的磁性吸附件或所述防护板(30)进行释放。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柜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0)包括换热管组(24)、进口连接管(25)和出口连接管(26),所述进口连接管(25)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管组(24)的进口连通,所述出口连接管(26)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管组(24)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器(20)还包括:
第一连接管段(27),与所述进口连接管(2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段(27)与第一待连接段可拆卸地连接;和/或,
第二连接管段(28),与所述出口连接管(2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段(28)可拆卸地与第二待连接段连接。
CN202321619976.8U 2023-06-21 2023-06-21 空调壳组及具有其的机柜空调 Active CN220711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9976.8U CN220711871U (zh) 2023-06-21 2023-06-21 空调壳组及具有其的机柜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9976.8U CN220711871U (zh) 2023-06-21 2023-06-21 空调壳组及具有其的机柜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1871U true CN220711871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50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19976.8U Active CN220711871U (zh) 2023-06-21 2023-06-21 空调壳组及具有其的机柜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18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95744A1 (en) Sensor mounting panel for an energy recovery ventilator unit
CN220711871U (zh) 空调壳组及具有其的机柜空调
CN112203446B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信息安全监控储存设备
CN107672416A (zh) 一种汽车用空调hvac总成
CN106300911A (zh) 能自动灭火的高压变频器的工作方法
CN212914285U (zh) 一种配电柜的灭火机构
CN220290297U (zh) 一种可拆卸式可燃气体报警器
CN219662703U (zh) 一种用于消防设备电源的监控报警装置
CN202931730U (zh) 网络机房及用于网络机房的冷通道
CN205177102U (zh) 适用于危险气体检测的报警系统
CN117239323A (zh) 电池架
CN110787392A (zh) 一种配电柜的灭火机构
CN213782682U (zh) 一种带有自动报警功能的高低压配电柜
CN213341236U (zh) 一种防火型电气自动化控制柜
CN207937002U (zh) 可拆卸维护的传感器系统
CN108882655A (zh) 一种具有气体消防组件的机柜
CN109224345A (zh) 一种用于机柜的气体消防系统
CN215574967U (zh) 一种室内封闭环境监测用气体浓度警控制器
CN218569046U (zh) 电池架
CN216016161U (zh) 一种电气智能化电气箱
CN219611040U (zh) 一种带自动预警及灭火功能的配电柜
CN211069329U (zh) 一种尾气处理柜
CN220422328U (zh) 一种具备多功能防护的控制机柜
CN217644067U (zh) 一种多通道气体检测报警控制器机箱
CN217882409U (zh) 一种落地式消防应急照明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