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10634U - 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 - Google Patents

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10634U
CN220710634U CN202322358641.1U CN202322358641U CN220710634U CN 220710634 U CN220710634 U CN 220710634U CN 202322358641 U CN202322358641 U CN 202322358641U CN 220710634 U CN220710634 U CN 220710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shell
limiting rod
protectio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586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跃竹
汪兴伟
罗显耀
侯康
王森
管仕江
王官洋
王发志
晏进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to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to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to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to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586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10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10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10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线连接金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包括导线、限位棒、绞丝防护件、定位壳及防散股件;能够在老旧线路受到受大风、脱冰及微气象等震动下,拉扯的张紧力优先作用于绞丝防护件上,进一步分散导线受到的张紧力,使限位棒两端的张紧力进一步降低,避免限位棒被线路拉扯变形大的状况出现,以解决现有老旧线路中在跳线部用并沟线夹连接时,在受大风、脱冰、微气象等的外部环境影响下,线夹因拉扯形变变松,致老旧线夹松弛及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线连接金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
背景技术
在35kV及110kV的老旧线路中的跳线部(跳线部:断线部),一般用并沟线夹或安普线夹或C型线夹进行连接,但在设备长期运行中,由于受大风、脱冰、微气象等的外部环境的影响,老旧线路便会左右不同幅度摆动及震动,使线夹被两端的连接线路拉扯变形,进而出现线夹对线路夹持松的状况出现,严重时,老旧线夹还会松弛及损坏情况出现,这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及供电的可靠性。
由此,有必要对引流线连接结构进行改进及设计,以解决现有老旧线路中在跳线部用并沟线夹连接时,在受大风、脱冰、微气象等的外部环境影响下,线夹因拉扯形变变松,致老旧线夹松弛及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以解决现有老旧线路中在跳线部用并沟线夹连接时,在受大风、脱冰、微气象等的外部环境影响下,线夹因拉扯形变变松,致老旧线夹松弛及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包括导线、限位棒、绞丝防护件、定位壳及防散股件;所述导线分别从限位棒两端延伸至内腔打结形成接头,限位棒及两根导线外部包覆有绞丝防护件,位于限位棒段的绞丝防护件外部套接有定位壳,位于两根导线段的绞丝防护件外部分别套接有防散股件。
进一步,所述限位棒为中间细及两端粗的变径柱体空腔结构,导线分别从限位棒两端的通孔嵌入式穿过。
进一步,所述绞丝防护件包括若干不锈钢丝,若干不钢丝螺旋拧股形成一条防护绳,防护绳内形成一个防护限位棒的防护腔一及另一个防护导线的防护腔二。
进一步,所述定位壳与限位棒的轮廓相匹配,定位壳整体呈中间细及两端粗的变径柱体空腔结构,定位壳材质设置为不锈钢。
进一步,所述定位壳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上壳体边缘处带螺纹孔一的固定耳一通过螺栓一与带螺纹孔一的固定耳二连接,固定耳二一端与下壳体边缘连接。
进一步,所述防散股件包括壳体一及壳体二;壳体一及壳体二设置为半圆环结构,壳体一边缘处带有螺纹孔三的固定耳三通过螺栓二与带螺纹孔四的固定耳四连接,固定耳四一端与壳体二边缘连接。
工作过程;先将限位棒拆分成两半,使导线的两端分别从拆分的限位棒任意一半的两端穿至内腔,再对延伸至内腔的导线打接并用绝缘胶皮缠绕,然后将拆分成两半的限位棒盖合合拢,对打接的接头进行第一次防护;接着,用绞丝防护件沿导线及限位棒外壁拧股缠绕形成防护,使导线在风的拉扯下,拉扯的张紧力优先作用于绞丝防护件上,进一步分散导线受到的张紧力,对打接接头进行第二次防护。
随后,用定位壳套接于限位棒上的绞丝防护件,对限位棒及限位棒外部的绞丝防护件进行预紧,避免限位棒发生移动和绞丝防护件出现松散的状况出现;最后,在防散股件分别套接在限位棒两端导线外的绞丝防护件上,以防缠绕于导线外部的绞丝防护件出现松散的状况,进一步提高导线接头连接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老旧线路中短线部外套有绞丝防护件,能够在老旧线路受到大风刮动拉扯下,拉扯的张紧力优先作用于绞丝防护件上,进一步分散导线受到的张紧力,使限位棒两端的张紧力进一步降低,避免限位棒被线路拉扯变形大的状况出现,以解决现有老旧线路中在跳线部用并沟线夹连接时,在受到大风刮动拉扯下,并沟线夹因形变大变松,致老旧线路原跳线部还再次出现跳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包裹于限位棒区的绞丝防护件上外套有定位壳,可以对限位棒及限位棒外部的绞丝防护件进行预紧,避免限位棒发生移动和绞丝防护件出现松散的状况出现,进一步提高导线接头连接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限位棒两端导线外的绞丝防护件上外套有防散股件,以防缠绕于导线外部的绞丝防护件出现松散的状况,进一步提高导线接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限位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导线、限位棒、绞丝防护件及定位壳集成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导线、绞丝防护件、限位棒及下壳体集成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导线、绞丝防护件及防散股件集成示意图。
图中,1-导线,2-限位棒,3-绞丝防护件,4-定位壳,5-防散股件,6-防护绳,7-防护腔一,8-防护腔二,9-上壳体,10-下壳体,11-固定耳一,12-固定耳二,13-壳体一,14-壳体二,15-固定耳三,16-螺栓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包括导线1、限位棒2、绞丝防护件3、定位壳4及防散股件5;导线1分别从限位棒2两端延伸至内腔打结形成接头,限位棒2及两根导线1外部包覆有绞丝防护件3,位于限位棒段的绞丝防护件3外部套接有定位壳4,位于两根导线段的绞丝防护件3外部分别套接有防散股件5。
工作过程,先将限位棒2拆分成两半,使导线1的两端分别从拆分的限位棒2任意一半的两端穿至内腔,再对延伸至内腔的导线打接并用绝缘胶皮缠绕,然后将拆分成两半的限位棒2盖合合拢,对打接的接头进行第一次防雨防护;接着,用绞丝防护件3沿导线1及限位棒2外壁拧股缠绕形成防护,使导线1在风的拉扯下,拉扯的张紧力优先作用于绞丝防护件3上,进一步分散导线1受到的张紧力,对打接接头进行第二次防护。
随后,用定位壳4套接于限位棒2上的绞丝防护件3,对限位棒2及限位棒2外部的绞丝防护件3进行预紧,避免限位棒2发生移动和绞丝防护件3出现松散的状况出现;最后,在防散股件5分别套接在限位棒2两端导线外的绞丝防护件上,以防缠绕于导线1外部的绞丝防护件3出现松散的状况,进一步提高导线接头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2,用于放置两根导线连接接头的限位棒2为中间细及两端粗的变径柱体空腔结构,每根导线1一端分别从限位棒2两端的通孔中嵌入式穿过。
实际运用中,将两根导线进行对接并放置于限位棒2内腔时,先将盖合连接的限位棒2从中间板开,为上半限位棒壳及下半限位棒壳,再将两根导线一端分别从下半限位棒壳两端的半圆通孔穿入限位棒2内,并对位于下半限位棒壳内腔的两根导线一端进行打接,最后将上半限位棒壳及下半限位棒壳盖合连接,完成对两个导线打接并放置于限位棒2内腔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对限位棒2内腔的两导线一端进行打接,故限位棒2包括上半限位棒壳及下半限位棒壳,上半限位棒壳与下半限位棒壳为盖合或卡合连接,以提高上半限位棒壳与下半限位半壳间的可拆卸性,便于在限位棒2内对导线打接的过程。
请参阅图3,用于对导线及限位棒2防护的绞丝防护件3包括若干不锈钢丝,若干不钢丝螺旋拧股形成一条防护绳,该防护绳内部形成一个防护限位棒2的防护腔一7及另一个防护导线1的防护腔二8;其中,防护腔一7轮廓与限位棒2轮廓相匹配,以对限位棒2进行较好的防护;防护腔二8为圆柱状结构,该圆柱结构与导线轮廓相匹配,以对导线进行较好的防护。
实际运用中,在导线及限位棒2受到刮碰时,由于导线及限位棒2外部分别包覆有绞丝防护件3,对导线及限位棒2的刮碰便优先作用于若干不锈钢丝上,进一步降低对导线及限位棒2的刮碰程度,进一步延长限位棒2及导线的使用寿命。其中,限位棒2为高强度钢,不一变形。
请参阅图1及图3,用于防止绞丝防护件3(绞丝防护件:包覆限位棒的绞丝防护件)出现松散的定位壳4与限位棒2的轮廓相匹配,定位壳4整体呈中间细及两端粗的变径柱体空腔结构,以使定位壳4对限位棒2外部的绞丝防护件3较好的夹持,进一步提高定位壳4对限位棒2的防护性。
另外,为防定位壳4出现锈蚀的状况,将定位壳材质设置为不锈钢,以延长定位壳4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定位壳4包括上壳体9及下壳体10;上壳体9与下壳体10相配合形成套接绞丝防护件3的圆形夹持腔,该夹持腔用于套接包覆于限位棒2上部的绞丝防护件3;更为具体的,上壳体9及下壳体10分别设置变径半圆环状,上壳体9边缘处设置有带螺纹孔一的固定耳一11,螺纹孔一通过螺栓一与带螺纹孔二的固定耳二12连接,固定耳二12一端与下壳体10边缘连接。
实际运用中,定位壳4对限位棒2上的绞丝防护件3进行套接时,先将下壳体10套接于绞丝防护件3下半部,再将上壳体10对准下壳体套接于绞丝防护件3上半部,下壳体10及上壳体9便形成夹持绞丝防护件3的夹持腔。
这时,使固定耳一11上的螺纹孔一与带固定耳二12上的螺纹孔二对齐,并用带螺母的螺栓一将螺纹孔一及螺纹孔二连接起来,进一步提高上壳体9及下壳体10的夹持紧密度,避免上壳体9及下壳体10出现掉落的状况。
请参阅图1及图5,用于防止导线1上的绞丝防护件3出现松散的防散股件5包括壳体一13及壳体二14;壳体一13与壳体二14相配合形成套接绞丝防护件3的圆形夹持腔,该夹持腔用于套接绞丝防护件3。
具体的,壳体一13及壳体二14分别设置为半圆环结构,壳体一13边缘处设置有带螺纹孔三的固定耳三15,螺纹孔三与通过螺栓二16与带螺纹孔四的固定耳四17连接,固定耳四17一端与壳体二14边缘连接。
实际运用中,防散股件5对限位棒2两端的绞丝防护件3进行套接时,先将壳体一13套接于绞丝防护件3下半部,再将壳体二14对准壳体一13套接于绞丝防护件3上半部,壳体一13与壳体二14便形成夹持绞丝防护件3的夹持腔。
这时,使固定耳三15上的螺纹孔三与固定耳四17上的螺纹孔四对齐,并用带螺母的螺栓二16将螺纹孔三及螺纹孔四连接起来,进一步提高壳体一13与壳体二14间的夹持紧密度,避免壳体一13及壳体二14出现掉落的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为防壳体一13及壳体二14出现锈蚀的状况,将壳体一13及壳体二14材质设置为不锈钢,以延长壳体一13及壳体二14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防散股件5可沿限位棒2两端的绞丝防护件3间隔设置有多个,具体设置的几个,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本申请中,优先设置为两个,两个防散股件5关于限位棒2对称设置,避免限位棒2两端的防散股件5出现松散的状况。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6)

1.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1)、限位棒(2)、绞丝防护件(3)、定位壳(4)及防散股件(5);所述导线(1)分别从限位棒(2)两端延伸至内腔打结形成接头,限位棒(2)及两根导线(1)外部包覆有绞丝防护件(3),位于限位棒段的绞丝防护件(3)外部套接有定位壳(4),位于两根导线段的绞丝防护件(3)外部分别套接有防散股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棒(2)为中间细及两端粗的变径柱体空腔结构,导线(1)分别从限位棒(2)两端的通孔嵌入式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绞丝防护件(3)包括若干不锈钢丝,若干不钢丝螺旋拧股形成一条防护绳,防护绳内形成一个防护限位棒(2)的防护腔一(7)及另一个防护导线(1)的防护腔二(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壳(4)与限位棒(2)的轮廓相匹配,定位壳(4)整体呈中间细及两端粗的变径柱体空腔结构,定位壳(4)材质设置为不锈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壳(4)包括上壳体(9)及下壳体(10);上壳体(9)边缘处带螺纹孔一的固定耳一(11)通过螺栓一与带螺纹孔二的固定耳二(12)连接,固定耳二(12)一端与下壳体(10)边缘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散股件(5)包括壳体一(13)及壳体二(14);壳体一(13)及壳体二(14)设置为半圆环结构,壳体一(13)边缘处带有螺纹孔三的固定耳三(15)通过螺栓二(16)与带螺纹孔四的固定耳四(6)连接,固定耳四(6)一端与壳体二(14)边缘连接。
CN202322358641.1U 2023-08-31 2023-08-31 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 Active CN220710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8641.1U CN220710634U (zh) 2023-08-31 2023-08-31 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58641.1U CN220710634U (zh) 2023-08-31 2023-08-31 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10634U true CN220710634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50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58641.1U Active CN220710634U (zh) 2023-08-31 2023-08-31 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106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09233A (en) Rope clamp construction
CA1124493A (en) Wire rope termination
CN205544159U (zh) 一种避雷线双保险装置
CN107196266A (zh) 一种避雷线双保险装置
CN220710634U (zh) 新型输配电线路引流线连接金具
EP3120041B1 (en) Flexible electrical isolation device
JP3160110U (ja) 撚り合せ電線の引き留め端部構造
CN209358206U (zh) 一种导线悬垂用预绞式安全备份线夹安装结构
CN101447655A (zh) 牵引多芯电缆的装置及方法
RU154083U1 (ru) Спиральный натяжной зажим
RU2383979C1 (ru) Анкерный зажим для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кабеля типа восьмерки
CN207039143U (zh) 一种张力保持线夹
CN109066456B (zh) 用于更换绝缘子的装置及方法
CN216353417U (zh) 一种软铜绞线
CN201853812U (zh) 高效加强式导线接续装置
RU217799U1 (ru) Спиральный натяжной зажим
CN216084463U (zh) 一种接触网的复合绝缘子
CN216561131U (zh) 一种防闪电预绞丝式耐张线夹
CN216056233U (zh) 一种大跨越绞合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用预绞式耐张线夹
CN2553543Y (zh) 一种铠装电缆的端部固定装置
CN204835435U (zh) 一种双分裂钢芯铝绞线用压缩型耐张线夹
CN220107017U (zh) 线缆连接器和光伏电站
CN218123041U (zh) 一种耐压抗拉高强度高绝缘电缆
CN220439260U (zh) 一种多芯分支组合电缆
CN203481716U (zh) 一种牵引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