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8454U - 整流件、整流装置及流量检测组件 - Google Patents

整流件、整流装置及流量检测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8454U
CN220708454U CN202322125220.4U CN202322125220U CN220708454U CN 220708454 U CN220708454 U CN 220708454U CN 202322125220 U CN202322125220 U CN 202322125220U CN 220708454 U CN220708454 U CN 220708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ifying
outer cylinder
opening
fairing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252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倩
丁渊明
陈红
林志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card Smar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card Smar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card Smar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card Smar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252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8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8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84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流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流件、整流装置及流量检测组件,整流件包括第一整流单元,第一整流单元包括第一外筒,第一外筒具有沿其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第一开口,第二端设置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尺寸大于第二开口的尺寸,第一外筒设有多个第一整流孔;第二外筒,第二外筒具有沿其轴向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设置第三开口,第四端设置第四开口,第三开口的尺寸小于第四开口的尺寸,第二外筒设有多个第二整流孔,第二端与第三端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整流件对流体的整流效果好,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整流件、整流装置及流量检测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流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流件、整流装置及流量检测组件。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流量计的计量准确性与流场的分布情况有关,为了获得较好的流体流场,一般在流量计的上下游配备满足计量要求的直管段,但在实际应用中,流量计的安装条件比较恶劣,易受上游弯管、变径等各类扰流单元的影响。同时,由于安装条件的局限性,流量计的上下游较难配备满足计量要求的直管段长度,易导致流体在流量计中形成分布不均匀的流体流速,从而影响流量计检测数据的稳定性,使得其流量误差增大,不符合计量精度。因此,为提高流量计的计量精度,通常在流量计上游配备整流装置,以将紊乱的、不均匀流速的流体流场整流成分布均匀的流体流场,从而便于流量计的测量与计算。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整流装置形式多样且结构复杂,常见的整流装置前端部分由螺旋式分流器组成,但该结构对加工要求较高,为保证流入的流体被均匀打散及旋转需求,需保证每个扇叶的结构一致性,在加工时较难把控,增加了加工难度。同时,仅采用单个整流单元来面对强扰流状态时,难以将紊乱的流体整合成分布均匀的流体。因此,往往通过增加多个整流单元来实现更好的整流效果,但多个整流单元的加工复杂、加工成本高,且在实际使用中易受加工条件、安装条件的限制,易产生二次流场扰动的现象,使得整流效果下降,从而导致流量计的计量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整流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整流件,包括第一整流单元,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包括:
第一外筒,所述第一外筒具有沿其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端设置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尺寸,所述第一外筒设有多个第一整流孔;
第二外筒,所述第二外筒具有沿其轴向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设置第三开口,所述第四端设置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第四开口的尺寸,所述第二外筒设有多个第二整流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流件,流体经第一外筒的第一整流孔、第二外筒的第二整流孔的多次整流,从而将紊乱的、不均匀流速的流体流场整流成分布均匀的流体流场,提升了对流体的整流效果。另外,可通过将第一外筒和第二外筒制作成一体结构后安装至整流装置中,简化了整流件的安装,节省了安装空间。并且,整个整流件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流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整流件还包括:
第二整流单元,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内,所述第二整流单元包括多个过流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整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内筒,所述至少一个内筒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筒内,和/或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筒内,所述内筒包括沿轴向的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或第三开口,所述小端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或第四开口,所述大端设有第五开口,所述多个过流孔设于所述内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整流单元包括:
第一内筒,所述第一内筒位于所述第一外筒内,所述第一内筒的大端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多个过流孔包括多个第一过流孔,所述多个第一过流孔设于所述第一内筒;
第二内筒,所述第二内筒位于所述第二外筒内,所述第二内筒的大端与所述第三端相连,所述多个过流孔包括多个第二过流孔,所述多个第二过流孔设于所述第二内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筒与所述第二外筒同轴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内筒与所述第一外筒同轴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内筒与所述第二外筒同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过流孔在所述第一内筒的排布方式与所述多个第一整流孔在所述第一外筒的排布方式相同;
和/或,所述多个第二过流孔在所述第二内筒的排布方式与所述多个第二整流孔在所述第二外筒的排布方式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筒与所述第二外筒均为锥形筒,和/或,所述第一内筒与所述第二内筒均为锥形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整流单元包括:
整流板,所述整流板包括第一整流部,所述第一整流部的外周与所述第一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整流部的外周与所述第二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多个过流孔包括多个第一过流孔,所述第一过流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整流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整流部位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端之间;
所述整流板包括第二整流部,所述第二整流部位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外部,并围设于所述第一整流部的外周,所述多个过流孔包括多个第四过流孔,所述多个第四过流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整流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第六开口和第七开口;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提出的整流件,所述整流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整流件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壳体入口,所述整流件的第四端朝向所述壳体出口,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接触相连,所述壳体与所述整流件之间形成缓存区域,所述第一整流孔将所述缓存区域与所述第一外筒连通,所述第二整流孔将所述缓存区域与所述第二外筒连通。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流量检测组件,所述流量检测组件包括:
流量计,所述流量计包括流体入口;
第一整流装置,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流体入口,所述第一整流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提出的整流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量检测组件还包括:
第二整流装置,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流体入口内,并沿流体流动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整流装置的下游,所述第二整流装置包括多条整流通道,所述第二整流装置包括第三整流筒,所述多条整流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三整流筒内,并沿所述第三整流筒的轴向方向延伸。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整流件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整流件的剖视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整流件在第四开口的视角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整流件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整流件在第四开口的视角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整流件的主视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整流件在图6中A-A向的剖视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流量检测组件的示意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流量检测组件的主视图。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流量检测组件在图9中B-B向的剖视图。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流量计与第二整流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二整流装置的示意图。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二整流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整流件;1、第一整流单元;11、第一外筒;101、第一端;102、第二端;111、第一开口;112、第一整流孔;12、第二外筒;103、第三端;104、第四端;121、第四开口;122、第二整流孔;13、固定件;131、固定孔;2、第二整流单元;201、小端;202、大端;21、第一内筒;211、第一过流孔;212、第六开口;22、第二内筒;221、第二过流孔;23、第一整流部;231、第三过流孔;24、第二整流部;241、第四过流孔;3、壳体;310、壳体入口;320、壳体出口;31、缓存区域;100、流量计;110、流体入口;200、第一整流装置;300、第二整流装置;301、第三整流筒;302、整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在不冲突的情形下,以下实施方式和示例可以相互结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提出了一种整流件10,整流件10用于将紊乱的、不均匀流速的流体流场整流成分布均匀的流体流场,以便流量计100对流体的流量进行精确测量与计算,流体可以是气态流体或液态流体。
参照图1-图5,整流件10包括第一整流单元1,第一整流单元1包括第一外筒11和第二外筒12,第一外筒11和第二外筒12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例如为不锈钢或铝合金等。第一外筒11具有沿其轴向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第一端101设置第一开口111,第二端102设置第二开口(图中未示出),第一开口111的尺寸大于第二开口的尺寸,第三开口的尺寸小于第四开口121的尺寸,可以增大第一外筒11的整流面积,缩短第一外筒11的长度。参照图1-图5,第二外筒12具有沿其轴向的第三端103和第四端104,第三端103设置第三开口(图中未示出),第四端104设置第四开口121,第三开口的尺寸小于第四开口121的尺寸,可以增大第二外筒12的整流面积,缩短第二外筒12的长度。
第一外筒11设有多个第一整流孔112,第二外筒12设有多个第二整流孔122,第一整流孔112将第一外筒11与整流件10所设置的腔体连通,从而对在第一外筒11与腔体之间流通的流体进行整流,第二整流孔122将第二外筒12与整流件10所设置的腔体连通,从而对在第一外筒11与腔体之间的流体进行整流。
第一整流孔112例如为圆形孔、椭圆形孔、方形孔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孔。多个第一整流孔112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根据进入第一外筒11的流体流场在第一外筒11的不同位置的流速来进行确定。在一示例中(该示例图中未示出),靠近流体流场高流速区域的第一整流孔112的尺寸大,靠近流体流场低流速区域的第一整流孔112的尺寸小,从而将紊乱的流体流场整流成分布均匀的流体流场。在一示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4,多个第一整流孔112的尺寸相同,由于流体将在整流件10内会进行多次整流,流体经多次整流后最终将形成分布均匀的流体流场,另外,将多个第一整流孔112的尺寸设置成相同还可以降低加工难度。多个第一整流孔112在第一外筒11上的排布方式没有限定,在一示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4,多个第一整流孔112排成多排,多排第一整流孔112在第一外筒11上以相同的倾斜角度间隔排列。在一示例中(该示例图中未示出),多个第一整流孔112彼此相连,形成类似蜂窝的结构。
第二整流孔122例如为圆形孔、椭圆形孔、方形孔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孔。多个第二整流孔122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根据进入第二外筒12的流体流场在第二外筒12的不同位置的流速来进行确定。在一示例中(该示例图中未示出),靠近流体流场高流速区域的第二整流孔122的尺寸大,靠近流体流场低流速区域的第二整流孔122的尺寸小,从而将紊乱的流体流场整流成分布均匀的流体流场。在一示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4,多个第二整流孔122的尺寸相同,由于流体将在整流件10内会进行多次整流,流体经多次整流后最终将形成分布均匀的流体流场,另外,将多个第二整流孔122的尺寸设置成相同还可以降低加工难度。多个第二整流孔122在第二外筒12上的排布方式没有限定,在一示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4,多个第二整流孔122排成多排,多排第二整流孔122在第一外筒11上以相同的倾斜角度间隔排列。在一示例中(该示例图中未示出),多个第二整流孔122彼此相连,形成类似蜂窝的结构。多个第二整流孔122的结构、尺寸和排布方式等与第一整流孔112设置成相同,以降低整流件10的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
第二端102与第三端103相连,也即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连通,从而使得第一外筒11与第二外筒12连通,不仅缩短了流体流动路径,提升整流效率,并且还实现了整流件10的一体化,不会出现压损大,流体流场不稳定的情况,同时还便于整流件10的安装及使用,节省了安装空间。整个整流件10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整流件10适用于各口径大小的整流器,无需对小口径及大口径流量计100进行单独设计,仅需根据口径大小对第一外筒11和第二外筒12进行重新加工即可。第二端102与第三端103可以是直接连接,还可以通过其它过渡件间接连接,或者第一外筒11与第二外筒12一体成型,第二端102与第三端103对接。示例性的,参照图1、图2和图4,第二开口的尺寸与第三开口的尺寸相同,第二端102与第三端103对接使第一外筒11和第二外筒12连接形成一体。第二端102可以采用卡接、插接、粘接、连接件连接或焊接等方式与第三端103相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流体经第一外筒11的第一整流孔112、第二外筒12的第二整流孔122的多次整流,从而将紊乱的、不均匀流速的流体流场整流成分布均匀的流体流场,提升了整流效果。另外,第二外筒12与第一外筒11相连实现了整流件10的一体化,便于整流件10的安装及使用,节省了安装空间。并且,整个整流件10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图2和图4,第一外筒11与第二外筒12同轴设置,也即第一外筒11的轴线与第二外筒12的轴线重合,既保证了整流件10的整流效果,又缩小了流体流经整流件10的路径,提高整流效率,减小整流件10的长度及体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图2和图4,第一外筒11与第二外筒12呈镜像对称设置,无需增加第二零件的加工,且第一外筒11与第二外筒12连接成为一整体构件后安装时无方向性,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安装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整流件10,本实施方式的整流件10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整流单元1,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整流单元2,如图2-图5所示,第二整流单元2设置于第一整流单元1内,第二整流单元2包括多个过流孔,进入第一整流单元1的流体还将被第二整流单元2的过流孔整流,从而进一步提升整流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和图3,第二整流单元2包括至少一个内筒,至少一个内筒设置于第一外筒11内,或者设置在第二外筒12内,或者在第一外筒11和第二外筒12内分别设置内筒。内筒包括沿轴向的大端202和小端201,大端202朝向第二开口或第三开口,小端201朝向第一开口111或第四开口121,大端202设有第五开口(图中未示出),多个过流孔设于内筒。内筒设置于第一外筒11内时,第五开口将第二外筒12与内筒连通,多个过流孔将第一外筒11和内筒连通,并对由第一外筒11进入内筒的流体进行整流;内筒设置于第二外筒12内时,第五开口将第一外筒11与内筒连通,多个过流孔将第二外筒12和内筒连通,并对由第二外筒12进入内筒的流体进行整流。内筒轴向两端为大端202和小端201,使得内筒的壁面倾斜设置,从而增大内筒的整流面积,缩短内筒长度,同时内筒壁面倾斜便于引导第一外筒11或第二外筒12内的流体进入内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小端201设有第六开口212,沿第一外筒11或第二外筒12轴向流动的流体可经第六开口212直接流入或流出内筒,以降低小端201对流体的阻碍,提升整流效果。第六开口212的流通面积小于或等于过流孔的流通面积的两倍,避免未稳定的流体过多流入或流出内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至少一个内筒包括第一内筒21和第二内筒22,第一内筒21和第二内筒2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例如为不锈钢或铝合金等。第一内筒21位于第一外筒11内,第一内筒21的大端202与第二端102相连,第一内筒21的大端202可采用卡接、粘接、连接件连接或焊接等方式与第二端102相连,第一内筒21和第一外筒11均通过第二开口与第二外筒12连通,第一内筒21的小端201朝向第一开口111,第一内筒21轴向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外筒11轴向方向的长度,以避免第一内筒21由第一外筒11伸出。第二内筒22位于第二外筒12内,第二内筒22的大端202与第三端103相连,第二内筒22的大端202可采用卡接、粘接、连接件连接或焊接等方式与第三端103相连,第二内筒22和第二外筒12均通过第三开口与第一外筒11连通,第二内筒22的小端201朝向第四开口121,第二内筒22轴向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外筒12轴向方向的长度,以避免第二内筒22由第二外筒12伸出。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内筒21和/或第二内筒22为锥形筒。
参照图2和图3,多个过流孔包括多个第一过流孔211和多个第二过流孔221,多个第一过流孔211设置于第一内筒21,多个第一过流孔211将第一内筒21与第一外筒11连通,多个第二过流孔221设置于第二内筒22,多个第二过流孔221将第二内筒22与第二外筒12连通。进入第一外筒11的部分流体会经第一过流孔211进入第一内筒21,由于第一内筒21与第二内筒22连通,进入第一内筒21的流体会进入第二内筒22,进入第二内筒22内的流体经第二过流孔221进入第二外筒12内。进入第一外筒11的另一部分流体经第一整流孔112进入整流件10所设置的腔体内,腔体内的流体经第二整流孔122进入第二外筒12,与由第二内筒22流出的流体混合后排出整流件10。进入整流件10的流体经第一整流孔112、第二整流孔122、第一过流孔211和第二过流孔221多次整流,从而形成分布均匀的流体流场,提升了整流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和图3,第一内筒21的轴线与第一外筒11同轴设置,也即第一内筒21的轴线与第一外筒11的轴线重合,第二内筒22的轴线与第二外筒12同轴设置,也即第二内筒22的轴线与第二外筒12的轴线重合,既保证了整流件10的整流效果,又缩小了流体流经的路径,减小了整流件10的长度及体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和图3,第一过流孔211的尺寸与第一整流孔112的尺寸相同,和/或第二过流孔221的尺寸与第二整流孔122的尺寸相同,和/或,多个第一过流孔211在第一内筒21的排布方式与多个第一整流孔112在第一外筒11的排布方式相同,和/或,多个第二过流孔221在第二内筒22的排布方式与多个第二整流孔122在第二外筒12的排布方式相同,从而可以在保证整流效果的同时降低加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施方式中所限定的排布方式相同是指第一整流孔112在第一外筒11上的排布规律与第一过流孔211在第一内筒21上的排布规律相同,排布规律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多个第一整流孔112在第一外筒11上排成多排,多排第一整流孔112在第一外筒11上以第一倾斜角度间隔排列。多个第一过流孔211在第一内筒21上排成多排,多排第一过流孔211在第一内筒21上以第二倾斜角度间隔排列,且第一倾斜角度与第二倾斜角度相同。在其他可以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整流孔112沿第一外筒11的周向和轴向方向间隔排布,第一过流孔211沿第一内筒21的周向和轴向方向间隔排布。多个第二过流孔221在第二内筒22的排布方式与多个第二整流孔122在第二外筒12的排布方式相同与上述方案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外筒11与第二外筒12均为锥形筒,和/或,第一内筒21与第二内筒22均为锥形筒。由于锥形筒为轴对称结构,在同一直径处的圆周上的不同位置处的流体压力相同,将第一外筒11和第二外筒12设置成锥形筒,和/或,将第一内筒21和第二内筒22设置成锥形筒可以提升流体在整流件10内的整流效果。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外筒11的锥度与第二外筒12的锥度相同,第一内筒21的锥度与第二内筒22的锥度相同,且第一内筒21的锥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外筒11的锥度,第二内筒22的锥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外筒12的锥度,从而可以在保证整流件10的整流效果的同时减小整流件10的体积。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先在规则的多个不锈钢板表面布局规则的通孔,然后根据第一外筒11、第二外筒12、第一内筒21和第二内筒22的结构尺寸将多个不锈钢板分别裁剪后卷起成对应的结构形式,并将各部分结构它们在整流件10中的连接关系对应连接。当然,还可以通过先将多个不锈钢板根据第一外筒11、第二外筒12、第一内筒21和第二内筒22的结构尺寸制成对应的结构形式再进行孔的加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4和图5,第二整流单元2包括整流板,整流板例如为圆形板,整流板包括第一整流部23,第一整流部23的外周与第一外筒11的内壁固定连接,或者,第一整流部23的外周与第二外筒12的内壁固定连接,多个过流孔包括多个第三过流孔231,第三过流孔231设置于第一整流部23,多个第三过流孔231将第一外筒11和第二外筒12连通,流体在第一外筒11和第二外筒12之间流通时需经第三过流孔231整流,从而进一步提升整理效果。多个第三过流孔231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示例中,参照图5,位于第一整流部23中心位置的第三过流孔231的尺寸大于位于第一整流部23其他位置的第三过流孔231的尺寸,以使进入第二外筒12的流体朝第二外筒12的轴向方向流出。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整流部23位于第二端102与第三端103之间,从而可以减小第一整流部23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4和图5,整流板包括第二整流部24,第二整流部24位于第二整流单元2的外部,并围设于第一整流部23的外周,多个过流孔包括多个第四过流孔241,多个第四过流孔241设置于所述第二整流部24。第一整流单元1与整流件10所设置的腔体之间形成缓存区域31,第二整流部24可与整流件10所设置的腔体内壁面相接触,从而将缓存区域31分隔成第一缓存区和第二缓存区,多个第四过流孔241将第一缓存区域和第二缓存区域连通,多个第四过流孔241的尺寸可以相同或不同。进入第一外筒11的部分流体经第三过流孔231进入第二外筒12,进入第一外筒11的另一部分流体经第一整流孔112进入第一缓存区域,第一缓存区域内的流体经第四过流孔241进入第二缓存区域,第二缓存区域内的流体经第二整流孔122进入第二外筒12,与经第三过流孔231流入的流体混合后排出整流件10。进入整流件10的流体经第一整流孔112、第二整流孔122、第三过流孔231和第四过流孔241多次整流,从而形成分布均匀的流体流场,提升了整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整流单元2可以仅包括第一内筒21和第二内筒22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仅包括整流板,当然,还可以同时包括第一内筒21、第二内筒22和整流板,可根据所需的流体整流效果、生产成本和工艺加工难度等方面综合考量后灵活确定第二整流单元2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整流装置,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整流装置包括壳体3和整流件10,壳体3的内部腔室例如为柱状腔室,壳体3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壳体入口310和壳体出口320,流体经壳体3经壳体入口310流入内部腔室,然后经壳体出口320流出内部腔室。整流件10设置于壳体3内,
整流件10的第一端101朝向壳体入口310,整流件10的第四端104朝向壳体出口320,整流件10位于壳体3的中心位置,保证整流效果的同时有效减小整流件10的体积。第一端101和第四端104均与壳体3的内壁接触相连,既实现了整流件10在壳体3内的固定,又使得进入壳体3内的流体必须经整流件10整流后才能从壳体3流出。壳体3与整流件10之间形成缓存区域31,第一整流孔112将缓存区域31与第一外筒11连通,第二整流孔122将缓存区域31与第二外筒12连通,以便流体在第一外筒11、第二外筒12与缓存区域31之间流通,从而提升整流效果。
当紊乱的流体流场进入第一外筒11后,第一整流孔112将不均匀的流体打散后进入壳体3与整流件10之间的缓存区域31进行缓冲,位于缓存区域31的流体又经第二整流孔122进入第二外筒12,经第二整流孔122进一步整流后从第二外筒12流出。流体经第一整流孔112和第二整流孔122分别整流后,可以消除流体流场中形成不均匀气流的旋涡,然后在第二整流单元2的再次整流作用下进一步提升流体的整流效果。
在制作整流件10时,可将第一外筒11和第二外筒12制备为一整体结构后安装于壳体3内,且第一开口111与壳体入口310对应,第四开口121与壳体出口320对应。在整流件10的第一端101或第四端104还设置固定件13,固定件13上设置固定孔131,壳体3与固定孔131对应的位置设置螺钉孔,整流件10经壳体入口310或壳体出口320插入至壳体3内部后,通过螺钉连接件穿过固定孔131与螺钉孔配合,从而将整流件10固定在壳体3上。示例性的,固定件13为法兰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图8-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流量检测组件,流量检测组件包括流量计100和第一整流装置200。流量计100用于检测流体的流量,流量计100例如为超声波流量计100。参照图9-图11,流量计100包括流体入口110,流体经流体入口110进入流量计100,流量计100对流体的流量进行检测。由于流量计100的计量准确性与流场的分布情况有关,为了获得较好的流体流场流量值,本实施方式在流量计100的上游设置第一整流装置200,第一整流装置200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整流件10,第一整流装置200可拆卸设置于流体入口110,第一整流装置200将紊乱的流体整流成均匀分布的流体流场后,流量计100对均匀分布的流体流场进行检测,从而可以提高流量计100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0-图13,流量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整流装置300,第二整流装置300可拆卸设置于流体入口110内,并沿流体流动方向位于第一整流装置200的下游。第二整流装置300包括多条整流通道302。在一示例中,第二整流装置300包括第三整流筒301,多条整流通道302设置于第三整流筒301内,并沿第三整流筒301的轴向方向延伸。整流通道302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示例性的,第二整流装置300呈蜂窝状结构。整流通道302可将经第一整流装置200整流后的分布均匀的气流重新拉直,从而在流量计100中形成流速均匀、稳定的气流,使得流量计100的测量精度高、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整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整流单元,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包括:
第一外筒,所述第一外筒具有沿其轴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端设置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尺寸,所述第一外筒设有多个第一整流孔;
第二外筒,所述第二外筒具有沿其轴向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设置第三开口,所述第四端设置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第四开口的尺寸,所述第二外筒设有多个第二整流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件还包括:
第二整流单元,所述第二整流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内,所述第二整流单元包括多个过流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内筒,所述至少一个内筒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筒内,和/或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筒内,所述内筒包括沿轴向的大端和小端,所述大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或第三开口,所述小端朝向所述第一开口或第四开口,所述大端设有第五开口,所述多个过流孔设于所述内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内筒包括:
第一内筒,所述第一内筒位于所述第一外筒内,所述第一内筒的大端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多个过流孔包括多个第一过流孔,所述多个第一过流孔设于所述第一内筒;
第二内筒,所述第二内筒位于所述第二外筒内,所述第二内筒的大端与所述第三端相连,所述多个过流孔包括多个第二过流孔,所述多个第二过流孔设于所述第二内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筒与所述第二外筒同轴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内筒与所述第一外筒同轴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内筒与所述第二外筒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过流孔在所述第一内筒的排布方式与所述多个第一整流孔在所述第一外筒的排布方式相同;
和/或,所述多个第二过流孔在所述第二内筒的排布方式与所述多个第二整流孔在所述第二外筒的排布方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筒与所述第二外筒均为锥形筒,和/或,所述第一内筒与所述第二内筒均为锥形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单元包括:
整流板,所述整流板包括第一整流部,所述第一整流部的外周与所述第一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整流部的外周与所述第二外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多个过流孔包括多个第三过流孔,所述第三过流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整流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部位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端之间;
所述整流板包括第二整流部,所述第二整流部位于所述第一整流单元的外部,并围设于所述第一整流部的外周,所述多个过流孔包括多个第四过流孔,所述多个第四过流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整流部。
10.一种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壳体入口和壳体出口;
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整流件,所述整流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整流件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壳体入口,所述整流件的第四端朝向所述壳体出口,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端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接触相连,所述壳体与所述整流件之间形成缓存区域,所述第一整流孔将所述缓存区域与所述第一外筒连通,所述第二整流孔将所述缓存区域与所述第二外筒连通。
11.一种流量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检测组件包括:
流量计,所述流量计包括流体入口;
第一整流装置,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流体入口,所述第一整流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整流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量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检测组件还包括:
第二整流装置,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流体入口内,并沿流体流动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整流装置的下游,所述第二整流装置包括多条整流通道,所述第二整流装置包括第三整流筒,所述多条整流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三整流筒内,并沿所述第三整流筒的轴向方向延伸。
CN202322125220.4U 2023-08-08 2023-08-08 整流件、整流装置及流量检测组件 Active CN220708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25220.4U CN220708454U (zh) 2023-08-08 2023-08-08 整流件、整流装置及流量检测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25220.4U CN220708454U (zh) 2023-08-08 2023-08-08 整流件、整流装置及流量检测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8454U true CN220708454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9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25220.4U Active CN220708454U (zh) 2023-08-08 2023-08-08 整流件、整流装置及流量检测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84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2961B1 (en) Flow plug with length-to-hole size uniformity for use in flow conditioning and flow metering
US7621670B1 (en) Unbalanced-flow, fluid-mixing plug with metering capabilities
EP2361371B1 (en) Fluid flow meter and mixer
US9046115B1 (en) Eddy current minimizing flow plug for use in flow conditioning and flow metering
CN102735297A (zh) 一种超声波流量计前置流动调整器
CN220708454U (zh) 整流件、整流装置及流量检测组件
CN2935097Y (zh) 多相计量装置用槽式孔板
CN107167194B (zh) 一种气体管道整流器
US9016928B1 (en) Eddy current minimizing flow plug for use in flow conditioning and flow metering
US20230071388A1 (en) Flow conditioner for severe flow disturbances
CN117367532A (zh) 整流件、整流装置及流量检测组件
CN108318090B (zh) 适用于大口径管道流量测量的流量计
CN108007514B (zh) 一种水表整流器
CN217276326U (zh) 一种六联通流量计
CN105222838B (zh) 流量计壳体及流量计
CN110388972B (zh) 非等径超声波流量计串联检定装置及方法
CN112857501A (zh) 一种过滤与整流装置
CN206945075U (zh) 整流装置
EP4145094A1 (en) Flow conditioner for severe flow disturbances
CN220602618U (zh) 一种新型超声波计量表用整流器
CN218673764U (zh) 一种超声波燃气流量计量装置
CN218955835U (zh) 整流罩及具有其的整流装置和流量计装置
CN219141926U (zh) 一种气体输送管道弯头下游使用的整流装置
Askari et 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odel for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Design of Flow Conditioners.
CN218628457U (zh) 一种整流器及使用该整流器的气体超声波流量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