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07776U - 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07776U
CN220707776U CN202321992904.8U CN202321992904U CN220707776U CN 220707776 U CN220707776 U CN 220707776U CN 202321992904 U CN202321992904 U CN 202321992904U CN 220707776 U CN220707776 U CN 220707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communicated
evaporator
way valve
temperatur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929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龙
李显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ink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k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k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k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929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07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07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07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包括:蒸发器、冷却液循环系统和冷冻循环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储液罐、单向阀、加热单元、泵和三通阀;单向阀的输入端与储液罐内部连通;单向阀的输出端与加热单元的输入端连通,加热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泵与蒸发器的冷却液输入端连通,蒸发器的冷却输出端连接在三通阀第一端上;加热单元为管道式加热单元;冷冻循环系统两端分别连接在蒸发器的冷冻输入口和冷冻输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温速度要远远优于传统的水箱控温模式,在同等的功率条件下,管道式冷热一体机的升降温速度是传统水箱控温式冷热一体机的5倍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
背景技术
传统水箱控温式冷热一体机升降温速度比较慢,不能够满足现有生产的需要,现提供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来解决该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包括:蒸发器、冷却液循环系统和冷冻循环系统;
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储液罐、单向阀、加热单元、泵和三通阀;所述单向阀的输入端与储液罐内部连通;所述单向阀的输出端与加热单元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加热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泵与蒸发器的冷却液输入端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冷却输出端连接在三通阀第一端上;所述加热单元为管道式加热单元;
所述冷冻循环系统两端分别连接在蒸发器的冷冻输入口和冷冻输出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发器为板式蒸发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冻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过冷器、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的冷却输入口与换热器的冷却输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冷却输入口与过冷器的冷却输出口连通;所述过冷器的冷却输入口与冷凝器的输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输入口与压缩机的输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输入口与过冷器循环输出口连通,所述过冷器的循环输入口与换热器的循环输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循环输入口与蒸发器的冷却输出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冷凝器的输出口通过干燥器与过冷器的冷却输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器的冷却输入口通过膨胀阀与过冷器的冷却输出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液罐的输入端还设置有加液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单元的输入口和输出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所述泵的输出口处设置有第三温度计;所述蒸发器的冷却输出端设置有第四温度计;所述三通阀第一端上设置有第六温度计和第二压力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液罐上还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输出端连接在流量计一端;所述流量计的另一端连接在三通阀的第二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管道式加热单元对管道中的冷却液进行加热,通过蒸发器对管道中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即系统只对管道内的冷却液进行加热、制冷的控温,而不对储液罐内的冷却液进行控温;节能,升温速度快。通过三通阀实现内循环闭环运行与外循环切换运行。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温速度要远远优于传统的水箱控温模式,在同等的功率条件下,管道式冷热一体机的升降温速度是传统水箱控温式冷热一体机的5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蒸发器、2-换热器、3-过冷器、4-膨胀阀、5-压缩机、6-干燥器、7-冷凝器、8-油分、9-储液罐、10-单向阀、11-加热单元、12-排气阀、13-第一温度计、14-第二温度计、15-泵、16-第三温度计、17-第四温度计、18-流量计、19-第一压力表、20-第五温度计、21-第六温度计、22-第二压力表、23-三通阀、24-泄压阀、25-加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的结构图,包括:蒸发器1、冷却液循环系统和冷冻循环系统;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储液罐9、单向阀10、加热单元11、泵15和三通阀23;所述单向阀10的输入端与储液罐9内部连通;所述单向阀10的输出端与加热单元1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加热单元11的输出端通过泵15与蒸发器1的冷却液输入端连通,所述蒸发器1的冷却输出端连接在三通阀23第一端上;所述加热单元11为管道式加热单元;设置单向阀10,杜绝工作中液体回流储液罐。所述冷冻循环系统两端分别连接在蒸发器1的冷冻输入口和冷冻输出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管道式加热单元对管道中的冷却液进行加热,通过蒸发器1对管道中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即系统只对管道内的冷却液进行加热、制冷的控温,而不对储液罐内的冷却液进行控温;节能,升温速度快。通过三通阀23实现内循环闭环运行与外循环切换运行。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温速度要远远优于传统的水箱控温模式,在同等的功率条件下,管道式冷热一体机的升降温速度是传统水箱控温式冷热一体机的5倍以上。
所述三通阀23可以为电动三通。
所述蒸发器1为板式蒸发器。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具体的,所述冷冻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2、过冷器3、压缩机5和冷凝器7,所述蒸发器1的冷却输入口与换热器2的冷却输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2的冷却输入口与过冷器3的冷却输出口连通;所述过冷器3的冷却输入口与冷凝器7的输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器7的输入口与压缩机5的输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5的输入口与过冷器3循环输出口连通,所述过冷器3的循环输入口与换热器2的循环输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2的循环输入口与蒸发器1的冷却输出口连通。
具体的,冷冻循环系统通过压缩机5的对气态冷媒进行压缩,通过冷凝器7对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进行降温,实现冷媒液化;通过过冷器3对冷媒进行二次降温,实现冷回收,通过换热器2平衡冷媒的冷量输出,降低冷量波动度。增加的过冷器3及换热器2可以极大的节省过程的冷量的损耗,提升压缩机的能效比。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冷凝器7的输出口通过干燥器6与过冷器3的冷却输入口。具体的,所述冷凝器7的输出口连接在干燥器6的输入口,所述干燥器6的输出口与过冷器3的冷却输入口连通。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压缩机5的输出口通过油分8与冷凝器7的输入口连通。具体的,所述油分8的输入口与压缩机5的输入口连通,所述油分8的输出口与冷凝器7的输入口连通。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换热器2的冷却输入口通过膨胀阀4与过冷器3的冷却输出口连通,所述膨胀阀4的输入口与过冷器3的冷却输出口连通,所述膨胀阀4的输出口与换热器2的冷却输入口连通。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储液罐9的输入端还设置有加液泵25,用于向储液罐9内部补充储液。所述加热单元11的输入口和输出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计13和第二温度计14;所述泵15的输出口处设置有第三温度计16;所述蒸发器1的冷却输出端设置有第四温度计17;所述三通阀23第一端上设置有第六温度计21和第二压力表22。
所述储液罐9上还设置有排气阀12,所述排气阀12输出端连接在流量计18一端;所述流量计18的另一端连接在三通阀23的第二端。通过设置排气阀12,将储液罐将冷却液导入工作水管中,通过排气阀将管道内的空气排出,保证管道内满管。
所述流量计18的一端还连接在泄压阀24的输出端上,所述泄压阀24的输入端安装在蒸发器1的冷却输出端上。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本发明还包括微控制器,用于通过测试加热单元11的输入温度、输出温度的测试,结合SSR发热功率控制,实现加热功率定额调控。还用于通过测试蒸发器1的输入温度、输出温度的测试,结合膨胀阀4的开度控制,实现制冷功率定额输出调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源模块、通信接口模块、A/D转换模块、模拟开关模块及膨胀阀驱动模块;且电源模块、通信接口模块、A/D转换模块、模拟开关模块及膨胀阀驱动模块与均微控制器相连,模拟开关模块还分别与A/D转换模块及温度采集模块相连,电源模块分别与模拟开关模块、A/D转换模块、膨胀阀驱动模块、通信接口模块及微控制器相连,从而为各模块供电。温度采集模块包括多个温度采集件,每一温度采集件均与模拟开关模块相连。通信接口模块用于微控制器与上位机之间的信号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1)、冷却液循环系统和冷冻循环系统;
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储液罐(9)、单向阀(10)、加热单元(11)、泵(15)和三通阀(23);所述单向阀(10)的输入端与储液罐(9)内部连通;所述单向阀(10)的输出端与加热单元(1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加热单元(11)的输出端通过泵(15)与蒸发器(1)的冷却液输入端连通,所述蒸发器(1)的冷却输出端连接在三通阀(23)第一端上;所述加热单元(11)为管道式加热单元;
所述冷冻循环系统两端分别连接在蒸发器(1)的冷冻输入口和冷冻输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为板式蒸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循环系统包括换热器(2)、过冷器(3)、压缩机(5)和冷凝器(7),所述蒸发器(1)的冷却输入口与换热器(2)的冷却输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2)的冷却输入口与过冷器(3)的冷却输出口连通;所述过冷器(3)的冷却输入口与冷凝器(7)的输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器(7)的输入口与压缩机(5)的输出口连通,所述压缩机(5)的输入口与过冷器(3)循环输出口连通,所述过冷器(3)的循环输入口与换热器(2)的循环输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2)的循环输入口与蒸发器(1)的冷却输出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冷凝器(7)的输出口通过干燥器(6)与过冷器(3)的冷却输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的冷却输入口通过膨胀阀(4)与过冷器(3)的冷却输出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9)的输入端还设置有加液泵(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11)的输入口和输出口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计(13)和第二温度计(14);所述泵(15)的输出口处设置有第三温度计(16);所述蒸发器(1)的冷却输出端设置有第四温度计(17);所述三通阀(23)第一端上设置有第六温度计(21)和第二压力表(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9)上还设置有排气阀(12),所述排气阀(12)输出端连接在流量计(18)一端;所述流量计(18)的另一端连接在三通阀(23)的第二端。
CN202321992904.8U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 Active CN220707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92904.8U CN220707776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92904.8U CN220707776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07776U true CN220707776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40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92904.8U Active CN220707776U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07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9481B (zh) 一种带辅助冷源的冷却机组
CN201463387U (zh) 一种双循环工业冷水机组
CN203561058U (zh) 二氧化碳热泵热水机组
CN201945082U (zh) 一体式工业冷水机组
CN220707776U (zh) 一种管道控温冷热一体机
CN102393106B (zh) 一种具有热回收及冷凝温度控制结构的双通道冷凝器
CN215724441U (zh) 用于寒冷季节户外冷却冷冻水节能装置
CN209415814U (zh) 一种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
CN104422017A (zh) 主动型热管背板冷却系统
CN211695490U (zh) 发电厂集中制冷加热系统冷热源的组合配置结构
CN209512584U (zh) 一种冷冻机的高效换热装置
CN201383349Y (zh) 分流式的双温冷水机
CN220355881U (zh) 一种恒温循环冷水机
CN213421511U (zh) 一种冷热双温冷水机
CN220828308U (zh) 一种风电冷却系统
CN212566092U (zh) 一种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
CN215864123U (zh) 一种大功率二氧化碳干冷、热风供应装置
CN205957531U (zh) 一种带辅助水冷单元的制冷系统
CN214199751U (zh) 一种冷却塔补偿系统
CN220728561U (zh) 一种水制冷系统
CN202166232U (zh) 一种热泵机组
CN220959064U (zh) 一种不用电的即热式冷资源热水器、冰箱复合装置
CN111219905B (zh) 发电厂集中制冷加热系统冷热源组合配置结构和操作方法
CN215002347U (zh) 一种水冷式制冷机成套设备
CN212720355U (zh) 节能型风冷冷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