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90030U - 视觉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视觉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90030U
CN220690030U CN202321074052.4U CN202321074052U CN220690030U CN 220690030 U CN220690030 U CN 220690030U CN 202321074052 U CN202321074052 U CN 202321074052U CN 220690030 U CN220690030 U CN 220690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y value
measuring roller
pole piece
area
check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740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立华
彭先政
熊亮
何林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740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90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90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90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片的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公开视觉检测装置。该视觉检测装置包括测量辊和相机测量组件,极片绕设于测量辊并能带动测量辊转动,相机测量组件能获取显示极片轮廓和测量辊轮廓的第一图像,第一图像包括显示为第一灰度值的极片区域和显示为第二灰度值的测量辊区域,测量辊区域包括分别位于极片区域两侧的第一测量辊区域和第二测量辊区域,相机测量组件能获取极片区域和测量辊区域在测量辊轴向上的像素个数;极片区域在测量辊的轴向上的像素个数为n1,测量辊区域在测量辊的轴向上的像素个数为n2,测量辊在测量辊的轴向上的宽度为W2,极片在测量辊的轴向上的宽度为W1,W1=n1*(W2/(n1+n2))。极片宽度测量较为精准,测量结果误差较小。

Description

视觉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片的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视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有一道模切工序,模切后需要检测产品的极片宽度,目前常用CCD视觉检测。为避免CCD视觉检测系统失效而导致出现批量事故,需要定期对CCD测量系统进行校验,校验时首先用CCD对极片进行宽度测量,然后停机,并将测量部位裁下送到影像测量仪器(影像测量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以二坐标测量为目的高精度、高科技测量仪器,集光、机、电、计算机图像技术于一体,又称精密影像式测绘仪。)做复检,并根据影像测量仪的测量结果对CCD测量系统进行补偿。但是采用上述方式校验,使得CCD测量系统的校验时间长,且校验时不得开机生产影响生产效率;且CCD校验需对极片进行破坏性取样,造成生产不必要的损耗;同时,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变化或自身稳定性等问题,可能导致CCD视觉系统抓边错误出现连续批量误检,导致产品过杀。
因此,亟需视觉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视觉检测装置,极片宽度测量较为精准,测量结果误差较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视觉检测装置,包括:
测量辊,极片绕设于所述测量辊,并能带动所述测量辊转动;
相机测量组件,所述相机测量组件能获取显示所述极片轮廓和所述测量辊轮廓的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显示为第一灰度值的极片区域和显示为第二灰度值的测量辊区域,所述测量辊区域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极片区域两侧的第一测量辊区域和第二测量辊区域,所述相机测量组件能获取所述极片区域和所述测量辊区域在所述测量辊轴向上的像素个数;
所述极片区域在所述测量辊的轴向上的像素个数为n1,所述测量辊区域在所述测量辊的轴向上的像素个数为n2,所述测量辊在所述测量辊的轴向上的宽度为W2,所述极片在所述测量辊的轴向上的宽度为W1,W1=n1*(W2/(n1+n2))。
作为视觉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两个校验环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测量辊的两端,所述相机测量组件能获取显示所述校验环组件轮廓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测量辊区域两侧并均显示为第三灰度值的校验环组件区域;
所述相机测量组件能比较所述第三灰度值和第一预设灰度值以及比较所述第二灰度值和第二预设灰度值,并根据比较结果补偿所述第一灰度值、所述第二灰度值和所述第三灰度值后重新生成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
作为视觉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每个所述校验环组件包括多个校验环,多个所述校验环沿所述测量辊的轴向抵接设置,每个所述校验环的透光率不同,所述校验环组件区域包括多个校验环区域,每个所述校验环区域的所述第三灰度值对应的所述第一预设灰度值不同。
作为视觉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预设灰度值为0-20,临近所述测量辊区域的所述校验环区域的所述第三灰度值对应的所述第一预设灰度值为190-210。
作为视觉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相机测量组件包括光源,所述光源用于发出照射光,所述照射光能照射在所述极片、所述测量辊和所述校验环组件上。
作为视觉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相机测量组件还包括相机,所述相机能获取所述照射光对应的所述极片轮廓、所述测量辊轮廓和所述校验环组件轮廓的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
作为视觉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相机测量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相机和所述光源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能控制所述光源和/或所述相机调整参数至所述第三灰度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灰度值相同,以及所述第二灰度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灰度值相同。
作为视觉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测量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测量辊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每个所述校验环组件套设于一个所述第一安装部并抵接于所述第一台阶面。
作为视觉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两个压紧件,每个所述压紧件限位抵接于一个所述校验环组件,用于限制所述校验环组件的移动。
作为视觉检测装置的优选方案,每个所述第一安装部背离所述测量辊的一端突出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每个所述压紧件套设于一个所述第二安装部并抵接于所述第二台阶面和所述校验环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视觉检测装置,该视觉检测装置包括测量辊和相机测量组件,极片绕过测量辊输送过程中,通过相机测量组件获取显示极片轮廓和测量辊轮廓的第一图像,第一图像为灰度图像,灰度图像中包括显示为第一灰度值的极片区域和显示为第二灰度值的测量辊区域,极片区域和测量辊区域具有灰度分界线,便于相机测量组件获取极片区域的像素个数以及测量辊区域的像素个数;由于测量辊在测量辊的轴向上的宽度W2一定,即能计算出每次测量时呈现出的第一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对应的实际宽度,根据极片区域的像素个数即可计算出极片实际宽度。在对极片宽度的测量计算过程中,极片与测量辊的实际比例一定,测量辊区域和极片区域的第一图像均由像素组成,即使测量条件发生一定的偏差导致第一图像整体变大或变小,但是极片区域与测量辊区域的比例一定,通过测量辊的实际宽度计算当前测量的每个像素的宽度,并结合极片区域的像素个数计算极片实际宽度,使得测量得到的极片宽度较为精确,测量误差较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视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视觉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测量辊;2、极片;
3、相机测量组件;31、光源;32、相机;
4、校验环组件;41、第一校验环;42、第二校验环;43、第三校验环;44、第四校验环;45、第五校验环;
5、第一安装部;51、第一台阶面;
6、压紧件;
7、第二安装部;71、第二台阶面;
8、轴承座;
9、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视觉检测装置,极片2生产过程中,该视觉检测装置用于对极片2进行实时检测,以检测极片2的宽度是否达到预设宽度。该视觉检测装置包括测量辊1,极片2绕设于测量辊1,并在输送过程中带动测量辊1转动,即测量辊1对极片2的输送起到了导向作用。具体地,测量辊1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轴承座8,测量辊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9转动连接于两个轴承座8,使得测量辊1转动顺畅,即保证极片2在生产过程中输送的顺畅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该视觉检测装置还包括相机测量组件3,相机测量组件3用于对测量辊1上的极片2进行宽度测量,同时在测量过程中自行校准,无需停止极片2的生产,且无需裁切极片2。具体地,相机测量组件3包括光源31和相机32,光源31用于发出照射光,照射光能照射在极片2和测量辊1上,照射光经过极片2和测量辊1反射后能反射至相机32中,相机32扫描获取照射光对应的极片2轮廓和测量辊1轮廓,并形成第一图像,第一图像包括显示为第一灰度值的极片区域和显示为第二灰度值的测量辊区域,其中,测量辊区域包括分别位于极片区域两侧的第一测量辊区域和第二测量辊区域。且相机测量组件3能获取极片区域和测量辊区域在测量辊1轴向上的像素个数,设定极片区域在测量辊的轴向上的像素个数为n1,测量辊区域在测量辊1的轴向上的像素个数为n2,极片2在测量辊1的轴向上的宽度为W1,测量辊1在测量辊1的轴向上的宽度为W2,测量辊1沿其轴向的宽度W2通过高精度测量仪测量得知,并将W2输入至相机测量组件3,相机测量组件3根据n1、n2和W2计算得到极片2宽度W1,W1=n1*(W2/(n1+n2))。即通过相机测量组件3获取第一图像,第一图像由众多像素点构成,由于极片2和测量辊1的材质不同,透光率和反射率不同,则由相机32获取的第一图像中的极片区域和测量辊区域的像素点的灰度不同,即显示出具有灰度分界的第一图像。根据极片区域与第一测量辊区域和第二测量辊区域之间形成的灰度分界线获取极片2区域在测量辊1的轴向上的像素点个数,以及获取第一测量辊区域和第二测量辊区域分别在测量辊1的轴向上的像素点个数,从而根据实时检测的第一图像信息计算得到极片2的实际宽度。本实施例提供的视觉检测装置对极片2的宽度测量结果与测量辊区域和极片区域有关,即每次对极片2宽度进行测量时,单个像素对应的实际宽度根据测量辊1实际宽度以及实时测量的像素个数获取,使得该视觉检测装置具有宽度测量校准功能,能有效排除影响像素大小的因素的影响,保证每次对极片2宽度的测量较为精确。
在本实施例中,相机32为CCD黑白相机,光源31发出的光照射到极片2和测量辊1上后经反射进入到CCD传感器上,CCD传感器将光能转换成脉冲信号,脉冲信号再经A/D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型号范围0-255的灰度值,0代表纯黑,255代表纯白)输出,每次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是一行像素,生成的是灰度图像。
更具体地,相机测量组件3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接收CCD传感器输出的数字信号,并能储存测量辊1在测量辊1的轴向上的宽度W2,处理器根据数字信号获取极片区域在测量辊1的轴向上的像素个数n1和测量辊区域在测量辊1的轴向上的像素个数n2,并计算极片2在测量辊1的轴向上的宽度W1。由于处理器是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处理器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相机32和光源31信号连接,控制器能控制相机32获取上述的第一图像,也能控制光源31和相机32的参数,例如控制光源31的照射光强弱、范围和距离,并能控制相机32的光圈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相机测量组件3还包括显示器或报警器,处理器与显示器或报警器信号连接,处理器计算得到极片2宽度后与预设极片2宽度范围比较,若计算得到的极片2宽度在预设极片2宽度范围内,则表示极片2合格,若计算得到的极片2宽度超出预设极片2宽度范围,则表示极片2不合格,处理器输出信号至显示器或报警器,以提示工作人员该极片2是否合格。
在对极片2宽度测量过程中,为了避免相机测量组件3由于外界环境变化或自身稳定性等问题出现故障或测量误差导致产品过杀,该视觉检测装置还包括两个校验环组件4,两个校验环组件4分别设置在测量辊1的两端,相机测量组件3能获取显示校验环组件4轮廓的第二图像,第二图像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测量辊1区域两侧并均显示为第三灰度值的校验环组件区域;相机测量组件3能比较第三灰度值和第一预设灰度值以及比较第二灰度值和第二预设灰度值,并根据比较结果补偿第一灰度值、第二灰度值和第三灰度值后重新生成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由于测量辊1和校验环组件4的材质不变,在某一状态下测量得到的测量辊1表面灰度值和校验环组件4表面的灰度值具有参考性,而上料的极片2表面的灰度值具有不确定性,通过将某一状态下测量得到的测量辊1表面灰度值和校验环组件4表面的灰度值作为初始参考值计算补偿量,能消除或减少由于环境或相机测量组件3自身稳定性等问题对极片2测量结果的影响,其中,补偿灰度值的计算是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初始状态下,通过调整光源31亮度、光源31角度、光源31距离、相机32光圈大小、相机32角度、相机32位置等,相机测量组件3能测量得到测量辊1表面的灰度值,初始状态下的测量辊1表面的灰度值为f,并将f作为第二预设灰度值记录至处理器中,例如f的灰度值为0-20,同时处理器还记录初始状态下的校验环组件4表面的第三灰度值,并将其作为第一预设灰度值。在极片2生产过程中,相机测量组件3对极片2进行检测,光源31发出的照射光照射到极片2、测量辊1和校验环组件4上,相机32扫过极片2、测量辊1和校验环组件4,并生成第一源图像和第二源图像,处理器对第一源图像中的第二灰度值与第二预设灰度值进行比较,也对第二源图像中的第三灰度值与第一预设灰度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第一灰度值、第二灰度值和第三灰度值进行补偿,处理器计算补偿后的目标第一灰度值、目标第二灰度值和目标第三灰度值,目标第一灰度值、目标第二灰度值和目标第三灰度值分别替换第一源图像和第二源图像中的第一灰度值、第二灰度值和第三灰度值,然后生成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相机测量组件3根据生成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计算极片2的宽度,保证极片2宽度的测量准确性,避免出现产品过杀现象。或者在处理器对第一源图像中的第二灰度值与第二预设灰度值进行比较,也对第二源图像中的第三灰度值与第一预设灰度值进行比较后,若第三灰度值与第一预设灰度值有偏差,或第二灰度值与第二预设灰度值有偏差,控制器根据偏差结果控制光源31或相机32调整参数,使得调整参数后,相机测量组件3重新获取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第三灰度值与第一预设灰度值相等,第二灰度值与第二预设灰度值相等,然后计算极片2宽度。即本实施例提供的视觉检测装置能通过计算补偿参数和/或调整光源31和相机32的参数来校准极片2区域的第一灰度值,从而使得极片2宽度测量准确。
为了尽可能覆盖所有灰度,每个校验环组件4包括多个校验环,多个校验环沿测量辊1的轴向抵接设置,每个校验环的透光率不同,校验环组件4区域包括多个校验环区域,每个校验环区域的第三灰度值对应的第一预设灰度值不同。即每个校验环组件4中的多个校验环的材质不同,即透光率和反射率不同,由相机测量组件3测量得到的灰度值也不同。在初始状态下,相机测量组件3测量并纪录每个校验环区域的第三灰度值,并将每个校验环区域的第三灰度值作为该校验环区域的第一预设灰度值;在极片2生产过程中,相机测量组件3获取的每个校准区域的第三灰度值,并比较每个校准区域的第三灰度值和该校准区域的第一预设灰度值,根据比较结果校准第一灰度值和/或第二灰度值,生成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然后计算极片2宽度。通过设置多个校验环,使得第三灰度值能尽可能覆盖较大范围的灰度,从而适用于不同的极片2,提高该视觉检测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地,临近测量辊1区域的校验环区域的第三灰度值对应的第一预设灰度值与第二预设灰度值相差较大,例如临近测量辊1区域的校验环区域的第三灰度值对应的第一预设灰度值为190-210,第二预设灰度值为0-20,提高校验环区域与测量辊1区域的灰度边界清晰度,从而提高极片2宽度测量准确性。
示例性地,多个校验环区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校验环区域、第二校验环区域、第三校验环区域、第四校验环区域和第五校验环区域,第一校验环区域的第三灰度值对应的第一预设灰度值为a,30<a<50,第二校验环区域的第三灰度值对应的第一预设灰度值为b,70<b<90,第三校验环区域的第三灰度值对应的第一预设灰度值为c,110<c<130,第四校验环区域的第三灰度值对应的所述第一预设灰度值为d,150<d<170,第五校验环区域的第三灰度值对应的第一预设灰度值为e,190<e<210,测量辊区域紧挨第五校验环区域,第二预设灰度值为f,0<f<20。即每个校验环组件4包括五个校验环,每个校验环对应一段范围的灰度值,使得相机测量组件3的校准范围较大,以覆盖尽可能多的灰度范围,从而适用于各种极片2;同时每相邻两个校验环区域对应的第一预设灰度值具有一定的差值,便于区分每个校验环区域。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每个校验环组件4包括的校验环数量也可以是其它,例如每个校验环组件4包括两个校验环,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生产的极片2的表面灰度值为80-120,其中一个校验环区域的第一预设灰度值为70-90,另一个校验环区域的第一预设灰度值为110-130,通过相机测量组件3基于上述两个校验环的自动校验即可满足极片区域的变化,且由于测量辊1的第二预设灰度值为0-20,与极片区域的灰度值差异较大,能准确抓取极片2的边缘,从而精准地测量极片2的宽度。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测量辊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部5,第一安装部5与测量辊1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51,每个校验环组件4套设于一个第一安装部5并抵接于第一台阶面51。第一台阶面51的形成对校验环组件4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校验环组件4在测量辊1上滑动影响测量结果。更具体地,每个校验环组件4的多个校验环沿测量辊1的轴向依次套设在一个第一安装部5上,并依次抵接,避免相邻校验环之间出现缝隙影响极片2的测量。优选地,校验环外周与测量辊1外周齐平,提高美观度,也能避免影响光源31的反射,提高测量结果准确性。
优选地,视觉检测装置还包括两个压紧件6,每个压紧件6限位抵接于一个校验环组件4,用于限制校验环组件4的移动,保证测量过程中校验环组件4保持稳定,从而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
示例性地,每个第一安装部5背离测量辊1的一端突出设置有第二安装部7,压紧件6螺纹套接在第二安装部7上,并抵接于校验环。通过拧入压紧件6,对校验环组件4压紧,能有效避免校验环发生位移影响测量结果,且螺纹套接的方式简单方便,结构稳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压紧件6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安装在第二安装部7上,例如通过过盈卡接等。
优选地,第二安装部7与第一安装部5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71,压紧件6抵接于第二台阶面71和校验环。第二台阶面71的设置能避免压紧件6在第二安装部7上发生位置偏移,当压紧件6朝背离第二台阶面71的方向滑动时,能及时发现并调整,保证校验环组件4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辊(1),极片(2)绕设于所述测量辊(1),并能带动所述测量辊(1)转动;
相机测量组件(3),所述相机测量组件(3)能获取显示所述极片(2)轮廓和所述测量辊(1)轮廓的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显示为第一灰度值的极片区域和显示为第二灰度值的测量辊区域,所述测量辊区域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极片区域两侧的第一测量辊区域和第二测量辊区域,所述相机测量组件(3)能获取所述极片区域和所述测量辊区域在所述测量辊(1)轴向上的像素个数;
所述极片区域在所述测量辊(1)的轴向上的像素个数为n1,所述测量辊区域在所述测量辊(1)的轴向上的像素个数为n2,所述测量辊(1)在所述测量辊(1)的轴向上的宽度为W2,所述极片(2)在所述测量辊(1)的轴向上的宽度为W1,W1=n1*(W2/(n1+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校验环组件(4),分别设置在所述测量辊(1)的两端,所述相机测量组件(3)能获取显示所述校验环组件(4)轮廓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测量辊区域两侧并均显示为第三灰度值的校验环组件区域;
所述相机测量组件(3)能比较所述第三灰度值和第一预设灰度值以及比较所述第二灰度值和第二预设灰度值,并根据比较结果补偿所述第一灰度值、所述第二灰度值和所述第三灰度值后重新生成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校验环组件(4)包括多个校验环,多个所述校验环沿所述测量辊(1)的轴向抵接设置,每个所述校验环的透光率不同,所述校验环组件区域包括多个校验环区域,每个所述校验环区域的所述第三灰度值对应的所述第一预设灰度值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灰度值为0-20,临近所述测量辊区域的所述校验环区域的所述第三灰度值对应的所述第一预设灰度值为190-2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测量组件(3)包括光源(31),所述光源(31)用于发出照射光,所述照射光能照射在所述极片(2)、所述测量辊(1)和所述校验环组件(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测量组件(3)还包括相机(32),所述相机(32)能获取所述照射光对应的所述极片(2)轮廓、所述测量辊(1)轮廓和所述校验环组件(4)轮廓的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测量组件(3)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相机(32)和所述光源(31)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能控制所述光源(31)和/或所述相机(32)调整参数至所述第三灰度值与所述第一预设灰度值相同,以及所述第二灰度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灰度值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辊(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部(5),所述第一安装部(5)与所述测量辊(1)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51),每个所述校验环组件(4)套设于一个所述第一安装部(5)并抵接于所述第一台阶面(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压紧件(6),每个所述压紧件(6)限位抵接于一个所述校验环组件(4),用于限制所述校验环组件(4)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视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安装部(5)背离所述测量辊(1)的一端突出设置有第二安装部(7),所述第二安装部(7)与所述第一安装部(5)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71),每个所述压紧件(6)套设于一个所述第二安装部(7)并抵接于所述第二台阶面(71)和所述校验环组件(4)。
CN202321074052.4U 2023-05-06 2023-05-06 视觉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690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4052.4U CN220690030U (zh) 2023-05-06 2023-05-06 视觉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4052.4U CN220690030U (zh) 2023-05-06 2023-05-06 视觉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90030U true CN220690030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407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74052.4U Active CN220690030U (zh) 2023-05-06 2023-05-06 视觉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90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39782B2 (ja) 光散乱体の測定装置
CN109827511B (zh) 激光测厚对射光斑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KR101754732B1 (ko) 실시간 모니터링이 가능한 전극팁 검사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용접장치
CN106961302B (zh) 一种心率模组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20690030U (zh) 视觉检测装置
CN116202428A (zh) 一种激光测量纠偏传感器及其应用
TWI448666B (zh) 依據環境溫度以校正測距裝置所量測之待測物之待測距離之校正方法與其相關裝置
KR20100058756A (ko) 측정 위치 오차를 보상하는 각막 곡률 측정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검안기
CN115031869A (zh) 一种基于连续激光的捕捉式温度传感器及其动态校准方法
JPH095246A (ja) タイヤ成形機のゴム接合状態監視装置
CN109405724B (zh) 叉车门架开档尺寸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373917B (zh) 激光测厚对射光斑人工目视检测装置及方法
US7173227B2 (en) Laser beam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6783657B (zh) 一种采用晶圆测量机构测量晶圆厚度的方法
JPH01321845A (ja) モータのブラシ摩耗量測定方法とその装置
JPH0643888B2 (ja) 厚さ監視装置
CN115656188B (zh) 一种自校准激光治疗仪
TW201337217A (zh) 利用成像位置差異以測距之測距裝置及其校正方法
CN218481844U (zh) 一种点胶针头标定装置
JPH03194406A (ja) 物体の端部位置検出装置
KR20050094771A (ko) 엘씨디 패널의 휘도 자동 최적화 장치
KR20200034197A (ko) 스트립 센터링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20137712U (zh) 一种视觉成像校准装置
CN214583964U (zh) 一种远心镜头测试装置
JPH0587630A (ja) ミラー付きランプの照度合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