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7341U - 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7341U
CN220687341U CN202322520120.1U CN202322520120U CN220687341U CN 220687341 U CN220687341 U CN 220687341U CN 202322520120 U CN202322520120 U CN 202322520120U CN 220687341 U CN220687341 U CN 220687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body
tunnel
power generation
storage device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201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小龙
孙西磊
王小龙
管增禄
曹原
马建红
韩亮亮
于广浩
张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201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7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7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7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涉及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其包括隧道本体,隧道本体设置于山体内,隧道本体的两端均设有太阳能发电板,隧道本体与山体之间设有蓄电装置,隧道本体的顶端设有若干照明灯,照明灯均匀设置于隧道本体内侧,照明灯与蓄电装置相连接,山体的顶端设有若干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均匀设置,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发电板均与蓄电装置相连接。本申请具有降低能耗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公路交通工程设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
背景技术
公路隧道本体是专供汽车运输行驶的通道,一般处于山区。它最突出的特点是需要穿过山体1或其他地势较高的地质结构,基本上只在隧道本体洞口有光线,这造成了隧道本体中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使驾驶员无法准确判断周边路况,其中黑洞效应是指指驾驶人员在进入隧洞前,在隧道本体外观察到的隧道本体为黑色的洞口,从明亮的环境中进入黑暗的隧道本体后,驾驶员的眼睛会不适应;白洞效应是指驾驶员从驶出隧道本体后进入明亮的环境时,驾驶员的视线会被强烈的光线影响。因此,现有的公路隧道本体结构内都布置有全天候照明设施,有效消除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减轻光线对驾驶员视觉的影响。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公路隧道本体结构中的照明设施属于全天候的,因此对能源消耗较高,使得照明费用巨大,这给公路运营管理部门带来了较大的运营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隧道本体内照明设施全天候使用而引起的能耗高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设置于山体内,隧道本体的两端均设有太阳能发电板,隧道本体与山体之间设有蓄电装置,隧道本体的顶端设有若干照明灯,照明灯均匀设置于隧道本体内侧,照明灯与蓄电装置相连接,山体的顶端设有若干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均匀设置,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发电板均与蓄电装置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给隧道本体内照明设施进行供电时,太阳能发电板将外界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到蓄电装置内,风力发电机将外界的风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到蓄电装置内,蓄电装置为照明灯供电,充分利用了绿色能源,减少了能源消耗,减轻了公路运营管理部门的运营压力。
可选的,所述隧道本体的两端均设有拱形梁,拱形梁沿隧道本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太阳能发电板设置于拱形梁的上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太阳能发电板进行发电时,拱形梁在隧道本体的两端向隧道本体外延伸,且拱形梁的竖截面与隧道本体的竖截面相同,形成了一种遮光屏障,实现了隧道本体内与隧道本体外的光线明暗程度温和过渡,能够有效降低驾驶员对隧道本体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的感知,保证了隧道本体行车安全。
可选的,所述隧道本体的下方设有两排用于将汽车重力转化为电能的压电装置,压电装置沿隧道本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压电装置与蓄电装置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为蓄电池提供电能时,通过设置压电装置当汽车在行使到压电装置上方时,可以将汽车的重力转为电能并保存到蓄电装置内,有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隧道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通风口,通风口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隧道本体内的车辆和施工机械会产生废气和尾气,废气和尾气会混着通风孔流出隧道本体,保持隧道本体内的空气流通,防止有害气体聚集,保证隧道本体内的环境安全和人员健康。
可选的,所述隧道本体的两侧设有步行道,步行道设置于隧道本体的底端,步行道均沿隧道本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检修隧道本体内部设备时,通过设置步行道便于工作人员维护和检修设备,有利于提高隧道本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隧道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设置于隧道本体的底端,排水槽均靠近行走道设置,排水槽沿隧道本体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排水槽的上方设有若干用于遮盖排水槽的排水网,排水网水平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处于雨季时,路面上积累的雨水会流入排水槽中,保持隧道本体内部的干燥,防止积水对隧道本体结构和使用安全造成影响,有利于提高隧道本体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排水槽的两侧均连通有若干固定槽,排水网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位于固定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安装排水网时,工作人员将排水网两侧的固定块设置于排水槽的固定槽处,有效加强了排水网与排水槽的连接稳定性,并且便于拆卸,有利于工作人员的维护与检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隧道本体的上端设有若干用于提供隧道本体内必要信息的指示牌,指示牌沿着隧道本体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驾驶员行驶在隧道本体时,通过设置指示牌可以为驾驶员提高隧道本体内必要信息,提高隧道本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为驾驶员和行人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可选的,所述隧道本体的两端均设有减速带,减速带设置于隧道本体的底端,减速带沿隧道本体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行驶到减速带时,可以减少车辆在进出隧道本体时的惯性冲击,避免车辆发生失控或侧翻等事故,有利于提高隧道本体结构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隧道本体、太阳能发电板、蓄电装置、照明灯和风力发电机,需给隧道本体内照明设施进行供电时,太阳能发电板将外界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到蓄电装置内,风力发电机将外界的风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到蓄电装置内,蓄电装置为照明灯供电,充分利用了绿色能源,减少了能源消耗,减轻了公路运营管理部门的运营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的右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的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山体;2、隧道本体;21、拱形梁;22、通风口;23、步行道;3、储能照明件;31、太阳能发电板;32、蓄电装置;33、照明灯;34、风力发电机;35、压电装置;4、排水件;41、排水槽;42、排水网;43、固定块;5、辅助安全件;51、指示牌;52、减速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包括山体1、隧道本体2、储能照明件3、排水件4和辅助安全件5,隧道本体2设置于山体1内,储能照明件3与隧道本体2相连接,排水件4设置于隧道本体2的下方,辅助安全件5设置于隧道本体2内。隧道本体2贯穿山体1使车辆横穿山体1,储能照明件3储存绿色能源并为隧道本体2提供充足的全天候光照,排水件4避免雨天隧道本体2积水,辅助安全件5提高隧道本体2的安全性。
参照图2,隧道本体2包括两块拱形梁21、若干通风口22和两排步行道23,两块拱形梁21分别设置于隧道本体2的两端,拱形梁21的书界面与隧道本体2的竖截面相一致,通风口22分别开设于隧道本体2的两侧,通风口22均匀设置,两排步行道23分别设置于隧道本体2的两侧,步行道23设置于隧道本体2的底端,步行道23均沿隧道本体2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参照图1,拱形梁21在隧道本体2的两端向隧道本体2外延伸,且拱形梁21的竖截面与隧道本体2的竖截面相同,形成了一种遮光屏障,实现了隧道本体2内与隧道本体2外的光线明暗程度温和过渡,能够有效降低驾驶员对隧道本体2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的感知,提高行车安全,当汽车在隧道本体2中行驶时,会产生废弃和尾气,废弃和尾气会混着通风孔流出隧道本体2,防止有害气体聚集,通过设置步行道23便于工作人员维护和检修设备,有利于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参照图2和图3,储能照明件3包括太阳能发电板31、蓄电装置32、若干照明灯33、若干风力发电机34和两排压电装置35,太阳能发电板31设置于拱形梁21的上端面,蓄电装置32设置于隧道本体2的上方,照明灯33设置于隧道本体2的顶端,照明灯33均匀设置于隧道本体2内侧,蓄电装置32与照明灯33相连接,两排压电装置35分别设置于隧道本体2的两侧,压电装置35设置于隧道本体2的下方,压电装置35沿着隧道本体2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太阳能发电板31、风力发电机34和压电装置35均与蓄电装置32相连接,蓄电装置32为超级电容。
参照图2和图3,需给隧道本体2内照明设施进行供电时,太阳能发电板31将外界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到蓄电装置32内,风力发电机34将外界的风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到蓄电装置32内,压电装置35将汽车重力转为电能并保存到蓄电装置32内,而蓄电装置32为照明灯33供电,充分利用了绿色能源,减少了能源消耗,减轻了公路运营管理部门的运营压力。
参照图3和图4,排水件4包括两排排水槽41和若干排水网42,两排排水槽41分别开设于隧道本体2的两侧,排水槽41靠近步行道23设置,排水槽41均沿隧道本体2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排水网42设置于排水槽41的上端面,排水槽41的两侧均连通有若干用于固定排水网42的固定槽,排水网42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固定块43,固定块43分别位于固定槽内。
参照图3和图4,当处于雨季时,路面上积累的雨水会流经排水网42而进入排水槽41中,保持隧道本体2内部的干燥,防止积水对隧道本体2结构和使用安全造成影响,需要安装排水网42时,工作人员将排水网42两侧的固定块43设置于排水槽41的固定槽处,有效加强了排水网42与排水槽41的连接稳定性,并且便于拆卸,有利于工作人员的维护与检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参照图2,辅助安全件5包括若干指示牌51、两条减速带52,指示牌51设置于隧道本体2的顶端,指示牌51沿着隧道本体2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减速带52设置于隧道本体2的两端,减速带52沿着隧道本体2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减速带52设置于隧道本体2的底端。当驾驶员行驶在隧道本体2时,通过设置指示牌51可以为驾驶员提高隧道本体2内必要信息,提高隧道本体2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当车辆行驶到减速带52时,可以减少车辆在进出隧道本体2时的惯性冲击,避免车辆发生失控或侧翻等事故,有利于提高隧道本体2结构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需给隧道本体2内照明设施进行供电时,太阳能发电板31将外界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到蓄电装置32内,风力发电机34将外界的风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到蓄电装置32内,压电装置35将汽车重力转为电能并保存到蓄电装置32内,而蓄电装置32为照明灯33供电,充分利用了绿色能源,减少了能源消耗,减轻了公路运营管理部门的运营压力。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包括隧道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本体(2)设置于山体(1)内,隧道本体(2)的两端均设有太阳能发电板(31),隧道本体(2)与山体(1)之间设有蓄电装置(32),隧道本体(2)的顶端设有若干照明灯(33),照明灯(33)均匀设置于隧道本体(2)内侧,照明灯(33)与蓄电装置(32)相连接,山体(1)的顶端设有若干风力发电机(34),风力发电机(34)均匀设置,风力发电机(34)和太阳能发电板(31)均与蓄电装置(3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本体(2)的两端均设有拱形梁(21),拱形梁(21)沿隧道本体(2)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太阳能发电板(31)设置于拱形梁(21)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本体(2)的下方设有两排用于将汽车重力转化为电能的压电装置(35),压电装置(35)沿隧道本体(2)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压电装置(35)与蓄电装置(3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本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通风口(22),通风口(22)均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本体(2)的两侧设有步行道(23),步行道(23)设置于隧道本体(2)的底端,步行道(23)均沿隧道本体(2)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本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水槽(41),排水槽(41)设置于隧道本体(2)的底端,排水槽(41)均靠近行走道设置,排水槽(41)沿隧道本体(2)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排水槽(41)的上方设有若干用于遮盖排水槽(41)的排水网(42),排水网(42)水平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41)的两侧均连通有若干固定槽,排水网(42)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块(43),固定块(43)位于固定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本体(2)的上端设有若干用于提供隧道本体(2)内必要信息的指示牌(51),指示牌(51)沿着隧道本体(2)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本体(2)的一端均设有减速带(52),减速带(52)设置于隧道本体(2)的底端,减速带(52)沿隧道本体(2)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CN202322520120.1U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 Active CN220687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0120.1U CN220687341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0120.1U CN220687341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7341U true CN220687341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71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20120.1U Active CN220687341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7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16769U (zh)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绿色智能照明系统
CN107222015B (zh) 一种太阳能公路供电系统
CN205100046U (zh) 一种提升夜间行驶安全的山区公路亮化系统
CN102758399A (zh) 城市桥梁的附着式开合防护罩
CN206902589U (zh) 一种突起路标
CN206127825U (zh) 一种用于道路建设的套样能钢化玻璃面板
CN220687341U (zh) 一种基于智能发电的公路隧道结构
CN107254816A (zh) 新型太阳能公路系统
CN109826135A (zh) 一种智能型高速绿化隔离带
CN106428025A (zh) 一种太阳能动力道路交通系统
CN210258026U (zh) 一种煤矿井下柴电独立驱动胶轮车智能辅助运输系统
CN104612007A (zh) 城市高架有轨电车路网客运系统
CN212247935U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复合型声屏障
CN206173825U (zh) 一种道路用隔音板
CN103850198B (zh) 一种太阳能道钉
CN111648784A (zh) 一种半封闭型隧道光伏发电遮光棚
CN203128994U (zh) 太阳能过街广告天桥
CN210857055U (zh) 一种分体式太阳能发光护栏
CN201081135Y (zh) 太阳能闪灯护栏
CN207489258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led交通灯
CN206956773U (zh) 一种四层类阶梯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CN212000418U (zh) 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新型车道
CN210737597U (zh) 一种具有警示作用的城市道路井盖
CN216915559U (zh) 一种防护性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3896878U (zh) 太阳能阻车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