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86029U - 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86029U
CN220686029U CN202320775167.XU CN202320775167U CN220686029U CN 220686029 U CN220686029 U CN 220686029U CN 202320775167 U CN202320775167 U CN 202320775167U CN 220686029 U CN220686029 U CN 220686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th
earthwork
rammer
shaped fix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7516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077516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86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86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86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包括有安装在推土机驱动臂上的土方夯实机以及安装在土方夯实机正面上的土方回填装置;所述土方夯实机包括夯实机体以及机体下方连接的夯实基座;所述土方回填装置中包括有两个烧焊在土方夯实机正面侧壁上的传动座和铰链、在传动座内部中转动的转轴,本实用新型中在推土机缓慢推行的时候,通过控制液压缸的输出轴向外伸出将L形固定板向下推动,在传动座的限制作用下,转轴将液压缸的推动力转化为转动力,从而牵引L形固定板下方的挡板和侧边垄土板与地面贴合,利用侧边垄土板和挡板将地面上未夯实的浮土回填到沟槽中,或是收拢到土方夯实机的正前方,辅助土方夯实机对土方进行夯实。

Description

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大跨度结构、高层、超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设计标准与结构负荷对基础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回填土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工艺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土方的回填和夯实作业中,夯实机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
在回填和夯实作业中,回填通常依靠人工进行回填,然而人工用小车向槽内卸土时,或是将沟槽边的土推导沟槽中,而且回填土需要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在沟槽两侧分层对称回填,两侧的高差也应符合规定要求,在回填之后,需要将夯实机固定在推土机的驱动臂上,利用推土机缓慢推行夯实机夯实沟槽中的土。
然而,以上所述的现有土方回填夯实建筑作业中,本人认为这种作业方式存在如下的缺陷:回填土作业需要依靠人工进行,而考虑到施工安全,夯实机不能紧跟在人工后进行作业,需要在人工回填之后,夯实机才能投入作业,这样一来就推迟了工程进度;其次,回填土作业技术要求单纯依靠人工很难做到沟槽两侧分层对称且保持相同的高度差,往往因为人工操作而存在的误差导致这些要求没有办法精准的施行。因此,针对于以上提出的土方回填夯实作业存在的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现提出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有安装在推土机驱动臂上的土方夯实机以及安装在土方夯实机正面上的土方回填装置;
所述土方夯实机包括夯实机体以及连接在机体下方的夯实基座;
所述土方回填装置中包括有两个烧焊在夯实机体正面侧壁上的传动座和铰链、在传动座内部中转动的转轴,以及固定在转轴外圈侧壁上的L形固定板,L形固定板的正面侧壁上均固定有一块侧边垄土板;
所述L形固定板的底部表面上均固定有一块挡板,L形固定板与铰链之间设置有一根用以驱动转轴和L形固定板转动的液压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L形固定板的顶部表面上均固定有轴承座,且液压缸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液压缸的底座上固定有一块固定块,且固定块与铰链之间贯穿一根金属轴实现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液压缸的控制端通过局域信号与推土机的中控主板连接,且液压缸的油液输送端通过油管和滑环与油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侧边垄土板和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侧边垄土板的底部与地面之间具有20°-30°的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土方回填装置以土方夯实机的中轴线为基点呈左右对称分布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土方回填装置靠近土方夯实机的一侧之间具有100°-110°的夹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在推土机缓慢推行的时候,通过控制液压缸的输出轴向外伸出将L形固定板向下推动,在传动座的限制作用下,转轴将液压缸的推动力转化为转动力,从而牵引L形固定板下方的挡板和侧边垄土板与地面贴合,利用侧边垄土板和挡板将地面上未夯实的浮土回填到沟槽中,或是收拢到土方夯实机的正前方,辅助土方夯实机对土方进行夯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土方夯实机与土方回填装置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土方夯实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土方回填装置中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土方回填装置上的零部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土方夯实机;2、土方回填装置;3、夯实机体;4、夯实基座;21、转轴;22、液压缸;23、固定块;24、L形固定板;25、侧边垄土板;26、挡板;27、轴承座;28、铰链;29、传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现方式做出更清楚地解释和说明,以下介绍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几个优选的具体实施例。
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公开、应用及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零件及特征。各个附图仅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构思和原理,并不一定示出了本公开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尺寸及其比例。在特定的附图中的特定部分可能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图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相关细节或结构,本文所引用的各种出版物、专利和公开的专利说明书,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实施例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
包括有安装在推土机驱动臂上的土方夯实机1以及安装在土方夯实机1正面上的土方回填装置2;因为推土机的驱动臂安装了土方夯实机1,因而对于沟槽边的浮土就没有办法利用推土机进行回填,而为了避免人工回填沟槽时,沟槽两侧分层不对称,两侧具有高差的情况,在现有的土方夯实机1的基础上加装土方回填装置2。
此外,土方回填装置2中包括有两个烧焊在夯实机体3正面侧壁上的传动座29和铰链28,在传动座29内部中转动的转轴21,以及固定在转轴21外圈侧壁上的L形固定板24,L形固定板24的正面侧壁上均固定有一块侧边垄土板25;侧边垄土板25本身为金属质的薄板,但是其呈三角形,且呈现向外侧倾斜的状态,利用这种倾斜的状态收拢更大范围的浮土;此外,再配合土方回填装置2以土方夯实机1的中轴线为基点呈左右对称分布设置,土方回填装置2靠近土方夯实机1的一侧之间具有100°-110°的夹角。实现在推土机推行过程中,侧边垄土板25和挡板26将沟槽边的浮土回填到槽中,同时在夯实平地时能够将未夯实的浮土慢慢收拢到夯实机的下方,从而便于夯实作业的进行。
L形固定板24的底部表面上均固定有一块挡板26,L形固定板24与铰链28之间设置有一根用以驱动转轴21和L形固定板24转动的液压缸22。
L形固定板24的顶部表面上均固定有轴承座27,且液压缸22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27转动连接。液压缸22的底座上固定有一块固定块23,且固定块23与铰链28之间贯穿一根金属轴实现转动连接。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沟槽的高度不同,且浮土的堆叠量不同,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将液压缸22的控制端通过局域信号与推土机的中控主板连接,且液压缸22的油液输送端通过油管和滑环与油泵连接,从而在面对不同的浮土量时,通过控制液压缸22的伸缩量来决定侧边垄土板25和挡板26和地面之间的间距。
侧边垄土板25和挡板26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侧边垄土板25的底部与地面之间具有20°-30°的夹角。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在土方夯实机1安装到推土机的驱动臂上之后,由土方夯实机1底部的夯实基座4将机械夯打地面,而在此过程中推土机将推动土方夯实机1缓慢移动;而此时在推土机缓慢推行的时候,通过控制液压缸22的输出轴向外伸出将L形固定板24向下推动,在传动座29的限制作用下,转轴21将液压缸22的推动力转化为转动力,从而牵引L形固定板24下方的挡板26和侧边垄土板25与地面贴合,利用侧边垄土板25和挡板26将地面上未夯实的浮土回填到沟槽中,或是收拢到土方夯实机1的正前方,由夯实基座4对土方进行夯实。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在推土机驱动臂上的土方夯实机(1)以及安装在土方夯实机(1)正面上的土方回填装置(2);
所述土方夯实机包括土方夯实机体(3)以及夯实基座(4)
所述土方回填装置(2)中包括有两个烧焊在夯实机体(3)正面侧壁上的传动座(29)和铰链(28)、在传动座(29)内部中转动的转轴(21),以及固定在转轴(21)外圈侧壁上的L形固定板(24),L形固定板(24)的正面侧壁上均固定有一块侧边垄土板(25);
所述L形固定板(24)的底部表面上均固定有一块挡板(26),L形固定板(24)与铰链(28)之间设置有一根用以驱动转轴(21)和L形固定板(24)转动的液压缸(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固定板(24)的顶部表面上均固定有轴承座(27),且液压缸(22)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27)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22)的底座上固定有一块固定块(23),且固定块(23)与铰链(28)之间贯穿一根金属轴实现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22)的控制端通过局域信号与推土机的中控主板连接,且液压缸(22)的油液输送端通过油管和滑环与油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垄土板(25)和挡板(26)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侧边垄土板(25)的底部与地面之间具有20°-30°的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方回填装置(2)以土方夯实机(1)的中轴线为基点呈左右对称分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方回填装置(2)靠近土方夯实机(1)的一侧之间具有100°-110°的夹角。
CN202320775167.X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 Active CN220686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5167.XU CN220686029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5167.XU CN220686029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86029U true CN220686029U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77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75167.XU Active CN220686029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860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0504B (zh) 高饱和不均匀吹填土地基处理方法
CN111733792B (zh) 一种软土地基真空预压结合动力固结排水的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CN107859041B (zh) 湿陷性黄土深沟高填方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20686029U (zh) 一种土方回填夯实设备
CN115142465B (zh) 仰斜式重力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CN112227337A (zh) 软土地桩基间沥青砼垫层夯实平整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4439027A (zh) 水电工程深厚强透水地基上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的施工方法
CN114232593A (zh) 高填方区端承桩基础施工方法
CN219773024U (zh) 一种山区机场土石料堆填区域的防沉降地基
CN110886281A (zh) 行走式全方位旋转液压桩孔夯锤机
CN117569263A (zh) 一种大坝防渗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07331698U (zh) 一种淤泥深基坑管道沟结构
CN211646330U (zh) 行走式全方位旋转液压桩孔夯锤机
CN204982857U (zh) 低位负压立体多通道排水组合夯实装置
CN111350180B (zh) 再生微粉改良土-膨润土竖向防污隔离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21090615U (zh) 一种地基夯土铺填装置
CN219653781U (zh) 开沟铺管回填一体机
CN212534048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挖设阶段的土壤夯实装置
CN215801702U (zh) 一种强夯回填土边坡结构
CN213390009U (zh) 正三棱台抛筑坝砂袋填筑结构
CN214993745U (zh) 一种适用于人工挖孔桩基础桩周注浆加固组件
CN219586663U (zh) 深厚淤泥堤防钢丝石笼防护结构
CN212270902U (zh) 一种强夯机
CN112012199A (zh) 一种新型bnt载体桩及其施工设备施工方法
CN221589644U (zh) 一种现浇流态固化土的地面填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