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3500U - 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3500U
CN220673500U CN202322015313.1U CN202322015313U CN220673500U CN 220673500 U CN220673500 U CN 220673500U CN 202322015313 U CN202322015313 U CN 202322015313U CN 220673500 U CN220673500 U CN 220673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motor
heat conduction
heat dissipation
im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53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理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Ligo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Ligo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Ligo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Ligo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153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3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3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3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散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电机外壳的外圆周侧均匀固定有散热翅片,导热筒座嵌合设置于电机外壳的内部,导热封盖连接于电机外壳的后侧,导热封盖与导热筒座相贴合,导热封盖的后侧设置有散热叶轮,叶轮护盖遮蔽防护设置于散热叶轮的外部,散热结构采用辅助导热的结构设置,在电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嵌槽,并在连接嵌槽的内侧设置有铜制的导热筒座,导热筒座与导热封盖贴合,可利用导热筒座对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向后侧进行传导,并通过叶轮护盖内的散热叶轮对热量进行散失,可提高热量向电机后侧的传导速度,配合散热叶轮可对电机进行快速的散热降温,大大提高了电机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机的运行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产生一些损耗,这些损耗绝大部分会转化为热量,从而导致电动机的工作温度升高,会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故在电机的上部设置有散热结构,用于对电机进行散热降温。
为了加速电机的散热,现有电机的后部多设置有散热叶轮,利用散热叶轮的转动可加速气流的流通,以加速电机后部热量的散失速度,但现有电机多仅依靠外部的壳体对热量进行传导,散热叶轮虽可加速电机后部热量的散失,但由于材质和导热能力的限制,壳体与转轴对热量的传导效率较低,无法将热量快速传导至电机的后部,多数热量仅能通过壳体进行散失,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电机散热的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电机外壳、导热筒座、导热封盖和叶轮护盖;
所述电机外壳的外圆周侧均匀固定有散热翅片,所述导热筒座嵌合设置于电机外壳的内部,所述导热封盖连接于电机外壳的后侧,所述导热封盖与导热筒座相贴合,所述导热封盖的后侧设置有散热叶轮,所述叶轮护盖遮蔽防护设置于散热叶轮的外部。
作为优选,上述电机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安装底座呈对称状固定于电机外壳的底部,所述电机外壳的前侧设置有电器盒座,所述电机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吊装螺孔。
作为优选,上述电机外壳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嵌槽,所述导热筒座的前侧均匀固定有嵌合凸座,所述嵌合凸座与连接嵌槽相适配,所述导热筒座通过嵌合凸座嵌合卡接于连接嵌槽的内侧。
作为优选,上述电机外壳与导热封盖的上部均开设有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连接螺孔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导热封盖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于电机外壳的后侧。
作为优选,上述导热筒座的后侧与导热封盖的前侧相贴合,所述导热筒座与导热封盖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适配。
作为优选,上述散热叶轮与电机的转轴端固定相连接,所述散热叶轮转动连接于导热封盖的后侧,所述叶轮护盖通过螺栓固定于导热封盖的后侧,所述叶轮护盖的后侧中部开设有散热槽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散热结构采用辅助导热的结构设置,在电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嵌槽,并在连接嵌槽的内侧设置有铜制的导热筒座,导热筒座与导热封盖贴合,可利用导热筒座对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向后侧进行传导,并通过叶轮护盖内的散热叶轮对热量进行散失,通过导热筒座的辅助导热,可提高热量向电机后侧的传导速度,配合散热叶轮可对电机进行快速的散热降温,大大提高了电机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机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机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外壳与导热筒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外壳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外壳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筒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机外壳;2、导热筒座;3、导热封盖;4、叶轮护盖;5、散热翅片;6、连接嵌槽;7、嵌合凸座;8、第一通孔;9、安装底座;10、吊装螺孔;11、电器盒座;12、连接螺孔;13、第二通孔;14、散热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电机散热的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电机外壳1、导热筒座2、导热封盖3和叶轮护盖4,电机外壳1为铝制外壳,结构轻便且具有较好的散热性,电机外壳1的外圆周侧均匀固定有散热翅片5,散热翅片5可增加电机外壳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加速热量的散失。
电机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9,安装底座9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安装底座9呈对称状固定于电机外壳1的底部,利用安装底座9可将电机与外部的连接底座相连接,电机外壳1的前侧设置有电器盒座11,用于安装电气部件,电机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吊装螺孔10,吊装螺孔10的内部连接有吊环,可方便电机的吊装移动。
电机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嵌槽6,导热筒座2的前侧均匀固定有嵌合凸座7,嵌合凸座7与连接嵌槽6相适配,导热筒座2通过嵌合凸座7嵌合卡接于连接嵌槽6的内侧,导热筒座2为铜制筒座,具有极佳的导热特性。
电机外壳1与导热封盖3的上部均开设有连接螺孔12,连接螺孔12的数量为四个,连接螺孔1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螺栓,导热封盖3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于电机外壳1的后侧,可对电机外壳1的后侧进行封闭。
导热筒座2的后侧与导热封盖3的前侧相贴合,可将热量传导至导热封盖3的上部,导热筒座2与导热封盖3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13,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13相适配,可供电机转轴贯穿连接。
导热封盖3的后侧设置有散热叶轮,散热叶轮与电机的转轴端固定相连接,散热叶轮转动连接于导热封盖3的后侧,在电机转轴的驱动下可通过转动加速空气的流通速度。
叶轮护盖4为钢制护盖,叶轮护盖4通过螺栓固定于导热封盖3的后侧,叶轮护盖4遮蔽防护设置于散热叶轮的外部,可对散热叶轮进行遮蔽防护,叶轮护盖4的后侧中部开设有散热槽孔14,可便利空气的流通加速热量的散失。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安装时将导热筒座2从电机外壳1的后侧嵌合安装在电机外壳1的内部,之后进行电机线圈于转子的安装,完成后对导热封盖3进行安装固定,使导热封盖3与导热筒座2的后侧紧密贴合,最后进行其余部件的安装固定,完成电机的组装作业;
电机工作时,转子与线圈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由导热筒座2的传导,一部分经电机外壳1传导至散热翅片5的上部,通过散热翅片5散失到外部的空气中,另一部分经导热筒座2向后传导至导热封盖3,在散热叶轮的加速散热作用下,跟随空气流失到外部,完成电机的散热作业,通过导热筒座2的辅助导热,可提高热量向电机后侧的传导速度,配合散热叶轮可对电机进行快速的散热降温。
综上,本散热结构采用辅助导热的结构设置,在电机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嵌槽6,并在连接嵌槽6的内侧设置有铜制的导热筒座2,导热筒座2与导热封盖3贴合,可利用导热筒座2对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向后侧进行传导,并通过叶轮护盖4内的散热叶轮对热量进行散失,通过导热筒座2的辅助导热,可提高热量向电机后侧的传导速度,配合散热叶轮可对电机进行快速的散热降温,大大提高了电机散热效率。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零部件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包括用于电机散热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电机外壳(1)、导热筒座(2)、导热封盖(3)和叶轮护盖(4);
所述电机外壳(1)的外圆周侧均匀固定有散热翅片(5),所述导热筒座(2)嵌合设置于电机外壳(1)的内部,所述导热封盖(3)连接于电机外壳(1)的后侧,所述导热封盖(3)与导热筒座(2)相贴合,所述导热封盖(3)的后侧设置有散热叶轮,所述叶轮护盖(4)遮蔽防护设置于散热叶轮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底座(9),所述安装底座(9)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安装底座(9)呈对称状固定于电机外壳(1)的底部,所述电机外壳(1)的前侧设置有电器盒座(11),所述电机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吊装螺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嵌槽(6),所述导热筒座(2)的前侧均匀固定有嵌合凸座(7),所述嵌合凸座(7)与连接嵌槽(6)相适配,所述导热筒座(2)通过嵌合凸座(7)嵌合卡接于连接嵌槽(6)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与导热封盖(3)的上部均开设有连接螺孔(12),所述连接螺孔(1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连接螺孔(12)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导热封盖(3)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于电机外壳(1)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筒座(2)的后侧与导热封盖(3)的前侧相贴合,所述导热筒座(2)与导热封盖(3)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13)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叶轮与电机的转轴端固定相连接,所述散热叶轮转动连接于导热封盖(3)的后侧,所述叶轮护盖(4)通过螺栓固定于导热封盖(3)的后侧,所述叶轮护盖(4)的后侧中部开设有散热槽孔(14)。
CN202322015313.1U 2023-07-29 2023-07-29 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 Active CN220673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5313.1U CN220673500U (zh) 2023-07-29 2023-07-29 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5313.1U CN220673500U (zh) 2023-07-29 2023-07-29 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3500U true CN220673500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1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5313.1U Active CN220673500U (zh) 2023-07-29 2023-07-29 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3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531044A (ja) 内部冷却システムを有する密閉型回転電気機械
WO2016206342A1 (zh) 自循环液冷永磁电机
CN106981950A (zh) 一种基于热管的新型风冷电机
CN212909259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永磁同步电机
CN220673500U (zh) 一种电机的散热结构
CN217590498U (zh) 一种具有防护等级电机的散热结构
CN217183123U (zh) 一种低功耗小型无刷直流风扇马达
CN113965019B (zh) 一种密封电机的转子散热结构
CN212137477U (zh) 一种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
CN211209514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散热结构
CN116418147A (zh) 一种全封闭牵引电机及车辆
CN215071929U (zh) 一种冷却电机
CN110350706A (zh) 一种新型石墨烯高效散热电机
CN208209669U (zh) 一种电机
CN214380425U (zh)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电动摩托车电机
CN21203394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外转子电机
CN112542914B (zh) 一种电机定子和电机
CN210404937U (zh) 一种水冷式永磁同步电机
CN217904170U (zh) 一种水冷式永磁同步电机
CN214755968U (zh)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的散热结构
CN112242772B (zh) 一种用于电机的散热装置
CN21685157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
CN217362737U (zh) 一种防水防尘的无刷电机
CN214480029U (zh) 一种复合电机水冷机壳
CN210985902U (zh) 一种可控制的整体式交流异步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