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3394U - 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3394U
CN220673394U CN202321877027.XU CN202321877027U CN220673394U CN 220673394 U CN220673394 U CN 220673394U CN 202321877027 U CN202321877027 U CN 202321877027U CN 220673394 U CN220673394 U CN 220673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apacitor
voltage
unit
sub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7702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振祥
邓荣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xi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x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xi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x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7702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3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3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3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包括电池、供电辅源、光伏辅源、市电辅源、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电池与供电辅源的输入端连接,供电辅源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光伏辅源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光伏辅源的输入端用于接入光伏电源;市电辅源的输出端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市电辅源的输入端用于接入市电;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用于连接耗电装置,能够降低损耗,降低成本投入。

Description

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源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辅源控制系统一般是三个辅源,如图1所示,三个辅源分别为光伏辅源、市电辅源和供电辅源,其中光伏辅源和市电辅源作为输入,均与电池的一端连接,电池另一端与供电辅源连接。这种辅源串并联结构可以涵盖辅源控制系统在单市电输入模式、单光伏模式和电池模式下的整机供电需求。但是,这种辅源串并联结构使得市电辅源或光伏辅源输出时,需要再经过供电辅源进行对应的电压调整,增加了整体的损耗,并且市电辅源和光伏辅源的输出功率需要比供电辅源的输出功率大,使得整体尺寸规格较大,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能够解决成本投入较高的问题,降低成本投入,降低损耗。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包括电池、供电辅源、光伏辅源、市电辅源、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
电池与供电辅源的输入端连接,供电辅源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光伏辅源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光伏辅源的输入端用于接入光伏电源;
市电辅源的输出端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市电辅源的输入端用于接入市电;
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用于连接耗电装置。
通过将供电辅源、光伏辅源和市电辅源并联连接,使得供电辅源、光伏辅源和市电辅源分别可以独立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使得光伏辅源和市电辅源的尺寸规格不受供电辅源的限制,从而可以降低光伏辅源和市电辅源的尺寸规格,进而节约成本投入,降低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辅源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市电辅源的第一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市电辅源的第二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市电辅源的第三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辅源的第一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电辅源的第二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辅源的第一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辅源的第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现有的辅源控制系统一般是三个辅源,如图1所示,三个辅源分别为光伏辅源、市电辅源和供电辅源,其中光伏辅源和市电辅源作为输入,均与电池的一端连接,电池另一端与供电辅源连接。这种辅源串并联结构可以涵盖辅源控制系统在单市电输入模式、单光伏模式和电池模式下的整机供电需求。但是,这种辅源串并联结构使得市电辅源或光伏辅源输出时,需要再经过供电辅源进行对应的电压调整,增加了整体的损耗,并且市电辅源和光伏辅源的输出功率需要比供电辅源的输出功率大,使得整体尺寸规格较大,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
基于此,为解决辅源控制系统的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的示意图,参照图2,该系统电源供电装置1包括电池10、供电辅源11、光伏辅源12、市电辅源13、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电池10与供电辅源11的输入端连接,供电辅源11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光伏辅源12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光伏辅源12的输入端用于接入光伏电源;市电辅源13的输出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市电辅源13的输入端用于接入市电;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用于连接耗电装置。其中耗电装置可以是(逆变器)系统中的信号线路及半导体元件(IC)等耗电装置。通过将供电辅源11、光伏辅源12和市电辅源13并联连接,使得供电辅源11、光伏辅源12和市电辅源13分别可以独立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使得光伏辅源12和市电辅源13的尺寸规格不受供电辅源11的限制,从而可以降低光伏辅源12和市电辅源13的尺寸规格,进而节约成本投入,降低损耗。此外,通过将供电辅源11、光伏辅源12和市电辅源13进行并联连接,实现单线转换,基于单线转换使得输出功耗降低,从而节约了成本投入。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市电辅源的第一示意图,参照图3,市电辅源13包括第一控制单元131、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32和第一功率单元133。第一控制单元131的电压反馈端与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3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31的电压反馈端、保护端、电流检测端、电源端以及第一功率单元133的第一端接地。第一控制单元131的输出端与第一功率单元133的第二端连接,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给第一功率单元133。第一控制单元131的电源端与第一功率单元133的第三端连接。第一控制单元131的电流检测端与第一功率单元133的第四端连接。第一功率单元133的第五端与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3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功率单元133的第五端用于连接下级耗电装置,第一功率单元133的第六端用于接入市电,第一功率单元133用于根据其第二端接收到第一控制单元131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而从第五端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通过第一功率单元133的第五端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并经由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32反馈至第一控制单元131的电压反馈端,以使第一控制单元131能够获知第一功率单元133的输出电压的压值,以根据该压值调整第一控制单元131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的压值。第一功率单元133根据第二端接收到的第一控制单元131输出端的控制信号的压值而控制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上述,通过第一控制单元131、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32和第一功率单元133的设置可以使得市电辅源13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以满足对应的下级耗电装置对应的电压需求,使得在各种辅源供电状态下均能输出合适的工作电压。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市电辅源的第二示意图,参照图4,市电辅源13中的第一功率单元133包括整流子单元1331、第一控制子单元1332和第一变压子单元1333。整流子单元1331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用于接入市电,其中一个交流输入端与第一控制单元131的电源端连接。整流子单元1331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子单元1332的第一端以及第一变压子单元1333的初级侧的第一端连接;整流子单元1331的负极输出端接地。第一控制子单元1332的第一端与第一变压子单元1333的初级侧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控制子单元1332的第二端与第一控制单元13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控制子单元1332的第三端与第一控制单元131的电流检测端连接,第一控制子单元1332的第四端接地,第一控制子单元1332用于根据第一控制单元131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而进行通断控制。第一变压子单元1333的次级侧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32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变压子单元1333用于当第一控制子单元1332接通时进行变压处理,从其次级侧的第一端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第一变压子单元1333的次级侧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变压子单元1333用于在初级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接收到电压信号时,通过变压处理,从次级侧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以通过其次级侧的第一端输出。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市电辅源的第三示意图,参照图5,市电辅源13中的整流子单元1331包括整流桥B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解电容E1、第一电容C1和第四二极管D4。整流桥BD1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用于接入市电,其中一个交流输入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一控制单元131的电源端连接。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与第一电解电容E1的正极、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以及第一变压子单元1333的初级侧的第一端连接。整流桥BD1的负极输出端与第一电解电容E1的负极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以及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一控制子单元1332的第一端以及第一变压子单元1333的初级侧的第二端连接。上述,通过整流子单元1331中的整流桥BD1对接收到的市电进行整流处理,输出对应的交流电,以供第一功率单元133、第一控制单元131以及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32进行对应的电压信号处理,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
市电辅源13中的第一控制子单元1332包括第一MOS管Q1和第五电阻R5。第一MOS管Q1的漏极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第一MOS管Q1的栅极与第一控制单元13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MOS管Q1用于根据栅极接收到第一控制单元131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而进行通断控制。第一MOS管Q1的源极与第一控制单元131的电流检测端以及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上述,通过第一MOS管Q1进行通断控制,以在接收到第一控制单元131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时才接通,以实现开关控制作用,提高系统电源供电装置1的控制智能化。
市电辅源13中的第一变压子单元1333包括第一变压器TF1、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第五十电阻R50和第四电解电容E4。第一变压器TF1的初级侧的第一端与整流桥BD1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第一变压器TF1的次级侧的第一端与第二十电容C20的第一端以及第十一二极管D11的阳极连接。第二十电容C20的第二端与第十一二极管D11的阴极、第二十一电容C21的第一端以及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3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十一电容C21的第二端与第一变压器TF1的次级侧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变压器TF1的次级侧的第三端与第四电解电容E4的负极以及第一控制单元131的保护端连接。第四电解电容E4的正极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阴极连接,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阳极与第五十电阻R50的第一端连接。第五十电阻R50的第二端与第一变压器TF1的次级侧的第四端连接。上述,通过第一变压子单元1333在第一功率单元133导通时,对初级侧接收到电压信号进行变压处理,从次级侧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通过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阴极输出至下级耗电装置,以及通过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阴极与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32的第二端连接,以将输出电压的压值经由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32反馈至第一控制单元131。
市电辅源13中的第一控制单元131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第一控制芯片U1的电压反馈引脚COMP1与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32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接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过热保护引脚OTP1连接。第一控制芯片U1的输出引脚OUT1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与第一MOS管Q1的栅极以及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控制芯片U1的电源引脚VCC1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第一MOS管Q1的源极以及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以及第一控制芯片U1的电流检测引脚CS1连接。上述,通过第一控制单元131的第一控制芯片U1进行第一功率单元133的通断控制以及对第一功率单元133的输出电压的压值进行调控,使得第一功率单元133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满足下级耗电装置的需求,使得在各种辅源供电状态下均能输出合适的工作电压。
市电辅源13中的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32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一光耦PC1、第五电容C5和第一稳压器SW1。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以及第一光耦PC1的发射端的正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第一端以及第一变压子单元1333的次级侧的第一端(即第十一二极管D11的阴极)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与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第一稳压器SW1的参考极以及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与第一光耦PC1的发射端的负极、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以及第一稳压器SW1的阴极连接。第一稳压器SW1的阳极与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光耦PC1的接收端的集电极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电压反馈引脚COMP1连接。第一光耦PC1的接收端的发射极接地。上述,通过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32的第一光耦PC1的接收端与集电极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电压反馈引脚COMP1连接,以将第一功率单元133从第十一二极管D11的阴极输出的输出电压的压值反馈至第一控制芯片U1的电压反馈引脚COMP1,使得第一控制芯片U1根据接收到的输出电压的压值进行输出端OUT1的控制信号的调整,从而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压值调整。
上述,通过第一控制单元131、第一电压反馈单元132和第一功率单元133的设置,使得市电辅源13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以满足对应的下级耗电装置的电压需求,使得在各种辅源供电状态下均能输出合适的工作电压。相比于传统的市电辅源13与供电辅源11连接的两级结构,本实施例直接通过市电辅源13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的结构设置,可以单独为低压信号的线路供电,降低了损耗;此外,避免了受限于供电辅源11的输出功率限制,提升了电能利用率,从而起到了节约成本的作用的。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辅源的第一示意图,参照图6,光伏辅源12包括第二控制单元121、第二电压反馈单元122和第二功率单元123。第二控制单元121的电压反馈端与第二电压反馈单元12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控制单元121的电压反馈端、保护端、电流检测端、电源端以及第二功率单元123的第一端接地。第二控制单元121的输出端与第二功率单元123的第二端连接,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给第二功率单元123。第二控制单元121电源端与第二功率单元123的第三端连接。第二控制单元121的电流检测端与第二功率单元123的第四端连接。第二功率单元123的第五端与第二电压反馈单元12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功率单元123的第五端用于连接耗电装置,第二功率单元123的第六端用于接入光伏电源,第二功率单元123用于根据其第二端接收到的第二控制单元121输出端的控制信号而从第六端输出对应压制的输出电压。通过第二功率单元123的第五端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并经由第二电压反馈单元122反馈至第二控制单元121的电压反馈端,以使第二控制单元121能够获知第二功率单元123的输出电压的压值,以根据该压值调整第二控制单元121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的压值。第二功率单元123根据第二端接收到的第二控制单元121输出端的控制信号的压值而控制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上述,通过第二控制单元121、第二电压反馈单元122和第二功率单元123的设置可以使得光伏辅源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以满足对应的下级耗电装置对应的电压需求,从而实现变压的功能作用。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辅源的第二示意图,参照图7,光伏辅源12中的第二功率单元123包括第二控制子单元1231和第二变压子单元1232,第二控制子单元1231的第一端用于接入光伏电源,第二端与第二控制单元121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端与第二控制单元121的电源端连接,第四端与第二控制单元121的电流检测端连接,第五端与第二变压子单元1232的第一端接地,第六端与第二变压子单元1232的第二端连接,第七端与第二变压子单元1232的第三端连接;第二控制子单元1231根据第二端从第二控制单元121的输出端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而进行通断控制。第二变压子单元1232的第四端与第二电压反馈单元12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变压子单元1232用于当第二控制子单元1231接通时进行变压处理,从其第四端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
其中,第二控制子单元1231包括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电解电容E2、第六电容C6、第五二极管D5和第二MOS管Q2。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与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极、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变压子单元1232的初级侧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用于接入光伏电源。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二端与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单元121的电源端连接。第二电解电容E2的负极接地。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二端与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二端与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以及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与第二变压子单元1232的初级侧的第二端以及第二MOS管Q2的漏极链接。第二MOS管Q2的栅极与第二控制单元12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MOS管Q2用于根据栅极接收第二控制单元121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而进行通断控制。第二MOS管Q2的源极与第二控制单元121的电流检测端以及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变压子单元1232的次级侧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压反馈单元122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当第二MOS管Q2接通时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第二变压子单元1232的次级侧的第二端接地。上述,通过第二MOS管Q2进行通断控制,以在接收到第二控制单元121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时才接通,以实现开关控制作用,提高系统电源供电装置1的控制智能化。
其中,第二变压子单元1232包括第二变压器TF2、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十三二极管D13、第十四二极管D14、第五十一电阻R51和第五电解电容E5。第二变压器TF2的初级侧的第一端与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变压器TF2的初级侧的第二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以及第二MOS管Q2的漏极连接。第二变压器TF2的次级侧的第一端与第二十二电容C22的第一端以及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阳极连接。第二十二电容C22的第二端与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阴极、第二十三电容C23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压反馈单元12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十三电容C23的第二端与第二变压器TF2的次级侧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变压器TF2的次级侧的第三端与第五电解电容E5的负极接地。第五电解电容E5的正极与第十四二极管D14的阴极连接,第十四二极管D14的阳极与第五十一电阻R51的第一端连接。第五十一电阻R51的第二端与第二变压器TF2的次级侧的第四端连接。上述,通过第二变压子单元1232在第二MOS管Q2导通时,对初级侧接收到电压信号进行变压处理,从次级侧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通过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阴极输出至下级耗电装置,以及通过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阴极与第二电压反馈单元122的第二端连接,以将输出电压的压值经由第二电压反馈单元122反馈至第二控制单元121。
第二控制单元121包括第二控制芯片U2、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和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控制芯片U2的电压反馈引脚COMP2与第二电压反馈单元122的第一端以及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与第二十一电阻R21的第一端、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第一端、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接地。第二十一电阻R21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过热保护引脚OTP2连接。第二控制芯片U2的输出引脚OUT2与第二十三电阻R23的第一端,第二十三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第二MOS管Q2的栅极以及第二十四电阻R2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控制芯片U2的电源引脚VCC2与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以及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十四电阻R24的第二端与第二十五电阻R25的第一端、第二MOS管Q2的源极以及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25的第二端与第二十二电阻R22的第二端、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以及第二控制芯片U2的电流检测引脚CS2连接。上述,通过第二控制单元121的第二控制芯片U2进行第二功率单元123的通断控制以及对第二功率单元123的输出电压的压值进行调控,使得第二功率单元123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满足下级耗电装置的需求,从而实现变压的功能作用。
第二电压反馈单元122包括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三十电阻R30、第二光耦PC2、第十电容C10和第二稳压器SW2。第二十六电阻R26的第一端与第二十七电阻R27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光耦PC2的发射端的正极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26的第二端与第二十八电阻R28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变压子单元1232的次级侧的第一端(即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阴极)连接。第二十八电阻R28的第二端与第二十九电阻R29的第一端、第二稳压器SW2的参考极以及第三十电阻R30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十九电阻R29的第二端与第十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容C10的第二端与第二光耦PC2的发射端的负极、第二十七电阻R27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稳压器SW2的阴极连接。第二稳压器SW2的阳极与第三十电阻R30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光耦PC2的接收端的集电极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电压反馈引脚COMP2连接。第二光耦PC2的接收端的发射极接地。上述,通过第二电压反馈单元122的第二光耦PC2的接收端与集电极与第二控制芯片U2的电压反馈引脚COMP2连接,以将第二功率单元123从第十三二极管D13的阴极输出的输出电压的压值反馈至第二控制芯片U2的电压反馈引脚COMP2,使得第二控制芯片U2根据接收到的输出电压的压值进行输出端COMP2的控制信号的调整,从而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压值调整。
上述,通过第二控制单元121、第二电压反馈单元122和第二功率单元123的设置,使得光伏辅源12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以满足对应的下级耗电装置的电压需求,从而实现变压的功能作用。相比于传统的光伏辅源12与供电辅源11连接的两级结构,本实施例直接通过光伏辅源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的结构设置,可以单独为低压信号的线路供电,降低了损耗;此外,避免了受限于供电辅源11的输出功率限制,提升了电能利用率,从而起到了节约成本的作用的。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辅源的第一示意图,参照图8,供电辅源11包括第三控制单元111、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和第三功率单元113。第三控制单元111的电压反馈端与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控制单元111的电压反馈端、电流检测端、电源端、空脚端与第三功率单元113的第一端接地。第三控制单元111的电流检测端与第三功率单元113的第二端、第三端连接。第三控制单元111的输出端与第三功率单元113的第三端连接,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给第三功率单元113。第三功率单元113的第四端与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功率单元113的第五端与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的第三端连接,第三功率单元113的第五端用于连接耗电装置,第三功率单元113的第六端用于与电池10连接,第三功率单元113用于根据第三端接收到第三控制单元111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而从第五端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上述,通过第三控制单元111、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和第三功率单元113的设置可以使得供电辅源11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以满足对应的下级耗电装置对应的电压需求,从而实现变压的功能作用。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辅源的第二示意图,参照图9,第三功率单元113包括第三控制子单元1131和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第三控制子单元1131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电池10,第二端与第三控制单元111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端与第三控制单元111电流检测端连接,第五端与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的第一端接地,第六端与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的第二端连接,第七端与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的第三端连接。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的第四端与第三控制单元111的电流检测端连接。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的第五端与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的第六端与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的第三端连接,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用于当第三控制子单元1131接通时进行变压处理,从第六端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
其中,第三控制子单元1131包括第三电解电容E3、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一电阻模块r1、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三十三电阻R33、第三十四电阻R34、第三十五电阻R35、第六二极管D6、第一电感L1和第三MOS管Q3。第三电解电容E3的正极与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模块r1的第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第一端以及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的初级侧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解电容E3的正极用于与电池10连接。第三电解电容E3的负极接地,第十二电容C12的第二端接地。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二端与第三十一电阻R31的第一端以及第三十二电阻R3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十一电阻R31的第二端与第三十二电阻R32的第二端、第一电阻模块r1的第二端以及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与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第一端以及第三MOS管Q3的漏极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与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的初级侧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三电容C13的第二端与第三十三电阻R33的第一端以及第三十四电阻R34的第一端连接。第三MOS管Q3的栅极与第三控制单元111的输出端和电流检测端连接,第三MOS管Q3用于根据栅极接收到的第三控制单元111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而进行通断控制。第三MOS管Q3的源极与第三控制单元111的电流检测端、第三十三电阻R33的第二端、第三十四电阻R34的第二端以及第三十五电阻R35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十五电阻R35的第二端接地。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的次级侧的第一端与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当第三MOS管Q3接通时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的次级侧的第二端接地。上述,通过第三MOS管Q3进行通断控制,以在接收到第三控制单元111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时才接通,以实现开关控制作用,提高系统电源供电装置1的控制智能化。
其中,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包括第三变压器TF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十五二极管D15、第十六二极管D16和第二电阻模块r2。第三变压器TF3的初级侧的第一端与第十二电容C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变压器TF3的初级侧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变压器TF3的初级侧的第三端与第三控制单元111的电流检测端连接,第三变压器TF3的初级侧的第四端接地。第三变压器TF3的次级侧的第一端与第二十四电容C24的第一端、第十五二极管D15的阳极以及第十六二极管D16的阳极连接。第三变压器TF3的次级侧第二端与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十四电容C24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模块r2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五二极管D15的阴极与第十六二极管D16的阴极、第二电阻模块r2的第二端以及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的第三端连接,用于连接下级耗电装置。上述,通过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在第三MOS管Q3导通时,对初级侧接收到电压信号进行变压处理,从次级侧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通过第十五二极管D15的阴极输出至下级耗电装置,以及通过第十五二极管D15的阴极与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的第三端连接,以将输出电压的压值经由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反馈至第三控制单元111。
第三控制单元111包括第三控制芯片U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三十六电阻R36、第三十七电阻R37、第三十八电阻R38、第三十九电阻R39、第四十电阻R40、第四十一电阻R41、第四十二电阻R42、第四十三电阻R43、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和第十二极管D10。第三控制芯片U3的电压反馈引脚COMP3与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的第一端以及第十四电容C14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控制芯片U3的空引脚NC3与第三十六电阻R36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四电容C14的第二端和第三十六电阻R36的第二端接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电流检测引脚CS3与第三十七电阻R37的第一端、第三十八电阻R38的第一端、第三十九电阻R39的第一端以及第十五电容C15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十七电阻R37的第二端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与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的次级侧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十九电阻R39的第二端与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第四十电阻R40的第一端以及第三MOS管Q3的漏极连接。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与第九二极管D9的阳极连接。第九二极管D9的阴极与第三十八电阻R38的第二端、第十五电容C15的第二端接地。第三控制芯片U3的电源引脚VCC3与第四十一电阻R41的第一端以及第十六电容C16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十一电阻R41的第二端与第十六电容C16的第二端接地。第三控制芯片U3的输出引脚GATE3与第四十二电阻R42的第一端以及第四十三电阻R43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十二电阻R42的第二端与第十二极管D10的阴极连接。第十二极管D10的阳极与第四十三电阻R43的第二端、第四十电阻R40的第二端以及第三MOS管Q3的栅极连接。上述,通过第三控制单元111的第三控制芯片U3进行第三功率单元113的通断控制以及对第三功率单元113的输出电压的压值进行调控,使得第三功率单元113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满足下级耗电装置的需求,从而实现变压的功能作用。
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包括第四十四电阻R44、第四十五电阻R45、第四十六电阻R46、第四十七电阻R47、第四十八电阻R48、第四十九电阻R49、第三光耦PC3、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和第三稳压器SW3。第四十四电阻R44的第一端与第四十五电阻R45的第一端、第三光耦PC3的发射极的正极以及第十七电容C17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十四电阻R44的第二端与第四十六电阻R46的第一端、第四十七电阻R47的第一端以及第三变压子单元1132的次级侧的第一端(即第十五二极管D15的阴极)连接。第四十六电阻R46的第二端与第十七电容C17的第二端连接。第四十七电阻R47的第二端与第四十八电阻R48的第一端、第十八电容C18的第一端、第四十九电阻R49的第一端以及第三稳压器SW3的参考极连接。第四十八电阻R48的第二端与第十九电容C19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八电容C18的第二端与第三稳压器SW3的阴极、第十九电容C19的第二端、第三光耦PC3的发射端的负极以及第四十五电阻R45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稳压器SW3的阳极与第四十九电阻R49的第二端接地。第三光耦PC3的接收端的集电极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电压反馈引脚COMP3连接。第三光耦PC3的接收端的发射极接地。上述,通过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的第三光耦PC3的接收端的集电极与第三控制芯片U3的电压反馈引脚COMP3连接,以将第三功率单元113从第十五二极管D15的阴极输出的输出电压的压值反馈至第三控制芯片U3的电压反馈引脚COMP3,使得第三控制芯片U3根据接收到的输出电压的压值进行输出端的控制信号的调整,从而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压值调整。
上述,通过第三控制单元111、第三电压反馈单元112和第三功率单元113的设置,使得供电辅源11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以满足对应的下级耗电装置的电压需求,从而实现变压的功能作用。相比于传统的光伏辅源12或市电辅源13与供电辅源11连接的两级结构,本实施例直接通过供电辅源11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的结构设置,可以单独为低压信号的线路供电,降低了损耗,从而起到了节约成本的作用。
上述,通过将供电辅源11、光伏辅源12和市电辅源13并联连接,使得每一路辅源可以单独为低压信号的路线供电,相比于传统的两级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变压效率更高,降低了损耗;并且,每一路辅源的功率一致,避免传统两级结构的前级输出功率需要大于后级输出功率而导致的功率浪费。此外,通过将供电辅源11、光伏辅源12和市电辅源13并联连接,避免传统给电池10充电工况时需要增加恒压恒流的线路,本实施例的辅源无需增加恒压恒流的线路,从而降低了生产投入成本。
上述,通过将供电辅源11、光伏辅源12和市电辅源13并联连接,使得供电辅源11、光伏辅源12和市电辅源13分别可以独立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使得光伏辅源12和市电辅源13的尺寸规格不受供电辅源11的限制,从而可以降低光伏辅源12和市电辅源13的尺寸规格,进而节约成本投入,降低损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供电辅源、光伏辅源、市电辅源、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
所述电池与所述供电辅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供电辅源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所述光伏辅源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光伏辅源的输入端用于接入光伏电源;
所述市电辅源的输出端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市电辅源的输入端用于接入市电;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用于连接耗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辅源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一电压反馈单元和第一功率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电压反馈端与所述第一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电压反馈端、保护端、电流检测端、电源端以及所述第一功率单元的第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给所述第一功率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单元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电流检测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单元的第四端连接;
所述第一功率单元的第五端与所述第一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单元的第五端用于连接耗电装置,所述第一功率单元的第六端用于接入市电,所述第一功率单元用于根据其第二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而从所述第五端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单元包括整流子单元、第一控制子单元和第一变压子单元;
所述整流子单元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用于接入市电,其中一个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
所述整流子单元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一端以及第一变压子单元的初级侧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整流子单元的负极输出端接地;
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子单元的初级侧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电流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四端接地,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而进行通断控制;
所述第一变压子单元的次级侧的第一端与所述与所述第一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接通时进行变压处理,从其次级侧的第一端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
所述第一变压子单元的次级侧的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子单元包括整流桥、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解电容、第一电容和第四二极管;
所述整流桥的两个交流输入端用于接入市电,其中一个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
所述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变压子单元的初级侧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变压子单元的初级侧的第二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包括第一MOS管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用于根据栅极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而进行通断控制;
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电流检测端以及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芯片、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电压反馈引脚与所述第一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接地;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过热保护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以及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电流检测引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反馈单元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一光耦、第五电容和第一稳压器;
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光耦的发射端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变压子单元的次级侧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稳压器的参考极以及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光耦的发射端的负极、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稳压器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一稳压器的阳极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光耦的接收端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电压反馈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光耦的接收端的发射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辅源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第二电压反馈单元和第二功率单元;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电压反馈端与第所述第二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电压反馈端、保护端、电流检测端、电源端以及所述第二功率单元的第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给所述第二功率单元;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电源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单元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电流检测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单元的第四端连接;
所述第二功率单元的第五端与所述第二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功率单元的第五端用于连接耗电装置,所述第二功率单元的第六端用于接入光伏电源,所述第二功率单元用于根据其第二端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输出端的控制信号而从所述第六端输出对应压制的输出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率单元包括第二控制子单元和第二变压子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包括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电解电容、第六电容、第五二极管和第二MOS管;
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第六电容的第一端、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变压子单元的初级侧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用于接入光伏电源;
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
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变压子单元的初级侧的第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链接;
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用于根据栅极接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而进行通断控制;
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电流检测端以及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变压子单元的次级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二MOS管接通时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
所述第二变压子单元的次级侧的第二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控制芯片、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和第二十五电阻;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电压反馈引脚与所述第二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过热保护引脚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与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电流检测引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反馈单元包括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九电阻、第三十电阻、第二光耦、第十电容和第二稳压器;
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光耦的发射端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变压子单元的次级侧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稳压器的参考极以及所述第三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光耦的发射端的负极、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稳压器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二稳压器的阳极与所述第三十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光耦的接收端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电压反馈引脚连接;
所述第二光耦的接收端的发射极接地。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辅源包括第三控制单元、第三电压反馈单元和第三功率单元;
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电压反馈端与所述第三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电压反馈端、电流检测端、电源端、空脚端与所述第三功率单元的第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电流检测端与所述第三功率单元的第二端、第三端连接;
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功率单元的第三端连接,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给所述第三功率单元;
所述第三功率单元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三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三功率单元的第五端与所述第三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功率单元的第五端用于连接耗电装置,所述第三功率单元的第六端用于与电池连接,所述第三功率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端接收到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而从所述第五端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功率单元包括第三控制子单元和第三变压子单元,所述第三控制子单元包括第三电解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一电阻模块、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第三十三电阻、第三十四电阻、第三十五电阻、第六二极管、第一电感和第三MOS管;
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变压子单元的初级侧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正极用于与电池连接;
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十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模块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变压子单元的初级侧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和电流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用于根据栅极接收到的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的控制信号而进行通断控制;
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电流检测端、所述第三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十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变压子单元的次级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当所述第三MOS管接通时输出对应压值的输出电压;
所述第三变压子单元的次级侧的第二端接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单元包括第三控制芯片、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第三十六电阻、第三十七电阻、第三十八电阻、第三十九电阻、第四十电阻、第四十一电阻、第四十二电阻、第四十三电阻、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九二极管和第十二极管;
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电压反馈引脚与所述第三电压反馈单元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空引脚与所述第三十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十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电流检测引脚与所述第三十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十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十九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十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变压子单元的次级侧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十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第四十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
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十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电源引脚与所述第四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与所述第四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十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所述第十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十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十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电压反馈单元包括第四十四电阻、第四十五电阻、第四十六电阻、第四十七电阻、第四十八电阻、第四十九电阻、第三光耦、第十七电容、第十八电容、第十九电容和第三稳压器;
所述第四十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十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光耦的发射极的正极以及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十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十七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变压子单元的次级侧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四十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四十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十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八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十九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稳压器的参考极连接;
所述第四十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九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十八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稳压器的阴极、所述第十九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光耦的发射端的负极以及所述第四十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三稳压器的阳极与所述第四十九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光耦的接收端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电压反馈引脚连接;
所述第三光耦的接收端的发射极接地。
CN202321877027.XU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 Active CN220673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7027.XU CN220673394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77027.XU CN220673394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3394U true CN220673394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7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77027.XU Active CN220673394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3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57654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用高压bus缓启动电路
CN111509825A (zh) 45w宽频带电压自适应pps超级快充移动电源结构
CN106533215B (zh) 一种监控设备供电稳压电源装置
CN106655431A (zh) 一种自动调节电流充电器电路
CN220673394U (zh) 一种系统电源供电装置
CN102412758B (zh) 便携式太阳能电源系统
CN203813534U (zh) 高压电容取电装置
CN214590734U (zh) 一种桌面型多口usb充电器电路
CN214045017U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辅助电源市电自启动电路
CN113645735A (zh) 一种低功耗的恒流启动led驱动电源
CN214045434U (zh) 一种具备稳压控制的电源电路
CN212210576U (zh) 一种低功耗的蓄电池充电器的供电电路
CN209104881U (zh) 一种自动切换充放电方式的智能充电器
CN201113484Y (zh) 太阳能电源设备
CN209488239U (zh) 一种双接口不同输出的快充电源电路
CN110366286B (zh) 双驱动电路及led灯驱动装置
CN216121881U (zh) 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及其充电器
CN215912258U (zh) 一种低功耗的恒流启动led驱动电源
CN207098720U (zh) 一种计时自动关断充电器电路
CN206272314U (zh) 一种多功能开关电源充电器设备
CN219018694U (zh) 一种光伏发电电压控制器
CN201717454U (zh) 带交流电源模块和直流电源模块的插座板
CN217087776U (zh) 一种适用于氢气发生机的恒流开关电源电路
CN110417274A (zh) 一种低负载时芯片可自动关断的开关电源
CN218162933U (zh) 一种免启辉器点亮双端支架led灯管的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