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70747U - 一种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70747U
CN220670747U CN202322329916.9U CN202322329916U CN220670747U CN 220670747 U CN220670747 U CN 220670747U CN 202322329916 U CN202322329916 U CN 202322329916U CN 220670747 U CN220670747 U CN 220670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iece
thermocouple
groove
fixing
lower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99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星雨
盛文文
乐文凯
周涛
朱前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chi Shenz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chi Shenz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chi Shenz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chi Shenzh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99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70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70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70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属于热电偶技术领域。所述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包括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所述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贴合形成固定体;所述固定体的底面设有容纳热电偶节点的测量槽;所述固定体上设有容纳热电偶的通道,所述的通道连通测量槽;所述的上固定片上设有上凹槽,下固定片上设有下凹槽,所述的通道由上凹槽和下凹槽拼接形成;所述的测量槽内注有高导热系数的硅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解决热电偶节点与加热板接触不稳定,而导致测量温度数据失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行业中的烘烤、化成等设备对加热的温度均匀性要求普遍较高,一般要求设备中加热板的最高加热温度为100℃到120℃,温度均匀性在±3℃以内。在加热板设计的过程中,获得加热板不同位置的温度数据是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根据这些数据去调整加热板中加热丝的布局,来回迭代,最终获得温度均匀性满足要求的加热板。测试加热板的温度均匀性时,需要在加热板上布置大量的测温点,以实时追踪升温、保温和降温过程中加热板上不同位置温度的变化过程。由于加热板的最高温度大于100℃,一种很常用的方法就是手工使用铁氟龙胶带201将热电偶节点203粘在加热板上(如图5所示),但这种方法会导致铁氟龙胶带201、热电偶节点203及加热板204之间有空隙206(如图6所示)。当温控的频繁通断导致加热板204和铁氟龙胶带201温度都出现波动,由于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差异,沿着铁氟龙胶带201和加热板204之间容易出现剥离现象,特别是在粘结剂205、加热板205及空隙206交界处。对于一个裂纹来说,裂纹萌生需要的能量是远大于裂纹扩展阶段需要的能量。显然,采用铁氟龙胶带将热电偶节点粘在加热板上的这种方法,存在大量的起裂源(如图6所示的A和B),这样一来,起裂源处只需要很小的驱动力来驱使裂纹扩展,铁氟龙胶带很容易从加热板上剥离,导致热电偶节点出现松动。热电偶节点与加热板的接触不良,造成测量温度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明显温度偏低的点,需要人工去重新固定这些位置的热电偶节点,费时费力。
如图7所示,当温度波动时,不同材料热膨胀系数差异产生了垂直界面的力F1,由于A处自带起裂源,在力F1的作用下裂纹很容易沿界面扩展,热电偶节点固定不稳定。因此,通常测平面温度使用铁氟龙胶带将热电偶节点粘在加热板上,该结构容易引起结合处剥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适用于平面测温,用以解决热电偶节点与加热板接触不稳定,而带来测量温度数据失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平面测温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采用如图4所示的结构原理,因为在B处没有起裂源,根据断裂力学理论,同等情况下,使B处铁氟龙胶带101剥离需要的力F2远大于使图7所示的A处剥离需要的力F1
导热硅脂的系数一般为0.8-5.0W/m·K,本实用新型将导热系数≥2.0W/m·K的导热硅脂定义为高导热系数的硅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包括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所述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贴合形成固定体;所述固定体的底面设有容纳热电偶节点的测量槽;所述固定体上设有容纳热电偶的通道,所述的通道连通测量槽;所述的上固定片上设有上凹槽,下固定片上设有下凹槽,所述的通道由上凹槽和下凹槽拼接形成;所述的测量槽内注有高导热系数的硅脂。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固定片设有通孔,上固定片贴合下固定片的一面设有盲孔,所述的测量槽由通孔和盲孔拼接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之间设有第一粘结层,所述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通过第一粘结层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和盲孔的孔径大小相同;所述测量槽的直径大于热电偶节点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片的底面设有第二粘贴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均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的外轮廓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或其他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适用于平面测温,能解决热电偶节点与加热板接触不稳定,而带来测量温度数据失真的问题;还能更准确评估加热板的真实温度均匀性,以满足工程中温度均匀性测量准确性的要求,提高企业加热片生产设计及温度均匀性验证的效率;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上固定片两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下固定片两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原理图;
图5为现有技术热电偶固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现有技术热电偶固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现有技术热电偶固定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标识说明:
1-固定体;2-上固定片;3-下固定片;4-热电偶;5-热电偶节点;6-加热板;11-测量槽;12-通道;21-盲孔;22-上凹槽;31-通孔;32-下凹槽;101-铁氟龙胶带;102-粘结剂;201-铁氟龙胶带;202-热电偶;203-热电偶节点;204-加热板;205-粘结剂;206-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包括上固定片2和下固定片3,上固定片2和下固定片3之间设有第一粘结层;具体的,在上固定片2的底面和下固定片3贴合上固定片2的一面均涂覆耐高温粘结剂,上固定片2和下固定片3通过第一粘结层贴合形成固定体1。
在固定体1的底面设有容纳热电偶节点5的测量槽11,固定体1上还设有容纳热电偶4的通道12。具体的,如图2所示,上固定片2上设有上凹槽22,下固定片3上设有下凹槽32;通道12由上凹槽22和下凹槽32拼接形成。如图3所示,下固定片2设有通孔31,上固定片3贴合下固定片2的一面设有盲孔21;其中,测量槽11由通孔31和盲孔21拼接形成。其中,通道12连通测量槽11,测量槽11内注有高导热系数的硅脂。
另外,在下固定片3的底面设有第二粘贴层;具体的,在下固定片3的底面涂覆耐高温粘结剂,使得下固定片3能固定在加热板上。上固定片2和下固定片3均设有保温层;在本实施例中,上固定片2和下固定片3均为保温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上固定片2和下固定片3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上凹槽22和下凹槽32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盲孔21和通孔31的孔径大小相同;测量槽11的直径大于热电偶节点5直径,热电偶节点5位于测量槽11内,不与测量槽11内壁接触;通道12热电偶4适配,以使热电偶4固定于通道12内。
在本实施例中,上固定片2和下固定片3的外轮廓均为圆形,固定体1为圆柱体。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还可以为方形、椭圆形或其他多边形。此外,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可以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使得操作时更简便,也方便装置存储收纳。
本实施例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的使用方法为,1)将下固定片3的底面粘在加热板6测温位置;2)将热电偶4固定在下凹槽32中,使热电偶节点5位于通孔31内并贴近加热板6;3)向通孔31内注入高导热系数的硅脂;4)盖上上固定片2,使上固定片2的上凹槽22卡住热电偶4上半部分。
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但可以避免频繁地去固定热电偶节点5,节省了测量时间;还可以获取准确的温度数据,用以正确指导加热板中加热丝的设计,从而减少项目迭代时间,并降低企业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所述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贴合形成固定体;所述固定体的底面设有容纳热电偶节点的测量槽;所述固定体上设有容纳热电偶的通道,所述的通道连通测量槽;所述的上固定片上设有上凹槽,下固定片上设有下凹槽,所述的通道由上凹槽和下凹槽拼接形成;所述的测量槽内注有高导热系数的硅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固定片设有通孔,上固定片贴合下固定片的一面设有盲孔,所述的测量槽由通孔和盲孔拼接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之间设有第一粘结层,所述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通过第一粘结层贴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和盲孔的孔径大小相同;所述测量槽的直径大于热电偶节点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片的底面设有第二粘贴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均设有保温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的外轮廓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或其他多边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
CN202322329916.9U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 Active CN220670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9916.9U CN220670747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9916.9U CN220670747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0747U true CN220670747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40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9916.9U Active CN220670747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70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80699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wafers with a pre-defined break initiation point
CN220670747U (zh) 一种固定热电偶节点的装置
Mirone et al.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and warpage modeling for power devices active metal brazed substrates
CN108015224A (zh) 空心叶片蜡模压制方法
CN101868308B (zh) 温度分布曲线推测方法
CN109133966A (zh) 一种层状梯度石墨膜/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TE245088T1 (de) Formstruktur und verfahren zum spritzgiessen von optischen platten
CN103713013A (zh) 测试管状材料轴向导热系数的装置
CN109870406B (zh) 一种材料表面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及系统
Kokini et al. Multiple surface thermal fracture of graded ceramic coatings
CN116579189A (zh) Igbt功率模块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
KR100706882B1 (ko) 열 차폐용 코팅층의 열전도도 측정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5798561A (zh) 一种具有随形控温管道的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CN204353719U (zh) 一种具有随形控温管道的模具
CN210037362U (zh) 一种热障涂层结构模拟脱粘缺陷界面热阻等效试件
CN103406611B (zh) 一种适用于曲面绝缘陶瓷电火花加工的辅助电极
CN211453291U (zh) 一种塑料包装膜老化室
Wang et al. Analysis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HI-LEDs lighting materials
Zhang et al. BK7 optic surface shape affected by non-uniform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during continuous polishing
CN204730312U (zh) 一种石墨复合电暖地板
JPH01297221A (ja) 樹脂成形装置
CN117512553B (zh) 一种微晶玻璃真空镀膜方法
CN112432758B (zh) 一种塞块式量热计长时间变工况热流测量方法及应用
CN115415937B (zh) 一种磨削区温度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CN203582457U (zh) 微机电系统晶圆级封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