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9736U - 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9736U
CN220669736U CN202321904289.0U CN202321904289U CN220669736U CN 220669736 U CN220669736 U CN 220669736U CN 202321904289 U CN202321904289 U CN 202321904289U CN 220669736 U CN220669736 U CN 220669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heat recovery
heat
outlet
fresh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042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亮
马飞
刘鹏鹏
方雷
张建华
刘军
曹西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wosi Zhejiang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wosi Zhejiang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wosi Zhejiang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wosi Zhejiang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042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9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9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9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在常规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的表冷盘管前放置一组预热盘管,在排风风机前放置一组热回收盘管,取消再热盘管,以再热回收盘管取代,再热回收盘管入口与热回收盘管出口相连,再热回收盘管出口与预热盘管入口相连,预热盘管的出口与热回收盘管的入口相连,以此完成循环;在热回收盘管与再热回收盘管之间的管道上安装一个泵,并在泵后加装一个补热板换;在再热回收盘管入口前安装二通控制阀,在热回收盘管出口后安装热回收控制阀在再热回收盘管出口安装一个三通控制阀,泵前安装防冻旁通,补热板换后安装夏季旁通。优点,本实用新型系统,能够在低负荷下也具有较高的雷诺数,分配热媒流量,使系统效率最大化。

Description

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此同时建筑能耗的总量也逐年上升,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成为阻碍发展的重要因素。通常来说,暖通空调系统能耗是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建筑物在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器和热水供应等方面的能源消耗需求,其中暖通空调系统能源消耗大约占到三至五成,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现代建筑通常采用设置暖通空调系统来保证建筑物内适宜的温湿度,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就是这种需求所消耗的能量。
现在市场上主流的空调系统热回收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
1.板式(板翅式)
板式热回收装置有完全隔绝的新风和排风通道,依靠通道之间的板片传递热量。显热类型板式(板翅式)热回收装置多以铝箔为间质,全热类则以纸质等具有吸湿作用的材料为间质。这类热回收装置使用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换热间质的类型和结构工艺水平的高低。随着材料技术和工艺的进步,现在有些板式全热回收装置采用了高效纳米膜材料作为热质交换材料,全热交换效率更高,空气阻力大幅度下降,热质交换材料的孔径更小,延长了换热器寿命,而且具备一定的抑菌能力。
2.转轮式
转轮式热回收装置采用蓄热材料作为转轮,转轮吸收排风的冷热量之后旋转至新风通道加以释放,循环往复实现连续回收。显热型的转轮芯体材质多为纯铝箔,全热回收器芯体材质的发展则经历了氯化锂石棉纸芯材到硅胶芯材、有吸湿涂膜的铝箔、直到现在的3A分子筛芯材这样一个过程。转轮式热回收装置的特点是工艺比较成熟,但是驱动转轮需要额外的动力;另一特点是需要消耗部分新风量通过清洗扇来对转轮进行净化,尽量避免排风中的污染物影响新风。
3.热管式
热管式热回收装置以热管束为换热器,通过热管中密闭工质的相变过程和毛细作用传递两端的热量。空调系统中的热管多采用铝-氨工质对,用于显热回收。由于热管式热回收装置属于相变传热,在较小的温差下也能获得较大的传热量,非常适合于空调送排风这种小温差类型的热交换系统。热管式热回收装置无运动部件,部件结构和密封工艺都相对简单。此外,由于空调系统中的热管多是重力热管,所以热管的放置应该有一个倾斜的角度以取得更好的传热效果,而且冬夏转换时应该改变热管的倾斜方向。
上述三种热回收设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体积较大,能耗高,运行不稳定,都为被动式回收,不能根据季节和工况的改变自适应变化,甚至可能出现反作用。并且需要将排风和新风管道引到建筑内的同一区域才能实现,在具体设计中.需要解决机房面积相对较大、管路系统复杂等实际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热回收设备的缺点。
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包括常规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所述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为,在常规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的表冷盘管前放置一组预热盘管,在排风风机前放置一组热回收盘管,取消再热盘管,以再热回收盘管取代,再热回收盘管入口与热回收盘管出口相连,再热回收盘管出口与预热盘管入口相连,预热盘管的出口与热回收盘管的入口相连,以此完成循环;在热回收盘管与再热回收盘管之间的管道上安装一个泵,并在泵后加装一个补热板换;在再热回收盘管入口前安装二通控制阀,在热回收盘管出口后安装热回收控制阀,在再热回收盘管出口安装一个三通控制阀,泵前安装防冻旁通,补热板换后安装夏季旁通。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内在空调箱和管道上布置若干温度传感器。在线实时记录系统内的数据,主动判断系统运行工况,全年运行;多对多,无空间限制。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空调箱上在预热盘管前端设置第一温湿度传感器、表冷盘管前端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再热回收盘管前端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加湿器前端设置第三温度传感器、送风风机后端设置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热回收盘管前端设置第三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热回收盘管后端设置第四温度传感器。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在预热盘管的出口与热回收盘管的入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第五温度传感器,在再热回收盘管出口与预热盘管入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第六温度传感器,在再热回收盘管入口与热回收盘管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第七温度传感器。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夏季旁通、泵、补热板换、补热板换阀门和夏季旁通构成水力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排风携带的热量被热回收盘管吸收,热回收盘管中的工质通过泵被运送到再热回收盘管和预热盘管中实现新风预热和再热,在水力控制模块的调节下,根据新风参数和排风参数,调节热回收控制阀和二通控制阀调节流量,按需分配;若遇冬季工况,补热板换会为再热回收盘管补充热量,三通阀门开启,使再热回收盘管入口前的工质与出口后的工质混合,提高工质进入预热盘管的温度,预热空气,使冬季空气经过表冷器时不会因温度过低使表冷器中的水冻结,防止冻裂盘管;防冻旁通开启,使流出热回收盘管的工质分流,一部分与预热盘管流出的工质混合,提高工质温度,防止排风中的水蒸气经过热回收盘管时结霜,降低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提及的常规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为本技术领域内的已知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能够在低负荷下也具有较高的雷诺数,分配热媒流量,使系统效率最大化。
2、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通过在空调箱和管道上布置若干温度传感器,并且在水力控制模块作用下,进行在线实时记录系统内的数据,主动判断系统运行工况,全年运行;多对多,无空间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预热盘管,2.表冷盘管,3.再热回收盘管,4.加湿器,5.送风风机,6.房间,7.热回收盘管,8.排风风机,9.热回收控制阀,10.夏季旁通,11.泵,12.补热板换阀门,13.补热板换,14.防冻旁通,15.二通控制阀,16.三通控制阀,17.管道,18.空调箱,19.水力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系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预热盘管1的出口连接表冷盘管2,表冷盘管2 的出口连接再热回收盘管3,再热回收盘管3的出口连接加湿器4,加湿器4的出口连接送风风机5,送风风机5的出口连通房间6,房间6连接热回收盘管7,热回收盘管7的出口连接排风风机8,热回收盘管7的管盘出口连接泵11,泵11的出口连接补热板换13,补热板换13的出口连接再热回收盘管3的管盘进口和预热盘管1的管盘进口,再热回收盘管3的管盘出口连接预热盘管1的管盘进口,预热盘管1的管盘出口连接热回收盘管7的管盘进口。
冬季空气进入空调箱18经预热盘管1预热后,经过表冷盘管2降温除湿,后经再热回收盘管3将新风温度加热到房间所需温度,再经加湿器4将空气加湿,由送风风机5将空气送入房间6。房间6排除的空气经热回收盘管7将热量回收,经排风风机8排除室内。管道17中充入乙二醇液体,乙二醇液体在热回收盘管7吸收热量后,由泵11送入补热板换13加热,将加热后的乙二醇液体送入再热回收盘管3加热新风,与新风进行热交换后的乙二醇液体携带余热进入预热盘管1将空气预热,乙二醇液体完成空气预热后回到热回收盘管7完成循环。
本实施例的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内,夏季旁通10、泵11、补热板换13、补热板换阀门12和夏季旁通10构成了水力控制模块19。水力控制模块19接收本系统内在空调箱18和管道17上布置的若干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调节本系统内阀门,进行按需分配。
冬季实际工况中,进口新风的温度往往低于0℃,携带水蒸气的空气经过表冷盘管2时,表冷盘管2中的水与0℃以下的空气换热,会使表冷盘管2中的水结冰,冻坏管盘;房间6排出的空气经过热回收盘管7时,空气与0℃以下的乙二醇液体换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热回收管盘7表面结霜,降低换热效率。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本实用新型通过打开防冻旁通14,使经过补热板换13加热的乙二醇液体与由预热盘管1的管盘出口流出的乙二醇液体混合,混合后的乙二醇液体温度超过0℃,解决了热回收盘管7结霜的问题;打开三通控制阀16,使经过补热板换13加热的乙二醇液体与再热回收盘管3管盘出口流出的乙二醇液体混合,提高预热盘管1中乙二醇液体的温度,使经过预热盘管1的空气温度高于0℃,表冷管盘2中的水不再结冰,解决了表冷盘管2管盘冻裂的问题。水力控制模块19接收空调箱18和管道17上的传感器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后,通过控制二通控制阀15、热回收控制阀9及三通控制阀16的开度,控制流量,按需分配;控制补热板换阀门12和夏季旁通10调节空气再热后温度以及夏季的节能降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包括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为,在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的表冷盘管(2)前放置一组预热盘管(1),在排风风机(8)前放置一组热回收盘管(7),取消再热盘管,以再热回收盘管(3)取代,再热回收盘管(3)入口与热回收盘管(7)出口相连,再热回收盘管(3)出口与预热盘管(1)入口相连,预热盘管(1)的出口与热回收盘管(7)的入口相连,以此完成循环;在热回收盘管(7)与再热回收盘管(3)之间的管道上安装一个泵(11),并在泵(11)后加装一个补热板换(13);在再热回收盘管(3)入口前安装二通控制阀(15),在热回收盘管(7)出口后安装热回收控制阀(9),在再热回收盘管(3)出口安装一个三通控制阀(16),泵(11)前安装防冻旁通(14),补热板换(13)后安装夏季旁通(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内在空调箱(18)和管道(17)上布置若干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空调箱(18)上在预热盘管(1)前端设置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0)、表冷盘管(2)前端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21)、再热回收盘管(3)前端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22)、加湿器(4)前端设置第三温度传感器(23)、送风风机(5)后端设置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4)、热回收盘管(7)前端设置第三温湿度传感器(25)以及热回收盘管(7)后端设置第四温度传感器(2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预热盘管(1)的出口与热回收盘管(7)的入口之间的管道(17)上设置第五温度传感器(27),在再热回收盘管(3)出口与预热盘管(1)入口之间的管道(17)上设置第六温度传感器(28),在再热回收盘管(3)入口与热回收盘管(7)出口之间的管道(17)上设置第七温度传感器(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夏季旁通(10)、泵(11)、补热板换(13)、补热板换阀门(12)和夏季旁通(10)构成水力控制模块(19)。
CN202321904289.0U 2023-07-19 2023-07-19 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Active CN220669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4289.0U CN220669736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4289.0U CN220669736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9736U true CN220669736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29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04289.0U Active CN220669736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9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7269B (zh) 溶液除湿再生热湿独立处理空调装置及其节能运行方法
CN100432573C (zh) 太阳能驱动的辐射供冷空调装置及辐射供冷方法
CN101487609B (zh) 液体除湿多功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9373610B (zh) 一种太阳能及地下水联合供能的供热及供冷系统
CN203132011U (zh) 溶液除湿再生热湿独立处理空调装置
CN202040912U (zh) 一种带全热回收的溶液除湿结合两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04438368U (zh) 一种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CN100334408C (zh) 太阳能蓄能型冷水机组装置及其蒸发冷冻制冷方法
CN202485134U (zh) 适用于高湿度场所并辅助机械制冷的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3591658B (zh) 热湿独立控制的太阳能建筑采暖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0454880A (zh) 干热严寒寒冷气候区全年用新风处理空调机组及使用方法
CN102384539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与转轮除湿组合的复合空调系统
CN202532617U (zh) 双向节能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CN202993433U (zh) 热湿独立控制的太阳能建筑采暖空调系统
CN111050529A (zh) 一种数据中心节能新风机组及其工作方法
CN110173776A (zh) 一种预冷式转轮调湿的新风处理装置
CN102519097A (zh) 温湿独立处理的tbab相变蓄冷/载冷空调系统
CN2814216Y (zh) 太阳能驱动的辐射供冷空调装置
CN203628881U (zh) 可制备冷或热媒并同时处理空气热湿负荷的空调装置
CN204313419U (zh) 自带全部冷源和热源的溶液式全空气空调机组
CN103697543A (zh) 可处理空气热湿负荷并同时制备冷水或热水的空调装置
CN108954625A (zh) 热泵驱动的新型溶液除湿空调系统
CN202955793U (zh) 热泵驱动逆流热湿交换的溶液调湿空调系统
CN220669736U (zh) 主动式新风空调热回收系统
CN203907863U (zh) 一种温湿独立控制土壤自然源毛细管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