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8607U -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8607U
CN220668607U CN202322431398.1U CN202322431398U CN220668607U CN 220668607 U CN220668607 U CN 220668607U CN 202322431398 U CN202322431398 U CN 202322431398U CN 220668607 U CN220668607 U CN 220668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lock
clamping
bottom plate
pipeline
shape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313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佳锋
张浩新
吴海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ngyu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ngyu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ngyu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ngyu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313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8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8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8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包括垂直连接的底板和竖板,竖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分布第一夹持块,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分布的L型架,L型架的上部设有朝向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夹持块的第二夹持块,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固定管道的夹持空间;L型架的下部与底板滑动连接,L型架与底板之间设有紧固件,第二夹持块与L型架之间设有弹性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对称分布的结构形式,可以同时固定两个管道;且通过在第二夹持块与L型架之间设置弹性缓冲机构,由于对管道采取弹性夹持固定的方式,这样既能实现对管道较为牢固稳定地固定起来,又可以很好地适应管道的热胀冷缩,不易损坏管道。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架。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输水过程中,引水管道作为一种比较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可以很方便地输送水资源,从而达到调配和利用水资源的目的。现有的引水管道一般可分为埋设管道和架设管道,架设管道由于工程量相对较小、便于维护而被广泛采用,其一般采用钢制支架类进行架设固定,具有固定管道用的卡箍结构。
目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7683610U,现有的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在安装时依靠卡箍结构对管道进行夹持固定,由于卡箍结构在安装完成后已经被锁定,因而,在后续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因热胀冷缩而导致管道松动而得不到有效支撑固定,特别在一些昼夜温差较大或一年温差较大的地区,这种情况显得更为严重,也存在管道易损坏的风险。为此,需对现有的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做出优化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很好地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在安装固定管道后无法适应管道热胀冷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包括垂直连接的底板和竖板,所述竖板的下部与所述底板的中部连接,所述竖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分布第一夹持块,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分布的L型架,所述L型架的上部设有朝向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夹持块的第二夹持块,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固定管道的夹持空间;所述L型架的下部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L型架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紧固件,所述第二夹持块与所述L型架之间设有弹性缓冲机构。
进一步,所述L型架的下部方形的套管,所述底板的两侧对称设有与套管滑动连接的插杆,所述套管和所述插杆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紧固件为贯穿安装在所述通孔的螺栓螺母组件。通过套管与插杆的滑动配合,便于调节第二夹持块的位置,从而可以适配夹持固定不同管径大小的管道,且采用螺栓螺母组件进行安装锁紧,也便于快速操作。
进一步,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包括导向杆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导向杆的外周,所述弹簧位于L型架与第二夹持块之间,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端和限位块,所述L型架的上部设有与所述螺纹端连接的螺纹孔,所述第二夹持块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抵接的沉孔,所述沉孔内设有贯穿第二夹持块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孔滑动连接。
进一步,位于第二夹持块与L型架之间的弹性缓冲机构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其中的一个弹性缓冲机构与第二夹持块的上部连接,另一个弹性缓冲机构与第二夹持块的下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竖板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贯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与两个第一夹持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在朝向管道的一侧表面具有V型开口。如此,可以利用V型开口更加有利于稳定夹持固定管道。
进一步,所述V型开口的表面嵌装有防滑胶垫。一方面,防滑胶垫能起到防打滑的作用,另一方面,防滑胶垫也具有一定弹性变形的能力,与弹性缓冲机构共同配合可以更好地适应管道的热胀冷缩。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开设有若干个装配孔。如此,可以通过锚杆或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对称分布的结构形式,可以同时固定两个管道;并且,通过在第二夹持块与L型架之间设置弹性缓冲机构,由于对管道采取弹性夹持固定的方式,这样既能实现对管道较为牢固稳定地固定起来,又可以很好地适应管道的热胀冷缩,不易损坏管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第一夹持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4为第二夹持块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底座;11、底板;111、插杆;112、支撑腿;113、安装板;114、装配孔;12、竖板;121、定位孔;2、第一夹持块;21、V型开口;3、L型架;31、套管;311、通孔;32、螺纹孔;4、第二夹持块;41、沉孔;42、导向孔;5、紧固件;6、弹性缓冲机构;61、导向杆;611、螺纹端;612、限位块;62、弹簧;7、螺纹杆;8、螺母;9、防滑胶垫;10、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详细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包括支撑底座1,所述支撑底座1包括垂直连接的底板11和竖板12,所述竖板12的下部与所述底板11的中部连接,所述竖板12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分布第一夹持块2,所述底板11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分布的L型架3,所述L型架3的上部设有朝向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夹持块2的第二夹持块4,第一夹持块2与第二夹持块4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固定管道10的夹持空间;所述L型架3的下部与所述底板11滑动连接,所述L型架3与所述底板11之间设有紧固件5,所述第二夹持块4与所述L型架3之间设有弹性缓冲机构6。通过采用对称分布的结构形式,可以同时固定两个管道;并且,通过在第二夹持块与L型架之间设置弹性缓冲机构,由于对管道采取弹性夹持固定的方式,这样既能实现对管道较为牢固稳定地固定起来,又可以很好地适应管道的热胀冷缩,不易损坏管道。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和图4,所述L型架3的下部方形的套管31,所述底板11的两侧对称设有与套管31滑动连接的插杆111,所述套管31和所述插杆111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11,所述紧固件5为贯穿安装在所述通孔的螺栓螺母组件。通过套管与插杆的滑动配合,便于调节第二夹持块的位置,从而可以适配夹持固定不同管径大小的管道,且采用螺栓螺母组件进行安装锁紧,也便于快速操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4,所述弹性缓冲机构6包括导向杆61和弹簧62,所述弹簧62套装在所述导向杆61的外周,所述弹簧62位于L型架3与第二夹持块4之间,所述导向杆61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端611和限位块612,所述L型架3的上部设有与所述螺纹端611连接的螺纹孔32,所述第二夹持块4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612抵接的沉孔41,所述沉孔41内设有贯穿第二夹持块4的导向孔42,所述导向杆61与所述导向孔42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和图4,位于第二夹持块4与L型架3之间的弹性缓冲机构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其中的一个弹性缓冲机构与第二夹持块的上部连接,另一个弹性缓冲机构与第二夹持块的下部连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竖板12开设有定位孔121,所述定位孔121贯穿设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8与两个第一夹持块2连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3和图4,所述第一夹持块2和所述第二夹持块4在朝向管道10的一侧表面具有V型开口21。如此,可以利用V型开口更加有利于稳定夹持固定管道。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图3和图4,所述V型开口21的表面嵌装有防滑胶垫9。一方面,防滑胶垫能起到防打滑的作用,另一方面,防滑胶垫也具有一定弹性变形的能力,与弹性缓冲机构共同配合可以更好地适应管道的热胀冷缩。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述底板11的下方设有支撑腿112,所述支撑腿112的底部设有安装板113,所述安装板113开设有若干个装配孔114。如此,可以通过锚杆或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在安装时,如图3所示,通过在竖板12插入螺纹杆7,利用螺母8将两个第一夹持块2对称固定在竖板12的两侧。如图4所示,利用导向杆61和弹簧62将第二夹持块4弹性组装固定在L型架3上,并通过拧动导向杆61调节弹簧62的压缩程度,从而使得第二夹持块4具有一定弹性活动能力。最后,参考图2和图1,利用套管31与插杆111的滑动配合将装配好第二夹持块4的L型架3安装在支撑底座1的两侧,随后放入管道10并推动L型架3直至第二夹持块4与第一夹持块2共同夹紧固定管道10,通过插入紧固件5来对套管31和插杆111进行锁定,从而完成对管道10的弹性夹持固定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包括垂直连接的底板和竖板,所述竖板的下部与所述底板的中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分布第一夹持块,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对称分布的L型架,所述L型架的上部设有朝向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夹持块的第二夹持块,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用于夹持固定管道的夹持空间;所述L型架的下部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L型架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紧固件,所述第二夹持块与所述L型架之间设有弹性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架的下部方形的套管,所述底板的两侧对称设有与套管滑动连接的插杆,所述套管和所述插杆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紧固件为贯穿安装在所述通孔的螺栓螺母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包括导向杆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导向杆的外周,所述弹簧位于L型架与第二夹持块之间,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端和限位块,所述L型架的上部设有与所述螺纹端连接的螺纹孔,所述第二夹持块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抵接的沉孔,所述沉孔内设有贯穿第二夹持块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孔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二夹持块与L型架之间的弹性缓冲机构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其中的一个弹性缓冲机构与第二夹持块的上部连接,另一个弹性缓冲机构与第二夹持块的下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贯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与两个第一夹持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在朝向管道的一侧表面具有V型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开口的表面嵌装有防滑胶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管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开设有若干个装配孔。
CN202322431398.1U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架 Active CN220668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1398.1U CN220668607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31398.1U CN220668607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8607U true CN220668607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0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31398.1U Active CN220668607U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86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66860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支架
CN206233264U (zh) 用于管廊的后置式可调节支架
CN217679799U (zh) 一种适用于高风险地区的薄壁空腔墙板连接机构
CN211693792U (zh) 一种抗震支吊架
CN211504956U (zh) 一种监理用给水管道试压压力控制装置
CN204689710U (zh) 潜水推流器
CN208778859U (zh) 一种水管保温托架
CN112576002A (zh) 一种高架地板脚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6616235U (zh) 一种环保型钢架稳定连接结构
CN218208181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管道固定构件
CN214833869U (zh) 一种用于固定玻璃幕墙的框架
CN205897330U (zh) 板式散热器地托架
CN212564707U (zh) 一种防滑落抗震综合管线支吊架的高强底座结构
CN219242825U (zh) 一种管道支架
CN219622043U (zh) 一种建筑幕墙预埋件工装结构
CN21114383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斜支撑结构
CN215748722U (zh) 一种便于管道连接的安装夹具
CN220814220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加固连接架
CN114427270B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抗震钢骨架及抗震墙体
CN216382870U (zh) 一种连接稳固可高强度支撑的抗震支架
CN213479384U (zh) 一种新型智能建筑抗震支吊架
CN215807121U (zh) 一种化工管道支架
CN217559215U (zh) 一种免焊接式单管门型抗震支架
CN217482163U (zh) 一种具有自由调节角度的抗震支架
CN219692605U (zh) 一种管道用抗震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