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7771U - 一种内进气空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进气空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7771U
CN220667771U CN202321533834.XU CN202321533834U CN220667771U CN 220667771 U CN220667771 U CN 220667771U CN 202321533834 U CN202321533834 U CN 202321533834U CN 220667771 U CN220667771 U CN 220667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alve plate
crankcase
air intak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338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帮法
颜巧
陈绵续
林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UARITA PNEUMATIC TOOLS LLC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UARITA PNEUMATIC TOOL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UARITA PNEUMATIC TOOLS LLC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UARITA PNEUMATIC TOOLS LLC
Priority to CN2023215338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7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7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7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进气空压机,属于空压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空压机进气噪音低的同时解决气缸加工难度高以及空压机装配困难的问题。本内进气空压机,包括缸盖、阀板、曲轴箱、设置在曲轴箱内的连杆和设置在连杆上端的活塞,所述曲轴箱开设有进气孔一,阀板与缸盖之间形成有出气室,活塞与阀板之间形成有压缩室,活塞具有连通压缩室和曲轴箱内部的进气孔二,活塞上设置有封堵进气孔二的进气阀片,阀板具有连通压缩室和出气室的出气孔一,阀板上设置有封堵出气孔一的出气阀片。本结构保证进气噪音低的同时解决气缸加工难度高以及空压机装配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内进气空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压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内进气空压机。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简称空压机,是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然而,空压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进气噪音,为了减小进气噪音,通常会在空压机进气位置设置消音器,消音器的原理大致分为两种,一是通过突然改变空气路径体积,二是加长进气路径。但是通过在空压机上设置消音器来进行消音,增加了额外的零部件,进而增加了空压机的成本,由于消音器采用的是外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空压机的整体体积。
目前,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新型静音无油空压机【申请号:201610610351.3】,包括底座和固连于底座上的曲轴箱,曲轴箱上设置有若干个气缸,气缸由缸体、缸盖和活塞组成,曲轴箱内设置有曲轴,曲轴通过若干个连杆分别与若干个气缸内的活塞连接,曲轴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曲轴箱内部相连通的进气孔,缸盖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孔,缸体的外周壁上具有与曲轴箱内部相连通的气流通道,缸体与缸盖之间设置有上阀板和下阀板,上阀板的下表面处设置有两个阀片一,下阀板的上表面处设置有两个阀片二,上阀板与下阀板的相应位置处均开设有与气流通道相连通的气流孔。空压机工作时,空气从曲轴箱侧壁上的进气孔进入曲轴箱内,随后空气沿着缸体外壁上的气流通道进入上阀板和下阀板的气流孔,然后空气依次推开阀片一和阀片二,此过程中的空气经过压缩后从缸盖上的排气孔排出,该进气结构使得进气噪音大大降低。
上述的新型静音无油空压机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缸体内具有沿竖向设置的气流通道,由于缸体呈环形并且厚度较薄,在缸体的端面上沿其轴向开设气流通道的加工难度较大;其次,上阀板、下阀板和缸体从上到下依次叠置,上阀板和下阀板均具有进气孔和出气孔,为了保证在进气过程和出气过程不发生相互窜气的问题,上阀板的进气孔和下阀板的进气孔之间的阀片与上阀板、下阀板需要紧密贴合,上阀板的出气孔和下阀板的出气孔之间的阀片与上阀板、下阀板也需要紧密贴合,因此,对上阀板、阀片和下阀板三者的装配精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装配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内进气空压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证进气噪音低的同时解决气缸加工难度高以及空压机装配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内进气空压机,包括缸盖、阀板、曲轴箱、设置在曲轴箱内的连杆和设置在连杆上端的活塞,所述曲轴箱开设有进气孔一,所述阀板与缸盖之间形成有出气室,所述活塞与阀板之间形成有压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具有连通压缩室和曲轴箱内部的进气孔二,所述活塞上设置有封堵进气孔二的进气阀片,所述阀板具有连通压缩室和出气室的出气孔一,所述阀板上设置有封堵出气孔一的出气阀片。
工作原理: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一进入到曲轴箱内,空压机工作时,连杆带动活塞沿竖向往复移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进气阀片打开且出气阀片关闭,曲轴箱内的空气通过进气孔二进入到压缩室内,接着活塞向上移动,压缩室内的气体被压缩,此时出气阀片打开且进气阀片关闭,压缩气体通过出气孔一进入到出气室内。本结构采用的是在活塞上开设进气孔二并且在活塞上设置进气阀片来替代现有技术中在气缸内部开设气流通道的结构,而在活塞上开设进气孔二和设置进气阀片的结构显然比在气缸内部开设气流通道更加容易,降低了零部件的制造难度,方便加工制造;其次,与现有技术的双阀板相比,本空压机采用的是单阀板结构,显著降低了进气和出气结构设计,压缩室和出气室通过阀板隔开,并且解决了双阀板与阀片三者之间具有非常高的装配精度的问题,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空压机加工制造的便利性;除此之外,本结构的曲轴箱为封闭式曲轴箱,空压机工作时,连杆、活塞和电机轴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被隔离在曲轴箱内,具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中,本内进气式空压机还包括电机,所述曲轴箱的上端具有气缸座,所述气缸座位于电机侧的侧部朝该侧方向延伸形成内侧部,所述连杆的上端具有位于内侧部上方的安装板,所述活塞固定在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板具有连通进气孔二和曲轴箱内部的通孔。本结构的气缸座位于电机侧的侧部朝该侧方向延伸形成内侧部,使得气缸座整体朝电机侧偏移一定的距离,所以安装板和活塞的位置也朝电机侧方向偏移一定的距离,进而可将曲轴箱沿空压机的长度方向的厚度得以被压缩,降低曲轴箱的厚度,使得空压机的整体长度降低,进而缩小了空压机的整体体积;安装板上通孔的设置使得进气孔二与曲轴箱的内部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中,所述安装板呈圆形,所述安装板下表面的中心位置相对于连杆的下端靠向电机侧设置。现有技术中的安装板与连杆在竖直方向相基本保持同轴设置,本结构的安装板相当于朝电机侧偏移一定的距离,即安装板与连杆在竖直方向上呈偏心设置,进而方便缩减曲轴箱的内部空间得以被压缩,降低曲轴箱沿空压机长度方向的厚度。
在上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中,所述曲轴箱具有两个,所述电机设置在两个曲轴箱之间,所述曲轴箱朝向电机的一侧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风叶,所述风叶套设在电机的转轴上,其中一个安装腔内设置有风叶,所述风叶套设在电机的转轴上,另一个安装腔用于进风,两个安装腔形成对流。空压机工作时,电机的转轴带动风叶转动,外界的空气从其中一个安装腔进入到电机内部,并从另一个安装腔向外流出,实现对电机的散热,而将风叶设置在内侧部的下方,即充分利用内侧部下方的空间,使得空压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保证空压机在整体长度缩短的同时又能对电机进行散热。
在上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中,所述曲轴箱具有两个,所述电机设置在两个曲轴箱之间,所述曲轴箱朝向电机的一侧具有安装腔,每个安装腔内均具有套设在电机的转轴上的风叶,所述安装腔的底端进气、外端出气。空压机工作时,两个风叶同时转动,使得安装腔的底端进气,朝向电机的外端出气,风叶将冷却风吹向电机,对电机起到散热降温的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中,所述进气阀片设置在活塞的上表面并封堵进气孔二的上端口,所述进气阀片通过进气螺钉固定在活塞上,所述出气阀片设置在阀板的上表面并封堵出气孔一的上端口,所述出气阀片通过出气螺钉固定在阀板上,所述出气孔的下端口呈喇叭状,所述进气螺钉的头部能够插入至出气孔一的下端口内。通过本结构的设置,当活塞向上移动到最大行程时,活塞的上表面与阀板的下表面相贴,且进气螺钉的头部刚好插入至出气孔一的下端口内,进而保证压缩室内的气体尽量全部进入到出气室内。
在上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中,所述缸盖的内顶面靠近阀板的上表面设置,所述缸盖的内顶面与阀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1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结构的缸盖与阀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进而降低了空压机缸头的高度,使得空压机整体高度降低,进一步缩小空压机的体积。
在上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中,所述曲轴箱具有两个,两个阀板之间具有连接部,两块阀板和连接部一体成型,两个缸盖之间设置有连接板,两个缸盖和连接板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和连接板之间形成有与出气室相连通的出气腔。由于为了降低缸头的高度,缸盖与阀板之间的间距很短,无法给安全阀和进气管一提供安装位置,本结构将连接部设置在两个气缸之间,充分利用两个气缸之间的空间,使得空压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连接部的设置给安全阀和进气管一提供安装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中,所述曲轴箱内设置有进气管二,所述进气管二的进气端穿设在进气孔一内,所述进气管二的出气端伸至曲轴箱的底部并位于连杆的下方。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管二的进气端进入,并从进气管二的出气端进入到曲轴箱内的底部,由于进气管二的出气端位于连杆的下方,气体从下向上流动并进入到压缩室内,在此过程中,气体带走连杆运动产生的热量,对连杆及其轴承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中,所述曲轴箱内在连杆的外围设置有将连杆包围的内围挡,所述曲轴箱包括端盖,所述端盖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内围挡相对应的外围挡,所述内围挡和外围挡相互扣接,所述外围挡或/和内围挡的底部位于连杆的下方位置开设有进气口。通过本结构的设置,外围挡和内围挡将连杆等传动部件包围,使得形成两道隔音,进一步隔离连杆、活塞、电机轴等传动部件运动时产生的噪音,对空压机在工作过程中起到进一步降噪的效果,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管二进入到曲轴箱内,并从进气口向上流动。
在上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中,所述曲轴箱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吊装空压机的凸起。通过本结构的设置,凸起的设置方便对空压机进行吊装,提高空压机安装的便利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内进气空压机具有以下优点:本结构采用的是在活塞上开设进气孔二并且在活塞上设置进气阀片来替代现有技术中在气缸内部开设气流通道的结构,而在活塞上开设进气孔二和设置进气阀片的结构显然比在气缸内部开设气流通道更加容易,降低了零部件的制造难度,方便加工制造;其次,与现有技术的双阀板相比,本空压机采用的是单阀板结构,显著降低了进气和出气结构设计,压缩室和出气室通过阀板隔开,并且解决了双阀板与阀片三者之间具有非常高的装配精度的问题,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空压机加工制造的便利性;除此之外,本结构的曲轴箱为封闭式曲轴箱,空压机工作时,连杆、活塞和电机轴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被隔离在曲轴箱内,具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盖;2、阀板;3、曲轴箱;30、气缸座;30a、内侧部;31、安装腔;310、进气口二;311、出气口二;32、内围挡;4、连杆;40、安装板;40a、通孔;5、活塞;50、进气孔二;6、进气孔一;7、出气室;8、压缩室;9、进气阀片;10、出气阀片;11、电机;11a、转轴;12、离心风叶;110、进风口;111、出风口;112、风道;13、进气螺钉;13a、头部;14、气缸;15、连接部;16、出气腔;17、进气管一;18、安全阀;19、连接板;20、出气孔一;21、进气管二;21a、出气端;22、端盖;22a、外围挡;23、进气口;24、凸起;25、出气螺钉;26、连接管;27、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内进气空压机,包括缸盖1、阀板2、曲轴箱3、电机11、气缸14、连杆4和活塞5。曲轴箱3具有两个,电机11设置在两个曲轴箱3之间,每个曲轴箱3内均设置有套设在电机11的转轴11a上的连杆4,连杆4的上端具有安装板40,活塞5固定在安装板40的上表面,活塞5在气缸14内能够沿竖向往复移动。
如图2所示,曲轴箱3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一6,端盖22和箱体均属于曲轴箱3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进气孔一6无论开在端盖22或箱体亦或曲轴箱3的其它位置均落入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阀板2与缸盖1之间形成有出气室7,活塞5与阀板2之间形成有压缩室8,活塞5具有连通压缩室8和曲轴箱3内部的进气孔二50,安装板40具有连通进气孔二50和曲轴箱3内部的通孔40a,活塞5上设置有封堵进气孔二50的进气阀片9,阀板2具有连通压缩室8和出气室7的出气孔一20,阀板2上设置有封堵出气孔一20的出气阀片10。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一20进入到曲轴箱3内,空压机工作时,连杆4带动活塞5沿竖向往复移动,活塞5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进气阀片9打开且出气阀片10关闭,曲轴箱3内的空气通过通孔40a、进气孔二50进入到压缩室8内,接着活塞5向上移动,压缩室8内的气体被压缩,此时出气阀片10打开且进气阀片9关闭,压缩气体通过出气孔一20进入到出气室7内。本结构采用的是在活塞5上开设进气孔二50并且在活塞5上设置进气阀片9来替代现有技术中在气缸内部开设气流通道的结构,而在活塞5上开设进气孔二50和设置进气阀片9的结构显然比在气缸内部开设气流通道更加容易,降低了零部件的制造难度,方便加工制造;其次,与现有技术的双阀板相比,本空压机采用的是单阀板结构,显著降低了进气和出气结构设计,压缩室8和出气室7通过阀板2隔开,并且解决了双阀板与阀片三者之间具有非常高的装配精度的问题,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空压机加工制造的便利性;除此之外,本结构的曲轴箱3为封闭式曲轴箱,空压机工作时,连杆4、活塞5和电机11的转轴11a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被隔离在曲轴箱3内,具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
如图2所示,曲轴箱3的上端具有气缸座30,气缸座30位于电机11侧的侧部朝该侧方向延伸形成内侧部30a,连杆4的上端具有位于内侧部30a上方的安装板40,安装板40呈圆形,安装板40下表面的中心位置相对于连杆4的下端靠向电机11侧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结构的气缸座30整体朝电机11侧偏移一定的距离,所以安装板40和活塞5的安装位置也朝电机11侧方向偏移一定的距离,安装板40与连杆4在竖直方向上呈偏心设置,进而可将曲轴箱3沿空压机的长度方向的厚度得以被压缩,降低曲轴箱3的厚度,使得空压机的整体长度降低,进而缩小了空压机的整体体积。
如图2和图4所示,曲轴箱3具有两个,电机11设置在两个曲轴箱3之间,曲轴箱3朝向电机11的一侧具有安装腔31,每个安装腔31内均具有套设在电机11的转轴11a上的风叶12,安装腔31的底端进气、外端出气,具体为,安装腔31的远离电机11的一端具有进气口二310,安装腔31外端的侧壁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出气口二311。空压机工作时,两个风叶12同时转动,使得安装腔31的底端进气,朝向电机11的外端出气,风叶12将冷却风吹向电机11,对电机11起到散热降温的效果。
如图3所示,进气阀片9设置在活塞5的上表面并封堵进气孔二50的上端口,进气阀片9通过进气螺钉13固定在活塞5上,出气阀片10设置在阀板2的上表面并封堵出气孔一20的上端口,出气阀片10通过出气螺钉25固定在阀板2上,出气孔一20的下端口呈喇叭状,进气螺钉13的头部13a能够插入至出气孔一20的下端口内。当活塞5向上移动到最大行程时,活塞5的上表面与阀板2的下表面相贴,且进气螺钉13的头部13a刚好插入至出气孔一20的下端口内,进而保证压缩室8内的气体尽量全部进入到出气室7内。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曲轴箱3内设置有进气管二21,进气管二21穿设在进气孔一6内,进气管二21的出气端21a伸至曲轴箱3的底部并位于连杆4的下方,两个曲轴箱3的顶部之间通过连接管26相连通。本实施例中,曲轴箱3内在连杆4的外围设置有将连杆4包围的内围挡32,曲轴箱3包括端盖22,端盖22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内围挡32相对应的外围挡22a,内围挡32和外围挡22a相互扣接,外围挡22a或/和内围挡32的底部位于连杆4的下方位置开设有进气口23,进气管二21位于外围挡22a或内围挡32的外围。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管二21的进气端进入,并从进气管二21的出气端21a进入到曲轴箱3内的底部,并从进气口23向上流动,由于进气管二21的出气端21a位于连杆4的下方,气体从下向上流动并进入到压缩室8内,在此过程中,气体带走连杆4运动产生的热量,对连杆4及其轴承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外围挡22a和内围挡32将连杆4等传动部件包围,使得形成两道隔音,进一步隔离连杆4、活塞5、电机11的转轴11a等传动部件运动时产生的噪音,对空压机在工作过程中起到进一步降噪的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曲轴箱3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吊装空压机的凸起24,以及电机11的转轴11a上套设有配重块27,配重块27位于曲轴箱3内并位于连杆4的外侧,配重块27的设置使得空压机工作时更加的平稳,降低空压机的抖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内容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曲轴箱3朝向电机11的一侧具有安装腔31,安装腔31位于内侧部30a的下方,其中一个安装腔31内设置有风叶12,并且该安装腔31出风,风叶12套设在电机11的转轴11a上,另一个安装腔31进风,风叶12转动后,两个安装腔31之间形成对流。进一步的,电机11远离风叶12的一端具有进风口110,电机11朝向风叶12的一端具有出风口111,进风口110与出风口111之间具有风道112。空压机工作时,电机11的转轴11a带动风叶12转动,图3中电机11内部的箭头即表示空气的流向,外界的空气从电机11一端的进风口110进入到电机11内部,空气流经风道112从从电机11另一端的出风口111向外流出,实现对电机11的散热,而将风叶12设置在内侧部30a的下方,即充分利用内侧部30a下方的空间,使得空压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保证空压机在整体长度缩短的同时又能对电机11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缸盖1的内顶面靠近阀板2的上表面设置,缸盖1的内顶面与阀板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15mm,缸盖1与阀板2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进而降低了空压机缸头的高度,使得空压机整体高度降低,进一步缩小空压机的体积。两个气缸14之间具有连接部15,两块阀板2和连接部15一体成型,两个缸盖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9,两个缸盖1和连接板19一体成型,连接部15与连接板19之间形成有与出气室7相连通的出气腔16,连接部1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出气腔16的进气管一17和安全阀18,由于为了降低缸头的高度,缸盖1与阀板2之间的间距很短,无法给安全阀18和进气管一17提供安装位置,本结构将连接部15设置在两个气缸14之间,充分利用两个气缸14之间的空间,使得空压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连接部15的设置给安全阀18和进气管一17提供安装位置。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进气空压机,包括缸盖(1)、阀板(2)、曲轴箱(3)、设置在曲轴箱(3)内的连杆(4)和设置在连杆(4)上端的活塞(5),所述曲轴箱(3)开设有进气孔一(6),所述阀板(2)与缸盖(1)之间形成有出气室(7),所述活塞(5)与阀板(2)之间形成有压缩室(8),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具有连通压缩室(8)和曲轴箱(3)内部的进气孔二(50),所述活塞(5)上设置有封堵进气孔二(50)的进气阀片(9),所述阀板(2)具有连通压缩室(8)和出气室(7)的出气孔一(20),所述阀板(2)上设置有封堵出气孔一(20)的出气阀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本内进气空压机还包括电机(11),所述曲轴箱(3)的上端具有气缸座(30),所述气缸座(30)位于电机(11)侧的侧部朝一侧延伸形成内侧部(30a),所述连杆(4)的上端具有位于内侧部(30a)上方的安装板(40),所述活塞(5)固定在安装板(40)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板(40)具有连通进气孔二(50)和曲轴箱(3)内部的通孔(40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0)呈圆形,所述安装板(40)下表面的中心位置相对于连杆(4)的下端靠向电机(11)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3)具有两个,所述电机(11)设置在两个曲轴箱(3)之间,所述曲轴箱(3)朝向电机(11)的一侧具有安装腔(31),其中一个安装腔(31)内设置有风叶(12),所述风叶(12)套设在电机(11)的转轴(11a)上,另一个安装腔(31)用于进风,两个安装腔(31)形成对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3)具有两个,所述电机(11)设置在两个曲轴箱(3)之间,所述曲轴箱(3)朝向电机(11)的一侧具有安装腔(31),每个安装腔(31)内均具有套设在电机(11)的转轴(11a)上的风叶(12),所述安装腔(31)远离电机(11)的一端进气、朝向电机(11)的一端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片(9)设置在活塞(5)的上表面并封堵进气孔二(50)的上端口,所述进气阀片(9)通过进气螺钉(13)固定在活塞(5)上,所述出气阀片(10)设置在阀板(2)的上表面并封堵出气孔一(20)的上端口,所述出气阀片(10)通过出气螺钉(25)固定在阀板(2)上,所述出气孔一(20)的下端口呈喇叭状,所述进气螺钉(13)的头部(13a)能够插入至出气孔一(20)的下端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本内进气空压机还包括穿设在进气孔一(6)内的进气管二(21),所述进气管二(21)的出气端(21a)伸至曲轴箱(3)的底部并位于连杆(4)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3)内在连杆(4)的外围设置有将连杆(4)包围的内围挡(32),所述曲轴箱(3)包括端盖(22),所述端盖(22)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内围挡(32)相对应的外围挡(22a),所述内围挡(32)和外围挡(22a)相互扣接,所述外围挡(22a)或/和内围挡(32)的底部位于连杆(4)的下方位置开设有进气口(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1)的内顶面靠近阀板(2)的上表面设置,所述缸盖(1)的内顶面与阀板(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进气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3)具有两个,两个阀板(2)之间具有连接部(15),两块阀板(2)和连接部(15)一体成型,两个缸盖(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9),两个缸盖(1)和连接板(19)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15)和连接板(19)之间形成有与出气室(7)相连通的出气腔(16)。
CN202321533834.XU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内进气空压机 Active CN220667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3834.XU CN220667771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内进气空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3834.XU CN220667771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内进气空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7771U true CN220667771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40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33834.XU Active CN220667771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内进气空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7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06479Y (zh) 永磁逆变轻便式发电机组
CN220667771U (zh) 一种内进气空压机
CN210623017U (zh) 一种集成排气冷却及稳压功能的无油空气压缩机
CN107228061B (zh) 一种机体冷却一体化的空气压缩机
CN110985388B (zh) 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460976U (zh) 一种二级压缩的无油活塞式压缩机
CN217813844U (zh) 一种空压机
CN209875429U (zh) 一种空气压缩装置及空气压缩机
CN217481495U (zh) 一种空压机的散热系统
CN206257022U (zh) 一种腹吸式空压机的风冷组件
CN210317686U (zh) 一种空压机的缸盖
CN110043450A (zh) 空气压缩装置及空气压缩机
CN206694223U (zh) 一种活塞式无油空压机排气装置
CN209687685U (zh) 一种空气压缩机
CN220667770U (zh) 一种空压机的进气结构
CN209856004U (zh) 压缩机用侧面进气式壳体
CN107228064B (zh) 一种带水冷压缩空气的气缸盖
CN220955974U (zh) 一种空压机的散热结构
CN217632849U (zh) 一种新型活塞空压机泵头
CN112324661A (zh) 一种新型无油空气压缩机
CN211623647U (zh) 一种无油活塞式压缩机
CN218361100U (zh) 一种复合除锈装置
CN220227130U (zh) 换气结构及空气压缩机
CN109812403B (zh) 一种便携式压缩机
CN210033772U (zh) 活塞式无油空压机的活塞缸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