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7739U - 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 - Google Patents

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7739U
CN220667739U CN202322296400.9U CN202322296400U CN220667739U CN 220667739 U CN220667739 U CN 220667739U CN 202322296400 U CN202322296400 U CN 202322296400U CN 220667739 U CN220667739 U CN 220667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lunger pump
booster
end cove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964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博淙
王玉春
韩春晖
宋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t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t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t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t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964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7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7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7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包括:进水端盖、柱塞泵轴以及增压叶轮,进水端盖开设有进水口、吸水室、压水室以及扩散管,进水口与吸水室相连通,压水室与扩散管相连通,柱塞泵轴贯穿压水室,增压叶轮位于压水室内,并套设在柱塞泵轴上,增压叶轮的进口端与吸水室相连通,增压叶轮的出口端与压水室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压柱塞泵的吸入性能,在水压柱塞泵的使用过程中,无需再增加前置增压泵或者水箱,只需要在运行前,保证水压柱塞泵内充满水即可,降低了水压柱塞泵的使用成本,大大提高了水压柱塞泵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塞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
背景技术
水压柱塞泵是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是容积式泵的一种,依靠抵在斜盘表面的柱塞沿往复运动产生的容积变化来达到输送介质的目的,一些部位采用间隙密封,这导致水介质在进入泵后遇到的阻力较大。目前,水压柱塞泵的吸入能力较差,使用时,如果泵的入口供给的水压不足,极易造成泵吸水不足,导致吸空而产生汽蚀现象,造成振动和噪声,同时,水压柱塞泵为水介质自润滑,吸水不足会导致泵的运动部件润滑不足,造成泵内部的摩擦副异常磨损,加速泵的失效,降低泵的使用寿命,因此,水压柱塞泵在使用时,需要泵的入口有一定的正压。
目前,常规方法是通过增加前置增压泵或者水箱供水,来为水压柱塞泵提供入口正压,采用前置增压泵来提供水压柱塞泵的入口正压,意味着需要额外增加管路、阀门以及控制系统,即增加了系统的空间要求,又增加了系统的控制要求,导致使用成本上升,在开启水压柱塞泵之前,需要先开启前置增压泵,待管路充满水介质,且水压柱塞泵得到充分排气后,方能开启水压柱塞泵,使用起来较为繁琐,采用供水水箱来提供泵的入口正压,由于水箱设置在水压柱塞泵外,并且要能够提供一定的正压,克服水介质在管路中流动带来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意味着水箱的体积较大,增加了系统的空间要求,因此,两种方式均会增加系统的控制和空间要求,提高了使用成本,进而降低了水压柱塞泵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水压柱塞泵使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通过对为水压柱塞泵提供入口正压的结构改进,降低了水压柱塞泵的使用成本,提高了水压柱塞泵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包括:进水端盖、柱塞泵轴以及增压叶轮,所述进水端盖开设有进水口、吸水室、压水室以及扩散管,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吸水室相连通,所述压水室与所述扩散管相连通,所述柱塞泵轴贯穿所述压水室,所述增压叶轮位于所述压水室内,并套设在所述柱塞泵轴上,所述增压叶轮的进口端与所述吸水室相连通,所述增压叶轮的出口端与所述压水室相连通。
由此,通过增压叶轮、吸水室和压水室的相互配合,使得吸水室能够确保水介质按照要求流入到增压叶轮的进口端,压水室能够收集从增压叶轮流出的水介质,并降低水介质的流速,使水介质的动能转化为压能,增加了进入配流盘吸入口的压力,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压柱塞泵的吸入性能,在水压柱塞泵的使用过程中,无需再增加前置增压泵或者水箱,只需要在运行前,保证水压柱塞泵内充满水即可,节省了水压柱塞泵所占用的空间,简化了水压柱塞泵的使用要求,降低了水压柱塞泵的使用成本,大大提高了水压柱塞泵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端盖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端盖,所述出水端盖开设有出水口、第一流道以及第二流道,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一端与所述扩散管相连通。由此,通过第一流道能够将水介质从排水口流入到出水口,通过第二流道能够将水介质从扩散管流入到吸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端盖的一侧设置有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回转体和配流盘,所述柱塞泵轴插入到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回转体相连接,所述配流盘套设在所述柱塞泵轴上,并与所述柱塞泵轴转动连接,所述配流盘的两侧分别抵接在所述回转体、所述出水端盖上。由此,通过回转体能够对水介质进行做功,从而提供能量。
进一步地,所述配流盘开设有吸入口和排出口,所述吸入口的两端与所述回转体、所述第二流道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排出口的两端与所述回转体、所述第一流道的另一端相连通。由此,能够作为吸入口与排出口的连通媒介,使得水介质能够从吸入口流入到排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端盖的另一侧设置有密封压盖,所述密封压盖贯穿设置有增压泵轴。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泵轴贯穿所述吸水室、所述压水室,所述增压泵轴的一端与所述柱塞泵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后端盖,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斜盘,所述斜盘与所述后端盖相连接,所述后端盖靠近所述斜盘的一侧设置有定位销,所述斜盘远离所述后端盖的一侧抵接在所述回转体上。由此,通过定位销能够确保斜盘的安装位置,通过斜盘能够使得回转体内的柱塞沿着固定的行程进行运动,从而决定水压柱塞泵的排量。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体的外周面套设有滑动轴承,并与所述回转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轴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由此,通过滑动轴承能够平衡径向力。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泵轴上套设有机械密封结构,所述机械密封结构的静环安装在所述密封压盖内,所述机械密封结构的动环安装在所述增压泵轴的轴肩上。由此,通过密封压盖与机械密封结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对进水端盖进行密封处理,同时,机械密封机构的动环安装在增压泵轴的轴肩上还能够对增压泵轴进行限位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压叶轮、吸水室和压水室的相互配合,使得吸水室能够确保水介质按照要求流入到增压叶轮的进口端,压水室能够收集从增压叶轮流出的水介质,并降低水介质的流速,使水介质的动能转化为压能,增加了进入配流盘吸入口的压力,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压柱塞泵的吸入性能,在水压柱塞泵的使用过程中,无需再增加前置增压泵或者水箱,只需要在运行前,保证水压柱塞泵内充满水即可,节省了水压柱塞泵所占用的空间,简化了水压柱塞泵的使用要求,降低了水压柱塞泵的使用成本,大大提高了水压柱塞泵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塞泵轴与增压叶轮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柱塞泵轴与增压叶轮安装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斜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端盖;101、进水口;102、吸水室;103、压水室;104、扩散管;2、柱塞泵轴;3、增压叶轮;301、进口端;302、出口端;4、出水端盖;401、出水口;402、第一流道;403、第二流道;5、壳体;6、回转体;601、滑动轴承;7、配流盘;701、吸入口;702、排出口;8、密封压盖;801、增压泵轴;802、机械密封结构;9、后端盖;10、斜盘;100、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100,包括:进水端盖1、柱塞泵轴2以及增压叶轮3,进水端盖1开设有进水口101、吸水室102、压水室103以及扩散管104,进水口101与吸水室102相连通,压水室103与扩散管104相连通,柱塞泵轴2贯穿压水室103,增压叶轮3位于压水室103内,并套设在柱塞泵轴2上,增压叶轮3的进口端301与吸水室102相连通,增压叶轮3的出口端302与压水室103相连通。由此,过增压叶轮3、吸水室102和压水室103的相互配合,使得吸水室102能够确保水介质按照要求流入到增压叶轮3的进口端301,压水室103能够收集从增压叶轮3流出的水介质,并降低水介质的流速,使水介质的动能转化为压能,增加了进入配流盘7吸入口701的压力,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压柱塞泵的吸入性能,在水压柱塞泵的使用过程中,无需再增加前置增压泵或者水箱,只需要在运行前,保证水压柱塞泵内充满水即可,节省了水压柱塞泵所占用的空间,简化了水压柱塞泵的使用要求,降低了水压柱塞泵的使用成本,大大提高了水压柱塞泵的实用性。
具体的,增压叶轮3位于回转体6的前端,即水介质进入水压柱塞泵内部,先经过增压叶轮3,再经过回转体6。
例如,增压叶轮3与柱塞泵轴2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方轴结构进行连接,如图5所示,即柱塞泵轴2与增压叶轮3的连接处的截面形状不是圆形而是呈现出“腰形孔”的形状,也即柱塞泵轴2与增压叶轮3的连接处的截面形状的两个相对面为平面、另外两个相对面为圆弧面,如此,能够降低加工难度。
例如,增压叶轮3采用花键、平键或者螺纹结构与柱塞泵轴2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吸水室102采用直锥形吸水室102,压水室103采用螺旋形压水室103。
例如,吸水室102还可以采用环形吸水室102或者螺旋形吸水室102,压水室103还可以采用导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端盖1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端盖4,出水端盖4开设有出水口401、第一流道402以及第二流道403,出水口401与第一流道402的一端相连通,第二流道403的一端与扩散管104相连通。由此,通过第一流道402能够将水介质从排水口流入到出水口401,通过第二流道403能够将水介质从扩散管104流入到吸入口701。
在本实施例中,出水端盖4的一侧设置有壳体5,壳体5的内部设置有回转体6和配流盘7,柱塞泵轴2插入到壳体5内,并与回转体6相连接,配流盘7套设在柱塞泵轴2上,并与柱塞泵轴2转动连接,回转体6的外周面套设有滑动轴承601,并与回转体6滑动连接,滑动轴承601与壳体5固定连接,配流盘7的两侧分别抵接在回转体6、出水端盖4上,配流盘7开设有吸入口701和排出口702,吸入口701的两端与回转体6、第二流道403的另一端相连通,排出口702的两端与回转体6、第一流道402的另一端相连通。由此,通过回转体6能够对水介质进行做功,从而提供能量;能够作为吸入口701与排出口702的连通媒介,使得水介质能够从吸入口701流入到排出口702;通过滑动轴承601能够平衡径向力。
具体的,由于柱塞泵轴2与配流盘7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配流盘7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回转体6、出水端盖4上,配流盘7与回转体6为转动连接,在柱塞泵轴2发生转动时,配流盘7不会随之发生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端盖1的另一侧设置有密封压盖8,密封压盖8贯穿设置有增压泵轴801,增压泵轴801贯穿吸水室102、压水室103,增压泵轴801的一端与柱塞泵轴2相连接,增压泵轴801上套设有机械密封结构802,机械密封结构802的静环安装在密封压盖8内,机械密封结构802的动环安装在增压泵轴801的轴肩上。由此,通过密封压盖8与机械密封结构802的相互配合,能够对进水端盖1进行密封处理,同时,机械密封机构的动环安装在增压泵轴801的轴肩上还能够对增压泵轴801进行限位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5的一侧设置有后端盖9,壳体5的内部设置有斜盘10,斜盘10与后端盖9相连接,后端盖9靠近斜盘1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销(图中未示出),斜盘10远离后端盖9的一侧抵接在回转体6上。由此,通过定位销能够确保斜盘10的安装位置,通过斜盘10能够使得回转体6内的柱塞沿着固定的行程进行运动,从而决定水压柱塞泵的排量。
需要说明的是:回转体6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图中未示出),吸入口701、排出口702均与容纳腔相连通,水介质经吸入口701流入到容纳腔内,再从容纳腔流入到排出口702内,最终从排出口702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在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100的使用过程中,将电机(图中未示出)的驱动端与增压泵轴801相连接,将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100内充满水后,启动电机,通过电机驱动增压泵轴801的转动,带动柱塞泵轴2与回转体6发生转动,增压叶轮3随着柱塞泵轴2的转动而发生转动,此时,水介质通过进水口101流经吸入室进入到增压叶轮3的进口端301,通过增压叶轮3的转动对水介质进行做功,提高水介质的转速,通过压水室103收集从增压叶轮3出口端302流出的水介质,并降低水介质的流速,使水介质的动能转化为压能,并通过扩散管104与第二流道403使得水介质流入到吸入口701内,经过加压后的水介质由吸入口701进入到回转体6容纳腔的低压侧,通过柱塞泵轴2带动回转体6转动做功,使得水介质从回转体6容纳腔的低压侧流入到回转体6容纳腔的高压侧,并通过排出口702和第一流道402进入到出口端302,最终从出口端302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压叶轮3、吸水室102和压水室103的相互配合,使得吸水室102能够确保水介质按照要求流入到增压叶轮3的进口端301,压水室103能够收集从增压叶轮3流出的水介质,并降低水介质的流速,使水介质的动能转化为压能,增加了进入配流盘7吸入口701的压力,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压柱塞泵的吸入性能,在水压柱塞泵的使用过程中,无需再增加前置增压泵或者水箱,只需要在运行前,保证水压柱塞泵内充满水即可,节省了水压柱塞泵所占用的空间,简化了水压柱塞泵的使用要求,降低了水压柱塞泵的使用成本,大大提高了水压柱塞泵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如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水端盖(1),所述进水端盖(1)开设有进水口(101)、吸水室(102)、压水室(103)以及扩散管(104),所述进水口(101)与所述吸水室(102)相连通,所述压水室(103)与所述扩散管(104)相连通;
柱塞泵轴(2),所述柱塞泵轴(2)贯穿所述压水室(103);
增压叶轮(3),所述增压叶轮(3)位于所述压水室(103)内,并套设在所述柱塞泵轴(2)上,所述增压叶轮(3)的进口端(301)与所述吸水室(102)相连通,所述增压叶轮(3)的出口端(302)与所述压水室(10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盖(1)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端盖(4),所述出水端盖(4)开设有出水口(401)、第一流道(402)以及第二流道(403),所述出水口(401)与所述第一流道(40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403)的一端与所述扩散管(10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端盖(4)的一侧设置有壳体(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的内部设置有回转体(6)和配流盘(7),所述柱塞泵轴(2)插入到所述壳体(5)内,并与所述回转体(6)相连接,所述配流盘(7)套设在所述柱塞泵轴(2)上,并与所述柱塞泵轴(2)转动连接,所述配流盘(7)的两侧分别抵接在所述回转体(6)、所述出水端盖(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盘(7)开设有吸入口(701)和排出口(702),所述吸入口(701)的两端与所述回转体(6)、所述第二流道(403)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排出口(702)的两端与所述回转体(6)、所述第一流道(402)的另一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盖(1)的另一侧设置有密封压盖(8),所述密封压盖(8)贯穿设置有增压泵轴(8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轴(801)贯穿所述吸水室(102)、所述压水室(103),所述增压泵轴(801)的一端与所述柱塞泵轴(2)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的一侧设置有后端盖(9),所述壳体(5)的内部设置有斜盘(10),所述斜盘(10)与所述后端盖(9)相连接,所述后端盖(9)靠近所述斜盘(1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销,所述斜盘(10)远离所述后端盖(9)的一侧抵接在所述回转体(6)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体(6)的外周面套设有滑动轴承(601),并与所述回转体(6)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轴承(601)与所述壳体(5)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轴(801)上套设有机械密封结构(802),所述机械密封结构(802)的静环安装在所述密封压盖(8)内,所述机械密封结构(802)的动环安装在所述增压泵轴(801)的轴肩上。
CN202322296400.9U 2023-08-25 2023-08-25 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 Active CN220667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6400.9U CN220667739U (zh) 2023-08-25 2023-08-25 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6400.9U CN220667739U (zh) 2023-08-25 2023-08-25 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7739U true CN220667739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53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96400.9U Active CN220667739U (zh) 2023-08-25 2023-08-25 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7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2507B (zh) 齿轮传动流通式皮托管泵
CN210623012U (zh) 一种带增压附泵的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CN220667739U (zh) 带前置增压叶轮的水压柱塞泵
CN112523985B (zh) 一种径向柱塞泵
CN110500270B (zh) 一种插装油口的双向高速微型柱塞泵
CN113482932B (zh) 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01235818A (zh) 同步旋转流体压缩装置
CN112879283B (zh) 一种三角转子泵
KR102653277B1 (ko) 원심 보조를 갖는 사축 유압 펌프
CN207961040U (zh) 一种单级双吸中开式离心泵
CN113623201B (zh) 一种具有耐腐衬胶的转子泵转子
CN105179240A (zh) 开启式椭圆转子回转压缩机
CN105179241A (zh) 卧式全封闭椭圆转子回转压缩机
CN101117958A (zh) 旋板式空气压缩机
CN220227214U (zh) 一种助吸结构及乳化液泵
CN201206550Y (zh) 同步旋转流体机械
CN113653639B (zh) 一种非接触式可调转子泵
CN113404690B (zh) 一种内齿轮泵
CN213176070U (zh) 一种新型高压双吸离心泵
KR20020065460A (ko) 구동모터를 이용한 왕복펌프
CN213511182U (zh) 一种具有叶片特征的径向异形柱塞泵
CN212028084U (zh) 一种自吸式电泵
CN116292172B (zh) 一种单凸轮二维活塞电机泵
CN210087599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高压叶片泵
CN221144782U (zh) 一种磁力泵总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