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5072U - 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5072U
CN220665072U CN202322135731.4U CN202322135731U CN220665072U CN 220665072 U CN220665072 U CN 220665072U CN 202322135731 U CN202322135731 U CN 202322135731U CN 220665072 U CN220665072 U CN 220665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nnector
water outlet
pipe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57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家欣
潘怀伟
潘家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ahua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ahua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ahua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ahua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57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5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5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5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水泵、进水管、进气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进气管一同连接至水泵的入口,水泵的出口与出水管连接,出水管末端设置有微气泡生成连接头,微气泡生成连接头设置有多个锥形出水通道,锥形出水通道口径较小的一端朝向出水管末端;锥形出水通道口径较小的一端的口径为1mm~2mm。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进水管和进气管一同连接至水泵,可以将水连同空气泵送至出水管,并在出水管处设置微气泡生成连接头,利用连接头内设置的多个锥形出水通道使混合有空气的水产生大量微小的气泡,有效提高排出的水的含氧量,且能有效提高水中氧气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用水中,水中的含氧量是重要的指标。尤其在农作物的灌溉或水产养殖中,水中较高的含氧量对农作物或水产品的生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有一些供水设备通过加入气泵的方式将空气与水混合后再排出,虽然可以提高水中含氧量,但是采用该方式在水中产生的气泡较大,在排入农田中或水中后气泡会快速破裂,导致其中的氧气利用率较低,只有产生足够微小的气泡,才能使其中的氧气得到充分的利用,对农作物或水产品的生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具体在于提供一种可在水中生成大量微小气泡,有效提高水中含氧量和氧气利用率的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水泵、进水管、进气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进气管一同连接至水泵的入口,水泵的出口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末端设置有微气泡生成连接头,所述微气泡生成连接头设置有多个锥形出水通道,所述锥形出水通道口径较小的一端朝向出水管末端;所述锥形出水通道口径较小的一端的口径为1mm~2mm。
具体的,微气泡生成连接头还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一端与锥形出水通道口径较小的一端连接,连接头另一端与出水管连接。
具体的,连接头和锥形出水通道之间还设置有初级气泡生成部件,所述初级气泡生成部件包括气泡生成管道和连接腔体,气泡生成管道与连接头连接,连接腔体与锥形出水通道连接;所述气泡生成管道的内径为1mm~2mm。
具体的,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量控制装置。
具体的,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的检测端连接于水泵的出口处。
具体的,进水管上设置有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进水管和进气管一同连接至水泵,可以将水连同空气泵送至出水管,并在出水管处设置微气泡生成连接头,利用连接头内设置的多个锥形出水通道使混合有空气的水产生大量微小的气泡,有效提高排出的水的含氧量,且能有效提高水中氧气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中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1中微气泡生成连接头排水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1中微气泡生成连接头的剖面图;
附图4为实施例2中微气泡生成连接头的剖面图。
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水泵1、进水管2、进气管3和出水管4,所述进水管2和进气管3一同连接至水泵1的入口,水泵1的出口与出水管4连接,所述出水管4末端设置有微气泡生成连接头5,所述微气泡生成连接头5设置有多个锥形出水通道51,所述锥形出水通道51口径较小的一端朝向出水管4末端;所述锥形出水通道51口径较小的一端的口径为1mm~2mm。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2和进气管3一同连接至水泵1的入口,水泵1可同时吸入水和空气并泵送至出水管4,使得出水管4内的水中混合一定量的空气,此时出水管4中的水含氧量虽然较高,但水中的气泡较大,若直接从出水管4中排出,则会快速破裂,不利于气泡中的空气渗透入泥土中被植物根系吸收,通过在出水管4末端设置微气泡生成连接头5,可以将水中较大的气泡生成大量微小的气泡,从而使得水中的空气能随微小气泡渗透入泥土中被植物根系吸收,从而有效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优化灌溉效果。其中,微气泡生成连接头5上设置多个锥形出水通道51口径较小的一端朝向出水管4末端,且锥形出水通道51口径较小的一端的口径为1mm~2mm,这使得含有大气泡的水在经过锥形出水通道51口径较小的一端时,会被破碎形成大量的微小气泡,锥形出水通道51口径较大的一端则可以提高微气泡生成连接头5的排水量,使其与出水管的水流量相匹配。
具体的,微气泡生成连接头5还设置有连接头52,所述连接头52一端与锥形出水通道51口径较小的一端连接,连接头52另一端与出水管4连接。由于微气泡生成连接头5出水的一端由多个锥形出水通道51组成,而微气泡生成连接头5的排水量又需要与出水管4的排水量相匹配,这使得微气泡生成连接头5整体的直径比出水管4大,通过在微气泡生成连接头5上设置连接头52,可以便于与出水管4进行连接。
具体的,进气管3上设置有进气量控制装置6;通过在进气管3上设置进气量控制装置6,可以根据需求和实际水流量对从进气管3进入水泵的空气的量,其中,进气量控制装置6通过调节进气通道的大小来控制进气量大小,具体可采用常规使用的结构简单的进气量控制装置6,例如可采用带调节旋钮的中空管道,调节旋钮垂直连接于中空管道内,中空管道与进气管连接,通过转动调节旋钮可以对中空管道内的通道大小进行调节,从而起到调节进气管3进气量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的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7,压力检测装置7的检测端连接于水泵1的出口处。通过在水泵1出口处设置压力检测装置7,可以对流经水泵1的水流进行压力检测,并可根据水流压力调节进气管3的进气量。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进水管2上设置有过滤装置8,过滤装置8可以将从进水管2中泵吸的水进行过滤,避免其中含有的杂质无法通过微气泡发生连接头5造成堵塞。
实施例2,参照图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连接头52和锥形出水通道51之间设置有初级气泡生成部件,初级气泡生成部件包括气泡生成管道53和连接腔体54,气泡生成管道53与连接头52连接,连接腔体54与锥形出水通道51连接;气泡生成管道53的内径为1mm~2mm。出水管4中的水流出后,经过初级气泡生成部件的气泡生成管道53,可以对水中较大的气泡进行初次的破碎,而后再经过微气泡生成连接头5,可以进一步优化微气泡生成的效果。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进水管、进气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进气管一同连接至水泵的入口,水泵的出口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末端设置有微气泡生成连接头,所述微气泡生成连接头设置有多个锥形出水通道,所述锥形出水通道口径较小的一端朝向出水管末端;所述锥形出水通道口径较小的一端的口径为1mm~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生成连接头还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一端与锥形出水通道口径较小的一端连接,连接头另一端与出水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和锥形出水通道之间还设置有初级气泡生成部件,所述初级气泡生成部件包括气泡生成管道和连接腔体,气泡生成管道与连接头连接,连接腔体与锥形出水通道连接;所述气泡生成管道的内径为1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量控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的检测端连接于水泵的出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过滤装置。
CN202322135731.4U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 Active CN220665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5731.4U CN220665072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5731.4U CN220665072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5072U true CN220665072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29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5731.4U Active CN220665072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5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56377B2 (en) Water ae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3041723B (zh) 微细气泡发生装置
AU753431B2 (en) Aspirating aerator
JP4018130B1 (ja) 水処理システム
CN212819194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US6986506B2 (en) Water aerato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07029572A (zh) 一种纳米级流体混合器及纳米级流体混合装置
CN107493789B (zh) 一种射流曝气氧灌系统
CN104206342A (zh) 纳微米鱼塘增氧机
CN220665072U (zh) 一种增氧微气泡发生装置
CN202492409U (zh) 一种文丘里式辐射状射流曝气器
CN211746311U (zh) 一种基于静态混合的渔塘增氧系统
CN208586118U (zh) 一种尾端加强吸气射流曝气装置
CN109987727A (zh) 一种船载移动式纳米曝气发生装置
CN202396313U (zh) 水产养殖用富氧水机
CN208080341U (zh) 一种增氧射流装置
CN215480070U (zh) 高溶氧发生器
TW202011798A (zh) 微細氣泡生成裝置
CN212212396U (zh) 一种增氧器及水循环系统
CN210746778U (zh) 一种水携微泡的池塘河蟹水气一体辅助养殖装置
CN207219927U (zh) 水源自净化用于农作物灌溉的滴灌系统
CN111789017A (zh) 一种水肥气一体化滴灌系统
CN212855319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曝气器
CN220182932U (zh) 一种潜水射流臭氧曝气机
CN2534813Y (zh) 超微泡增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