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4730U - 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4730U
CN220664730U CN202322135535.7U CN202322135535U CN220664730U CN 220664730 U CN220664730 U CN 220664730U CN 202322135535 U CN202322135535 U CN 202322135535U CN 220664730 U CN220664730 U CN 220664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power
fixed
worm
platform device
transmissi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55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景林
王斌
田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Galaxy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Galaxy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Galaxy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Galaxy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553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4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4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4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属于风电塔筒技术领域,针对了使用平台装置对大型材料或工具进行输送时容易对风电塔内部造成损伤的问题,包括传动杆,传动杆转动连接在塔体内侧中上部,传动杆外周左右两侧均贯穿并转动连接有套环,套环外周中下部均固定有限位杆,限位杆均贯穿并滑动连接在限位孔内侧,限位孔均设置在连接板中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转动使蜗杆转动,蜗杆转动过程中带动蜗轮与传动杆转动,传动杆转动过程中带动收线辊转动使平台主体上升或下降,当出现断电情况时,在蜗杆与蜗轮的自锁能力下对传动杆进行固定,防止平台主体下坠造成伤亡,增强了平台装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电塔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风能是指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是没有公害的能源之一,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是一种潜力很大的新能源,因此风力发电技术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风力发电所需要的装置,称作风力发电机组,这种风力发电机组,大体上可分为:分风轮、发电机和风电塔筒三部分,风电塔筒就是风力发电的塔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同时能够吸收机组震动。
现有技术中风电塔在使用时需要定期对其内部进行检修,现有的风电塔筒内部平台检修用装置存在不足之处,在检修时,小型的工具可以自己随身携带,遇到大的故障需要携带大型修补材料时,不便对修补材料进行运输,并且在吊设的过程中,容易晃动,对风电塔筒内部造成碰撞损坏。
因此,需要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平台装置对大型材料或工具进行输送时容易对风电塔内部造成损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侧设置有防晃机构,所述塔体内侧上部设置有防坠落机构;
所述防晃机构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转动连接在塔体内侧中上部,所述传动杆外周左右两侧均贯穿并转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外周中下部均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均贯穿并滑动连接在限位孔内侧,所述限位孔均设置在连接板中部,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在平台主体左右两侧中部,所述套环外周中部后侧均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分别固定在塔体内部后壁上端左右两侧。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坠落机构包括蜗轮,所述蜗轮贯穿并固定在传动杆外周右侧,所述塔体内侧后壁右部上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壁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有蜗杆。
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所述蜗杆位于蜗轮后侧。
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平台主体顶壁外侧固定有多组环形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均固定在连接环底部并环形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环顶部设置有吊顶挂钩,所述吊顶挂钩与连接绳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绳设置在收线辊外周中部,所述收线辊贯穿并固定在传动杆外周中部,所述收线辊位于吊顶挂钩正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转动使蜗杆转动,蜗杆转动过程中带动蜗轮与传动杆转动,传动杆转动过程中带动收线辊转动使平台主体上升或下降,当出现断电情况时,在蜗杆与蜗轮的自锁能力下对传动杆进行固定,防止平台主体下坠造成伤亡,增强了平台装置的安全性。
(2)通过使用固定杆对套环进行固定,并将套环与限位杆和传动杆连接,从而可在限位杆与连接板的配合下对平台主体进行限制,使其上下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增强平台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防晃机构;3、防坠落机构;4、传动杆;5、收线辊;6、套环;7、限位杆;8、限位孔;9、连接板;10、平台主体;11、连接杆;12、连接环;13、吊顶挂钩;14、连接绳;15、蜗轮;16、蜗杆;17、安装板;18、驱动电机;19、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包括塔体1,塔体1内侧设置有防晃机构2,塔体1内侧上部设置有防坠落机构3;
防晃机构2包括传动杆4,传动杆4起到传动作用,能够在蜗轮15转动过程中带动传动杆4与其外侧收线辊5进行转动,传动杆4转动连接在塔体1内侧中上部,传动杆4外周左右两侧均贯穿并转动连接有套环6,套环6是连接传动杆4与限位杆7的组件,传动杆4转动过程中限位杆7与套环6固定不动,套环6外周中下部均固定有限位杆7,限位杆7均贯穿并滑动连接在限位孔8内侧,在限位杆7与限位孔8的配合下能够对连接板9及其内侧平台主体10进行限制,使其上下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摆动的情况,从而降低平台装置使用期间对风电塔筒造成损伤的可能性,限位孔8均设置在连接板9中部,连接板9分别固定在平台主体10左右两侧中部,套环6外周中部后侧均固定有固定杆19,固定杆19分别固定在塔体1内部后壁上端左右两侧,固定杆19能够对套环6进行固定,使其不会因传动杆4的转动而使下侧限位杆7摆动。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防坠落机构3包括蜗轮15,蜗轮15贯穿并固定在传动杆4外周右侧,塔体1内侧后壁右部上端固定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底壁固定有驱动电机18,驱动电机18输出轴固定有蜗杆16,驱动电机18为平台主体10的驱动源,驱动电机18工作过程中会带动蜗杆16转动,进而驱动前侧蜗轮15与传动杆4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蜗杆16与蜗轮15啮合连接,蜗杆16位于蜗轮15后侧,蜗杆16转动过程中会带动蜗轮15转动,同时蜗杆16与蜗轮15配合具有自锁功能,能够在停电时避免传动杆4自转。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在需要使用平台装置时,首先启动驱动电机18,驱动电机18输出轴转动使蜗杆16转动,蜗杆16转动过程中带动蜗轮15与传动杆4转动,传动杆4转动过程中带动收线辊5转动,从而使平台主体10上升或下降,当出现断电情况时,在蜗杆16与蜗轮15的自锁能力下对传动杆4进行固定,防止平台主体10下坠造成伤亡,将平台主体10移动至需要维修位置后关闭驱动电机18,使传动杆4与收线辊5固定,从而使平台主体10位置不变,对风电塔内部进行维修。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在传动杆4、收线辊5、套环6、限位杆7、限位孔8、连接板9、平台主体10和固定杆19的配合下能够对平台主体10进行限制,提高其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平台装置的安全性能,另外在传动杆4、收线辊5、连接绳14、吊顶挂钩13、蜗轮15、蜗杆16和驱动电机18的配合下能够避免断电时平台装置发生下坠事件,进一步提高了平台装置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平台主体10顶壁外侧固定有多组环形分布的连接杆11,连接杆11顶端均固定在连接环12底部并环形分布,连接杆11起到连接固定平台主体10与连接环12的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连接环12顶部设置有吊顶挂钩13,吊顶挂钩13与连接绳14固定,连接绳14与吊顶挂钩13和收线辊5固定,可在收线辊5转动过程中缠绕在收线辊5外侧,从而使平台主体10上升或下降,对风电塔内部不同高度进行检修。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连接绳14设置在收线辊5外周中部,收线辊5贯穿并固定在传动杆4外周中部,收线辊5位于吊顶挂钩13正上方,使收线辊5转动过程中能够拽动吊顶挂钩13,从而使平台主体10水平上升或下降,降低其偏移晃动的可能性。
综上:连接杆11起到连接固定平台主体10与连接环12的作用,连接绳14与吊顶挂钩13和收线辊5固定,可在收线辊5转动过程中缠绕在收线辊5外侧,从而使平台主体10上升或下降,对风电塔内部不同高度进行检修,收线辊5位于吊顶挂钩13正上方,使收线辊5转动过程中能够拽动吊顶挂钩13,从而使平台主体10水平上升或下降,降低其偏移晃动的可能性。
驱动电机18可采用市场购置,驱动电机18配有电源,在本领域属于成熟技术,已充分公开,因此说明书中不重复赘述。

Claims (6)

1.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内侧设置有防晃机构(2),所述塔体(1)内侧上部设置有防坠落机构(3);
所述防晃机构(2)包括传动杆(4),所述传动杆(4)转动连接在塔体(1)内侧中上部,所述传动杆(4)外周左右两侧均贯穿并转动连接有套环(6),所述套环(6)外周中下部均固定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均贯穿并滑动连接在限位孔(8)内侧,所述限位孔(8)均设置在连接板(9)中部,所述连接板(9)分别固定在平台主体(10)左右两侧中部,所述套环(6)外周中部后侧均固定有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分别固定在塔体(1)内部后壁上端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落机构(3)包括蜗轮(15),所述蜗轮(15)贯穿并固定在传动杆(4)外周右侧,所述塔体(1)内侧后壁右部上端固定有安装板(17),所述安装板(17)底壁固定有驱动电机(18),所述驱动电机(18)输出轴固定有蜗杆(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6)与蜗轮(15)啮合连接,所述蜗杆(16)位于蜗轮(15)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主体(10)顶壁外侧固定有多组环形分布的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顶端均固定在连接环(12)底部并环形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12)顶部设置有吊顶挂钩(13),所述吊顶挂钩(13)与连接绳(14)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14)设置在收线辊(5)外周中部,所述收线辊(5)贯穿并固定在传动杆(4)外周中部,所述收线辊(5)位于吊顶挂钩(13)正上方。
CN202322135535.7U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 Active CN220664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5535.7U CN220664730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5535.7U CN220664730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4730U true CN220664730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5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5535.7U Active CN220664730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4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0923B (zh) 一种空中高度可调节的风力发电机
CN102425145A (zh) 一种海上风机安装平台及其吊装装置
CN110700988A (zh) 一种海上风能-波浪能联合发电装置
US20140286788A1 (en) Wind power generator
CN101514677B (zh)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CN220664730U (zh) 一种风电塔筒内平台装置
CN101545452B (zh) 一种垂直风力发电机
CN103726992B (zh) 塔吊式稳固叶片拉件大型高效风力发电机及安装方法
CN201195650Y (zh) 一种自由悬挂式升降装置
CN212245873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调整吊装装置
CN113007025B (zh) 一种风能驱动机械储能抽油机系统
CN210710381U (zh) 建筑用附着式提升脚手架
CN211847065U (zh) 新型风电运维回型平台
CN201195654Y (zh) 自由悬挂式的升降装置
CN210217097U (zh) 一种风电发电机外壁用吊篮
CN209507286U (zh) 一种电缆放置支架
CN108840278B (zh) 一种用于风电叶片的放置架
CN220827202U (zh) 一种风力发电设备维护人员垂直输送装置
CN201195653Y (zh) 自由悬挂式升降装置
CN219974680U (zh) 一种多层圆框与轨道旋转叶片组合式微风集成导流高效的风力发电装置
CN100443718C (zh) 一种斜轴式风力发电装置
CN108301966B (zh) 一种竖直型可升降式微风发电塔
CN218058150U (zh) 一种电厂检修用设备起吊装置
CN215558525U (zh) 一种风电机组维修用吊装结构
CN220564153U (zh) 一种加固型风电吊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