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2655U - 后地板面板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地板面板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2655U
CN220662655U CN202322414566.6U CN202322414566U CN220662655U CN 220662655 U CN220662655 U CN 220662655U CN 202322414566 U CN202322414566 U CN 202322414566U CN 220662655 U CN220662655 U CN 220662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main body
rear floor
floor panel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45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新宇
陆传飞
欧天巧
宋亚东
李天奇
于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145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62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2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2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后地板面板及车辆,该后地板面板包括主体部、形变结构以及安装结构,主体部用于与车体可拆卸连接,形变结构设置于主体部,形变结构通过变形吸收主体部受到的车体宽度方向上的应力,从而能够降低主体部因变形发生开裂或者损坏的几率,提高主体部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车辆的使用安全性。安装结构位于主体部朝向车体顶部的一侧,主体部位于安装结构和车体之间,安装结构用于将主体部压紧于车体,从而能够提高后地板面板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Description

后地板面板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地板面板及车辆。
背景技术
后地板面板是车辆后地板的重要组成部件,后地板面板下方一般对应于车辆的其他结构部件的安装空间,例如,将燃油车的油箱安装于安装空间,后地板面板上方则可以用于安装座椅,后地板面板不仅能够对下方的结构部件进行保护,当其上方安装座椅时,还能够提高后地板的结构强度,提高座椅的安装稳定性。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后地板面板容易在外部应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或者开裂,影响后地板面板与车体的连接稳定性,且降低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地板面板及车辆,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后地板面板容易在外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或者开裂,影响后地板面板与车体的连接稳定性,且降低车辆的使用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后地板面板,包括主体部、形变结构以及安装结构;
所述主体部用于与车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形变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形变结构通过变形吸收所述主体部受到的所述车体宽度方向上的应力;
所述安装结构位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车体顶部的一侧,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安装结构和所述车体之间,所述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主体部压紧于所述车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形变结构包括多个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为所述主体部冲压变形形成的冲压结构;
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起结构的凸出部位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车体顶部的一侧,且所述凸出部背向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凸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起结构的所述凸出部具有背向所述主体部的顶面,以及在所述车体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通过所述顶面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主体部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主体部形成第二夹角;
所述顶面平行于所述主体部所在的平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多个安装杆;
所述安装杆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车体顶部的一侧,多个所述安装杆在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布,所述安装杆在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所述安装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车体,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车体,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安装杆和所述车体之间,所述安装杆用于将所述主体部压紧于所述车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安装杆包括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和所述第二安装杆在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且均匀排布,所述第一安装杆和所述第二安装杆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车体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体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绕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外边缘;所述后地板面板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板用于与所述车体的安装面相连,所述连接板相对于所述安装面朝向所述车体的顶部,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车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体部还包括隆起部;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隆起部相连,且所述连接板绕设于所述隆起部的外周侧,所述隆起部相对于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车体的顶部隆起;
所述形变结构设置于所述隆起部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车体,以及如上所述的后地板面板,所述车体包括后地板,所述后地板面板设置于所述后地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地板面板及车辆,该后地板面板包括主体部、形变结构以及安装结构,主体部用于与车体可拆卸连接,形变结构设置于主体部,形变结构通过变形吸收主体部受到的车体宽度方向上的应力,从而能够降低主体部因变形发生开裂或者损坏的几率,提高主体部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车辆的使用安全性。安装结构位于主体部朝向车体顶部的一侧,主体部位于安装结构和车体之间,安装结构用于将主体部压紧于车体,从而能够提高后地板面板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后地板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地板面板的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后地板面板在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主体部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后地板面板;20-后地板;
100-主体部;
110-第一面板;120-第二面板;130-第三面板;140-连接板;
150-隆起部;
200-形变结构;
210-凸起结构;
211-凸出部;212-顶面;213-第一侧壁;214-第二侧壁;
300-安装结构;
310-第一安装杆;320-第二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后地板面板容易在外部应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或者开裂,影响后地板面板与车体的连接稳定性,且降低车辆的使用安全性。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后地板面板可拆卸连接于车体的后地板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体的后地板会由于路况的原因而产生一定的形变,例如在车体的宽度方向的拉伸应力、压缩应力,会迫使后地板面板在车体宽度方向上被拉伸或者压缩,而在拉伸或者压缩的过程中,后地板面板会通过变形来吸收拉伸应力或者压缩应力,而由于后地板面板发生变形,可能会导致后地板面板与车体之间的连接松动,影响后地板面板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再有,当后地板对后地板面板的压缩或者拉伸较大时,后地板面板由于自身刚度的原因无法及时通过变形来吸收拉伸应力或者压缩应力,从而导致后地板面板发生开裂,后地板面板损坏,影响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地板面板及车辆,该后地板面板包括主体部、形变结构以及安装结构,主体部用于与车体可拆卸连接,形变结构设置于主体部,形变结构通过变形吸收主体部受到的车体宽度方向上的应力,从而能够降低主体部因变形发生开裂或者损坏的几率,提高主体部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车辆的使用安全性。安装结构位于主体部朝向车体顶部的一侧,主体部位于安装结构和车体之间,安装结构用于将主体部压紧于车体,从而能够提高后地板面板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地板面板10,后地板面板10可以包括主体部100、形变结构200以及安装结构300。主体部100可以为板状结构,制备主体部100的材料可以为金属、塑料或者碳纤维。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00可以为钢板、铝合金板或者碳纤维板。若主体部100为钢板或者铝合金板,则主体部100可以为冲压板结构,若主体部100为塑料板,则主体部100可以为注塑成型结构。
主体部100能够用于与车体可拆卸连接,即主体部100与车体通过连接件进行可拆卸连接,连接件可以为螺纹连接件或者铆接件。其中,螺纹连接件可以为螺钉,或者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连接件。通过将主体部100与车体进行可拆卸连接,能够便于对后地板面板10进行单独维修和更换。
参考图2和图3,形变结构200设置于主体部100,形变结构200通过变形吸收主体部100受到的车体宽度方向上的应力。当主体部100受到车体的压缩应力或者拉伸应力时,形变结构200能够通过变形吸收压缩应力或者拉伸应力,降低主体部100发生变形和开裂损坏的几率。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形变结构200可以与主体部100一体成型,若主体部100为钢板,则形变结构200可以通过对钢板冲压变形得到。若主体部100为塑料板,则形变结构200可以与主体部100一体注塑成型。
参考图1,安装结构300位于主体部100朝向车体顶部的一侧,主体部100位于安装结构300和车体之间,安装结构300用于将主体部100压紧于车体。安装结构300能够与车体可拆卸连接,且安装结构300能够与主体部100可拆卸连接。在具体实现时,先将主体部100与车体进行连接,之后将安装结构300设置于主体部100的上方,安装结构300盖设于主体部100上,当安装结构300与车体进行连接时,能够通过安装结构300将主体部100压紧在车体上,从而提高了主体部100与车体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后地板面板10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地板面板10,该后地板面板10包括主体部100、形变结构200以及安装结构300,主体部100用于与车体可拆卸连接,形变结构200设置于主体部100,形变结构200通过变形吸收主体部100受到的车体宽度方向上的应力,从而能够降低主体部100因变形发生开裂或者损坏的几率,提高主体部100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车辆的使用安全性。安装结构300位于主体部100朝向车体顶部的一侧,主体部100位于安装结构300和车体之间,安装结构300用于将主体部100压紧于车体,从而能够提高后地板面板10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参考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00的部分结构能够延伸至车体尾部的储物箱,主体部100的该部分结构能够作为储物箱的底板的一部分。主体部100可以包括第一面板110、第二面板120和第三面板130,第一面板110、第二面板120和第三面板130在车体的长度方向上依次连接,第二面板120位于第一面板110和第三面板130之间,第三面板130相对于第一面板110朝向车体的尾部,第三面板130可以作为车体尾部储物箱的底板的一部分。第一面板110和第三面板130在车体的高度方向上具有高度差(如图4中的H所示),第三面板130相对于第一面板110靠近车体的底部,从而能够降低储物箱底板到车体底部的距离,进而提高储物箱在车体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并能够提高储物箱的容纳空间,提高了车辆的储物能力。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面板110、第二面板120和第三面板13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参考图2和图3,形变结构200可以包括多个凸起结构210,主体部100为金属板,凸起结构210为主体部100冲压变形形成的冲压结构,凸起结构210的一侧背向主体部100的表面凸起,另一侧形成凹槽,主体部100受到挤压或者拉伸应力时,能够通过凸起结构210的变形吸收拉伸应力或者压缩应力。凸起结构210可以具有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
凸起结构210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凸起结构210沿车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从而能够更有利于吸收车体宽度方向的拉伸应力或者压缩应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主体部100受到车体宽度方向上的压缩时,多个凸起能够通过压缩变形吸收压缩应力,提高了主体部100的形变能力,避免主体部100发生变形开裂。
参考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凸起结构210的凸出部211均位于主体部100朝向车体顶部的一侧,且凸出部211背向主体部100的表面凸出。通过将每个凸起结构210的凸出部211均设置于主体部100朝向车体顶部的一侧,能够避免凸起结构210侵占后地板20下方对应的安装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可以为燃油车辆或者新能源车辆,其中若车辆为新能源车辆,则该车辆可以具体为电动车辆。在具体实现时,若车辆为燃油车辆,则该安装空间能够用于安装油箱,通过将每个凸起结构210的凸出部211均设置于主体部100朝向车体顶部的一侧,能够避免凸起结构210侵占后地板20下方对应的安装空间,并能够提高油箱体积,从而提高油箱的容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凸起结构210的凸出部211还可以位于主体部100朝向车体底部的一侧,且凸出部211背向主体部100的表面凸出。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凸起结构210中,部分凸起结构210的凸出部211可以位于主体部100朝向车体顶部的一侧,部分凸起结构210的凸出部211还可以位于主体部100朝向车体底部的一侧。
参考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凸起结构210的凸出部211具有背向主体部100的顶面212,以及在车体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第一侧壁213和第二侧壁214通过顶面212相连,第一侧壁213与主体部100形成第一夹角(如图3中角α所示),第二侧壁214与主体部100形成第二夹角(如图3中角β所示),顶面212平行于主体部100所在的平面,该凸起结构210的顶面212能够用于承载车体的其他零部件,例如能够用于承载座椅。
在具体实现时,第一侧壁213与主体部100所在平面形成的第一夹角α的度数等于第二侧壁214与主体部100所在平面形成的第二夹角β的度数,例如第一夹角α和第二夹角β均可以等于90°,能够提高主体部100的承载能力,降低凸起结构210因承载力较弱而发生变形的几率。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结构300可以包括多个安装杆,安装杆设置于主体部100朝向车体顶部的一侧,多个安装杆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布,安装杆在车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安装杆朝向车体头部的一端连接车体,安装杆朝向车体尾部的另一端通过主体部100连接车体,主体部100位于安装杆和车体之间,安装杆用于将主体部100压紧于车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结构300还可以用于作为车辆座椅的安装底座。例如,若车辆需要安装后排座椅时,且后排座椅对应于主体部100所在的区域,车辆后排的座椅能够通过主体部100上方的安装结构300进行可拆卸连接。再有,通过将座椅安装于安装结构300上,还能够避免座椅与后地板面板10的主体部100直接安装连接,安装结构300能够对主体部100进行防护,降低主体部100因承载过大而发生变形的几率,提高了后地板面板10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安装杆可以包括第一安装杆310和第二安装杆320,第一安装杆310和第二安装杆320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且均匀排布,第一安装杆310和第二安装杆320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主体部100在车体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三分之一。通过将第一安装杆310和第二安装杆320在车体宽度方向上的间隔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主体部100在车体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三分之一,能够使第一安装杆310和第二安装杆320在主体部100上分布更加均匀,能够使安装结构300上受到的承载力分布的更加均匀。
参考图2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00可以包括连接板140,连接板140绕设于主体部100的外边缘,后地板面板10还可以包括连接件,连接板140用于与车体的安装面相连,连接板140相对于安装面朝向车体的顶部,连接板140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车体。通过将连接板140设置于车体的上方,能够通过车体对连接板140进行支撑,从而能够通过车体对主体部100进行支撑。通过在主体部100的外边缘设置连接板140,以使主体部100的外周侧均能够通过连接件与车体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提高主体部100与车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可以为螺纹连接件或者铆接件。其中,螺纹连接件可以为螺钉,或者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连接件。
参考图2和图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体部100还可以包括隆起部150,连接板140与隆起部150相连,且连接板140绕设于隆起部150的外周侧,隆起部150相对于连接板140朝向车体的顶部隆起,形变结构200设置于隆起部150上。通过设置隆起部150,能够提高主体部100朝向车体底部的一侧与车体之间的距离。若主体部100下方为油箱的安装空间,则通过在主体部100上设置隆起部150,能够增大后地板面板10下方的油箱的安装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可以包括车体,以及如上的后地板面板10,车体可以包括后地板20,后地板面板10设置于后地板20。通过将上述的后地板面板10与后地板20进行连接,能够降低因后地板20变形而导致后地板面板10开裂损坏,以及提高后地板面板10与后地板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能够提高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在具体实现时”、“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一般而言,应当至少部分地由语境下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的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的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类似地,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还可以将诸如“一”或“所述”的术语理解为传达单数用法或者传达复数用法。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后地板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形变结构以及安装结构;
所述主体部用于与车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形变结构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形变结构通过变形吸收所述主体部受到的所述车体宽度方向上的应力;
所述安装结构位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车体顶部的一侧,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安装结构和所述车体之间,所述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主体部压紧于所述车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地板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结构包括多个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为所述主体部冲压变形形成的冲压结构;
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地板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凸出部位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车体顶部的一侧,且所述凸出部背向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地板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的所述凸出部具有背向所述主体部的顶面,以及在所述车体宽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通过所述顶面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地板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主体部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主体部形成第二夹角;
所述顶面平行于所述主体部所在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地板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多个安装杆;
所述安装杆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车体顶部的一侧,多个所述安装杆在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排布,所述安装杆在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所述安装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车体,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车体,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安装杆和所述车体之间,所述安装杆用于将所述主体部压紧于所述车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地板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安装杆包括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和所述第二安装杆在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上间隔且均匀排布,所述第一安装杆和所述第二安装杆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车体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地板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绕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外边缘;所述后地板面板还包括连接件;
所述连接板用于与所述车体的安装面相连,所述连接板相对于所述安装面朝向所述车体的顶部,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车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地板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包括隆起部;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隆起部相连,且所述连接板绕设于所述隆起部的外周侧,所述隆起部相对于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车体的顶部隆起;
所述形变结构设置于所述隆起部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地板面板,所述车体包括后地板,所述后地板面板设置于所述后地板。
CN202322414566.6U 2023-09-05 2023-09-05 后地板面板及车辆 Active CN220662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4566.6U CN220662655U (zh) 2023-09-05 2023-09-05 后地板面板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4566.6U CN220662655U (zh) 2023-09-05 2023-09-05 后地板面板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2655U true CN220662655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9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14566.6U Active CN220662655U (zh) 2023-09-05 2023-09-05 后地板面板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2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34571B (zh) 用于电池模块的夹紧装置、电池模块和机动车
CN109546029B (zh) 新能源车辆及动力电池包
US8551632B2 (en) Battery cooling system
US9132864B2 (en) Vehicle structure including a battery
CN214254595U (zh) 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包
CN1621273A (zh) 保险杠横梁的安装结构
CN220662655U (zh) 后地板面板及车辆
CN108819684B (zh) 车辆前部结构
KR100649211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CN209071465U (zh) 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CN103938540A (zh) 防屈曲大变形金属剪切阻尼器
CN211376697U (zh) 电池包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3799223U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机构及汽车
CN118117235A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111877189B (zh) 一种独柱墩桥梁的防倾覆耗能加固装置
CN214477747U (zh) 一种电池固定结构及电动车
CN219279217U (zh) 一种罐笼阻车缓冲器
CN215513249U (zh) 车架连接结构及燃料电池车
CN219584316U (zh) 后地板纵梁、后地板结构及车辆
CN220549025U (zh) 保险杠安装支架、前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CN218242059U (zh) 电池包壳体及电池包
CN220474673U (zh) 压紧板簧及电堆
CN218274924U (zh) 电池包及车辆
CN216055061U (zh) 一种电池模组端板
CN217778760U (zh) 门槛梁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