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57630U - 试管架 - Google Patents

试管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57630U
CN220657630U CN202322321632.5U CN202322321632U CN220657630U CN 220657630 U CN220657630 U CN 220657630U CN 202322321632 U CN202322321632 U CN 202322321632U CN 220657630 U CN220657630 U CN 220657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ube
rack
support column
frame
rac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16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艳鹏
潘建华
张静文
郑倩
李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ingmed Diagnostics Centr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ingmed Diagnostics Centr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ingmed Diagnostics Centr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ingmed Diagnostics Centr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16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57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57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57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管架,属于实验设备的技术领域,其中,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机构转动配合,第二架体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机构转动配合,第一架体的第二端与第二架体的第二端铰接;第一架体包括第一架框、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均安装于第一架框的内侧,并纵横交错分布,且第一横杆、第一竖杆以及第一架框之间形成插孔;第一架框的内侧具有凹槽,凹槽沿第一架框的周向延伸设置,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内,并与凹槽的底壁滑动配合;此凹槽使第一横杆在第一方向移动,第一竖杆在第二方向移动,调节插孔的大小,使试管架放置不同大小管径的试管。

Description

试管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管架。
背景技术
试管架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常用的基本器材,有木制、竹制、塑料以及钢制等形式。通常采用内设支柱或小孔等结构,用于放置、观察、晾干试管。但现有的试管架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常见的试管架多数为平面一体式结构,其容纳量是固定的,当试管用量较多时,需要额外增设试管架,不仅容易发生混乱,而且会占用更多的实验台面积;2、针对已有的分层式、折叠式试管架,由于层级之间缺乏一定的弹性限位结构,在伸展、收缩时,可能发生碰撞、挤压导致试管架局部卡塞或损伤。
虽然,中国专利号为202020344593.4,其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试管架,该折叠式试管架可以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但该试管架中的插孔无法调节,从而导致该试管架只能用于放置同一种管径的试管,不同管径的试管无法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管架,实现了试管架的折叠收纳,且任意调节插孔的大小,可以放置不同大小管径的试管,提高试管架的灵活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试管架,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架体包括第一架框、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一竖杆均安装于所述第一架框的内侧,并纵横交错分布,且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一竖杆以及所述第一架框之间形成插孔;
其中,所述第一架框的内侧具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架框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横杆或所述第一竖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的底壁滑动配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上壁或下壁具有多个垫块,多个所述垫块沿所述第一架框的周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垫块用于与所述第一横杆或所述第一竖杆抵接,所述垫块至少部分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垫块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垫块的外弧面朝向所述凹槽内,且相邻的两块垫块之间具有间隙。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试管架还具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转动配合,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的下方。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架体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转动配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柱、第四支撑柱、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架体转动配合,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转动配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试管架还具有斜支撑件,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柱或第二支撑柱,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二端安装于第一连杆或所述第二连杆上,且所述斜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连杆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试管架还具有铰链,所述铰链包括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架体的底部,所述第二活动件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架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活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活动件的第二端转动配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试管架还具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架体转动配合,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二架体的上端面抵接;和/或;
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架体转动配合,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架体的上端面抵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架体或所述第二架体的上端面具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沿所述第一架体或所述第二架体的周向延伸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1、采用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分别用于支撑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分别与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结构转动配合,且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铰接,施加一个作用力至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之间铰接点,从而使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以铰接点相互靠拢并折叠,第一支撑机构与第二支撑结构相互靠近,从而将试管架折叠收纳。而且第一框架的内侧具有凹槽,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内,并用于与凹槽的底壁滑动配合,从而使第一横杆在第一方向移动,第一竖杆在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在移动过程中可以调节插孔的大小,使试管架可以放置不同大小管径的试管,提高试管架的灵活性。
2、为了使试管架的插孔调节后,限制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移动;在凹槽的上壁或下壁设置多个垫块,垫块用于与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抵接,而且,垫块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在移动到预设位置,并调节好插孔的大小后,第一横杆或第一竖杆挤压垫块,垫块受到挤压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限制第一横杆或第一竖杆的移动,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保持静止状态;而且,试管是插入插孔中,试管放置后也处于静止状态,使试管架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可以稳定的支撑试管。
3、将垫块设置为半圆形,使垫块的外弧面朝向凹槽内,在第一横杆或第一竖杆位于凹槽时,第一横杆受到垫块最顶部外弧面的挤压,从而限制第一横杆移动;同时相邻两块垫块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减少第一横杆的受力点,避免第一横杆在凹槽内卡的太紧,从而使垫块可以限制第一横杆的移动,同时用能确保第一横杆在凹槽内的稳定性,避免在凹槽内轻易滑动。
4、为了提高试管架的稳定性,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分别与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转动配合,且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铰接,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采用同样的方式安装,在提高试管架的稳定性的情况下,还不影响试管架的折叠收纳;而且,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位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下方,在试管放入插孔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还可以用于支撑试管,提高试管在插孔内的稳定性。
5、采用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固定,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固定,用于提高第一支撑机构的稳定性;而且,采用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架体转动配合,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底板转动配合,可以提高第一支撑柱或第二支撑柱与第一架体或第一底板的转动配合面,提高第一支撑机构的结构稳定性。
6、采用斜支撑件分别安装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连杆上,并形成三角形支结构,可以用于提高第一支撑机构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支撑强度。
7、通过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使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转动配合,而且,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分别安装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底部,使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向上收纳折叠,当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平铺后,第一架体将于第二架体相抵,使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水平铺开,并用于放置试管。
8、采用限位件与第一架体转动配合,当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水平铺开后,限位件的第二端与第二架体的上端面抵接,从而限制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向上活动折叠,提高试管架在展开口的稳定性;当试管架需要折叠收纳时,拨动限位件,使限位件与第二架体的上端面分离,从而实现试管架的折叠收纳。
9、在第一架体或第二架体的上端面设置刻度尺,使试管架在调试过程中,通过参考刻度尺,调节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在横向或竖向方向的位置,通过刻度尺了解插孔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试管架的展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试管架的折叠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试管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另一实施例中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另一实施例中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试管架;10、第一支撑机构;20、第二支撑机构;11、第一支撑柱;12、第二支撑柱;13、第三支撑柱;14、第四支撑柱;15、第一连杆;16、第二连杆;17、第三连杆;18、第四连杆;2、第一底板;3、第二底板;4、斜支撑件;5、第一架体;51、第一架框;52、第一横杆;53、第一竖杆;54、凹槽;55、第一垫块;56、第二垫块;57、间隙;6、第二架体;61、第二架框;62、第二横杆;63、第二竖杆;7、插孔;8、铰链;81、第一活动件;82、第二活动件;9、刻度尺;30、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固定于”、“连接于”,可以是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也可以是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试管架100,包括第一支撑机构10、第二支撑机构20、第一架体5和第二架体6,第一架体5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机构10转动配合,第二架体6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机构20转动配合,第一架体5的第二端与第二架体6的第二端铰接;第一架体5包括第一架框51、第一横杆52和第一竖杆53,第一横杆52和第一竖杆53均安装于第一架框51的内侧,并纵横交错分布,第二架体6包括第二架框61、第二横杆62和第二竖杆63,第二横杆62和第二竖杆63均安装于第二架框61的内侧,并纵横交错分布;且第一横杆52、第一竖杆53以及第一架框51之间形成插孔7;此插孔7用于放置试管,第一架框51的内侧具有凹槽54,凹槽54沿第一架框51的周向延伸设置,第一横杆52和第一竖杆53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54内,并与凹槽54的底壁滑动配合。采用第一支撑机构10和第二支撑机构20分别用于支撑第一架体5和第二架体6,第一架体5和第二架体6分别与第一支撑机构10和第二支撑结构20转动配合,且第一架体5与第二架体6铰接,施加一个作用力至第一架体5与第二架体6之间铰接点,从而使第一架体5与第二架体6以铰接点相互靠拢并折叠,第一支撑机构10与第二支撑结构20相互靠近,从而将试管架100折叠收纳。而且第一框架51的内侧具有凹槽54,第一横杆52和第一竖杆53的至少部分位于凹槽54内,并用于与凹槽54的底壁滑动配合,从而使第一横杆52在第一方向移动,第一竖杆53在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横杆52和第一竖杆53在移动过程中可以调节插孔7的大小,使试管架100可以放置不同大小管径的试管,提高试管架100的灵活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横向,第二方向为竖向。
如图3和图4所示,凹槽54的上壁具有多个第一垫块55,其下壁具有多个第二垫块56,第一垫块55与第二垫块56相对设置,多个第一垫块55或第二垫块56沿第一架框51的周向延伸设置,且第一垫块55或第二垫块56用于与第一横杆52或第一竖杆53抵接,第一垫块55或第二垫块56至少部分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为了使试管架100的插孔7调节后,限制第一横杆52和第一竖杆53移动;在凹槽54的上壁或下壁设置多个第一垫块55或第二垫块56,第一垫块55或第二垫块56用于与第一横杆52和第一竖杆53抵接,而且,垫块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第一横杆52和第一竖杆53在移动到预设位置,并调节好插孔7的大小后,第一横杆52或第一竖杆53挤压垫块,垫块受到挤压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限制第一横杆52或第一竖杆53的移动,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第一横杆52和第一竖杆53保持静止状态;而且,试管是插入插孔7中,试管放置后也处于静止状态,使试管架100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可以稳定的支撑试管。
如图4所示,第一垫块55或第二垫块56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第一垫块55或第二垫块56的外弧面朝向凹槽54内,且相邻的两块垫块之间具有间隙57。在第一横杆52或第一竖杆53位于凹槽54时,第一横杆52受到垫块最顶部外弧面的挤压,从而限制第一横杆52移动;同时,相邻两块垫块之间具有间隙57,从而减少第一横,52的受力点,避免第一横杆52在凹槽54内卡的太紧,从而使垫块可以限制第一横杆52的移动,同时用能确保第一横杆52在凹槽54内的稳定性,避免在凹槽54内轻易滑动。同理,垫块也可以用于限制第一竖杆53的一定,避免第一竖杆53在凹槽54内轻易滑动。
如图1和图2所示,试管架100还具有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第一底板2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机构10转动配合,第二底板3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机构20转动配合,第一底板2的第二端与第二底板3的第二端铰接;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分别位于第一架体5和第二架体6的下方。为了提高试管架100的稳定性,在第一架体5和第二架体6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分别与第一支撑机构10和第二支撑机构20转动配合,且第一底板2与第二底板3铰接,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与第一架体5和第二架体6采用同样的方式安装,提高试管架100底部的支撑强度,在提高试管架100的稳定性的情况下,还不影响试管架100的折叠收纳;而且,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位于第一架体5和第二架体6的下方,在试管放入插孔7后,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还可以用于支撑试管,提高试管在插孔7内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5通过铰链8与第一架体5转动配合,第二连接杆16通过铰链8与第一底板2转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板2和第二底板3的上端面具有缓冲垫,此缓冲垫用于放置试管,使试管与第一底板2或第二底板3柔性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机构10包括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一连杆15和第二连杆16,第一连杆1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的顶部固定,第二连杆16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的底部固定;第一连杆15的另一端与第一架体5转动配合,第二连杆16的另一端与第一底板2转动配合。第二支撑机构20包括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第三连杆17和第四连杆18,第三连杆17的一端分别与第三支撑柱13和第四支撑柱14的顶部固定,第四连杆18的一端分别与第三支撑柱13和第四支撑柱14的底部固定;第三连杆17的另一端与第二架体6转动配合,第四连杆18的另一端与第二底板3转动配合。采用第一连杆15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的顶部固定,第二连杆16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的底部固定,用于提高第一支撑机构10的稳定性;而且,采用第一连杆15的另一端与第一架体5转动配合,第二连杆16的另一端与第一底板2转动配合,可以提高第一支撑柱11或第二支撑柱12与第一架体5或第一底板2的转动配合面,从而提高第一支撑机构10的结构稳定性。同理,第三连杆17和第四连杆18的作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1和图2所示,试管架100还具有斜支撑件4,斜支撑件4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一支撑柱11或第二支撑柱12,斜支撑件4的第二端安装于第一连杆15或第二连杆16上,且斜支撑件4、第一支撑柱11以及第二连杆16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同理,斜支撑件4的两端可以分别安装于第三支撑柱13和第四连杆18,采用斜支撑件4分别安装于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连杆16上,并形成三角形支结构,可以用于提高第一支撑机构10或第二支撑机构20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支撑强度。
如图2和图5所示,试管架100还具有铰链8,铰链8包括第一活动件81和第二活动件82,第一活动件81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一架体5的底部,第二活动件82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二架体6的底部,第一活动件81的第二端与第二活动件82的第二端转动配合。通过第一活动件81和第二活动件82使第一架体5与第二架体6转动配合,而且,第一活动件81和第二活动件82分别安装于第一架体5和第二架体6的底部,使第一架体5和第二架体6向上收纳折叠,当第一架体5与第二架体6平铺后,第一架体5将于第二架体6相抵,使第一架体5和第二架体6水平铺开,并用于放置试管。
如图3所示,试管架100还具有限位件30,限位件30的第一端与第一架体5转动配合,限位件30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二架体6的上端面抵接;和/或;限位件30的第一端与第二架体6转动配合,限位件30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架体5的上端面抵接。采用限位件30与第一架体5转动配合,当第一架体5与第二架体6水平铺开后,限位件30的第二端与第二架体6的上端面抵接,从而限制第一架体5与第二架体6向上活动折叠,提高试管架100在展开后的稳定性;当试管架100需要折叠收纳时,拨动限位件30,使限位件30与第二架体6的上端面分离,从而实现试管架100的折叠收纳。
如图3所示,第一架体5或第二架体6的上端面具有刻度尺9,刻度尺9沿第一架体5或第二架体6的周向延伸设置;使试管架100在调试过程中,通过参考刻度尺9,调节第一横杆52和第一竖杆53在横向或竖向方向的位置,通过刻度尺9更加直观的清楚插孔7的大小。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斜支撑4的第一端与第一支撑柱11转动配合,第二连杆16上具有凸柱,斜支撑4的第二端具有与凸柱配合勾环,使斜支撑4的第二端可以与凸柱可拆卸式连接;当斜支撑4的与第二连杆16拆卸后,第一支撑机构10可以再次折叠,在斜支撑4可以拆卸的情况下,第一支撑柱11、第一连杆15、第二支撑柱12以及第二连杆16之间首尾可转动式的连接。同理,第二支撑机构20上的斜支撑4也采用上述连接方式,使第二支撑机构20再次折叠。在试管架100实现二次折叠的情况下,试管架100整体高度降低,但横向宽度变长,可以使试管架100放置于高度较小的空间内进行收纳。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试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架体包括第一架框、第一横杆和第一竖杆,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一竖杆均安装于所述第一架框的内侧,并纵横交错分布,且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一竖杆以及所述第一架框之间形成插孔;
其中,所述第一架框的内侧具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架框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横杆或所述第一竖杆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的底壁滑动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上壁或下壁具有多个垫块,多个所述垫块沿所述第一架框的周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垫块用于与所述第一横杆或所述第一竖杆抵接,所述垫块至少部分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垫块的外弧面朝向所述凹槽内,且相邻的两块垫块之间具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还具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转动配合,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底板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架体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底板转动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柱、第四支撑柱、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柱和所述第四支撑柱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架体转动配合,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板转动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还具有斜支撑件,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柱或第二支撑柱,所述斜支撑件的第二端安装于第一连杆或所述第二连杆上,且所述斜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二连杆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还具有铰链,所述铰链包括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所述第一活动件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架体的底部,所述第二活动件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架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活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活动件的第二端转动配合。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架还具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架体转动配合,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二架体的上端面抵接;和/或;
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架体转动配合,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架体的上端面抵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或所述第二架体的上端面具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沿所述第一架体或所述第二架体的周向延伸设置。
CN202322321632.5U 2023-08-28 2023-08-28 试管架 Active CN220657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1632.5U CN220657630U (zh) 2023-08-28 2023-08-28 试管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1632.5U CN220657630U (zh) 2023-08-28 2023-08-28 试管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57630U true CN220657630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40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1632.5U Active CN220657630U (zh) 2023-08-28 2023-08-28 试管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576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657630U (zh) 试管架
CN210091471U (zh) 一种管理科学与工程用易折叠教学板
CN202576956U (zh) 一种折叠晾衣架支撑结构
CN208034618U (zh) 工作台式存储架
US20050056606A1 (en) Collapsible closet frame
CN214548466U (zh) 可伸缩及折叠的蚊帐支架
CN102219162B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102877875A (zh) 薄煤层支架抬底机构及薄煤层支架
CN108937493A (zh) 一种可调节的晾袜架
CN216245144U (zh) 一种可折叠晒架
CN213168111U (zh) 一种折叠式拉杆车
CN103569178A (zh) 一种组合式纺织推车
CN205788997U (zh) 折叠展示架
CN211801015U (zh) 一种折叠式比色管架
CN207337866U (zh) 一种展会海报支撑架
CN106319895A (zh) 可伸缩晾衣架
CN200943336Y (zh) 大型帐篷架杆
CN216573197U (zh) 比色管架
CN204152302U (zh) 凉篷架顶部机构及包括该凉篷架顶部机构的凉篷架
CN110454078B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梯子
CN216132259U (zh) 一种纺织面料加工用晾晒装置
CN109573413A (zh) 一种用于环保垃圾桶的固定装置
CN209678119U (zh) 多功能衣架
CN108577450A (zh) 多功能衣架
CN204825651U (zh) 链板式大桥施工挂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