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56313U - 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56313U
CN220656313U CN202320883471.6U CN202320883471U CN220656313U CN 220656313 U CN220656313 U CN 220656313U CN 202320883471 U CN202320883471 U CN 202320883471U CN 220656313 U CN220656313 U CN 220656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nursing device
bas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34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梅
栗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eng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eng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eng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engt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34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56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56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56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支腿和座垫,所述底座一端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相对开设有两个T型滑槽,两个所述T型滑槽分别滑动安装有两块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滑座,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运动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手轮使丝杆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筒移动,通过螺纹套筒使滑座带动两块支撑板移动,通过两块支撑板的移动带动运动板移动,通过旋钮使六方转动轴带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的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方形齿条伸缩移动,使座垫可以上下调节高度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训练康复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简称手术,俗称开刀,凡指透过外科设备或外科仪器,经外科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的操作下,进入人体或其他生物组织,以外力方式排除病变、改变构造或植入外来物的处理过程,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外科手术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术后恢复,术后的护理将直接影响着患者手术后的恢复状况,其中腿部的术后护理一般采用相应的护理装置进行针对性护理。医院中患者在接受下肢外科手术后,由于术后创伤较大,易造成正常血管、神经、肌肉受损,引起术后患者下肢体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症状,使下肢活动受限,患者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恢复疗养期,但是由于患者下肢未恢复不能够下地行走,下肢的肌肉长时间得不到锻炼,增加了术后恢复时间。
在公开号为CN217489677U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柱以及坐垫,支撑柱固定设于支撑板上端,坐垫固定装配于支撑柱上端,坐垫前端固定设有安装块,安装块左右两端均转动设有锻炼机构;锻炼机构包括立柱、C形护腿、固定块、弹簧以及滑板,立柱上侧转动设于安装块,立柱前端开设有限位槽,C形护腿装配于限位槽内部,立柱前端装配有与C形护腿相匹配的固定组件,固定块固定设于C形护腿下端,弹簧固定装配于固定块上端,滑板滑动设于C形护腿下侧,滑板下端与弹簧上端固定连接,该装置能够便于患者进行腿部的抬起与踩压的康复训练,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在以上专利中,患者坐在座垫上通过踩压弹簧对腿部进行康复训练,由于不同患者的腿部长度不一样,上述专利不能调节腿部训练装置的位置,无法满足不同患者的训练需求,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训练康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支腿和座垫,所述底座一端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相对开设有两个T型滑槽,两个所述T型滑槽分别滑动安装有两块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滑座,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运动板,所述底座中间位置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开口,所述套筒与座垫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开口的内部设有带动滑座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运动板的两侧设有弹力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座垫下表面的方形齿条,所述方形齿条插设于套筒的内部设置,所述套筒靠近滑座一侧的外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座,两个所述支座之间转动安装有齿轮,两个所述支座之间转动安装有六方转动轴,所述六方转动轴贯穿齿轮的外表面并与其滑动安装,所述六方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支座的外表面并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旋钮与支座之间设有限位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开口相对两端内壁之间的丝杆,所述滑座位于开口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筒,所述丝杆插设于螺纹套筒的内部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丝杆远离套筒的一端贯穿底座的外表面并固定安装有手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力组件包括套设于运动板两侧的两根扭力弹簧,两根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运动板和支撑板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六方转动轴一端的方形限位块,所述方形限位块的外表面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固定安装于旋钮和支座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块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T型滑轨,所述T型滑轨与T型滑槽的内壁滑动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使用时,通过手轮的输出带动丝杆转动,使丝杆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筒移动,通过螺纹套筒的移动带动滑座移动,使滑座带动两块支撑板移动,通过两块支撑板的移动带动运动板移动,运动板通过扭力弹簧使患者的腿部可以往复运动,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腿长来调节运动板的距离,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训练康复效果。
2.在使用时,通过旋钮的转动带动六方转动轴转动,使六方转动轴带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的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方形齿条上下移动,使座垫可以上下调节高度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的运动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的高度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的限位组件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腿;3、手轮;4、滑座;5、支撑板;6、运动板;7、螺纹套筒;8、扭力弹簧;9、T型滑槽;10、开口;11、丝杆;12、座垫;13、套筒;14、方形齿条;15、旋钮;16、支座;17、齿轮;18、六方转动轴;19、拉簧;20、方形限位块;21、T型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5,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支腿2和座垫12,底座1一端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套筒13,底座1的上表面相对开设有两个T型滑槽9,两个T型滑槽9分别滑动安装有两块支撑板5,两块支撑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滑座4,两块支撑板5之间转动安装有运动板6,底座1中间位置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开口10,套筒13与座垫12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机构,开口10的内部设有带动滑座4移动的驱动机构,运动板6的两侧设有弹力组件,套筒13的形状和方形齿条14匹配。
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座垫12下表面的方形齿条14,方形齿条14插设于套筒13的内部设置,套筒13靠近滑座4一侧的外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座16,两个支座16之间转动安装有齿轮17,两个支座16之间转动安装有六方转动轴18,六方转动轴18贯穿齿轮17的外表面并与其滑动安装,六方转动轴18的一端贯穿支座16的外表面并固定安装有旋钮15,旋钮15与支座16之间设有限位组件,通过旋钮15更加方便的调节高度。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开口10相对两端内壁之间的丝杆11,滑座4位于开口10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筒7,丝杆11插设于螺纹套筒7的内部并与其螺纹连接,丝杆11远离套筒13的一端贯穿底座1的外表面并固定安装有手轮3。
本实施例中,弹力组件包括套设于运动板6两侧的两根扭力弹簧8,两根扭力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运动板6和支撑板5相抵。
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六方转动轴18一端的方形限位块20,方形限位块20的外表面套设有拉簧19,拉簧19的两端固定安装于旋钮15和支座16之间,拉簧19使方形限位块20处于拉紧状态。
本实施例中,两块支撑板5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T型滑轨21,T型滑轨21与T型滑槽9的内壁滑动安装。
从以上的描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在使用时,医护人员根据不同患者的腿长,通过手轮3的输出带动丝杆11转动,使丝杆11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筒7移动,通过螺纹套筒7的移动带动滑座4移动,使滑座4带动两块支撑板5移动,通过两块支撑板5的移动带动运动板6移动,运动板6通过扭力弹簧8使患者的腿部可以往复运动,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腿长来调节运动板6的距离,通过旋钮15的转动带动六方转动轴18转动,使六方转动轴18带动齿轮17转动,通过齿轮17的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方形齿条14伸缩移动,使座垫12可以上下调节高度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训练康复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支腿(2)和座垫(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端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套筒(1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相对开设有两个T型滑槽(9),两个所述T型滑槽(9)分别滑动安装有两块支撑板(5),两块所述支撑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滑座(4),两块所述支撑板(5)之间转动安装有运动板(6),所述底座(1)中间位置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开口(10),所述套筒(13)与座垫(12)之间设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开口(10)的内部设有带动滑座(4)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运动板(6)的两侧设有弹力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座垫(12)下表面的方形齿条(14),所述方形齿条(14)插设于套筒(13)的内部设置,所述套筒(13)靠近滑座(4)一侧的外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座(16),两个所述支座(16)之间转动安装有齿轮(17),两个所述支座(16)之间转动安装有六方转动轴(18),所述六方转动轴(18)贯穿齿轮(17)的外表面并与其滑动安装,所述六方转动轴(18)的一端贯穿支座(16)的外表面并固定安装有旋钮(15),所述旋钮(15)与支座(16)之间设有限位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开口(10)相对两端内壁之间的丝杆(11),所述滑座(4)位于开口(10)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筒(7),所述丝杆(11)插设于螺纹套筒(7)的内部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丝杆(11)远离套筒(13)的一端贯穿底座(1)的外表面并固定安装有手轮(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组件包括套设于运动板(6)两侧的两根扭力弹簧(8),两根所述扭力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运动板(6)和支撑板(5)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六方转动轴(18)一端的方形限位块(20),所述方形限位块(20)的外表面套设有拉簧(19),所述拉簧(19)的两端固定安装于旋钮(15)和支座(1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支撑板(5)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T型滑轨(21),所述T型滑轨(21)与T型滑槽(9)的内壁滑动安装。
CN202320883471.6U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Active CN220656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3471.6U CN220656313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3471.6U CN220656313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56313U true CN220656313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26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3471.6U Active CN220656313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563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52588B (zh) 骨科辅助牵引装置
CN109124847B (zh) 脊柱四肢多功能训练器
CN212679981U (zh)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下肢锻炼装置
CN111888192A (zh) 一种骨科康复用锻炼装置
CN111759673A (zh) 骨科脊柱术后防护装置
CN105769412A (zh) 一种筋骨复位床
CN110102022A (zh) 一种渐进式下肢训练装置
CN212090147U (zh) 一种多轨迹运动模式的下肢康复训练器械
CN220656313U (zh) 一种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CN208081467U (zh) 一种骨科辅助康复训练装置
CN215461794U (zh) 一种骨科髋关节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CN115089361A (zh)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牵引支架设备
CN109984919B (zh) 一种膝关节康复装置
CN211750334U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牵引架
CN113180963A (zh) 一种用于医学类骨科的辅助牵引装置
CN112294597A (zh) 一种骨科术后康复用手臂锻炼同步驱动腿部屈伸训练设备
CN209187372U (zh) 一种可调脊柱外科用支架
CN112155821A (zh) 一种医疗骨科用的骨科牵引架
CN114366474A (zh) 神经外科术后多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CN22025665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骨科下肢康复椅
CN215781263U (zh) 一种骨科患者腿部肌力锻炼装置
CN219630543U (zh) 一种骨科用腿部康复锻炼装置
CN216985328U (zh) 一种腰椎骨科护理床用便于定向调节的牵引机构
CN220899067U (zh) 一种易于包裹腰部的低温等离子手术用腰垫
CN213555199U (zh) 一种儿科康复运动锻炼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