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53525U - 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及音频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及音频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53525U
CN220653525U CN202322336821.XU CN202322336821U CN220653525U CN 220653525 U CN220653525 U CN 220653525U CN 202322336821 U CN202322336821 U CN 202322336821U CN 220653525 U CN220653525 U CN 220653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audio
noise reduction
sound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368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厚辉
周欣瑞
陈圣凯
张海滔
杨思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ke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ke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ke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ke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368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53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53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53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耳机充电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及音频组件,针对现有测试中测试时间长且测试成本高的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包括盒体;盒体设置有分别收容左耳机、右耳机的两组耳机槽;左耳机和右耳机均为主动降噪耳机;两组耳机槽关于预设平面呈旋转对称分布;预设平面为盒体在长度方向上的对称面;左耳机、右耳机分别位于两组耳机槽时,左耳机、右耳机交错排列,左耳机的发声方向朝向右耳机的入音方向,右耳机的发声方向朝向左耳机的入音方向。通过前述方案,可以缩短测试时间,又可以降低测试成本。

Description

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及音频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充电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及音频组件。
背景技术
主动降噪耳机采用了主动噪音消除技术,能够通过内置的麦克风和电子处理来实时检测环境中的外部噪声,并发出相反的声波以抵消或降低噪音。
针对主动降噪耳机的降噪性能测试,目前常用的方式为:将受测的主动降噪耳机放置在耳机治具上,耳机治具构造与人耳相近,然后将放有主动降噪耳机的耳机治具放入无响箱内;测试时,会由人工嘴(即喇叭)发出噪音,主动降噪耳机在接收到噪声并经内部芯片运算处理后,会发出一组与噪声反相的声波,以达到抗噪的效果,抗噪后的声波会由耳机治具收音,并传入后端声学仪器(包括声卡、放大器、音讯分析仪等),最后由计算机判断抗噪前后的效果。
上述测试方式存在一些缺点,如需要另外增加用于测试的无响箱,声学仪器配置复杂,成本较高;又如无响箱的开阖、噪声的发声与采样计算、人工摆放主动降噪耳机和耳机治具,都较为耗时。
因此,仍需研发出一种新的测试用具,以解决现有测试中测试时间长且测试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及音频组件,以解决现有测试中测试时间长且测试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包括盒体;所述盒体设置有分别收容左耳机、右耳机的两组耳机槽;左耳机和右耳机均为主动降噪耳机;两组所述耳机槽关于预设平面呈旋转对称分布;预设平面为所述盒体在长度方向上的对称面;左耳机、右耳机分别位于两组所述耳机槽时,左耳机、右耳机交错排列,左耳机的发声方向朝向右耳机的入音方向,右耳机的发声方向朝向左耳机的入音方向。
可选的,所述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还包括与所述盒体相互盖合的盒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音频组件,包括成对的左耳机、右耳机,所述音频组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
可选的,所述左耳机包括在预设条件下朝向第一方向发出第一音频的第一发声单体、在预设条件下供第二音频进入的第一入音孔;所述右耳机包括在预设条件下朝向第二方向发出第三音频的第二发声单体、在预设条件下供第四音频进入的第二入音孔;其中,预设条件为所述左耳机、所述右耳机分别位于两组所述耳机槽,第一方向为所述右耳机的入音方向,第二方向为所述左耳机的入音方向,所述第一入音孔位于所述左耳机的入音方向,所述第二入音孔位于所述右耳机的入音方向。
可选的,所述左耳机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入音孔对应的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所述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用于接收经由所述第一入音孔进入的第二音频;所述右耳机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入音孔对应的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所述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用于接收经由所述第二入音孔进入的第四音频。
可选的,第二音频包括第三音频,所述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还用于生成并发出与第三音频对应的第一降噪音频,第二音频还包括与第一降噪音频对应的回声;第四音频包括第一音频,所述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还用于生成并发出与第一音频对应的第二降噪音频,第四音频还包括与第二降噪音频对应的回声。
可选的,所述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包括第一收音模块、第一运算模块、第一发声模块;所述第一收音模块和所述第一发声模块,均与所述第一运算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收音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音频,所述第一运算模块用于生成第一降噪音频,所述第一发声模块用于发出第一降噪音频;所述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包括第二收音模块、第二运算模块、第二发声模块;所述第二收音模块和所述第二发声模块,均与所述第二运算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收音模块用于接收第四音频,所述第二运算模块用于生成第二降噪音频,所述第二发声模块用于发出第二降噪音频。
可选的,所述第一运算模块包括第一主动降噪运算单元、第一回声消除运算单元;所述第一主动降噪运算单元用于生成第一降噪音频,所述第一回声消除运算单元用于消除第一降噪音频对应的回声。
可选的,所述第二运算模块包括第二主动降噪运算单元、第二回声消除运算单元;所述第二主动降噪运算单元用于生成第二降噪音频,所述第二回声消除运算单元用于消除第二降噪音频对应的回声。
可选的,所述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还包括主控板;所述主控板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内部;所述左耳机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板通讯连接的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还包括第一通讯单元,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第一发声单体,均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收音模块、所述第一运算模块以及所述第一发声模块,均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电连接;所述右耳机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板通讯连接的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还包括第二通讯单元,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发声单体,均与所述第二通讯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收音模块、所述第二运算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发声模块,均与所述第二通讯单元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充电舱,可以缩短测试时间,又可以降低测试成本。具体的,耳机充电舱除了作为充电舱,还取代了无响箱,为左耳机、右耳机提供了放置位置,并且,将左耳机、右耳机放入耳机槽中,过程简单,操作性强;同时,由于两组耳机槽关于预设平面呈旋转对称分布,使得左耳机、右耳机分别位于两组耳机槽时,左耳机、右耳机交错排列,左耳机的发声方向朝向右耳机的入音方向,右耳机的发声方向朝向左耳机的入音方向,使得左耳机可以为右耳机提供测试音频,右耳机可以为左耳机提供测试音频,因此,无须再另外设置人工嘴和后端声学仪器,大幅降低了测试成本;并且,在测试完成之后,才需要将左耳机、右耳机一起取出,与以往只能对一只耳机测试,且测试完成后需要取出,以让另一只耳机放入相比,测试步骤也更为精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的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音频组件中左耳机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音频组件中右耳机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如图1所示,包括盒体10;盒体10设置有分别收容左耳机11、右耳机12的两组耳机槽180;左耳机11和右耳机12均为主动降噪耳机;两组耳机槽180关于预设平面呈旋转对称分布;预设平面为盒体10在长度方向上的对称面;左耳机11、右耳机12分别位于两组耳机槽180时,左耳机11、右耳机12交错排列,左耳机11的发声方向朝向右耳机12的入音方向,右耳机12的发声方向朝向左耳机11的入音方向。
通过上述提供的耳机充电舱,可以缩短测试时间,又可以降低测试成本。具体的,耳机充电舱除了作为充电舱,还取代了无响箱,为左耳机11、右耳机12提供了放置位置,并且,将左耳机11、右耳机12放入耳机槽180中,过程简单,操作性强;同时,由于两组耳机槽180关于预设平面呈旋转对称分布,使得左耳机11、右耳机12分别位于两组耳机槽180时,左耳机11、右耳机12交错排列,左耳机11的发声方向朝向右耳机12的入音方向,右耳机12的发声方向朝向左耳机11的入音方向,使得左耳机11可以为右耳机12提供测试音频,右耳机12可以为左耳机11提供测试音频,因此,无须再另外设置人工嘴和后端声学仪器,大幅降低了测试成本;并且,在测试完成之后,才需要将左耳机11、右耳机12一起取出,与以往只能对一只耳机测试,且测试完成后需要取出,以让另一只耳机放入相比,测试步骤也更为精简。
可选的,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还包括与盒体10相互盖合的盒盖13,方便通过盒盖13盖住盒体10,防止外界灰尘进入耳机槽180。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组件,如图1-图3所示,包括成对的左耳机11、右耳机12,音频组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
可选的,左耳机11包括在预设条件下朝向第一方向发出第一音频的第一发声单体14、在预设条件下供第二音频进入的第一入音孔181;
右耳机12包括在预设条件下朝向第二方向发出第三音频的第二发声单体15、在预设条件下供第四音频进入的第二入音孔(图中未示出);
其中,预设条件为左耳机11、右耳机12分别位于两组耳机槽180,第一方向为右耳机12的入音方向,第二方向为左耳机11的入音方向,第一入音孔181位于左耳机11的入音方向,第二入音孔位于右耳机12的入音方向。
上述设置中,通过第一发声单体14,使得左耳机11可以提供音频,通过第一入音孔181,使得左耳机11还可以供音频进入;通过第二发声单体15,使得右耳机12可以提供音频,通过第二入音孔,使得右耳机12还可以供音频进入。
可选的,左耳机11还包括与第一入音孔181对应的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16;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16用于接收经由第一入音孔181进入的第二音频;
右耳机12还包括与第二入音孔对应的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17;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17用于接收经由第二入音孔进入的第四音频。
上述设置中,通过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16,使得左耳机11可以接收经由第一入音孔181进入的第二音频,以进行测试;通过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17,使得右耳机12可以接收经由第二入音孔进入的第四音频,以进行测试。
可选的,第二音频包括第三音频,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16还用于生成并发出与第三音频对应的第一降噪音频,第二音频还包括与第一降噪音频对应的回声;
第四音频包括第一音频,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17还用于生成并发出与第一音频对应的第二降噪音频,第四音频还包括与第二降噪音频对应的回声。
上述设置中,通过接收第三音频并生成第一降噪音频,可以测试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16的降噪性能,通过接收第一音频并生成第二降噪音频,可以测试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17的降噪性能。
可选的,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16包括第一收音模块18、第一运算模块19、第一发声模块20;第一收音模块18和第一发声模块20,均与第一运算模块19电连接;第一收音模块18用于接收第二音频,第一运算模块19用于生成第一降噪音频,第一发声模块20用于发出第一降噪音频;
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17包括第二收音模块21、第二运算模块22、第二发声模块23;第二收音模块21和第二发声模块23,均与第二运算模块22电连接;第二收音模块21用于接收第四音频,第二运算模块22用于生成第二降噪音频,第二发声模块23用于发出第二降噪音频。
上述设置中,通过第一收音模块18可以接收第二音频,通过第一运算模块19可以生成第一降噪音频,通过第一发声模块20可以发出第一降噪音频;通过第二收音模块21可以接收第四音频,通过第二运算模块22可以生成第二降噪音频,通过第二发声模块23可以发出第二降噪音频。
可选的,第一运算模块19包括第一主动降噪运算单元24、第一回声消除运算单元25;第一主动降噪运算单元24用于生成第一降噪音频,第一回声消除运算单元25用于消除第一降噪音频对应的回声。
上述设置中,通过第一主动降噪运算单元24可以生成第一降噪音频,通过第一回声消除运算单元25可以消除第一降噪音频对应的回声,可以测试第一回声消除运算单元25的消除回声性能。
可选的,第二运算模块22包括第二主动降噪运算单元26、第二回声消除运算单元27;第二主动降噪运算单元26用于生成第二降噪音频,第二回声消除运算单元27用于消除第二降噪音频对应的回声。
上述设置中,通过第二主动降噪运算单元26可以生成第二降噪音频,通过第二回声消除运算单元27可以消除第二降噪音频对应的回声,可以测试第二回声消除运算单元27的消除回声性能。
可选的,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还包括主控板(图中未示出);主控板安装在盒体10的内部;
左耳机11还包括与主控板通讯连接的第一控制模块28;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16还包括第一通讯单元29,第一控制模块28以及第一发声单体14,均与第一通讯单元29电连接;第一收音模块18、第一运算模块19以及第一发声模块20,均与第一通讯单元29电连接;
右耳机12还包括与主控板通讯连接的第二控制模块30;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17还包括第二通讯单元31,第二控制模块30以及第二发声单体15,均与第二通讯单元31电连接;第二收音模块21、第二运算模块22以及第二发声模块23,均与第二通讯单元31电连接。
上述设置中,通过主控板,可以向第一控制模块28和第二控制模块30下发测试指令;第一通讯单元29可以接收第一控制模块28的控制指令,还可以将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目标(如第一发声单体14、第一收音模块18、第一运算模块19以及第一发声模块20);第二通讯单元31可以接收第二控制模块30的控制指令,还可以将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目标(如第二发声单体15、第二收音模块21、第二运算模块22以及第二发声模块23);第一控制模块28和第二控制模块30也可以向主控板发送测试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包括盒体;所述盒体设置有分别收容左耳机、右耳机的两组耳机槽;左耳机和右耳机均为主动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
两组所述耳机槽关于预设平面呈旋转对称分布;预设平面为所述盒体在长度方向上的对称面;左耳机、右耳机分别位于两组所述耳机槽时,左耳机、右耳机交错排列,左耳机的发声方向朝向右耳机的入音方向,右耳机的发声方向朝向左耳机的入音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还包括与所述盒体相互盖合的盒盖。
3.一种音频组件,包括成对的左耳机、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组件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音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耳机包括在预设条件下朝向第一方向发出第一音频的第一发声单体、在预设条件下供第二音频进入的第一入音孔;
所述右耳机包括在预设条件下朝向第二方向发出第三音频的第二发声单体、在预设条件下供第四音频进入的第二入音孔;
其中,预设条件为所述左耳机、所述右耳机分别位于两组所述耳机槽,第一方向为所述右耳机的入音方向,第二方向为所述左耳机的入音方向,所述第一入音孔位于所述左耳机的入音方向,所述第二入音孔位于所述右耳机的入音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音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耳机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入音孔对应的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所述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用于接收经由所述第一入音孔进入的第二音频;
所述右耳机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入音孔对应的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所述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用于接收经由所述第二入音孔进入的第四音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音频组件,其特征在于,
第二音频包括第三音频,所述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还用于生成并发出与第三音频对应的第一降噪音频,第二音频还包括与第一降噪音频对应的回声;
第四音频包括第一音频,所述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还用于生成并发出与第一音频对应的第二降噪音频,第四音频还包括与第二降噪音频对应的回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音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包括第一收音模块、第一运算模块、第一发声模块;所述第一收音模块和所述第一发声模块,均与所述第一运算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收音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音频,所述第一运算模块用于生成第一降噪音频,所述第一发声模块用于发出第一降噪音频;
所述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包括第二收音模块、第二运算模块、第二发声模块;所述第二收音模块和所述第二发声模块,均与所述第二运算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收音模块用于接收第四音频,所述第二运算模块用于生成第二降噪音频,所述第二发声模块用于发出第二降噪音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音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模块包括第一主动降噪运算单元、第一回声消除运算单元;所述第一主动降噪运算单元用于生成第一降噪音频,所述第一回声消除运算单元用于消除第一降噪音频对应的回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音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算模块包括第二主动降噪运算单元、第二回声消除运算单元;所述第二主动降噪运算单元用于生成第二降噪音频,所述第二回声消除运算单元用于消除第二降噪音频对应的回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音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还包括主控板;所述主控板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内部;
所述左耳机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板通讯连接的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微机电降噪麦克风还包括第一通讯单元,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第一发声单体,均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收音模块、所述第一运算模块以及所述第一发声模块,均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电连接;
所述右耳机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板通讯连接的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微机电降噪麦克风还包括第二通讯单元,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发声单体,均与所述第二通讯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收音模块、所述第二运算模块以及所述第二发声模块,均与所述第二通讯单元电连接。
CN202322336821.XU 2023-08-29 2023-08-29 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及音频组件 Active CN220653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6821.XU CN220653525U (zh) 2023-08-29 2023-08-29 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及音频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6821.XU CN220653525U (zh) 2023-08-29 2023-08-29 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及音频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53525U true CN220653525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3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36821.XU Active CN220653525U (zh) 2023-08-29 2023-08-29 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及音频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53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3898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a user's voice activity using an accelerometer
US93135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a user's voice activity using an accelerometer
US9812115B2 (en) Active noise-cancellation feedback signal transmission
US8249262B2 (en) Device for acoustically analyzing a hearing device and analysis method
CN100446530C (zh) 校准波束形成器的方法和消除回声的方法
GB2605041A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personal audio device diagnostics
WO2018233251A1 (zh) 无线通信耳机检测装置和方法
JP2004343700A (ja) アレイマイクロホンのセルフ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
CN108401218B (zh) 主动降噪耳机故障诊断方法
CN104640055B (zh) 一种麦克风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EP1614323B1 (en)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coustical transfer impedance
CN111800722B (zh) 前馈麦克风功能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25332B (zh) 一种蓝牙耳机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US10984779B2 (en) Audio adjustment method and associated audio adjustment device for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TWI796369B (zh) 用於確定噪音消除型音訊裝置的響應函數的方法
US20120197635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 audio signal
CN111951833A (zh) 语音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20653525U (zh) 兼备测试功能的耳机充电舱及音频组件
US20230329913A1 (en) Hearing protection and situational awareness system
US2023001190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state of bone conduction hearing device
US2023002800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taining vibration transfer functions
CN112995882B (zh) 一种智能设备音频开环测试方法
CN208489975U (zh) 一种主动降噪考试耳机
CN208299968U (zh) 一种动铁式主动降噪耳机
CN111862924A (zh) 用于主动式降噪的音频调校方法以及相关音频调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