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8748U - 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48748U
CN220648748U CN202322266643.8U CN202322266643U CN220648748U CN 220648748 U CN220648748 U CN 220648748U CN 202322266643 U CN202322266643 U CN 202322266643U CN 220648748 U CN220648748 U CN 220648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pipes
cooling water
fixedly connecte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66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超
周亚东
李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INGDOM NEW CONTRO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INGDOM NEW CONTRO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INGDOM NEW CONTRO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INGDOM NEW CONTRO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666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48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48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48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涉及水循环领域,包括设置在通风管上侧的主体,还包括若干组输水管,主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环板,两组固定环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竖管,若干组连接竖管的外侧面靠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连管和下连管,若干组输水管和若干组固定环板分别等距离分布在主体的内部,且若干组输水管分别位于若干组固定环板的内部,若干组输水管的形状均呈螺旋状设置,若干组上连管分别固定连接在若干组输水管的上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扩大了冷却水的散热范围,能够实现对冷却水的充分散热功能,且散热效果好,也能够避免挡尘网盘上积累的灰尘对冷空气的进入造成阻碍,提高了冷却水的循环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循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许多生产车间中,车间设备通常会产生大量废热,需及时用传热介质将其转移到自然环境中,以保证生产或实验过程正常运行。由于天然水具有优良的热传递性能且费用低廉,资源丰富而被用作工业废热的传热介质,在工业生产中称为冷却水。工业冷却水在各国都是工业水最大用户,除升高温度外冷却水的理化性质无甚显著变化,若采取适当降温措施,使之形成循环回用系统,是节约工业用水的重要途径。
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7275006U,公开了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达到减少污水排放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实用性,然而现有的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在使用时,冷却水通常直接经过冷却塔进行散热,使得冷却水的散热范围比较小,散热不够充分,从而影响了冷却水的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现有的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在使用时,冷却水通常直接经过冷却塔进行散热,使得冷却水的散热范围比较小,散热不够充分,从而影响了冷却水的散热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通风管上侧的主体,还包括若干组输水管,所述主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环板,两组所述固定环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竖管,若干组所述连接竖管的外侧面靠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连管和下连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若干组所述输水管和若干组固定环板分别等距离分布在主体的内部,且若干组输水管分别位于若干组固定环板的内部,若干组所述输水管的形状均呈螺旋状设置,若干组所述上连管分别固定连接在若干组输水管的上端,若干组所述下连管分别固定连接在若干组输水管的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若干组所述输水管的内侧均设置有四组竖导热杆,且四组竖导热杆等间距分布在固定环板的内侧,所述竖导热杆与输水管之间连接有若干组横导热杆,且竖导热杆的外侧且位于若干组横导热杆之间等距离套接有若干组环金属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通风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风扇,所述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一风扇,所述通风管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组通口,且若干组第一风扇分别位于若干组通口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主体和储水箱的上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储水箱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出口分别固定连接有抽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抽水管和排水管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筒和第二滤筒,所述主体的两侧面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一连管和第二连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连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滤筒和输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二连管与输水管相连接,且第一连管和第二连管均设计为软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盖板的上表面嵌设有若干组挡尘网盘,所述第一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靠近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一盖板的上表面靠近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组所述滑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尘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若干组所述挡尘网盘等距离分布在第一盖板上,两组所述滑块的一侧均贯穿开设有滑孔,且两组滑块分别通过滑孔与两组限位滑杆滑动连接,两组所述滑块分别位于两组滑槽的内部,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接有把手,所述刮尘板的截面形状呈U字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第一连管使得冷却水进入到主体的内部,再通过连接竖管配合上连管和下连管使得冷却水依次经过若干组螺旋状输水管,与此同时,通过若干组横导热杆配合四组竖导热杆分别将若干组输水管的热量传递至若干组环金属片上,并启动若干组第一风扇和两组第二风扇,以在若干组固定环板的配合下使得冷空气带走若干组输水管以及若干组环金属片上的热量,扩大了冷却水的散热范围,能够实现对冷却水的充分散热功能,散热效果好。
通过两组滑块分别与两组限位滑杆的滑动连接配合两组滑槽使得移动板在第一盖板的上表面进行横向移动,从而带动刮尘板在第一盖板的上表面进行移动,进而将若干组挡尘网盘上表面的灰尘从第一盖板上推出,能够避免挡尘网盘上积累的灰尘对冷空气的进入造成阻碍,提高了冷却水的循环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盖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输水管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的内部俯视图。
图中:1、主体;2、通风管;3、储水箱;4、第一盖板;5、第二盖板;6、抽水泵;7、抽水管;8、第一滤筒;9、排水管;10、第二滤筒;11、第一连管;12、第二连管;13、输水管;14、上连管;15、下连管;16、固定环板;17、连接竖管;18、第一风扇;19、挡尘网盘;20、移动板;21、滑块;22、滑槽;23、限位滑杆;24、刮尘板;25、第二风扇;26、竖导热杆;27、横导热杆;28、环金属片。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4,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通风管2上侧的主体1,还包括若干组输水管13,主体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环板16,两组固定环板16之间设置有连接竖管17,若干组连接竖管17的外侧面靠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连管14和下连管15。
若干组输水管13和若干组固定环板16分别等距离分布在主体1的内部,且若干组输水管13分别位于若干组固定环板16的内部,若干组输水管13的形状均呈螺旋状设置,若干组上连管14分别固定连接在若干组输水管13的上端,若干组下连管15分别固定连接在若干组输水管13的下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若干组输水管13配合若干组固定环板16以便将输水管13上的热量充分散发到外界。
若干组输水管13的内侧均设置有四组竖导热杆26,且四组竖导热杆26等间距分布在固定环板16的内侧,竖导热杆26与输水管13之间连接有若干组横导热杆27,且竖导热杆26的外侧且位于若干组横导热杆27之间等距离套接有若干组环金属片28。
本实施例中,通过横导热杆27和竖导热杆26的配合以便将输水管13内的热量传递至若干组环金属片28上。
通风管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风扇25,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一风扇18,通风管2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组通口,且若干组第一风扇18分别位于若干组通口的正上方。
本实施例中,通过若干组第一风扇18和两组第二风扇25的配合以便主体1内部空气的流动。
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3,主体1和储水箱3的上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盖板4和第二盖板5,储水箱3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水泵6,抽水泵6的进出口分别固定连接有抽水管7和排水管9,抽水管7和排水管9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筒8和第二滤筒10,主体1的两侧面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一连管11和第二连管12,第一连管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滤筒8和输水管13相连接,第二连管12与输水管13相连接,且第一连管11和第二连管12均设计为软管。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连管11和第二连管12的配合以便冷却水进出若干组输水管13。
具体的,通过第一连管11使得冷却水进入到主体1的内部,再通过连接竖管17配合上连管14和下连管15使得冷却水依次经过若干组螺旋状输水管13,与此同时,通过若干组横导热杆27配合四组竖导热杆26分别将若干组输水管13的热量传递至若干组环金属片28上,并启动若干组第一风扇18和两组第二风扇25,以在若干组固定环板16的配合下使得冷空气带走若干组输水管13以及若干组环金属片28上的热量,扩大了冷却水的散热范围,能够实现对冷却水的充分散热功能,散热效果好。
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4,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第一盖板4的上表面嵌设有若干组挡尘网盘19,第一盖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板20,移动板20的下表面靠近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1,第一盖板4的上表面靠近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2,两组滑槽2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23,移动板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尘板24。
若干组挡尘网盘19等距离分布在第一盖板4上,两组滑块21的一侧均贯穿开设有滑孔,且两组滑块21分别通过滑孔与两组限位滑杆23滑动连接,两组滑块21分别位于两组滑槽22的内部,移动板20的上表面固接有把手,刮尘板24的截面形状呈U字型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块21和限位滑杆23的滑动连接配合滑槽22以便移动板20的移动使用。
具体的,通过两组滑块21分别与两组限位滑杆23的滑动连接配合两组滑槽22使得移动板20在第一盖板4的上表面进行横向移动,从而带动刮尘板24在第一盖板4的上表面进行移动,进而将若干组挡尘网盘19上表面的灰尘从第一盖板4上推出,能够避免挡尘网盘19上积累的灰尘对冷空气的进入造成阻碍,提高了冷却水的循环散热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通风管(2)上侧的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组输水管(13),所述主体(1)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固定环板(16),两组所述固定环板(16)之间设置有连接竖管(17),若干组所述连接竖管(17)的外侧面靠近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连管(14)和下连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输水管(13)和若干组固定环板(16)分别等距离分布在主体(1)的内部,且若干组输水管(13)分别位于若干组固定环板(16)的内部,若干组所述输水管(13)的形状均呈螺旋状设置,若干组所述上连管(14)分别固定连接在若干组输水管(13)的上端,若干组所述下连管(15)分别固定连接在若干组输水管(13)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输水管(13)的内侧均设置有四组竖导热杆(26),且四组竖导热杆(26)等间距分布在固定环板(16)的内侧,所述竖导热杆(26)与输水管(13)之间连接有若干组横导热杆(27),且竖导热杆(26)的外侧且位于若干组横导热杆(27)之间等距离套接有若干组环金属片(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2)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风扇(25),所述主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一风扇(18),所述通风管(2)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组通口,且若干组第一风扇(18)分别位于若干组通口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3),所述主体(1)和储水箱(3)的上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盖板(4)和第二盖板(5),所述储水箱(3)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抽水泵(6),所述抽水泵(6)的进出口分别固定连接有抽水管(7)和排水管(9),所述抽水管(7)和排水管(9)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筒(8)和第二滤筒(10),所述主体(1)的两侧面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一连管(11)和第二连管(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管(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滤筒(8)和输水管(13)相连接,所述第二连管(12)与输水管(13)相连接,且第一连管(11)和第二连管(12)均设计为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4)的上表面嵌设有若干组挡尘网盘(19),所述第一盖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板(20),所述移动板(20)的下表面靠近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1),所述第一盖板(4)的上表面靠近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2),两组所述滑槽(22)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23),所述移动板(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尘板(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挡尘网盘(19)等距离分布在第一盖板(4)上,两组所述滑块(21)的一侧均贯穿开设有滑孔,且两组滑块(21)分别通过滑孔与两组限位滑杆(23)滑动连接,两组所述滑块(21)分别位于两组滑槽(22)的内部,所述移动板(20)的上表面固接有把手,所述刮尘板(24)的截面形状呈U字型设置。
CN202322266643.8U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 Active CN220648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6643.8U CN220648748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6643.8U CN220648748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48748U true CN220648748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9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6643.8U Active CN220648748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487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9480B (zh) 具有板管结合结构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
CN220648748U (zh) 一种生产车间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04611972U (zh) 一种具有冷却水处理装置的分体式空调
CN203964712U (zh) 一种壳管式污水换热器
CN103994673A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壳管式污水换热器
CN205014696U (zh) 一种水循环式分级冷却冷凝器
CN206981452U (zh) 铝管挤压机清洗装置
CN205519279U (zh) 用于冷却连续模具的水冷却装置
CN205014859U (zh) 一种水循环蒸发式冷凝器
CN103234305B (zh) 热能循环机组
CN103033071A (zh) 卧式椭圆管污水换热器
CN210164507U (zh) 一种汽轮机配套立式润滑油冷油器
CN202532784U (zh) 一种新型制冷系统换热设备
CN217155013U (zh) 一种利用水泥窑余热的多级发电系统
CN201582919U (zh) 一种空调器的室外机
CN2327974Y (zh) 一种散热水塔的冷却装置
CN218414286U (zh) 一种稳定散热型电容器
CN212458098U (zh) 一种冷却塔
CN109737643A (zh) 一种新型高效易清洗污水源热泵
CN102798301B (zh) 窄流道式污水换热器
CN216204486U (zh) 整体式蒸发冷凝器
CN204064076U (zh) 耐腐蚀热泵型卧式套管换热器
CN220583166U (zh) 新型空压机余热利用能源塔
CN216244673U (zh) 一种采用并排多轴叶轮旋转的蒸发式冷风机
CN216431768U (zh) 一种环保型冷渣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