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40902U - 内隔板、手提袋及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内隔板、手提袋及包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40902U
CN220640902U CN202322000277.1U CN202322000277U CN220640902U CN 220640902 U CN220640902 U CN 220640902U CN 202322000277 U CN202322000277 U CN 202322000277U CN 220640902 U CN220640902 U CN 220640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ease
plate
edge
handbag
se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002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泽涛
杜磊
冯同
刘科
范秋瑶
陈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a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002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40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40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409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隔板、手提袋及包装箱,内隔板包括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第一隔离板的一端边缘与第二隔离板的一端边缘折叠连接,且形成第一折痕;第一衬板的一边缘与第一隔离板上垂直第一折痕的一边缘折叠连接,且形成第二折痕;第二衬板的一边缘与第二隔离板上垂直第一折痕的一边缘折叠连接,且形成第三折痕;整个内隔板构造简单,设计制造成本低;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运输的成本和使用后的回收成本;而且,外包装中的两个瓶体之间由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相互隔开,可以有效防止两个瓶体之间的碰撞,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

Description

内隔板、手提袋及包装箱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包装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隔板、手提袋及包装箱。
背景技术
对于瓶类商品特别是玻璃制的瓶类商品来说,运输过程中的晃动、挤压极易导致该类商品相互碰撞破碎,通常情况下会在将该类商品放置在包装盒内,从而对商品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292730U的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酒瓶包装盒,包括盒体、上盖、下盖以及多个固定件,从而实现酒瓶在包装盒内的固定;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8662996U的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酒瓶包装盒,包括外盒和内盒,外盒包括主体和副体,酒瓶设置在内盒中,内盒滑动设置在外盒的内部。
诸如上述两种的瓶类包装盒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瓶类商品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整个包装构造相对复杂,包装部件较多,设计成本高,同时较繁杂的包装结构也会额外增加运输成本,影响收益,另外过度地包装也会导致商品使用后包装耗材的回收、降解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内隔板、手提袋及包装箱。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内隔板,包括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
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一端边缘与所述第二隔离板的一端边缘折叠连接,且形成第一折痕;所述第一折痕能够使所述第一隔离板与所述第二隔离板发生180°折叠,折叠后的第一隔离板和所述第二隔离板用于隔开所述腔体中的两个瓶体;
所述第一衬板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隔离板上垂直所述第一折痕的一边缘折叠连接,且形成第二折痕;
所述第二衬板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二隔离板上垂直所述第一折痕的一边缘折叠连接,且形成第三折痕;
第一衬板背向其沿第二折痕折叠方向的一侧、第二衬板背向其沿第三折痕折叠方向的一侧用于与腔体内壁抵接;第一衬板朝向其沿第二折痕折叠方向的一侧、第二衬板朝向其沿第三折痕折叠方向的一侧用于与瓶壁抵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折痕、所述第三折痕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的同一侧或两个对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衬板背向所述第一折痕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所在直线的距离、所述第一隔离板背向所述第一折痕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所在直线的距离、所述第二衬板背向所述第一折痕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所在直线的距离、所述第二隔离板背向所述第一折痕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所在直线的距离中至少任意两组距离相等且最大。
可选的,所述第一衬板背向所述第一折痕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所在直线的距离、所述第一隔离板背向所述第一折痕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所在直线的距离、所述第二衬板背向所述第一折痕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所在直线的距离、所述第二隔离板背向所述第一折痕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所在直线的距离均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沿所述第二折痕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瓶底到瓶肩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沿所述第二折痕方向的长度大于瓶底到瓶肩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衬板朝向所述第一折痕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所在直线之间、所述第二衬板朝向所述第一折痕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所在直线之间设有让位间隙。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手提袋,所述手提袋的内部设有如上所述内隔板;所述第一隔离板与所述第二隔离板背向所述第一折痕的边缘朝向所述手提袋的底部,所述第一衬板与所述第二衬板背向所述第一折痕的一侧与所述手提袋的内壁抵接。
可选的,所述手提袋顶部的开口边缘向所述手提袋的内部折叠形成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的夹层中设有加强板;
所述手提袋上设有手提绳,所述手提绳的端部穿过所述手提袋顶部的折痕且位于所述加强部的夹层中。
可选的,所述手提袋的底部通过密封板密封设置,所述密封板共设有四个,分别对应折叠连接在所述手提袋四个侧壁的底部边缘;
四个所述密封板中至少一个所述密封板的展开形状与打开状态下的手提袋的开口相互匹配。
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包装箱,所述包装箱包括如上所述手提袋;所述手提袋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手提袋并排设置在所述包装箱的内部;
所述包装箱的底部设有第一归整板,所述第一归整板用于限位多个所述手提袋;
所述包装箱的顶部设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折叠设置在所述包装箱的侧壁上沿;
所述包装箱的顶部设有第二归整板,所述第二归整板位于处于密封状态的密封部与所述手提袋之间,所述第二归整板用于限位所述手提袋;
所述第二归整板上设有用于让位密封部的让位豁口。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一种内隔板,包括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其中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之间通过第一折痕可以发生折叠,第一衬板与第一隔离板之间可以折叠,第二衬板与第二隔离板之间可以折叠,整个内隔板构造简单,设计制造成本低;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运输的成本和使用后的回收成本;而且,外包装中的两个瓶体之间由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相互隔开,可以有效防止两个瓶体之间的碰撞,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
另外,本公开中还提供了一种手提袋,内隔板设置在手提袋内部的腔体中,当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进行180°折叠,且当第一隔离板与第一衬板之间、第二隔离板与第二衬板之间呈45°夹角时,相邻的两个瓶体之间通过重叠的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所隔开,以避免两个瓶体之间发生碰撞,另外折叠发生180°折叠的第一隔离板与第二隔离板还有相互张开的趋势,从而更好地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同时,当若干个盛有瓶类商品的手提袋沿第一折痕方向排布时,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还可以为手提袋中的瓶体与另外的手提袋中的瓶体之间的挤压提供一定的缓冲,降低发生碰撞破碎的概率。
本公开了还提供了一种包装箱,包装箱的内部并排设有多个手提袋,多个手提袋布满在包装箱中,避免手提袋发生晃动碰撞,另外,包装箱中设置了第一归整板、第二归整板,可以很好地对多个手提袋进行限位,从而降低多个手提袋之间的晃动程度,增加整体感;同时包装箱顶部折叠设置的密封部可以很好地对包装箱进行密封,从而对内部的物品起到较佳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内隔板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内隔板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内隔板的折叠状态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手提袋盛装瓶体、内隔板时左视图;
图5为图4中沿A-A剖面的剖视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手提袋盛装瓶体、内隔板时立体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手提袋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手提袋底部开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手提袋底部密封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手提袋压平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手提袋、第一归整板、第二归整板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包装箱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隔离板;100、第一封板;101、手提环;102、第一卡接间隙;103、第一卡接板;110、第二封板;111、开口;112、第二卡接板;113、第二卡接间隙;120、第三封板;130、第四封板;140、槽口;150、第一归整板;151、第二归整板;1510、让位豁口;2、第二隔离板;3、第一衬板;4、第二衬板;5、第一折痕;6、第二折痕;7、第三折痕;8、手提袋;80、加强部;81、第四折痕;82、加强板;83、手提绳;84,密封板;9、瓶体;90、瓶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方面,参考图1-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内隔板,包括第一隔离板1、第二隔离板2、第一衬板3和第二衬板4。
第一隔离板1的一端边缘与第二隔离板2的一端边缘折叠连接,且形成第一折痕5;第一折痕5能够使第一隔离板1与第二隔离板2发生180°折叠,折叠后的第一隔离板1和第二隔离板2用于隔开腔体中的两个瓶体9。
具体请参考图1,图1为整个内隔板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即平面图,其中,第一隔离板1的右端与第二隔离板2的左端折叠连接在一起,并形成第一折痕5,在第一折痕5的作用下,第一隔离板1和第二隔离板2可以发生一定角度弯折,最大程度可以使得第一隔离板1和第二隔离板2发生180°折叠,即此时第一隔离板1与第二隔离板2完全贴合在一起。
另外,第一衬板3的一边缘与第一隔离板1上垂直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折叠连接,且形成第二折痕6;第二衬板4的一边缘与第二隔离板2上垂直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折叠连接,且形成第三折痕7,
具体的,第一衬板3中的一个边缘与第一隔离板1上垂直第一折痕5的一个边缘折叠连接,对于第一隔离板1来说,其中垂直第一折痕5的一共有两个边缘,第一衬板3可以与其中任意一个边缘折叠连接,同样的,对于第二隔离板2来说,其中垂直第一折痕5的也有两个边缘,第二衬板4可以与其中任意一个边缘折叠连接。
第一衬板3与第一隔离板1之间、第二衬板4与第二隔离板2之间最大可以实现180°折叠,但在实际情况中,第一衬板3与第一隔离板1、第二衬板4与第二隔离板2通常仅发生90°折叠(如图2-图3所示)。
第一衬板3背向其沿第二折痕6折叠方向的一侧、第二衬板4背向其沿第三折痕7折叠方向的一侧用于与腔体内壁抵接;第一衬板3朝向其沿第二折痕6折叠方向的一侧、第二衬板4朝向其沿第三折痕7折叠方向的一侧用于与瓶壁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衬板3沿着第二折痕6进行折叠的过程中,能够与第一隔离板1的侧壁发生接触的一侧即表示第一衬板3朝向其沿第二折痕6折叠方向的一侧,另一侧即为与外包装的腔体内壁抵接的一侧,同样的,对于第二衬板4来说,能够与第二隔离板2的侧壁发生接触的一侧即表示第二衬板4朝向其沿第二折痕6折叠方向的一侧,另一侧即为与外包装的腔体内壁抵接的一侧;但更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情况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处于折叠状态的内隔板中,第一衬板3沿第二折痕6折叠后与第一隔离板1的角度为90°,第二衬板4沿第三折痕7折叠后与第二隔离板2的角度也为90°。
由于内隔板是设置在外包装的腔体中,且设置时是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第一衬板3、第二衬板4中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端朝着外包装的底部安放,实际与外包装的腔体底部接触的部分可以是第一衬板3、第二衬板4、第一隔离板1、第二隔离板2的一边缘,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衬板3、第二衬板4的一边缘,或者第一隔离板1、第二隔离板2的一边缘,或者第一衬板3、第一隔离板1的一边缘,或者第二衬板4、第二隔离板2的一边缘,当然也可以是第一衬板3、第二隔离板2的一边缘以及第二衬板4、第一隔离板1的一边缘。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折叠后的内隔板通过第一隔离板1、第二隔离板2、第一衬板3、第二衬板4其中某些对应的边缘进行支撑时,当形成不稳定支撑时,如第一衬板3、第二衬板4的一边缘(下边缘)与腔体的底壁进行接触时,其可能具有向着折叠后的第一隔离板1、第二隔离板2倾倒的趋势,该种情况下,第一隔离板1和/或第二隔离板2沿第一折痕5方向的长度与腔体内部所对应的宽度相互契合;又如,当第一隔离板1和/或第二隔离板2的一边缘(下边缘)与墙体的底壁接触时,折叠后的内隔板可能具有向第一衬板3或第二衬板4倾倒的趋势,此时第一衬板3中远离第二折痕6的一边缘抵接腔体的一侧壁,第二衬板4中远离第三折痕7的一边缘抵接腔体的另一对向侧壁,从而保证内隔板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的说明,当第一隔离板1、第二隔离板2、第一衬板3、第二衬板4中无论怎样的组合来实现折叠状态下内隔板支撑的,均可以通过改变第一隔离板1、第二隔离板2、第一衬板3、第二衬板4上自身尺寸来形成与腔体的抵接配合,满足折叠状态下的稳定性。
请参考图4-图6所示,折叠后的内隔板置于某种外包装的内部,其中两个瓶体9被折叠后的第一隔离板1和第二隔离板2所隔开,从而避免两个瓶体9之间的碰撞,而第一衬板3和第二衬板4的一侧与瓶壁接触,另一侧与外包装的内壁接触,从而避免与瓶体9的碰撞,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以图6所示的包装状态的单元会多个排布在一起,在该种情况下,瓶体9中与第一衬板3、第二衬板4接触的一侧的对侧将会与另外一个单元中的第一衬板3和第二衬板4接触,从而对瓶体9增加保护作用,较之于传统情况中对瓶体9层层包裹的密封包装来说,本公开中的内隔板即能充分保证各个瓶体9之间的缓冲,又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包装的耗材,保证减震效果的同时又降低了成本,为瓶类商品提供了可行的包装方案支持。
另外,内隔板的材质通常为瓦楞纸或灰板纸等一些常用的包装纸。
能够被想到的时,当整个内隔板一体成型时,发生折叠的第一隔离板1与第二隔离板2在不加约束的情况下,会具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即第一隔离板1与第二隔离板2中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会具有远离的趋势,此时两个被第一隔离板1和第二隔离板2隔开的瓶体9将会各自受到第一隔离板1、第二隔离板2的挤压,在这种挤压的作用下,瓶体9将会与外包装的内壁抵接的更加紧实,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晃动,需要说明的是,挤压的第一隔离板1和第二隔离板2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缓冲作用,即第一隔离板1和第二隔离板2也可以发生微小角度的开合,以起到类似弹簧的作用,降低外部带来的冲击。
另外,当第一隔离板1和第二隔离板2均与外包装的底壁相互接触时,具有张开趋势的第一隔离板1和第二隔离板2整体上呈现锥状结构,从而使得整个内隔板在外包装的内部更加稳定,同时也能避免在放置瓶体9时内隔板的来回晃动。
而且,折叠后的第一衬板3有远离第一隔离板1的趋势,在该趋势下,第一衬板3将会紧紧作用在外包装的内壁上,从而使得外包装能够维持在打开的状态,从而使得瓶体9的放入更加方便,之前可能需要两只手完成的动作现在仅需要一只手就可以完成,简化了包装的过程。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折痕6、第三折痕7分别对应位于第一隔离板1、第二隔离板2的同一侧,即如图1所示,当然,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折痕6、第三折痕7分别对应位于第一隔离板1、第二隔离板2的两个对侧,例如,图1中的第一衬板3仍位于原位置,而第二衬板4与第二隔离板2的下边缘折叠连接;或者是,图1中的第一衬板3与第二隔离板2的下半圆折叠连接,而第二衬板4仍位于原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衬板3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第一隔离板1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第二衬板4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第二隔离板2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中至少任意两组距离相等且最大。
需要说明的是,距离相等即表示所对应的两个边缘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另外,由于折叠后的第一衬板3与第一隔离板1之间的夹角为直角,第二衬板4与第二隔离板2之间的夹角也为直角,因此,除了当第一隔离板1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与第二隔离板2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第一衬板3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第二衬板4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情况除外,其他的情况中折叠后的内隔板与外包装底部的直接接触痕迹均包含直角状的线条,此时即可保证折叠后的内隔板可以稳定地立设在腔体的底部。
而当第一隔离板1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与第二隔离板2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第一衬板3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第二衬板4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时,折叠后的内隔板与外包装底部的直接接触痕迹为直线状或是两个平行的直线状,该类情况下,对于前者,第一隔离板1和/或第二隔离板2沿第一折痕5方向的长度与腔体中沿第一折叠方向的宽度相同,保证内隔板的稳定性,对于后者,第一衬板3中远离第二折痕6的一边缘、第二衬板4中远离第三折痕7的一边缘分别抵接腔体的一组对向内壁,从而保证内隔板的稳定性。
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即使内隔板与腔底底部的接触存在直角状的线条时,其也可以同样使得第一衬板3中远离第二折痕6的一边缘、第二衬板4中远离第三折痕7的一边缘分别抵接腔体的一组对向内壁和/或第一隔离板1和/或第二隔离板2沿第一折痕5方向的长度与腔体中沿第一折叠方向的宽度相同,以进一步保证稳定性。
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衬板3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第一隔离板1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第二衬板4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第二隔离板2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均相等。
具体的,当距离均相等时,整个内隔板在腔体内部的设置最稳定,同时整个内隔板的结构在视觉上更具有设计美感。
进一步地,第一隔离板1沿第二折痕6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瓶底到瓶肩90的长度,当瓶体9、内隔板同时置于外包装中时,第一折痕5的高度恰好低于或等于瓶肩90的高度,此时可以充分保证两个瓶体9之间的缓冲强度,同时又不至于使第一折痕5高出瓶肩90影响美观
进一步地,第一隔离板1沿第二折痕6方向的长度大于瓶底到瓶肩90的长度,当瓶体9、内隔板同时置于外包装中时,第一折痕5的高度高出瓶肩90的高度,当将一个瓶体9放置在外包装的内部后放入另一个瓶体9的时候,若是内隔板发生滑动,即可按住或拨住内隔板中第一折痕5的位置,同时将另一个瓶体9放进外包装的内部,使瓶体9的包装更加便捷。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衬板3朝向第一折痕5的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之间、第二衬板4朝向第一折痕5的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之间设有让位间隙。
在实际情况中,为了达到瓶体9置于放置有内隔板的外包装中之后整个包装的紧凑性,内隔板的尺寸通常会与外包装的尺寸相互契合,而在该种情况下,瓶体9在放置的过程中时其底壁极易受到第一折痕5或是第一衬板3、第二衬板4上边缘的干扰,为了保证瓶体9的顺利放入,在第一衬板3朝向第一折痕5的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之间、第二衬板4朝向第一折痕5的边缘与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之间设置了让位间隙,该让位间隙使得折叠后的内隔板中第一衬板3的上边缘(置于外包装内时)的高度低于第一折痕5,从而在放置瓶体9时,可以在沿第一折痕5的方向上得到一定的余量,使得瓶体9先受到第一隔离板1的限位约束之后,再通过第一衬板3来对其进行限位约束,从而使得放入瓶体9的整个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触碰第一衬板3、第二衬板4边缘以及第一折痕5处的几率,使瓶体9的放入更加简单。
另外,当内隔板置于外包装中以后,第一衬板3和第二衬板4的高度在保证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低,以保证节约包装的耗材。
需要解释的是,瓶体9指的是盛装有酒水饮料的容器,如盛放酒的酒瓶等。
请参考图4-图7所示,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手提袋8,手提袋8的内部设有内隔板,该内隔板即为前述实施例中内隔板,其中第一隔离板1与第二隔离板2背向第一折痕5的边缘朝向手提袋8的底部,第一衬板3与第二衬板4背向第一折痕5的一侧与手提袋8的内壁抵接。
内隔板将手提袋8的内部分割为两个腔室,两个瓶体9分别对应设置在腔室的内部,两个瓶体9被第一隔离板1和第二隔离板2隔开,避免运输过程中的相互碰撞,同时当多个手提袋8沿着第一折痕5的方向排布在一起时,任意两个手提袋8之间均被第一衬板3和第二衬板4隔开,为相邻两个手提袋8中的瓶体9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手提袋8顶部的开口边缘向手提袋8的内部折叠形成加强部80,加强部80的夹层中设有加强板82,具体的,加强板82用于保证加强部80的强度,避免频繁装放物体时对手提袋8上沿的磨损,也使得手提袋8的上沿具有一定的强度,使得在装放物体时即使触碰手提袋8的上沿也不至于使得手提袋8上沿发生弯曲影响装放过程。
在一些其他的实际例中,加强板82处于折叠状态,且折叠产生的折痕与手提袋8中形成加强部80的折痕相互重叠。
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手提袋8上设有手提绳83,手提绳83的端部穿过手提袋8顶部的折痕且位于加强部80的夹层中。
需要说明的是,手提袋8开口边缘折叠后形成第四折痕81,手提绳83的端部是从第四折痕81中穿入加强部80的夹层中的,传统的手提绳83的端部一般是贯穿加强部80的,即穿过手提袋8侧壁的顶部位置处,此时的手提绳83端部通常位于手提袋8的内部,同时为了避免手提绳83防滑脱,会在手提绳83的端部打结或设置阻挡件,十分影响物体的装放,而在本实施例中,手提绳83的端部是位于加强部80中的,可以完全避免影响物体装放的问题,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考图8-图10所示,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手提袋8的底部通过密封板84密封设置,密封板84共设有四个,分别对应折叠连接在手提袋8四个侧壁的底部边缘;四个密封板84中至少一个密封板84的展开形状与打开状态下的手提袋8的开口匹配。
具体的,四个密封板84向着手提袋8中腔体中间的方向进行折叠,当与手提袋8的腔体侧壁呈90°时停止折叠,并采用胶体将四个密封板84进行粘接,从而进行封底,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手提袋8的开口呈现矩形,而四个密封板84中至少有一个的形状与手提袋8的开口相互配合,且在折叠过程中该密封板84位于外部,即最后完成折叠的一个,从而,当整个手提袋8完成折叠以后,其底部为完整的平面状,不存在任何的边缘痕迹,在视觉上更加简约时尚,且更具有设计风格;另外,契合开口的密封板84保证了最大的粘接面积,增强底部的牢固性,相应地增加了手提袋8的承重性能。
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对向的两个密封板84尺寸相同,且其中一组的形状与手提袋8的开口相互匹配,且该组密封板84于另外一组密封板84之后折叠粘接。
请参考图11-图12所示,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包装箱,包装箱包括手提袋8;手提袋8设有多个,多个手提袋8并排设置在包装箱的内部;包装箱的底部设有第一归整板150,第一归整板150用于限位多个手提袋8;包装箱的顶部设有密封部,密封部折叠设置在包装箱的侧壁上沿;包装箱的顶部设有第二归整板151,第二归整板151位于处于密封状态的密封部与手提袋8之间,第二归整板151用于限位手提袋8;第二归整板151上设有用于让位密封部的让位豁口1510。
具体的,第一归整板150包括底板和与底板的一组对向边缘折叠连接的两个侧板,侧板与底板之间呈90°,手提袋8的底部与底板的上壁接触,侧板与手提袋8的侧壁相互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侧板与具有多个手提袋8的一个侧壁连接,以充分限制手提袋8之间的错位滑动。
密封部包括第一封板100、第二封板110、第三封板120和第四封板130,第一封板100与第二封板110折叠连接在包装箱一组对向侧壁的上沿,第三封板120和第四封板130折叠连接在包装箱另一组对向侧壁的上沿;第一封板100上设有手提环101,且第一封板100的折叠处设有第一卡接间隙102,第一间隙中设有第一卡接板103,第一卡接板103折叠连接在包装箱的侧壁上沿,第二封板110上设有用于穿过手提环101的开口111,第二封板110上背向第二封板110折叠处的一边缘上折叠设有第二卡接板112,且第二卡接板112的折叠处设有第二卡接间隙113,第三封板120和第四封板130上背向各自折叠处的边缘上开设有用于让位手提环101的槽口140。
在进行密封时,第一封板100首先进行折叠,之后第三封板120第四封板130进行折叠,之后第二封板110进行折叠,其中第二卡接板112插接在第一卡接间隙102中,第一卡接板103插接在第二卡接间隙113中。
第二归整板151上的让位豁口1510用于让位第二卡接板112的插接。
具体实现方式和实现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的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参照上述内隔板实施例的描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内隔板,用于设置在外包装的腔体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隔离板(1)、第二隔离板(2)、第一衬板(3)和第二衬板(4);
所述第一隔离板(1)的一端边缘与所述第二隔离板(2)的一端边缘折叠连接,且形成第一折痕(5);所述第一折痕(5)能够使所述第一隔离板(1)与所述第二隔离板(2)发生180°折叠,折叠后的第一隔离板(1)和所述第二隔离板(2)用于隔开所述腔体中的两个瓶体;
所述第一衬板(3)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隔离板(1)上垂直所述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折叠连接,且形成第二折痕(6);
所述第二衬板(4)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二隔离板(2)上垂直所述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折叠连接,且形成第三折痕(7);
所述第一衬板(3)背向其沿所述第二折痕(6)折叠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衬板(4)背向其沿所述第三折痕(7)折叠方向的一侧用于与所述腔体内壁抵接;所述第一衬板(3)朝向其沿所述第二折痕(6)折叠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衬板(4)朝向其沿所述第三折痕(7)折叠方向的一侧用于与瓶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痕(6)、所述第三折痕(7)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第一隔离板(1)、所述第二隔离板(2)的同一侧或两个对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板(3)背向所述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所述第一隔离板(1)背向所述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所述第二衬板(4)背向所述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所述第二隔离板(2)背向所述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中至少任意两组距离相等且最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板(3)背向所述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所述第一隔离板(1)背向所述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所述第二衬板(4)背向所述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所述第二隔离板(2)背向所述第一折痕(5)的一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的距离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1)沿所述第二折痕(6)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瓶底到瓶肩(90)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3-4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1)沿所述第二折痕(6)方向的长度大于瓶底到瓶肩(90)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3-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板(3)朝向所述第一折痕(5)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之间、所述第二衬板(4)朝向所述第一折痕(5)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折痕(5)所在直线之间设有让位间隙。
8.一种手提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袋(8)的内部设有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中的所述内隔板;所述第一隔离板(1)与所述第二隔离板(2)背向所述第一折痕(5)的边缘朝向所述手提袋(8)的底部,所述第一衬板(3)与所述第二衬板(4)背向所述第一折痕(5)的一侧与所述手提袋(8)的内壁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提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袋(8)顶部的开口边缘向所述手提袋(8)的内部折叠形成加强部(80),所述加强部(80)的夹层中设有加强板(82);
所述手提袋(8)上设有手提绳(83),所述手提绳(83)的端部穿过所述手提袋(8)顶部的折痕且位于所述加强部(80)的夹层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提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袋(8)的底部通过密封板(84)密封设置,所述密封板(84)共设有四个,分别对应折叠连接在所述手提袋(8)四个侧壁的底部边缘;
四个所述密封板(84)中至少一个所述密封板(84)的展开形状与打开状态下的手提袋(8)的开口相互匹配。
11.一种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箱包括如权利要求8-9任意一项中的所述手提袋(8);所述手提袋(8)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手提袋(8)并排设置在所述包装箱的内部;
所述包装箱的底部设有第一归整板(150),所述第一归整板(150)用于限位多个所述手提袋(8);
所述包装箱的顶部设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折叠设置在所述包装箱的侧壁上沿;
所述包装箱的顶部设有第二归整板(151),所述第二归整板(151)位于处于密封状态的密封部与所述手提袋(8)之间,所述第二归整板(151)用于限位所述手提袋(8);
所述第二归整板(151)上设有用于让位密封部的让位豁口(1510)。
CN202322000277.1U 2023-07-27 2023-07-27 内隔板、手提袋及包装箱 Active CN220640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0277.1U CN220640902U (zh) 2023-07-27 2023-07-27 内隔板、手提袋及包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0277.1U CN220640902U (zh) 2023-07-27 2023-07-27 内隔板、手提袋及包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40902U true CN220640902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5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00277.1U Active CN220640902U (zh) 2023-07-27 2023-07-27 内隔板、手提袋及包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409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0584B (zh) 避开瓶子颈部的硬纸盒提手
CN101107172B (zh) 包装
US5871147A (en) Double panel boxes
CN208134840U (zh) 一种兼具固定和缓冲的灯具包装内衬件
CN105346855B (zh) 一种具有非对称缓冲结构的滑板产品包装展示盒
CN220640902U (zh) 内隔板、手提袋及包装箱
CN116853672A (zh) 内隔板、手提袋及包装箱
CN206782267U (zh) 具有限位功能的一体化免粘贴扁形酒瓶包装盒
CN109720682B (zh) 一种具有展示功能的包装盒的盒坯
KR20100098783A (ko) 단판 이중 포장박스
CN213263371U (zh) 一种防震动的包装盒
CN206766546U (zh) 一种纸卡包装结构
US4520922A (en) Container for flat articles
CN212074688U (zh) 一种一纸成型的咖啡包装盒
CN220115113U (zh) 一种显示器及其配件包装盒
CN101070106A (zh) 容纳卷烟包的刚性包装件
CN207329066U (zh) 翻盖式包装盒及其坯件
CN109677733A (zh) 一种组合四盒包装盒
CN211076696U (zh) 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
CN208307208U (zh) 一种带有隔板的红酒包装纸盒结构
CN214002344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8930085U (zh) 一种缓冲包装盒
CN218907956U (zh) 一种一体化防震包装盒
CN212530726U (zh) 一种限位正面展示包装裁片及其包装盒
CN214525060U (zh) 一种运输药品用抗冲击纸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