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6696U - 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76696U
CN211076696U CN201921575856.6U CN201921575856U CN211076696U CN 211076696 U CN211076696 U CN 211076696U CN 201921575856 U CN201921575856 U CN 201921575856U CN 211076696 U CN211076696 U CN 211076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
bottle
bracket
creas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758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莹
刘华萱
郭静怡
牛悦
徐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ub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5758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76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76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76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具体涉及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采用一纸成型的结构,节材环保,可代替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以内衬和在内衬外套装外包装盒这一双层包装,还可以达到在固定两个红酒瓶的同时,具有直观的展示功能和破坏性开启功能以满足市场需求;包括通过整片纸板折叠而成的包装盒本体,包装盒本体包括平置的底板,分别折叠连接在底板前后两侧竖置的前侧板、后侧板,折叠连接在后侧板上沿平置的顶板,前侧板与顶板通过破坏性插锁结构连接;在顶板的右边镂设两个用于观察包装盒本体内部的观察孔,在观察孔的下口贴敷有透明纸;在包装盒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承托两个红酒瓶瓶颈的瓶颈承托架和用于承托两个红酒瓶瓶体的瓶体承托架,还设置有破坏性插锁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供一种包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采用一纸成型的结构,节材环保,不仅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以内衬固定红酒瓶并在内衬外套装外包装盒这一结构复杂、整包装体积较大的双层包装,还可以达到在容纳、固定两个红酒瓶的同时,具有直观的展示功能和破坏性开启功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运用的红酒瓶包装大多是采用内衬缓冲与外包装盒分离的订制木盒设计,要使用较多的空间置放缓冲材料以保护产品,整包装体积较大,且生产成本较高,资源的使用率低,成型速度较慢,工艺复杂,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外包装盒不利于回收存储和运输。
在民众的消费理念和生产厂家的经营理念中,皆希望红酒包装具有破坏性开启功能,即红酒包装仅供一次性包装使用,开启后将难以恢复原状,以防红酒包装被不法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采用一纸成型的结构,节材环保,不仅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以内衬固定红酒瓶并在内衬外套装外包装盒这一结构复杂、整包装体积较大的双层包装,还可以达到在容纳、固定两个红酒瓶的同时,具有直观的展示功能和破坏性开启功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包装盒本体通过整片纸板折叠而成;
包装盒本体包括平置的底板,分别折叠连接在底板前后两侧竖置的前侧板、后侧板,折叠连接在后侧板上沿平置的顶板,前侧板与顶板通过破坏性插锁结构连接;在顶板的右边镂设两个用于观察包装盒本体内部的观察孔,在观察孔的下口贴敷有透明纸;
包装盒本体还包括分别折叠连接在底板左右沿上竖置且与底板通过插锁结构连接的左、右端板;左端板包括折叠连接在底板左沿上的左外端板,折叠连接在左外端板上与左外端板靠接的左内端板,凸设在左内端板下沿上的端板插锁襟片,开设在左外端板和底板之间用于与端板插锁襟片构成端板插锁结构的端板锁扣;右端板包括折叠连接在底板右沿上的右外端板,折叠连接在右外端板上与右外端板靠接的右内端板,凸设在右内端板下沿上的端板插锁襟片,开设在右外端板和底板之间用于与端板插锁襟片构成端板插锁结构的端板锁扣;
包装盒本体还包括折叠连接在前侧板左沿、上沿开设有半圆形瓶颈承托槽用于承托前面一个红酒瓶瓶颈的前瓶颈承托架,折叠连接在前侧板右沿、上沿开设有半圆形瓶体承托槽用于承托前面一个红酒瓶瓶体的前瓶体承托架;折叠连接在后侧板左沿、上沿开设有半圆形瓶颈承托槽用于承托后面一个红酒瓶瓶颈的后瓶颈承托架,折叠连接在后侧板右沿、上沿开设有半圆形瓶体承托槽用于承托后面一个红酒瓶瓶体的后瓶体承托架;竖置的复合结构的前瓶颈承托架、前瓶体承托架、后瓶颈承托架和后瓶体承托架皆在端部于底板的中部与底板插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时:
将一个红酒瓶的瓶颈卡入前瓶颈承托架,将该红酒瓶的瓶体卡入前瓶体承托架;
将另一个红酒瓶的瓶颈卡入前瓶颈承托架,将该红酒瓶的瓶体卡入前瓶体承托架;
盖上顶板,前侧板与顶板通过破坏性插锁结构连接;
顾客可以通过贴敷有透明纸的观察窗观察、欣赏包装盒本体内部。
上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采用一纸成型的结构,节材环保,不仅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以内衬固定红酒瓶并在内衬外套装外包装盒这一结构复杂、整包装体积较大的双层包装,还可以达到在容纳、固定两个红酒瓶的同时,具有直观的展示功能和破坏性开启功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上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包装盒本体还包括折叠连接在顶板左右两端用于插入左、右端板内侧以防止灰尘由包装盒本体左右两端进入包装盒本体内部的左、右防尘板。
上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在顶板的前沿折叠连接有插入板插入前侧板内侧;破坏性插锁结构包括折叠连接在前侧板上沿的顶板插锁襟片,开设在顶板和插入板间的顶板锁扣,顶板插锁襟片插置在顶板锁扣内构成顶板插锁结构并外黏贴纸。
上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前瓶颈承托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前侧板左沿上与前侧板贴合的左前让位板,折叠连接在左前让位板右沿下部宽度为前侧板高度一半的第一支架外板体,折叠连接在第一支架外板体上沿与第一支架外板体贴合且宽度为前侧板高度一半的第一支架内板体,第一支架外板体、第一支架内板体构成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左前让位板右沿下部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一外支架,折叠连接在第一外支架后沿沿包装盒本体横向布设的第一过渡板,折叠连接在第一过渡板右沿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一内支架,在第一外支架和第一内支架的上部凹设半圆形的用于卡持红酒瓶瓶颈的瓶颈承托槽,在第一内支架的下沿凸设襟片用于与开设在底板1上的插孔插接;
后瓶颈承托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后侧板左沿上与后侧板贴合的左后让位板,折叠连接在左后让位板右沿下部宽度为后侧板高度一半的第二支架外板体,折叠连接在第二支架外板体上沿与第二支架外板体贴合且宽度为后侧板高度一半的第二支架内板体,第二支架外板体、第二支架内板体构成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左后让位板右沿下部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二外支架,折叠连接在第二外支架前沿沿包装盒本体横向布设的第二过渡板,折叠连接在第二过渡板右沿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二内支架,在第二外支架和第二内支架的上部凹设半圆形的用于卡持红酒瓶瓶颈的瓶颈承托槽,在第二内支架的下沿凸设襟片用于与开设在底板上的插孔插接;
前瓶体承托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前侧板右沿上与前侧板贴合的右前让位板,折叠连接在右前让位板左沿下部宽度为前侧板高度一半的第三支架外板体,折叠连接在第三支架外板体上沿与第三支架外板体贴合且宽度为前侧板高度一半的第三支架内板体,第三支架外板体、第三支架内板体构成第三支架,第三支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右前让位板左沿下部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三外支架,折叠连接在第三外支架后沿沿包装盒本体横向布设的第三过渡板,折叠连接在第三过渡板左沿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三内支架,在第三外支架和第三内支架的上部凹设半圆形的用于卡持红酒瓶瓶体的瓶体承托槽,在第三内支架的下沿凸设襟片用于与开设在底板上的插孔插接;
后瓶体承托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后侧板右沿上与后侧板贴合的右后让位板,折叠连接在右后让位板左沿下部宽度为后侧板高度一半的第四支架外板体,折叠连接在第四支架外板体上沿与第四支架外板体贴合且宽度为前侧板高度一半的第四支架内板体,第四支架外板体、第四支架内板体构成第四支架,第四支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右后让位板左沿下部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四外支架,折叠连接在第四外支架前沿沿包装盒本体横向布设的第四过渡板,折叠连接在第四过渡板左沿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四内支架,在第四外支架和第四内支架的上部凹设半圆形的用于卡持红酒瓶瓶体的瓶体承托槽,在第四内支架的下沿凸设襟片用于与开设在底板上的插孔插接;
前瓶颈承托架和前瓶体承托架共同承托前面一个红酒瓶,后瓶颈承托架和后瓶体承托架共同承托后面一个红酒瓶。
上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整片纸板包括沿横向轴对称的主体板和通过第三横向折痕线凸设在主体板后面的第四体板,在主体板的中部由前往后设置第一横向折痕线和第二横向折痕线将主体板分为由前往后的第一体板、第二体板、第三体板;
在第二体板中部的底板左右两端通过第一纵向折痕线凸设左右外端板,在左右外端板的外端皆通过第二纵向折痕线凸设左右内端板,在左右内端板的外沿凸设端板插锁襟片,在第一纵向折痕线上设置端板锁扣用于与端板插锁襟片构成端板插锁结构;在底板的中部镂设呈矩形布设的四个插孔;
在第一体板中部的前侧板左端通过第三纵向折痕线凸设左前让位板,在左前让位板的左侧通过共线的第四纵向折痕线和第一纵向切割线凸设第一支架外板体,在第一支架外板体的前侧通过第四横向折痕线连接有第一支架内板体,第一支架外板体、第一支架内板体为折叠后形成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架板体,由右至左布设的第四纵向折痕线、第五纵向折痕线、第六纵向折痕线将第一支架板体分为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一外支架的第一外支架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一过渡板的第一过渡板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一内支架的第一内支架板体,在第一外支架板体和第一内支架板体的中部镂设内径与红酒瓶瓶颈外径相同的第一圆孔,在第一内支架板体的前后两侧对称凸设襟片用于与插孔插接;在前侧板前沿的中部设置顶板插锁襟片;
在第三体板中部的后侧板左端通过第三纵向折痕线凸设左后让位板,在左后让位板的左侧通过共线的第四纵向折痕线和第一纵向切割线凸设第二支架外板体,在第二支架外板体的后侧通过第四横向折痕线连接有第二支架内板体,第二支架外板体、第二支架内板体为折叠后形成第二支架的第二支架板体,由右至左布设的第四纵向折痕线、第五纵向折痕线、第六纵向折痕线将第二支架板体分为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二外支架的第二外支架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二过渡板的第二过渡板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二内支架的第二内支架板体,在第二外支架板体和第二内支架板体的中部镂设内径与红酒瓶瓶颈外径相同的第一圆孔,在第二内支架板体的前后两侧对称凸设襟片用于与插孔插接;
在第一体板中部的前侧板右端通过第七纵向折痕线凸设右前让位板,在右前让位板的右侧通过共线的第八纵向折痕线和第二纵向切割线凸设第三支架外板体,在第三支架外板体的前侧通过第五横向折痕线连接有第三支架内板体,第三支架外板体、第三支架内板体为折叠后形成第三支架的第三支架板体,由左至右布设的第八纵向折痕线、第九纵向折痕线、第十纵向折痕线将第三支架板体分为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三外支架的第三外支架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三过渡板的第三过渡板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三内支架的第三内支架板体,在第三外支架板体和第三内支架板体的中部镂设内径与红酒瓶瓶体外径相同的第二圆孔,在第三内支架板体的前后两侧对称凸设襟片用于与插孔插接;
在第三体板中部的后侧板右端通过第七纵向折痕线凸设右后让位板,在右后让位板的右侧通过共线的第八纵向折痕线和第二纵向切割线凸设第四支架外板体,在第四支架外板体的后侧通过第五横向折痕线连接有第四支架内板体,第四支架外板体、第四支架内板体为折叠后形成第四支架的第四支架板体,由左至右布设的第八纵向折痕线、第九纵向折痕线、第十纵向折痕线将第四支架板体分为用于折叠后形成第四外支架的第四外支架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四过渡板的第四过渡板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四内支架的第四内支架板体,在第四外支架板体和第四内支架板体的中部镂设内径与红酒瓶瓶体外径相同的第二圆孔,在第四内支架板体的前后两侧对称凸设襟片用于与插孔插接;在第四体板的顶板后侧通过第六横向折痕线凸设插入板,在第六横向折痕线中部设置顶板锁扣用于与顶板插锁襟片构成顶板插锁结构,在顶板插锁襟片的根部设置有第七横向折痕线,在顶板的左右两侧通过第十一纵向折痕线凸设防尘板,两条第十以纵向折痕线间的间距小于第六横向折痕线的长度;
左内端板、左外端板的前后两侧皆通过横向切槽与第一支架外板体、第二支架外板体分隔;右外端板、右内端板的前后两侧皆通过横向切槽与第三支架外板体、第四支架内板体分隔。
上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贴纸为红酒的品牌贴纸。
上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制成包装盒本体的材料为瓦楞纸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整片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整片纸板上折痕线、切割线、切槽的示意图;
图5是包装盒本体折叠步骤(a)示意图;
图6是包装盒本体折叠步骤(b)示意图;
图7是包装盒本体折叠步骤(c)示意图;
图8是包装盒本体折叠步骤(d)示意图;
图9是包装盒本体折叠步骤(e)示意图;
图10是包装盒本体折叠步骤(f)示意图;
图11是包装盒本体折叠步骤(g)示意图;
图12是包装盒本体折叠步骤(h)示意图;
图13是包装盒本体折叠步骤(i)示意图;
图14是包装盒本体折叠步骤(j)示意图;
图15是包装盒本体折叠步骤(k)示意图;
图16是包装盒本体折叠步骤(l)示意图;
图17是包装盒本体折叠步骤(m)示意图;
图18是包装盒本体折叠成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包装盒本体通过整片纸板折叠而成。
包装盒本体包括平置的底板1,分别折叠连接在底板1前后两侧竖置的前侧板4a、后侧板 4b,折叠连接在后侧板4b上沿平置的顶板2,前侧板4a与顶板2通过破坏性插锁结构连接;在顶板2的右边镂设两个用于观察包装盒本体内部的观察孔k1,在观察孔k1的下口贴敷有透明纸9。两个观察孔k1位于包装盒本体内部的两个红酒瓶瓶体正上方。
包装盒本体还包括分别折叠连接在底板1左右沿上竖置且与底板1通过插锁结构连接的左、右端板;左端板包括折叠连接在底板1左沿上的左外端板3b,折叠连接在左外端板3b 上与左外端板3b靠接的左内端板3a,凸设在左内端板3a下沿上的端板插锁襟片10,开设在左外端板3b和底板1之间用于与端板插锁襟片10构成端板插锁结构的端板锁扣k2;右端板包括折叠连接在底板1右沿上的右外端板3c,折叠连接在右外端板3c上与右外端板3c靠接的右内端板3d,凸设在右内端板3d下沿上的端板插锁襟片10,开设在右外端板3c和底板1 之间的中部用于与端板插锁襟片10构成端板插锁结构的端板锁扣k2。
包装盒本体还包括折叠连接在前侧板4a左沿、上沿开设有半圆形瓶颈承托槽11用于承托前面一个红酒瓶瓶颈的前瓶颈承托架12,折叠连接在前侧板4a右沿、上沿开设有半圆形瓶体承托槽13用于承托前面一个红酒瓶瓶体的前瓶体承托架14;折叠连接在后侧板4b左沿、上沿开设有半圆形瓶颈承托槽11用于承托后面一个红酒瓶瓶颈的后瓶颈承托架15;折叠连接在后侧板4b右沿、上沿开设有半圆形瓶体承托槽13用于承托后面一个红酒瓶瓶体的后瓶体承托架16;竖置的复合结构的前瓶颈承托架12、前瓶体承托架14、后瓶颈承托架15和后瓶体承托架16皆在端部于底板1的中部与底板1插接。
上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包装盒本体还包括折叠连接在顶板2左右两端用于插入左、右端板内侧以防止灰尘由包装盒本体左右两端进入包装盒本体内部的左、右防尘板7a、7b。
上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在顶板2的前沿折叠连接有插入板8插入前侧板4a内侧;破坏性插锁结构包括折叠连接在前侧板4a上沿的顶板插锁襟片6,开设在顶板2和插入板8间的顶板锁扣17,顶板插锁襟片6插置在顶板锁扣17内构成顶板插锁结构并外黏贴纸(图中未示出)。
上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前瓶颈承托架12包括折叠连接在前侧板4a左沿上与前侧板4a贴合的左前让位板18,折叠连接在左前让位板18右沿下部宽度为前侧板4a高度一半的第一支架外板体19,折叠连接在第一支架外板体19上沿与第一支架外板体19贴合且宽度为前侧板4a高度一半的第一支架内板体20,第一支架外板体19、第一支架内板体20构成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左前让位板18右沿下部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一外支架21,折叠连接在第一外支架21后沿沿包装盒本体横向布设的第一过渡板22,折叠连接在第一过渡板22右沿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一内支架23,在第一外支架21和第一内支架23的上部凹设半圆形的用于卡持红酒瓶瓶颈的瓶颈承托槽11,在第一内支架23的下沿凸设襟片47用于与开设在底板1上的插孔k3插接;
后瓶颈承托架15包括折叠连接在后侧板4b左沿上与后侧板4b贴合的左后让位板24,折叠连接在左后让位板24右沿下部宽度为后侧板4b高度一半的第二支架外板体25,折叠连接在第二支架外板体25上沿与第二支架外板体25贴合且宽度为后侧板4b高度一半的第二支架内板体26,第二支架外板体25、第二支架内板体26构成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左后让位板24右沿下部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二外支架27,折叠连接在第二外支架 27前沿沿包装盒本体横向布设的第二过渡板28,折叠连接在第二过渡板28右沿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二内支架29,在第二外支架27和第二内支架29的上部凹设半圆形的用于卡持红酒瓶瓶颈的瓶颈承托槽11,在第二内支架29的下沿凸设襟片47用于与开设在底板1上的插孔k3插接;
前瓶体承托架14包括折叠连接在前侧板4a右沿上与前侧板4a贴合的右前让位板30,折叠连接在右前让位板30左沿下部宽度为前侧板4a高度一半的第三支架外板体31,折叠连接在第三支架外板体31上沿与第三支架外板体31贴合且宽度为前侧板4a高度一半的第三支架内板体32,第三支架外板体31、第三支架内板体32构成第三支架,第三支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右前让位板30左沿下部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三外支架33,折叠连接在第三外支架 33后沿沿包装盒本体横向布设的第三过渡板34,折叠连接在第三过渡板34左沿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三内支架35,在第三外支架33和第三内支架35的上部凹设半圆形的用于卡持红酒瓶瓶体的瓶体承托槽13,在第三内支架35的下沿凸设襟片47用于与开设在底板1上的插孔k3插接;
后瓶体承托架16包括折叠连接在后侧板4b右沿上与后侧板4b贴合的右后让位板36,折叠连接在右后让位板36左沿下部宽度为后侧板4b高度一半的第四支架外板体37,折叠连接在第四支架外板体37上沿与第四支架外板体37贴合且宽度为前侧板4a高度一半的第四支架内板体38,第四支架外板体37、第四支架内板体38构成第四支架,第四支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右后让位板36左沿下部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四外支架39,折叠连接在第四外支架 39前沿沿包装盒本体横向布设的第四过渡板40,折叠连接在第四过渡板40左沿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四内支架41,在第四外支架39和第四内支架41的上部凹设半圆形的用于卡持红酒瓶瓶体的瓶体承托槽13,在第四内支架41的下沿凸设襟片47用于与开设在底板1上的插孔k3插接;
前瓶颈承托架12和前瓶体承托架14共同承托前面一个红酒瓶,后瓶颈承托架15和后瓶体承托架16共同承托后面一个红酒瓶。
上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整片纸板z包括沿横向轴对称的主体板 42和通过第三横向折痕线53凸设在主体板42后面的第四体板43,在主体板42的中部由前往后设置第一横向折痕线51和第二横向折痕线52将主体板42分为由前往后的第一体板44、第二体板45、第三体板46;
在第二体板45中部的底板1左右两端通过第一纵向折痕线5凸设左右外端板(3b、3c,在左右外端板3b、3c的外端皆通过第二纵向折痕线55凸设左右内端板3a、3d,在左右内端板3a、3d的外沿凸设端板插锁襟片10,在第一纵向折痕线54上设置端板锁扣k2用于与端板插锁襟片10构成端板插锁结构;在底板1的中部镂设呈矩形布设的四个插孔k3;
在第一体板中部的前侧板4a左端通过第三纵向折痕线56凸设左前让位板18,在左前让位板18的左侧通过共线的第四纵向折痕线58和第一纵向切割线57凸设第一支架外板体19,在第一支架外板体19的前侧通过第四横向折痕线59连接有第一支架内板体20,第一支架外板体19、第一支架内板体20为折叠后形成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架板体,由右至左布设的第四纵向折痕线58、第五纵向折痕线60、第四内支架41将第一支架板体分为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一外支架21的第一外支架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一过渡板22的第一过渡板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一内支架23的第一内支架板体,在第一外支架板体和第一内支架板体的中部镂设内径与红酒瓶瓶颈外径相同的第一圆孔k4,在第一内支架板体的前后两侧对称凸设襟片47 用于与插孔k3插接;在前侧板4a前沿的中部设置顶板插锁襟片6;
在第三体板中部的后侧板4b左端通过第三纵向折痕线56凸设左后让位板24,在左后让位板24的左侧通过共线的第四纵向折痕线58和第一纵向切割线57凸设第二支架外板体25,在第二支架外板体25的后侧通过第四横向折痕线59连接有第二支架内板体26,第二支架外板体25、第二支架内板体26为折叠后形成第二支架的第二支架板体,由右至左布设的第四纵向折痕线58、第五纵向折痕线60、第六纵向折痕线61将第二支架板体分为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二外支架27的第二外支架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二过渡板28的第二过渡板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二内支架29的第二内支架板体,在第二外支架板体和第二内支架板体的中部镂设内径与红酒瓶瓶颈外径相同的第一圆孔k4,在第二内支架板体的前后两侧对称凸设襟片 47用于与插孔k3插接;
在第一体板中部的前侧板4a右端通过第七纵向折痕线62凸设右前让位板30,在右前让位板30的右侧通过共线的第八纵向折痕线64和第二纵向切割线63凸设第三支架外板体31,在第三支架外板体31的前侧通过第五横向折痕线65连接有第三支架内板体32,第三支架外板体31、第三支架内板体32为折叠后形成第三支架的第三支架板体,由左至右布设的第八纵向折痕线64、第九纵向折痕线66、第十纵向折痕线67将第三支架板体分为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三外支架33的第三外支架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三过渡板34的第三过渡板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三内支架35的第三内支架板体,在第三外支架板体和第三内支架板体的中部镂设内径与红酒瓶瓶体外径相同的第二圆孔k5,在第三内支架板体的前后两侧对称凸设襟片 47用于与插孔k3插接;
在第三体板中部的后侧板4b右端通过第七纵向折痕线62凸设右后让位板36,在右后让位板36的右侧通过共线的第八纵向折痕线64和第二纵向切割线63凸设第四支架外板体37,在第四支架外板体37的后侧通过第五横向折痕线65连接有第四支架内板体38,第四支架外板体37、第四支架内板体38为折叠后形成第四支架的第四支架板体,由左至右布设的第八纵向折痕线64、第九纵向折痕线66、第十纵向折痕线67将第四支架板体分为用于折叠后形成第四外支架39的第四外支架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四过渡板40的第四过渡板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四内支架41的第四内支架板体,在第四外支架板体和第四内支架板体的中部镂设内径与红酒瓶瓶体外径相同的第二圆孔k5,在第四内支架板体的前后两侧对称凸设襟片 47用于与插孔k3插接;在第四体板的顶板2后侧通过第六横向折痕线68凸设插入板8,在第六横向折痕线68中部设置顶板锁扣17用于与顶板插锁襟片6构成顶板插锁结构,在顶板插锁襟片6的根部设置有第七横向折痕线70,在顶板2的左右两侧通过第十一纵向折痕线69 凸设防尘板7b,两条第十以纵向折痕线69间的间距小于第六横向折痕线68的长度;
左内端板3a、左外端板3b的前后两侧皆通过横向切槽48与第一支架外板体19、第二支架外板体25分隔;右外端板3c、右内端板3d的前后两侧皆通过横向切槽48与第三支架外板体31、第四支架内板体38分隔。
上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贴纸为红酒的品牌贴纸。
上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制成包装盒本体的材料为瓦楞纸板。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上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的折叠成型过程:
(a)、参见图5所示,将整片纸板z反置,后侧板4b沿第二横向折痕线52呈90°折叠;第四支架内板体38沿第五横向折痕线65呈180°折叠,形成后瓶体承托架16;第四支架外板体37和四支架内板体38上的襟片47重合,第二圆孔k5形成瓶体承托槽13;
(b)、参见图6所示,右后让位板36沿第七纵向折痕线62呈180°折叠;第四外支架39沿沿第八纵向折痕线64呈90°反折;
(c)、参见图7所示,第四过渡板40沿第五纵向折痕线60呈90°折叠;
(d)、参见图8所示,第四内支架41沿第四内支架41呈90°折叠;将襟片47插置在插孔k3内;
(e)、参见图9所示,第二支架内板体26沿第四横向折痕线59呈180°折叠,形成后瓶颈承托架15;第二支架外板体25和第二支架内板体26上的襟片47重合,第一圆孔k4形成瓶颈承托槽11;
(f)、参见图10所示,左后让位板24沿第三纵向折痕线56呈180°折叠;第二外支架27沿第四纵向折痕线58呈90°反折;第二过渡板28沿第五纵向折痕线60呈90°折叠;第二内支架29沿第六纵向折痕线61呈90°折叠;将襟片47插置在插孔k3内;
(g)、参见图11所示,第三支架内板体32沿第五横向折痕线65呈180°折叠,形成前瓶体承托架14;第一支架内板体20沿第四横向折痕线59呈180°折叠,形成前瓶颈承托架12;
(h)、参见图12所示,右前让位板30沿第七纵向折痕线62呈180°折叠,第三外支架33沿第八纵向折痕线64呈90°反折,第三过渡板34沿第九纵向折痕线66呈90°折叠,第三内支架35沿第十纵向折痕线67呈90°折叠;左前让位板18沿第三纵向折痕线56呈180°折叠,第一外支架21沿第四纵向折痕线58呈90°反折,第一过渡板22沿第五纵向折痕线 60呈90°折叠,第一内支架23沿第六纵向折痕线61呈90°折叠;
(i)、参见图13所示,前侧板4a沿第一横向折痕线51呈90°折叠;将襟片47插置在插孔k3内;
(j)、参见图14所示,左右内端板3a、3d皆沿第二纵向折痕线55向内折叠,同时,左右外端板3b、3c皆沿第一纵向折痕线54向内折叠,至端板插锁襟片10与端板锁扣k2完全锁合,此时,左右内端板3a、3d皆沿第二纵向折痕线55呈180°折叠,左右外端板3b、3c 皆沿第一纵向折痕线54呈90°折叠;
(k)、参见图15所示,插入板8沿第六横向折痕线68呈90°折叠;左、右防尘板7a、 7b皆沿第十一纵向折痕线69呈90°折叠;
(l)、参见图16所示,放置入两个红酒瓶,将顶板2沿第三横向折痕线53呈90°折叠,顶板插锁襟片6插置在顶板锁扣17内;
(m)、参见图17所示,将顶板插锁襟片6沿第七横向折痕线呈180°反折,在前侧板4a外黏贴纸并覆盖顶板插锁襟片6形成破坏性插锁结构(参见图18所示)。
使用时:
将一个红酒瓶的瓶颈卡入前瓶颈承托架,将该红酒瓶的瓶体卡入前瓶体承托架;
将另一个红酒瓶的瓶颈卡入前瓶颈承托架,将该红酒瓶的瓶体卡入前瓶体承托架;
盖上顶板,前侧板4a与顶板2通过破坏性插锁结构连接;
顾客可以通过贴敷有透明纸的观察窗观察、欣赏包装盒本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采用一纸成型的结构,节材环保,不仅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以内衬固定红酒瓶并在内衬外套装外包装盒这一结构复杂、整包装体积较大的双层包装,还可以达到在容纳、固定两个红酒瓶的同时,具有直观的展示功能和破坏性开启功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Claims (7)

1.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包括包装盒本体,包装盒本体通过整片纸板(z)折叠而成,其特征是,
包装盒本体包括平置的底板(1),分别折叠连接在底板(1)前后两侧竖置的前侧板(4a)、后侧板(4b),折叠连接在后侧板(4b)上沿的平置的顶板(2),前侧板(4a)与顶板(2)通过破坏性插锁结构连接;在顶板(2)的右边镂设两个用于观察包装盒本体内部的观察孔(k1),在观察孔(k1)的下口贴敷有透明纸(9);
还包括分别折叠连接在底板(1)左右沿上竖置且与底板(1)通过插锁结构连接的左、右端板;左端板包括折叠连接在底板(1)左沿上的左外端板(3b),折叠连接在左外端板(3b)上与左外端板(3b)靠接的左内端板(3a),凸设在左内端板(3a)下沿上的端板插锁襟片(10),开设在左外端板(3b)和底板(1)之间用于与端板插锁襟片(10)构成端板插锁结构的端板锁扣(k2);右端板包括折叠连接在底板(1)右沿上的右外端板(3c),折叠连接在右外端板(3c)上与右外端板(3c)靠接的右内端板(3d),凸设在右内端板(3d)下沿上的端板插锁襟片(10),开设在右外端板(3c)和底板(1)之间用于与端板插锁襟片(10)构成端板插锁结构的端板锁扣(k2);
还包括折叠连接在前侧板(4a)左沿、上沿开设有半圆形瓶颈承托槽(11)用于承托前面一个红酒瓶瓶颈的前瓶颈承托架(12),折叠连接在前侧板(4a)右沿、上沿开设有半圆形瓶体承托槽(13)用于承托前面一个红酒瓶瓶体的前瓶体承托架(14);折叠连接在后侧板(4b)左沿、上沿开设有半圆形瓶颈承托槽(11)用于承托后面一个红酒瓶瓶颈的后瓶颈承托架(15),折叠连接在后侧板(4b)右沿、上沿开设有半圆形瓶体承托槽(13)用于承托后面一个红酒瓶瓶体的后瓶体承托架(16);竖置的复合结构的前瓶颈承托架(12)、前瓶体承托架(14)、后瓶颈承托架(15)和后瓶体承托架(16)皆在端部于底板(1)的中部与底板(1)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其特征是,还包括折叠连接在顶板(2)左右两端用于插入左、右端板内侧以防止灰尘由包装盒本体左右两端进入包装盒本体内部的左、右防尘板(7a、7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其特征是,在顶板(2)的前沿折叠连接有插入板(8)插入前侧板(4a)内侧;破坏性插锁结构包括折叠连接在前侧板(4a)上沿的顶板插锁襟片(6),开设在顶板(2)和插入板(8)间的顶板锁扣(17),顶板插锁襟片(6)插置在顶板锁扣(17)内构成顶板插锁结构并外黏贴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其特征是,
前瓶颈承托架(12)包括折叠连接在前侧板(4a)左沿上与前侧板(4a)贴合的左前让位板(18),折叠连接在左前让位板(18)右沿下部宽度为前侧板(4a)高度一半的第一支架外板体(19),折叠连接在第一支架外板体(19)上沿与第一支架外板体(19)贴合且宽度为前侧板(4a)高度一半的第一支架内板体(20),第一支架外板体(19)、第一支架内板体(20)构成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左前让位板(18)右沿下部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一外支架(21),折叠连接在第一外支架(21)后沿沿包装盒本体横向布设的第一过渡板(22),折叠连接在第一过渡板(22)右沿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一内支架(23),在第一外支架(21)和第一内支架(23)的上部凹设半圆形的用于卡持红酒瓶瓶颈的瓶颈承托槽(11),在第一内支架(23)的下沿凸设襟片(47)用于与开设在底板(1)上的插孔(k3)插接;
后瓶颈承托架(15)包括折叠连接在后侧板(4b)左沿上与后侧板(4b)贴合的左后让位板(24),折叠连接在左后让位板(24)右沿下部宽度为后侧板(4b)高度一半的第二支架外板体(25),折叠连接在第二支架外板体(25)上沿与第二支架外板体(25)贴合且宽度为后侧板(4b)高度一半的第二支架内板体(26),第二支架外板体(25)、第二支架内板体(26)构成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左后让位板(24)右沿下部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二外支架(27),折叠连接在第二外支架(27)前沿沿包装盒本体横向布设的第二过渡板(28),折叠连接在第二过渡板(28)右沿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二内支架(29),在第二外支架(27)和第二内支架(29)的上部凹设半圆形的用于卡持红酒瓶瓶颈的瓶颈承托槽(11),在第二内支架(29)的下沿凸设襟片(47)用于与开设在底板(1)上的插孔(k3)插接;
前瓶体承托架(14)包括折叠连接在前侧板(4a)右沿上与前侧板(4a)贴合的右前让位板(30),折叠连接在右前让位板(30)左沿下部宽度为前侧板(4a)高度一半的第三支架外板体(31),折叠连接在第三支架外板体(31)上沿与第三支架外板体(31)贴合且宽度为前侧板(4a)高度一半的第三支架内板体(32),第三支架外板体(31)、第三支架内板体(32)构成第三支架,第三支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右前让位板(30)左沿下部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三外支架(33),折叠连接在第三外支架(33)后沿沿包装盒本体横向布设的第三过渡板(34),折叠连接在第三过渡板(34)左沿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三内支架(35),在第三外支架(33)和第三内支架(35)的上部凹设半圆形的用于卡持红酒瓶瓶体的瓶体承托槽(13),在第三内支架(35)的下沿凸设襟片(47)用于与开设在底板(1)上的插孔(k3)插接;
后瓶体承托架(16)包括折叠连接在后侧板(4b)右沿上与后侧板(4b)贴合的右后让位板(36),折叠连接在右后让位板(36)左沿下部宽度为后侧板(4b)高度一半的第四支架外板体(37),折叠连接在第四支架外板体(37)上沿与第四支架外板体(37)贴合且宽度为前侧板(4a)高度一半的第四支架内板体(38),第四支架外板体(37)、第四支架内板体(38)构成第四支架,第四支架包括折叠连接在右后让位板(36)左沿下部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四外支架(39),折叠连接在第四外支架(39)前沿沿包装盒本体横向布设的第四过渡板(40),折叠连接在第四过渡板(40)左沿沿包装盒本体纵向布设的第四内支架(41),在第四外支架(39)和第四内支架(41)的上部凹设半圆形的用于卡持红酒瓶瓶体的瓶体承托槽(13),在第四内支架(41)的下沿凸设襟片(47)用于与开设在底板(1)上的插孔(k3)插接;
前瓶颈承托架(12)和前瓶体承托架(14)共同承托前面一个红酒瓶,后瓶颈承托架(15)和后瓶体承托架(16)共同承托后面一个红酒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其特征是,
整片纸板(z)包括沿横向轴对称的主体板(42)和通过第三横向折痕线(53)凸设在主体板(42)后面的第四体板(43),在主体板(42)的中部由前往后设置第一横向折痕线(51)和第二横向折痕线(52)将主体板(42)分为由前往后的第一体板(44)、第二体板(45)、第三体板(46);
在第二体板(45)中部的底板(1)左右两端通过第一纵向折痕线(54)凸设左右外端板(3b、3c),在左右外端板(3b、3c)的外端皆通过第二纵向折痕线(55)凸设左右内端板(3a、3d),在左右内端板(3a、3d)的外沿凸设端板插锁襟片(10),在第一纵向折痕线(54)上设置端板锁扣(k2)用于与端板插锁襟片(10)构成端板插锁结构;在底板(1)的中部镂设呈矩形布设的四个插孔(k3);
在第一体板中部的前侧板(4a)左端通过第三纵向折痕线(56)凸设左前让位板(18),在左前让位板(18)的左侧通过共线的第四纵向折痕线(58)和第一纵向切割线(57)凸设第一支架外板体(19),在第一支架外板体(19)的前侧通过第四横向折痕线(59)连接有第一支架内板体(20),第一支架外板体(19)、第一支架内板体(20)为折叠后形成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架板体,由右至左布设的第四纵向折痕线(58)、第五纵向折痕线(60)、第六纵向折痕线(61)将第一支架板体分为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一外支架(21)的第一外支架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一过渡板(22)的第一过渡板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一内支架(23)的第一内支架板体,在第一外支架板体和第一内支架板体的中部镂设内径与红酒瓶瓶颈外径相同的第一圆孔(k4),在第一内支架板体的前后两侧对称凸设襟片(47)用于与插孔(k3)插接;在前侧板(4a)前沿的中部设置顶板插锁襟片(6);
在第三体板中部的后侧板(4b)左端通过第三纵向折痕线(56)凸设左后让位板(24),在左后让位板(24)的左侧通过共线的第四纵向折痕线(58)和第一纵向切割线(57)凸设第二支架外板体(25),在第二支架外板体(25)的后侧通过第四横向折痕线(59)连接有第二支架内板体(26),第二支架外板体(25)、第二支架内板体(26)为折叠后形成第二支架的第二支架板体,由右至左布设的第四纵向折痕线(58)、第五纵向折痕线(60)、第六纵向折痕线(61)将第二支架板体分为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二外支架(27)的第二外支架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二过渡板(28)的第二过渡板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二内支架(29)的第二内支架板体,在第二外支架板体和第二内支架板体的中部镂设内径与红酒瓶瓶颈外径相同的第一圆孔(k4),在第二内支架板体的前后两侧对称凸设襟片(47)用于与插孔(k3)插接;
在第一体板中部的前侧板(4a)右端通过第七纵向折痕线(62)凸设右前让位板(30),在右前让位板(30)的右侧通过共线的第八纵向折痕线(64)和第二纵向切割线(63)凸设第三支架外板体(31),在第三支架外板体(31)的前侧通过第五横向折痕线(65)连接有第三支架内板体(32),第三支架外板体(31)、第三支架内板体(32)为折叠后形成第三支架的第三支架板体,由左至右布设的第八纵向折痕线(64)、第九纵向折痕线(66)、第十纵向折痕线(67)将第三支架板体分为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三外支架(33)的第三外支架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三过渡板(34)的第三过渡板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三内支架(35)的第三内支架板体,在第三外支架板体和第三内支架板体的中部镂设内径与红酒瓶瓶体外径相同的第二圆孔(k5),在第三内支架板体的前后两侧对称凸设襟片(47)用于与插孔(k3)插接;
在第三体板中部的后侧板(4b)右端通过第七纵向折痕线(62)凸设右后让位板(36),在右后让位板(36)的右侧通过共线的第八纵向折痕线(64)和第二纵向切割线(63)凸设第四支架外板体(37),在第四支架外板体(37)的后侧通过第五横向折痕线(65)连接有第四支架内板体(38),第四支架外板体(37)、第四支架内板体(38)为折叠后形成第四支架的第四支架板体,由左至右布设的第八纵向折痕线(64)、第九纵向折痕线(66)、第十纵向折痕线(67)将第四支架板体分为用于折叠后形成第四外支架(39)的第四外支架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四过渡板(40)的第四过渡板板体、用于折叠后形成第四内支架(41)的第四内支架板体,在第四外支架板体和第四内支架板体的中部镂设内径与红酒瓶瓶体外径相同的第二圆孔(k5),在第四内支架板体的前后两侧对称凸设襟片(47)用于与插孔(k3)插接;
在第四体板的顶板(2)后侧通过第六横向折痕线(68)凸设插入板(8),在第六横向折痕线(68)中部设置顶板锁扣(17)用于与顶板插锁襟片(6)构成顶板插锁结构,在顶板插锁襟片(6)的根部设置有第七横向折痕线(70),在顶板(2)的左右两侧通过第十一纵向折痕线(69)凸设防尘板(7b),两条第十以纵向折痕线(69)间的间距小于第六横向折痕线(68)的长度;
左内端板(3a)、左外端板(3b)的前后两侧皆通过横向切槽(48)与第一支架外板体(19)、第二支架外板体(25)分隔;右外端板(3c)、右内端板(3d)的前后两侧皆通过横向切槽(48)与第三支架外板体(31)、第四支架内板体(38)分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其特征是,贴纸为红酒的品牌贴纸。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其特征是,制成包装盒本体的材料为瓦楞纸板。
CN201921575856.6U 2019-09-22 2019-09-22 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 Active CN211076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5856.6U CN211076696U (zh) 2019-09-22 2019-09-22 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75856.6U CN211076696U (zh) 2019-09-22 2019-09-22 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76696U true CN211076696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29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75856.6U Active CN211076696U (zh) 2019-09-22 2019-09-22 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766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PA06011633A (es) Caja de carton y plantilla con cubierta reforzada.
MXPA04012768A (es) Caja y su preforma.
CN109436503B (zh) 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的多功能包装盒和包装方法
CN105452125A (zh) 纸箱及纸箱坯料
CN105517911A (zh) 纸箱及纸箱坯料
CN211076696U (zh) 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
CN207791415U (zh) 酒器包装盒
CN205916499U (zh) 筷子及筷架的组合包装展示盒
CN212048236U (zh) 一种便携式有展示功能的组合式鲜花绿植包装
CN209064555U (zh) 一种抽屉式包装组合件
CN213594736U (zh) 一种便于拆装回收的酒盒
CN210853291U (zh) 减震缓冲式包装纸箱
CN208746475U (zh) 一种三层复一层防折叠开裂的纸盒
CN109720684B (zh) 一种缓冲盒盒坯
CN207580360U (zh) 包装盒
CN220595463U (zh) 一种一体式包装盒及印刷纸板
CN214730492U (zh) 一种折叠包装盒
CN215246260U (zh) 一种组合折叠包装盒
CN217348667U (zh) 用于玻璃瓶的限位包装盒
CN205418349U (zh) 一种物品展示盒
CN209684193U (zh) 一种能二次使用的环保包装盒
CN203428133U (zh) 一种推拉门锁包装盒
CN213893262U (zh) 包装盒
CN215156636U (zh) 一种可折叠包装盒
CN219822089U (zh) 酒品仿形包装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9

Address after: Room 813, building 1, Greenland window business square, No.2, Jinyuan Road, Dongshan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after: Nanjing Y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37 Longpan Road No. 159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7

Address after: Room 504, No. 223 Zhongshan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5

Patentee after: Jiangsu Doubao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813, building 1, Greenland window business square, No.2, Jinyuan Road, Dongshan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Yi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