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30788U - 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30788U
CN220630788U CN202320836742.2U CN202320836742U CN220630788U CN 220630788 U CN220630788 U CN 220630788U CN 202320836742 U CN202320836742 U CN 202320836742U CN 220630788 U CN220630788 U CN 220630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pping
killing
pest
arc
attra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367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永清
王德钢
徐琳赟
宋义前
杨梦宇
唐玉薇
何梦雅
杨怡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O4 DIVISIONS OF XINJIANG PRODUCTION & CONSTRUCTION CORP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O4 DIVISIONS OF XINJIANG PRODUCTION & CONSTRUCTION CORP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O4 DIVISIONS OF XINJIANG PRODUCTION & CONSTRUCTION CORP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O4 DIVISIONS OF XINJIANG PRODUCTION & CONSTRUCTION CORPS
Priority to CN2023208367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30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30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30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包括第一诱杀部和第二诱杀部,第一诱杀部通过分隔板与第二诱杀部连接,第一诱杀部内设置引诱灯和灭虫电网,第二诱杀部内设置引诱芯,第一诱杀部顶部设置顶盖,顶盖上设置太阳能发电板,顶盖的边缘呈弧形形成蓄水区,蓄水区上设置有水管,水管的出水端贴近灭虫电网,第二诱杀部内设置有弧形落虫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灭虫效果好,白天和夜晚均有良好的灭虫效果,还能利用天然降水对灭虫电网进行冲洗,成本低廉,可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业、林业生产中,植物保护是重要组成环节,而植物保护的重点则是对病虫害虫的诱杀干预,现有常见技术手段有喷洒农药、在田间设置灭虫装置等。常见的灭虫装置无外乎粘虫板和电击网,功能单一,且受制约因素多,诱杀效果达不到预期。如引诱灯在白天使用效果不佳,引诱芯不能高效地将吸引过来的害虫快速灭杀处理。
需要设计一种制约因素少,适用范围广的诱杀装置来提高害虫诱杀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该装置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实用性强,诱杀害虫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可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诱杀部和第二诱杀部,所述第一诱杀部的底部通过分隔板与第二诱杀部连接,所述第一诱杀部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第一诱杀部内设置有引诱灯,所述第一诱杀部上设置有呈筒状的灭虫电网,所述顶盖的边缘为弧形形成蓄积雨水的蓄水区,所述蓄水区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出水端贴近所述灭虫电网的侧壁上部,所述第二诱杀部内设置有引诱芯,所述引诱芯内设置吸引害虫的固态引诱剂,所述第二诱杀部上设置有害虫入口,所述第二诱杀部内设置有弧形落虫通道。当下雨时由于害虫活动频率低,可关闭灭虫电网,通过蓄积雨水冲洗灭虫电网将粘在灭虫电网上的灰尘和害虫尸体尽可能冲走,保证透光效果和电击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诱杀部包括上端板和下端板,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的边缘位置之间设置所述灭虫电网,所述灭虫电网内部设置引诱灯,所述下端板固定安装在分隔板的上端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诱杀部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承接端盖,所述第二诱杀部的上部侧壁开设有多个害虫入口,所述害虫入口通过弧形落虫通道连通至承接端盖,所述弧形落虫通道上涂抹油脂,所述弧形落虫通道的下部设置十字固定架,所述十字固定架的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插接钉,所述插接钉上活动插接所述引诱芯,引诱芯设置在十字固定架下方在拧开承接端盖后可方便更换引诱芯。
优选地,所述承接端盖的内底面设置粘虫板,害虫从害虫入口进入第二诱杀部接触到弧形落虫通道时在油脂的影响下容易掉入承接端盖内被粘虫板粘住,定期拧开承接端盖对其进行清理。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灭虫电网和引诱灯。
优选地,所述灭虫电网和引诱灯之间设置有透明防水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诱杀害虫效果好,操作简单,结合两种诱杀害虫的方式,降低天气、光照等不可控因素对诱杀装置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结合灯光引诱电击和引诱剂引诱粘虫板捕获两种诱杀害虫的方式,在光照强烈的白天引诱灯引诱效果不佳,此时太阳能发电板为蓄电池充电积蓄电能,引诱芯诱杀害虫不受影响,夜晚害虫活动频繁的时候电击和粘虫板捕获同时发挥作用,受天气客观因素影响小,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在雨天时可以通过水管冲洗灭虫电网,避免灭虫电网上汇聚大量害虫尸体和灰尘堵塞灭虫电网的网孔影响电击杀伤力和透光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引诱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端板; 2—第二诱杀部; 3—顶盖;
4—太阳能发电板; 5—蓄水区; 6—灭虫电网;
7—引诱灯; 8—水管; 9—分隔板;
10—害虫入口; 11—弧形落虫通道; 12—承接端盖;
13—引诱芯; 14—下端板; 15—十字固定架;
16—插接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诱杀部和第二诱杀部2,所述第一诱杀部的底部通过分隔板9与第二诱杀部2连接,所述第一诱杀部的顶部设置有顶盖3,所述顶盖3上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4,所述第一诱杀部内设置有引诱灯7,所述第一诱杀部上设置有呈筒状的灭虫电网6,所述顶盖3的边缘为弧形形成蓄积雨水的蓄水区5,所述蓄水区5连接有水管8,所述水管8的出水端贴近所述灭虫电网6的侧壁上部,所述第二诱杀部2内设置有引诱芯13,所述引诱芯13内设置吸引害虫的固态引诱剂,所述第二诱杀部2上设置有害虫入口10,所述第二诱杀部2内设置有弧形落虫通道11。当下雨时由于害虫活动频率低,可关闭灭虫电网6,通过蓄积雨水冲洗灭虫电网6将粘在灭虫电网6上的灰尘和害虫尸体尽可能冲走,保证透光效果和电击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诱杀部包括上端板1和下端板14,所述上端板1和下端板14的边缘位置之间设置所述灭虫电网6,所述灭虫电网6内部设置引诱灯7,所述下端板14固定安装在分隔板9的上端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诱杀部10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承接端盖12,所述第二诱杀部10的上部侧壁开设有多个害虫入口10,所述害虫入口10通过弧形落虫通道11连通至承接端盖12,所述弧形落虫通道11上涂抹油脂,所述弧形落虫通道11的下部设置十字固定架15,所述十字固定架15的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插接钉16,所述插接钉16上活动插接所述引诱芯13,引诱芯13设置在十字固定架15下方在拧开承接端盖12后可方便更换引诱芯13。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接端盖12的内底面设置粘虫板,害虫从害虫入口10进入第二诱杀部10接触到弧形落虫通道11时在油脂的影响下容易掉入承接端盖12内被粘虫板粘住,定期拧开承接端盖12对其进行清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发电板4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灭虫电网6和引诱灯7。
本实施例中,所述灭虫电网6和引诱灯7之间设置有透明防水罩。
使用时,害虫在引诱灯7的吸引下靠近灭虫电网6,被灭虫电网6灭杀,部分害虫尸体有可能会粘连在灭虫电网6上,待大雨天时关闭灭虫电网6通过水管8排下雨水完成对灭虫电网6的清洗。在光照条件好的白天可关闭引诱灯7节省电能,于晚上开启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同时第二诱杀部2内的引诱芯13持续散发引诱剂吸引害虫从害虫入口10飞入,在靠近引诱芯13的时候害虫接触弧形落虫通道11在油脂的作用下落入底部承接端盖12内的粘虫板上,定期打开承接端盖12更换粘虫板和引诱芯1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诱杀部和第二诱杀部(2),所述第一诱杀部的底部通过分隔板(9)与第二诱杀部(2)连接,所述第一诱杀部的顶部设置有顶盖(3),所述顶盖(3)上设置有太阳能发电板(4),所述第一诱杀部内设置有引诱灯(7),所述第一诱杀部上设置有呈筒状的灭虫电网(6),所述顶盖(3)的边缘为弧形形成蓄积雨水的蓄水区(5),所述蓄水区(5)连接有水管(8),所述水管(8)的出水端贴近所述灭虫电网(6)的侧壁上部,所述第二诱杀部(2)内设置有引诱芯(13),所述引诱芯(13)内设置吸引害虫的固态引诱剂,所述第二诱杀部(2)上设置有害虫入口(10),所述第二诱杀部(2)内设置有弧形落虫通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诱杀部包括上端板(1)和下端板(14),所述上端板(1)和下端板(14)的边缘位置之间设置所述灭虫电网(6),所述灭虫电网(6)内部设置引诱灯(7),所述下端板(14)固定安装在分隔板(9)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诱杀部(2)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承接端盖(12),所述第二诱杀部(2)的上部侧壁开设有多个害虫入口(10),所述害虫入口(10)通过弧形落虫通道(11)连通至承接端盖(12),所述弧形落虫通道(11)上涂抹油脂,所述弧形落虫通道(11)的下部设置十字固定架(15),所述十字固定架(15)的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插接钉(16),所述插接钉(16)上活动插接所述引诱芯(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端盖(12)的内底面设置粘虫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发电板(4)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连接灭虫电网(6)和引诱灯(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虫电网(6)和引诱灯(7)之间设置有透明防水罩。
CN202320836742.2U 2023-04-15 2023-04-15 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 Active CN220630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6742.2U CN220630788U (zh) 2023-04-15 2023-04-15 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6742.2U CN220630788U (zh) 2023-04-15 2023-04-15 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30788U true CN220630788U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61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36742.2U Active CN220630788U (zh) 2023-04-15 2023-04-15 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307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11602U (zh) 一种复合型太阳能频振杀虫灯
CN213369525U (zh) 一种植物保护灭虫灯
CN220630788U (zh) 一种病虫害诱杀装置
CN215531041U (zh) 一种组合式太阳能果蝇、果实蝇专用诱捕器
CN212014176U (zh) 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
CN213095645U (zh) 诱捕器
CN205093413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害虫诱捕装置
CN200976790Y (zh) 一种蟑螂诱杀器
CN210538358U (zh) 一种农业果树驱虫装置
CN218007823U (zh) 一种带信息素食诱剂挥发的杀虫灯
CN212589802U (zh) 一种捕虫箱
CN219894371U (zh) 一种农用病虫害防治设备
CN219421967U (zh) 一种森林草原有害生物诱捕装置
CN215602752U (zh) 火龙果种植用的防病虫害监测装置
CN220756257U (zh) 一种农田害虫诱捕装置
CN219352853U (zh) 一种沃柑种植用除虫装置
CN217487378U (zh) 一种太阳能松墨天牛专用诱捕器
CN217591860U (zh) 一种用于农用植物保护用的夜间灭虫装置
CN217791122U (zh) 性诱害虫监测系统
CN103238576A (zh) 绿色环保多功能智控杀虫分类垃圾果皮箱
CN212813738U (zh) 一种自清洁的太阳能杀虫灯
CN217547060U (zh) 一种多途径的灭蚊虫装置
CN110612968A (zh) 一种农业杀虫作业装置
CN218544181U (zh) 一种驱虫智慧路灯
CN217523702U (zh) 一种自动诱杀甘薯小象甲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