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7324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7324U
CN220627324U CN202321706090.7U CN202321706090U CN220627324U CN 220627324 U CN220627324 U CN 220627324U CN 202321706090 U CN202321706090 U CN 202321706090U CN 220627324 U CN220627324 U CN 220627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hole
display
piec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060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杨
徐巍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060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7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7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7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显示器支撑领域,包括显示器和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显示器活动连接,且所述支架与所述显示器在夹角不变的情况下,旋转连接于所述显示器;本申请通过以上设计,减少支架更换频次、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信息咨询是一种基于各种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有效利用和反馈的业务活动,信息咨询业是通过利用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对各类信息开展搜集、加工、整理、分析、传递,向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等信息产品的知识型产业,为了更高效更方便的向客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工作人员一般会使用平板电脑向客户展现方案、策略、建议、规划或措施等信息产品。
因为平板需要经常使用,一般会在平板的外部套设可弯折的保护套提供支撑功能,以便于工作人员将平板倾斜放置,方便观看。而保护套长时间使用时弯折处易损坏,影响外观,需定期更换,成本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更换频次、节约成本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和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显示器活动连接,且所述支架与所述显示器在夹角不变的情况下,旋转连接于所述显示器。
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固定件和转轴件,所述固定件一侧与所述显示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另一侧通过所述转轴件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且所述转轴件可沿平行于所述显示器的方向旋转。
可选的,所述显示器包括螺丝孔,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片、转轴孔、固定孔和螺钉,所述螺丝孔设置在所述显示器的后壳上,所述固定孔和所述转轴孔均设置在所述固定片上,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固定通孔,所述螺丝孔与所述固定孔对应设置,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所述螺丝孔,将所述固定片与所述显示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通过所述转轴件穿过所述转轴孔、所述固定通孔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其中,所述转轴件穿插在所述转轴孔、所述固定通孔内,且分别与所述固定片和所述支架本体接触的外表面为光滑面,所述转轴孔的内壁和所述固定通孔的内壁也均为光滑面。
可选的,所述显示器包括限位孔,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支撑部和固定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铰接连接形成铰接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固定部通槽,用于容纳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片通过所述转轴件穿过所述转轴孔、所述固定通孔连接于所述固定部。
可选的,所述显示器包括限位孔,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限位片和连接件,所述限位片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片设置在所述显示器内部,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其中,所述限位片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限位孔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等于所述限位孔的横截面的面积,以实现所述连接件在所述限位孔内沿平行于所述显示器的方向旋转。
可选的,所述显示器还包括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所述显示器的后壳上,所述螺丝孔对应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凹陷部对应匹配。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固定片的一侧设有支撑件,所述固定通孔贯穿所述支撑件,所述固定片通过所述转轴件穿过所述转轴孔、所述固定通孔与所述支撑件抵接固定,其中,所述支撑件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固定片的横截面的面积。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为弹性材质制成,所述支撑垫套设在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固定片为矩形结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4个,且对应所述固定片的四个角设置,所述螺丝孔的数量与所述固定孔的数量对应设置。
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显示器的一侧,且靠近所述铰接部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且环绕所述固定片和所述支撑件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外部套设可弯折的保护套提供支撑功能的方案来说,本申请的支架与显示器可活动连接,且支架与所述显示器在夹角不变的情况下,旋转连接于所述显示器,这样可以不需要可弯折的保护套即可实现对显示器的支撑,避免保护套长时间使用时弯折处易损坏,需要定期更换的问题,从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支架与显示器配合安装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支架与显示器配合安装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支架与显示器配合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支架旋转后与显示器配合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与支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正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后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支架与显示器配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片与限位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固定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支架;100、支架本体;110、支撑部;111、第一支撑部;112、第二支撑部;113、连接架;114、固定部通槽;120、固定部;121、支撑件;122、限位块;123、限位块放置槽;124、第一凸起部;125、第二凸起部;126、通孔;130、铰接部;140、固定通孔;200、固定件;210、固定片;211、第一挡块;212、第二挡块;220、转轴孔;230、固定孔;240、螺钉;250、限位片;260、连接件;300、转轴件;400、支撑垫;500、第一弹性件;600、第二弹性件;700、挡片;20、显示器;21、后壳;22、螺丝孔;23、限位孔;24、凹陷部;30、螺母;40、垫片;50、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申请的支架与显示器配合安装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支架与显示器配合安装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支架与显示器配合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支架旋转后与显示器配合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中箭头表示支架的旋转方向,如图1-4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50,包括支架10和显示器20,所述支架10与所述显示器20可活动连接,且所述支架10与所述显示器20在夹角不变的情况下,旋转连接于所述显示器20,可根据展示需要将支架10进行旋转,使显示器20呈横向或竖向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外部套设可弯折的保护套提供支撑功能的方案来说,本申请的支架10与显示器20可活动连接,且支架10在与所述显示器20夹角不变的情况下,旋转连接于所述显示器20,这样可以不需要可弯折的保护套即可实现对显示器20的支撑,避免保护套长时间使用时弯折处易损坏,需要定期更换的问题,从而降低成本。
其中,支架10可贴着显示器的后壳逆时针旋转,也可顺时针旋转,而且,在将支架10打开,使支架10与显示器20之间形成夹角的情况下,也可以自由360°旋转,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与支架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正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结合图3-8可知,所述支架10包括支架本体100、固定件200和转轴件300,所述固定件200与所述显示器2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200通过所述转轴件300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100,且所述转轴件300可沿平行于所述显示器20的方向旋转。其中,支架10通过转轴件300可贴着显示器20的后壳表面360°旋转。
这样支架10安装后,可以根据显示器20需要展示的画面特征,先调整支架10旋转至显示器20画面横向或画面竖向的支撑方向上,再调整支架10与显示器20之间形成相应的支撑角度,对显示器20进行支撑,使用方便。其中,所述支架10为金属材质,这样在旋转时不容易折断,可以提高支架10的使用寿命。当然,所述支架10也可以采用其它材质制成,只要保证支架10具备足够的硬度,不易折断损坏即可。
具体的,图9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后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结合图8-10可知,所述显示器20上可以设置螺丝孔22,所述固定件200包括固定片210、转轴孔220、固定孔230和螺钉240,所述螺丝孔22设置在所述显示器20的后壳21上,所述固定孔230和所述转轴孔220均设置在所述固定片210上,所述支架本体100上设有固定通孔140,所述螺丝孔22与所述固定孔230对应设置,所述螺钉240穿过所述固定孔230和所述螺丝孔22,将所述固定片210与所述显示器2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210通过所述转轴件300穿过所述转轴孔220、所述固定通孔140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100。即支架10的旋转是以转轴件300通过转轴孔220和固定通孔140为中心来旋转的,旋转的中心面积小,旋转阻力相对较小。
而且,所述转轴件300穿插在所述转轴孔220、所述固定通孔140内,且分别与所述固定片210和所述支架本体100接触的外表面为光滑面,所述转轴孔220的内壁和所述固定通孔140的内壁也均为光滑面,这样转轴件300沿所述转轴孔220和固定通孔140旋转,会相对更加顺滑。
其中,如图10所示,所述固定片210为矩形结构,所述固定孔230的数量为4个,且对应所述固定片210的四个角设置,所述螺丝孔22的数量与所述固定孔230的数量对应设置。这样通过四个角进行固定,稳固性高。当然,所述固定片210也可以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此时通过三个角进行固定,也比较稳固。另外,所述固定片210为矩形结构,只设置两个固定孔230也是可以的。
而为了保证支架10与显示器20配合安装后,整体的平整性,可以在显示器20的后壳21设置凹陷部24,所述凹陷部24朝向所述显示器20的内部的方向凹陷,所述螺丝孔22对应设置在所述凹陷部24内,所述固定片210与所述凹陷部24对应匹配,所述固定片210可通过螺钉240固定安装在所述凹陷部24内。
所述支架本体100包括支撑部110和固定部120,所述支撑部11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20的一端通过铰接连接形成铰接部130,所述支撑部110上设有固定部通槽114,用于容纳所述固定部120,当所述显示器不需要支撑时,可将所述固定部120嵌合在所述固定部通槽114内,减小固定部120的占用面积,方便收纳。而且,结合图2-图4,通过铰接部130铰接后,所述支撑部110可以所述铰接部130为中心左右180°进行翻转,在不需要旋转固定部120的情况下,即可根据个人喜好而调整支撑方向,更加方便、快捷。
并且,在将支撑部110朝背离显示器20的方向打开,与显示器20形成相应的夹角的情况下,若需要旋转,只需要握住支撑部110旋转,支撑部110即带动固定部120旋转至需要的位置,就能够进行支撑了。当然,在旋转后再将支撑部110调整至需要的角度再对显示器20进行支撑也是可以的,操作方便。
如图8所示,所述固定通孔140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20上,所述固定片210通过所述转轴件300穿过所述转轴孔220、所述固定通孔140连接于所述固定部120。其中,所述转轴件300与所述支架本体100的连接可通过螺母30来固定,还可通过设置垫片40套设在所述螺母30与所述支架本体100之间,使得转轴件300与支架本体100之间的压紧程度,来调制旋转所需要力量的大小。
这样所述支架10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将支撑部110与固定部120合起来,方便显示器20收纳,当需要支撑的时候,将支撑部110朝远离所述显示器20的打开,与所述固定部120形成一定的夹角,即可对显示器20进行支撑,而且,支撑的角度可以进行实际应用的需要来调整,提高使用体验感。
结合图8-10可知,所述固定部120上也设置有与固定通孔140和螺丝孔22对应的通孔126,螺钉240可穿过通孔126后,再穿过固定通孔140和螺丝孔22,将固定片210与所述显示器20进行固定连接,而此时,螺钉240是直接整个穿过通孔126的,与固定部120之间没有形成固定连接,该固定部120的通孔126只是为了方便螺钉240的固定安装,这样可以先将固定片210与支架本体100进行连接后,再进行固定片210与显示器20之间的固定,方便操作。
并且,如图8所示,还可以在固定部120与显示器20安装固定后,在固定部120朝向远离显示器20的一侧设置一挡片700,用于覆盖在所述固定部120远离所述显示器20的一侧,所述挡片700的大小与所述固定部120的大小相等,遮挡固定部120上的螺母30和固定通孔140,保证整体美观。
当然,所述支撑部110与所述固定部120也可以是根据设定一定的支撑夹角而一体成形的,而此时便不能调整支撑的夹角,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来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由于所述固定部120与所述固定片210接触固定后,支撑部110带动所述固定部120进行旋转,此时固定部120与固定片210的表面接触,因此,整体的摩擦力相对较大。并且在固定部120旋转的过程中,固定部120靠近显示器20的后壳21的一侧也容易与显示器20的后壳21也产生摩擦,而且支撑部110往远离显示器20的方向打开时,应力会挤压铰接部130朝所述显示器20的方向靠近,可能会使得铰接部130挤压显示器20的后壳21,对后壳21产生挤压应力,容易磨损,严重甚至会破存后壳21,影响内部的膜层。
因此,如图9所示,所述固定部120靠近所述固定片210的一侧设有支撑件121,所述固定通孔140贯穿所述支撑件121,所述固定片210通过所述转轴件300穿过所述转轴孔220、所述固定通孔140与所述支撑件121抵接固定,其中,所述支撑件121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固定片210的横截面的面积。这样支撑件121一方面将固定部120与显示器20的后壳21之间拉开间距,避免支撑部110在打开时挤压固定部120进行挤压到显示器20的后壳21;另一方面此时固定部120旋转时,仅通过支撑件121与固定片210抵接产生摩擦力,这样摩擦力相对较小。
如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的避免支撑部110在打开时,对固定部120的挤压应力会间接影响到显示器20的后壳21,可以在所述固定部120朝向所述显示器20的一侧设置第一弹性件500,即第一弹性件500位于所述固定部120与所述显示器20之间,且将第一弹性件500设置在靠近所述铰接部130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500为长条形,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且沿所述固定部120的宽度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500的长度,可以与所述固定部120的宽度相等。这样当支撑部110向上打开时,第一弹性件500对固定部120起到支撑作用,即使铰接部130存在挤压应力,也能被所述第一弹性件500分散,避免铰接部130进一步朝靠近所述显示器20的后壳21的方向运动,因此,对显示器20的后壳2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当固定片210通过支撑件121与固定部120装配后,所述固定片210与所述固定部120之间存在有较大的空隙,且通过人眼即可看到固定在显示器20后壳21的固定片210,影响美观,因此,所述支架本体100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弹性件600,所述第二弹性件600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弹性件600设置在所述显示器20与所述固定部120之间,且环绕所述固定片210和所述支撑件121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弹性件600也由橡胶材料制成,第二弹性件600这样设置后,一方面可以用于遮挡所述支撑件121与所述固定片210之间连接处的外围的空隙,使得整体美观;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固定部120形成支撑,而且橡胶材料具有弹性,能够缓解挤压应力,减小支架10在旋转时对显示器20的应力作用。
如图7-9所示,所述支架本体100还包括支撑垫400,所述支撑垫400为弹性材质制成,所述支撑垫400套设在所述支撑部110远离所述固定部120的一端,对所述支撑部110用于支撑的一端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能够在显示器20需要进行支撑的时候与桌面或其它台面之间形成有摩擦力,使支撑更稳固。
当然,为了使得支架10更实用,还可以将支架10的支撑部110设置为可伸缩的设计,即可对不同的显示器20使用时,用于调整支撑高度,
实施例二:
图11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支架与显示器配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显示器20包括限位孔23,所述支架10包括支架本体100、限位片250和连接件260,所述限位片250与所述连接件260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片250设置在所述显示器20内部,所述连接件260穿过所述限位孔23与所述支架本体100连接;其中,所述限位片250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限位孔23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连接件260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等于所述限位孔23的横截面的面积,以实现所述连接件260在所述限位孔23内沿平行于所述显示器20的方向旋转。
即所述限位片250可以是在显示器20的后壳21内,支架本体100通过连接件260带动限位片250一起旋转,此时,可在限位片250与所述显示器20之间设置一个弹性件,缓解限位片250与显示器20之间的摩损。
实施例三:
图12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支撑部110包括连接架113、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二支撑部112,所述固定部120与所述连接架113铰接连接形成铰接部130,所述第一支撑部111与所述第二支撑部112并列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部11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1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架113远离所述铰接部130的一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11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12可朝相互背离的方向旋转。即当所述第一支撑部111与所述第二支撑部112并列设置时,与所述铰接固定端形成一个支撑部110,当所述第一支撑部11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12分别朝相互背离的方向旋转时,分别可与所述铰接固定端形成一定的支撑角度而形成两个支撑部110,使得整体支撑更稳。
其中,可以将所述第一支撑部11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112的旋转角度设置小于等于180°,来调节支撑的角度,当然,具体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旋转角度的大小。
当然,所述支撑部110设置三个支撑部110甚至三个以上也可以。
实施例四:
图13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片与限位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固定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3-14可知,作为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支架10的旋转角度为180°,具体的,所述支架10还包括限位块122,所述固定片210朝向所述支撑件1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块211和第二挡块212,所述支撑件121朝向所述固定片21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放置槽123,所述限位块122设置在所述限位块放置槽123内,所述限位块122的两端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凸起部124和第二凸起部125,所述第一挡块211和第二挡块212可通过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24和第二凸起部125配合,对所述限位块122起到旋转角度的限制。
具体的,图中箭头表示所述限位块122的旋转方向,以该旋转方向为例进行说明,所述限位块122带动所述第一凸起部124从第二挡块212处逆时针开始旋转,所述第二凸起部125则从第一挡块211处逆时针开始旋转,当所述第二凸起部125运动至所述第二挡块212时,被第二挡块212阻挡,此时支架10逆时针旋转180°。
同理,当支架10顺时针往回旋转时,则所述限位块122带动所述第二凸起部125从第二挡块212处顺时针开始旋转,所述第一凸起部124则从第一挡块211处顺时针开始旋转,当所述第二凸起部125运动至所述第一挡块211时,被第一挡块211阻挡,此时,支架10也是旋转18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用新型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和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显示器活动连接,且所述支架与所述显示器在夹角不变的情况下,旋转连接于所述显示器;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固定件和转轴件,所述固定件一侧与所述显示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另一侧通过所述转轴件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且所述转轴件可沿平行于所述显示器的方向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螺丝孔,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片、转轴孔、固定孔和螺钉,所述螺丝孔设置在所述显示器的后壳上,所述固定孔和所述转轴孔均设置在所述固定片上,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固定通孔,所述螺丝孔与所述固定孔对应设置,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固定孔和所述螺丝孔,将所述固定片与所述显示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通过所述转轴件穿过所述转轴孔、所述固定通孔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其中,所述转轴件穿插在所述转轴孔、所述固定通孔内,且分别与所述固定片和所述支架本体接触的外表面为光滑面,所述转轴孔的内壁和所述固定通孔的内壁也均为光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支撑部和固定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铰接连接形成铰接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固定部通槽,用于容纳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固定片通过所述转轴件穿过所述转轴孔、所述固定通孔连接于所述固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限位孔,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限位片和连接件,所述限位片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片设置在所述显示器内部,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
其中,所述限位片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限位孔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等于所述限位孔的横截面的面积,以实现所述连接件在所述限位孔内沿平行于所述显示器的方向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还包括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所述显示器的后壳上,所述螺丝孔对应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凹陷部对应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固定片的一侧设有支撑件,所述固定通孔贯穿所述支撑件,所述固定片通过所述转轴件穿过所述转轴孔、所述固定通孔与所述支撑件抵接固定,其中,所述支撑件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固定片的横截面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为弹性材质制成,所述支撑垫套设在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为矩形结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4个,且对应所述固定片的四个角设置,所述螺丝孔的数量与所述固定孔的数量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显示器的一侧,且靠近所述铰接部设置;
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且环绕所述固定片和所述支撑件设置。
CN202321706090.7U 2023-06-30 2023-06-30 显示装置 Active CN220627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6090.7U CN220627324U (zh) 2023-06-30 2023-06-30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6090.7U CN220627324U (zh) 2023-06-30 2023-06-30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7324U true CN220627324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32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06090.7U Active CN220627324U (zh) 2023-06-30 2023-06-3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7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39582B1 (en) Hinge device
US7984533B2 (en) Dual-axis hinge mechanism
US8289685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6191937B1 (en) Display with gear type hinge
US8201791B2 (en) Support stand
US5581440A (en) Rotatable bushing for reducing bending stress in electrical cable
US726731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7549246B2 (en) Display device
US7505254B2 (en) Desktop system with a detachable flat panel display
US20120325987A1 (en) Portable and foldable support bracket
US20200401195A1 (en) Flexible cable durability
CN109561178B (zh) 一种铰接件、终端设备的折叠机构及终端设备
KR100765242B1 (ko) 평판형 tv용 벽걸이식 거치대
CN220627324U (zh) 显示装置
US8531826B2 (en) Display supporting structure,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display supporting structure
WO2024088324A1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磁吸式支架
US20120325986A1 (en) Supporting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8593797B2 (en) Display device
CN212691345U (zh) 电子设备支架以及电子设备保护壳
US20110013350A1 (en) Friction Mechanisms For Computing Devices
CN211009550U (zh) 一种可维持任意角度的双轴内折铰链结构
US11163338B2 (en) Flexible conductive member within hinge of computing device to selectively make conductive contact with antenna
US20040139581A1 (en) Rotation hinge module with two degree of freedom
JP2004116540A (ja) チルトヒンジ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CN216927471U (zh) 铰链和具备该铰链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