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4980U - 一种安装机构及冷却水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装机构及冷却水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4980U
CN220624980U CN202321831595.6U CN202321831595U CN220624980U CN 220624980 U CN220624980 U CN 220624980U CN 202321831595 U CN202321831595 U CN 202321831595U CN 220624980 U CN220624980 U CN 220624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ssembly
mounting mechanism
cooling
bottom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315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隋润鹏
柳青
宋满志
柴晓帅
赵广波
范浩
李轩
郝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Rongcheng Wind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Rongcheng Wind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Rongcheng Wind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Rongcheng Wind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315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4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4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4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水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安装机构及冷却水管,其安装机构包括,衔接组件,包括第一螺旋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管道底端的连接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管道和连接管之间的第一卡扣环;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扣环圆周侧壁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顶端的螺纹块,通过两个螺纹状的第一螺旋管道和第二螺旋管道进行冷却,有效的提高了液体在冷却塔中流动进行冷却的时间,使得工作效率更高,冷却更加及时,并且通过对管道进行多点设置连接式螺纹管和卡扣环,对于后期工作人员的维护保养,更加方便的可进行对点式拆除。

Description

一种安装机构及冷却水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水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安装机构及冷却水管。
背景技术
塔底冷却水管是指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楼房屋顶,安置的蓄水塔塔底进行冷却工作使用的冷却水管,通常在生产中产生的较高温度的液体,从而通过冷却管进行冷却,具有很好的实际使用效果,对生产生活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的螺旋冷却水管设置在冷却塔内部,由于冷却塔体积较大不便于拆卸,当螺旋式冷却水管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水垢时需要大型机械进行拆卸吊装,为工作人员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添加工作难度,且冷却水管在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堵塞,造成水流流通缓慢,降低冷却水管的工作效率为水管提供的效果产生影响,同时冷却液通过冷传导对液体进行冷却的时候,其冷却液温度会产生上升,使得冷却效果降低,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的冷却塔体积较大不便于拆卸,当螺旋式冷却水管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水垢需要拆卸清洗时需要大型机械进行拆卸吊装,为工作人员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添加工作难度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衔接组件,包括第一螺旋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管道底端的连接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管道和连接管之间的第一卡扣环;
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扣环圆周侧壁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顶端的螺纹块;
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圆周侧壁的底座、设置在底座底端的进水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内部的防水橡胶垫片;
多段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扣环一侧的第二卡扣环、设置在第二卡扣环一端的第二螺旋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旋管道底端的第三卡扣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水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卡扣环包括第一限位板、设置在第一限位板一侧的第二限位板,以及设置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的连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水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卡扣环还包括套设在连接杆圆周侧壁的第一铰接环、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环底端的第二铰接环、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内部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管道和连接管圆周侧壁的限位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水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底端的第二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顶端的转动开关,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开关底端的螺纹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水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螺纹杆圆周侧壁的螺母,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的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水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进水管道圆周侧壁的第一螺纹、设置在所述底座内部的第二螺纹,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圆周侧壁的第三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水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底座顶端的固定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柱顶端的套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水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多段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卡扣环底端的出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水管底端的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机构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螺旋管道设置在冷却塔外部,且对螺旋管道进行多点设置方便进行拆卸,其多点之间通过第一卡扣环、第二卡扣环和第三卡扣环进行衔接固定,其中第一卡扣环、第二卡扣环和第三卡扣环中管道进行对接的时候设置有防漏垫片防止漏水,当需要螺旋管道进行清洗时,只需要拆除两端的螺纹管和卡扣环即可卸下进行清洗,且该装置较小不需要进行吊装就能进行拆卸,对于后期工作人员的维护保养,更加方便。
鉴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冷却液通过冷传导对液体进行冷却的时候,其冷却液温度会产生上升,使得冷却效果降低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水管,包括上述安装机构,还包括,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箱、设置在所述冷却箱顶端的密封盖,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箱内部的弧形通风管;
排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通风管内部顶端的排气扇,以及设置在排气扇底端的衔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水管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通风管内部的散热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弧形通风管顶端的防尘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水管的有益效果:通过将需要冷却的液体流入冷却塔散热管中的时候,液体先通过两个螺纹状的第一螺旋管道和第二螺旋管道进行冷却,冷却后进入冷却塔中的散热管中进行二次冷却,由于有预冷却组件因此减少冷却塔中的散热管道,使得散热管道呈水平状态,当需要清洗时只需要用高压冲洗的方式即可清洗干净,同时通过在冷却箱的内部设置弧形通风管,由于通风管呈弧形设置,从而底端的空气会加速通过冷却箱排出,从而能够提高冷却箱的散热效率,同时通过排气扇和散热片的相互配合也能够加速空气流动对冷却液进行降温,提高冷却箱中冷却液的降温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安装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安装机构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3为安装机构的所述第一螺旋管道与第一卡扣环的连接组件示意图。
图4为安装机构的所述第一卡扣环结构剖视图。
图5为安装机构的所述第一卡扣环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安装机构的所述第一卡扣环结构俯视图。
图7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冷却水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冷却水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冷却水管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装机构,包括,衔接组件100通过限位组件200进行衔接固定,且限位组件200是通过卡扣式连接的,其中连接组件300用于衔接多段组件400,其多段组件400是用于方便拆卸进行清洗。
具体的,衔接组件100,包括第一螺旋管道101、第一螺旋管道101底端设置有连接管102,其中第一螺旋管道101和连接管102之间安装有第一卡扣环103,其中第一卡扣环103套设在第一螺旋管道101和连接管102的圆周侧壁,使得第一卡扣环103的内壁与第一螺旋管道101和连接管102的外壁相贴合;
进一步的,限位组件200,包括设置在第一卡扣环103圆周侧壁的第一连接板201,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01顶端的螺纹块202,其中螺纹块202的内壁呈螺纹设置,用于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连接组件300,包括设置在连接管102圆周侧壁的底座301、底座301底端设置有进水管道302,底座301内部安装有防水橡胶垫片303,通过防水橡胶垫片303提高连接管102和进水管道30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防止产生漏水的情况;
进一步的,多段组件400,包括设置在第一卡扣环103一侧的第二卡扣环401、第二卡扣环401一端安装有第二螺旋管道402,而第二螺旋管道402底端设置有第三卡扣环403,其中第二扣环402将第一螺旋管道101和第二螺旋管道402进行衔接,而第三扣环404将7第二螺旋管道402和储水管405进行衔接
操作过程:通过第一卡扣环103将第一螺旋管道101和连接管102进行衔接,然后通过螺纹块202和第一连接板201相互配合对第一螺旋管道101和连接管102进行密封,通过第一卡扣环103、第二卡扣环401和第三卡扣环403将第一螺旋管道101和第二螺旋管道402进行衔接且与其它管件进行连接,从而方便后期进行拆卸更换对管道进行清洗,管道之间进行对接的时候通过防漏垫片进行衔接提高连接密封性。
实施例2
参照图2-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与上个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卡扣环103包括第一限位板103a、第一限位板103a一侧安装有第二限位板103b,第一限位板103a和第二限位板103b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03c,其中第一限位板103a和第二限位板103b之间通过套设在连接杆103c上的第一铰接环103d和第二铰接环103e进行衔接。
进一步的,第一卡扣环103还包括套设在连接杆103c圆周侧壁的第一铰接环103d,其中第一铰接环103d底端安装有第二铰接环103e,其中第一铰接环103d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103a相连接,而第二铰接环103e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板103b相连接第一卡扣环103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限位板103a和第二限位板103b的内部的第一凹槽103f和第二凹槽103g,第一螺旋管道101和连接管102圆周侧壁安装有限位条103h,第一凹槽103f和第二凹槽103g与限位条103h相互配合便于卡扣环定位卡在安装管道上。
进一步的,限位组件2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01底端的第二连接板203、其中第一连接板201顶端设置有转动开关204,转动开关204底端安装有螺纹杆205,其中旋转转动开关204能够带动螺纹杆205进行旋转,通过旋转的螺纹杆205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板201和第二连接板203收紧。
进一步的,限位组件200还包括设置在螺纹杆205圆周侧壁的螺母206,第一连接板201和第二连接板203上设置有螺纹孔207,其中两个螺纹孔与螺纹杆205相匹配,且通过螺母206旋转在螺纹杆205端部对第一连接板201和第二连接板203固定。
进一步的,连接组件300还包括设置在进水管道302圆周侧壁的第一螺纹304、底座301内部安装有第二螺纹305,连接管102圆周侧壁设置有第三螺纹306,进水管道302通过第一螺纹304与底座301进行螺纹连接,而连接管102通过第三螺纹306与底座301内部的。
进一步的,连接组件300还包括设置在底座301顶端的固定柱307,固定柱307顶端安装的套柱308,其固定柱307的顶端与套柱308相连接,通过固定柱307将套柱308与底座301进行衔接,且其第一螺旋管道101和第二螺旋管道402套设在套柱308的圆周侧壁。
进一步的,多段组件4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卡扣环403底端的出水管404,出水管404底端设置的出水口405,通过第一卡扣环103和第二卡扣环401以及第三卡扣环403将冷却水管分为三段方便拆卸。
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操作过程:工作人员对连接管102内部注入热水,热水进入第一螺旋管道101,随后热水进入第二螺旋管道402,此时第一螺旋管道101和第二螺旋管道402外侧浸泡在冷却液中,通过冷传导,使得管道内部的液体进行冷却,随后冷却后的液体通过出水管404排出,通过第一螺旋管道101和第二螺旋管道402对热水进行初步冷却,然后初步冷却的液体进入冷却塔中的水平散热管中,由于冷水塔中的管道呈水平状态,当需要清洗时通过高压冲洗的方式即可清理干净,由于第一螺旋管道101和第二螺旋管道402位于冷却塔外部,当需要对管道进行内部清洗或是更换零部件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只需要对其转动开关204进行逆时针,此时螺母206在转动开关204内部向上运动,当旋转到螺母206与第二连接板203脱离时,便可以使得第二卡扣环401进行开合,左侧通过连接杆103c相互连接,并且在第一螺旋管道101和第二螺旋管道402圆周侧壁设置有限位条103h,而第一卡扣环103和第二卡扣环401以及第三卡扣环40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103f和第二凹槽103g,可以再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要与第一凹槽103f和第二凹槽103g相互对准安装就可以,大大提高安装位置的固定性,且便于安装,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在进行清洗或者是安装过程中的便携度。
实施例3
参照图8-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水管,包括上述安装机构,通过排气组件600提高冷却组件500内部的空气流通速度,提高冷却液中的热量散发效果。
具体的,冷却组件500,包括冷却箱501、冷却箱501顶端安装有密封盖502,冷却箱501内部设置于弧形通风管503,其中弧形通风管503贯穿冷却箱501,且弧形通风管503的底端口较大,中间较小,能够加速空气的流动速度。
进一步的,排气组件600,包括弧形通风管503内部顶端安装的排气扇601,排气扇601底端安装的衔接杆602,其中排气扇601通过衔接杆602与弧形通风管503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冷却组件500还包括弧形通风管503内部安装的散热片504,弧形通风管503顶端安装的防尘罩505,通过散热片504将冷却箱501内得热量快速导出。
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2相同。
操作过程:通过启动排气扇601,通过排气扇601加速弧形通风管503内部的空气流动,通过空气流动将弧形通风管503中的热量散出,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冷却箱501内部冷却液的冷却力。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衔接组件(100),包括第一螺旋管道(101)、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管道(101)底端的连接管(10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管道(101)和连接管(102)之间的第一卡扣环(103);
限位组件(2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扣环(103)圆周侧壁的第一连接板(20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01)顶端的螺纹块(202);
连接组件(300),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管(102)圆周侧壁的底座(301)、设置在底座(301)底端的进水管道(302),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301)内部的防水橡胶垫片(303);
多段组件(4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扣环(103)一侧的第二卡扣环(401)、设置在第二卡扣环(401)一端的第二螺旋管道(40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螺旋管道(402)底端的第三卡扣环(4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环(103)包括第一限位板(103a)、设置在第一限位板(103a)一侧的第二限位板(103b),以及设置在第一限位板(103a)和第二限位板(103b)之间的连接杆(103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环(103)还包括套设在连接杆(103c)圆周侧壁的第一铰接环(103d)、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环(103d)底端的第二铰接环(103e)、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103a)和第二限位板(103b)的内部的第一凹槽(103f)和第二凹槽(103g),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管道(101)和连接管(102)圆周侧壁的限位条(103h)。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01)底端的第二连接板(203)、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01)顶端的转动开关(204),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开关(204)底端的螺纹杆(2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2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螺纹杆(205)圆周侧壁的螺母(206),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01)和第二连接板(203)上的螺纹孔(20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00)还包括设置在进水管道(302)圆周侧壁的第一螺纹(304)、设置在所述底座(301)内部的第二螺纹(305),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管(102)圆周侧壁的第三螺纹(30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00)还包括设置在底座(301)顶端的固定柱(307),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柱(307)顶端的套柱(308)。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组件(4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三卡扣环(403)底端的出水管(404),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水管(404)底端的出水口(405)。
9.一种冷却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安装机构,还包括,
冷却组件(500),包括冷却箱(501)、设置在所述冷却箱(501)顶端的密封盖(502),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箱(501)内部的弧形通风管(503);
排气组件(600),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通风管(503)内部顶端的排气扇(601),以及设置在排气扇(601)底端的衔接杆(60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5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通风管(503)内部的散热片(504),以及设置在所述弧形通风管(503)顶端的防尘罩(505)。
CN202321831595.6U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安装机构及冷却水管 Active CN220624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1595.6U CN220624980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安装机构及冷却水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1595.6U CN220624980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安装机构及冷却水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4980U true CN220624980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34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31595.6U Active CN220624980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安装机构及冷却水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4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3007U (zh) 具有螺旋钛盘管的水冷式冷凝器
CN220624980U (zh) 一种安装机构及冷却水管
CN202048838U (zh) 一种气体冷却器
CN203672194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208088155U (zh) 一种具有冷却效果的水泥涵管
CN109696069A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列管式换热器
CN205784723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换热器
CN204987945U (zh) 一种高效换热器
CN104154781A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114111388A (zh) 一种苯乙烯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用散热装置
CN202547217U (zh) 制冷剂回收净化和制冷系统清洗的功能模块装置
CN218935553U (zh) 一种废气输送连接管
CN216482347U (zh) 列管式冷凝器
CN219953729U (zh) 一种凝升泵密封机构及防护装置
CN201093891Y (zh) 新型中冷器及传热翅片
CN220771959U (zh) 一种冷凝器换热盘管固定装置
CN109763961A (zh) 一种具有水冷装置的压缩机
CN219934021U (zh) 一种轻烃燃气锅炉余热回收器
CN211716844U (zh) 一种便于清理管道内腔的不锈钢表冷器
CN218764728U (zh) 一种耐腐蚀pp换热器
CN215939490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废气的排风装置
CN208831921U (zh) 换热器用可拆卸式接口
CN217979887U (zh) 一种冷凝器
CN104266389A (zh) 内置大口径带翅片换热管的承压储水箱
CN213222099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