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4220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4220U
CN220624220U CN202321957984.3U CN202321957984U CN220624220U CN 220624220 U CN220624220 U CN 220624220U CN 202321957984 U CN202321957984 U CN 202321957984U CN 220624220 U CN220624220 U CN 220624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supply
heating strip
indoor unit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5798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连宝
李丕超
张德明
郝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5798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4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4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4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供气流通过的风道、至少一个加热条和供水装置。所述加热条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供水装置配置成将水运动到所述加热条的表面,以使水被所述加热条加热,以及使所述风道内吹出的气流将水吹向室内进行加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使得加湿效果更好,而且能够充分利用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作为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满足人们对空气湿度的需求,目前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其内部设置加湿装置以实现加湿功能。目前的加湿装置通常利用湿膜、水幕或者喷淋等方式向风道供水,然后空调吹风将水分蒸发并吹向室内,以提高室内空气的湿度。然而,这种靠吹风实现水分蒸发的方式,蒸发的水分较少,使得加湿效果不好。而且,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水可能出现结霜、结冰现象,不利于水分的蒸发,使得加湿效果更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室内机,使得加湿效果较好。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供气流通过的风道;
至少一个加热条,所述加热条位于所述风道内;
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配置成将水运动到所述加热条的表面,以使水被所述加热条加热,以及使所述风道内吹出的气流将水吹向室内进行加湿。
可选地,所述加热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条平行且间隔设置;或者,多个所述加热条交叉呈网状。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机和间隔设置于所述风机一侧的蒸发器;所述风机和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加热条位于所述风机与所述蒸发器之间;
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机,所述蒸发器和每个所述加热条均沿所述风机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蒸发器弯折设置,多个所述加热条沿所述蒸发器的弯折方向依次排布。
可选地,所述加热条竖直设置;
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供水管,所述供水管水平设置,且沿所述蒸发器的弯折方向延伸;所述供水管的下端开设有多个供水口,每个所述加热条的上端位于一个所述供水口处,以使所述供水管内的水通过所述供水口流到所述加热条的上端,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所述加热条的表面向下流动。
可选地,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竖直设置,所述引流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供水口且连通;
所述加热条的上端依次插入所述引流管与所述供水管内,所述加热条与所述引流管固定连接,且所述加热条的至少部分壁面与所述引流管的内壁面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加热条的部分壁面与所述引流管的部分内壁面连接或抵靠,所述加热条的其余壁面与所述引流管的其余内壁面间隔设置;
所述加热条的横截面和所述引流管的内壁面的横截面中,一个为圆形,另一个为多边形。
可选地,所述加热条的上端穿出所述供水管,且连接有电连接线;
至少两个所述加热条的下端连接,以构成电回路。
可选地,所述加热条为中空结构,以使所述加热条内形成有储水腔;所述加热条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水腔的出水孔,所述储水腔与所述供水装置连通,以使水通过所述储水腔和所述出水孔流出到所述加热条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
水箱,所述水箱内盛装有水;所述水箱处于所述供水管的上方;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水箱和所述供水管,以使所述水箱内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所述供水管内;
或者,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
水箱,所述水箱内盛装有水;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水箱和所述供水管;
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上,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水箱内的水抽到所述供水管内。
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处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还处于所述加热条的下方,所述水箱为所述接水盘;
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过滤装置,以使所述接水盘内的水经过过滤后进入所述供水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供水装置将水运动到加热条的表面,加热条可对其表面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更容易被气流带走,特别是加热到一定程度时水蒸发,风道内吹出的气流将加热后的水以及蒸发的水分吹向室内进行加湿。加热条的设置加速了水分的蒸发,使得蒸发的水分增多,吹向室内的加湿气流也增多,加湿效果更好。即使在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下,加热条使得水分不会结霜、结冰,保证水分能够蒸发,进而保证了加湿效果。而且,加热条位于风道内,能够充分利用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空间,不额外占用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空间。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的供水管、引流管与加热条连接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供气流通过的风道、至少一个加热条130和供水装置140。加热条130位于风道内。供水装置140配置成将水运动到加热条130的表面,以使水被加热条130加热,以及使风道内吹出的气流将水吹向室内进行加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供水装置140将水运动到加热条130的表面,加热条130可对其表面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更容易被气流带走,特别是加热到一定程度时水蒸发,风道内吹出的气流将加热后的水以及蒸发的水分吹向室内进行加湿。加热条130的设置加速了水分的蒸发,使得蒸发的水分增多,吹向室内的加湿气流也增多,加湿效果更好。即使在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下,加热条130使得水分不会结霜、结冰,保证水分能够蒸发,进而保证了加湿效果。而且,加热条130位于风道内,能够充分利用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空间,不额外占用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空间。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条130,可以为加热棒,也可为加热丝,或者其他的细条状加热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条130的温度高低可控,可实现加湿水温的高低可控,蒸发效率可控。当加热条130的温度较高时,水经过时,温度升高,可实现杀菌和净化空气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开启加湿模式时,可控制空调室内机大风量送风,以将加热条130上的水分快速蒸发,进而使得加湿效果较好。特别是空调室内机在制热状态时,吹出的气流的温度较高,加速水分的蒸发,实现更好的加湿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加热条130的数量为多个。水运动到多个加热条130上,增大了水分的蒸发面积,使得更多的水分被吹向室内,进而加湿效果更好。多个加热条130平行且间隔设置。这样设置,便于对加热条130进行加热,使得相邻加热条130之间互不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加热条130交叉呈网状。这样设置,使得在相同的面积时,加热条130的数量更多,水运动到加热条130上也更多,使得加湿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机110和间隔设置于风机110一侧的蒸发器120。风机110和蒸发器120位于风道内,加热条130位于风机110与蒸发器120之间。风机110为贯流风机,蒸发器120和每个加热条130均沿风机110的长度方向延伸。蒸发器120弯折设置,多个加热条130沿蒸发器120的弯折方向依次排布。
本实施例中,加热条130位于风机110与蒸发器120之间,使得加热条130不额外占用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空间,降低了制造成本。加热条130沿风机110的长度方向延伸,使得加热条130表面的水分尽可能地被风机110吹向室内,一方面使得加湿效果较好,另一方面也减少水的浪费。贯流风机的轴向长度不受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任意选择叶轮的长度。贯流风机的气流贯穿叶轮流动,受叶片两次力的作用,因此气流能到达很远的距离。贯流风机无紊流,使得出风均匀,在空调器室内机制冷或者制热时,均匀的风使得用户更加舒适,体验感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风机110沿竖直方向延伸,加热条130竖直设置。供水装置140包括供水管141,供水管141水平设置,且沿蒸发器120的弯折方向延伸。供水管141的下端开设有多个供水口,每个加热条130的上端位于一个供水口处,以使供水管141内的水通过供水口流到加热条130的上端,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加热条130的表面向下流动。
本实施例中,供水管141内的水通过多个供水口分别流到对应的加热条130的上端,在重力的作用下,水顺着加热条130的表面从上向下流。这样设置,便于水布满加热条130的表面,有利于增大水的蒸发面积。而且,多个加热条130同时工作,使得效率更高,加湿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供水装置140还包括引流管142,引流管142竖直设置,引流管142的上端连接于供水口且连通。加热条130的上端依次插入引流管142与供水管141内,加热条130与引流管142固定连接,且加热条130的至少部分壁面与引流管142的内壁面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加热条130通过引流管142的壁面实现安装固定,供水管141中的水可通过加热条130的壁面与引流管142的内壁面的间隙流出,并布满加热条130的表面。引流管142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加热条130的安装,另一方面可引导水流的流动,便于水布满加热条130的壁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条130的部分壁面与引流管142的部分内壁面连接或抵靠,加热条130的其余壁面与引流管142的其余内壁面间隔设置。加热条130的横截面和引流管142的内壁面的横截面中,一个为圆形,另一个为多边形。优选地,为正多边形。
本实施例中,当加热条130的横截面为圆形,即加热条130呈圆柱状时,引流管142的内壁面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此时加热条130的部分壁面与引流管142的部分内壁面抵靠,实现加热条130的安装固定。当加热条130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即加热条130呈棱柱状时,引流管142的内壁面的横截面为圆形,加热条130的棱与引流管142的内壁面抵靠,实现加热条130的安装固定。通过上述安装方式,便于加热条130安装于引流管142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条130的上部的壁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引流管142的内壁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凸条。第一凸条插入第一凹槽内。
本实施例中,加热条130插入引流管142时,第一凸条插入第一凹槽内,第一凸条与第一凹槽配合,使得加热条130安装固定于引流管142上。加热条130的其余的壁面与引流管142的其余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供水流通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条130的上部的壁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条,引流管142的内壁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第二凸条插入第二凹槽内。
本实施例中,加热条130插入引流管142时,第二凸条插入第二凹槽内,第二凸条与第二凹槽配合,使得加热条130安装固定于引流管142上。加热条130的其余的壁面与引流管142的其余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水流通道具有间隙,供水流通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条130的上端穿出供水管141,且连接有电连接线。至少两个加热条130的下端连接,以构成电回路。
本实施例中,当两个加热条130的下端连接时,该两个加热条130的上端分别连接电连接线,以构成电回路,实现对加热条130的加热。由于电连接线位于加热条130的上端,避免了水流顺着加热条130的表面向下流时,水流造成电连接线短路等问题。当多个加热条130的下端连接时,多个加热条130依次串联在一起,两侧的加热条130的上端穿出供水管141,且连接有电连接线,以构成电回路,实现对加热条130的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条130为中空结构,加热条130内形成有储水腔,加热条130上开设有连通储水腔的出水孔,以使储水腔内的水经由出水孔流出到加热条130的表面。储水腔与供水装置140连通,供水装置140还配置成为储水腔供水。
本实施例中,供水装置140为储水腔供水,储水腔内的水通过出水孔流出,并运动到加热条130的表面,加热条130可对水加热,水分蒸发并被风吹向室内,能够对室内进行加湿。这样设置使得加热条130不管如何设置,储水腔内的水均可运动到加热条130的表面,而且加热条130对储水腔内的水和加热条130表面的水均可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有利于水分的蒸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供水管141的上部设置有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两个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个安装条以及连接两个安装条同一端的连接条。位于下侧的安装条与供水管141的上端连接。两个安装条与连接条形成一个朝向供水管141一侧开口的安装槽。
本实施例中,安装结构形成的安装槽用于供水管141的安装固定,例如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上设置有与安装槽配合的安装板,安装板插入安装槽内,完成供水管141的安装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供水装置140还包括水箱143和连接管144。水箱143内盛装有水。水箱143处于供水管141的上方。连接管144连通水箱143和供水管141,以使水箱143内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供水管141内。
本实施例中,水箱143内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供水管141内,使得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用抽水装置,即可完成加水。例如,连接管144的上端通过水箱143的底壁或者侧壁与水箱143内部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水箱143包括进水口,通过进水口可向水箱143内加水,进而保证了水箱143内的水量。进水口可设置在水箱143上,使得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制造。进水口还可设置在空调室内的壳体上,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水箱143连通,这样设置不用拆卸壳体,可通过进水口直接向水箱143内加水,使得操作简单,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供水装置140还包括水箱143连接管144和水泵145。水箱143内盛装有水。连接管144连通水箱143和供水管141。水泵145设置于连接管144上,水泵145用于将水箱143内的水抽到供水管141内。
本实施例中,水箱143内的水在水泵145的作用下被抽到供水管141内,由于设置有水泵145,使得水箱143的位置设置更加灵活,不用必须设置在加热条130的上方,可根据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灵活设置水箱143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处于蒸发器120下方的接水盘,接水盘还处于加热条130的下方,水箱143为接水盘。
本实施例中,利用接水盘内的冷凝水作为加湿用水,使得不用专门设置水箱143,减小了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空间的占用。而且,加湿用水会从加热条130上流入接水盘内,使得水可以循环使用,避免水浪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144内设置有过滤装置,以使接水盘内的水经过过滤后进入供水管141内。
接水盘内盛装的为蒸发器120上产生的冷凝水以及加热条130上流出的水,两者的水中都会含有灰尘、杂质等,本实施例中的过滤装置能够对接水盘内的水起到过滤作用,使得吹出的加湿气流更加纯净,有利于用户健康。连接管144内还可设置有杀菌装置,能够对接水盘内的水起到杀菌效果。当然,连接管144内还可设置其他的装置,以实现不同的效果。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供气流通过的风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加热条,所述加热条位于所述风道内;
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配置成将水运动到所述加热条的表面,以使水被所述加热条加热,以及使所述风道内吹出的气流将水吹向室内进行加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条平行且间隔设置;或者,多个所述加热条交叉呈网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和间隔设置于所述风机一侧的蒸发器;所述风机和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加热条位于所述风机与所述蒸发器之间;
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机,所述蒸发器和每个所述加热条均沿所述风机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蒸发器弯折设置,多个所述加热条沿所述蒸发器的弯折方向依次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蒸发器;
所述加热条竖直设置;
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供水管,所述供水管水平设置,且沿所述蒸发器的弯折方向延伸;所述供水管的下端开设有多个供水口,每个所述加热条的上端位于一个所述供水口处,以使所述供水管内的水通过所述供水口流到所述加热条的上端,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所述加热条的表面向下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竖直设置,所述引流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供水口且连通;
所述加热条的上端依次插入所述引流管与所述供水管内,所述加热条与所述引流管固定连接,且所述加热条的至少部分壁面与所述引流管的内壁面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条的部分壁面与所述引流管的部分内壁面连接或抵靠,所述加热条的其余壁面与所述引流管的其余内壁面间隔设置;
所述加热条的横截面和所述引流管的内壁面的横截面中,一个为圆形,另一个为多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条的上端穿出所述供水管,且连接有电连接线;
至少两个所述加热条的下端连接,以构成电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条为中空结构,以使所述加热条内形成有储水腔;所述加热条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水腔的出水孔,所述储水腔与所述供水装置连通,以使水通过所述储水腔和所述出水孔流出到所述加热条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
水箱,所述水箱内盛装有水;所述水箱处于所述供水管的上方;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水箱和所述供水管,以使所述水箱内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所述供水管内;
或者,所述供水装置还包括:
水箱,所述水箱内盛装有水;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水箱和所述供水管;
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上,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水箱内的水抽到所述供水管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蒸发器和处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还处于所述加热条的下方,所述水箱为所述接水盘;
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过滤装置,以使所述接水盘内的水经过过滤后进入所述供水管内。
CN202321957984.3U 2023-07-24 2023-07-24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20624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57984.3U CN220624220U (zh) 2023-07-24 2023-07-24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57984.3U CN220624220U (zh) 2023-07-24 2023-07-24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4220U true CN220624220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8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57984.3U Active CN220624220U (zh) 2023-07-24 2023-07-24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4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5885B (zh)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KR950008734B1 (ko) 공기조화장치
CN109974115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518761B (zh) 空调器
CN220624220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9974182A (zh) 超声波雾化组件、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9476604B1 (en) Room humidifier
CN209960637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974118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709275B (zh) 加湿模块
CN22062422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857201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624187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644951B (zh) 加湿装置
CN22109877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062476U (zh) 加湿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CN220624216U (zh) 空调器的加湿装置及空调器室内机
CN22109881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1055131U (zh) 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湿度调节装置
CN214949371U (zh) 加湿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KR20020086774A (ko) 에어컨용 가습장치
CN216693783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903683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2064843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281736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