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23813U - 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及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及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23813U
CN220623813U CN202322348247.XU CN202322348247U CN220623813U CN 220623813 U CN220623813 U CN 220623813U CN 202322348247 U CN202322348247 U CN 202322348247U CN 220623813 U CN220623813 U CN 220623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light
transverse
lamp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482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东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d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d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d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d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482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23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23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23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及照明系统。上述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包括筒体、发光器件及偏光反射光学器件,筒体包括顺序连接的出光筒、过渡弯筒及横置安装筒,偏光反射光学器件设置在过渡弯筒上,发光器件横置在横置安装筒远离过渡弯筒的一端,即偏光反射光学器件与发光器件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得灯具整体高度较低,减少嵌入式灯具安装时对建筑主体设有的安装槽深度的依赖,当发光器件发射出光线时,通过偏光反射光学器件对光线进行反射,最后光线从出光筒射出,人在任意角度下目视灯具时,发光器件完全不可见,从而有效解决眩光问题。

Description

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及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照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及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灯具是指能透光、分配和改变光源光分布的器具,灯具包括除光源外所有用于固定和保护光源所需的全部零部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必需的线路附件。随着LED照明行业迅速发展,目前存在部分灯具,例如射灯,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眩光,影响用户使用,照明效果变差,为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灯具通过增加防眩装置来降低眩光指数。
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1297211.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嵌入式深防眩LED天花灯,包括面环、灯身、压线装饰盖和安装弹簧,所述安装弹簧设置在所述面环的背部两侧,所述压线装饰盖设置在灯身背部散热筋条凹形台阶,所述灯身正面内腔依次设置有集成光源、反光杯、滤光片、防眩光装置环、水平垂直转动装置环,通过防眩光装置环能有效拦截多余的杂散光线,保护人的眼睛。
然而,上述的嵌入式深防眩LED天花灯的结构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上述的嵌入式深防眩LED天花灯,由于其内腔结构依次设有集成光源、反光杯、滤光片、防眩光装置环及水平垂直转动装置,使得灯具高度较高,当将嵌入式深防眩LED天花灯嵌入至建筑主体时,还会受限于建筑主体开设有的安装槽深度,当安装槽深度过低时,则无法将灯具嵌入至安装槽。
因此,亟需一种能有效解决眩光问题,且整体高度较低的照明灯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眩光问题,且整体高度较低的照明灯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包括筒体、发光器件及偏光反射光学器件,所述筒体包括顺序连接的出光筒、过渡弯筒及横置安装筒,所述偏光反射光学器件设置在所述过渡弯筒上,所述偏光反射光学器件具有反射区,所述出光筒远离所述过渡弯筒的一端设置有出光口,所述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横置安装筒远离所述过渡弯筒的一端,所述发光器件发射出的光线朝向所述反射区射出,并且通过所述反射区的反射作用从所述出光筒的出光口射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光筒的中轴线与所述横置安装筒的中轴线可形成45°至135°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光筒的中轴线与所述横置安装筒的中轴线相互垂直,用于使得所述出光筒的中轴线与所述横置安装筒的中轴线形成90°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光反射光学器件与所述横置安装筒靠近所述偏光反射光学器件的一侧形成120°至150°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反光杯、散热器及灯板,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反光杯安装于所述横置安装筒远离所述过渡弯筒的一端,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反光杯连接,所述灯板安装于所述反光杯靠近所述散热器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置安装筒包括横置筒体及底盖,所述横置筒体远离所示过渡弯筒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底盖螺接于所述安装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底盖上,所述底盖安装于所述横置安装筒远离所述过渡弯筒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光反射光学器件包括玻璃基板及电镀银层,所述玻璃基板的两端与所述过渡弯筒连接,所述电镀银层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远离所述过渡弯筒的筒壁的一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光筒设有出光杯,所述出光杯安装于所述出光筒远离所述过渡弯筒的一端。
一种照明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包括了顺序连接的出光筒、过渡弯筒及横置安装筒,偏光反射光学器件设置在过渡弯筒上,且偏光反射光学器件具有反射区,发光器件横置在横置安装筒远离过渡弯筒的一端,使得灯具整体高度较低,减少嵌入式灯具安装时对建筑主体设有的安装槽深度的依赖;当发光器件发射出光线时,通过偏光反射光学器件对光线进行反射,最后光线从出光筒射出,即发光器件发射出光线与从出光筒射出的光线形成一定角度,当人在任意角度下目视灯具时,发光器件完全不可见,从而有效解决眩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的另一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的又一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包括筒体、发光器件及偏光反射光学器件,所述筒体包括顺序连接的出光筒、过渡弯筒及横置安装筒,所述偏光反射光学器件设置在所述过渡弯筒上,所述偏光反射光学器件具有反射区;所述出光筒远离所述过渡弯筒的一端设置有出光口;所述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横置安装筒远离所述过渡弯筒的一端,所述发光器件发射出的光线朝向所述反射区射出,并且通过所述反射区的反射作用从所述出光筒的出光口射出。
上述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包括了顺序连接的出光筒、过渡弯筒及横置安装筒,偏光反射光学器件设置在过渡弯筒上,且偏光反射光学器件具有反射区,发光器件横置在横置安装筒远离过渡弯筒的一端,使得灯具整体高度较低,减少嵌入式灯具安装时对建筑主体设有的安装槽深度的依赖;当发光器件发射出光线时,通过偏光反射光学器件对光线进行反射,最后光线从出光筒射出,即发光器件发射出光线与从出光筒射出的光线形成一定角度,当人在任意角度下目视灯具时,发光器件完全不可见,从而有效解决眩光问题。
为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10,包括筒体100、发光器件200及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筒体100包括顺序连接的出光筒110、过渡弯筒120及横置安装筒130,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设置在过渡弯筒120上,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具有反射区,出光筒110远离过渡弯筒120的一端设置有出光口110a,发光器件200设置在横置安装筒130远离过渡弯筒120的一端,发光器件200发射出的光线朝向反射区射出,并且通过反射区的反射作用从出光筒110的出光口110a射出。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器件200设置在横置安装筒130远离过渡弯筒120的一端,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设置在过渡弯筒120上,即发光器件200与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位于同一水平方向上,如此使得横置防眩光学灯具10整体高度较低,减少嵌入式灯具安装时对建筑主体设有的安装槽深度的依赖,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设置在过渡弯筒120上,出光筒110远离过渡弯筒120的一端设置有出光口110a,当发光器件200发射出的光线到达过渡弯筒120时,通过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的反射区,以一定的角度往出光筒110的出光口110a射出,横置安装筒130的中轴线与出光筒110的中轴形成一定的夹角,使得人在任意角度下目视灯具时,不会看到发光器件200,实现较好的防眩效果。
上述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10,包括了顺序连接的出光筒110、过渡弯筒120及横置安装筒130,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设置在过渡弯筒120上,且具有反射区,发光器件200横置在横置安装筒130远离过渡弯筒120的一端,使得灯具整体高度较低,减少嵌入式灯具安装时对建筑主体设有的安装槽深度的依赖;当发光器件200发射出光线时,将通过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反射,最后从出光筒110射出,即发光器件200发射出光线与从出光筒110射出的光线形成一定角度,此外,出光筒110的中轴线与横置安装筒130的中轴线相互垂直,当人在任意角度下目视灯具时,发光器件200完全不可见,从而有效解决眩光问题。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光筒110的中轴线与横置安装筒130的中轴线可形成45°至135°夹角。在本实施例中,出光筒110的中轴线与横置安装筒130的中轴线相互垂直,用于使得出光筒110的中轴线与横置安装筒130的中轴线形成90°夹角。当人以任意角度目视灯具时,此时发光器件200完全不可见,不会因眩光引起视觉疲劳,如此可达到防眩效果。其中,X轴为横置安装筒130的中轴线,Y轴为出光筒110的中轴线。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与横置安装筒130靠近所述偏光反射光学器件的一侧形成120°至150°夹角。可以理解,当发光器件200发射出光线至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时,由于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与横置安装筒130的中轴线形成120°至150°夹角,即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倾斜设置在过渡弯筒120上,使得光线通过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的反射区以一定的角度折射,最后从出光口110a射出。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光器件200包括反光杯210、散热器220及灯板230,散热器220与反光杯210安装于横置安装筒130远离过渡弯筒120的一端,散热器220与反光杯210连接,灯板230安装于反光杯210靠近散热器220的一侧。可以理解,灯板230安装于反光杯210靠近散热器220的一侧,当灯板230在接通电源下发射出光线时,灯板230产生热量使得灯具温度上升,而散热器220与灯板230连接,散热器220通过散热方式,将灯板230产生的热量有效地带走,从而降低灯具温度,进一步地,散热器220可为铝制散热器。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横置安装筒130包括横置筒体131及底盖132,横置筒体131远离所示过渡弯筒120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口131a,底盖132螺接于安装口131a。可以理解,底盖132可以通过螺钉螺接于安装口131a,以用于固定发光器件200。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器220设置在底盖132上,底盖132安装于横置安装筒130远离过渡弯筒120的一端。可以理解,散热器220设置在底盖132上,当灯板230接通电源工作时产生热量,使得灯具温度上升,此时散热器220可将灯板230产生的热量有效地带走,从而对灯具起到降温作用。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包括玻璃基板310及电镀银层320,玻璃基板310的两端与过渡弯筒120连接,电镀银层320设置在玻璃基板310远离过渡弯筒120的筒壁的一侧面上。可以理解,电镀银层320设置在玻璃基板310远离过渡弯筒120的筒壁的一侧面上,发光器件200发射出的光线照射至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时,由电镀银层320对光线反射至出光筒110,最后从出光口110a射出。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光筒110设有出光杯111,出光杯111安装于出光筒110远离过渡弯筒120的一端。可以理解,发光器件200发射出的光线经过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后,再由出光杯111控制出光面积,从而达到光照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10,包括了顺序连接的出光筒110、过渡弯筒120及横置安装筒130,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设置在过渡弯筒120上,且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具有反射区,发光器件200横置在横置安装筒130远离过渡弯筒120的一端,使得灯具整体高度较低,减少嵌入式灯具安装时对建筑主体设有的安装槽深度的依赖;当发光器件200发射出光线时,将通过偏光反射光学器件300对光线进行反射,最后光线从出光筒110射出,即发光器件200发射出光线与从出光筒110射出的光线形成一定角度,当人在任意角度下目视灯具时,发光器件200完全不可见,从而有效解决眩光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包括筒体及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置防眩光学灯具还包括偏光反射光学器件,所述筒体包括顺序连接的出光筒、过渡弯筒及横置安装筒,所述偏光反射光学器件设置在所述过渡弯筒上,所述偏光反射光学器件具有反射区;
所述出光筒远离所述过渡弯筒的一端设置有出光口;
所述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横置安装筒远离所述过渡弯筒的一端,所述发光器件发射出的光线朝向所述反射区射出,并且通过所述反射区的反射作用从所述出光筒的出光口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筒的中轴线与所述横置安装筒的中轴线可形成45°至135°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筒的中轴线与所述横置安装筒的中轴线相互垂直,用于使得所述出光筒的中轴线与所述横置安装筒的中轴线形成90°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反射光学器件与所述横置安装筒靠近所述偏光反射光学器件的一侧形成120°至150°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反光杯、散热器及灯板,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反光杯安装于所述横置安装筒远离所述过渡弯筒的一端,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反光杯连接,所述灯板安装于所述反光杯靠近所述散热器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置安装筒包括横置筒体及底盖,所述横置筒体远离所示过渡弯筒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底盖螺接于所述安装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底盖上,所述底盖安装于所述横置安装筒远离所述过渡弯筒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反射光学器件包括玻璃基板及电镀银层,所述玻璃基板的两端与所述过渡弯筒连接,所述电镀银层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远离所述过渡弯筒的筒壁的一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筒设有出光杯,所述出光杯安装于所述出光筒远离所述过渡弯筒的一端。
10.一种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横置防眩光学灯具。
CN202322348247.XU 2023-08-30 2023-08-30 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及照明系统 Active CN220623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8247.XU CN220623813U (zh) 2023-08-30 2023-08-30 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及照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8247.XU CN220623813U (zh) 2023-08-30 2023-08-30 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及照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23813U true CN220623813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26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48247.XU Active CN220623813U (zh) 2023-08-30 2023-08-30 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及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23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6328B2 (en) LED bar lighting and exhibition cabinet having same
CN103201555A (zh) 照明装置及灯具
US20220057070A1 (en) Anti-Glare Reflector Cup and a Lamp with the Anti-Glare Reflector Cup
CN112254026B (zh) 一种防眩灯具以及采用该灯具的照明布置方法
CN107830497B (zh) 一种散射灯罩及具有该灯罩的平板灯
CN206459105U (zh) 一种防眩嵌入式led天花灯
CN220623813U (zh) 横置防眩光学灯具及照明系统
US9945533B1 (en) Uniform lens illumination in downlight fixtures
US3654455A (en) Luminaire
CN216556608U (zh) 一种led灯具的透镜组件及led灯具
CN208475044U (zh) 一种双球反光罩及具有该双球反光罩的洗墙灯
JP2012063762A (ja) 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ランプ
CN213089751U (zh) 一种防眩反光杯以及带有该反光杯的灯具
CN212617873U (zh) 一种网球场偏光灯
CN210891305U (zh) 一种用于办公照明的双向出光防眩灯具
CN104421788A (zh) 车灯模组
TWI435024B (zh) 燈具
CN208107991U (zh) 一种透镜
CN102192451A (zh) 高光效防眩光led筒灯
KR200450823Y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렌즈 구조 및 상기 발광 다이오드 렌즈구조와 일체화된 조명 장치
CN218954718U (zh) 一种筒灯
CN217635169U (zh) 防眩照明可视化光学组件及射灯
CN217540628U (zh) 一种防眩光灯具
CN213394857U (zh) 一种防眩光结构led灯具
CN210219538U (zh) 防眩led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